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8003U -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 Google Patents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8003U
CN216618003U CN202123215668.2U CN202123215668U CN216618003U CN 216618003 U CN216618003 U CN 216618003U CN 202123215668 U CN202123215668 U CN 202123215668U CN 216618003 U CN216618003 U CN 21661800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peller
blade
disk
blades
dis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15668.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杨
南江
陈鹏
胡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15668.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800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800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800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叶轮应用于离心风机,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及叶片组,所述后盘与所述前盘间隔设置;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的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所述叶片具有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的前缘,以及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尾缘;其中,所述前盘上设置有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位于所述前缘的外侧,以遮挡所述出风间隙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与所述后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所述后盘凸设的高度。本申请的叶轮,能够抑制叶片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减弱气流对叶片的冲击,进而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噪音。

Description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吸油烟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前向弯曲叶片的多翼离心风机具有结构紧凑、压力系数高和流量系数低等特点,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吸油烟机中。离心风机工作时,电机带动叶轮旋转,气流沿叶轮轴向进入其内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叶轮的叶片,然后沿叶轮径向向外流出,在此过程中,气流的流动方向发生改变,气流经过叶片会形成折转角度。其中,靠近叶轮的进气端的气流所发生的折转角度最大,使得这部分气流在叶片的上端容易引起流动分离,造成气流在叶片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回流旋涡会对叶片造成冲击,进而导致气流不能顺畅排出,并且还会增加噪音,从而影响叶轮的性能。
现有技术中未针对上述内容进行改进,使得叶轮的性能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该叶轮能够抑制叶片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减弱气流对叶片的冲击,进而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噪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出一种叶轮,应用于离心风机,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及叶片组,所述后盘与所述前盘间隔设置;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的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所述叶片具有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的前缘,以及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尾缘;其中,所述前盘上设置有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位于所述前缘的外侧,以遮挡所述出风间隙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与所述后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所述后盘凸设的高度。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所述盘本体呈环形设置,所述盘本体的横截面沿所述叶轮的径向朝外呈倾斜的直线形设置,所述横截面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遮挡面。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还包括挡风环,所述挡风环自所述盘本体的内周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朝远离所述后盘的方向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挡面下侧的第一叶部,所述第一叶部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呈切角设置,以形成切角面,所述切角面与所述遮挡面连接配合。