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92240U - 烘干设备 - Google Patents

烘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92240U
CN216592240U CN202122345723.3U CN202122345723U CN216592240U CN 216592240 U CN216592240 U CN 216592240U CN 202122345723 U CN202122345723 U CN 202122345723U CN 216592240 U CN216592240 U CN 21659224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cover plate
accommodating cavity
drying apparatus
air in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45723.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周宇
周小兵
陈佳兵
梁洁永
林青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122345723.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9224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9224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9224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烘干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具有进风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出风孔,进风孔通过第一容纳腔与出风孔连通;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用于将位于进风孔处的气流输送至出风孔内;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用于对进入第一容纳腔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电气元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其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独立设置,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附件,附件包括出风管。本实用新型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内部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

Description

烘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烘干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电暖器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热能的取暖产品,通常用于整个屋内的取暖。近年来,随着用户需求的增加和多样化,基于电暖器衍生出一系列派生产品,如干衣机、烘鞋器、暖被机等烘干设备。
然而,在现有技术中,位于烘干设备内部的附件(如出风管)和电气元件位于同一腔室内,在用户或工作人员取放附件时,易发生用户或工作人员触碰电气元件的现象,存在用户触电的风险。此外,灰尘、液体等易进入腔室内并与电气元件接触,影响电暖器的防水可靠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烘干设备,以解决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现有技术中的烘干设备内部的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具有进风孔、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及出风孔,进风孔通过第一容纳腔与出风孔连通;风机组件,风机组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用于将位于进风孔处的气流输送至出风孔内;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以用于对进入第一容纳腔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电气元件,设置在第一容纳腔内;其中,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独立设置,第二容纳腔用于容纳附件,附件包括出风管。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包括:机壳,进风孔和出风孔均设置在机壳上;第一盖板,第一盖板盖设在机壳的第一侧,以与机壳形成第一容纳腔;第二盖板,第二盖板盖设在机壳的第二侧,以与机壳形成第二容纳腔;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机壳具有与进风孔连通的第一凹部,第一凹部用于安装风机组件;第一容纳腔包括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壳体组件还包括:第三盖板,第三盖板盖设在第一凹部上,以与第一凹部形成第一子腔室,风机组件设置在第一子腔室内;其中,第三盖板、机壳及第一盖板围绕形成第二子腔室,电气元件设置在第二子腔室内。
进一步地,第二子腔室围绕第一凹部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盖板具有显示区域,电气元件包括:主板,主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盖板上,主板与风机组件和加热装置电连接;显示板,显示板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盖板上且与显示区域相对设置,以用于显示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
