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7843U - 制冷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制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7843U
CN216557843U CN202122585370.4U CN202122585370U CN216557843U CN 216557843 U CN216557843 U CN 216557843U CN 202122585370 U CN202122585370 U CN 202122585370U CN 216557843 U CN216557843 U CN 2165578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vaporator
heating device
air return
water baffle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85370.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陆军
孔德强
廖耀军
楚振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Haier Smart Home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ngdao Haier Refrigera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85370.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78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78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moval Of Water From Condensation And Defrost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制冷设备,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其包括制冷间室和蒸发器室;蒸发器,置于蒸发器室内;加热装置,置于蒸发器下方,并且两端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蒸发器固定连接;回风道,与蒸发器室通过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口靠近蒸发器下侧设置;所述防热辐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相邻回风口的一侧,且通过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由于在所述加热装置和回风口之间设置防热辐射件,加热装置的大量热辐射被防热辐射件反射,不会直接辐射到回风口处,回风口处的热辐射大大降低,避免了回风口被烤焦损坏甚至起火。

Description

制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制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防热辐射件的制冷设备。
背景技术
风冷冰箱是在箱体内设置一个蒸发器,通过风机将制冷间室内相对高温的空气经过冷的蒸发器进行热交换,得到冷风进入制冷间室,如此循环来降低制冷间室的温度。然而,冷气中所携带的水分在循环流动过程中,经过蒸发器时会凝结成霜附着在蒸发器表面,随着冰箱使用时间的增加,蒸发器表面的霜会逐渐变厚,供空气流通的空间变小,风阻变大,导致冰箱内风循环效果变差,制冷效果变差。
为了保证冰箱的制冷效果,通常在蒸发器下方设置加热装置,通过加热装置的热量上浮以对蒸发器进行化霜。但是在化霜过程中,加热装置的热量不仅仅会辐射至蒸发器,也会辐射至加热装置附近的其他部件上。而为了使制冷间室流出的空气能够充分的进行热交换,回风口通常设置在蒸发器下方,进而导致回风口与加热装置距离较近,加热装置工作时,热量会辐射至回风口处,导致泡沫或塑料材质的回风道容易被热辐射烤焦损坏甚至起火。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改进的制冷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制冷设备,能够防止回风口被加热丝烤焦损坏甚至起火。
为了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包括制冷间室和蒸发器室;蒸发器,置于所述蒸发器室内;加热装置,置于所述蒸发器下方,并且两端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蒸发器固定连接;回风道,与所述蒸发器室通过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口靠近蒸发器下侧设置;还包括防热辐射件,所述防热辐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邻近回风口的一侧,并且通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且两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板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宽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挡水板呈倒V型结构。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热辐射件与所述挡水板一侧固定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挡水板固定至所述固定座上,进而通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热辐射件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风口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挡水板的最高点,所述透气孔自所述防热辐射件向上延伸至所述挡水板上,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挡水板上的所述透气孔的最高点和所述挡水板远离所述回风口一侧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侧,以使所述蒸发器上的化霜水流下来时不会流到所述加热装置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防热辐射件下端不高于所述回风口下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室的内壁面上,并且覆盖所述加热装置旁侧的区域。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隔热件为铝质隔热件,并且在所述加热装置下方形成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中间位置处形成有排水口。