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8260U -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8260U
CN216598260U CN202122694271.XU CN202122694271U CN216598260U CN 216598260 U CN216598260 U CN 216598260U CN 202122694271 U CN202122694271 U CN 202122694271U CN 216598260 U CN216598260 U CN 21659826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ing
contact
plug
clamping
ja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94271.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仲兆峰
党书东
张永生
张杰建
叶镜锋
陈锡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94271.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826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826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826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反插座,包括:主体、插针及阻挡部。插针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和焊接部。接触部贯穿主体,接触部与焊接部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阻挡部设于主体上且与接触部位于主体的同侧。阻挡部突出在主体上的高度不小于接触部突出在主体上的高度。阻挡部与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的背面距插孔的距离且大于插头的正面距插孔的距离。当插头与防反插座出现误插时,阻挡部远离主体的一端与插头上设有插孔的面相抵接,从而可避免插针的接触部进入插孔内出现误插的情况。

Description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连接器一般由带插针的插座与带插孔的插头组成。当插针正确地插入插孔内时,插针和插孔内的铜片能够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电气连接。通常,插头与插座两者之间在插接时具有方向性,换言之,插头的正面需要与插座的正面配合连接,插头的背面需要与插座的背面配合连接。在使用过程中,操作人员常出现不能完全保证插头能够正确插入插孔内,导致误插的现象,进而不同程度的损坏或出现插针卡死在插孔内的现象。严重时,会导致电器烧坏而无法正常使用。
目前,常在插座上设置阻挡部。在误插的情况下,阻挡部会抵接在插头上,从而避免插针插入插孔内。然而,由于阻挡部结构限制,操作人员在用力插接的情况下,亦能够使插针的局部区域插入插孔内,导致连接器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防反插座,该防反插座能够在盲插的情况下避免插反,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
一种防反插座,包括:主体;插针,所述插针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和焊接部,所述接触部贯穿所述主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及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于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阻挡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接触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所述阻挡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的背面距插孔的距离且大于插头的正面距所述插孔的距离。
在上述的防反插座中,插针贯穿主体使得插针的接触部与焊接部分别位于主体的两侧,阻挡部设置在主体上并与插针的接触部位于主体的同侧。由于阻挡部突出在主体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接触部突出在主体上的高度,同时,阻挡部与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的背面距插孔的距离,因此,当插头与防反插座出现误插时,阻挡部远离主体的一端与插头上设有插孔的面相抵接,从而可避免插针的接触部进入插孔内。而当插头与防反插座插接正确时,由于阻挡部与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插头的正面距插孔的距离,如此插针的接触部能够插入插孔内,且阻挡部盖设在插头的正面。可见,该防反插座能够在盲插的情况下避免插反且不影响正确插接,提高了连接器的使用安全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部包括相连接阻挡片及阻挡耳,所述阻挡片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阻挡耳设于所述阻挡片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阻挡耳的高度与所述阻挡片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之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插针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插针的接触部用于插入插头的插孔内,所述插针的所述焊接部与电路板焊接,所述阻挡片与各个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均相平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耳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阻挡耳和第二阻挡耳,所述第一阻挡耳与所述第二阻挡耳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阻挡耳、所述阻挡片及所述第二阻挡耳之间的空间形成避让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片背离所述插针的一面为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上设有配合部,当所述插针的接触部插入所述插座的插孔内时,所述配合部能够与插头上的卡接部卡接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插头相对所述插座沿背离所述插座的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块;或,所述卡接部为卡块,所述配合部为卡勾。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阻挡耳为梯形台,所述梯形台的上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梯形台的下端面的面积,且所述梯形台的下端面与所述阻挡片相连接;和/或,所述阻挡耳一体成型于所述阻挡片上。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连接器,包括:如上所述的防反插座,还包括与所述防反插座插接配合的插头,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所述插头朝向所述插座的一面为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上开设有所述插孔,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能够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头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插头具有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且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均与所述插孔面相交,所述正面上设有卡接部,所述阻挡片背离所述插针的一面为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接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块,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所述卡块朝向所述插头的一侧面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斜面在远离所述卡接面的方向上逐渐向远离所述插头的方向倾斜,所述卡勾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滑动斜面,所述卡勾可沿着所述导向斜面卡合在所述卡块上。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器中插头与防反插座相连接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面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连接器中插头与防反插座相分离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反插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反插座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防反插座又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元件标记如下:
10、连接器;110、防反插座;111、主体;112、插针;1121、接触部;1122、焊接部;113、阻挡部;1131、阻挡片;11311、卡接面;1132、阻挡耳;11321、第一阻挡耳;11322、第二阻挡耳;114、避让槽;115、配合部;1151、导向斜面;120、插头;121、插孔面;122、插孔;123、正面;124、卡接部;1241、滑动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连接器一般由带插针的插座与带插孔的插头组成。插针112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1121和焊接部1122,其中,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用于插入插头120 的插孔122内,插针112的焊接部与电路板焊接。当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正确地插入插孔122内时,插针112和插孔122内的铜片能够紧密接触从而能够实现电气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中,如图3和图6所示,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与焊接部1122呈夹角设置,构成“L”型结构。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连接器10,包括:防反插座110,还包括与防反插座110插接配合的插头120。当插头120与插座沿插针112 的接触部1121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插头120朝向插座的一面为插孔面 121。插孔面121上开设有插孔122。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能够与插孔122插接配合。
请参阅图3,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插头120为立方体结构。插头120具有正面123和与正面123相对的背面,且正面123与背面均与插孔面121相交。正面123上设有卡接部124,用于卡接防反插座110,避免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连接后两者相分离。
请参阅图3至图6,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防反插座110,包括:主体111、插针112及阻挡部113。插针112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1121和焊接部1122。接触部1121贯穿主体111,接触部1121与焊接部1122分别位于主体111的两侧。阻挡部113设于主体111上且与接触部1121位于主体111的同侧。阻挡部113 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不小于接触部112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阻挡部 113与接触部112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120的背面距插孔122的距离且大于插头120的正面123距插孔122的距离。
为清楚说明本实施中阻挡部113以及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突出在主体111 上的高度,以图5和图6为例,阻挡部113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为H1,接触部112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为H2,其中,H1≥H2
同样地,为清楚说明本实施中阻挡部113与接触部1121之间的距离、插头 120的背面距插孔122的距离以及插头120的正面123距插孔122的距离,以图 3和图5为例,阻挡部113与接触部1121之间的距离为L1,插头120的背面距插孔122的距离为L2,插头120的正面123距插孔122的距离为L3,其中,L3<L1≤L2
在上述的防反插座110中,插针112贯穿主体111使得插针112的接触部 1121与焊接部1122分别位于主体111的两侧,阻挡部113设置在主体111上并与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位于主体111的同侧。由于阻挡部113突出在主体111 上的高度大于或等于接触部112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同时,阻挡部113 与接触部1121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120的背面距插孔122的距离,因此,当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出现误插时,阻挡部113远离主体111的一端与插头120上设有插孔122的面相抵接,从而可避免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进入插孔122内。而当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插接正确时,由于阻挡部113与接触部1121之间的距离大于插头120的正面123距插孔122的距离,如此插针112 的接触部1121能够插入插孔122内,且阻挡部113盖设在插头120的正面123。可见,该防反插座110能够在盲插的情况下避免插反且不影响正确插接,提高了连接器10的使用安全性。
请参阅图1、图5和图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阻挡部113 包括相连接阻挡片1131及阻挡耳1132。阻挡片1131与主体111相连。阻挡耳 1132设于阻挡片1131远离主体111的一端。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阻挡耳1132的高度与阻挡片1131突出在主体111 上的高度之和。
为清楚说明本实施中阻挡耳1132以及阻挡片113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以图6为例,阻挡耳1132的高度为H11,阻挡片1131突出在主体111上的高度为H12,其中,H11+H12≥H2
请继续参阅图3和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插针112设有多个,多个插针112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用于插入插头120的插孔122内。插针112的焊接部1122与电路板焊接。阻挡片1131 与各个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均相平行。如此,可使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 能够插入插孔122内。
其中,为了便于清楚理解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的设置方向,以图6为例,第一方向为图6中S1所指的方向。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插针112设有多个,且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对应地,如图3所示,插孔面121上设有多个插孔122,多个插孔122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且多个插孔122分别与多个插针112一一对应。
进一步地,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4所示,阻挡耳1132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阻挡耳11321和第二阻挡耳11322。第一阻挡耳11321与第二阻挡耳11322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第一阻挡耳11321、阻挡片1131及第二阻挡耳11322之间的空间形成避让槽114。如此,能有效防止在防反插座110与插头120插正确插接过程中阻挡耳1132与插座上的卡接部124 发生干涉而无法正常插接。
请参阅图1、图2、图4和图5,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阻挡片1131背离插针112的一面为卡接面11311。卡接面11311上设有配合部115。如图1和图2所示,当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插入插座的插孔122内时,配合部115能够与插头120上的卡接部124卡接配合,用于限制插头120相对插座沿背离插座的方向移动。如此,当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相连接后,可保证两者在使用时的连接稳定性,能有效避免在使用时两者发生脱离。