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角面上设有第一插接片,所述盘本体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接片插置于所述第一插孔内,以将所述叶片与所述盘本体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叶部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侧连接的第二叶部,所述第二叶部自所述第一叶部的内侧伸出到所述叶轮内部的通道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部沿所述叶轮的径向宽度,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且不大于0.05。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还包括翻折部,所述叶片自所述第一叶部到所述第二叶部呈凹弧形设置,所述翻折部自所述第二叶部远离所述第一叶部的一侧朝所述第二叶部的凹弧背面呈弯折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叶部延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前缘所在圆的半径,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不小于110mm,且不大于145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尾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前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的比值不小于0.73,且不大于0.9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70mm,且不大于100mm。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叶面均朝同一环周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多个所述叶片的尾缘形成在同一外接圆上;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叶片的尾缘处的第一切线,与所述外接圆在该叶片的尾缘处形成的第二切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盘本体下表面的多个填充块,每一所述填充块设于所述出风间隙的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形成在所述填充块面向所述叶片的前缘的表面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及沿所述盘本体的外周缘设置的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环绕在所述叶片组的靠近所述前盘一端的外周,所述遮挡面形成在所述环形挡圈的内周面。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离心风机,所述离心风机包括蜗壳、电机及如上所述的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后盘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叶轮包括前盘、后盘以及叶片组,所述后盘与所述前盘间隔设置;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的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所述叶片具有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的前缘,以及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尾缘;其中,所述前盘上设置有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位于所述前缘的外侧,以遮挡所述出风间隙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与所述后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所述后盘凸设的高度。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吸油烟机,所述吸油烟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机。
本申请的叶轮,包括前盘、后盘和叶片组,前盘上设置有遮挡面,遮挡面位于前缘的外侧,以遮挡出风间隙靠近前盘的一端,遮挡面与后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叶片的前缘相对于后盘凸设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得气流沿叶轮轴向从前盘进入其内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叶片组的叶片,然后沿叶轮的径向向外流出时,遮挡面能够对叶片靠近前盘一端的部分气流进行遮挡,避免了被遮挡的这部分气流经过叶片上端时的折转角度过大,引起气流的流动分离,而造成气流在叶片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的情况发生,通过遮挡面不仅抑制了叶片上端处的回流旋涡,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的沿出风间隙向外流出,避免了回流旋涡对叶片造成冲击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叶轮产生的噪音;同时,遮挡面还能够起到隔离蜗壳内部的不稳定气流回流至出风间隙内的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流流经叶轮时的顺畅性。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噪音,从而提升叶轮的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的离心风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叶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的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结构沿叶轮的中心轴线所截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2中的叶片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3中的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2中的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B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10中的结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气流经过常规的叶轮的流动示意图;
