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615223U -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615223U
CN216615223U CN202122988770.XU CN202122988770U CN216615223U CN 216615223 U CN216615223 U CN 216615223U CN 202122988770 U CN202122988770 U CN 202122988770U CN 216615223 U CN216615223 U CN 21661522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ozzle
heat exchanger
water
water outlet
nozz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877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先送
邓德喜
谭发刚
罗陈
郑雅心
宗建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877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61522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61522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61522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 Structures Of Washing Machines And Dry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属于衣物处理技术领域,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换热器、供水总成、第一喷嘴以及第二喷嘴。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换热器和衣物处理筒之间循环流动。供水总成用于提供清洗换热器的水。第一喷嘴安装于供水总成以接收供水总成提供的水,第一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相交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第二喷嘴安装于供水总成以接收供水总成提供的水,第二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相交的位置为第二位置,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通过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能够分别对换热器不同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洗,有利于改善换热器的清洗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衣物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的衣物处理设备,以干衣机为例,在气流不断循环过程中,气流中携带的尘屑会逐渐地附着在换热器上,长时间使用后换热器会变得脏污,需要进行清洗,然而相关技术中对干衣机的换热器清洗的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改善换热器的清洗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包括:
衣物处理筒;
换热器,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换热器和所述衣物处理筒之间循环流动;以及
供水总成,用于提供清洗换热器的水;
第一喷嘴,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提供的水,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相交的位置为第一位置;以及
第二喷嘴,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提供的水,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相交的位置为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高于所述第二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嘴沿预设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喷嘴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嘴沿预设方向排列,所述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平行。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排列呈一排,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沿所述预设方向交替布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吹方向和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吹方向之间的夹角为1°~15°。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形成有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平行。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包括:
第一喷嘴主体,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提供的水,所述第一出水口形成于所述第一喷嘴主体;以及
第一导流块,所述第一出水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块,两侧所述第一导流块围设成第一导流腔,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导流腔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一导流块沿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长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嘴形成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二出水口呈长条状,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迎风面平行。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喷嘴包括:
第二喷嘴主体,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提供的水,所述第二出水口形成于所述第二喷嘴主体;以及
第二导流块,所述第二出水口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流块,两侧第二导流块围设成第二导流腔,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导流腔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流块沿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长度。
一实施例中,所述供水总成包括:
主盖,盖设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所述主盖形成有供水槽,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安装于所述主盖的下侧以接收所述供水槽内的水;
槽盖,盖设于所述供水槽;以及
供水部件,与所述槽盖连接以向所述供水槽提供水。
一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喷嘴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喷嘴的投影区域均位于所述供水槽的投影区域内。
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器包括蒸发器和冷凝器,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蒸发器、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衣物处理筒之间循环流动,衣物处理筒内流出的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冷凝器回流至所述衣物处理筒内,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用于对所述蒸发器进行清洗,所述第一位置为所述第一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为所述第二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蒸发器相交的位置。
