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71980U -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 Google Patents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71980U
CN216571980U CN202122822669.7U CN202122822669U CN216571980U CN 216571980 U CN216571980 U CN 216571980U CN 202122822669 U CN202122822669 U CN 202122822669U CN 216571980 U CN216571980 U CN 2165719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plate
cover plate
cavity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2266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郭俊
谭乐乐
张献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grow Power Suppl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2266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719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719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719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其中,过滤装置包括盖板、筒体以及第一过滤层;盖板开设有进油口;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开口,盖板盖合并固定于筒体的开口处,筒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空腔的出油口,且出油口位于空腔靠近进油口的一端;第一过滤层设置于进油口处。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能够防止沙尘进入储油仓内,避免因沙尘无法排除而导致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减小。

Description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装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背景技术
油浸式变压器是一种用矿物油或者植物油作为变压器铁芯和绕组的绝缘介质,同时充当冷却介质的一种新型高性能变压器。一般情况下,油浸式变压器发生故障或者受到意外撞击时,会出现油泄漏的情况发生,而这种绝缘油对土壤环境有一定的污染性,因此需要对可能产生的事故油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的扩大化。
通常,集装箱底座的上底板表面焊接有挡油边,挡油边围成一圈构成变压器室,上底板在变压器室的下方设有储油仓,同时,上底板在档油边四周内部设有若干连通储油仓的漏油孔。当放置于集装箱底座上的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时,事故油从漏油孔流到储油仓中,从而实现对事故油的收集。
由于集装箱都是安装在室外,沙石等杂物会吹到集装箱上,这些沙石异物会随着雨水通过漏油孔流入到储油仓中,储油仓底部一般设有油水分离阀,雨水可通过油水分离阀排出,但是风沙异物却很难通过阀门排出,这样慢慢就会导致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越来越小,进而影响对事故油收集的效果。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旨在防止沙尘进入储油仓内,避免因沙尘无法排除而导致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减小。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装置,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进油口;
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盖板盖合并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出油口;
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于所述进油口处。
可选地,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
可选地,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出油口处。
可选地,所述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精度。
可选地,所述筒体包括:
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盖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围板,所述围板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端板之间,所述围板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围板。
可选地,所述围板包括多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端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的侧边相互连接。
可选地,所述多个侧板均开设有所述出油口。
可选地,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在所述筒体之外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固定于集装箱底座;或者,
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在所述筒体之外的部分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集装箱底座,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固定于集装箱底座。
可选地,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
可选地,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装箱底座,所述集装箱底座包括上底板以及如上所述的过滤装置;
所述上底板开设有漏油口,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漏油口处;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的盖板盖合所述漏油口,所述过滤装置的筒体位于所述漏油口的下方。