图14为气流经过本申请的叶轮的流动示意图;
图15为气流经过常规的叶轮的仿真结果图;
图16为气流经过本申请的叶轮的仿真结果图;
图17为本申请的叶轮与常规的叶轮的噪音频谱对比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418891100000041
Figure BDA0003418891100000051
本申请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申请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申请提出一种叶轮,包括该叶轮的离心风机,以及包括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请参阅图1至图4,本申请的叶轮10的一实施例中,叶轮10应用于离心风机20,叶轮10包括前盘100、后盘200及叶片组300,所述后盘200与所述前盘100间隔设置;所述叶片组300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前盘100和所述后盘200的叶片310,相邻两个所述叶片310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320,所述叶片310具有靠近所述叶轮10的中心轴线的前缘311,以及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尾缘312(如图5、图6和图10所示);其中,所述前盘100上设置有遮挡面110(如图5、图7和图9所示),所述遮挡面110位于所述前缘311的外侧,以遮挡所述出风间隙320靠近所述前盘100的一端,所述遮挡面110与所述后盘20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叶片310的前缘311相对于所述后盘200凸设的高度。
可以理解的是,前盘100上设有进风口,后盘200与前盘100间隔设置,前盘100的外周缘与后盘200的外周缘形成出风口,前盘100与后盘200之间形成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通道,多个叶片310设于通道内且沿前盘100的周向依次间隔排布,相邻的两个叶片310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320,气流经多个叶片310形成的多个出风间隙320向外排出。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叶面均朝同一环周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在本申请中,叶片310的弯曲方向与转动方向相同,从而使得气流沿出风间隙320流动时能够叠加叶轮10的转动速度,使得气流能够加速而获得更高的能量,如此设置,在相同出风量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叶轮10的外径尺寸更小,即能够减小本申请叶轮10的外径尺寸。
叶轮10旋转时,气流沿叶轮10的轴向从进风口进入通道内,然后气流的流动方向在离心力和叶片弯曲形状的作用下发生改变,使得气流能够沿叶轮10径向穿过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在此过程中,气流的流动方向从叶轮10的轴向改变为径向而形成有折转角度,其中穿过出风间隙320且靠近前盘100一端的气流的折转角度最大,这部分气流会在叶片310的上端引起流动分离,而造成气流在叶片310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11。
为了避免上述情况发生,本申请的前盘100上设置有遮挡面110,遮挡面110可以位于出风间隙320内,也可以位于出风间隙320外,仅需遮挡面110位于前缘311的外侧,例如遮挡面110可以形成于遮挡片的外表面,遮挡片可以设于出风间隙320内,或者设于出风间隙320外,仅需位于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即可;或者,遮挡面110可以形成于填充块的外表面上,填充块填充于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遮挡面110可以为平面,也可以为弧形面,或者为不规则的异形面,具体在此不作限定。遮挡面110能够遮挡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即遮挡面110能够对叶片310的上端容易产生回流旋涡11的区域进行遮挡,以抑制回流旋涡11在此区域形成。
进一步地,遮挡面110与后盘20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叶片310的前缘311相对于后盘200凸设的高度,如图5所示,遮挡面110与后盘200之间的最小距离为H2,叶片310的前缘311相对于后盘200凸设的高度为H1,H2<H1,如此设置,使得遮挡面110位于叶片310的前缘311的顶端沿叶轮10径向方向所在平面的下方,相当于设有遮挡面110的相邻两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形成的出风间隙320的高度,与相同两个叶片310的前缘311所形成的出风间隙320的高度相比,前者的高度小于后者的高度,即通过设置遮挡面110降低了出风间隙320的高度,以使得遮挡面110必定能抑制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的区域内形成的回流旋涡11。本申请通过遮挡面110抑制了叶片310的上端产生的回流旋涡11,从而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回流旋涡11所引起的噪音。
此外,离心风机20工作时,叶轮10在离心风机20的蜗壳21内部快速转动,使得蜗壳21与叶轮10之间的间隙会形成不稳定的气流,如未设置遮挡面110,不稳定的气流会随回流旋涡回流至叶轮10的出风间隙320内,使得叶轮10内的气流不能顺畅排出,由此可见,本申请的遮挡面110还能够对蜗壳21内的不稳定气流进行遮挡,以避免蜗壳21与叶轮10之间的不稳定气流回流至叶轮10的出风间隙320内,进而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离心风机20的可靠性。
