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5225U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5225U
CN216615225U CN202122991975.3U CN202122991975U CN216615225U CN 216615225 U CN216615225 U CN 216615225U CN 202122991975 U CN202122991975 U CN 202122991975U CN 216615225 U CN216615225 U CN 2166152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outlet
heat exchanger
water
spraying device
laund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919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919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52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52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52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组件、衣物处理筒、换热器、喷淋装置以及驱动件。衣物处理筒安装于外壳组件。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衣物处理筒和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喷淋装置形成有进水腔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对所述换热器进行清洗。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喷淋装置相对于所述换热器转动以改变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通过驱动件驱动喷淋装置相对于换热器转动,使得喷淋装置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出水口流出的水能够对换热器的不同位置进行清洗,提高对换热器的清洗范围,改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以干衣机为例,在气流不断循环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尘屑会逐渐地附着在换热器上,长时间使用后换热器会变得脏污,需要进行清洗,然而相关技术中对干衣机的换热器清洗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以改善换热器的清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外壳组件;
衣物处理筒,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
换热器,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衣物处理筒和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
喷淋装置,形成有进水腔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水腔连通的入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出水口用于对所述换热器进行清洗;以及
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喷淋装置相对于所述换热器转动以改变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沿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排列。
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还形成有封堵部,所述进水腔分别与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出水口连通,沿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所述封堵部位于所述进水腔的一端以封堵所述进水腔,所述驱动件驱动连接在所述封堵部背离所述进水腔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所述入水口位于所述进水腔背离所述封堵部的一端,所述出水口位于所述入水口和所述封堵部之间。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形成有过渡水槽,所述入水口分别与所述进水腔和所述过渡水槽连通,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供水部件,所述供水部件与所述外壳组件连接以向所述过渡水槽供水。
一实施例中,沿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投影,所述出水口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所述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交叉设置,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垂直。
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水口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布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形成有导流部,所述导流部位于所述出水口背离所述进水腔的一侧,所述出水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流部,两侧所述导流部围设成导流腔,所述导流腔沿所述导流腔的出水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沿所述导流腔的出水方向,所述导流部沿所述出水口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的长度。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包括:
喷管,所述进水腔和所述入水口形成于所述喷管,所述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喷管相对于所述换热器转动以改变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方向;以及
导流件,连接在喷管的外部,出水口至少部分地形成于导流件,导流部形成于导流件。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所述衣物处理筒、蒸发器以及冷凝器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喷淋装置的出水口用于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所述衣物处理筒、所述过滤装置以及所述换热器之间循环流动,沿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过滤装置的排列方向,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过滤装置之间;所述喷淋装置的出水口还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进行清洗,所述驱动件还用于驱动所述喷淋装置相对于所述过滤装置转动以改变所述喷淋装置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
一实施例中,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后支架,沿所述后支架与所述换热器的排列方向,所述喷淋装置位于所述换热器与所述后支架之间;
滤网,安装于所述后支架,所述喷淋装置的出水口还用于对所述滤网进行清洗;以及
前支架,连接在所述后支架背离所述换热器的一侧,所述前支架和所述后支架围设成进气通道和排污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用于接收所述衣物处理筒流出的气流,所述排污通道用于排出清洗所述滤网的污水。
