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6902U - 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池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66902U CN216566902U CN202121811442.6U CN202121811442U CN216566902U CN 216566902 U CN216566902 U CN 216566902U CN 202121811442 U CN202121811442 U CN 202121811442U CN 216566902 U CN216566902 U CN 216566902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 battery pack
- conducting
- battery protection
- protection boar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呈圆柱状的四个电芯、电池保护板、多个导电片以及套管,四个电芯呈矩阵紧密排列;电池保护板平行地贴设在两相邻电芯的侧壁,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电芯的两端齐平,电池保护板背向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盘,多个焊盘分别设置在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的边缘处;导电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主体部分别盖设于电芯的两端面以分别与电芯的正负极电连接,延伸部向电池保护板延伸以使其端部面向并焊接至对应的焊盘;电芯、电池保护板以及导电片设置在套管的内部空间。电池组的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并且组装工序和步骤简单,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组。
背景技术
现有电池组的电池保护板一般设置在电芯的正极端处或负极端处,导致电池保护板与电芯的电连接需要借助各种线材或者导体才能实现,这样的电池组结构组装的工艺和步骤复杂,生产效率低,不利于实现电池组的自动化组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且易于组装的电池组,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呈圆柱状的四个电芯、电池保护板、多个导电片以及套管,
四个所述电芯呈矩阵紧密排列;
所述电池保护板平行地贴设在两相邻所述电芯的侧壁,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芯的两端齐平,所述电池保护板背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盘,多个所述焊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的边缘处;
所述导电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分别盖设于所述电芯的两端面以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延伸部向所述电池保护板延伸以使其端部面向并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所述电芯、所述电池保护板以及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电池保护板设置在两相邻电芯的侧壁,并且电池保护板的焊盘设置在电池保护板两端的边缘处,易于利用导电片将电芯与电池保护板电连接,电池组的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并且组装工序和步骤简单,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生产效率,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有利于实现电池组的自动化组装。
可选地,相邻所述电芯的电极朝向相反,对角设置的所述电芯的电极朝向相同,所述导电片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片、一个第二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三导电片;
两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同一端且呈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盖设在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分别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所述第二导电片和两所述第三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盖设在远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两所述第三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分别盖设在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和两所述第三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分别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可选地,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位于两所述第三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部分套接有绝缘套管。
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有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路保护芯片、第二电路保护芯片、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保险丝,所述第一电路保护芯片以及所述第二电路保护芯片用于检测所述导电片的通电情况;
所述第一电路保护芯片根据通电情况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通断以控制所述总负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接负极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保护芯片根据通电情况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通断以断开所述保险丝,进而断开所述总正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接正极的电连接。
可选地,四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端面与所述导电片之间分别贴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为环形绝缘片,所述电芯的正极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片中间的通孔。
