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3204U -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3204U
CN216553204U CN202123392168.6U CN202123392168U CN216553204U CN 216553204 U CN216553204 U CN 216553204U CN 202123392168 U CN202123392168 U CN 202123392168U CN 216553204 U CN216553204 U CN 2165532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or
elevator
courtyard
yard
floor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92168.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忻
刘慧敏
裴彦会
刘明阳
史君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tao Architectural Design Beij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92168.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32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32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32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sidential Or Office Building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房屋结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并且每一个楼层结构对应至少与一个庭院区域连通;建筑主体还设置有与位于底层以上的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电梯,电梯设置在对应的庭院区域内,每一部电梯对应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在每一庭院区域内均设置有电梯,通过每个庭院区域内的电梯能直接到达对应的楼层,并且每一庭院区域内的电梯仅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实现了每一户都拥有私人独立的家用电梯,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私属空间及更多的生活便利。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结构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因为土地和建筑成本的高,使房屋成本居高不下,购买者难于接受独立的别墅价格,因此目前在建筑结构中大量出现了这种平层洋房的设计,通常将平层洋房设置为三层、四层或以上,以此可充分挖掘土地价值,有效利用土地资源创造底层类高品质的现代住宅。
现有技术中的平层洋房普遍在首层设置庭院,为首层一户使用,二层住户以上均无私家庭院,各住户需进入公共大堂,然后经由公共电梯到达楼上室内。这种设置都是公共的电梯及过道空间,故无法实现针对住户的独立性空间设置。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独立性的私有空间变的更为大众所重视或需要。
因此,现有技术还存在缺陷,而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通过在每一庭院区域内设置电梯,使得用户能通过电梯直通到对应楼层的户内。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并且每一个楼层结构对应至少与一个庭院区域连通;建筑主体还设置有与位于底层以上的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电梯,电梯设置在对应的庭院区域内,每一部电梯对应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
进一步地,多个楼层结构包括从下层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楼层结构、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多个庭院区域包括第一庭院、第二庭院、第三庭院及第四庭院;第二庭院内设置有第一电梯,第三庭院内设置有第二电梯,第四庭院内设置有第三电梯;
第一楼层结构与第一庭院连通,第二楼层结构通过第一电梯与第二庭院连通,第三楼层结构通过第二电梯与第三庭院连通,第四楼层结构通过第三电梯与第四庭院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庭院与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一边连接,第二庭院与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二边连接,第一庭院与第二庭院垂直设置;第三庭院沿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二边和第三边设置,其中第三庭院的一端与第二庭院结构连接,另一端与第四庭院连接;第四庭院沿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三边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电梯与第二电梯并列隔墙设置,第三电梯设置在第四庭院远离第三庭院一侧。
进一步地,第四庭院远离第三庭院的一侧还设置有楼梯结构,楼梯结构连通第一楼层结构、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
进一步地,多个庭院区域中相邻的庭院区域均通过墙体间隔设置。
进一步地,每一个庭院区域至少设置有一个出入对应的庭院区域的出入口。
