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60050U -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60050U
CN216560050U CN202122714683.5U CN202122714683U CN216560050U CN 216560050 U CN216560050 U CN 216560050U CN 202122714683 U CN202122714683 U CN 202122714683U CN 216560050 U CN216560050 U CN 21656005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pipe
storage container
water storage
hydraul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14683.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敏
于桓飞
陈秀良
徐伟利
黄文涛
陈光耀
陶俊儒
蔡云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and Estuary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and Estua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and Estuary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Institute of Hydraulics and Estuary
Priority to CN202122714683.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6005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6005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6005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Landscapes

  • Testing Resistance To Weather,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Mechanical Method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包括: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加热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水泵;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的水,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及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制冷器、温度传感器和水泵相连接。实现了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水恒温,即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用水恒温和水的回收循环。

Description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土工合成材料水力性能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背景技术
土工布、排水板等土工合成材料在软土地基处理工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在软基处理排水固结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其水力学性能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软基处理的效率。水力学性能检测中一个最重要的媒介是水,由于水具有粘滞性,在相关水力学性能的检测标准中均明确要求水温宜控制在20±2℃,以减小试验误差。
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水温随季节变化很大,自来水管出水无法满足要求;试验过程中水需持续流动,且试验过程较长,导致用水量较大,恒温水箱中的水加热或制冷需要一个过程。如果水不回收循环,水温较难达到恒定标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试验用水水温随季节变化大从而影响土工合成材料水力学性能检测结果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包括: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加热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
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的水,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及
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制冷器、温度传感器和水泵相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稳水头水箱,所述稳水头水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低于所述外筒,所述内筒顶部与所述外筒相连通,所述内筒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筒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外筒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输入端通过加水管与所述取水管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内筒的输出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外筒的输出端通过溢流管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自来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进一步地,所述阀门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的水的接水漏斗。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的下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阀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阀门和水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在储水容器中设置有加热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并通过智能控制器对所述加热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水恒温,即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用水常温,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水泵通过取水管将所述储水容器中的恒温水传输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回水管将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排出的水传输至所述储水容器中,实现了水的回收循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
100、储水容器;110、自来水管;111、阀门;120、加热制冷器;130、温度传感器;140、水位传感器;200、取水管;210、水泵;220、加水管;300、回水管;310、接水漏斗;400、智能控制器;500、稳水头水箱;510、内筒;520、外筒;530、进水管;540、溢流管;600、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装置可以包括储水容器100、取水管200、回水管300及智能控制器400,所述储水容器100连接有自来水管110,所述储水容器100内设置有加热制冷器120和温度传感器130;所述取水管200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100内部,所述取水管200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取水管200上设置有水泵210;所述回水管300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出端的水,所述回水管300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100内部;所述智能控制器400分别与所述加热制冷器120、温度传感器130和水泵210相连接。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申请在储水容器100中设置有加热制冷器120和温度传感器130,并通过智能控制器400对所述加热制冷器120和温度传感器130进行控制,以使得所述储水容器100中的水恒温,即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用水常温,保证了检测结果的科学准确;水泵210通过取水管200将所述储水容器100中的恒温水传输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入端,回水管300将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出端排出的水传输至所述储水容器100中,实现了水的回收循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容器100的容积一般在1m3以上,以提供足够的试验用水。
具体地,所述取水管200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100内中部,从而实现试验用水的回收循环,也有力地保障了总水量的基本循环,保障了水温的恒定。
具体地,所述水泵210的最大流量不小于1000l/h,以使得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进行检测时的水流量满足检测需求。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给出一个水泵210的最大流量范围的示例,具体最大流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该设定为本领域常规手段。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储水容器100中的温度变化设定为每小时不大于1℃,所述加热制冷器120和温度传感器130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器400相连,当温度传感器130测得水温与设定温度偏差超过0.5℃时,智能控制器400立即控制加热制冷器120开始工作,确保储水容器100中的水温保持在20±1℃。
具体地,该装置还包括稳水头水箱500,所述稳水头水箱500包括内筒510和外筒520,所述内筒510低于所述外筒520,所述内筒510顶部与所述外筒520相连通,所述内筒510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管200相连通,所述内筒510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外筒520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水容器100相连通,从而使得所述稳水头水箱500能向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提供稳定的水流。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510的顶部侧壁上设置有溢流口,当所述内筒510中的水位到达所述溢流口时能向所述外筒520溢出,从而使得内筒510中过多的水通过所述外筒520的输出端回到所述储水容器100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内筒510的顶部敞开不封闭,当所述内筒510中的水位到达所述内筒510顶部时能向所述外筒520溢出,从而使得内筒510中过多的水通过所述外筒520的输出端回到所述储水容器100中。
具体地,所述内筒510的输入端通过加水管220与所述取水管200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内筒510的输出端通过进水管530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入端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外筒520的输出端通过溢流管540与所述储水容器100相连通。
具体地,所述取水管200和加水管220的管径大于所述进水管530和溢流管540的管径,使得所述稳水头水箱500中的水保持溢流状态,从而确保了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进行试验时水头的稳定。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取水管200、加水管220、回水管300内径不小于30mm,所述进水管530、溢流管540内径不小于20mm,这么设计的原因是,为了满足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进行检测时的水流量需求,所述水泵210的最大流量不小于1000l/h,从而得到主水管即取水管200、加水管220和回水管300的内径为不小于30mm,由于进水管530和溢流管540产生了分流,因此进水管530和溢流管540的内径可设置得较小,本实施例中设置为不小于20mm。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给出一个各管道内径范围的示例,具体各管道内径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定,该设定为本领域常规手段。
具体地,所述自来水管110上设置有阀门111,所述阀门111可为手动阀门或电动阀门,用于控制所述自来水管110向所述出水容器中进水。
具体地,所述阀门111与所述智能控制器400相连接,此时所述阀门111为电动阀门,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阀门111为电动球阀,便于接受所述智能控制器400的电动控制。
具体地,所述回水管300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的输出端的水的接水漏斗310,所述接水漏斗310的口径远大于所述回水管300的管径,减少了回收过程中的浪费。
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140,所述水位传感器140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100的下部,所述水位传感器140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400相连接,以便于通过所述水位传感器140测得的水位调控所述储水容器100中的水位。
具体地,所述装置还包括阀门111和水位传感器140,所述阀门111和水位传感器140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器400相连接,以使得所述储水容器100中的水位保持在预定范围内。在具体实施中,当储水容器100中水位低于设定最低水位时,智能控制器400立即开启阀门111加水;当水位上升至设定最高水位时,智能控制器400立即关闭阀门111停止加水。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的工作过程如下:
智能控制器400控制加热制冷器120对储水容器100中的水进行加热或制冷,使水温处于20±1℃的范围内,当水温达到20±1℃范围时,智能控制器400控制水泵210进行工作,将储水容器100中下部的水通过取水管200和加水管220运输到稳水头水箱500的内筒510中,由于取水管200和加水管220的管径大于进水管530和溢流管540的管径,因此稳水头水箱500中的水在一定时间后能够保持溢流状态,从而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提供稳定的水源,稳水头水箱500通过进水管530将稳定且恒温的水提供给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600输出的水则通过接水漏斗310和回水管300回到储水容器100中;同时智能控制器400通过水位传感器140监控储水容器100中的水位,若水位过低,则打开阀门111,反之则关闭阀门111;同时智能控制器400通过温度传感器130对储水容器100内的水温进行监控,当温度传感器130测得水温与设定温度偏差超过0.5℃时,智能控制器400立即控制加热制冷器120开始工作。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内容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0)

