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4380U -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 Google Patents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4380U
CN216564380U CN202123375471.5U CN202123375471U CN216564380U CN 216564380 U CN216564380 U CN 216564380U CN 202123375471 U CN202123375471 U CN 202123375471U CN 216564380 U CN216564380 U CN 21656438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le
flip cover
sides
robot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75471.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鑫
莫华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Yuelong Plastic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iesi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Yuelong Plastic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iesi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Yuelong Plastic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Guangzhou Siesito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Yuelong Plastic Me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75471.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438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438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438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包括卡座、翻盖及锁固螺栓;卡座包括铰接部及连接铰接部的接合部;铰接部上设置有插槽,插槽呈L状结构设置,插槽包括延伸部及与延伸部连通的抵持部;翻盖上设置有插销,插销相对设置在翻盖的两侧,插销对应插设在插槽内;插销上设置有切面,两侧的切面自卡座向翻盖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上述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通过设置插销与插槽的铰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转轴,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在插销上设置切面,生产安装时可之间将翻盖插入插槽内,并防止脱出,保证装配更方便。

Description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拖链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背景技术
拖链又名电线电缆保护拖链,是一种束缚电缆或电线或空压管及油压管以方便其转动及运动的装置。拖链应用于往复运动的场合,能够对内置的电缆、油管、气管、水管等起到牵引和保护的作用。拖链已被广泛应用于数控机床、电子设备、玻璃机械、注塑机机械手、搬运机械、塑料机械、起重设备、木工机械、汽车行业、产业车辆、金属加工机、机床、铸造机械、港口设备、平板显示设备、半导体设备等行业。
现有的拖链在安装时都需要在拖链指定位置的外侧套设固定座,再将固定座与机械设备连接,以将拖链固定在机械设备上随机械设备一起运动,但是现有的固定座都是采用两个相对分离的半圆体拼接,再通过一端穿设转轴,另一端穿设固定螺栓进行固定,固定座的生产成本高,且生产时安装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生产成本高,安装不方便的问题,提供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包括:
卡座,所述卡座包括铰接部及连接所述铰接部的接合部;所述铰接部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插槽包括延伸部及与所述延伸部连通的抵持部;所述卡座上设置有第一穿孔;
翻盖,与所述卡座连接,所述翻盖一端与所述铰接部相铰接;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相对设置在所述翻盖的两侧,所述插销对应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销上设置有切面,两侧的所述切面自所述卡座向所述翻盖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所述翻盖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沉头槽;
锁固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所述锁固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所述锁固螺栓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所述沉头槽内。
上述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通过设置插销与插槽的铰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转轴,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在插销上设置切面,生产安装时可之间将翻盖插入插槽内,并防止脱出,保证装配更方便;并通过将插槽呈L状结构设置,保证插销滑入抵持部时翻盖可以与卡座呈垂直卡接,减小的安装空间,使后期的维护装拆更方便快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抵持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接合部的一侧,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延伸部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插销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插销分别自所述翻盖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切面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插销相互靠近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合部