进一步地,第一楼层结构包括第一客厅结构、玄关结构、第一书房结构、第一卧室结构、第二卧室结构、第一餐厅结构、第一厨房结构、第一卫生间结构及第二卫生间结构;第一庭院玄关结构连接,玄关结构、第一客厅结构、第一餐厅结构及第一厨房结构依次相连;第一客厅结构的一侧并列设置有第一书房结构,第一客厅结构的另一侧并列设置有第一卧室结构,第一卧室结构内远离第一庭院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卫生间结构;第二卧室结构靠近第一厨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卫生间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均包括依次设置的阳台结构、客厅结构、餐厅结构及厨房结构;
第一电梯连通第二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第二电梯连通第三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第三电梯连通第四楼层的餐厅结构。
进一步地,第二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第三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一侧与各楼梯结构之间设置有入户门。
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中,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在每一庭院区域内均设置有电梯,通过每个庭院区域内的电梯能直接到达对应的楼层,并且每一庭院区域内的电梯仅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实现了每一户都拥有私人独立的家用电梯,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私属空间及更多的生活便利。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第一楼层结构平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和第四楼层结构的平面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楼层结构、101-玄关结构、102-第一客厅结构、103-第一书房结构、104-第一卧室结构、105-第二卧室结构、106-第一餐厅结构、107-第一厨房结构、108-第一卫生间结构、109-第二卫生间结构、2-第二楼层结构、3-第三楼层结构、4-第四楼层结构、5-第一庭院、6-第二庭院、7-第三庭院、8-第四庭院、9-第一电梯、10-第二电梯、11-第三电梯、12-客厅结构、13-阳台结构、14-书房结构、15-主卧结构、16-侧卧结构、17-餐厅结构、18-第三卫生间、19-第四卫生间、20-楼梯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多层住宅,二层以上各户都是使用公共的电梯及过道空间,没有实现针对住户的独立性私属庭院空间,各家都是使用公共的电梯及过道空间,没有实现针对住户的独立性空间。
对于首层住户的庭院来说,往往主要的庭院活动空间在建筑物主体的正南向,紧邻客厅或卧室,位于建筑物东侧或次侧的侧院往往较为鸡肋,平白增大了低效使用空间。而楼上各户均无庭院,资源分布不均衡。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并且每一个楼层结构对应至少与一个庭院区域连通;建筑主体还设置有与位于底层(与地面接触的楼层结构)以上的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电梯,电梯设置在对应的庭院区域内,每一部电梯对应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
本申请针对目前建筑结构或楼房的端部户型,并且主要是针对一至四层,可以设置不同朝向的独立入户花园或庭院区域,并且每一个楼层结构均设置有自家对应的庭院区域,通过自家的庭院区域能进入到相应楼层,这样就保证了相应楼层结构可从对应的庭院区域进入各自室内,使得相互各层设置的楼层结构均有自己对应的独立庭院。
此外,在每一庭院区域内加装独立的家用电梯,营造形成入户花园或庭院直通楼层的内部电梯感觉。通过每个庭院区域内的电梯能直接到达对应的楼层,并且每一庭院区域内的电梯仅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实现了每一户都拥有私人独立的家用电梯,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私属空间及更多的生活便利。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显示的第一楼层结构1、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之间有间隔,是为方便展示各楼层的电梯而将对图做的分解处理;实践中,第一楼层结构1、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是依次直接连接的。
实施例中,参考图1至图3,本申请多个楼层结构包括从下层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楼层结构1、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多个庭院区域包括第一庭院5、第二庭院6、第三庭院7及第四庭院8;并且,由于处于最底层(处于地面)的用户可以从地面直接进入到室内,因此不需要设置入户电梯,仅需针对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设置对应电梯。在第二庭院6内设置第一电梯9,第三庭院7内设置第二电梯10,第四庭院8内设置第三电梯11。
进一步地,第一电梯9连通第二庭院6和第二楼层结构2,从第二庭院6内用户可以坐第一电梯9直接进入到第二楼层结构2的户内;本申请设置为,第一电梯9与第二楼层结构2的餐厅结构连通,当用户坐电梯进入到室内时,直接进入到第二楼层结构2的餐厅处;进而实现了用户通过庭院的电梯直接从户外进入到户内。
进一步地,第二电梯10连通第三庭院7和第三楼层结构3,从第三庭院7内用户可以坐第二电梯10直接进入到第三楼层结构3的户内;本申请设置为,第二电梯10与第三楼层结构3的餐厅结构连通,当用户坐电梯进入到室内时,直接进入到第三楼层结构3的餐厅处,进而实现了用户通过庭院的电梯直接从户外进入到户内。
进一步地,第三电梯11连通第四庭院8和第四楼层结构4,从第四庭院8内用户可以坐第三电梯11直接进入到第四楼层结构4的户内;本申请设置为,第三电梯11与第四楼层结构4的餐厅结构连通,当用户坐电梯进入到室内时,直接进入到第四楼层结构4的餐厅处,进而实现了用户通过庭院的电梯直接从户外进入到户内。
