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1282U -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 Google Patents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1282U
CN216551282U CN202123244950.3U CN202123244950U CN216551282U CN 216551282 U CN216551282 U CN 216551282U CN 202123244950 U CN202123244950 U CN 202123244950U CN 216551282 U CN216551282 U CN 2165512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roller
negative pressure
roll
gauz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244950.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崔金海
张道兵
刘福林
杨子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llmed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llmed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llmed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Allmed Medic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244950.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12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12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128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rforating, Stamping-Out Or Severing By Means Other Than Cu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它包括切刀辊和底刀辊,通过在切刀辊和底刀辊上分别设置切刀和底刀,切刀辊和底刀辊相切,切刀和底刀在相切处相互接触,底刀辊内的负压腔与底刀辊的辊体表面的负压孔和负压窗连通,底刀辊的直径小于切刀辊的直径且两者线速度相同,抽风机与底刀辊的负压腔连通,在底刀辊表面产生负压吸附纱布和纱布片,切刀辊上的避让槽容纳插刀片,插刀片的斜坡面和圆弧过渡段的刃口与纱布接触,有利于纱布在切断后瞬间转移并再次被夹持形成张拉力,不会刮擦纱布导致其表面形成毛线,不会造成线头抽丝。

Description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属于医疗用品生产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背景技术
在医疗用品中,涉及到一种手术时用到的钡线纱布,其制备过程采用折叠机将纱布进行多道对折,折叠前钡线被转移至纱布上,并与纱布附着在一起;纱布的转移是通过转移辊转移,钡线是通过牵引至纱布上并与其附着成一体,在将纱布进行分切成纱布片后再进折叠。目前的折叠机在牵引、分切和转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切刀辊和底刀辊之间在分切瞬间不能形成张拉力,纱布释放过程中回弹;在纱布片分切过程中,底刀辊上的刀片容易刮擦纱布导致其表面形成毛线;分切后的纱布片在转移过程中容易导致线头抽丝。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采用在切刀辊和底刀辊上分别设置切刀和底刀,切刀辊和底刀辊相切,切刀和底刀在相切处相互接触,底刀辊内的负压腔与底刀辊的辊体表面的负压孔和负压窗连通,底刀辊的直径小于切刀辊的直径且两者线速度相同,抽风机与底刀辊的负压腔连通,在底刀辊表面产生负压吸附纱布和纱布片,切刀辊上的避让槽容纳插刀片,插刀片的斜坡面和圆弧过渡段的刃口与纱布接触,有利于纱布在切断后瞬间转移并再次被夹持形成张拉力,不会刮擦纱布导致其表面形成毛线,不会造成线头抽丝。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它包括切刀辊和底刀辊;所述切刀辊和底刀辊上分别设置有切刀和底刀,切刀辊和底刀辊相互反向旋转且相切,切刀和底刀在相切处相互接触;底刀辊内设置的负压腔与底刀辊的辊体表面的负压窗连通;负压窗靠近和底刀;底刀辊的直径小于切刀辊的直径。
所述切刀辊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避让槽,避让槽在切刀辊和底刀辊的切点位置容纳插刀片。
所述切刀辊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刀槽口,位于刀槽口内设置切刀,切刀的刃口位于刀槽口外。
所述底刀辊的辊体内设置负压腔与辊体表面密布的负压孔连通,辊体两端的轴头与负压腔连通。
所述底刀辊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底刀槽,位于底刀槽内设置底刀;底刀的端面位于底刀槽内。
所述底刀辊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内凹的负压窗,负压窗内的负压孔一侧设置沿辊体轴向布设的矩形吸附孔;矩形吸附孔靠近底刀槽,纱网与负压窗配合封闭;纱网的网孔为致密网孔,其孔径远小于负压孔的孔径。
所述底刀辊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插刀孔,位于插刀孔内设置有插刀机构。
所述插刀机构包括刀轴连接的插刀片,以及位于刀轴两端配合的轴承,轴承与底刀辊上的插刀孔配合。
所述刀轴的轴体中部设置槽口,插刀片一侧位于槽口内与其连接,插刀片的刀口伸出插刀孔外的一侧设置斜坡面;斜坡面的刃口处为圆弧过渡段。
本实用新的主要有益效果在于:
底刀辊的直径小于切刀辊的直径,底刀辊和切刀辊的线速相同,使底刀辊的转速略大于切刀辊的转速,切断后的纱布端头在底刀辊的负压窗吸附下被快速转移并与切刀辊配合再次夹持纱布端头,形成张拉力,避免纱布回弹。
切刀辊和底刀辊旋转过程中,底刀辊带动插刀机构同步旋转,切刀辊上的避让槽和插刀机构的插刀片相互耦合,并越过切刀辊和底刀辊相互之间的切点位置。
