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6346U -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6346U
CN216586346U CN202122732797.2U CN202122732797U CN216586346U CN 216586346 U CN216586346 U CN 216586346U CN 202122732797 U CN202122732797 U CN 202122732797U CN 216586346 U CN216586346 U CN 21658634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shing
sweeping
pressure pump
cleaning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32797.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朝雄
闫炳雷
魏首材
郑清杰
乐雨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jian Haisha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ujian Haish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ujian Haishan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ujian Haishan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32797.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634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634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634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Of Streets, Tracks, Or Bea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洗扫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洗扫吸口,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洗吸口,洗扫吸口以及清洗吸口分别通过抽吸管道连通至风机,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第一高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洗扫装置的喷嘴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均通过管路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喷嘴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均与分动箱相连。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同时具备洗扫装置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在同一车型上实现洗扫车的洗扫作业功能以及洗扫、清除车的深度清洁功能。不仅作业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且具有高效、综合成本低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道路垃圾清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背景技术
随着环卫作业装备的进步,我国城镇道路已经基本实现机械化清扫作业,洗扫车、清扫车和洒水车等环卫设备在城市道路保洁作业中被广泛使用。现有的传统洗扫车清洗水压力低,仅能清理道路表面的垃圾,对于道路积瘀、积垢、板结、油污、危化品等污染物无法进行有效的清除,尤其在污染严重的道路,单纯的依靠洗扫车作业已无法满足要求,为根本性的解决道路的污染问题,从源头上遏制道路扬尘,目前主要依靠洗扫车、清扫车和洒水车等多种设备重复作业的方式进行清理,不仅设备投入量大,效率低、综合成本高,而且作业效果无法保证。
目前对于道路积瘀、积垢、板结、油污、危化品等污染严重的道路,需要使用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分别对其路面进行清理;
然而,受限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道路状况,某些路段需要使用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深度清洁功能,而某些路段就需要使用洗扫车的清扫作业功能,对路面的大块垃圾进行清理;基于这种实际情况及客户的强烈需求,开发一种即具备深度清洁功能、又具备清扫功能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迫在眉睫。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用于解决无法利用同一车型对道路清扫以及深度清洁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包括车辆底盘,以及设置于车辆底盘上的洗扫装置、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水箱、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分动箱,洗扫装置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均设置于车辆底盘的底部,
洗扫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洗扫吸口,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洗吸口,洗扫吸口以及清洗吸口分别通过抽吸管道连通至风机,风机通过洗扫吸口或清洗吸口抽吸作业污水与垃圾,
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第一高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洗扫装置的喷嘴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均通过管路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喷嘴相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均与分动箱相连,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的动力均由分动箱提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阀门切换系统,