实施例中,第一庭院5与第一楼层结构1的第一边连接并与第一楼层结构1的室内连通,属于居住于最底层用户的私家庭院,用户可以从第一庭院5内直接进入到第一楼层结构1的户内;第二庭院6的部分与第一楼层结构1的第二边连接,另一部分与第一庭院5连接,形成第一庭院5与第二庭院6垂直形状,用户可以从第二庭院6内的第一电梯9进入到第二楼层结构2的室内;第三庭院7的部分与第一楼层的第二边连接,且该部分与第二庭院6隔墙设置,另一部分与第一楼层结构1的第三边连接,使得第三庭院7呈直角设置;第四庭院8与第一楼层的第三边连接,且远离楼梯结构20的一侧与第三庭院7隔墙设置。
实施例中,第一电梯9与第二电梯10并列隔墙设置,第三电梯11设置在第四庭院8远离第三庭院7一侧。为了方便与电梯结构的设置,将第一电梯9和第二电梯10设置在第二庭院6和第三庭院7的连接处,第一电梯9和第二电梯10隔墙设置,并且该两个电梯并列设置。由于第一楼层结构1靠第三庭院7的一侧设置有阳台结构13,因此将第三电梯11结构设置在第四庭院8远离第三庭院7的一侧,以此方便建筑主体的结构布置。
实施例中,第四庭院8远离第三庭院7的一侧还设置有楼梯结构20,楼梯结构20连通第一楼层结构1、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除了在每一庭院内设置通向对应楼层的电梯,还设置有楼梯结构20,以便当电梯不能使用时,可以用该楼梯结构20进出楼层;该楼梯结构20设置在第一楼层结构1的第四边,位于第三电梯设置在一侧。
实施例中,多个庭院区域中相邻的庭院区域均通过墙体间隔设置。第一庭院5、第二庭院6、第三庭院7及第四庭院8绕第一楼层结构1依次连接,庭院与庭院之间设置有间隔的结构,可以通过木板结构、或网结构作为间隔的结构;本实施例中,各庭院之间通过建立墙体作为间隔结构;墙体结构的设置,使得庭院与庭院之间被隔开,让每一户楼层结构的用户均有自家的私人庭院。
实施例中,参考图2,每一个庭院区域至少设置有一个出入对应的庭院区域的出入口。该进出庭院区域的出入口可以分别设置在不同方向,本实施例中,第一庭院5与第二庭院6的出入口设置在同一方向,第三庭院7和第四庭院8设置在同一方向;且第一庭院5及第二庭院6的出入口与第三庭院7及第四庭院8设置在设置在相反朝向,如此设置使得每户楼层结构在保持有私属的空间外,同时可以便于增加与相邻户的友好关系。
实施例中,参考图2,第一楼层结构1包括第一客厅结构102、玄关结构101、第一书房结构103、第一卧室结构104、第二卧室结构105、第一餐厅结构106、第一厨房结构107、第一卫生间结构108及第二卫生间结构109;第一庭院5玄关结构101连接,玄关结构101、第一客厅结构102、第一餐厅结构106及第一厨房结构107依次相连;第一客厅结构102的一侧并列设置有第一书房结构103,第一客厅结构102的另一侧并列设置有第一卧室结构104,第一卧室结构104内远离第一庭院5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卫生间结构108;第二卧室结构105靠近第一厨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卫生间结构109。本申请的第一楼层结构1的空间布置结构充分利用的室内空间,第一电梯9和第二电梯10并列设置,从第一书房结构103和第二卧室之间通向第一楼层结构1以上的楼层;第三电梯11从第一厨房和楼梯结构20之间的位置通向第四楼层结构4;该结构的布置,使得在实现每一个楼层结构拥有自家的电梯外,在结构布置上也未浪费过多空间。
实施例中,本申请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内的空间布局或结构相同,为三户一样的楼层结构。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均包括依次设置的阳台结构13、客厅结构12、餐厅结构17及厨房结构;第一电梯9连通第二楼层结构2的餐厅结构17,第二电梯10连通第三楼层结构3的餐厅结构,第三电梯11连通第四楼层的餐厅结构。通过第一电梯9、第二电梯10及第三电梯11通向各自对应的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处,实现了一个电梯通向一个楼层结构的室内,使得用户能够直接从电梯进入到对应楼层结构的户内。
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的客厅结构的左侧(附图的左侧)均依次设置有书房结构14、电梯及侧卧结构16,该侧卧结构16的右侧连接有第四卫生间结构19;第二楼层结构2、第三楼层结构3及第四楼层结构4的客厅结构的右侧(附图的右侧)均设置有主卧结构15,主卧结构15内设置有第三卫生间结构18。
实施例中,第二楼层结构2的餐厅结构、第三楼层结构3的餐厅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4的餐厅结构一侧与各楼梯结构20之间设置有入户门。本申请在各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的另一侧,均设置有通向楼梯结构20的入户门,使得当电梯不能使用时,可以通过楼梯结构20进出入各楼层结构;该楼梯结构20充当为应急通道或安全通道。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中,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在每一庭院区域内均设置有电梯,通过每个庭院区域内的电梯能直接到达对应的楼层,并且每一庭院区域内的电梯仅与一个楼层结构连通,实现了每一户都拥有私人独立的家用电梯,以此给用户带来更多的私属空间及更多的生活便利。
2.每一个庭院区域之间通过墙体间隔设置,如此相应楼层结构可从对应的庭院进入各自室内,相应的庭院相互独立,使得相互层叠设置的用户空间结构均有自己对应的独立庭院。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包括上下叠置的多个楼层结构的建筑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周边设置有与所述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多个庭院区域,并且每一个所述楼层结构对应至少与一个庭院区域连通;所述建筑主体还设置有与位于底层以上的所述楼层结构数量对应的电梯,所述电梯设置在对应的所述庭院区域内,每一部所述电梯对应与一个所述楼层结构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楼层结构包括从下层至上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楼层结构、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多个所述庭院区域包括第一庭院、第二庭院、第三庭院及第四庭院;所述第二庭院内设置有第一电梯,所述第三庭院内设置有第二电梯,所述第四庭院内设置有第三电梯;
