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22972A - 出风装置及塔扇 - Google Patents

出风装置及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2972A
CN111622972A CN202010599014.5A CN202010599014A CN111622972A CN 111622972 A CN111622972 A CN 111622972A CN 202010599014 A CN202010599014 A CN 202010599014A CN 111622972 A CN111622972 A CN 1116229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outlet
wind wheel
air
wheel
transmission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9901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徐余良
刘哲
陈绍华
赵文杰
张�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59901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29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29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2972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40358 priority patent/WO2022001043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1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 F04D25/166Combinations of two or more pumps ; Producing two or more separate gas flows using f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F04D29/283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rotors of the squirrel-cage typ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206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226Fan casings
    • F04D29/4246Fan casing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out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58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 F04D29/582Cooling; Heating; Diminishing heat transf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3/00Air heaters
    • F24H3/02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 F24H3/04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 F24H3/0405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 F24H3/0411Air heaters with forced circulation the air being in direct contact with the heating medium, e.g. electric heating element using electric energy supply, e.g. the heating medium being a resistive element; Heating by direct contact, i.e. with resistive elements, electrodes and fins being bonded together without additional element in-between for domestic or space-heating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 F24H9/1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 F24H9/185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grates or heating means for air heaters
    • F24H9/1863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electric heating means
    • F24H9/1872PT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及塔扇,出风装置包括外壳、风轮组件和发热部件,外壳具有容纳腔体以及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风轮组件和发热部件均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的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流出;第二风轮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流出;发热部件位于第二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以通过发热部件对经过第二出风口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其中,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使用本出风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出风装置及塔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塔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出风装置及塔扇。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采用的是直接在进风格栅或出风格栅的背面设置发热体的方式来形成热风。
然而,这种直接在进风格栅或出风格栅的背面设置发热体的方式会造成该塔扇在冷风模式下风感不强、风量小,进而降低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风装置及塔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其包括:外壳,外壳具有容纳腔体、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与容纳腔体连通;风轮组件,风轮组件设置在容纳腔体内,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的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流出;第二风轮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流出;发热部件,发热部件设置在容纳腔体内并位于第二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以通过发热部件对经过第二出风口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其中,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
进一步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分别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对应设置;发热部件位于第二进风部和第二风轮之间,或者,发热部件位于第二出风口和第二风轮之间。
进一步地,风轮组件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以当风轮组件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同步转动,当风轮组件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时,第二风轮独立转动。