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过阀门切换系统切换接通,
所述阀门切换系统包括第一阀门切换装置以及第二阀门切换装置,第一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通断,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断。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洗扫装置包括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分别连接于车辆底盘的左右两侧,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的底部均设置有洗扫吸口,
所述第一阀门切换装置包括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左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左洗扫盘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左洗扫盘的抽吸管道通断,右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通断,
所述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用于控制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切换接通或同时接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通过第一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通过第二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高压射流清洗装置通过第三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齿轮泵,齿轮泵连接于分动箱,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的动力由齿轮泵的液压力提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还包括开式变量柱塞泵,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均通过开式变量柱塞泵连接于分动箱,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的动力由开式变量柱塞泵的液压力提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分动箱为三级分动箱,分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发动机,分动箱的主输出轴连接后桥系统,分动箱的输出轴I连接风机,分动箱的输出轴Ⅱ连接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功率大于第二高压泵的功率。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底盘上还设置有储料仓,储料仓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均与储料仓的腔体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车辆底盘上还设置有真空单元,
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箱体以及过滤系统、风道及消音装置,所述风机以及消音装置设置于箱体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道与储料仓的腔体相连通,所述过滤系统设置于风道内,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消音装置与大气相连通。
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同时具备洗扫装置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在同一车型上实现洗扫车的洗扫作业功能以及洗扫、清除车的深度清洁功能。且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均由分动箱提供动力,解决了传统车型使用PTO取力器取力、PTO口故障率高、副发动机负载率大造成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对于道路积瘀、积垢、板结、油污、危化品等污染严重的道路,启动高压射流清洗的模式,对于表面仅有垃圾的路段,只需要启动洗扫模式,可在同一车型的一次行驶过程中完成两种清洁模式,不仅作业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且具有高效、综合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车辆底盘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洗扫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洗扫装置的俯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高压射流清洗作业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洗扫作业模式的侧视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洗扫作业模式的俯视图;
图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左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侧视图;
图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左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俯视图;
图1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右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侧视图;
图1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进行右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俯视图;