所述第一楼层结构与所述第一庭院连通,所述第二楼层结构通过所述第一电梯与所述第二庭院连通,所述第三楼层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电梯与所述第三庭院连通,所述第四楼层结构通过所述第三电梯与所述第四庭院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庭院与所述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一边连接,所述第二庭院与所述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二边连接,所述第一庭院与所述第二庭院垂直设置;所述第三庭院沿所述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二边和第三边设置,其中所述第三庭院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庭院结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四庭院连接;所述第四庭院沿所述第一楼层结构的第三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梯与所述第二电梯并列隔墙设置,所述第三电梯设置在所述第四庭院远离所述第三庭院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庭院远离所述第三庭院的一侧还设置有楼梯结构,所述楼梯结构连通所述第一楼层结构、所述第二楼层结构、所述第三楼层结构及所述第四楼层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庭院区域中相邻的庭院区域均通过墙体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庭院区域至少设置有一个出入对应的所述庭院区域的出入口。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楼层结构包括第一客厅结构、玄关结构、第一书房结构、第一卧室结构、第二卧室结构、第一餐厅结构、第一厨房结构、第一卫生间结构及第二卫生间结构;所述第一庭院所述玄关结构连接,所述玄关结构、所述第一客厅结构、第一餐厅结构及第一厨房结构依次相连;所述第一客厅结构的一侧并列设置有所述第一书房结构,所述第一客厅结构的另一侧并列设置有所述第一卧室结构,所述第一卧室结构内远离所述第一庭院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一卫生间结构;所述第二卧室结构靠近所述第一厨房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卫生间结构。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楼层结构、第三楼层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均包括依次设置的阳台结构、客厅结构、餐厅结构及厨房结构;
所述第一电梯连通所述第二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所述第二电梯连通所述第三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所述第三电梯连通所述第四楼层的餐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第三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及第四楼层结构的餐厅结构一侧与各所述楼梯结构之间设置有入户门。
CN202123392168.6U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Active CN2165532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2168.6U CN21655320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92168.6U CN21655320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3204U true CN21655320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93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92168.6U Active CN216553204U (zh) 2021-12-29 2021-12-29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320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685465A (zh) 一种新型多层叠加别墅
CN216553204U (zh) 一种具有独立入户电梯的建筑结构装置
CN202611274U (zh) 一种上层双跃层式住宅
CN206693674U (zh) 一种公寓建筑核心筒布局
CN214498510U (zh) 新型建筑结构
CN210655743U (zh) 一种叠拼户型的独立入户电梯结构
KR20190090169A (ko) 공용주택
JP4162156B2 (ja) 収納室を持つ建物
JP3151454U (ja) 南側(東側・西側)に面するアプローチテラスと住戸玄関を備えた集合住宅
CN202611273U (zh) 一种中层双跃层式住宅
JP4236211B2 (ja) 収納室を持つ建物
CN213953111U (zh) 包含第四代住宅元素的住宅产品
KR20210081074A (ko) 효율적인 공간 활용을 위한 상가의 설계구조
CN108952223B (zh) 带厚板式转换层的多种户型住宅建筑
CN216893649U (zh) 一种具有挑高空间的舒适小户型和平层公寓
CN1033986C (zh) 有叠层的住宅楼居室结构
CN215331704U (zh) 一种坐南朝北的多层复式花园住宅楼
CN211736516U (zh) 一种独立花园入户的建筑结构装置
CN212317573U (zh) 一种住宅交通核和具有该住宅交通核的建筑物
CN211447908U (zh) 一种复式建筑装置
CN215760695U (zh) 一种多房型住宅楼内的洋房住宅
US1896734A (en) Apartment house
CN2764863Y (zh) 公用楼梯倒置上户错层入户的跃层住宅
JP2004108101A (ja) 建物
CN112814425A (zh) 一种带有高空间绿化阳台的高层舒适型住宅建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