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80102U -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80102U
CN216580102U CN202122175286.5U CN202122175286U CN216580102U CN 216580102 U CN216580102 U CN 216580102U CN 202122175286 U CN202122175286 U CN 202122175286U CN 216580102 U CN216580102 U CN 21658010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xhaust pipe
automobile
integrated structure
change
pipe integr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17528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尹钰淇
陈秀琴
刘鹤
王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ongqing Ruil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17528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8010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8010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8010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oling, Air Intake And Gas Exhaust, And Fuel Tank Arrangements In Propulsion Unit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的车身地板上,排气管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电池安装部、排气管和快换连接件,排气管安装部设置在电池安装部的侧边,排气管安装部上设置有避让槽,排气管至少部分被包设在避让槽内,电池安装部内设置有容纳空间,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快换连接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排气管安装部或电池安装部连接,快换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汽车的车身地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管安装部和电池安装部集成在一起,既可以实现电芯模组的容纳,又可以实现排气管的收纳,从而提高了底部空间的利用率低,同时提高了排气管等部件的保护力度。

Description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在当前的汽车产业环境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作为一种新能源汽车备受关注,受到国内外主机厂的广泛重视,正在着力开展产业化研发。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与传统燃油汽车相比,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动力性,而与纯电动汽车相比,不受续航里程的约束,充电时间短,能够更好的满足客户使用需求。
目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底部进行电池包以及底部的排气管布置时,空间矛盾较大,且排气管裸露在外面容易被剐蹭,目前的配置方式空间利用率低且不能对排气管道等进行有效的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技术中汽车底部空间利用率低以及排气管道等保护力度低的问题。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公开了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的车身地板上,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电池安装部和排气管,所述排气管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侧边,所述排气管安装部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排气管至少部分被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电池安装部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气体运输部,所述第一端部一端连接于汽车的车身地板上,所述第一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端与汽车的车身地板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运输部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安装部,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通过所述安装部与汽车的车身地板可拆卸安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快换连接件,所述快换连接件一端与所述安装部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另一端连接于汽车的车身地板上。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避让槽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槽底,所述排气集成结构安装至汽车上后,所述槽底安装至汽车的车身地板上后,所述第一槽壁、第二槽壁、槽底以及汽车的车身地板之间围合成避让空间,所述气体运输部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安装部与所述电池安装部一体成型。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的车身地板上,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电池安装部、排气管和快换连接件,所述排气管安装部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的侧边,所述排气管安装部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排气管至少部分被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电池安装部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所述快换连接件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与排气管安装部或电池安装部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与汽车的车身地板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管安装部和电池安装部集成在一起,既可以实现电芯模组的容纳,又可以实现排气管的收纳,从而提高了底部空间的利用率低,同时可以减少行驶过程中对排气管的剐蹭,提高了排气管等部件的保护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与汽车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与汽车安装后的断面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快换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序号对应如下:
1-排气管安装部,2-电池安装部,3-排气管,4-汽车,5-车身地板,6-快换连接件,61-第一连接部,62-第二连接部,7-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具体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与汽车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与汽车安装后的断面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1、电池安装部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2的侧边,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排气管3至少部分被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电池安装部2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通过将排气管安装部1和电池安装部2集成在一起,既可以实现电芯模组的容纳,又可以实现排气管3的收纳,从而提高了底部空间的利用率低,同时可以减少行驶过程中对排气管3的剐蹭,提高了排气管3等部件的保护力度。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3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气体运输部,所述第一端部一端连接于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所述第一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端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连接。具体的,所述气体运输部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安装部7,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通过所述安装部7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可拆卸安装。具体的,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快换连接件6,所述快换连接件6一端与所述安装部7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6另一端连接于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从而通过快换连接件6实现排气管集成结构与车身地板5的可拆卸安装。
优选的,安装部7设置在电池包壳体的侧边,安装部7为两个,具体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在电池包壳体相对的两侧,以提高电池包壳体在汽车上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的,安装部7上还设置有定位销,优选的,定位销为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通过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上均设置定位销,可以在电池包安装时,对电池包起到定位作用,提高电池包的安装效率及安装准确率。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快换连接件6可以是螺栓、销钉或者其它可以起到连接限位作用的工件,示例性的,快换连接件6也可以是如图3所示的工件。如图3所示,快换连接件6包括第一连接部61和第二连接部62,快换连接件6通过第一连接部61与排气管安装部1或电池安装部2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6通过第二连接部62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连接。
可以理解的是,安装部7为两个,且设置在电池包壳体的侧边,仅是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在其它可实施的方案中,安装部7的个数也可以是三个或四个,分别沿电池包壳体的侧边设置。进一步的,安装部7上的定位销的个数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定,这里不进行具体限定。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避让槽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在一示例中,隔热层可以是指隔热材料形成的保护层,可以将隔热材料形成的保护层粘贴在避让槽的内侧壁上,在另一示例中,隔热层也可以是在避让槽的内侧壁上直接涂覆具有隔热作用的材料,以达到隔热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设置隔热层,可以在排气管3设置在避让槽后,将避让槽与排气管3隔开,以避免排气管3集成结构上的电池安装部2内的电芯模组工作发热对排气管3造成影响。