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外壳组件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外壳组件包括:
主壳,所述衣物处理筒和所述换热器均安装于所述主壳;以及
盖板,盖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盖板与所述主壳连接,所述喷淋装置与所述盖板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和所述喷淋装置均位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下方。
一实施例中,所述喷淋装置的转动轴线分别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通过驱动件驱动喷淋装置相对于换热器转动,使得喷淋装置的出水口的出水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出水口流出的水能够对换热器的不同位置进行清洗,提高对换热器的清洗范围,改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位置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向视图;
图5为图4中位置D-D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底盘、换热器、供水部件、排污部件、过滤装置以及盖板的爆炸视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底盘、供水部件以及盖板的装配图;
图9为图8中位置E-E处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位置G处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10中位置H处的放大视图;
图12为图8中位置F-F处的剖视图逆时针大致旋转90度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喷淋装置对换热器进行清洗的状态;
图13为图12中位置I处的放大视图;
图14为图8中位置F-F处的剖视图,图中示出了喷淋装置对过滤装置进行清洗的状态;
图15为图14中位置J处的放大视图;
图1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装置、驱动件、进水接头以及盖板的装配图;
图1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装置、驱动件、进水接头以及盖板的爆炸图;
图1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未示出密封圈;
图19为图18中位置K处的放大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喷淋装置在另一个视角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图20中位置L-L处的剖视图;
图22为图21中位置N处的放大视图,图中箭头示意出了水流经出水流流出的状态;
图23为图20中位置M-M处的剖视图顺时针大致旋转90度的示意图;
图2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外壳组件1;过渡水槽11;主壳12;底盘121;罩壳122;盖板13;导流面14;储水槽15;衣物处理筒2;换热器3;蒸发器31;冷凝器32;喷淋装置4;出水口41;入水口42;进水腔43;封堵部44;导流部45;导流腔46;喷管47;导流件48;密封圈49;驱动件5;供水部件6;过滤装置 7;后支架71;前支架73;进气通道74;排污通道75;转动轴线CL;预设平面PL;过渡风道81;风机82;排污部件83;进水接头84。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图1 为参考,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图2为参考,图中箭头R2所示方向为前后方向。
作为本申请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换热器清洗效果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相关技术中,干衣机中用于对换热器进行清洗的喷淋装置,其出水口的出水方向通常没有发生改变,出水方向单一,对换热器的清洗效果较差。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图13,衣物处理设备包括外壳组件1、衣物处理筒2、换热器3、喷淋装置4以及驱动件5。衣物处理筒2安装于外壳组件1。换热器3安装于外壳组件1,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衣物处理筒2和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喷淋装置4形成有进水腔43 以及分别与进水腔43连通的入水口42和出水口41,出水口41用于对换热器3 进行清洗,驱动件5用于驱动喷淋装置4相对于换热器3转动以改变出水口41 的出水方向。如此结构形式,通过驱动件5驱动喷淋装置4相对于换热器3转动,使得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发生改变,使得出水口41流出的水能够对换热器3的不同位置进行清洗,提高对换热器3的清洗范围,改善清洗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5以及图23,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为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可以为干衣机,气流流经衣物处理筒2以对衣物处理筒2内的衣物进行干燥,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流至换热器3,流经换热器3的气流被换热器3加热后流入衣物处理筒2筒以对衣物处理筒2内的衣物干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出水口41的数量为多个,随着驱动件5驱动喷淋装置4转动,每个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都会发生改变。有利于改善对换热器3的清洗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1,多个出水口41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排列。如此结构形式,随着驱动件5驱动喷淋装置4转动,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排列的多个出水口41会随着喷淋装置4的转动而转动,几乎可以对换热器3的整个清洗侧进行清洗,形成较好的立体清洗效果,从而改善对换热器 3的清洗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通常从换热器3的进气侧流入,从换热器3的出气侧流出,气流中携带的尘屑大多附着在换热器3的进气侧。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对换热器3的进气侧进行清洗。如此结构形式,能够较好地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分别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设置。如此结构形式,驱动件5驱动喷淋装置4转动,喷淋装置4上的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能够大致从上到下逐渐发生改变,喷淋装置 4对换热器3大致从上到下进行喷吹清洗,对换热器3的清洗效果较好。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与换热器3的迎风面平行。