一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筒位于所述换热器的上方,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位于所述衣物处理筒的下方以对所述换热器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喷嘴和所述第二喷嘴均位于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以对所述换热器的进气端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至少一种清洗喷嘴,所有所述清洗喷嘴中,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其余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相交位置的高度,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所述第一位置的高度,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所述第二位置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由于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第一喷嘴清洗的换热器的位置以及第二喷嘴清洗的换热器的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上,通过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能够分别对换热器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清洗,从而改善换热器的清洗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图1中位置B-B处的剖视图;
图4为图1中的C向视图;
图5为图4中位置D-D处的剖视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衣物处理设备的立体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供水总成、第一喷嘴、第二喷嘴、底盘以及换热器的装配图;
图8为图7中位置E-E处的剖视图;
图9为图8中位置G处的放大视图;
图10为图8中位置H处的放大视图;
图11为图7中位置F-F处的剖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示意图;
图12为图11中位置I处的放大视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第一喷嘴对应的第一位置和第二喷嘴对应的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主盖和槽盖的装配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位置J-J处的剖视图顺时针旋转90度后的示意图;
图17为图16中位置L处的放大视图;
图18为图15中位置K-K处的剖视图逆时针旋转90度后的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位置M处的放大视图;
图2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喷嘴和第二喷嘴与主盖的装配图;
图21为图20中位置N处的放大视图;
图2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衣物处理筒1;换热器2;蒸发器21;冷凝器22;供水总成3;主盖31;供水槽311;槽盖32;供水部件33;第一喷嘴4;第一出水口 41;第一喷嘴主体42;第一导流块43;第一导流腔44;第二喷嘴5;第二出水口51;第二喷嘴主体52;第二导流块53;第二导流腔54;第一位置P1;第二位置P2;夹角θ;过滤装置6;避让部61;避让面611;过滤组件62;前壳63;后壳64;壳体641;第一密封圈642;第二密封圈643;驱动件65;进气通道 67;排污通道68;外壳组件7;导流面71;储水槽72;底盘73;罩壳74;排污部件8;过渡风道91;风机92。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1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图1 为参考,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为上下方向。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图2为参考,图中箭头R2所示方向为前后方向。
作为本申请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换热器清洗效果较差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相关技术中,由于对换热器进行清洗的喷嘴通常对换热器的大致同一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洗,而不能对换热器上不同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洗,因而清洗效果较差。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衣物处理设备,请参阅图1~图13,衣物处理设备包括衣物处理筒1、换热器2、供水总成3、第一喷嘴4以及第二喷嘴5。换热器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换热器2和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供水总成3用于提供清洗换热器2的水。第一喷嘴4安装于供水总成3以接收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为第一位置P1。第二喷嘴5安装于供水总成3以接收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为第二位置P2,第一位置P1高于第二位置P2。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第一位置P1高于第二位置P2,第一喷嘴4清洗的换热器2 的位置以及第二喷嘴5清洗的换热器2的位置分别位于不同的高度上,通过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能够分别对换热器2的不同高度的位置进行清洗,从而改善换热器2的清洗效果。
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筒1用于容纳被处理的衣物。
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为干衣机,可对衣物处理筒1内的衣物进行干燥。
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为热泵干衣机。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6,气流经换热器2形成热气流后流出换热器 2并流入衣物处理筒1以对衣物处理筒1内的衣物进行干燥处理,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流向换热器2形成热气流后流出换热器2进入衣物处理筒1对衣物进行干燥,如此往复循环,直到衣物处理筒1内的衣物干燥到合适的程度。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8以及图11,换热器2包括蒸发器21 和冷凝器22,气流依次流经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形成热气流。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8、图11以及图1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蒸发器21、冷凝器22和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衣物处理筒1内流出的气流依次流经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回流至衣物处理筒1内。
可以理解的是,流出衣物处理筒1的气流先流经蒸发器21再流入冷凝器22冷凝成热气流,因此,流出衣物处理筒1的气流携带的尘屑主要附着在蒸发器21上。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7、图8、图11以及图12,第一喷嘴4 和第二喷嘴5均用于对蒸发器21进行清洗,第一位置P1为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与蒸发器21相交的位置,第二位置P2为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与蒸发器 21相交的位置。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能够分别对蒸发器21的不同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洗,从而改善蒸发器21的清洗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3、图15以及图20,第一喷嘴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一喷嘴4沿预设方向排列,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如此结构形式,沿预设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一喷嘴4能够分别对换热器2沿预设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进行清洗,改善对换热器2的清洗效果。