进一步地,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驱动部件与第一风轮和/或第二风轮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风轮和/或第二风轮转动。
进一步地,出风装置还包括离合装置,离合装置设置在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以通过离合装置控制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同步转动或独立转动。
进一步地,驱动部件位于第二风轮的远离第一风轮的一侧并与第二风轮的轮轴连接,离合装置与第一风轮的轮轴和第二风轮的轮轴均连接;或者,驱动部件位于第二风轮和第一风轮之间,驱动部件包括第一输出轴段和第二输出轴段,离合装置设置在第一输出轴段和第一风轮的轮轴之间,以使第一输出轴段通过离合装置驱动第一风轮转动;第二输出轴段与第二风轮的轮轴连接。
进一步地,离合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联动状态和相互分离的分离状态;第一传动部与第一风轮的轮轴连接,第二传动部与第二风轮的轮轴或者驱动部件的第一输出轴段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部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和/或第二传动部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沿竖直方向布置。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为条形开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进一步地,第一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一出风格栅,第一出风口为条形开口;第一出风格栅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杆体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杆体,各个第一杆体均沿第一出风口的延伸方向设置,各个第二杆体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出风口的延伸方向垂直。
进一步地,第二出风口处设置有第二出风格栅,第二出风格栅包括主体板,主体板盖设在第二出风口处,主体板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孔。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塔扇,该塔扇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该出风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体的外壳以及均设置在容纳腔体内的风轮组件和发热部件,外壳还具有均与容纳腔体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风轮组件包括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第一风轮位于第一出风口的一侧,第二风轮位于第二出风口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作用下分别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并且通过使发热部件位于第二出风口和进风口之间,以使发热部件能够对经过第二出风口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能够吹出热风。
具体使用时,由于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则在本出风装置的热风模式下,使发热部件处于开启状态,并使第二风轮处于独立转动状态,以使发热部件对经过第二出风口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吹出热风;在本出风装置的冷风模式下,发热部件处于关闭状态,并使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之间处于同步转动状态,通过第一风轮和第二风轮的作用使容纳腔体内的气流分别由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流出,即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吹出冷风。
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通常仅有一个出风口,将发热体设置在该塔扇的进风格栅或出风格栅的背面,在该塔扇的冷风模式下,发热体处于关闭状态,但发热体会对进风口或出风口形成一定的遮挡,进而影响塔扇的进风量或出风量;而本申请中的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均能够吹出冷风,即本出风装置具有两个冷风出口,且本出风装置的发热部件会对第二出风口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并不会对第一出风口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可见,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本出风装置能够在其冷风模式下具备较大的冷风出风量,以增强本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对人体的风感,进而提高本出风装置的舒适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因在冷风模式下风感不强而造成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塔扇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塔扇的侧视图;
图3示出了图2中的塔扇的纵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图3中的塔扇的A处放大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0、塔扇;
10、外壳;11、容纳腔体;
21、第一出风口;22、第二出风口;
30、风轮组件;31、第一风轮;32、第二风轮;
40、发热部件;50、驱动部件;
60、离合装置;61、第一传动部;62、第二传动部;
71、第一出风格栅;711、第一杆体;712、第二杆体;72、第二出风格栅;721、主体板;
90、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出风装置,请参考图1至图4,出风装置包括外壳10、风轮组件30以及发热部件40,外壳10具有容纳腔体11、进风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进风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与容纳腔体11连通;风轮组件30设置在容纳腔体11内,风轮组件30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第一风轮31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31的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21流出;第二风轮32位于第二出风口22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发热部件40设置在容纳腔体11内并位于第二出风口22和进风口之间,以通过发热部件40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其中,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
在本发明的出风装置中,该出风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体11的外壳10以及均设置在容纳腔体11内的风轮组件30和发热部件40,外壳10还具有均与容纳腔体11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风轮组件30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第一风轮31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第二风轮32位于第二出风口22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分别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并且通过使发热部件40位于第二出风口22和进风口之间,以使发热部件40能够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22能够吹出热风。