需要解释的是,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为待处理气流,待处理气流会流经换热器3进行处理后回流至衣物处理筒2,换热器3朝向待处理气流的一侧的表面为迎风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与上下方向垂直,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与前后方向垂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2以及图14,换热器3包括蒸发器31和冷凝器3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衣物处理筒2、蒸发器31以及冷凝器32 之间循环流动,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用于对蒸发器31进行清洗。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衣物处理筒2、蒸发器31以及冷凝器32 之间循环流动,气流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进入蒸发器31,经蒸发器31处理后再流向冷凝器32,气流在冷凝器32中形成热气流后流向衣物处理筒2对衣物处理筒2内的衣物进行干燥处理,如此循环使衣物干燥到一定的程度。从衣物处理筒2内流出的气流通常会携带有尘屑,当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经过换热器3,气流先流经蒸发器31再流经冷凝器32,因此,气流中的尘屑主要附着在蒸发器31上,喷淋装置4对蒸发器31进行清洗,能够较好地清洗掉蒸发器31上的附着物。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2以及图13,喷淋装置4对蒸发器31的进气侧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图7、图12以及图14,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7,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衣物处理筒2、过滤装置7以及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衣物处理筒2、过滤装置7以及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进入过滤装置7过滤以将气流中携带的毛絮等尘屑过滤掉,以降低从过滤装置 7流出的气流中毛絮等尘屑的含量,降低气流中的尘屑对换热器3的影响,从过滤装置7流出的气流进入换热器3形成热气流流出并流向衣物处理筒2以对衣物处理筒2内的衣物进行干燥。
可以理解的是,从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不断地流经过滤装置7进行过滤,过滤装置7会附着大量的毛絮等尘屑,需要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一实施例中,沿换热器3和过滤装置7的排列方向,喷淋装置4位于换热器3和过滤装置7之间。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还用于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驱动件 5还用于驱动喷淋装置4相对于过滤装置7转动以改变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 的出水方向。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喷淋装置4的转动,使得喷淋装置4既能够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又能够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不需要再设置额外的清洗结构以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衣物处理设备的生产成本。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4,换热器3和过滤装置7沿前后方向排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12~图15,过滤装置7在换热器3的前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12~图15,过滤装置7在蒸发器3的前侧。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12~图15,喷淋装置4的所有出水口 41择一地对换热器3和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示例性地,随着喷淋装置4的转动,喷淋装置4的所有出水口41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或喷淋装置4的所有出水口41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的多个出水口41中,部分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朝向换热器3以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部分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朝向过滤装置 7以对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如此,可以实现喷淋装置4同时对过滤装置7和换热器3进行清洗,用于清洗换热器3的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和用于清洗过滤器的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随着喷淋装置4的转动而发生改变。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过滤装置7包括后支架71、滤网以及前支架 73。沿后支架71与换热器3的排列方向,喷淋装置4位于换热器3与后支架 71之间。滤网安装于后支架71,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还用于对滤网进行清洗。前支架73连接在后支架71背离换热器3的一侧,前支架73和后支架71 围设成进气通道74和排污通道75,进气通道74用于接收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排污通道75用于排出清洗滤网的污水。如此结构形式,流出衣物处理筒 2的气流从进气通道74流出前支架73和后支架71之间,并经安装于后支架71 的滤网过滤后流向换热器3,气流中携带的毛絮等尘屑经滤网过滤后附着在滤网上,喷淋装置4位于换热器3和后支架71之间,能够较为方便地对换热器3 和/或滤网进行清洗,滤网上的毛絮等尘屑被清洗后随着污水从排污通道75排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7,换热器3和后支架71的沿前后方向排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2~图15,沿后支架71与蒸发器31的排列方向,喷淋装置4位于后支架71和蒸发器31之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7,后支架71与蒸发器31沿前后方向排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排污通道75位于滤网的底部。清洗滤网后形成的污水在重力作用下往下流动,排污通道75位于滤网的底部有利于排出污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进气通道74位于滤网的上方;和/或,进气通道74位于滤网沿第一方向的至少一侧。其中,第一方向以及前支架73和后支架71的排列方向交叉设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4,第一方向为图中箭头R4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7、图18、图20以及图21;喷淋装置4 还形成有封堵部44,进水腔43分别与入水口42和出水口41连通。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封堵部44位于进水腔43的一端以封堵进水腔43,驱动件5驱动连接在封堵部44背离进水腔43的一端。如此结构形式,通过驱动件 5驱动喷淋装置4的封堵部44转动,从而带动整个喷淋装置4转动,由于封堵部44将进水腔43封堵,驱动连接在封堵部44背离进水腔43了侧的驱动件5 不会受到进水腔43中的水的影响而损坏,有利于保护驱动件5。
一实施例中,驱动件5可以为电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7、图18、图20以及图21,当封堵部44 位于进水腔43的一端以封堵进水腔43,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入水口 42位于进水腔43背离封堵部44的一端,出水口41位于入水口42和封堵部44 之间。如此结构形式,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清洗用水从喷淋装置4 的一端流入,喷淋装置4的另一端被封堵,清洗用水从入水口42与封堵部44 之间的出水口41流出,喷淋装置4结构简单易于制作。另外,当水尽可能地充满进水腔43,即使进水腔43中有部分空气没有从出水口41排出,进水腔43 中的这部分气体也主要是集中在进水腔43朝向封堵部44的一端,进水腔43 内残存的空气较少,进水腔43的空间能够较为充分地用于容纳清洗用水。