需要解释的是,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为待处理气流,待处理气流会流经换热器2进行处理后回流至衣物处理筒1,换热器2朝向待处理气流的一侧的表面为迎风面。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0,预设方向为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3、图15以及图20,第二喷嘴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第二喷嘴5沿预设方向排列,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如此结构形式,沿预设方向排列的多个第二喷嘴5能够分别对换热器2沿预设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进行清洗,改善换热器2的清洗效果。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图13,以及图15和图20,多个第一喷嘴4沿预设方向排列,多个第二喷嘴5沿预设方向排列,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布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如此结构形式,多个第一喷嘴4和多个第二喷嘴5分别在不同高度位置处沿预设方向上的多个不同位置对换热器2进行清洗,从而实现对换热器2的立体清洗,改善换热器2的清洗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喷出的水通常都会有一定的发散能够覆盖一定的范围,因此即使相邻两个第一喷嘴4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一喷嘴4喷出的水也能够较好地覆盖到换热器2位于相邻两个第一喷嘴4之间的部分,同样即使相邻两个第二喷嘴5之间间隔一定距离,第二喷嘴5喷出的水也能够较好地覆盖到换热器2位于相邻两个第二喷嘴5之间的部分。鉴于此,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1~图13,以及图15和图20,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排列呈一排,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沿预设方向交替设置。如此结构形式,一方面使得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均能够对换热器2在相应高度位置处沿预设方向均匀地进行清洗,另一方面能够充分利用相邻两个第一喷嘴4之间的空间布置第二喷嘴5,充分利用相邻两个第二喷嘴5之间的空间布置第一喷嘴4,节省了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在预设方向上的布置空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和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1°~15°。如此结构形式,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能够错开较为合适的高度以分别对换热器2不同高度位置处进行清洗,改善对换热器 2的清洗效果。示例性地,夹角θ可以为1°、3°、4°、5°、6°、7°、8°、 10°、12°或15°。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7,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为图中箭头R4 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9;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为图中箭头 R5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可以分别排列成一排。具体地,第一喷嘴4排列成一排,第二喷嘴5排列成一排,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不在同一排。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图17,第一喷嘴4形成有第一出水口41,第一出水口41呈长条状,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如此结构形式,从第一出水口41喷出的水大致呈扇形状喷出,扇形的弧长大致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从第一出水口41喷出的水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能够覆盖较大的范围,以较少的第一喷嘴4就能够满足换热器2在相应高度位置处的清洗需求。第一喷嘴4的数量较少,相应地从第一喷嘴4喷出的水流的速度较快。
需要解释的是,请参阅图8~图12,图15~图17,第一出水口41呈长条状是指,第一出水口41沿第一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是指,第一出水口41沿第一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长度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7,第一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为图中箭头 R4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多个第一喷嘴4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排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沿预设方向设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以及图15~图17,第一喷嘴4包括第一喷嘴主体42以及第一导流块43。第一喷嘴主体42安装于供水总成3以接收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第一出水口41形成于第一喷嘴主体42。第一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导流块43,两侧第一导流块43围设成第一导流腔44,第一位置P1为第一导流腔44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喷嘴主体42上的第一出水口41,使水流呈扇形状喷出,由于水流呈扇形状喷出,水流逐渐扩散开,在第一出水口4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第一导流块43以对第一喷嘴主体42的第一出水口41喷出的水进行约束,使其尽可能地保持扇形状从第一导流腔44喷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喷嘴4喷出的水的覆盖范围。
需要解释的是,第一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是指,第一出水口41沿第一出水口4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宽度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7,第一导流腔44的喷吹方向为图中箭头 R4所示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一出水口41流出的水会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扩散。鉴于此,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第一导流块43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如此结构形式,第一导流块 43能够尽可能地对从第一出水口41流出并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扩散开的水进行约束,使得最终从第一导流腔44喷出的水能够尽可能地整体保持扇形状喷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一喷嘴4喷出的水的覆盖范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9,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为D1,第一导流块43沿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D2,D2大于D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图15、图18以及图19,第二喷嘴5形成有第二出水口51,第二出水口51呈长条状,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如此结构形式,从第二出水口51喷出的水大致呈扇形状喷出,扇形的弧长大致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从第二出水口51喷出的水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能够覆盖较大的范围,以较少的第二喷嘴5就能够满足换热器 2在相应高度位置处的清洗需求。第二喷嘴5的数量较少,相应地从第二喷嘴5 喷出的水流的速度较快。