图12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分动箱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分动箱动力传输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分动箱动力传输原理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人工判断作业模式的流程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通过图像识别技术判断作业模式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底盘;
3、真空单元;
31、风机;
32、消音装置;
33、箱体;
34、风道;
35、过滤系统;
4、水箱;
5、洗扫装置;
51、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
52、左洗扫盘;
53、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
54、右洗扫盘;
55、滚刷装置;
56、第一提升机构;
6、储料仓;
61、后进料管组件;
62、前进料管组件;
7、高压射流清洗装置;
8、阀门切换系统;
81、第二阀门切换装置;
82、左阀门切换装置;
83、右阀门切换装置;
9、第一高压泵;
10、第二高压泵;
14、分动箱;
141、壳体;
142、主输入轴;
143、主输出轴;
144、输出轴I;
145、输出轴Ⅱ;
146、液压马达轴;
147、主轴齿轮;
148、主输出轴齿轮;
149、主拨叉齿轮;
1410、I轴法兰盘;
1411、轴出I轴齿轮;
1412、拨叉齿轮I;
1413、Ⅱ轴法兰盘;
1414、轴出Ⅱ轴齿轮;
1415、拨叉齿轮Ⅱ;
1416、液压马达轴齿轮;
1417、马达法兰盘;
151、开式变量柱塞泵;
152、齿轮泵;
153、闭式变量柱塞泵;
16、发动机;
17、后桥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
目前对于道路积瘀、积垢、板结、油污、危化品等污染严重的道路,主要依靠洗扫车、清扫车和洒水车等多种设备重复作业的方式进行清理,不仅设备投入量大,效率低、综合成本高,而且作业效果无法保证。
然而,受限于各种不同的环境、不同的道路状况,某些路段需要使用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深度清洁功能,而某些路段就需要使用洗扫车的清扫作业功能,对路面的大块垃圾进行清理。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请参阅图1至图16,
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包括车辆底盘1,以及设置于车辆底盘上的洗扫装置5、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水箱4、第一高压泵9、第二高压泵10以及分动箱14,洗扫装置5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均设置于车辆底盘1的底部,
洗扫装置5的底部设置有洗扫吸口,洗扫吸口倾斜或垂直朝向地面,用于抽吸洗扫装置对地面洗扫作业后的污水以及垃圾,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底部设置有清洗吸口,清洗吸口倾斜或垂直朝向地面,用于抽吸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对地面高压射流清洗作业后的污水以及垃圾。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还包括风机31,风机31设置在车辆底盘上,洗扫装置5的洗扫吸口通过抽吸管道连通至风机的抽风口,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清洗吸口也通过抽吸管道连通至风机的抽风口。洗扫装置5用于对道路进行洗扫作业的同时,风机作业,风机通过抽吸管道从洗扫吸口抽吸作业污水与垃圾;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用于对道路进行高压射流清洗作业的同时,风机作业,通过抽吸管道从清洗吸口抽吸作业污水与垃圾。
所述第一高压泵9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4,所述第二高压泵10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4,第一高压泵9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洗扫装置5的喷嘴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9以及第二高压泵10均通过管路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喷嘴相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泵9、第二高压泵10以及风机31均与分动箱14相连,第一高压泵9、第二高压泵10以及风机31的动力均由分动箱14提供。
洗扫作业模式时,只由第一高压泵9提供动力。高压射流清洗作业模式时,由第一高压泵9以及第二高压泵10同时供力,使得高压射流清洗作业冲力更大,更有利于冲洗地面顽固污物。
洗扫装置5用于对道路进行洗扫作业,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用于对道路进行高压射流清洗,洗扫装置作业时从车辆底盘的底部移动至地面,高压射流清洗装置作业时从车辆底盘的底部移动至地面。
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同时具备洗扫装置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在同一车型上实现洗扫车的洗扫作业功能以及洗扫、清除车的深度清洁功能。且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均由分动箱提供动力,解决了传统车型使用PTO取力器取力、PTO口故障率高、副发动机负载率大造成排放不达标的问题。对于道路积瘀、积垢、板结、油污、危化品等污染严重的道路,启动高压射流清洗的模式,对于表面仅有垃圾的路段,只需要启动洗扫模式,可在同一车型的一次行驶过程中完成两种清洁模式,不仅作业效果得到有效保障,且具有高效、综合成本低的优点。
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还包括阀门切换系统8,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过阀门切换系统8切换接通。阀门切换系统8 用于切换洗扫装置5进行洗扫作业,或者切换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用于对道路进行高压射流清洗。