进一步地,机壳包括:机壳本体,进风孔设置在机壳本体上;第一围板,设置在机壳本体上;第四盖板,盖设在第一围板的一侧且与第一围板围绕形成第一凹部,第四盖板具有进风口,进风口与第一凹部连通;其中,第二容纳腔围绕第一围板设置。
进一步地,机壳还包括:第二围板,与第一围板连接且位于机壳的第二侧,第二围板与第一围板之间形成电源线容纳腔;其中,第一围板的至少部分、第二围板及机壳本体的至少部分围绕形成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与第二盖板形成第二容纳腔。
进一步地,壳体组件还具有通孔,通孔用于供电源线穿过;和/或,出风管可活动地设置,以具有安装在出风孔处的使用状态和位于第二容纳腔内的收纳状态。
进一步地,烘干设备还包括:卡接部,卡接部设置在机壳上,以用于对电源线和/或导线进行卡接。
进一步地,风机组件包括:风轮,具有第三凹部;电机,电机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凹部内,电机与风轮连接,以驱动风轮转动。
进一步地,风轮包括:风轮本体,风轮本体的至少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第三凹部,第三凹部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多个导风叶片,多个导风叶片沿风轮本体的周向间隔设置在风轮本体上。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风机组件、加热装置和电气元件均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出风管可收纳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独立设置。这样,当需要对出风管进行取放时,用户或工作人员只需对壳体组件进行拆卸,以使出风管裸露在外即可,而不会触碰到电气元件,进而实现了出风管和电气元件在壳体组件内的独立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内部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用户或工作人员对出风管操作时触碰或者影响风机组件、加热装置及电气元件,也能够起到电气隔离的效果,防止用户在取放出风管过程中触电,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烘干设备的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的第一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的第二角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拆除第一盖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图4中的烘干设备拆除第三盖板和电气元件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中的烘干设备拆除风机组件和加热装置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拆除第二盖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图7中的烘干设备拆除出风管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的出风管处于使用状态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0示出了图1中的烘干设备的风机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11示出了图10中的风机组件的风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示出了图10中的风机组件与第三盖板装配后的主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壳体组件;11、进风孔;12、第一容纳腔;121、第一子腔室;122、第二子腔室;13、第二容纳腔;14、出风孔;15、机壳;151、第一凹部;152、机壳本体;153、第一围板;154、第四盖板;1541、进风口;155、第二围板;156、电源线容纳腔;16、第一盖板;161、显示区域;17、第二盖板;18、第三盖板;19、通孔;20、风机组件;21、风轮;211、第三凹部; 212、风轮本体;213、通风孔;214、导风叶片;22、电机;30、加热装置;40、电气元件; 41、主板;42、显示板;50、出风管;60、电源线;70、卡接部;80、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需要指出的是,除非另有指明,本申请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同样地,为便于理解和描述,“左、右”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左、右;“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但上述方位词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内部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烘干设备。
如图1至图12所示,烘干设备包括壳体组件10、风机组件20、加热装置30及电气元件 40。壳体组件10具有进风孔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及出风孔14,进风孔11通过第一容纳腔12与出风孔14连通。风机组件2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2内,以用于将位于进风孔11处的气流输送至出风孔14内。加热装置3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2内,以用于对进入第一容纳腔1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电气元件40设置在第一容纳腔12内。其中,第一容纳腔12 和第二容纳腔13相互独立设置,第二容纳腔13用于容纳附件,附件包括出风管50。