需要解释的是,请参阅图8、图10、图15、图18以及图19,第二出水口 51呈长条状是指,第二出水口51沿第二出水口5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呈长条状。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是指,第二出水口51沿第二出水口 5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长度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9,第二出水口51的出水方向为图中箭头 R5所示的方向。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图13、图15以及图20,多个第二喷嘴 5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排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图13、图15以及图20,第二出水口51 的长度方向沿预设方向设置。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0,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垂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图10、图15、图18、图19以及图21,第二喷嘴5包括第二喷嘴主体52以及第二导流块53。第二喷嘴主体52安装于供水总成3以接收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第二出水口51形成于第二喷嘴主体52。第二出水口5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导流块53,两侧第二导流块53围设成第二导流腔54,第二位置P2为第二导流腔54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如此结构形式,通过第二喷嘴主体52上的第二出水口51,使水流呈扇形状喷出,由于水流呈扇形状喷出,水流逐渐扩散开,在第二出水口51沿宽度方向的两侧设置第二导流块53以对第二喷嘴主体52的第二出水口51喷出的水进行约束,使其尽可能地保持扇形状从第二导流腔54喷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二喷嘴5喷出的水的覆盖范围。
需要解释的是,第二出水口51的宽度方向是指,第二出水口51沿第二出水口51的出水方向投影形成的投影区域的宽度方向。
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块43的结构与第二导流块53的结构类似。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2和图19,第二导流腔54的喷吹方向为图中箭头 R5所示的方向。
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二出水口51流出的水会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扩散。鉴于此,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0,第二导流块53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如此结构形式,第二导流块53能够尽可能地对从第二出水口51流出并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扩散开的水进行约束,使得最终从第二导流腔54喷出的水能够尽可能地整体保持扇形状喷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第二喷嘴5喷出的水的覆盖范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和图10,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为D3,第二导流块53沿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为D4,D4大于D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12,图14~图19,供水总成3包括主盖31、槽盖32以及供水部件33。主盖31盖设于换热器2的上方,主盖31形成有供水槽311,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均安装于主盖31的下侧以接收供水槽311 内的水。槽盖32盖设于供水槽311。供水部件33与槽盖32连接以向供水槽311 提供水。如此结构形式,通过主盖31上的供水槽311集中向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供水,使得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的供水方式简单方便。
一实施例中,当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均安装于主盖31的下侧,第一喷嘴4可以与主盖31一体成型,第二喷嘴5可以与主盖31一体成型。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33可以连接外部水源。示例性地,外部水源为自来水,供水部件33可以为进水阀。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33可以为供水泵,通过供水泵抽取蒸发器21的冷凝水。
一实施例中,也可以通过供水部件33分别向各个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 供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5,沿上下方向投影,第一喷嘴4的投影区域和第二喷嘴5的投影区域均位于供水槽311的投影区域内。如此结构形式,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安装在主盖31的下侧,且第一喷嘴4的投影区域和第二喷嘴 5的投影区域均位于供水槽311的投影区域内,也就是说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在供水槽311的正下方,有利于通过供水槽311直接向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供水,缩短供水距离。
可以理解的是,气流携带的尘屑主要附着在换热器2的进气端。鉴于此,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8、图11以及图12,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均位于换热器2的进气端以对换热器2的进气端进行清洗。如此结构形式,能够较好地换热器2进气端的附着物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图8、图11、图12以及图15,供水槽311位于换热器2的进气端,沿上下方向投影,第一喷嘴4的投影区域和第二喷嘴5的投影区域均位于供水槽311的投影区域内。如此结构形式,供水槽311的位置设置,以及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相对于供水槽311的位置设置,使得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能够较好地对换热器2的进水端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沿上下方向投影,第一喷嘴4的投影区域和/或第二喷嘴5的投影区域可以位于供水槽311的投影区域外。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6,衣物处理筒1位于换热器2的上方,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均位于衣物处理筒1的下方以对换热器2进行清洗。如此结构形式,当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喷吹用于清洗换热器2的水,清洗换热器2形成的污水向下排出不会对上方的衣物处理筒1以及衣物处理筒 1内的衣物造成影响。
可以理解的是,衣物处理设备可以包括用于分别对换热器2多个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清洗的多种喷嘴。示例性地,其中一种喷嘴为第一喷嘴4,其中一种喷嘴为第二喷嘴5。
一实施例中,除第一喷嘴4和第二喷嘴5外,其中一种喷嘴可以为清洗喷嘴。
一实施例中,清洗喷嘴的种类数量为至少一种,所有清洗喷嘴中,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其余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第一位置P1的高度,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第二位置P2的高度。