插刀片的斜坡面设置圆弧过渡段的刃口与纱布接触,在纱布张拉过程中和纱布片转移过程中与纱布形成面接触,不易刮擦其表面,避免表面刮毛形成毛线。
底刀辊的表面设置负压孔和负压窗,在切断和转移过程中,对纱布片端头进行吸附,靠近底刀处的矩形吸附孔孔径较大,而上面的负压窗配合的纱网为致密网孔,在此处产生较强的吸附力作用于靠近纱布片端头处,牢靠吸附纱布片端头,避免纱布片上的线头抽丝;同理,纱布在切断后,形成张拉力过程中,与纱布片防抽丝同理。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右视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底刀辊的主视示意图。
图6为图5的左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A-A处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插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插刀机构的刀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切刀辊1,避让槽11,刀槽口12,切刀13,底刀辊2,负压腔21,负压孔22,底刀槽23,底刀24,负压窗25,矩形吸附孔26,纱网27,插刀孔28,插刀机构3,刀轴31,插刀片32,轴承33,斜坡面34。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10中,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它包括切刀辊1和底刀辊2;所述切刀辊1和底刀辊2上分别设置有切刀13和底刀24,切刀辊1和底刀辊2相互反向旋转且相切,切刀13和底刀24在相切处相互接触;底刀辊2内设置的负压腔21与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的负压窗25连通;负压窗25靠近和底刀24;底刀辊2的直径小于切刀辊1的直径。使用时,抽风机与底刀辊2的负压腔21连通,在底刀辊2表面产生负压吸附纱布和纱布片,切刀辊1上的避让槽11容纳插刀片32,插刀片32的斜坡面34和圆弧过渡段的刃口与纱布接触,有利于纱布在切断后瞬间转移并再次被夹持形成张拉力,不会刮擦纱布导致其表面形成毛线,不会造成线头抽丝。
优选地,底刀辊2的直径小于切刀辊1的直径1~3mm。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切刀辊1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避让槽11,避让槽11在切刀辊1和底刀辊2的切点位置容纳插刀片32。使用时,切刀辊1和底刀辊2旋转过程中,底刀辊2带动插刀机构3同步旋转,切刀辊1上的避让槽11和插刀机构3的插刀片32相互耦合,并越过切刀辊1和底刀辊2相互之间的切点位置。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切刀辊1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刀槽口12,位于刀槽口内设置切刀13,切刀13的刃口位于刀槽口12外。使用时,切刀13的刃口位于切刀辊1表面的刀槽口12外,在切刀辊1和底刀辊2的切点位置与底刀24接触,并将纱布切断,纱布切断后的部分为纱布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内设置负压腔21与辊体表面密布的负压孔22连通,辊体两端的轴头与负压腔21连通。使用时,抽风机与底刀辊2的辊体两端的轴头连通,在负压腔21内产生负压,从而使负压孔22周围产生负压,最终在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形成负压面,负压面作用于纱布片上,对纱布片进行吸附。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底刀槽23,位于底刀槽23内设置底刀24;底刀24的端面位于底刀槽23内。使用时,底刀24与切刀13配合切断纱布,此过程中,纱布被切刀13的刃口抵在底刀24的端面,在相互旋转经过切点位置时切断纱布;由于底刀24的端面凹进底刀槽23内,切刀13的刃口突出刀槽口12外,在切刀13与底刀24抵触但未切断纱布的时候,旋转过程中对纱布也会产生一定的张拉力。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内凹的负压窗25,负压窗25内的负压孔22一侧设置沿辊体轴向布设的矩形吸附孔26;矩形吸附孔26靠近底刀槽23,纱网27与负压窗25配合封闭;纱网27的网孔为致密网孔,其孔径远小于负压孔22的孔径。使用时,负压窗25凹进于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纱网27位于负压窗25内部的负压孔22和矩形吸附孔26,致密网孔的纱网27将负压窗25区域的负压分散更为均衡,且吸附力相对于负压窗25区域外的吸附力更大。
优选地,负压窗25内的矩形吸附孔26的通风截面远大于负压孔22的通风截面,形成的负压风量更大,且靠近于底刀槽23,底刀槽23内的底刀24位于纱布切断点,在纱布切断前后,在此处形成更大的吸附力作用于纱布或纱布片上。
优选地,纱网27的网孔为致密网孔,纱布或纱布片一端被牢靠吸附于纱网27上后,即便受到插刀片32摆动干扰,也不不会脱落,纱布或纱布端头处的切断线不会被吸附于纱网27下部,也不会被纱网27区域外的负压孔22吸附至底刀辊2的负压腔21内,从而避免抽丝发生。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插刀孔28,位于插刀孔28内设置有插刀机构3。使用时,插刀机构3用于将纱布片转移至高速折叠机的转鼓上。图中未示出转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插刀机构3包括刀轴31连接的插刀片32,以及位于刀轴31两端配合的轴承33,轴承33与底刀辊2上的插刀孔28配合。安装时,轴承33位于插刀孔28内与其配合,插刀片32从插刀孔28的开口槽向外延伸;使用时,在纱布片转移和纱布分切过程中,插刀片32在离心力作用下带动刀轴31绕轴承33转动,开口槽两侧的槽沿对插刀片32进行限位。
优选地,在纱布分切前,插刀片32与切刀辊1上的避让槽11逐渐耦合的过程中,插刀片32与纱布抵触并推动纱布进入避让槽11内;此过程中,插刀片32在离心力作用下摆动抵靠在插刀孔28的开口槽的槽沿一侧。
优选地,在纱布分切后,切断的纱布片在转移至转鼓的过程中,插刀片32与转鼓配合将纱布片插入转移至转鼓上;此过程中,插刀片32受力并在插刀孔28的开口槽内发生小幅度摆动。
