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900U -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2900U
CN216592900U CN202123192974.9U CN202123192974U CN216592900U CN 216592900 U CN216592900 U CN 216592900U CN 202123192974 U CN202123192974 U CN 202123192974U CN 216592900 U CN216592900 U CN 21659290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inlet
air
pipeline
inlet pipeline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92974.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xi Lisma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xi Lisma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xi Lisma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xi Lisman Chemical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92974.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290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290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290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冷却器领域,具体公开空气冷却器壳体及冷却器,包括筒体、前端盖、后端盖、分程隔板、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在筒体的前后两端,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错开设置在筒体表面;进气管道为若干个,沿筒体横向均匀分布,所有进气管道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单个进气管道改进为多个小的进气管道,沿壳体表面均匀分布的进气管道使得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更加均匀;进气管道口径和芯体气流管道之间的差值降低,有效提高空气换热效率;小的进气管道在筒体表面开设进气口的口径小,所需的板材厚度在8‑10cm之间即可,大大节约原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冷却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冷却器。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空气冷却器是利用低温水冷却高温空气的换热器。传统的空气冷却器采用的是外翅片式换热器,空气走翅片侧即壳程,低温水走换热管内侧即管程,管内的低温水通过管壁和翅片与管外的高温空气进行换热。
如图1和2所示,现有的空气冷却器主要结构包括由多根换热管组成的管束 2、管束2两端设置管板3组成的芯体、套装在芯体上的换热器壳体1及安装在芯体上的折流板4组成;在芯体的前后端部还设有前管箱51和后管箱52。壳体 1上设有进气管道6和出气管道7。前管箱51上设有冷却水进口8和冷却水出口 9。水流在芯体内循环,空气由进气口进入壳体内经过与芯体之间的热量交换冷却后由出气孔排出。现有的壳体在一端开设大口径的进气口,空气由这一个进气孔进入,其存在以下问题:1、空气从大口径进气口进入后遇到多根换热管组成的管束芯体,由于芯体的气流管道很窄,气流管道的突然变窄使得冷却效率低下;2、空气从1个大口径进气口进入后使得气流集中在壳体端部,分布不均;3、在壳体上开设大口径进气口为了保证壳体强度,壳体的厚度必须加大,一般厚度要求在8-16cm,造成原料浪费,增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现有的空气冷却器的壳体单一大口径进气口存在冷却效率低,气流分布不均,制造耗材高,成本高的问题。
技术方案: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包括筒体、前端盖、后端盖、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前端盖和后端盖设置在筒体的前后两端,前端盖上预留有安装芯体的方形孔,进气管道和出气管道错开设置在筒体表面;所述进气管道为若干个,沿筒体横向均匀分布,所有进气管道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数量为4个。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之间设有3个分程隔板。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接入一个总进气管道;所述总进气管道的底端密封,表面设置若干与进气管道连接的接头管道;所述接头管道与进气管道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外表面焊接有支架,总进气管道焊接在支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道、出气管道、总进气管道和接头管道的端头均设置法兰端。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置有联轴器罩壳支架。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内壁底部均匀设有若干滚轮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底部前端设有滑动支座,后端设有固定支座。
一种空气冷却器,包括上述任一项壳体。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将原有的单个进气管道改进为多个小的进气管道,沿壳体表面均匀分布的进气管道使得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更加均匀;进气管道口径和芯体气流管道之间的差值降低,有效提高空气换热效率;小的进气管道在筒体表面开设进气口的口径小,所需的壳体厚度在8-10cm之间即可,大大节约原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空气冷却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A向视图;
图3是壳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A向视图;
图5表示进气孔与筒体之间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壳体与芯体装配后的空气冷却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实施例在以本发明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3和4所示,本申请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包括筒体10、前端盖11、后端盖12、进气管道14和出气管道15;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设置在筒体10的前后两端,前端盖11上预留有安装芯体的方形孔,进气管道14和出气管道15错开设置在筒体10表面(即在筒体10端面的投影位置错开)。本申请的进气管道 14为若干个,沿筒体10横向均匀分布,所有进气管道14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即在筒体10端面的投影重合)。