示例性地,当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其余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可以高于或低于其余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当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 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第一位置P1的高度,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可以高于或低于第一位置P1的高度。当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第二位置P2的高度,每一种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可以高于或低于第二位置P2 的高度。
一实施例中,其中一种清洗喷嘴为第三喷嘴,第三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为第三位置,第三位置的高度与第一位置P1的高度和第二位置 P2的高度均不相同。
一实施例中,其中一种喷嘴为第四喷嘴,其中一种喷嘴为第五喷嘴,第四喷嘴和第五喷嘴分别对换热器2不同高度位置进行清洗。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6,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外壳组件7,衣物处理筒1和换热器2均安装于外壳组件7。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2以及图6,衣物处理筒1安装在外壳组件7 的上方,换热器2安装在外壳组件7的底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外壳组件7形成有导流面71和储水槽72。
一实施例中,蒸发器21形成的冷凝水流向储水槽7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导流面71和储水槽72位于外壳组件7的底部。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外壳组件7包括底盘73和罩壳74。罩壳 74罩设于底盘7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罩壳74位于底盘73的上方。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和图6,衣物处理筒1安装于罩壳74,换热器2 安装于底盘7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图8,主盖31设置在衣物处理筒1和换热器2 之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导流面71和储水槽72均形成于底盘7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6,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6,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过滤装置6、换热器2以及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依次经过滤装置6和换热器2回到衣物处理筒1。如此,通过过滤装置6过滤掉气流中携带的毛絮。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33还可以提供用于清洗过滤装置6的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6,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过滤装置6、蒸发器21、冷凝器22以及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依次经过滤装置6、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回到衣物处理筒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过滤装置6安装于外壳组件7,导流面71位于过滤装置6的下方以将污水引导至储水槽7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1~图5,沿过滤装置6指向储水槽72的方向,导流面71逐渐向下倾斜,储水槽72和过滤装置6位于衣物处理筒1沿轴向的同一端。如此结构形式,过滤装置6和储水槽72之间的距离较短,能够增大导流面71与水平方向的倾角,有利于毛絮在导流面71上流动,防止毛絮在导流面71 上堆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和图5,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排污部件8,排污部件8安装在储水槽72的上方以将储水槽72中的水抽离储水槽72并排出。
一实施例中,排污部件8为排污水泵。
一实施例中,供水部件33还用于提供清洗过滤装置6的水。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过滤装置6包括过滤组件62、前壳63以及后壳64。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衣物处理筒1、换热器2以及过滤组件62之间循环流动,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依次流经过滤组件62和换热器2回到衣物处理筒1。前壳63位于过滤组件62的一端,后壳64位于过滤组件62的另一端,前壳63与后壳64围设成连通过滤组件62的进气通道67以及排污通道68,排污通道68位于过滤组件62的下方,进气通道67位于过滤组件62的上方和/或排污通道68的两侧。如此结构形式,从衣物处理筒1流出的气流经进气通道 67进入过滤组件62,经过滤组件62过滤的气流流向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供水部件33清洗过滤组件62的水可以从进气通道67喷向过滤组件62以对过滤组件62进行清洗,以清理掉附着在过滤组件62上的毛絮,过滤组件62清洗后的污水从排污通道68流向导流面7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过滤装置6还包括安装于前壳63的驱动件65,驱动件65与过滤组件62驱动连接以驱动过滤组件62转动。如此结构形式,通过过滤组件62转动形成的离心力以及水的清洗,将过滤组件62上附着的毛絮清洗掉。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过滤装置6朝向导流面71的一侧具有避让部 61,避让部61朝向导流面71的一侧具有避让面611,沿过滤装置6指向储水槽72的方向,避让面611逐渐向下倾斜以避让导流面71。前壳63朝向导流面 71的一侧形成有避让部61,后壳64朝向导流面71的一侧形成有避让部6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2,后壳64包括壳体641、第一密封圈642和第二密封圈643。壳体641和过滤组件62之间通过第一密封圈642和第二密封圈643 密封。如此,能够提高壳体641与过滤组件62之间的密封性,防止气流中的毛絮经壳体641与过滤组件62之间流向换热器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过滤装置6和储水槽72均位于衣物处理筒1的前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6,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风机92和过渡风道91。风机92设置在过渡风道91内,从换热器2流出的气流在风机92 的作用下经过渡风道91流入衣物处理筒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6,过渡风道91位于衣物处理筒1 的后端。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2、图3以及图6,从冷凝器22流出的气流在风机 92的作用下经过渡风道91流入衣物处理筒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储水槽72位于外壳组件7的外边缘。如此结构形式有利于储水槽72向个排水,并降低储水槽72对内部零部件的影响。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储水槽72位于过滤装置6的左侧。
一实施例中,储水槽72也可以设置在外壳组件7内远离外壳边缘的位置。示例性地,请参阅图5,储水槽72位于过滤装置6的右侧。
一实施例中,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过滤装置清洗喷嘴,过滤装置清洗喷嘴用于接收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以对过滤装置6进行清洗。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4)

1.一种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衣物处理筒(1);
换热器(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换热器(2)和所述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以及
供水总成(3),用于提供清洗换热器(2)的水;
第一喷嘴(4),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3)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所述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为第一位置(P1);以及