1.一种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储水容器,所述储水容器连接有自来水管,所述储水容器内设置有加热制冷器和温度传感器;
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取水管上设置有水泵;
回水管,所述回水管的一端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的水,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内部;及
智能控制器,所述智能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加热制冷器、温度传感器和水泵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稳水头水箱,所述稳水头水箱包括内筒和外筒,所述内筒低于所述外筒,所述内筒顶部与所述外筒相连通,所述内筒的输入端与所述取水管相连通,所述内筒的输出端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所述外筒的输出端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输入端通过加水管与所述取水管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的输出端通过进水管与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入端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的输出端通过溢流管与所述储水容器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来水管上设置有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门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上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的输出端的水的接水漏斗。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水位传感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一端伸入所述储水容器的下部,所述水位传感器的另一端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阀门和水位传感器,所述阀门和水位传感器分别与所述智能控制器相连接。
CN202122714683.5U 2021-11-08 2021-11-08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Active CN21656005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4683.5U CN21656005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14683.5U CN21656005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60050U true CN216560050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14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14683.5U Active CN216560050U (zh) 2021-11-08 2021-11-08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6005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82291B (zh) 开式动态循环水蓄热装置
CN102445399B (zh) 脉冲试验台以及增压器
CN105698318A (zh) 一种供冷供热能源站及方法
CN216560050U (zh) 为水力学性能检测设备提供恒温水并实现回收循环的装置
CN105091628A (zh) 一种热交换器、土壤换热器及地源热泵空调系统
CN109442817B (zh) 一种厂区冷冻水供水网络水力平衡系统
CN206830401U (zh) 一种智能高压柱塞泵
CN107010993B (zh) 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的冷却降温系统
CN210486203U (zh) 一种水冷却系统
CN107354968A (zh) 直饮水低能耗循环技术
CN101012977B (zh) 地下水集中供给多点回灌系统
CN208571850U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冷却水量控制系统
CN202952416U (zh) 开炼机导热油给热系统
CN207528083U (zh) 火力电厂冷却水循环加药系统
CN216837576U (zh) 一种壅塞空化器连续生产设备
CN207501741U (zh) 一种生活热水回收过滤装置
CN206207543U (zh) 一种热泵中央热水系统
CN106197068B (zh) 一种多级废水回收热水供应系统
CN206940697U (zh)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调节水池
CN217459042U (zh)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CN218764066U (zh) 储能式污水源热泵系统
CN106403007A (zh) 节能效果显著的住宅小区供暖热交换站系统
CN212040231U (zh) 一种调盐系统
CN218290487U (zh) 基于空压机气体余热的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CN211620667U (zh) 一种单晶炉冷却循环系统余热利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