具体使用时,由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则在本出风装置的热风模式下,使发热部件40处于开启状态,并使第二风轮32处于独立转动状态,以使发热部件40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22吹出热风;在本出风装置的冷风模式下,发热部件40处于关闭状态,并使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处于同步转动状态,通过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的作用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分别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即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吹出冷风。
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通常仅有一个出风口,将发热体设置在该塔扇的进风格栅或出风格栅的背面,在该塔扇的冷风模式下,发热体处于关闭状态,但发热体会对进风口或出风口形成一定的遮挡,进而影响塔扇的进风量或出风量;而本申请中的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能够吹出冷风,即本出风装置具有两个冷风出口,且本出风装置的发热部件40会对第二出风口22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并不会对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可见,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本出风装置能够在其冷风模式下具备较大的冷风出风量,以增强本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对人体的风感,进而提高本出风装置的舒适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因在冷风模式下风感不强而造成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另外,本出风装置的容纳腔体11的至少部分用于形成风道,即对然本出风装置具有两个出风口,但仅设置一个风道,以减少注塑件、用电部件和气体部件的数量,同时使本出风装置内部的走线简单,以便提高本出风装置的生产效率。
可选地,本出风装置在其热风模式下,第一风轮31处于静止状态,即第一风轮31不转动,则第一出风口21没有冷风或热风吹出。
具体地,容纳腔体11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腔段和第二腔段,第一出风口21与第一腔段对应设置,第二出风口22与第二腔段对应设置,第一风轮31设置在第一腔段内,第二风轮32设置在第二腔段内,以使第一腔段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31的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21流出,使第二腔段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
具体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分别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对应设置,以使由第一进风部进入容纳腔体11内的气体在第一风轮31的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21流出,由第二进风部进入容纳腔体11内的气体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
其中,第一进风部与第一腔段对应设置,第二进风部与第二腔段对应设置,以使经过第一进风部的气体进入第一腔段,经过第二进风部的气体进入第二腔段。
可选地,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之间可以是相互连通的,也可以相互独立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部件40的一种布置方式为:发热部件40位于第二进风部和第二风轮32之间,这样,发热部件40仅会对第二进风部的至少部分形成一定的遮挡,即仅会对第二进风部的进风量造成影响,进而对第二出风口22的出风量造成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发热部件40的另一种布置方式为:如图3所示,发热部件40位于第二出风口22和第二风轮32之间,这样,发热部件40仅能够对第二出风口22的至少部分形成一定的遮挡,即仅会对第二出风口22的出风量造成影响。
可见,本实施例中的发热部件40的两种布置方式均能够使发热部件40不对第一进风部和第一出风口21形成任何遮挡,即发热部件40并不会对第一进风部的进风量和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量造成任何影响。
具体地,风轮组件30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以当风轮组件30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同步转动,当风轮组件3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时,第二风轮32独立转动。
其中,当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风轮组件30处于其第一运行模式;当出风装置在其热风模式下,风轮组件30处于其第二运行模式。
具体地,风轮组件30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第一风轮31与第一出风口21相对设置,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31的作用下能够由第一出风口21流出;第二风轮32与第二出风口22相对设置,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能够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发热部件40位于第二风轮32和第二出风口22之间。
为了实现对风轮组件30的驱动,出风装置还包括驱动部件50,驱动部件50与第一风轮31和/或第二风轮32驱动连接,以驱动第一风轮31和/或第二风轮32转动。
具体地,出风装置还包括离合装置60,离合装置60设置在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以通过离合装置60控制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同步转动或独立转动。
具体地,针对离合装置60的具体结构,离合装置60包括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联动状态和相互分离的分离状态。
其中,第一传动部61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和/或第二传动部62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具体地,摩擦结构为摩擦片。
优选地,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磁性件,通过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吸合或分离,来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或分离状态;优选地,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电磁铁。
或者,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摩擦结构,通过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摩擦接触或分离,来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或分离状态。
或者,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传动轮,通过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传动连接或分离,来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或分离状态。优选地,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机轮。
或者,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均为传动齿轮,通过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啮合或分离,来使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或分离状态。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50、离合装置60以及风轮组件30之间的第一种结构布置方式为:如图1至图4所示,驱动部件50位于第二风轮32的远离第一风轮31的一侧并与第二风轮32的轮轴连接,离合装置60与第一风轮31的轮轴和第二风轮32的轮轴均连接。