进一步的,所述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槽底,所述排气集成结构安装至汽车4上后,所述槽底安装至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后,所述第一槽壁、第二槽壁、槽底以及汽车4的车身地板5之间围合成避让空间,所述气体运输部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在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和所述电池安装部2可以一体成型,例如,可以是在现有的电池包壳体的基础上,将电池包壳体分割为排气管安装部1和电池安装部2,从而可以在不改变电池包壳体的原始尺寸以及轮廓的基础上,划分出排气管安装部1,以对排气管3进行避让的同时对排气管3进行保护,避免排气管3大部分裸露在外面,而被剐蹭。
在另一种可能实现的方案中,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和所述电池安装部2也可以相互连接,例如,以现有的电池包壳体作为电池安装部2,重新设置具有避让槽结构的排气管安装部1,将排气管安装部1与电池安装部2进行连接,以形成排气管3集成结构。优选的,在该示例中,排气管安装部1和电池安装部2之间可以焊接也可以可拆卸连接。通过排气管安装部1与电池安装部2之间可拆卸连接,可以在排气管3需要更换时,仅拆卸排气管安装部1即可,避免电池安装部2的拆卸,更换方便,减少劳动耗时。
进一步的,上述将排气管安装部1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的侧边仅是一种优选方案,在其它可能实施的方案中,也可以将排气管安装部1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的中部,即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相对的两个侧边之间。示例性的,当将排气管安装部1设置在电池安装部2的中间时,可以以现有的电池包壳体为基础结构,在电池包壳体的中部开设一个避让槽,将该避让槽作为排气管安装部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现有的电池包壳体上直接开设避让槽,可以在不改变电池包的原始尺寸的情况下,形成排气管安装部1,对排气管3进行避让。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个方面,还公开了一种汽车4,所述汽车4包括上述所述的排气管集成结构。
进一步的,汽车4可以为增程式混合动力汽车或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4。
本实用新型的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所述排气管3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1、电池安装部2和排气管3,所述排气管3安装部1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2的侧边,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排气管3至少部分被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电池安装部2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排气管安装部1和电池安装部2集成在一起,既可以实现电芯模组的容纳,又可以实现排气管3的收纳,从而提高了底部空间的利用率低,同时可以减少行驶过程中对排气管3的剐蹭,提高了排气管3等部件的保护力度。
在本文中,所涉及的前、后、上、下等方位词是以附图中零部件位于图中以及零部件相互之间的位置来定义的,只是为了表达技术方案的清楚及方便。应当理解,方位词的使用不应限制本申请请求保护的范围。
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文中上述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能够相互结合。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几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在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包括排气管安装部(1)、电池安装部(2)、排气管(3)和快换连接件(6),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设置在所述电池安装部(2)的侧边,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上设置有避让槽,所述排气管(3)至少部分被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所述电池安装部(2)内设置有容纳空间,所述容纳空间用于容纳电芯模组,所述快换连接件(6)一端通过第一连接部(61)与排气管安装部(1)或电池安装部(2)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6)的另一端通过第二连接部(62)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3)包括第一端部、第二端部和气体运输部,所述第一端部一端连接于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所述第一端部的另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连接,所述第二端部一端与所述气体运输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端部的另一端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运输部包设在所述避让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安装部(7),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通过所述安装部(7)与汽车(4)的车身地板(5)可拆卸安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还包括快换连接件(6),所述快换连接件(6)一端与所述安装部(7)连接,所述快换连接件(6)另一端连接于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的内侧壁上还设置有隔热层。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避让槽包括第一槽壁、第二槽壁和槽底,所述排气管集成结构安装至汽车(4)上后,所述槽底安装至汽车(4)的车身地板(5)上后,所述第一槽壁、第二槽壁、槽底以及汽车(4)的车身地板(5)之间围合成避让空间,所述气体运输部设置在所述避让空间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安装部(1)与所述电池安装部(2)一体成型。
9.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4)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
CN202122175286.5U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Active CN21658010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5286.5U CN21658010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175286.5U CN21658010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80102U true CN216580102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36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175286.5U Active CN216580102U (zh) 2021-09-09 2021-09-09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80102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844A (zh) * 2022-06-01 2022-08-2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37844A (zh) * 2022-06-01 2022-08-23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CN114937844B (zh) * 2022-06-01 2024-01-09 岚图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和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80102U (zh) 一种混动换电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Andaloro et al. Design of a hybrid electric fuel cell power train for an urban bus
CN217114537U (zh) 一种电池及用电装置
US20140322620A1 (en) Compact Safety Type Fuel Cell System
CN116762220A (zh) 容纳装置、电池、用电设备、电池的制造设备及方法
JP2023531536A (ja) 筐体、電池、電力消費機器及び筐体の組立方法
CN216720071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216720070U (zh) 电池和用电设备
CN112259823A (zh) 电池包
WO2023131082A1 (zh) 电池外壳、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16424062U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换电系统及汽车
CN113997776A (zh) 一种排气管集成结构及汽车
CN216773405U (zh) 一种用于混动车辆的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CN114006115A (zh)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换电系统及汽车
CN114006112A (zh) 一种电池包结构及车辆
CN115172949B (zh) 电池单体、电池、用电装置
CN109755674A (zh) 一种具有水冷系统的电池模组
US20240162581A1 (en) Battery cell, battery, and power consumption device
CN221041336U (zh) 电池箱、电池和用电装置
CN221102301U (zh) 电池箱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1390986U (zh) 一种充电系统集成结构
CN22110227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20672679U (zh) 一种换热件、热管理组件、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6213924U (zh) 隔膜件、电极组件及电芯
CN114347810B (zh) 一种分布式架构氢燃料电池叉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05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JIZHI NEW ENERGY AUTOMOBILE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2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ongqing Ruilan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Patentee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ongqing Ruilan Automobile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