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将加热装置与回风道的回风口用防热辐射件隔开,加热装置的大量热辐射被防热辐射件反射,不会直接辐射到回风口处,回风口处的热辐射大大降低,避免了回风口被烤焦损坏甚至起火。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中的制冷设备的内胆、蒸发器和回风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是图2所示制冷设备的内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制冷设备的蒸发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制冷设备的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2沿C-C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8是图7中B处的放大图。
图9是图2沿D-D线的剖视示意图。
1-箱体、11-外壳、12-内胆、121-顶壁、122-侧壁、123-底壁、124-后壁、1241-安装孔、125-隔板、13-保温腔、14-制冷间室、15-蒸发器室、2-蒸发器、21-蒸发管、22-翅片、23-支撑板、231-固定段、2311-通孔、232-支撑段、2321-定位孔、3-玻璃管加热丝、31-导线、4-固定座、41-固定端、42-卡接端、43-凸起部、44-卡槽、5-防热辐射件、51-透气孔、6-挡水板、61-突出部、71-回风道、72-回风口、8-隔热件、81-接水盘、811-排水口、9-固定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使用的例如“上”、“上方”、“下”、“下方”等表示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是出于便于说明的目的来描述如附图中所示的一个单元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单元或特征的关系。空间相对位置的术语可以旨在包括设备在使用或工作中除了图中所示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将图中的设备翻转,则被描述为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下方”或“之下”的单元将位于其他单元或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性术语“下方”可以囊括上方和下方这两种方位。设备可以以其他方式被定向(旋转90度或其他朝向),并相应地解释本文使用的与空间相关的描述语。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制冷设备,如图1-9所示,所述制冷设备包括:箱体1、蒸发器2、加热装置、防热辐射件5和回风道71。
其中,箱体1包括制冷间室14和蒸发器室15;蒸发器2置于蒸发器室15内;加热装置置于蒸发器2下方,并且两端通过固定座4与所述蒸发器2固定连接;回风道71,与蒸发器室15通过回风口72连通,所述回风口72靠近蒸发器2下侧设置;所述防热辐射件5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相邻回风口72的一侧,且通过固定座4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
具体地,所述箱体1包括外壳11、内胆12、形成于外壳11和内胆12之间的保温腔13。其中,内胆12形成有顶壁121、两侧壁122、底壁123和后壁124;内胆12内部通过隔板125分隔形成有位于前侧的制冷间室14和位于制冷间室14后侧的蒸发器室15。
蒸发器2包括蒸发管21、固定在蒸发管21上的翅片22和固定在蒸发管21两侧的支撑板23。内胆12的后壁124上设置两个安装孔1241,蒸发器2通过箱体1上自内胆12后侧向前固定至安装孔1241的固定夹9,夹住蒸发管21以将蒸发器2固定在内胆12的后壁124上。
支撑板23具有固定段231和自固定段231向下延伸的支撑段232,固定段231上设置多个通孔2311,以使得支撑板23可以通过通孔2311套设固定在蒸发管21两侧;支撑段232上设置定位孔2321。
固定座4具有用以固定加热装置的固定端41和与支撑板23相固定的卡接端42;卡接端42与定位孔2321相配合,进而将加热装置固定在蒸发器2下方。
加热装置具有穿过固定座4的导线31,导线31与内胆12外的电源相连,进而为加热装置提供电量,使加热装置能够加热,融化蒸发器2上所结的霜。优选的,加热装置为玻璃管加热丝3,玻璃管加热丝3沿蒸发器2下端水平设置。
回风道71连接制冷设备的制冷间室14和蒸发器室15,并且通常采用为泡沫或塑料制成,制冷间室14内的空气流经回风道71,从回风口72流出进入蒸发器室15,以与蒸发器2进行热交换得到冷风。
为保证气流的充分热交换,通常将回风口72靠近蒸发器2的下方设置;而玻璃管加热丝3通常也设置于蒸发器2的下方,以方便热气上浮来进行化霜,因此,回风口72距离玻璃管加热丝3较近,回风口72内壁容易受到玻璃管加热丝3产生的热辐射而烤焦损坏。
为了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如图7、图8所示,本实用新型在玻璃管加热丝3靠近回风口72一侧设置防热辐射件5,优选的,防热辐射件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防热辐射件5上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51。由于回风口72靠近蒸发器2,使得自回风口72排出的气流容易凝固结霜,为了避免因防热辐射件5的阻挡导致回风口72处的结霜量难以消除,本实施例通过在上述防热辐射件5上设置多个透气孔51,使得玻璃管加热丝3产生的热量能通过透气孔51辐射至回风口72。
进一步的,防热辐射件5下端不高于回风口72下端,最大程度的减少了玻璃管加热丝3对回风口72内壁的热辐射。优选的,防热辐射件5只覆盖在回风口72附近,减少了防热辐射件5的用量,避免不必要的浪费。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制冷设备还包括挡水板6,挡水板6设置于蒸发器2下方、玻璃管加热丝3上方,优选的,挡水板6宽度大于或者等于玻璃管加热丝3的宽度,用以遮挡蒸发器2上的霜融化成水后滴落至玻璃管加热丝3上,避免了高温状态的玻璃管加热丝3遇到冷的水导致炸裂损坏,同时减少了化霜水滴在玻璃管加热丝3上剧烈汽化时的噪音,提升了用户体验。
挡水板6两端分别设置有突出部61,固定座4朝向玻璃管加热丝3一侧还设置有高于玻璃管加热丝3的凸起部43,凸起部43上设置有卡槽44,挡水板6的突出部61穿过卡槽44,以将挡水板6固定在玻璃管加热丝3上方。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挡水板6呈倒V型,且V型开口宽度大于玻璃管加热丝3的宽度。化霜水在具有一定角度的斜面上能更快的流走,以减少化霜水在挡水板6上的停留时间,进一步减少化霜水吸收的热量,降低能耗。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防热辐射件5与挡水板6一侧固定连接,并且通过挡水板6固定在固定座4上,为方便成型及固定,将防热辐射件5与挡水板6一体弯折形成。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回风口72的最高点高于挡水板6的最高点设置,防热辐射件5上的透气孔51向上延伸至挡水板6上,在水平方向上,挡水板6上的透气孔51的最高点在玻璃管加热丝3的外侧,同时,挡水板6远离回风口72一侧也延伸至玻璃管加热丝3的外侧。由于挡水板6的高度比回风口72的高度低,将透气孔51延伸至挡水板6上能使热量向高处的回风口72辐射,从而避免高处的回风口72的结霜难以融化;同时,挡水板6上的透气孔51开设的位置和挡水板6远离回风口72一侧在水平方向上远离玻璃管加热丝3,能避免化霜水从透气孔51或挡水板6远离回风口72一侧流下滴落到玻璃管加热丝3上。