可选地,所述电池保护板与两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贴设有第二绝缘片。
可选地,所述导电片背向所述电芯的一面贴设有第三绝缘片。
可选地,所述第三绝缘片的形状为梅花形,所述第三绝缘片适配地覆盖在四个所述电芯的端面。
可选地,所述套管为PVC收缩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池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电池保护电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呈圆柱状的四个电芯1、电池保护板2、多个导电片3以及套管4,
四个电芯1呈矩阵紧密排列;
电池保护板2平行地贴设在两相邻电芯1的侧壁,电池保护板2的相对两端分别与电芯1的两端齐平,电池保护板2背向电芯1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盘21,多个焊盘21分别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的相对两端的边缘处;
导电片3包括主体部31和延伸部32,主体部31分别盖设于电芯1的两端面以分别与电芯1的正负极电连接,延伸部32向电池保护板2延伸以使其端部面向并焊接至对应的焊盘21;电芯1、电池保护板2以及导电片3设置在套管4的内部空间。
本实用新型电池组的电池保护板2设置在两相邻电芯1的侧壁,并且电池保护板2的焊盘21设置在电池保护板2两端的边缘处,易于利用导电片3将电芯1与电池保护板2电连接,电池组的结构简单,材料成本低,并且组装工序和步骤简单,有利于提高电池组的生产效率,配合自动化设备进行生产,有利于实现电池组的自动化组装。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电池组适用于扫地机和扫地机器人等电子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组装电池组时,先利用点焊夹具(图未示)固定导电片3和电芯1,然后利用点焊机(图未示)点焊导电片3的主体部31与电芯1的端面;接着,将导电片3的延伸部32的自由端弯折至焊盘21处,并利用点焊机点焊延伸部32与焊盘21。
参阅图2,相邻电芯1的电极朝向相反,对角设置的电芯1的电极朝向相同,导电片3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片33、一个第二导电片34以及两个第三导电片35;
两第一导电片33设置在电池组的同一端且呈并排设置,第一导电片33的主体部31盖设在相邻两电芯1的端面,第一导电片33的延伸部32分别焊接至对应的焊盘21;
第二导电片34和两第三导电片35设置在电池组的另一端,第二导电片34的主体部31盖设在远离电池保护板2的相邻两电芯1的端面,两第三导电片35的主体部31分别盖设在靠近电池保护板2的相邻两电芯1的端面,第二导电片34的延伸部32和两第三导电片35的延伸部32分别焊接至对应的焊盘21。
在本实施例中,导电片3为镍片,借由导电片3与电池保护板2的焊盘21的设置,使得电池组的部件之间配合地更紧密。
优选地,第二导电片34的延伸部32位于两第三导电片35之间,第二导电片34的延伸部32部分套接有绝缘套管51,以绝缘第二导电片34和第三导电片35,确保第二导电片34与电池保护板2的焊盘21稳定连接。
参阅图2和图3,电池保护板2设置有电池保护电路,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第二电路保护芯片U2、第一场效应管Q4、第二场效应管Q5、第三场效应管Q3以及保险丝F1,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以及第二电路保护芯片U2用于检测导电片3的通电情况;
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根据通电情况控制第一场效应管Q4和第二场效应管Q5的通断以控制总负极B-与电池组的外接负极P-的电连接;第二电路保护芯片U2根据通电情况控制第三场效应管Q3的通断以断开保险丝F1,进而断开总正极B+与电池组的外接正极P+的电连接。
具体地,第一导电片33和第二导电片34的通电情况为串联的电芯1中相邻两电芯1的连接节点B1、B2、B3的通电情况,第三导电片35的通电情况为串联的电芯1的总正极B+和总负极B-的通电情况。保险丝F1为三端保险丝。
当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检测到电压过大的通电情况时,启动第二场效应管Q5的栅极,断开总负极B-与电池组的外接负极P-的电连接,以断开电池组的充电回路;若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不能及时工作,而第二电路保护芯片U2检测到电压过大的通电情况时,第二电路保护芯片U2则会启动第三场效应管Q3的栅极,将电池组的外接正极P+的电流通过保险丝F1导通至总负极B-,保险丝F1因无法承受过大的电流而烧断,进而断开电池组的充电回路,以起到双重保护的作用。
当电芯1处于过高温、过低温、欠压、过流或者短路时,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能够检测到这些异常并启动第一场效应管Q4的栅极,断开总负极B-与电池组的外接负极P-的电连接,以断开放电回路;而电池组发生短路,第一电路保护芯片U1没能及时工作时,保险丝F1会及时地烧断,为电芯1提供二级保护。
参阅图2,四个电芯1的正极端的端面与导电片3之间分别贴设有第一绝缘片52,第一绝缘片52为环形绝缘片,电芯1的正极暴露于第一绝缘片52中间的通孔。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绝缘片53为单面被胶绝缘纸,有利于提升导电片3与电芯1连接的稳定性。
参阅图2,电池保护板2与两相邻电芯之间贴设有第二绝缘片53。本实施例中,第二绝缘片53为双面被胶绝缘纸,第二绝缘片53的形状和大小与电池保护板2一致,能够有效地绝缘电池保护板2和电芯1。
参阅图2,导电片3背向电芯1的一面贴设有第三绝缘片54。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绝缘片54为单面被胶绝缘纸。
优选地,第三绝缘片54的形状为梅花形,第三绝缘片54适配地覆盖在四个电芯1的端面。
参阅图1和图2,套管4为PVC收缩膜。套管4的两端形成有开口41,暴露出部分的第三绝缘片54,套管4和第三绝缘片54对电池组的整体起到了绝缘保护的作用。于电池保护板2、电芯1、绝缘片、导电片3组装好后,利用套管4将上述材料包裹住,通过热缩成型将套管4加工至合适大小以固定和保护上述材料。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呈圆柱状的四个电芯,四个所述电芯呈矩阵紧密排列;
电池保护板,所述电池保护板平行地贴设在两相邻所述电芯的侧壁,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分别与所述电芯的两端齐平,所述电池保护板背向所述电芯的一侧设置有多个焊盘,多个所述焊盘分别设置在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对两端的边缘处;
多个导电片,所述导电片包括主体部和延伸部,所述主体部分别盖设于所述电芯的两端面以分别与所述电芯的正负极电连接,所述延伸部向所述电池保护板延伸以使其端部面向并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套管,所述电芯、所述电池保护板以及所述导电片设置在所述套管的内部空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电芯的电极朝向相反,对角设置的所述电芯的电极朝向相同,所述导电片包括两个第一导电片、一个第二导电片以及两个第三导电片;