进一步地,一实施例中,卡接部124为卡勾,配合部115为卡块。如此,当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相插接后,卡勾能够勾住卡块,实现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的连接。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当插头120与插座沿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卡块朝向插头120的一侧面具有导向斜面1151。导向斜面1151沿插针112的接触部1121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且导向斜面1151在远离卡接面11311的方向上逐渐向远离插头120的方向倾斜。卡勾上设置有与导向斜面1151相配合的滑动斜面1241,卡勾可沿着导向斜面1151卡合在卡块上。如此,在插头120插入防反插头120的过程中,可有效减小卡接过程的阻力,便于卡勾快速、便捷地与卡块卡接。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卡接部124为卡块,配合部115为卡勾。如此,当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相插接后,卡勾亦能够勾住卡块,实现插头120与防反插座110的连接。
请参阅图1、图4和图6,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阻挡耳1132 为梯形台。梯形台的上端面的面积小于梯形台的下端面的面积。且梯形台的下端面与阻挡片1131相连接。如此,可提高阻挡耳1132而阻挡片113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高两者连接时的稳定性,同时,当插头120插入防反插座110上时,可减小阻挡耳1132与插头120之间的摩擦。
一实施例中,阻挡耳1132一体成型于阻挡片1131上。如此,可提高阻挡部113使用时的稳定性。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阻挡耳1132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固设于阻挡片 1131上。例如,阻挡耳1132通过胶合安装在阻挡片1131上。
可选地,在另一实施例中,阻挡耳1132通过卡扣或螺纹连接方式安装于阻挡片1131上。或者,阻挡耳1132通过其他可拆卸的方式设置于阻挡片1131上,只要能够使两个部件可拆卸即可。如此,当其中任意一部件损坏时,可方便单独更换,提高防反插座110的使用寿命。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插针,所述插针包括相连接的接触部和焊接部,所述接触部贯穿所述主体,所述接触部与所述焊接部分别位于所述主体的两侧;及
阻挡部,所述阻挡部设于所述主体上且与所述接触部位于所述主体的同侧,所述阻挡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不小于所述接触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所述阻挡部与所述接触部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插头的背面距插孔的距离且大于插头的正面距所述插孔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部包括相连接阻挡片及阻挡耳,所述阻挡片与所述主体相连,所述阻挡耳设于所述阻挡片远离所述主体的一端,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阻挡耳的高度与所述阻挡片突出在所述主体上的高度之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设有多个,多个所述插针沿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插针的接触部用于插入插头的插孔内,所述插针的所述焊接部与电路板焊接,所述阻挡片与各个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均相平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耳设有两个且分别为第一阻挡耳和第二阻挡耳,所述第一阻挡耳与所述第二阻挡耳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所述第一阻挡耳、所述阻挡片及所述第二阻挡耳之间的空间形成避让槽。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片背离所述插针的一面为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上设有配合部,当所述插针的接触部插入所述插座的插孔内时,所述配合部能够与插头上的卡接部卡接配合,用于限制所述插头相对所述插座沿背离所述插座的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块;
或,所述卡接部为卡块,所述配合部为卡勾。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反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耳为梯形台,所述梯形台的上端面的面积小于所述梯形台的下端面的面积,且所述梯形台的下端面与所述阻挡片相连接;
和/或,所述阻挡耳一体成型于所述阻挡片上。
8.一种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2-7任一项所述的防反插座,还包括与所述防反插座插接配合的插头,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所述插头朝向所述插座的一面为插孔面,所述插孔面上开设有所述插孔,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能够与所述插孔插接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为立方体结构,所述插头具有正面和与所述正面相对的背面,且所述正面与所述背面均与所述插孔面相交,所述正面上设有卡接部,所述阻挡片背离所述插针的一面为卡接面,所述卡接面上设有配合部,所述卡接部能够与所述配合部卡接配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接部为卡勾,所述配合部为卡块,当所述插头与所述插座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相对间隔设置时,所述卡块朝向所述插头的一侧面具有导向斜面,所述导向斜面沿所述插针的所述接触部的轴向方向倾斜设置,且所述导向斜面在远离所述卡接面的方向上逐渐向远离所述插头的方向倾斜,所述卡勾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斜面相配合的滑动斜面,所述卡勾可沿着所述导向斜面卡合在所述卡块上。
CN202122694271.XU 2021-11-04 2021-11-04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Active CN21659826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4271.XU CN216598260U (zh) 2021-11-04 2021-11-04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94271.XU CN216598260U (zh) 2021-11-04 2021-11-04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8260U true CN21659826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21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94271.XU Active CN216598260U (zh) 2021-11-04 2021-11-04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826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451808B (zh) 电连接装置及端子
JP5736062B2 (ja) 電気接続デバイス
CN111370896B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合
US10886640B2 (en) Conductiv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613621U (zh) 電連接器
TWM641654U (zh) 緊密型電連接器
CN113078510A (zh) 连接器组件
CN212434949U (zh) 高功率型板对板浮动连接器
CN112787127A (zh) 电连接器
WO2018041041A1 (zh) 一种背板连接器母端、背板连接器公端和背板连接器组件
CN210120265U (zh) 一种电连接器
CN216598260U (zh) 防反插座及连接器
CN210692913U (zh) 一种板对板连接器
CN210404181U (zh) 电连接器
TW202127743A (zh) 高功率型板對板浮動連接器
CN213425266U (zh) 一种侧面定位多端子电源连接座
CN110635328A (zh) 一种转接连接器以及包含该转接连接器的连接器组件
CN218385857U (zh) 防呆式连接器
CN210866692U (zh) 一种低高度连接器
CN110600941A (zh) 一种母头接触件和一种盲插连接器组件
CN112652901A (zh) 连接器
CN216251263U (zh) 插头、插座及连接器组件
CN112803187A (zh) 连接器
CN210607655U (zh) 插端子及排母
CN210517111U (zh) 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