所述阀门切换系统8包括第一阀门切换装置以及第二阀门切换装置81,第一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通断,第二阀门切换装置81设置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断。
所述阀门切换系统8,指的是高压射流清洗装置作业模式与洗扫装置作业模式的切换,而进行的阀门切换,变更风道的走向从而进行的切换。切换风机通过洗扫装置5的洗扫吸口抽吸地面的作业污水与垃圾,还是通过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清洗吸口抽吸地面的作业污水与垃圾。
如图4所示,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洗扫装置包括左洗扫盘52以及右洗扫盘54,左洗扫盘52以及右洗扫盘54分别连接于车辆底盘1的左右两侧,左洗扫盘52用于对车辆底盘的左侧区域进行洗扫,右洗扫盘54用于对车辆底盘的右侧区域进行洗扫,左洗扫盘52以及右洗扫盘54的底部均设置有洗扫吸口,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1以及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3倾斜或垂直朝向地面,用于抽吸洗扫装置对地面洗扫作业后的污水以及垃圾。
所述第一阀门切换装置包括左阀门切换装置82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83,左阀门切换装置82设置于左洗扫盘52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左洗扫盘52 的抽吸管道通断,右阀门切换装置83设置于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通断。
所述左阀门切换装置82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83用于控制左洗扫盘52以及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切换接通或同时接通。即左洗扫盘52通过左阀门切换装置82切换抽吸管道的接通与关闭两种状态,右洗扫盘54通过右阀门切换装置83切换抽吸管道的接通与关闭两种状态。
左阀门切换装置82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83的切换,指的是左洗扫盘52 工作模式、右洗扫盘54工作模式或者左洗扫盘、右洗扫盘同时工作模式的三种模式切换,而进行的阀门切换,变更风道的走向从而进行的切换。切换风机通过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1抽吸车辆底盘左侧地面的作业污水与垃圾,还是通过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3抽吸车辆底盘右侧地面的作业污水与垃圾,还是同时过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1以及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3抽吸地面的作业污水与垃圾。
所述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1通过第一提升机构56连接于车辆底盘,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3通过第二提升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车辆底盘,高压射流清洗装置通过第三提升机构(图中未示出)连接于车辆底盘。
在程序自动控制下,第一提升机构56控制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1伸向地面时,左阀门切换装置82控制左洗扫盘52的抽吸管道处于接通状态;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抽吸管道处于未接通状态,第二提升机构控制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53伸向地面时,右阀门切换装置83 控制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处于接通状态,左洗扫盘52的抽吸管道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抽吸管道处于待接通状态;第二提升机构控制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伸向地面时,第二阀门切换装置81控制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处于接通状态,左洗扫盘52的抽吸管道以及右洗扫盘54的抽吸管道处于未接通状态。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机构以及、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均为提升油缸。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提升机构、以及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还可以是气缸。
切换左洗扫盘洗扫模式时,风机31的抽吸力集中在车辆底盘1左侧进行抽吸,抽吸力更大,帮助将左侧地面上的大块垃圾(如砖块、石头)抽吸到车辆上;切换右洗扫盘洗扫模式时,风机31的抽吸力集中在车辆底盘1右侧进行抽吸,抽吸力更大,帮助将右侧地面上的大块垃圾(如砖块、石头)抽吸到车辆上。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还包括齿轮泵152,齿轮泵152连接于分动箱14,第一提升机构56、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的动力由齿轮泵152的液压力提供。齿轮泵152输出的液压力还用于控制料仓翻箱油缸,料仓尾门翻盖油缸,料仓尾门锁紧油缸等。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该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还包括开式变量柱塞泵151,第一高压泵9以及第二高压泵10均通过开式变量柱塞泵151连接于分动箱14,第一高压泵9以及第二高压泵10的动力由开式变量柱塞泵151的液压力提供。开式变量柱塞泵151的液压力还用于控制左洗扫盘、右洗扫盘和滚刷马达等。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分动箱14为三级分动箱,分动箱的主输入轴142连接发动机16,分动箱的主输出轴143连接后桥系统17,分动箱的输出轴I144连接风机31,分动箱的输出轴Ⅱ145连接第一高压泵9以及第二高压泵10。当设置齿轮泵152时,齿轮泵152也连接于分动箱的输出轴Ⅱ145。