本申请的叶轮10,包括前盘100、后盘200和叶片组300,前盘100上设置有遮挡面110,遮挡面110位于前缘311的外侧,以遮挡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遮挡面110与后盘200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叶片310的前缘311相对于后盘200凸设的高度,如此设置,使得气流沿叶轮10轴向从前盘100进入其内部,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穿过叶片组300的叶片310,然后沿叶轮10的径向向外流出时,遮挡面110能够对叶片310靠近前盘100一端的部分气流进行遮挡,避免了被遮挡的这部分气流经过叶片310时的折转角度过大,引起气流的流动分离,而造成气流在叶片310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11的情况发生。通过遮挡面110不仅抑制了叶片310上端处的回流旋涡11,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的沿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避免了回流旋涡11对叶片310造成冲击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叶轮10产生的噪音;同时,遮挡面110还能够起到隔离蜗壳21内部的不稳定气流回流至出风间隙320内的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流流经叶轮10时的顺畅性。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10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噪音,从而提升叶轮10的性能。
请参阅图7至图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100包括盘本体120,所述盘本体120呈环形设置,所述盘本体120的横截面沿所述叶轮10的径向朝外呈倾斜的直线形设置,所述横截面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遮挡面110。可以理解的是,此处的横截面为穿过叶轮的中心轴线所截得的横截面,横截面的下表面形成遮挡面110,使得盘本体120的外周缘与后盘200之间的距离小于盘本体120的内周缘与后盘200之间的距离,盘本体120呈倾斜的圆环形结构,遮挡面110形成于盘本体120朝向后盘200一侧的表面上,也即遮挡面110形成于盘本体120的下表面。
进一步地,本申请的遮挡面110直接形成于盘本体120上,无需在盘本体120上另外增设其余结构形成遮挡面110,以使得盘本体120的结构简单,有利于降低盘本体120的材料成本;并且,遮挡面110沿叶轮10的径向朝外呈倾斜的直线形设置,横截面呈直线形的遮挡面110易于加工成型,也即盘本体120易于加工成型,有利于降低盘本体120的加工难度,提高盘本体120的加工效率。由此可见,本申请的盘本体120易于加工成型,加工效率高且制造成本低。
考虑到气流进入叶轮10时,气流容易沿盘本体120的内周缘向盘本体120的外侧流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所述前盘100还包括挡风环130,所述挡风环130自所述盘本体120的内周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朝远离所述后盘200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使得挡风环130能够对前盘100进风口处的气流进行导向和遮挡,沿前盘100的进风口进入的气流在靠近挡风环130的内壁时,挡风环130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便于气流顺畅的进入叶轮10内部。并且,挡风环130还能阻挡气流从盘本体120的内周缘处向盘本体120的外侧流动,以避免气流的损失,从而提高了前盘100的可靠性。同时,挡风环130还加强了前盘100的强度。
请参阅图10至图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310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挡面110下侧的第一叶部313,所述第一叶部313靠近所述前盘100的一端呈切角设置,以形成切角面315,所述切角面315与所述遮挡面110连接配合。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叶部313可以呈弧形设置,弧形有利于引导气流流动,以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第一叶部313的切角面315呈倾斜的平面设置,如此使得切角面315易于加工成型;并且,第一叶部313的切角面315与盘本体120上设置的遮挡面110连接配合,切角面315呈倾斜的平面设置,配合遮挡面110沿叶轮10的径向朝外呈倾斜的直线形设置,使得叶片310的切角面315能够与盘本体120的遮挡面110贴合紧密,如此避免了叶片310与盘本体120未贴合紧密,二者之间存在缝隙而影响气流的流动以及容易产生气流噪音的情况发生。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在第一叶部313上设置切角面315,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进而提高了叶轮10的性能。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切角面315上设有第一插接片316,所述盘本体120上设有第一插孔121,所述第一插接片316插置于所述第一插孔121内,以将所述叶片310与所述盘本体120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对前盘100和叶片310进行组装时,第一插接片316插置于第一插孔121内,使得叶片310能够精准定位安装。
进一步地,第一插接片316插置于第一插孔121内并弯折扣合于盘本体120的外表面,采用插接扣合的方式使得叶片310的安装方式简单,相对于现有技术中采用焊接的固定方式而言,本申请的叶片310与前盘100的组装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
进一步地,叶片310与后盘200也可以采用插接并扣合的方式进行固定,叶片310靠近后盘200的一端设有第二插接片317,后盘200上设有第二插孔,第二插接片317插置于第二插孔内并弯折扣合于后盘200的外表面。如此设置,使得叶片310能够精准定位安装,叶片310与后盘200的固定方式简单,有利于提高叶片310与后盘200的组装效率。
请参阅图10至图12,在一实施例中,为了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所述叶片31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叶部313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侧连接的第二叶部314,所述第二叶部314自所述第一叶部313的内侧伸出到所述叶轮10内部的通道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叶部314可以呈弧形设置,弧形有利于引导气流流动,第一叶部313与第二叶部314一体成型设置。前盘100设有进风口,前盘100呈环形设置,前盘100与后盘200形成有通道,前盘100的盘本体120呈倾斜的圆环形设置,第一叶部313设于盘本体120的下侧,第二叶部314自第一叶部313的内侧伸出到通道内,前盘100的内周缘向下的投影落入到第二叶部314上,以使得第二叶部314显露于进风口。当气流沿进风口进入叶轮10的通道内时,第二叶部314能够对从进风口流入的气流进行导向,以使得气流能够快速的进入由第二叶部314形成的出风间隙320内,进而使得气流能够快速的沿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从而提高了气流流动的顺畅性。