具体地,第一传动部61与第一风轮31的轮轴连接,第二传动部62与第二风轮32的轮轴连接,即第二风轮32的轮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二传动部62和驱动部件50的输出轴连接。
可选地,第一风轮31的轮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61连接,第一风轮31的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套,并使第一风轮31通过该轴套安装在外壳10上。
具体使用时,在热风模式下,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即第二风轮32与第一风轮31也处于分离状态;驱动部件50驱动第二风轮32转动,即此时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仅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而由于第一风轮31与第二风轮32处于分离状态,故第一风轮31此时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第一出风口21则没有任何形式的气流流出;发热部件40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气体进行加热,这样,本出风装置在其热风模式下,仅有第二出风口22吹出热风。
在冷风模式下,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即第二风轮32与第一风轮31也处于联动状态;驱动部件50驱动第二风轮32转动,第二风轮32通过离合装置60带动第一风轮31同步转动,即此时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32和第一风轮31的共同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此时,发热部件40关闭,这样,本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有冷风吹出。
具体地,通过第一风轮31所形成的冷风由第一出风口21吹出;通过第二风轮32所形成的冷风由第二出风口22吹出。
具体地,驱动部件50为电动机。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50、离合装置60以及风轮组件30之间的第二种结构布置方式为:驱动部件50位于第二风轮32和第一风轮31之间,驱动部件50包括第一输出轴段和第二输出轴段,离合装置60设置在第一输出轴段和第一风轮31的轮轴之间,以使第一输出轴段通过离合装置60驱动第一风轮31转动;第二输出轴段与第二风轮32的轮轴连接。
具体地,第一传动部61与第一风轮31的轮轴连接,第二传动部62与驱动部件50的第一输出轴段连接。
具体使用时,在热风模式下,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分离状态,即驱动部件50的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一风轮31也处于分离状态;驱动部件50通过其第二输出轴段驱动第二风轮32转动,即此时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仅在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第二出风口22流出;而由于驱动部件50的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一风轮31处于分离状态,故第一风轮31此时处于停止转动的状态,第一出风口21则没有任何形式的气流流出;发热部件40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气体进行加热,这样,本出风装置在其热风模式下,仅有第二出风口22吹出热风。
在冷风模式下,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之间处于联动状态,即驱动部件50的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一风轮31也处于联动状态,驱动部件50通过其第二输出轴段驱动第二风轮32转动,同时驱动部件50通过其第一输出轴段驱动第一风轮31与第二风轮32同步转动,即此时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二风轮32和第一风轮31的共同作用下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此时,发热部件40关闭,这样,本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有冷风吹出。
具体地,通过第一风轮31所形成的冷风由第一出风口21吹出;通过第二风轮32所形成的冷风由第二出风口22吹出。
可选地,第一风轮31的轮轴的一端与第一传动部61连接,第一风轮31的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套,并使第一风轮31通过该轴套安装在外壳10上。
可选地,第二风轮32的轮轴的一端与驱动部件50的第二输出轴段连接,第二风轮32的轮轴的另一端设置有轴套,并使第二风轮32通过该轴套安装在外壳10上。
可选地,上述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二输出轴段连接;优选地,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二输出轴段为一体成型结构。具体地,驱动部件50为双向输出轴电机或两端输出轴电机。
或者,上述第一输出轴段与第二输出轴段分离,驱动部件50包括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为第一输出轴段,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为第二输出轴段。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沿竖直方向布置。
可选地,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出风口21位于第二出风口22的上方;第一风轮31位于第二风轮32的上方,驱动部件50位于第二风轮32的下方。
或者,第二出风口22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上方;第二风轮32位于第一风轮31的上方,驱动部件50位于第二风轮32的上方。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为条形开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21处设置有第一出风格栅71;第二出风口22处设置有第二出风格栅72。
具体地,第一出风格栅7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杆体711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杆体712,各个第一杆体711均沿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设置,各个第二杆体712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垂直。
其中,多个第一杆体711沿垂直于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第二杆体712沿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间隔布置。
可选地,各个第一杆体711与多个第二杆体712均连接,各个第二杆体712与多个第一杆体711均连接。
具体地,第二出风格栅72包括主体板721,主体板721盖设在第二出风口22处,主体板7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孔。可选地,各个出风孔为圆形孔。
通过设置第一出风格栅71和第二出风格栅72还能够防止用户将手或其它部位伸入容纳腔体11内,避免风轮组件30对用户造成危害,使本出风装置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特别是,第二出风口22的一侧设置有发热部件40,为了防止发热部件40烫伤用户,以使本出风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可以使主体板721上的多个的出风孔的孔径较小。
具体地,驱动部件50安装在外壳10上。
可选地,发热部件40为PTC(陶瓷发热片)或发热丝。
具体地,出风装置还包括控制器组件,以通过控制器组件控制驱动部件50的停动状态、和/或发热部件40的通断状态、和/或离合装置60的联动或分离状态、和/或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的转速等。