应用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风机组件20、加热装置30和电气元件40均安装在第一容纳腔12内,出风管50可收纳在第二容纳腔13内,且第一容纳腔12和第二容纳腔13相互独立设置。这样,当需要对出风管50进行取放时,用户或工作人员只需对壳体组件10进行拆卸,以使出风管50裸露在外即可,而不会触碰到电气元件40,进而实现了出风管50和电气元件 40在壳体组件10内的独立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内部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用户或工作人员对出风管 50操作时触碰或者影响风机组件20、加热装置30及电气元件40,也能够起到电气隔离的效果,防止用户在取放出风管50过程中触电,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如图1至图3所示,壳体组件10包括机壳15、第一盖板16及第二盖板17。进风孔11和出风孔14均设置在机壳15上。第一盖板16盖设在机壳15的第一侧,以与机壳15形成第一容纳腔12。第二盖板17盖设在机壳15的第二侧,以与机壳15形成第二容纳腔13。其中,第一侧和第二侧相对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风机组件20、加热装置30和电气元件40均位于第一侧,出风管50位于第二侧,则电气元件40和出风管50相互独立设置,达到电气隔离的效果,以使壳体组件10内部为夹层式结构,将电气元件40和结构件(如出风管50、风机组件20及加热装置30)分隔开来,进而确保内部零件使用时的电气安全性,以满足简单的防水等级要求。同时,上述设置使得壳体组件10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壳体组件10的加工成本,也使得壳体组件10的内部空间被合理利用。
具体地,第一盖板16可拆卸地盖设在机壳15的第一侧,第二盖板17可拆卸地盖设在机壳15的第二侧,以使壳体组件10的内部为夹层式结构。当需要对风机组件20、或加热装置 30、或电气元件40进行维护时,只需将第一盖板16从机壳15上拆下,以使需要维护的零部件裸露在外即可,此时位于第二容纳腔13内的出风管50不受维护影响。当需要对出风管50 进行取放时,只需将第二盖板17从机壳15上拆下即可,此时位于第一容纳腔12内的零部件不受影响。
如图5和图6所示,机壳15具有与进风孔11连通的第一凹部151,第一凹部151用于安装风机组件20。第一容纳腔12包括第一子腔室121和第二子腔室122,壳体组件10还包括第三盖板18。第三盖板18盖设在第一凹部151上,以与第一凹部151形成第一子腔室121,风机组件20设置在第一子腔室121内。其中,第三盖板18、机壳15及第一盖板16围绕形成第二子腔室122,电气元件40设置在第二子腔室122内。这样,启动风机组件20后,位于壳体组件10外的气体在风机组件20的抽吸作用下进入第一凹部151内,以确保风机组件20能够正常进风。同时,上述设置使得风机组件20和电气元件40独立设置,进而避免电气元件 40的维护影响风机组件20的结构温度性,以对壳体组件10的内部进行细分。
具体地,第三盖板18通过紧固件与机壳15连接,以使第一凹部151与第三盖板18形成用于容纳风机组件20的第一子腔室121,电气元件40安装在第三盖板18上,以防止电气元件40在壳体组件10内发生移位或窜动而影响烘干设备的结构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腔室122围绕第一凹部151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二子腔室122呈弧形,在出风管50处于收纳状态时,以确保出风管50能够被收纳在第二子腔室122 中,避免灰尘落在出风管50上。
如图1和图4所示,第一盖板16具有显示区域161,电气元件40包括主板41和显示板42。其中,主板4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盖板18上,主板41与风机组件20和加热装置30 电连接。显示板4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第三盖板18上且与显示区域161相对设置,以用于显示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可选地,运行状态包括烘干状态和停机状态。这样,上述设置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实时获取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具体地,主板41上设置有电阻、电容等电子元器件,以通过主板41对风机组件20和加热装置30的运行状态、运行参数进行调整。
如图5至图8所示,机壳15包括机壳本体152、第一围板153及第四盖板154。进风孔11设置在机壳本体152上。第一围板153设置在机壳本体152上。第四盖板154盖设在第一围板153的一侧且与第一围板153围绕形成第一凹部151,第四盖板154具有进风口1541,进风口1541与第一凹部151连通。其中,第二容纳腔13围绕第一围板153设置。这样,上述设置使得第一凹部15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烘干设备的加工成本。同时,在风机组件20运行过程中,还可通过进风口1541进风,一方面确保烘干设备内具有充足的气流,提升了烘干设备的烘干效率;另一方面对风机组件20进行冷却降温,避免风机组件20表面温度过高而影响其使用寿命。
具体地,第一围板153包括相互连接的直板段和弧形板段,直板段相对于弧形板段靠近加热装置30设置,以确保气流能够从出风孔14穿出。同时,上述设置避免气流在壳体组件 10内发生紊流而导致烘干设备在运行过程中产生振动和噪声。
如图6和图7所示,机壳15还包括第二围板155。第二围板155与第一围板153连接且位于机壳15的第二侧,第二围板155与第一围板153之间形成电源线容纳腔156。其中,第一围板153的至少部分、第二围板155及机壳本体152的至少部分围绕形成第二凹部,第二凹部与第二盖板17形成第二容纳腔13。这样,电源线容纳腔156用于对电源线60进行收纳,以使壳体组件10内的走线更加整洁,便于用户或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进行拆装。