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翻盖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翻盖对应与所述接合部对接呈环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合部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接合部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一端,所述定位块呈矩形凸块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槽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块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块呈并列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孔的两侧;所述定位槽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槽呈并列状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孔的两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沉头槽呈六边形凹槽状结构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呈圆弧形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卡条沿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的内侧曲面周缘位置延伸设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述的卡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述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号的含义为:
100、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10、卡座;11、铰接部;12、插槽;13、延伸部;14、抵持部;15、接合部;16、第一穿孔;17、定位块;
20、翻盖;21、插销;22、切面;25、第二穿孔;26、沉头槽;27、定位槽;
30、锁固螺栓;
200、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50、卡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100,包括卡座10、与卡座10连接的翻盖20、及分别连接卡座10与翻盖20的锁固螺栓30;该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100套设在拖链外侧,并与外界机械设备连接,以将拖链固定在机械设备上。
该卡座10包括铰接部11及连接铰接部11的接合部15。该铰接部11呈凸块状结构设置,该铰接部11设置在接合部15的一端;该接合部15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该接合部15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接合部15对应设置在外界拖链的一侧。进一步地,该铰接部11上设置有插槽12,该插槽12呈L状结构设置,该插槽12连通铰接部11的两侧;该插槽12包括延伸部13及与延伸部13连通的抵持部14。该延伸部13沿竖直方向设置,该抵持部14设置在延伸部13靠近接合部15的一侧,该抵持部14沿水平方向设置,该抵持部14与延伸部13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该卡座10上设置有第一穿孔16;该第一穿孔16呈圆形通孔状结构设置,该第一穿孔16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一穿孔16设置在接合部15远离铰接部11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该接合部15上设置有定位块17,该定位块17设置在接合部15远离铰接部11的一端,该定位块17呈矩形凸块状结构设置;进一步地,该定位块17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块17呈并列状设置在第一穿孔16的两侧。
该翻盖20的一端与铰接部11相铰接,该翻盖20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翻盖20对应与接合部15对接呈环状结构设置,进而保证翻盖20与卡座10套设在拖链的外侧。该翻盖20上设置有插销21,该插销21设置在翻盖20靠近铰接部11的一端,该插销21相对设置在翻盖20的两侧,插销21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插销21分别自翻盖20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插销21对应插设在插槽12内。进一步地,该插销21上设置有切面22,该切面22设置在两侧的插销21相互靠近的一端,两侧的切面22自卡座10向翻盖20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以方便将插销21插设在插槽12内。
该翻盖20上设置有第二穿孔25,该第二穿孔25呈圆形通孔状结构设置,该第二穿孔25沿竖直方向设置,第二穿孔25与第一穿孔16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进一步地,该第一穿孔16与第二穿孔25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沉头槽26,该沉头槽26呈六边形凹槽状结构设置,该沉头槽26用于方便卡座10与翻盖20的正反双向安装,即方便卡座10与外界机械设备固定或翻盖20与外界机械设备固定,均可以通过锁固螺栓30进行快速的固定操作。在本实施例中,该翻盖20上设置有定位槽27,该定位槽27与定位块17的设置位置相对应,该定位槽27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定位块17对应插设在定位槽27内,以对卡座10与翻盖20的接合位置进行定位;进一步地,该定位槽27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定位槽27呈并列状设置在第二穿孔25的两侧。可以理解地,该定位槽27可以设置在卡座10上,对应地,该定位块17设置在翻盖20上,保证通过定位块17与定位槽27相互插接对卡座10与翻盖20的接合位置进行定位即可。
该锁固螺栓30分别连接卡座10与翻盖20,该锁固螺栓30依次穿设第一穿孔16与第二穿孔25,该锁固螺栓30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沉头槽26内,锁固螺栓30用于相对固定卡座10与翻盖20,通过在第一穿孔16与第二穿孔25相互背离的一端均设置沉头槽26,保证锁固螺栓30实现正反双向安装。
