CN216626429U -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26429U
CN216626429U CN202122514115.0U CN202122514115U CN216626429U CN 216626429 U CN216626429 U CN 216626429U CN 202122514115 U CN202122514115 U CN 202122514115U CN 216626429 U CN216626429 U CN 21662642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xedly connected
close
box
box body
inn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14115.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lin Runhex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22514115.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2642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2642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2642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与第一箱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竖板,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在网络通讯设备热量较高时,可自动将网络通讯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防止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处理数据过程中发生过热现象,避免了温度过高会直接损坏部分硬件,延长了网络通讯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人们使用,同时可对散热孔进行清理,防止散热孔堵塞,保证散热效果,并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维护网络通讯设备正常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网络通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不断的提高,网络技术迅速进步,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不断设计和升级,可以支持高效率的数据转发和复杂数据处理,为人们处理数据提供帮助;
现有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处理数据过程中容易发生过热现象,温度过高会直接损坏部分硬件,从而损坏整个网络通讯设备运行,需要定期相关人员检查和排查,耗人耗力,排查过程繁琐,给相关人员造成烦恼,影响工作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与第一箱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竖板,位于左侧的所述竖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两个所述竖板靠近顶部处与第一箱体右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相邻的所述第一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长轴,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中心处套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为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箱体左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进气管,所述长轴左端贯穿进气管内腔,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叶片,所述进气管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左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主动伞形齿轮,所述第一箱体左侧靠近底部处设有触发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第二箱体,所述第二箱体右侧插接在第一箱体左侧靠近底部处,所述第二箱体右侧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第二箱体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所述气囊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箱体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管,两个所述圆管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两个所述弹簧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两个所述活动块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杆,两个所述圆杆顶端均贯穿相邻的圆管内腔,并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管相对应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靠近中心处与连接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电极。
进一步的,所述横板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伞形齿轮,两个所述从动伞形齿轮均与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为相互啮合设置,两个所述转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叶片。
进一步的,所述长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所述第一箱体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所述主动皮带轮与从动皮带轮之间有皮带,所述主动皮带轮通过皮带与从动皮带轮传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横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箱体左侧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内腔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杆左端贯穿矩形槽内腔,所述活动板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
进一步的,所述滑块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所述第一箱体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限位开口,所述活动杆左端贯穿限位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动板,所述连动板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圆柱左端贯穿U形槽内腔,所述活动杆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若干个所述毛刷顶端均与第一箱体内腔顶部为相互贴合设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位于横板顶部,所述安装板与第一箱体顶部均开设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第一箱体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凹形槽,两个所述凹形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滑条,两个所述滑条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防尘网。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通过各部件之间的相互配合,使得该装置在网络通讯设备热量较高时,可自动将网络通讯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防止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处理数据过程中发生过热现象,避免了温度过高会直接损坏部分硬件,延长了网络通讯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人们使用,同时可对散热孔进行清理,防止散热孔堵塞,保证散热效果,并可对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维护网络通讯设备正常运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部件圆盘的左视图;