一实施例中,进水腔43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两端均设置有封堵部44,入水口42位于两端封堵部44之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和图21,沿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出水口 41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交叉设置,预设平面PL与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垂直。如此结构形式,出水口41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使得进水腔43的水经出水口41呈扇形流出,扇形的弧线沿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延伸。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交叉设置,使得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没有与转动轴线CL完全垂直,进水腔43的水经出水口41呈扇形流出,扇形的弧线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跨距会有所增加,有利于增大单个出水口41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喷淋范围,以较少的出水口41就能够覆盖换热器3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清洗范围,从而满足清洗要求。由于出水口41的数量较少,进水腔43内的水从出水口41流出的速度较快,有利于改善对换热器3的清洗效果。
需要解释的是,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是指,出水口41沿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长度方向。也就是说,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指的是出水口41的投影区域的长度方向。
需要解释的是,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交叉设置,是指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不平行。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和图21,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布置。如此结构形式,进水腔43的水经出水口41呈扇形流出,扇形的弧线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跨距几乎达到最大,单个出水口41 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喷淋范围几乎达到最大,以较少的出水口41就能够覆盖换热器3沿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的清洗范围,从而满足清洗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请参阅图20和图21,当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沿喷淋装置 4的转动轴线CL布置,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几乎与预设平面PL垂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图23,喷淋装置4形成有导流部45,导流部45 位于出水口41背离进水腔43的一侧,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部45,两侧导流部45围设成导流腔46,导流腔46沿导流腔46的出水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围设成长条状的导流腔46的导流部 45对从出水口41流出的水进行导流,尽可能地使从出水口41流出后的水保持扇形。
需要说明的是,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是指,出水口41沿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宽度方向。也就是说,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指的是出水口41的投影区域的宽度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从出水口41流出的水呈扇形扩散,扇形弧线两侧的边线之间的距离会逐渐地大于出水口41的长度。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图22,沿导流腔46的出水方向,导流部45沿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出水口 41的长度,沿导流腔46的出水方向,导流部45沿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出水口41的长度。如此结构形式,使得导流部45能够对从出水口41 流出后扩散开的水较好地进行导流,使出水口41流出的水尽可能地保护扇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5以及图23,导流腔的出水方向与出水口的出水方向相同。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3、图15以及图23,导流腔的出水方向为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0和图21,出水口41的长度为D1,导流部45沿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D2,D2大于D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8~图23,喷淋装置4包括喷管47以及连接在喷管 47外部的导流件48。进水腔43和入水口42形成于喷管47,驱动件5用于驱动喷管47相对于换热器3转动以改变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出水口41至少部分地形成于导流件48,导流部45形成于导流件48。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喷管 47可以集中向各个出水口41供水,喷管47呈管状,便于驱动件5驱动其转动。导流件48连接在喷管47的外部,能够较为方便地在导流件48上加工出导流部 45和相应的出水口41,当导流件48与喷管47为两个相互进行连接的独立的零部件,导流件48位于喷管47的外部有利于将导流件48与喷管47进行连接操作。导流件48连接在喷管47外部,进水腔43也不需要为了容纳导流件48而导致喷管47过大,有利于喷管47制作得较为轻巧。
一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导流件48上开槽的方式形式即能够形成导流腔46 和位于导流腔46两侧的导流部45。
一实施例中,导流件48与喷管47焊接或一体成型。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7,喷淋装置4还包括套设在喷管47上的密封圈49。喷管47和外壳组件1通过密封圈49密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7,密封圈49位于喷管47朝向入水口42的一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7,喷淋装置4与外壳组件1转动连接。如此结构形式,喷淋装置4与换热器3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拆装,拆装过程中,两者之间几乎互不影响。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0,图16以及图17,驱动件5安装于外壳组件1。
可以理解的是,喷淋装置4与外壳组件1转动连接,喷淋装置4与过滤装置7也能够各自独立地进行拆装,拆装过程中,两者之间几乎也不会相互影响。