更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高压泵9的功率大于第二高压泵10的功率。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车辆底盘1上还设置有储料仓6,所述洗扫装置 5的抽吸管道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7的抽吸管道均与储料仓6的腔体相连通。所述储料仓6,内部中空,可以装盛垃圾,其内部设置前后两组进料管组件,前进料管组件62为洗扫装置所需要进料通道,后进料管组件61为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所需要进料通道。
在某些更优选的实施例中,车辆底盘上还设置有真空单元3,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箱体33以及过滤系统35、风道34及消音装置32,所述风机31以及消音装置32设置于箱体33内,所述风机31的进风口通过风道与储料仓6的腔体相连通,所述过滤系统35设置于风道内,所述过滤系统35包括重力除尘室、折返道过滤器与过滤网板,用于过滤含粉尘颗粒的水雾,所述风机31 的出风口通过消音装置32与大气相连通,优化工作时的噪音值。更优选的,真空单元的箱体内安装特殊材质的消音棉,进一步降低工作时的噪音值。
在某些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风机31是多级同轴串联的叶轮风机。
如图12、图13、图14所示,分动箱的具体结构以及工作的原理为:所述分动箱包括壳体141、主输入轴142、主输出轴143和输出轴I144、输出轴Ⅱ145、液压马达轴146,主输入轴142上设置有主轴齿轮147,主输出轴143 上设置有主输出轴齿轮148,主拨叉齿轮149等,主输入轴和主输出轴在同一条轴线上,通过主拨叉齿轮149与主轴齿轮147及主输出轴齿轮148的齿合与分开来实现主输入轴142与主输出轴143之间的连接与脱开;上述的输出轴I144上设置有I轴法兰盘1410,轴出I轴齿轮1411,拨叉齿轮I1412,轴出I轴齿轮1411通过轴出Ⅱ轴齿轮1414与主轴齿轮147为常齿合状态,并通过拨叉齿轮I1412与轴出I轴齿轮1411的齿合与分开来实现主输入轴142 与输出轴I144之间的连接与脱开,同时轴出I轴法兰盘1410与风机传动轴连接,驱动风机转动;输出轴Ⅱ145上设置Ⅱ轴法兰盘1413、轴出Ⅱ轴齿轮 1414、拨叉齿轮Ⅱ1415,轴出Ⅱ轴齿轮1414与输出I轴齿轮1411为常齿合状态,并通过拨叉齿轮Ⅱ1415与轴出Ⅱ轴齿轮1414的齿合与分开来实现输出轴Ⅱ145与主输入轴142之间的连接与脱开,同时轴出Ⅱ轴法兰盘1413与闭式变量柱塞泵153连接,齿轮泵与开式变量柱塞泵串在闭式变量塞泵后,开式变量柱塞泵输出的液压力,共控制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左洗扫盘、右洗扫盘和滚刷装置等。齿轮泵输出的液压力,共控制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料仓翻箱油缸,料仓尾门翻盖油缸,料仓尾门锁紧油缸等。液压马达轴146上设置有液压马达轴齿轮1416、马达法兰盘 1417,马达法兰盘1417与液压马达连接,当通过主拨叉齿轮149与主轴齿轮 147的分开时,主拨叉齿轮149与主输出轴齿轮148啮合,主输出轴齿轮148 与液压马达轴齿轮1416处于常啮合,从而实现正常行驶与液压行驶的切换模式;液压马达的动力来源与轴出轴Ⅱ上变量泵,故可以实现低速行驶。
如图15、图16所示,发明人还提供了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控制方法,该方法为基于前方路面的污染程度选择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作业模式;具体可以是通过人工目视前方路面的情况人为操控驾驶室的按钮或者触控面板来选择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作业模式,或者是通过图像识别技术来自动识别路面情况并自动选择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作业模式。
图像识别技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的前置摄像头获取前方的路面信息,通过车载控制器对照片进行预处理,提取照片的特征并分类,对比数据库内的照片特征并分类,当提取照片的特征与数据库内的照片特征匹配值达到70%以上时,这默认为对应的作业模式类别。
下面提供高压射流清洗作业模式(即深度清洁作业模式)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如图5所示,当需要对地面进行深度清洁作业模式时,启动车辆,启动分动箱,带动与分动箱相连的风机传动轴转动,并带动风动离合器开始运转,通过按钮切换至深度清洁工作模式,在程序自动控制下,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自动打开,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转速自动提高至工作转速1200r/min,风机在风机传动轴的作用下,开始进行抽吸作业;在齿轮泵的作用下,将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提升油缸(第三提升机构)放下,并在开式变量泵的作用下,启动第一高压泵马达及第二高压泵马达,第一高压泵及第二高压泵开始工作,两个高压泵同时打开,打开射流清洗装置的高压球阀,在旋转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工作下,高压水通过旋转接头、喷杆,最后从第一喷嘴以高压射流形态喷出,由于第一喷嘴与喷杆成一定角度,在高压水射流的反作用力下,喷杆带动旋转接头一同旋转,从而使旋转喷杆组件喷出高压水射流在地面上形成彼此相关的圆环。当旋转高压射流清洗装置随车以一定速度在地面移动时,可确保高压水射流喷出的圆环成螺旋线分布且彼此重叠,从而确保对地面进行无死角清洁。地面上的积垢、油污等污染物在高压水射流的打击力作用下与地面剥离,由于清洗装置罩体四周被弹性挡板封闭,这些污染物在风速的作用下随气流一同途径软管进入进污管,然后进入储料仓,从而确保地面上干净整洁,无污水等杂质残留。由于储料仓断面面积远大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断面面积,故气流进入储料仓后,速度降低,污水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储料仓中。然后,气流途径分离器将气流中固体颗粒过滤后,由储料仓进入分离器进入风道,分离器将气流中的粉尘过滤,除低PM2.5扬尘,最后通过风机和消音装置进入大气。