图3为图1中A处放大图;
图4为图1中B处放大图。
图中:1、第一箱体;2、第二箱体;3、气囊;4、电机;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主动伞形齿轮;8、从动伞形齿轮;9、第一叶片;10、安装板;11、第二叶片;12、过滤网;13、主动皮带轮;14、皮带;15、从动皮带轮;16、圆盘;17、活动板;18、连动板;19、活动杆;20、毛刷;21、防尘网;22、滑条;23、滑块;24、圆管;25、弹簧;26、活动块;27、圆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至图4,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安装板10位于横板顶部,安装板10与第一箱体1顶部均开设若干个散热孔,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凹形槽,两个凹形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滑条22,两个滑条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起到防尘的作用,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横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与第一箱体1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竖板,位于左侧的竖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电机4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两个竖板靠近顶部处与第一箱体1右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相邻的第一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长轴,长轴外侧边缘靠近中心处套设有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为相互啮合设置,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进气管,长轴左端贯穿进气管内腔,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叶片11,进气管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左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主动伞形齿轮7,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设有触发机构,横板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第二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转杆,两个转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伞形齿轮8,两个从动伞形齿轮8均与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7为相互啮合设置,两个转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叶片9,起到散热的作用;
触发机构包括第二箱体2,第二箱体2右侧插接在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第二箱体2右侧开设有若干个圆孔,第二箱体2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3,气囊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第二箱体2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管24,两个圆管24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5,两个弹簧2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6,两个活动块26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杆27,两个圆杆27顶端均贯穿相邻的圆管24内腔,并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两个圆管24相对应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顶部靠近中心处与连接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电极,起到触发开关的作用;
长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3,第一箱体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第三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横轴,横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5,主动皮带轮13与从动皮带轮15之间有皮带14,主动皮带轮13通过皮带14与从动皮带轮15传动连接,横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6,圆盘16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第四轴承内腔插接有传动杆,传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7,活动板17上开设有矩形槽,连接杆左端贯穿矩形槽内腔,活动板17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圆柱,第一箱体1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滑槽,滑槽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23,滑块23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9,第一箱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限位开口,活动杆19左端贯穿限位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动板18,连动板18上开设有U形槽,圆柱左端贯穿U形槽内腔,活动杆19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20,若干个毛刷20顶端均与第一箱体1内腔顶部为相互贴合设置,起到清理灰尘的作用。
工作原理:本实用首先通过安装板10安装网络通讯设备,当网络通讯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会产生热量,当热量逐渐升高时,气囊3由于热胀冷缩,逐渐受热膨胀,当热量过多时,气囊3带动连接板向下移动,使得两个电极相接触,通过两个电极接触可启动电机4,通过电机4动力输出轴带动主动齿轮5转动,通过主动齿轮5带动从动齿轮6转动,通过从动齿轮6带动长轴转动,通过长轴带动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7、第二叶片11和主动皮带轮13转动,通过若干个第二叶片11转动,可将外部的空气通过进气管进入第一箱体1内腔,外部的空气通过过滤网12时,可将空气中的灰尘进行过滤,防止灰尘进入网络通讯设备内部,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营,通过两个主动伞形齿轮7带动相邻的从动伞形齿轮8转动,通过两个从动伞形齿轮8带动相邻的转杆转动,通过两个转杆带动相邻的第一叶片9转动,通过若干个第一叶片9转动,可将网络通讯设备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防止网络通讯设备的硬件处理数据过程中发生过热现象,避免了温度过高会直接损坏部分硬件,维护了网络通讯设备正常运行,延长了网络通讯设备的使用寿命,便于人们使用,通过主动皮带轮13带动皮带14转动,通过皮带14带动从动皮带轮15转动,通过从动皮带轮15带动横轴转动,通过横轴带动圆盘16转动,通过圆盘16带动活动板17活动,通过活动板17带动连动板18活动,通过连动板18带动活动杆19往复移动,通过活动杆19带动若干个毛刷20移动,通过若干个毛刷20移动可对散热孔进行清理,防止散热孔堵塞,保证散热效果,通过防尘网21,可防止灰尘通过散热孔进入第一箱体1内腔,维护设备的正常运行。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7)