作为本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制冷设备还包括隔热件8,隔热件8设置于蒸发器室15的内壁面上,并且覆盖玻璃管加热丝3旁侧的区域,优选的,隔热件8覆盖在回风口72所在的内胆12的后壁124和玻璃管加热丝3下方的内胆12的底壁123上。由于制冷设备的内胆12多为ABS、PS等塑料,玻璃管加热丝3持续工作会使得玻璃管加热丝3附近的内胆12壁加速老化甚至变形,在内壁面上设置隔热件8能减弱玻璃管加热丝3产生的热辐射对内胆12的老化作用。
优选的,隔热件8为铝质隔热件,并且在玻璃管加热丝3下方形成接水盘81,接水盘81中间位置处形成有排水口811。铝质隔热件在玻璃管加热丝3下方形成接水盘81,不仅能够接住并排出从蒸发器2上滴落的化霜水,还能将玻璃管加热丝3产生的热辐射反射至蒸发器2使蒸发器2上结的霜融化。
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冷设备,包括:
箱体,包括制冷间室和蒸发器室;
蒸发器,置于所述蒸发器室内;
加热装置,置于所述蒸发器下方,并且两端通过固定座与所述蒸发器固定连接;
回风道,与所述蒸发器室通过回风口连通,所述回风口靠近蒸发器下侧设置;
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防热辐射件,所述防热辐射件设置于所述加热装置邻近回风口的一侧,并且通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挡水板,所述挡水板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加热装置之间,且两端与所述固定座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宽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加热装置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水板呈倒V型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辐射件与所述挡水板一侧固定连接,并且通过所述挡水板固定至所述固定座上,进而通过所述固定座固定在所述加热装置旁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辐射件设置有多个间隔设置的透气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回风口的最高点高于所述挡水板的最高点,所述透气孔自所述防热辐射件向上延伸至所述挡水板上,在水平方向上,所述挡水板上的所述透气孔的最高点和所述挡水板远离所述回风口一侧在所述加热装置的外侧,以使所述蒸发器上的化霜水流下来时不会流到所述加热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热辐射件下端不高于所述回风口下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隔热件,所述隔热件设置于所述蒸发器室的内壁面上,并且覆盖所述加热装置旁侧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冷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件为铝质隔热件,并且在所述加热装置下方形成接水盘,所述接水盘中间位置处形成有排水口。
CN202122585370.4U 2021-10-26 2021-10-26 制冷设备 Active CN2165578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370.4U CN216557843U (zh) 2021-10-26 2021-10-26 制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85370.4U CN216557843U (zh) 2021-10-26 2021-10-26 制冷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7843U true CN216557843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85370.4U Active CN216557843U (zh) 2021-10-26 2021-10-26 制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78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8492B2 (en) Condenser for a refrigerator
CN210036003U (zh) 蒸发器与接水盘相匹配的冰箱
CN216716718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716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216716636U (zh) 蒸发器、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KR20180037539A (ko) 냉장고
CN216557843U (zh) 制冷设备
US7559211B2 (en) Air tower with heat trap compartment for top mount freezer refrigerator
WO2022037437A1 (zh) 蒸发器设置于箱体底部的风冷冰箱
CN217058121U (zh) 风道组件及制冷设备
CN111947388A (zh) 接水盒及具有其的风冷制冷设备
CN110285610A (zh) 排气蒸发管组件、接水盘以及制冷设备
US5042267A (en) Combination evaporator and radiant heater defrost means
EP4006461B1 (en) Refrigerator
JP2007127410A (ja) 冷蔵庫
CN210035945U (zh) 蒸发器具有弯折结构的冰箱
CN210832694U (zh) 一种具有排水管的冰箱
CN113899134A (zh) 冰箱
JP2654174B2 (ja) 低温庫
JP3599977B2 (ja) 冷蔵庫の排水装置
CN116026077A (zh) 制冷设备
JP3665454B2 (ja) 冷蔵庫
JP2001174134A (ja) 冷蔵庫
CN216080631U (zh) 制冷装置
CN218495399U (zh) 储物柜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