其中,不管在出风装置的热风模式或冷风模式下,驱动部件50均处于运行状态。发热部件40处于连通状态,则发热部件40开启并产生热量;发热部件40处于断开状态,则发热部件40关闭。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塔扇100,该塔扇100包括上述的出风装置。
具体地,塔扇100还包括底座90,外壳10设置在底座90上,以使底座90对外壳10进行支撑。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发明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在本发明的出风装置中,该出风装置包括具有容纳腔体11的外壳10以及均设置在容纳腔体11内的风轮组件30和发热部件40,外壳10还具有均与容纳腔体11连通的进风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风轮组件30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第一风轮31位于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第二风轮32位于第二出风口22的一侧,以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分别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并且通过使发热部件40位于第二出风口22和进风口之间,以使发热部件40能够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22能够吹出热风。
具体使用时,由于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则在本出风装置的热风模式下,使发热部件40处于开启状态,并使第二风轮32处于独立转动状态,以使发热部件40对经过第二出风口22的气体进行加热,进而使第二出风口22吹出热风;在本出风装置的冷风模式下,发热部件40处于关闭状态,并使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之间处于同步转动状态,通过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的作用使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分别由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流出,即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吹出冷风。
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通常仅有一个出风口,将发热体设置在该塔扇的进风格栅或出风格栅的背面,在该塔扇的冷风模式下,发热体处于关闭状态,但发热体会对进风口或出风口形成一定的遮挡,进而影响塔扇的进风量或出风量;而本申请中的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均能够吹出冷风,即本出风装置具有两个冷风出口,且本出风装置的发热部件40会对第二出风口22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并不会对第一出风口21的出风量造成影响;可见,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本出风装置能够在其冷风模式下具备较大的冷风出风量,以增强本出风装置在其冷风模式下对人体的风感,进而提高本出风装置的舒适性,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冷暖型塔扇因在冷风模式下风感不强而造成的舒适性较差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10),所述外壳(10)具有容纳腔体(11)、进风口、第一出风口(21)和第二出风口(22),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均与所述容纳腔体(11)连通;
风轮组件(30),所述风轮组件(3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11)内,所述风轮组件(30)包括第一风轮(31)和第二风轮(32),所述第一风轮(31)位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一侧,以使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所述第一风轮(31)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一出风口(21)流出;所述第二风轮(32)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的一侧,以使所述容纳腔体(11)内的气流在所述第二风轮(32)的作用下由所述第二出风口(22)流出;
发热部件(40),所述发热部件(4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体(11)内并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和所述进风口之间,以通过所述发热部件(40)对经过所述第二出风口(22)的至少部分气体进行加热;
其中,所述第一风轮(31)和所述第二风轮(32)之间具有同步转动状态和独立转动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口包括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所述第一进风部和第二进风部分别与所述第一风轮(31)和所述第二风轮(32)对应设置;
所述发热部件(40)位于所述第二进风部和所述第二风轮(32)之间,或者,所述发热部件(40)位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和所述第二风轮(3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轮组件(30)具有第一运行模式和第二运行模式,以当所述风轮组件(30)处于第一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一风轮(31)和所述第二风轮(32)同步转动,当所述风轮组件(30)处于第二运行模式时,所述第二风轮(32)独立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
驱动部件(50),所述驱动部件(50)与所述第一风轮(31)和/或所述第二风轮(32)驱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风轮(31)和/或所述第二风轮(32)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还包括:
离合装置(60),所述离合装置(60)设置在所述第一风轮(31)和所述第二风轮(32)之间,以通过所述离合装置(60)控制所述第一风轮(31)和所述第二风轮(32)同步转动或独立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部件(50)位于所述第二风轮(32)的远离所述第一风轮(31)的一侧并与所述第二风轮(32)的轮轴连接,所述离合装置(60)与所述第一风轮(31)的轮轴和所述第二风轮(32)的轮轴均连接;或者
所述驱动部件(50)位于所述第二风轮(32)和所述第一风轮(31)之间,所述驱动部件(50)包括第一输出轴段和第二输出轴段,所述离合装置(60)设置在所述第一输出轴段和所述第一风轮(31)的轮轴之间,以使所述第一输出轴段通过所述离合装置(60)驱动所述第一风轮(31)转动;所述第二输出轴段与所述第二风轮(32)的轮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装置(60)包括第一传动部(61)和第二传动部(62),所述第一传动部(61)和所述第二传动部(62)之间具有相互连接的联动状态和相互分离的分离状态;
所述第一传动部(61)与所述第一风轮(31)的轮轴连接,所述第二传动部(62)与所述第二风轮(32)的轮轴或者所述驱动部件(50)的第一输出轴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部(61)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和/或所述第二传动部(62)为磁性件、摩擦结构、传动轮中的任意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沿竖直方向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均为条形开口,所述第一出风口(21)和所述第二出风口(22)均沿竖直方向延伸。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风口(21)处设置有第一出风格栅(71),所述第一出风口(21)为条形开口;