两所述第一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同一端且呈并排设置,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盖设在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述第一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分别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所述第二导电片和两所述第三导电片设置在所述电池组的另一端,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盖设在远离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两所述第三导电片的所述主体部分别盖设在靠近所述电池保护板的相邻两所述电芯的端面,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和两所述第三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分别焊接至对应的所述焊盘。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位于两所述第三导电片之间,所述第二导电片的所述延伸部部分套接有绝缘套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设置有电池保护电路,所述电池保护电路包括第一电路保护芯片、第二电路保护芯片、第一场效应管、第二场效应管、第三场效应管以及保险丝,所述第一电路保护芯片以及所述第二电路保护芯片用于检测所述导电片的通电情况;
所述第一电路保护芯片根据通电情况控制所述第一场效应管和所述第二场效应管的通断以控制所述总负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接负极的电连接;
所述第二电路保护芯片根据通电情况控制所述第三场效应管的通断以断开所述保险丝,进而断开所述总正极与所述电池组的外接正极的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电芯的正极端的端面与所述导电片之间分别贴设有第一绝缘片,所述第一绝缘片为环形绝缘片,所述电芯的正极暴露于所述第一绝缘片中间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保护板与两相邻所述电芯之间贴设有第二绝缘片。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片背向所述电芯的一面贴设有第三绝缘片。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绝缘片的形状为梅花形,所述第三绝缘片适配地覆盖在四个所述电芯的端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为PVC收缩膜。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11442.6U CN2165669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电池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11442.6U CN2165669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电池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66902U true CN216566902U (zh) | 2022-05-20 |
Family
ID=81592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11442.6U Active CN216566902U (zh) | 2021-08-04 | 2021-08-04 | 电池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66902U (zh) |
-
2021
- 2021-08-04 CN CN202121811442.6U patent/CN216566902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S2653266T3 (es) | Bloque de electrodos, batería estratificada, y método de ensamblaje para batería estratificada | |
KR20190071454A (ko) | 버스바 어셈블리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모듈 | |
KR100839785B1 (ko) | 이차전지 및 그 형성 방법 | |
JP2006156401A (ja) | 二次電池 | |
JP2006128132A (ja) | 二次電池 | |
KR20120025529A (ko) | 음극 및 양극 집전장치를 갖는 리튬이온 전지 팩 | |
WO2013132978A1 (ja) | 組電池 | |
WO2018161324A1 (zh) | 圆柱形锂电池组 | |
JP2009231138A (ja) | 電池パック | |
TW200937697A (en) |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excellent energy density and PCM assembly therefor | |
JP2015103521A (ja) | 二次電池 | |
US20140079971A1 (en) | Lithium battery structure | |
JP4744096B2 (ja) | パック電池 | |
JP2016171063A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KR101985762B1 (ko) | 단자의 연결 구조가 개선된 이차 전지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 | |
TW201138184A (en) | Battery module | |
KR20140094205A (ko) | 이차 전지 | |
KR100322098B1 (ko) | 2차 전지 | |
CN216566902U (zh) | 电池组 | |
JP2004071173A (ja) | 積層型電池 | |
JP3127610U (ja) | 立方形状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用コア | |
JP3631110B2 (ja) | バッテリーパック | |
WO2015167033A1 (ko) | 보호회로모듈 고정부를 포함하는 전지팩 | |
CN209730042U (zh) | 一种具有弯折导电基板的可充电电池 | |
JP2014056808A (ja) | リードプレート、それを具備するバッテリパック及びバッテリパックの製造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4 Address after: 523000 Room 301, building 1, No. 9, industrial West Third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Dongguan chuangzhime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9, Gongye West 3rd Road, Songshanhu Park, Dongguan, Guangdong 523000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CHUANGMING BATTERY TECHNOLOGY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