具体地,电源线60多出的部分可以存放在电源线容纳腔156内,在不使用烘干设备时,全部电源线60被收纳在电源线容纳腔156内,易于存放。
如图3所示,壳体组件10还具有通孔19,通孔19用于供电源线60穿过。这样,上述设置确保电源线60能够从通孔19穿出并与电源连接,进而对烘干设备进行供电。
具体地,机壳15具有第一开口,第二盖板17具有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对接并形成通孔19,以使通孔19的加工更加容易、简便,降低了烘干设备的加工成本。
在本实施例中,出风管50可拆卸地设置,以具有安装在出风孔14处的使用状态和位于第二容纳腔13内的收纳状态。
如图4至图6所示,烘干设备还包括卡接部70。其中,卡接部70设置在机壳15上,以用于对电源线60和/或导线80进行卡接。这样,卡接部70用于对电源线60和/或导线80进行固定和导向,以使烘干设备内部的走线更加整洁、不凌乱,也使得壳体组件10的内部空间被合理利用,便于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的电路进行维修或维护。
具体地,卡接部70的上述设置能够确保线路走线时有可靠地导向和固定,保证壳体组件 10的内部空间的合理利用和走线不凌乱。
如图10和图11所示,风机组件20包括风轮21和电机22。其中,风轮21具有第三凹部211。电机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三凹部211内,电机22与风轮21连接,以驱动风轮21转动。这样,上述设置使得部分电机22隐藏在第三凹部211内,进而减小了风机组件20的整体占用空间,便于烘干设备的内部结构布局。同时,上述设置可利用气流对电机22进行散热,避免电机22表面温度过高而影响电机22的使用寿命。
如图10和图11所示,风轮21包括风轮本体212和多个导风叶片214。其中,风轮本体212的至少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第三凹部211,第三凹部21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13。多个导风叶片214沿风轮本体2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风轮本体212上。这样,上述设置第三凹部211的结构更加简单,容易加工、实现,降低了风机组件20的加工成本。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风机组件、加热装置和电气元件均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内,出风管可收纳在第二容纳腔内,且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相互独立设置。这样,当需要对出风管进行取放时,用户或工作人员只需对壳体组件进行拆卸,以使出风管裸露在外即可,而不会触碰到电气元件,进而实现了出风管和电气元件在壳体组件内的独立设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用户或者工作人员对烘干设备内部零部件进行操作时易触碰电气元件而发生触电事故的问题,不仅能够避免用户或工作人员对出风管操作时触碰或者影响风机组件、加热装置及电气元件,也能够起到电气隔离的效果,防止用户在取放出风管过程中触电,进而提升了用户的使用安全性。
显然,上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工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10),具有进风孔(11)、第一容纳腔(12)、第二容纳腔(13)及出风孔(14),所述进风孔(11)通过所述第一容纳腔(12)与所述出风孔(14)连通;
风机组件(20),所述风机组件(2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2)内,以用于将位于所述进风孔(11)处的气流输送至所述出风孔(14)内;
加热装置(30),所述加热装置(3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2)内,以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2)内的气流进行加热;
电气元件(40),设置在所述第一容纳腔(12)内;
其中,所述第一容纳腔(12)和所述第二容纳腔(13)相互独立设置,所述第二容纳腔(13)用于容纳附件,所述附件包括出风管(5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包括:
机壳(15),所述进风孔(11)和所述出风孔(14)均设置在所述机壳(15)上;
第一盖板(16),所述第一盖板(16)盖设在所述机壳(15)的第一侧,以与所述机壳(15)形成所述第一容纳腔(12);
第二盖板(17),所述第二盖板(17)盖设在所述机壳(15)的第二侧,以与所述机壳(15)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13);其中,所述第一侧和所述第二侧相对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5)具有与所述进风孔(11)连通的第一凹部(151),所述第一凹部(151)用于安装所述风机组件(20);所述第一容纳腔(12)包括第一子腔室(121)和第二子腔室(122),所述壳体组件(10)还包括:
第三盖板(18),所述第三盖板(18)盖设在所述第一凹部(151)上,以与所述第一凹部(151)形成所述第一子腔室(121),所述风机组件(20)设置在所述第一子腔室(121)内;其中,所述第三盖板(18)、所述机壳(15)及所述第一盖板(16)围绕形成所述第二子腔室(122),所述电气元件(40)设置在所述第二子腔室(12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子腔室(122)围绕所述第一凹部(151)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盖板(16)具有显示区域(161),所述电气元件(40)包括:
主板(41),所述主板(41)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盖板(18)上,所述主板(41)与所述风机组件(20)和所述加热装置(30)电连接;
显示板(42),所述显示板(42)的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第三盖板(18)上且与所述显示区域(161)相对设置,以用于显示所述烘干设备的运行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5)包括:
机壳本体(152),所述进风孔(11)设置在所述机壳本体(152)上;
第一围板(153),设置在所述机壳本体(152)上;
第四盖板(154),盖设在所述第一围板(153)的一侧且与所述第一围板(153)围绕形成所述第一凹部(151),所述第四盖板(154)具有进风口(1541),所述进风口(1541)与所述第一凹部(151)连通;其中,所述第二容纳腔(13)围绕所述第一围板(153)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15)还包括:
第二围板(155),与所述第一围板(153)连接且位于所述机壳(15)的第二侧,所述第二围板(155)与所述第一围板(153)之间形成电源线容纳腔(156);
其中,所述第一围板(153)的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围板(155)及所述机壳本体(152)的至少部分围绕形成第二凹部,所述第二凹部与所述第二盖板(17)形成所述第二容纳腔(1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10)还具有通孔(19),所述通孔(19)用于供电源线(60)穿过;和/或,所述出风管(50)可活动地设置,以具有安装在所述出风孔(14)处的使用状态和位于所述第二容纳腔(13)内的收纳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设备还包括:
卡接部(70),所述卡接部(70)设置在所述机壳(15)上,以用于对电源线(60)和/或导线(80)进行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组件(20)包括:
风轮(21),具有第三凹部(211);
电机(22),所述电机(22)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三凹部(211)内,所述电机(22)与所述风轮(21)连接,以驱动所述风轮(21)转动。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烘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轮(21)包括:
风轮本体(212),所述风轮本体(212)的至少部分向内凹陷以形成所述第三凹部(211),所述第三凹部(211)的内表面上设置有通风孔(213);
多个导风叶片(214),所述多个导风叶片(214)沿所述风轮本体(212)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述风轮本体(212)上。
CN202122345723.3U 2021-09-26 2021-09-26 烘干设备 Active CN21659224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23.3U CN216592240U (zh) 2021-09-26 2021-09-26 烘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45723.3U CN216592240U (zh) 2021-09-26 2021-09-26 烘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92240U true CN21659224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67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45723.3U Active CN216592240U (zh) 2021-09-26 2021-09-26 烘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9224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760017B2 (en) Electric machine
US7068505B2 (en) Air duct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ing the air duct
US9181865B2 (en) Electrical generator with improved cooling and exhaust flows
CN110179324B (zh) 烹饪装置
CN216592240U (zh) 烘干设备
WO2018205810A1 (zh) 一种大功率动力系统及割草机
CN114440442A (zh) 烘干设备
CN209628899U (zh) 吹风机
CN111622972A (zh) 出风装置及塔扇
CN215345641U (zh) 一种焊接机器人控制柜
CN109480446A (zh) 吹风机
CN215899069U (zh) 一种吹风机
KR20050028290A (ko) 가열 조리기
CN110822707B (zh) 制热装置
CN211792659U (zh) 一种易于安装监控主机的简易机柜
CN210581451U (zh) 手持吹风设备
KR100186407B1 (ko) 전자유도가열밥솥의 제어기 냉각장치
CN219741084U (zh) 一种电控设备机壳散热结构
CN217064391U (zh) 一种烹饪器具电控系统冷却结构
CN218828490U (zh) 一种防潮散热的钣金控制柜体
JP2014163549A (ja) 熱交換換気装置
JP2019208331A (ja) モータ、送風装置、および掃除機
CN211600883U (zh) 取暖器主机壳体和取暖器
CN216648968U (zh) 一种便捷式配电箱
JP2014149106A (ja) 換気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