可选地,所述集装箱底座还包括下底板和密封板;
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上底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密封板围设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漏油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可选地,所述上底板的表面设置有环绕围合的挡油边,所述上底板在所述挡油边之内形成油槽,所述漏油口位于所述油槽区域;或者,
所述上底板的表面部分凹设形成油槽,所述漏油口位于所述油槽区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装箱,所述集装箱包括变压器以及如上所述的集装箱底座,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底座上。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中,当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时,事故油会从盖板上的进油口流入筒体的空腔内,由于进油口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能够对外界杂物进行过滤,阻止体积较大的沙石等进入筒体的空腔内,而部分体积较小的沙尘可能会随事故油一同进入到筒体的空腔内。因为沙尘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进入筒体空腔的沙尘将会下沉至空腔的底部,筒体的空腔能够对沙尘进行存储,而进入筒体空腔的事故油则会通过出油口流至储油仓中,从而实现对事故油的收集。对于筒体内存储的沙尘,只要定期清理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如此,可防止外界的沙尘进入储油仓内,避免因沙尘无法排除而导致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减小,从而能够保证对事故油的收集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过滤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过滤装置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过滤装置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过滤装置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座装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底座未装配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B处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0 过滤装置 123 出油口
110 盖板 124 端板
111 进油口 125 侧板
112 安装孔 126 翻边
113 连接螺栓 127 连接孔
114 把手 200 集装箱底座
120 筒体 210 上底板
121 空腔 211 漏油口
122 开口 220 挡油边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过滤装置100。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图1至4所示,该过滤装置100包括盖板110、筒体120以及第一过滤层(未图示);盖板110开设有进油口111;筒体120的内部设置有空腔121,筒体120的一端开设有连通空腔121的开口122,盖板110盖合并固定于筒体120的开口122处,筒体120的侧壁开设有连通空腔121的出油口123;第一过滤层设置于进油口111处。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过滤装置100可应用于集装箱底座200。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设置有变压器室,可用于承载变压器。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对应变压器室的下方设置有储油仓,同时,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开设有连通储油仓的漏油口211(如图7至8所示),过滤装置100可拆卸地安装于该漏油口211处并位于储油仓内(如图5至6所示)。
可选地,漏油口211为方形口,过滤装置100对应设置为矩形体结构。当然,漏油口211和过滤装置100也可为其他形状结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容易理解地,盖板110的外形尺寸大于筒体120的开口122尺寸,以对筒体120的开口122进行盖合,而盖板110上的进油口111的尺寸可小于或等于筒体120的开口122尺寸。另外,第一过滤层可为过滤网,比如铁丝网或钢丝网等,当然,第一过滤层也采用其他具有过滤性能的材料。
当变压器发生漏油事故时,事故油会从盖板110上的进油口111流入筒体120的空腔121内,由于进油口111处设置有第一过滤层,第一过滤层能够对外界杂物进行过滤,阻止体积较大的沙石等进入筒体120的空腔121内,而部分体积较小的沙尘可能会随事故油一同进入到筒体120的空腔121内。因为沙尘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进入筒体120空腔121的沙尘将会下沉至空腔121的底部,筒体120的空腔121能够对沙尘进行存储,而进入筒体120空腔121的事故油则会通过出油口123流至储油仓中,从而实现对事故油的收集。对于筒体120内存储的沙尘,只要定期清理即可,操作简单方便。如此,可防止外界的沙尘进入储油仓内,避免因沙尘无法排除而导致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减小,从而能够保证对事故油的收集效果。
可选地,出油口123位于空腔121靠近进油口111的一端,也即出油口123位于筒体120的上端。如此设置,当通过第一过滤层的沙尘进入到筒体120的空腔121内时,沙尘会下沉至空腔121的底部,堆积在筒体120远离出油口123的位置,而不会直接到达出油口123的位置,可防止沙尘通过出油口123进入到储油仓内。当沙尘堆积到一定高度后,会靠近出油口123,此时,可将过滤装置100进行清理。
在一实施例中,过滤装置100还包括第二过滤层(未图示),第二过滤层设置于出油口123处。
在出油口123未设置任何防护部件的情况下,虽然体积较小的沙尘在通过第一过滤层进入到筒体120的空腔121内后,会在重力作用下自动下沉至空腔121的底部,但是,其中可能会有部分沙尘在风力作用下横向运动,移动到出油口123的位置并进入到储油仓当中;另外,筒体120的空腔121只能够存储一定量的沙尘,在沙尘堆积到一定程度时,即沙尘的高度达到空腔121中出油口的位置时,沙尘也会通过出油口123进入到储油仓当中。为此,本实施例在出油口123处设置第二过滤层,能够将沙尘限定在筒体120的空腔121内,阻挡沙尘通过出油口123进入到储油仓内,从而可进一步提高防沙效果,以保证储油仓的有效储油容积不会减小,保证对事故油的收集效果。可选地,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精度大于第一过滤层的过滤精度,也即是说,第二过滤层能够过滤体积更小的杂物,从而可进一步提高对沙尘的过滤效果。第二过滤层可为过滤网,比如铁丝网或钢丝网等,当然,第二过滤层也采用其他具有过滤性能的材料。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筒体120包括端板124和围板;端板124与盖板110相对且间隔设置;围板连接于盖板110和端板124之间,围板围合形成空腔121,出油口123开设于围板。