所述第一出风格栅(71)包括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一杆体(711)和多个间隔布置的第二杆体(712),各个所述第一杆体(711)均沿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设置,各个第二杆体(712)的延伸方向均与所述第一出风口(21)的延伸方向垂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风口(22)处设置有第二出风格栅(72),所述第二出风格栅(72)包括:
主体板(721),所述主体板(721)盖设在所述第二出风口(22)处,所述主体板(721)上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出风孔。
13.一种塔扇,包括出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装置为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出风装置。
CN202010599014.5A 2020-06-28 2020-06-28 出风装置及塔扇 Pending CN1116229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014.5A CN111622972A (zh) 2020-06-28 2020-06-28 出风装置及塔扇
PCT/CN2020/140358 WO2022001043A1 (zh) 2020-06-28 2020-12-28 出风装置及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99014.5A CN111622972A (zh) 2020-06-28 2020-06-28 出风装置及塔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2972A true CN111622972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70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99014.5A Pending CN111622972A (zh) 2020-06-28 2020-06-28 出风装置及塔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2972A (zh)
WO (1) WO2022001043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5152A (zh) * 2021-06-02 2021-10-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系统、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WO2022001043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塔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0781Y (zh) * 2002-06-24 2003-07-16 霍树添 暖凉两用风扇
CN103822304A (zh) * 2014-02-26 2014-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双面进出风空调
CN10997409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63293U (zh) * 2019-03-29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337692U (zh) * 2020-06-28 2021-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塔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76748B (zh) * 2013-11-29 2017-12-15 海尔集团公司 空调室内机
JP6873331B2 (ja) * 2018-07-09 2021-05-19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CN110067756A (zh) * 2019-05-30 2019-07-3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合装置、空调室内机及其风机组件
CN210343809U (zh) * 2019-08-06 2020-04-17 惠州市辉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塔扇底座结构以及塔扇
CN210623211U (zh) * 2019-09-19 2020-05-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发热组件及塔扇
CN110513872A (zh) * 2019-09-23 2019-11-29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及风扇
CN110500292A (zh) * 2019-09-23 2019-11-2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及风扇
CN111622972A (zh) * 2020-06-28 2020-09-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塔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60781Y (zh) * 2002-06-24 2003-07-16 霍树添 暖凉两用风扇
CN103822304A (zh) * 2014-02-26 2014-05-2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双面进出风空调
CN109974095A (zh) * 2019-03-29 2019-07-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209763293U (zh) * 2019-03-29 2019-12-10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337692U (zh) * 2020-06-28 2021-01-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塔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01043A1 (zh) * 2020-06-28 2022-01-06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装置及塔扇
CN113465152A (zh) * 2021-06-02 2021-10-01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风机系统、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001043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622972A (zh) 出风装置及塔扇
CN106762728A (zh) 送风机
CN212337692U (zh) 出风装置及塔扇
WO2017088329A1 (zh) 一种直流有刷轴流吹风机
US6397002B1 (en) Combination fan and heater
CN203052819U (zh) 具有新风功能的浴室取暖器
CN210623227U (zh) 一种风扇出风结构及具有其的无叶风扇
CN102562627A (zh) 风扇装置
CN213744078U (zh) 冷暖风快速切换机构以及风轮装置和冷暖风机
CN210861458U (zh) 一种分离式物理除湿盒
CN210014442U (zh) 空调器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11602948A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吹风机
CN205279319U (zh) 可灵活组配的风机类设备的集成化机芯装置
CN205664493U (zh) 一种吸顶式空调室内机
CN214660944U (zh) 一种轴流风机
CN211977110U (zh) 冷暖空气调节装置
CN219090861U (zh) 理疗出风装置
CN220771379U (zh) 一种固定于桌底的暖风机
CN108426293A (zh) 翅片可旋转的发热体组件及取暖器
CN210781065U (zh) 一种新型视频音频分配器
CN213778092U (zh) 一种离子风幕机
CN104033398A (zh) 带取暖功能的吊扇
CN209445477U (zh) 一种大功率发热丝暖风机
CN212345682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吹风机
CN209165573U (zh) 暖风机架及暖风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