请参阅图5、图6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叶部314沿所述叶轮10的径向宽度,与所述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且不大于0.05。可以理解的是,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为R2,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为L1,L1/R2∈[0,0.05]。R2的两倍即为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直径,也为叶轮10的直径,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L1的值随叶轮10直径的变化而变化。
为了使气流能够从进风口顺畅的进入出风间隙320内,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不易过长。考虑到第二叶部314呈弧形设置,若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过长,则第二叶部314的弯度则会过大,第二叶部314的弯度过大会使得气流流向第二叶部314时容易脱离第二叶部314的表面,致使气流在第二叶部314上发生流动分离,从而使得气流不能顺畅的沿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此时,气流在第二叶部314处还容易产生噪音。同时,由于第二叶部314的弯度过大,使得气流沿第二叶部314的内壁面附着流动至第一叶部313时,该部分气流由于惯性和离心力的作用会朝向第二叶部314反流,反流的气流在相邻叶片310之间会产生涡流,从而影响气流流动的顺畅性。由此可见,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不易过长,否则会影响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容易产生噪音。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可以为0,即叶片310没有第二叶部314,第二叶部314沿叶轮10的径向宽度L1与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R2的比值可以为0,或者0.01,或者0.03,或者0.05等,具体在此不做限定。
为了进一步地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可选地,所述叶片310还包括翻折部(未图示),所述叶片310自所述第一叶部313到所述第二叶部314呈凹弧形设置,所述翻折部自所述第二叶部314远离所述第一叶部313的一侧朝所述第二叶部314的凹弧背面呈弯折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叶部313延伸。如此设置,使得翻折部伸出至叶轮10内部的通道内,翻折部向下的投影落入前盘100的内周缘向下的投影形成的圆圈内,翻折部位于叶片310的最前端,当气流从进风口进入通道时,包括翻折部的叶片310的内侧面能够对气流进行迎合,即翻折部能够对气流进行导向,以使得大部分气流能够沿叶片310的内侧面附着流动,仅有小部分气流沿翻折部的位于第二叶部314的凹弧背面的部分附着流动,如此使得翻折部能够抑制叶片310最前端的气流的流动分离,从而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流动分离所产生的噪音。
为了使叶片310能够更好的对气流进行迎合,可选地,翻折部的末端与第二叶部314的外侧面之间间隔设置。如此设置,增大了翻折部的弯折处的面积,翻折部的末位指的是翻折部延伸的末端。当气流沿进风口进入通道内时,气流首先流向翻折部的弯折处,由于翻折部的翻折处的面积增大,使得翻折部更容易将大部分气流导流至沿第二叶部314和第一叶部313的内侧面附着流动,从而有效抑制了气流在叶片310的最前端的流动分离。
请参阅图5、图6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前缘311所在圆的半径,与所述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8。可以理解的是,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前缘311所在圆的半径为R1,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为R2,R1与R2的比值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8,R1/R2∈[0.75,0.88],R1的值随R2的变化而变化,通过限定R1与R2的比值,相当于限定了叶片310的大小,以使得叶片310的大小能够与叶轮10的大小适配。
若R1与R2的比值太小,则表明R1的值太小,对应的,此时叶片310会太大,叶片310太大与叶轮10不匹配,容易导致叶片310阻塞通道,从而影响气流流动的顺畅性。若R1与R2的比值太大,则表明R1的值太大,对应的,此时叶片310会太小,太小的叶片310形成的出风间隙320较小,进而不能快速的引导气流流动,当气流自前盘100进风口进入叶轮10内部时,出风间隙320较小,气流排出受阻,影响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因此,优选地,R1/R2∈[0.75,0.88],例如R1与R2的比值为0.75,或者为0.80,或者为0.85,或者为0.88。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不小于110mm,且不大于145mm,即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半径为R2,R2∈[110mm,145mm]。R2的两倍即为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尾缘312所在圆的直径,也为叶轮10的直径,即本方案限定了R2的值,相当于限定了叶轮10的直径。