本实施例中,筒体120可为柱状体,如此,使得过滤装置100成为形状规则的结构,便于将过滤装置100插入到漏油口211中或将过滤装置100从漏油口211取出,从而提高安装和拆取效率。而且,通过端板124使过滤装置100形成平底结构,可方便放置过滤装置100。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围板包括多个侧板125,侧板125的两端分别与盖板110和端板124连接,相邻两个侧板125的侧边相互连接。
本实施例中,筒体120可为矩形体结构,也即围板包括四个侧板125,四个侧板125依次连接并首尾围合,从而在盖板110和端板124之间围合形成一矩形空腔121。通过设置过滤装置100为规则形状,可方便过滤装置100的安装和拆卸。另外,出油口123可为方形口,以增大通过事故油的口径,加快事故油的流动。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4,多个侧板125均开设有出油口123。
通过在每个侧板125上都设置出油口123,可以加快事故油从筒体120空腔121向储油仓流动,以便及时将泄露在集装箱端板124上的事故油收集到储油仓内,避免事故油对土壤环境的污染以及污染扩大化。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盖板110朝向筒体120的一侧表面在筒体120之外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112,安装孔112用于穿设紧固件,以使过滤装置100固定于集装箱底座200。
具体地,盖板110为矩形板,盖板110在四角位置各设置有一个安装孔112,同时,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螺孔的数量及形状尺寸与安装孔112对应设置。在将过滤装置100安装于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的漏油口211处时,首先将筒体120部分对准漏油口211放入,并让盖板110盖合在漏油口211处,使盖板110的四周边沿紧贴上底板210的表面,然后,通过紧固件如螺栓穿过安装孔112并插入螺孔中,使螺栓的头部压覆在盖板110上,即可将过滤装置100固定在集装箱底座200上。反之,将螺栓从螺孔中取出,即可将过滤装置100从集装箱底座200上拆下,操作简单方便,可实现对过滤装置100内存储的沙尘进行定期清理。
在另一实施例中,盖板110朝向筒体120的一侧表面在筒体120之外的部分设置有连接件,连接件用于连接集装箱底座200,以使过滤装置100固定于集装箱底座200。
具体地,连接件可为螺栓,也即螺栓焊接在盖板110上,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的表面开设有螺孔,螺孔的数量及形状尺寸与螺栓对应设置。如此,通过螺栓和螺孔的配合,可实现过滤装置100与集装箱底座200的可拆卸连接。当然,连接件也可为其他连接结构比如卡扣,则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的表面对应设置卡槽,通过卡扣和卡槽的卡接配合,同样可实现过滤装置100与集装箱底座2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盖板110背离筒体1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114。
具体地,把手114可设置两个,且两个把手114可对称设置。通过在盖板110的上表面设置把手114,可方便工作人员在拆取过滤装置100时,借助把手114将过滤装置100从集装箱底座200的上底板210的漏油口211中提取上来,从而提高拆卸的便捷性。
在一实施例中,盖板110与筒体120可拆卸连接。
具体地,请参阅图3和4,盖板110朝向筒体120的一侧表面设置有连接螺栓113,同时,筒体120的侧板125靠近盖板110的一端设置有翻边126结构,翻边126开设有连接孔127,连接孔127可为腰圆孔,以提高公差配合度。盖板110与筒体120安装时,将盖板110上的连接螺栓113穿过筒体120上的连接孔127,并采用连接螺母与连接螺栓113螺接旋紧,即可将盖板110与筒体120锁固在一起(如图2所示)。通过盖板110和筒体120之间的可拆卸装配,可方便盖板110和筒体120分开制作以及部件更换。当然,盖板110与筒体120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比较卡扣和卡槽的卡接配合,同样可实现盖板110与筒体12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装箱底座200,请参阅图5至7,该集装箱底座200包括上底板210和过滤装置100,该过滤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集装箱底座200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上底板210开设有漏油口211,过滤装置100可拆卸地安装于漏油口211处;过滤装置100的盖板110盖合漏油口211,过滤装置100的筒体120位于漏油口211的下方。
在一实施例中,集装箱底座200还包括下底板和密封板;下底板与上底板210相对且间隔设置,密封板围设于上底板210和下底板之间;其中,上底板210、下底板和密封板之间形成储油腔,漏油口211与储油腔连通。
本实施例中,储油仓为一体式结构,也即储油仓由上底板210、下底板和密封板组成,上底板210、下底板和密封板内部的封闭空间即为储油腔,此方案可简化结构设计。当然,储油仓也可为独立的结构,也即在上底板210和下底板之间额外配置单独的储油装置。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至7,上底板210的表面设置有环绕围合的挡油边220,上底板210在挡油边220之内形成油槽,漏油口211位于油槽区域。
本实施例中,挡油边220顺着上底板210的变压器室的边沿延伸并围合,从而形成一个方形框架。挡油边220具有一定厚度,可将变压器泄露的事故油圈定在一定范围内,避免事故油扩散而污染周围土壤环境。另外,漏油口211可分布在变压器室的斜对角位置。
在另一实施例中,上底板210的表面部分凹设形成油槽,漏油口211位于油槽区域。
通过上底板210的表面向下凹陷形成下沉结构,同样可将变压器泄露的事故油圈定在一定范围内,有利于对事故油进行收集,避免污染的扩大化。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包括变压器和集装箱底座200,该集装箱底座2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集装箱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变压器设置于集装箱底座200上,且变压器位于油槽区域。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包括:
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进油口;
筒体,所述筒体的内部设置有空腔,所述筒体的一端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开口,所述盖板盖合并固定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筒体的侧壁开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出油口;
第一过滤层,所述第一过滤层设置于所述进油口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油口位于所述空腔靠近所述进油口的一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装置还包括第二过滤层,所述第二过滤层设置于所述出油口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层的过滤精度大于所述第一过滤层的过滤精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
端板,所述端板与所述盖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围板,所述围板连接于所述盖板和所述端板之间,所述围板围合形成所述空腔,所述出油口开设于所述围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板包括多个侧板,所述侧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盖板和所述端板连接,相邻两个所述侧板的侧边相互连接。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侧板均开设有所述出油口。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在所述筒体之外的部分设置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用于穿设紧固件,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固定于集装箱底座;或者,
所述盖板朝向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在所述筒体之外的部分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连接集装箱底座,以使所述过滤装置固定于集装箱底座。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背离所述筒体的一侧表面设置有把手。
10.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
11.一种集装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座包括上底板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过滤装置;
所述上底板开设有漏油口,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漏油口处;
其中,所述过滤装置的盖板盖合所述漏油口,所述过滤装置的筒体位于所述漏油口的下方。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底座还包括下底板和密封板;
所述下底板与所述上底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密封板围设于所述上底板和所述下底板之间;
其中,所述上底板、所述下底板和所述密封板之间形成储油腔,所述漏油口与所述储油腔连通。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集装箱底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底板的表面设置有环绕围合的挡油边,所述上底板在所述挡油边之内形成油槽,所述漏油口位于所述油槽区域;或者,
所述上底板的表面部分凹设形成油槽,所述漏油口位于所述油槽区域。
14.一种集装箱,其特征在于,所述集装箱包括变压器以及如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集装箱底座,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集装箱底座上。
CN202122822669.7U 2021-11-16 2021-11-16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Active CN2165719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669.7U CN21657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22669.7U CN21657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71980U true CN216571980U (zh) 2022-05-24

Family

ID=816464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22669.7U Active CN216571980U (zh) 2021-11-16 2021-11-16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719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60052234A (ko) 원자력 발전소용 플로어링 시스템
EP2341509A3 (en) Nuclear fuel assembly debris filter bottom nozzle
CN216571980U (zh) 过滤装置、集装箱底座及集装箱
JP2006113066A5 (zh)
CN214754007U (zh) 一种电池柜
CN202087114U (zh) 一种过滤器
CN111583823A (zh) 一种户外使用的led显示屏
CN209297865U (zh) 一种干式变压器用防尘防护外壳
CN212985640U (zh) 液压油箱用上部防护罩及液压站
CN107246318B (zh) 发电机组降噪罩
CN213242176U (zh) 一种散热效果好的电力变压器
CN209908874U (zh) 一种密封性能良好的可透视内部的电控箱油箱
CN210194684U (zh) 一种具有过滤功能的市政工程防脱井盖
CN210021337U (zh) 一种化工泵用过滤装置
CN213880776U (zh) 一种方便除尘的高低压电器设备
CN212013314U (zh) 一种顶出风式集装箱
CN212369671U (zh) 一种过滤网结构和加工设备基座
CN215673527U (zh) 小型高速车辆传动箱
CN216224824U (zh) 一种净水过滤装置
CN212885865U (zh) 一种两用焊接机机箱
JP7361674B2 (ja) 静止誘導器
CN217240333U (zh) 一种高防护油浸式级联svg装置
CN211536747U (zh) 母液袋式过滤机
CN210737695U (zh) 一种方便清理的供水设备
CN220240881U (zh) 水冷机内部过滤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