第二喷嘴(5),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3)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所述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为第二位置(P2),所述第一位置(P1)高于所述第二位置(P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喷嘴(4)沿预设方向排列,所述第二喷嘴(5)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二喷嘴(5)沿预设方向排列,所述预设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预设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排列呈一排,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沿所述预设方向交替布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和所述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之间的夹角(θ)为1°~15°。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形成有第一出水口(41),所述第一出水口(41)呈长条状,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包括:
第一喷嘴主体(42),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3)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所述第一出水口(41)形成于所述第一喷嘴主体(42);以及
第一导流块(43),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一导流块(43),两侧所述第一导流块(43)围设成第一导流腔(44),所述第一位置(P1)为所述第一导流腔(44)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一导流块(43)沿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一出水口(41)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5)形成有第二出水口(51),所述第二出水口(51)呈长条状,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与上下方向交叉设置,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迎风面平行。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喷嘴(5)包括:
第二喷嘴主体(52),安装于所述供水总成(3)以接收所述供水总成(3)提供的水,所述第二出水口(51)形成于所述第二喷嘴主体(52);以及
第二导流块(53),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所述第二导流块(53),两侧第二导流块(53)围设成第二导流腔(54),所述第二位置(P2)为所述第二导流腔(54)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二导流块(53)沿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方向的尺寸大于所述第二出水口(51)的长度。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总成(3)包括:
主盖(31),盖设于所述换热器(2)的上方,所述主盖(31)形成有供水槽(311),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均安装于所述主盖(31)的下侧以接收所述供水槽(311)内的水;
槽盖(32),盖设于所述供水槽(311);以及
供水部件(33),与所述槽盖(32)连接以向所述供水槽(311)提供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沿上下方向投影,所述第一喷嘴(4)的投影区域和所述第二喷嘴(5)的投影区域均位于所述供水槽(311)的投影区域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2)包括蒸发器(21)和冷凝器(22),用于处理衣物的气流在所述蒸发器(21)、所述冷凝器(22)和所述衣物处理筒(1)之间循环流动,衣物处理筒(1)内流出的气流依次流经所述蒸发器(21)和所述冷凝器(22)回流至所述衣物处理筒(1)内,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均用于对所述蒸发器(21)进行清洗,所述第一位置(P1)为所述第一喷嘴(4)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蒸发器(21)相交的位置,所述第二位置(P2)为所述第二喷嘴(5)的喷吹方向与所述蒸发器(21)相交的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筒(1)位于所述换热器(2)的上方,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均位于所述衣物处理筒(1)的下方以对所述换热器(2)进行清洗。
13.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嘴(4)和所述第二喷嘴(5)均位于所述换热器(2)的进气端以对所述换热器(2)的进气端进行清洗。
14.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衣物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衣物处理设备还包括至少一种清洗喷嘴,所有所述清洗喷嘴中,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其余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所述第一位置(P1)的高度,每一种所述清洗喷嘴的喷吹方向与所述换热器(2)的相交位置的高度不等于所述第二位置(P2)的高度。
CN202122988770.XU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ctive CN21661522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770.XU CN216615223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8770.XU CN216615223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615223U true CN216615223U (zh) 2022-05-27

Family

ID=816997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8770.XU Active CN216615223U (zh) 2021-12-01 2021-12-01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61522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422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98422A1 (zh) * 2021-12-01 2023-06-08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47728B (zh) 具有热交换器清洗装置的衣物处理装置
CN216615223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2142002U (zh) 一种氨酸法复合肥尾气洗结塔
CN215584018U (zh) 基站及清洁机器系统
CN112553851B (zh) 一种冷却除湿装置
CN116200925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07191986A (zh) 水幕式过滤吸油烟机
CN216615225U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215163948U (zh) 一种带自净捕尘器的烘衣机
CN100564648C (zh) 洗涤干燥机
JP3916360B2 (ja) エアワッシャ
CN209530406U (zh) 一种喷淋式环保除尘装置
CN212841891U (zh) 空调器
CN116200926A (zh) 一种衣物处理设备
CN113623742B (zh) 水净化模块及空调
CN113623745B (zh) 水净化模块及空调
CN216776913U (zh) 一种用于清洁机的地刷模块及清洁机
CN220724619U (zh) 衣物处理设备
CN212816024U (zh) 一种洗烘一体烘手器
CN211716689U (zh) 空调室内机
CN220344288U (zh) 手持布艺清洗机的污水箱组件
CN215430393U (zh) 一种用于喷涂机器人的清洗装置
CN220846758U (zh) 一种底座、底座组件及衣物处理设备
CN1325173C (zh) 具有弯曲风洞的喷涂室
CN216397280U (zh) 一种风机罩清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