考虑到叶轮10实际应用于吸油烟机中,通过限定叶轮10的直径,也能限定吸油烟机的大小,如叶轮10的直径太大,则会导致叶轮10的体积较大,叶轮10占用离心风机20的内部空间较大,从而导致吸油烟机的体积较大,吸油烟的制造成本较高;如叶轮10的直径太小,则会导致叶轮10的排风能力较差,进而导致离心风机20的排风能力较差,从而使得离心风机20不能满足吸油烟机的性能要求。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限定R2的值,确保了叶轮10的排风量以及叶轮10能够适用于离心风机20和抽油烟机中,优选的,R2的值可以为110mm,或者120mm,或者130mm,或者145mm等,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5、图6和图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尾缘312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前缘311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的比值不小于0.73,且不大于0.90。可以理解的是,前缘311沿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为H1,尾缘312沿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为H2,H2/H1∈[0.73,0.90],H2的值随H1的变化而变化。本申请通过限定H2的值,相当于限定了叶片310的切角面315的倾斜角度,从而限定了前盘100上的遮挡面110的横截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即限定了遮挡面110的大小。通过限定遮挡面110的大小,使得大小不同的遮挡面110能够抑制不同高度的叶片310的上端所形成的大小不同的回流旋涡11,从而使得遮挡面110的大小能够与叶片310的高度适配。
若H2与H1的比值太小,即H2的值太小,叶片310尾缘312的高度过低,相当于遮挡面110的横截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过小,导致遮挡面110太大,使得出风间隙320的高度过低,遮挡面110对出风间隙320的遮挡区域较多,限制了气流从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使得气流的流动不顺畅,影响叶轮10的排风。若H2与H1的比值太大,即H2的值太大,叶片310尾缘312的高度过高,相当于遮挡面110的横截面与中心轴线之间的倾斜角度过大,导致遮挡面110太小,使得出风间隙320的高度过高,遮挡面110对出风间隙320的遮挡区域较少,遮挡面110不能有效抑制叶片310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11,从而导致气流容易回流至出风间隙320内,引起噪音以及影响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同时也不能有效遮挡蜗壳21内部的不稳定气流回流至出风间隙320内的作用,从而导致遮挡面110的遮挡效果较差。因此,本方案通过限定H2与H1的比值,确保了遮挡面110的大小能够与叶片310的高度适配,H2与H1的比值不小于0.73,且不大于0.90,例如H2与H1的比值为0.73,或者0.80,或者0.85,或者0.90等,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缘311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70mm,且不大于100mm,即叶片310的前缘311沿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为H1,H1∈[70mm,100mm]。本方案通过限定H1的大小,即限定了叶轮10的高度,叶轮10的高度不易过高或者过低,若H1的值太小,相当于叶轮10的高度过低,则叶轮10的排风能力较差,进而导致离心风机20的排风能力较差,使得离心风机20不能适用于抽油烟机中;若H1的值太大,相当于叶轮10的高度过高,导致叶轮10占用离心风机20的内部空间较多,使得离心风机20的体积较大,从而导致抽油烟机的体积较大以及生产成本较高,离心风机20也不适用于抽油烟机中。由此可见,本申请通过限定H1的值,确保了叶轮10的排风量以及叶轮10能够适用于离心风机20和抽油烟机中,优选的,H1的值可以为70mm,或者80mm,或者90mm,或者100mm等,具体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叶片组300的多个叶片310的叶面均朝同一环周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多个所述叶片310的尾缘312形成在同一外接圆上;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叶片310的尾缘312处的第一切线,与所述外接圆在该叶片310的尾缘312处形成的第二切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
具体说来,从图6中可以看出,叶片310的尾缘312处的第一切线为L2,外接圆在该叶片310的尾缘312处形成的第二切线为L3,L2与L3之间形成有夹角α,所述夹角α的取值范围限定为[10°,20°],如此设置,使得本申请中的叶轮10为前向离心叶轮,通过限定夹角α,相当于限定了气流出口方向与叶轮10转动方向之间形成的夹角大小,气流出口方向与叶轮10转动方向的夹角范围为[10°,20°],使得气流沿风间隙320向外流出时能够较好的叠加叶轮的速度,从而使得气流能够加速获得更高的动能,与相同出风量的叶轮10相比,本申请中的叶轮10的外径尺寸更小。由此可见,通过限定叶片310的尾缘312处的第一切线与外接圆在该叶片310的尾缘312处形成的第二切线之间的夹角大小,能够减小叶轮的外径尺寸。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100包括盘本体120及设置在所述盘本体120下表面的多个填充块(未图示),每一所述填充块设于所述出风间隙320的靠近所述前盘100的一端,所述遮挡面110形成在所述填充块面向所述叶片310的前缘311的表面上。可以理解的是,盘本体120可以与填充块可拆卸连接,当然,盘本体120也可以与填充块一体成型设置,仅需填充块设于相邻叶片310之间间隔形成的出风间隙320内即可。填充块对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进行填充遮挡,填充块改变了出风间隙320的形状,使得填充块能够抑制叶片310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11,遮挡面110形成在填充块面向叶片310的前缘311的表面上,遮挡面110形成于填充块上所达到的有益效果与前述方案的遮挡面110位于盘本体120的横截面的下表面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盘100包括盘本体120及沿所述盘本体120的外周缘设置的环形挡圈(未图示),所述环形挡圈环绕在所述叶片组300的靠近所述前盘100一端的外周,所述遮挡面110形成在所述环形挡圈的内周面。可以理解的是,环形挡圈可以与盘本体120可拆卸连接,当然,盘本体120也可以与环形挡圈一体成型设置,仅需环形挡圈环绕于叶片组300靠近前盘100一端的外周即可,环形挡圈可以套设于叶片组300的外表面,以改变相邻叶片310间隔设置形成的出风间隙320的出口处的形状,此时遮挡面110位于环形挡圈的内周面,环形挡圈能够抑制叶片310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11,环形挡圈上的遮挡面110所起到的有益效果与前述方案的遮挡面110位于盘本体120的横截面的下表面的有益效果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请参阅图13,图13为气流经过常规的叶轮的流动示意图,从图13中可以看出,气流在叶片310的上端形成有回流旋涡11。