下面提供洗扫作业模式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如图6、图7所示,当需要对地面进行洗扫作业模式时,启动车辆,启动分动箱,通过按钮切换至洗扫工作模式,在程序自动控制下,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自动打开,转速自动提高至工作转速1200r/min,风机在风机传动轴的作用下,开始进行抽吸作业;在齿轮泵的作用下,将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提升油缸(第三提升机构)提起,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的提升油缸伸出,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打开并放下(通过第一提升机构以及第二提升机构实现),滚刷装置55放下 (滚刷装置位于左右扫盘之间,起到将垃圾导向到左右扫盘的洗扫吸口作用),并在开式变量泵的作用下,启动左洗扫盘马达、右洗扫盘马达,滚刷马达,左右洗扫盘、滚刷开动转动;同时启动第一高压泵马达,启动第一高压泵,打开洗扫水路高压球阀,对路面进行冲刷并起到降尘的作用;通过左右扫盘和滚刷的作用下,将垃圾集中在左右抽吸口,这些垃圾在风速的作用下随气流一同途径软管进入进污管,然后进入储料仓,从而确保地面上干净整洁,无污水等杂质残留。由于储料仓断面面积远大于左右抽吸装置的断面面积,故气流进入储料仓后,速度降低,污水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储料仓中。然后,气流途径分离器将气流中固体颗粒过滤后,由储料仓进入分离器进入风道,分离器将气流中的粉尘过滤,除低PM2.5扬尘,最后通过风机和消音装置进入大气。
下面提供左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如图8、图9所示,当需要对车辆左侧地面进行洗扫作业模式时,启动车辆,启动分动箱,通过按钮切换至左洗扫工作模式,在程序自动控制下,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右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左阀门切换装置自动打开,转速自动提高至工作转速1200r/min,风机在风机传动轴的作用下,开始进行抽吸作业;在齿轮泵的作用下,将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提升油缸(第三提升机构)提起,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提升油缸(第二提升机构)提起,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提升油缸(第一提升机构)放下,左洗扫盘打开并放下,滚刷装置放下(滚刷装置位于左右扫盘之间,起到将垃圾导向到左右扫盘的洗扫吸口作用),滚刷装置往左侧倾摆;并在开式变量泵的作用下,启动左洗扫盘马达,滚刷马达,左洗扫盘、滚刷开动转动;同时启动第一高压泵马达,启动第一高压泵,打开洗扫水路高压球阀,对路面进行冲刷并起到降尘的作用;通过左洗扫盘和滚刷的作用下,将垃圾集中在左抽吸口,这些垃圾在风速的作用下随气流一同途径软管进入进污管,然后进入储料仓,从而确保地面上干净整洁,无污水等杂质残留。由于储料仓断面面积远大于左右抽吸装置的断面面积,故气流进入储料仓后,速度降低,污水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储料仓中。然后,气流途径分离器将气流中固体颗粒过滤后,由储料仓进入分离器进入风道,分离器将气流中的粉尘过滤,除低PM2.5扬尘,最后通过风机和消音装置进入大气。
下面提供右侧地面洗扫作业模式的其中一种实施例:
如图10、图11所示,当需要对车辆右侧地面进行洗扫作业模式时,启动车辆,启动分动箱,通过按钮切换至右洗扫工作模式,在程序自动控制下,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左阀门切换装置自动关闭、右阀门切换装置自动打开,转速自动提高至工作转速1200r/min,风机在风机传动轴的作用下,开始进行抽吸作业;在齿轮泵的作用下,将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提升油缸(第三提升机构)提起,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提升油缸(第一提升机构)提起,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提升油缸(第二提升机构)放下,右洗扫盘打开并放下,滚刷装置放下(滚刷装置位于左右扫盘之间,起到将垃圾导向到左右扫盘的洗扫吸口作用),滚刷装置往右侧倾摆;并在开式变量泵的作用下,启动右洗扫盘马达,滚刷马达,右洗扫盘、滚刷开动转动;同时启动第一高压泵马达,启动第一高压泵,打开洗扫水路高压球阀,对路面进行冲刷并起到降尘的作用;通过右洗扫盘和滚刷的作用下,将垃圾集中在右抽吸口,这些垃圾在风速的作用下随气流一同途径软管进入进污管,然后进入储料仓,从而确保地面上干净整洁,无污水等杂质残留。由于储料仓断面面积远大于左右抽吸装置的断面面积,故气流进入储料仓后,速度降低,污水由于重力作用落入储料仓中。然后,气流途径分离器将气流中固体颗粒过滤后,由储料仓进入分离器进入风道,分离器将气流中的粉尘过滤,除低PM2.5扬尘,最后通过风机和消音装置进入大气。
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本文中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创新理念,对本文所述实施例进行的变更和修改,或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直接或间接地将以上技术方案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底盘,以及设置于车辆底盘上的洗扫装置、高压射流清洗装置、水箱、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分动箱,洗扫装置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均设置于车辆底盘的底部,
洗扫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洗扫吸口,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底部设置有清洗吸口,洗扫吸口以及清洗吸口分别通过抽吸管道连通至风机,风机通过洗扫吸口或清洗吸口抽吸作业污水与垃圾,
所述第一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所述第二高压泵的进液口通过管路连通水箱,第一高压泵的出液口通过管路与洗扫装置的喷嘴相连接,所述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均通过管路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喷嘴相连接,
所述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均与分动箱相连,第一高压泵、第二高压泵以及风机的动力均由分动箱提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阀门切换系统,