示例性地,喷淋装置4与外壳组件1转动连接,当喷淋装置4需要拆装,只需要将喷淋装置4从外壳组件1上拆下或将喷漆装置安装到外壳组件1即可,不会对影响换热器3和/或过滤装置7的拆装。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外壳组件1包括主壳12和盖板13,衣物处理筒 2和换热器3安装于主壳12。盖板13盖设于换热器3的上方,盖板13与主壳 12连接,喷淋装置4与盖板13转动连接。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盖板13盖设于换热器3的上方,喷淋装置4安装在盖板13上能够较为方便地对换热器3进行清洗,利用覆盖换热器3的盖板13安装喷淋装置4,不需要设置额外的用于安装喷淋装置4的结构,有利于降低成本。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7,喷管47和盖板13通过密封圈49密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0、图16以及图17,驱动件5安装于盖板 1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盖板13盖设于蒸发器3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以及图7,过滤装置7安装于主壳1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盖板13沿上下方向位于换热器3和衣物处理筒 2之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盖板13沿上下方向位于蒸发器31和衣物处理筒2之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7,外壳组件1形成有过渡水槽 11,入水口42口分别与进水腔43和过渡水槽11连通。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以及图17,过渡水槽11形成于盖板1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和图8,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供水部件6,供水部件6与外壳组件1连接以向过渡水槽11供水。如此结构形式,通过外壳组件1 上的过渡水槽11向进水腔43供水,过渡水槽11的开口方向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使供水部件6的出水端能够较为方便地安装在外壳组件1上,供水部件 6的出水端不需要直接适配喷淋装置4的入水口4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以及图17,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进水接头84,进水接头84分别与供水部件6和外壳组件1连接,以使供水部件6通过进水接头84向过渡水槽11供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0以及图17,进水接头84分别与供水部件 6和盖板13连接。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6可以与外部水源连接。示例性地,供水部件6可以与自来水连接。
一实施例中,当供水部件6与外部水源连接,供水部件6可以为进水阀门。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6可以将蒸发器31的冷凝水输送至喷淋装置4。
一实施例中,当供水部件6将冷凝水输送至喷淋装置4,供水部件6可以为水泵。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0、图11以及图17,过渡水槽11的进水口朝上。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可以设置在换热器3上且与换热器3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可以设置在蒸发器31上且与蒸发器31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可以设置在过滤装置7上且与过滤装置7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喷淋装置4可以设置在后支架71上且与后支架71转动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主壳12包括底盘121和罩壳122。罩壳 122罩设于底盘121。衣物处理筒2安装于罩壳122,换热器3安装于底盘121,盖板13盖设于换热器3且与底盘121连接。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以及图7,过滤装置7安装于底盘12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10,换热器3和喷淋装置4 均位于衣物处理筒2的下方。如此结构形式,喷淋装置4中的水以及对换热器 3清洗后的污水均向下流动排出,不会对上方的衣物处理筒2和衣物处理筒2 内的衣物造成污染,不会影响衣物处理筒2内的正常衣物处理工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10,蒸发器31和喷淋装置4 均位于衣物处理筒2的下方。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10,换热器3、过滤器以及喷淋装置4均位于衣物处理筒2筒的下方。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图10,蒸发器31、过滤器以及喷淋装置4均位于衣物处理筒2的下方。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外壳组件1形成有导流面14和储水槽15。导流面14位于过滤装置7下方以将清洗过滤装置7的污水引导至储水槽15。沿过滤装置7指向储水槽15的方向,导流面14逐渐向下倾斜。储水槽15和过滤装置7位于衣物处理筒2的同一端。如此结构形式,储水槽15与过滤装置7之间的距离较近,对于同样的高度差而言,导流面14与水平方向的倾角较大,有利于导流面14上的毛絮和污水流动,防止导流面14上的毛絮堆积。
需要解释的是,沿过滤装置7指向储水槽15的方向,导流面14向下倾斜,导流面14的高度逐渐降低。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以及图4~图7,储水槽15和过滤装置7均位于衣物处理筒2的前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蒸发器31的冷凝水可以流向储水槽15。
一实施例中,外壳组件1还形成有与储水槽15截止的蓄水槽,蒸发器31 的冷凝水流向蓄水槽,供水部件6将蓄水槽中的冷凝水输送至喷淋装置4。如此,由于蓄水槽与储水槽15截止,从过滤装置7上清洗掉的毛絮等杂物不会流向蓄水槽,确保了蓄水槽中的冷凝水的清洁,有利于对换热器3和/或过滤装置 7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5以及图6,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排污部件 83,储水槽15中的水通过排污部件83排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3,以及图6,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渡风道 81和位于过渡风道81内的风机82。从换热器3流出的气流在风机82的作用下经过渡风道81流向衣物处理筒2。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组件(1);
衣物处理筒(2),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1);
换热器(3),安装于所述外壳组件(1),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衣物处理筒(2)和所述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
喷淋装置(4),形成有进水腔(43)以及分别与所述进水腔(43)连通的入水口(42)和出水口(41),所述出水口(41)用于对所述换热器(3)进行清洗;以及