请参阅图14,图14为气流经过本申请的叶轮10的流动示意图,从图14中可以看出,遮挡面110对出风间隙320靠近前盘100的一端进行了遮挡,避免了气流经过叶片310上端时的折转角度过大,引起气流的流动分离,而造成气流在叶片310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11的情况发生。本申请通过设置遮挡面110,能够抑制叶片310的上端产生回流旋涡11,使得气流能够顺畅的沿出风间隙320向外流出,避免了回流旋涡11对叶片310造成冲击而产生噪音的情况发生,从而降低了叶轮10产生的噪音;同时,遮挡面110还能够起到隔离蜗壳21内部的不稳定气流回流至出风间隙320内的作用,进一步地提高了气流流经叶轮10时的顺畅性。
请参阅图15,图15为气流经过常规的叶轮的仿真结果图,从图15中可以看出,叶轮出风口处的回流旋涡11较多,气流流动不稳定。
请参阅图16,图16为气流经过本申请的叶轮10的仿真结果图,从图16中可以看出,叶轮10出风口处的回流旋涡11明显减少,气流流动更加稳定,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10能够抑制叶片310的上端所产生的回流旋涡11,减弱气流对叶片310的冲击,进而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和降低噪音。
为了证实本申请的叶轮10能够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将现有技术中的叶轮应用于吸油烟机C中,以及将本申请的叶轮10应用于吸油烟机D中,其中,本申请叶轮10中的叶片310包括第一叶部313和第二叶部314。表1为风量在15m3/min至24m3/min的范围内对吸油烟机C和吸油烟机D进行的噪音测试,测试数据如下:
表1为噪音测试的数据
Figure BDA0003418891100000151
由以上测试数据分析可知,现有技术中的叶轮与本申请的叶轮10在风量为15m3/min至24m3/min的范围内,本申请的叶轮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所产生的噪音均降低了约1dB。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而言,能够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请参阅图17,图17为本申请的叶轮10与常规的叶轮的噪音频谱对比图,其中,风量为18m3/min,叶轮10中的叶片310包括第一叶部313和第二叶部314。由图17中的数据分析可知,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而言,本申请的叶轮10在整体宽频上所产生的噪音均有改善,其中降噪量的来源主要是250Hz,800Hz,以及1250Hz附近的宽频。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而言,本申请的叶轮10能够改善宽频噪声而引起的气流不稳定流动,对产生噪音的主要频段具有改善效果,从而能够降低噪音的产生。
进一步地,在上述噪音测试的实施例中,本申请的叶轮10中的叶片310包括第一叶部313和第二叶部314,现调整叶片310的结构,使叶片310包括第一叶部313、第二叶部314和翻折部。对调整叶片310后的本申请的叶轮10进行上述相同条件的测试,经测试结果发现,调整叶片310后的本申请的叶轮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所产生的噪音降低了约2dB。由此可见,本申请的叶轮10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叶轮而言,能够达到降低噪音的效果。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离心风机20,该离心风机20包括如上所述的叶轮10,该叶轮1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离心风机2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可选地,离心风机20还包括蜗壳21和电机,所述叶轮10设于所述蜗壳21内,所述叶轮10的后盘200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本申请的提供的叶轮10能够提高气流流动的顺畅性以及降低噪音,从而能够提高离心风机20的性能。
离心风机20可以应用于较多领域,在本申请的另一方面,将该离心风机20应用于厨房烹饪领域,优选地,应用于吸油烟机中。即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吸油烟机,该吸油烟机包括如上所述的离心风机20,该离心风机2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吸油烟机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本申请提出的吸油烟机的抽吸油烟的效果更好,不易发生油烟返回或油烟不能及时排出的现象,大大提高了吸油烟机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申请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7)

1.一种叶轮,应用于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盘;
后盘,所述后盘与所述前盘间隔设置;以及
叶片组,所述叶片组包括多个连接所述前盘和所述后盘的叶片,相邻两个所述叶片之间间隔形成有出风间隙,所述叶片具有靠近所述叶轮的中心轴线的前缘,以及远离所述中心轴线的尾缘;
其中,所述前盘上设置有遮挡面,所述遮挡面位于所述前缘的外侧,以遮挡所述出风间隙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与所述后盘之间的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叶片的前缘相对于所述后盘凸设的高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所述盘本体呈环形设置,所述盘本体的横截面沿所述叶轮的径向朝外呈倾斜的直线形设置,所述横截面的下表面形成所述遮挡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还包括挡风环,所述挡风环自所述盘本体的内周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朝远离所述后盘的方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包括对应位于所述遮挡面下侧的第一叶部,所述第一叶部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呈切角设置,以形成切角面,所述切角面与所述遮挡面连接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角面上设有第一插接片,所述盘本体上设有第一插孔,所述第一插接片插置于所述第一插孔内,以将所述叶片与所述盘本体连接。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叶部靠近所述中心轴线的一侧连接的第二叶部,所述第二叶部自所述第一叶部的内侧伸出到所述叶轮内部的通道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叶部沿所述叶轮的径向宽度,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且不大于0.05。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还包括翻折部,所述叶片自所述第一叶部到所述第二叶部呈凹弧形设置,所述翻折部自所述第二叶部远离所述第一叶部的一侧朝所述第二叶部的凹弧背面呈弯折设置,并朝向所述第一叶部延伸。