1.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包括第一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底部靠近左右两侧与第一箱体(1)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共同固定连接有竖板,位于左侧的所述竖板右侧固定连接有电机(4),所述电机(4)动力输出轴固定连接有主动齿轮(5),两个所述竖板靠近顶部处与第一箱体(1)右侧靠近底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一轴承,相邻的所述第一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长轴,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中心处套设有从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为相互啮合设置,所述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插接有进气管,所述长轴左端贯穿进气管内腔,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端处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二叶片(11),所述进气管内腔顶部和底部靠近左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2),所述长轴外侧边缘靠近左右两端均套设有主动伞形齿轮(7),所述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设有触发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包括第二箱体(2),所述第二箱体(2)右侧插接在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底部处,所述第二箱体(2)右侧开设有若干个圆孔,所述第二箱体(2)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气囊(3),所述气囊(3)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箱体(2)内腔底部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圆管(24),两个所述圆管(24)内腔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弹簧(25),两个所述弹簧(25)顶端均固定连接有活动块(26),两个所述活动块(26)顶部均固定连接有圆杆(27),两个所述圆杆(27)顶端均贯穿相邻的圆管(24)内腔,并与连接板底部固定连接,两个所述圆管(24)相对应的一侧靠近顶端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顶部靠近中心处与连接板底部靠近中心处均固定连接有电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靠近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二轴承,两个所述第二轴承内腔均贯穿设有转杆,两个所述转杆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从动伞形齿轮(8),两个所述从动伞形齿轮(8)均与相邻的主动伞形齿轮(7)为相互啮合设置,两个所述转杆外侧边缘靠近顶端处均固定连接有若干个第一叶片(9)。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主动皮带轮(13),所述第一箱体(1)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三轴承,两个所述第三轴承内腔共同贯穿设有横轴,所述横轴右端固定连接有从动皮带轮(15),所述主动皮带轮(13)与从动皮带轮(15)之间有皮带(14),所述主动皮带轮(13)通过皮带(14)与从动皮带轮(15)传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轴左端固定连接有圆盘(16),所述圆盘(16)左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第一箱体(1)左侧靠近顶部固定连接有第四轴承,所述第四轴承内腔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左端固定连接有活动板(17),所述活动板(17)上开设有矩形槽,所述连接杆左端贯穿矩形槽内腔,所述活动板(17)前侧靠近顶部处固定连接有圆柱,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腔活动连接有滑块(23)。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23)左侧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9),所述第一箱体(1)右侧靠近顶部处开设有限位开口,所述活动杆(19)左端贯穿限位开口内腔,并固定连接有连动板(18),所述连动板(18)上开设有U形槽,所述圆柱左端贯穿U形槽内腔,所述活动杆(19)顶部固定连接有若干个毛刷(20),若干个所述毛刷(20)顶端均与第一箱体(1)内腔顶部为相互贴合设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底部处共同固定连接有安装板(10),所述安装板(10)位于横板顶部,所述安装板(10)与第一箱体(1)顶部均开设若干个散热孔,所述第一箱体(1)内腔左右两侧靠近顶部处均开设有凹形槽,两个所述凹形槽内腔均活动连接有滑条(22),两个所述滑条(22)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防尘网(21)。
CN202122514115.0U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Active CN21662642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4115.0U CN21662642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14115.0U CN21662642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26429U true CN216626429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2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14115.0U Active CN216626429U (zh) 2021-10-19 2021-10-19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2642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290551U (zh) 一种自冷却式伺服电机
CN216626429U (zh) 一种网络通讯用过热保护装置
CN217504060U (zh) 一种设有可视窗的水产品加工用速冻平板机
CN20835380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大功率非标电源
CN217116612U (zh) 一种适用于铁路信号设备室外安装的防护机柜
CN216462343U (zh) 一种应用于台式回流焊机的散热装置
CN215872413U (zh) 一种智能物联网控制器
CN211316445U (zh) 一种pvc革生产用上胶车间的通风装置
CN218162702U (zh) 一种网络交换机散热外壳
CN216480175U (zh) 一种具有冷却机构的风电润滑油站用过滤装置
CN218991961U (zh) 一种离心式消防排烟风机
CN217952825U (zh) 一种智能化霜型冷风机
CN220638293U (zh) 一种用于胶合板生产的连续式双钢带热压机
CN215599787U (zh) 一种消防工程用无线火灾报警装置
CN216208835U (zh) 一种自动清洁的高效液相色谱仪
CN219013746U (zh) 一种基于云端的机房监控管理装置
CN212902166U (zh) 一种果蔬贮藏专用保鲜冷库
CN215430602U (zh) 一种便于维护的通用型除尘装置
CN220796292U (zh) 一种信息分类的存储装置
CN221033207U (zh) 一种可防尘的工业排风扇设备
CN218915079U (zh) 一种具有散热结构的电磁采暖炉
CN213094164U (zh) 一种快速散热射频功率放大器
CN220985772U (zh) 一种便于清灰的交换机机箱
CN114438686A (zh) 一种牛津布高效节能连续加工设备及其加工工艺
CN215073270U (zh) 一种基于轨道车辆电器用具有降温功能的设备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07

Address after: 719000 room 1103, floor 11, building B, Rongzhi building, Jianye Avenue, high tech Industrial Park, Yulin,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Yulin runhexi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No. 1208, Kaifa Avenue, Dongqu street,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Cao Chengj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