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喷淋装置(4)相对于所述换热器(3)转动以改变所述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出水口(41)沿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还形成有封堵部(44),所述进水腔(43)分别与所述入水口(42)和所述出水口(41)连通,沿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所述封堵部(44)位于所述进水腔(43)的一端以封堵所述进水腔(43),所述驱动件(5)驱动连接在所述封堵部(44)背离所述进水腔(43)的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所述入水口(42)位于所述进水腔(43)背离所述封堵部(44)的一端,所述出水口(41)位于所述入水口(42)和所述封堵部(4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形成有过渡水槽(11),所述入水口(42)分别与所述进水腔(43)和所述过渡水槽(11)连通,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供水部件(6),所述供水部件(6)与所述外壳组件(1)连接以向所述过渡水槽(11)供水。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所述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所述出水口(41)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所述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预设平面(PL)交叉设置,所述预设平面(PL)与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沿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形成有导流部(45),所述导流部(45)位于所述出水口(41)背离所述进水腔(43)的一侧,所述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导流部(45),两侧所述导流部(45)围设成导流腔(46),所述导流腔(46)沿所述导流腔(46)的出水方向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沿所述导流腔(46)的出水方向,所述导流部(45)沿所述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出水口(4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喷淋装置(4)包括:
喷管(47),所述进水腔(43)和所述入水口(42)形成于所述喷管(47),所述驱动件(5)用于驱动所述喷管(47)相对于所述换热器(3)转动以改变所述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以及
导流件(48),连接在喷管(47)的外部,出水口(41)至少部分地形成于导流件(48),导流部(45)形成于导流件(48)。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包括蒸发器(31)和冷凝器(3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所述衣物处理筒(2)、蒸发器(31)以及冷凝器(32)之间循环流动,所述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用于对所述蒸发器(31)进行清洗。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7),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依次在所述衣物处理筒(2)、所述过滤装置(7)以及所述换热器(3)之间循环流动,沿所述换热器(3)和所述过滤装置(7)的排列方向,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换热器(3)与所述过滤装置(7)之间;所述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还用于对所述过滤装置(7)进行清洗,所述驱动件(5)还用于驱动所述喷淋装置(4)相对于所述过滤装置(7)转动以改变所述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7)包括:
后支架(71),沿所述后支架(71)与所述换热器(3)的排列方向,所述喷淋装置(4)位于所述换热器(3)与所述后支架(71)之间;
滤网,安装于所述后支架(71),所述喷淋装置(4)的出水口(41)还用于对所述滤网进行清洗;以及
前支架(73),连接在所述后支架(71)背离所述换热器(3)的一侧,所述前支架(73)和所述后支架(71)围设成进气通道(74)和排污通道(75),所述进气通道(74)用于接收所述衣物处理筒(2)流出的气流,所述排污通道(75)用于排出清洗所述滤网的污水。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与所述外壳组件(1)转动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组件(1)包括:
主壳(12),所述衣物处理筒(2)和所述换热器(3)均安装于所述主壳(12);以及
盖板(13),盖设于所述换热器(3)的上方,所述盖板(13)与所述主壳(12)连接,所述喷淋装置(4)与所述盖板(13)转动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3)和所述喷淋装置(4)均位于所述衣物处理筒(2)的下方。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装置(4)的转动轴线(CL)分别与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交叉设置。
CN202122991975.3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6152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75.3U CN21661522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91975.3U CN21661522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5225U true CN216615225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8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91975.3U Active CN216615225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52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32270U (zh) 空气净化模块、空调室内机以及空调器
CN210506863U (zh) 洗衣机
CN21661522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281395A (zh) 洗衣机
CN216615223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2281407B (zh) 洗衣机的筒体清洗方法
CN210506867U (zh) 洗衣机
CN218561874U (zh) 洗烘一体机
CN210506865U (zh) 洗衣机
CN116200926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0506866U (zh) 洗衣机
CN210561283U (zh) 洗衣机
CN116200925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08566877U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12281398A (zh) 洗衣机
CN112301624A (zh) 洗衣机
CN113623755A (zh) 用于水净化模块的净化腔、水净化模块和空调
CN116200924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17166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2255890B (zh) 改善吹风洁净度的光刻机系统
CN212720006U (zh) 空调
CN219862020U (zh) 过滤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CN220695206U (zh) 用于清洗机的流道结构及清洗机
CN213780632U (zh) 改善吹风洁净度的光刻机系统
CN108613265A (zh)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