9.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前缘所在圆的半径,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的比值不小于0.75,且不大于0.88。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尾缘所在圆的半径不小于110mm,且不大于145mm。
11.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与所述前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的比值不小于0.73,且不大于0.90。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沿所述中心轴线方向上的高度不小于70mm,且不大于100mm。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组的多个叶片的叶面均朝同一环周方向呈弧形弯曲设置,多个所述叶片的尾缘形成在同一外接圆上;其中任意一个所述叶片的尾缘处的第一切线,与所述外接圆在该叶片的尾缘处形成的第二切线之间形成有夹角,所述夹角的取值范围为[10°,20°]。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及设置在所述盘本体下表面的多个填充块,每一所述填充块设于所述出风间隙的靠近所述前盘的一端,所述遮挡面形成在所述填充块面向所述叶片的前缘的表面上。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盘包括盘本体及沿所述盘本体的外周缘设置的环形挡圈,所述环形挡圈环绕在所述叶片组的靠近所述前盘一端的外周,所述遮挡面形成在所述环形挡圈的内周面。
16.一种离心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蜗壳、电机及如权利要求1至15任意一项所述的叶轮,所述叶轮设于所述蜗壳内,所述后盘与所述电机的转轴连接。
17.一种吸油烟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离心风机。
CN202123215668.2U 2021-12-17 2021-12-17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Active CN21661800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5668.2U CN216618003U (zh) 2021-12-17 2021-12-17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15668.2U CN216618003U (zh) 2021-12-17 2021-12-17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8003U true CN21661800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705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15668.2U Active CN216618003U (zh) 2021-12-17 2021-12-17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800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95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109295A1 (zh) * 2021-12-17 2023-06-22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06211B2 (en) Counter-rotating fan
KR101210696B1 (ko) 원심팬
EP1783374A1 (en) Centrifugal blower and air conditionaer with centrifugal blower
KR0180555B1 (ko) 전기청소기
CN114370427A (zh)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US20100189557A1 (en) Impeller and fan
KR0180742B1 (ko) 전기청소기 및 전기청소기에 사용되는 송풍기 어셈블리와 임펠러
JP2008138536A (ja) 遠心送風機
CN216618003U (zh) 叶轮、离心风机及吸油烟机
CN108462279B (zh) 电机支架及吸油烟机
CN106593950B (zh) 叶片、离心风机叶轮、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111852905A (zh) 一种离心风机和应用有该离心风机的吸油烟机
CN110513327B (zh) 斜流风机和家电设备
JP5682751B2 (ja) 多翼送風機
CN111503019A (zh) 离心式鼓风机
CN110914553B (zh) 叶轮、送风机及空调装置
EP2345814B1 (en) Cross-flow fan and air conditioner equipped therewith
CN216241400U (zh) 进风导流装置及离心风机
CN114981544B (zh) 用于风机的承壳体和具有相应的壳体的风机
CN114658684A (zh) 一种动叶轮、带有该动叶轮的风机总成以及吸尘器
JP4492743B2 (ja) 遠心送風機
CN216788809U (zh) 一种离心风机用集流器及应用其的多翼离心风机
CN220769786U (zh) 一种集流器、风机及吸油烟机
CN217873415U (zh) 叶片以及应用有该叶片的叶轮、前向离心风机和吸油烟机
CN220505410U (zh) 一种风机及应用有该风机的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