本申请的进气管道14优选数量为4个。
本申请将原有的单个进气管道14改进为多个小的进气管道14,沿壳体表面均匀分布的进气管道14使得进入壳体内的气流更加均匀;进气管道14口径和芯体气流管道之间的差值降低,有效提高空气换热效率;小的进气管道14在筒体 10表面开设进气口的口径小,所需的板材厚度在8-10cm之间即可,大大节约原材料,降低制作成本。
为了便于输送气体,若干进气管道14接入一个总进气管道16,总进气管道 16表面设置若干与进气管道14连接的接头管道17,底端密封。接头管道17与进气管道14之间通过管道连接。总进气管道16的固定方式为在筒体10外表面焊接支架18,支架18上焊接总进气管道16。总进气管道16与接头管道17之间采用加强焊,接头管道17的孔与总进气管道16内壁连接处设置为圆角过渡。
上述的总进气管道16也可以通过底部角钢焊接在筒体10的表面,无需支架支撑。
上述的进气管道14、出气管道15、总进气管道16和接头管道17的端头均设置法兰端19,便于管道的连接。管道为刚性管道或者柔性管道。材质选择金属管道或塑料管道。进气管道14和筒体10之间采用加强焊。
4个进气管道14之间设有3个分程隔板13,将进气管道14进行了一个分区,起到阻挡空气的作用,让从各个进气管道进入筒体内的空气直接流入换热器芯体进行换热,减少混流和扰流出现,提高空气流速度,提高换热效率。分程隔板 13距离换热器芯体5-10cm,不影响换热器芯体安装。
在筒体10上设置有联轴器罩壳支架20,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筒体10的内壁底部均匀设有若干滚轮组件21,便于换热器芯体的安装。
在筒体10的底部前端设有滑动支座22,后端设有固定支座23。
如图5所示(图5仅表示进气孔与筒体之间的结构图,出气孔与筒体之间的圆角结构相同,此处不再重复),为降低筒体10应力,筒体10上的进气孔与筒体10内壁连接处设置为圆角过渡。筒体10上的出气孔与筒体10内壁连接处为圆角过渡。
如图6所示,本申请的空气冷却器,包括由管束和管板组成的芯体24,芯体24上间隔设有折流板,在芯体的前后端部还设有前管箱和后管箱,前管箱上设有冷却水进口和冷却水出口。上述实施例中的壳体套装在芯体上。本申请的壳体也可用于其他换热器中。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包括筒体(10)、前端盖(11)、后端盖(12)、进气管道(14)和出气管道(15);前端盖(11)和后端盖(12)设置在筒体(10)的前后两端,前端盖(11)上预留有安装芯体的方形孔;进气管道(14)和出气管道(15)错开设置在筒体(10)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4)为若干个,沿筒体(10)横向均匀分布,所有进气管道(14)的中心处于一条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4)数量为4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4)之间设有3个分程隔板(1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4)接入一个总进气管道(16);所述总进气管道(16)的底端密封,表面设置若干与进气管道(14)连接的接头管道(17);所述接头管道(17)与进气管道(14)之间通过管道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外表面焊接有支架(18),总进气管道(16)焊接在支架(18)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道(14)、出气管道(15)、总进气管道(16)和接头管道(17)的端头均设置法兰端(19)。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内壁底部均匀设有若干滚轮组件(2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冷却器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10)的底部前端设有滑动支座(22),后端设有固定支座(23)。
9.一种空气冷却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冷却器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壳体。
CN202123192974.9U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Active CN21659290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2974.9U CN2165929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92974.9U CN2165929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2900U true CN21659290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155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92974.9U Active CN216592900U (zh) 2021-12-17 2021-12-17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290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95230A (zh) 一种便携式弹性涡管换热器
CN105806100A (zh) 同轴翅片换热器
CN110686532A (zh) 一种便携式平面弹性阵列涡管换热装置
CN207316970U (zh) 一种u型换热器
CN216592900U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壳体及空气冷却器
CN211451967U (zh) 换热管外壁带防腐涂层的换热器
CN210036340U (zh) 一种换热器
CN202485501U (zh) 换热器
CN208606619U (zh) 管壳式换热器
CN211261871U (zh) 一种便携式弹性涡管换热器
CN114688900A (zh) 一种多模块组合式板翅式换热器
CN210602273U (zh) 一种燃气热水器的换热结构
CN210773558U (zh) 一种双壳程半容积式换热器
CN210773572U (zh) 一种铜铝合金换热管
CN111551051A (zh) 半圆翅片换热管式烟气冷却换热余热利用系统
CN112762753A (zh) 基于内螺纹和正反内翅片耦合结构的多段式强化换热管
CN213956045U (zh) 一种气体垂直对流蒸汽换热表冷器
CN112484306A (zh) 用于燃气热水炉的三维变空间换热模块
CN213396679U (zh) 碳化硅换热板及其换热器
CN212252576U (zh) 半圆翅片换热管式烟气余热利用低温省煤器
CN219390601U (zh) U型式组合冷却器
CN217877291U (zh) 一种具有高导热性及易于安装的板翅式换热器
CN216558393U (zh) 一种冷却塔盘管防冻装置
CN219415808U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的换热组件
CN214065780U (zh) 一种减小流动阻力的双循环盘管结构及冷却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