请参阅图5,为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方式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200,与第一实施方式中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100的区别之处在于,该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200的卡座10与翻盖20上设置有卡条50;该卡条50呈圆弧形长条状结构设置,卡条50沿卡座10与翻盖20的内侧曲面周缘位置延伸设置,该卡条50向卡座10与翻盖20的内部方向凸起设置。第二实施方式中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200用于直接与拖链进行卡接固定,通过卡条50将卡座10与翻盖20直接与外界拖链的外侧面相卡接,而第一实施方式需要在拖链的外侧设置球头,卡座10与翻盖20对应夹持在球头的两侧进行固定,第一实施方式用于设置在拖链的拐点排布位置,第二实施方式用于设置在拖链的直线排布位置。
上述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100,通过设置插销21与插槽12的铰接方式,不需要额外的转轴,进而降低了加工成本,通过在插销21上设置切面22,生产安装时可之间将翻盖20插入插槽12内,并防止脱出,保证装配更方便;并通过将插槽12呈L状结构设置,保证插销21滑入抵持部14时翻盖20可以与卡座10呈垂直卡接,减小的安装空间,使后期的维护装拆更方便快捷。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包括:
卡座,所述卡座包括铰接部及连接所述铰接部的接合部;所述铰接部上设置有插槽,所述插槽呈L状结构设置,所述插槽包括延伸部及与所述延伸部连通的抵持部;所述卡座上设置有第一穿孔;
翻盖,与所述卡座连接,所述翻盖一端与所述铰接部相铰接;所述翻盖上设置有插销,所述插销相对设置在所述翻盖的两侧,所述插销对应插设在所述插槽内;所述插销上设置有切面,两侧的所述切面自所述卡座向所述翻盖方向呈逐渐靠近状倾斜设置;所述翻盖上设置有第二穿孔,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相互背离的一端分别设置有沉头槽;
锁固螺栓,分别连接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所述锁固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穿孔与所述第二穿孔,所述锁固螺栓的两端分别抵设在所述沉头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持部设置在所述延伸部靠近所述接合部的一侧,所述抵持部与所述延伸部的设置方向相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销呈圆柱状结构设置,所述插销分别自所述翻盖的两侧相向延伸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切面设置在两侧的所述插销相互靠近的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翻盖呈半圆弧状结构设置,所述翻盖对应与所述接合部对接呈环状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合部上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设置在所述接合部远离所述铰接部的一端,所述定位块呈矩形凸块状结构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与所述定位块的设置位置相对应,所述定位槽呈矩形凹槽状结构设置,所述定位块对应插设在所述定位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块呈并列状设置在所述第一穿孔的两侧;所述定位槽的设置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槽呈并列状设置在所述第二穿孔的两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沉头槽呈六边形凹槽状结构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上设置有卡条,所述卡条呈圆弧形长条状结构设置,所述卡条沿所述卡座与所述翻盖的内侧曲面周缘位置延伸设置。
CN202123375471.5U 2021-12-29 2021-12-29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Active CN21656438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5471.5U CN216564380U (zh) 2021-12-29 2021-12-29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75471.5U CN216564380U (zh) 2021-12-29 2021-12-29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4380U true CN21656438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89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75471.5U Active CN216564380U (zh) 2021-12-29 2021-12-29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438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368133B1 (en) Quick lock power cord
EP2769889B1 (en) Connector of wiper blade device
CN216564380U (zh) 机器人管线包固定座
EP3865722B1 (en) Bearing stator, compressor, and air conditioner
US9096990B2 (en) Hydraulic fitting for bulkhead mounting with key shaped cross section
US6945814B2 (en) Multi-posi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robotic tool changer
CN212553610U (zh) 一种同步器自动化生产线用滑块取料夹爪及机械手
CN214578614U (zh) 龙骨拖链
CN217234276U (zh) 拖链承载龙骨
CN214541621U (zh) 无尘拖链
EP2712029B1 (en) A contact carrier unit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ion socket or plug
CN102689210B (zh) 夹紧机构
CN214578613U (zh) 拖链外壳
CN216564463U (zh) 重载式无尘拖链
CN214578615U (zh) 拖链接合块
CN110253035B (zh) 一种加工差速器壳体内腔的机床
CN203804758U (zh) 非标尾柄定位开口式研磨夹具
KR102414244B1 (ko) 휴대용 파이프 나사 성형기
CN215284670U (zh) 管卡及汽车
CN113119006B (zh) 一种皮带轮安装的工装夹
CN213093527U (zh) 一种对齐工具以及生产线
CN218535388U (zh) 一种治具及其固定组件
CN219513076U (zh) 一种载具
CN219247130U (zh) 插头定位机构
CN215830236U (zh) 快拆锁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