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过阀门切换系统切换接通,
所述阀门切换系统包括第一阀门切换装置以及第二阀门切换装置,第一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通断,第二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通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洗扫装置包括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分别连接于车辆底盘的左右两侧,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的底部均设置有洗扫吸口,
所述第一阀门切换装置包括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左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左洗扫盘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左洗扫盘的抽吸管道通断,右阀门切换装置设置于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上,用于控制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通断,
所述左阀门切换装置以及右阀门切换装置用于控制左洗扫盘以及右洗扫盘的抽吸管道切换接通或同时接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洗扫盘的洗扫吸口通过第一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右洗扫盘的洗扫吸口通过第二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高压射流清洗装置通过第三提升机构连接于车辆底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齿轮泵,齿轮泵连接于分动箱,第一提升机构、第二提升机构以及第三提升机构的动力由齿轮泵的液压力提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开式变量柱塞泵,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均通过开式变量柱塞泵连接于分动箱,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的动力由开式变量柱塞泵的液压力提供。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动箱为三级分动箱,分动箱的输入轴连接发动机,分动箱的主输出轴连接后桥系统,分动箱的输出轴I连接风机,分动箱的输出轴Ⅱ连接第一高压泵以及第二高压泵。
8.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泵的功率大于第二高压泵的功率。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上还设置有储料仓,储料仓为中空的腔体结构,所述洗扫装置的抽吸管道以及高压射流清洗装置的抽吸管道均与储料仓的腔体相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底盘上还设置有真空单元,
所述真空单元包括箱体以及过滤系统、风道及消音装置,所述风机以及消音装置设置于箱体内,所述风机的进风口通过风道与储料仓的腔体相连通,所述过滤系统设置于风道内,所述风机的出风口通过消音装置与大气相连通。
CN202122732797.2U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Active CN21658634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797.2U CN216586346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32797.2U CN216586346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6346U true CN216586346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5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32797.2U Active CN216586346U (zh) 2021-11-09 2021-11-09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634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59488A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CN202064313U (zh) 多功能环保节能全天候路面清扫车
CN2389919Y (zh) 全吸式道路清洁车
CN106419767A (zh) 一种家用清洁设备
CN205954545U (zh) 纯电动洗扫车
CN212729691U (zh) 一种用于工业洗地机的速干机构
CN208097698U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除尘装置
CN216586346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深度清洁车
CN214632024U (zh) 一种可清扫大颗粒垃圾的表面清洁机
CN211815905U (zh) 一种多功能道路污染清除车
CN206462946U (zh) 一种集拖地与清扫功能为一体的地面清洁车
CN201959611U (zh) 固定方形板式过滤机
WO2010048860A1 (zh) 一种轻便的洗地或地毯机
CN2608155Y (zh) 多功能环保清洗机
CN111042034B (zh) 清扫车作业状态自动控制系统及自动控制方法
US6453507B1 (en) Self contained, self-cleaning, wet/dry vacuum machine
CN111544980A (zh) 交替回风纤维收集装置
CN105584764A (zh) 一种自带吸污和清洗系统的垃圾车及其运行方法
CN217988823U (zh) 一种除尘装置及带有除尘装置的除尘车
CN111188305A (zh) 一种户外地面吸式垃圾车
CN111042037B (zh) 道路清扫保洁车作业方法及控制系统
CN212283285U (zh) 交替回风纤维收集装置
CN214632023U (zh) 一种用于清扫大颗粒垃圾的表面清洁机
CN216304532U (zh) 用于扫路车抽吸管道的清污系统及其扫路车
CN214387361U (zh) 一种可清扫大颗粒的表面清洁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