优选地,纱布或纱布片在插刀片32摆动的过程中,纱布或纱布片受力,其一端被负压窗25牢靠吸附,不易造成端头抽丝。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刀轴31的轴体中部设置槽口,插刀片32一侧位于槽口内与其连接,插刀片32的刀口伸出插刀孔28外的一侧设置斜坡面34;斜坡面34的刃口处为圆弧过渡段。使用时,插刀片32的斜坡面34的刃口处为圆弧过渡段,使得插刀片32在与纱布或纱布片接触时,刃口与面接触,扩大了接触面积,且刃口一侧为斜坡面34,有利于在插刀片32摆动时使其与纱布及纱布片面接触,且圆滑过渡,不易伤及纱布及纱布片表面。
优选地,刀轴31上的槽口内沿轴向设置多个连接孔,插刀片32一侧的U型槽口与连接孔对应,紧固件穿过U型槽口与连接孔连接固定,拆卸安装方便,且便于调整插刀片32的伸缩量,便于调试过程中调整与转鼓的配合量。
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的限制,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可以相互任意组合。本实用新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它包括切刀辊(1)和底刀辊(2);所述切刀辊(1)和底刀辊(2)上分别设置有切刀(13)和底刀(24),切刀辊(1)和底刀辊(2)相互反向旋转且相切,切刀(13)和底刀(24)在相切处相互接触;底刀辊(2)内设置的负压腔(21)与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的负压窗(2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切刀辊(1)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避让槽(11),避让槽(11)在切刀辊(1)和底刀辊(2)的切点位置容纳插刀片(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切刀辊(1)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刀槽口(12),位于刀槽口内设置切刀(13),切刀(13)的刃口位于刀槽口(12)外。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内设置负压腔(21)与辊体表面密布的负压孔(22)连通,辊体两端的轴头与负压腔(2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底刀槽(23),位于底刀槽(23)内设置底刀(24);底刀(24)的端面位于底刀槽(23)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内凹的负压窗(25),负压窗(25)内的负压孔(22)一侧设置沿辊体轴向布设的矩形吸附孔(26);矩形吸附孔(26)靠近底刀槽(23),纱网(27)与负压窗(25)配合封闭;纱网(27)的网孔为致密网孔,其孔径远小于负压孔(22)的孔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底刀辊(2)的辊体表面轴向设置多个插刀孔(28),位于插刀孔(28)内设置有插刀机构(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插刀机构(3)包括刀轴(31)连接的插刀片(32),以及位于刀轴(31)两端配合的轴承(33),轴承(33)与底刀辊(2)上的插刀孔(28)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其特征是:所述刀轴(31)的轴体中部设置槽口,插刀片(32)一侧位于槽口内与其连接,插刀片(32)的刀口伸出插刀孔(28)外的一侧设置斜坡面(34);斜坡面(34)的刃口处为圆弧过渡段。
CN202123244950.3U 2021-12-22 2021-12-22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Active CN2165512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4950.3U CN216551282U (zh) 2021-12-22 2021-12-22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244950.3U CN216551282U (zh) 2021-12-22 2021-12-22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1282U true CN216551282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440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244950.3U Active CN216551282U (zh) 2021-12-22 2021-12-22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128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59324B2 (en) Intermittent cutting transferring device
US3186274A (en) Mechanism for removing waste resulting from cutting window openings in sheet material
JPH06608B2 (ja) ウエブ巻取り装置における分離されたウエブ尾縁の保持装置
CN216551282U (zh)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
CN213804567U (zh) 一种无纺布分切机
CN113394466B (zh) 隔膜不降速膜切卷绕机构
CN116377694A (zh) 切刀辊和底刀辊配合形成张力并分切的结构及方法
CN216763803U (zh) 底刀辊结构
CN216638418U (zh) 避免高速状态下伤及钡线的插刀辊结构
CN215325880U (zh) 熔喷布输送收卷机
CN110978641A (zh) 一种抽纸加工四边点对点压花机构
CN216105199U (zh) 一种用于复卷机的分切机构
JP2007070765A (ja) 不織布に開孔を連続して形成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CN201769397U (zh) 一种纸巾机切断刀
CN217534946U (zh) 一种折叠机用折叠辊
CN116331916A (zh) 避免高速状态下伤及钡线的插刀辊结构及方法
CN214168326U (zh) 经编机
CN216763805U (zh) 双通道纱布片联动插片折叠辊
CN216638432U (zh) 防止纱布片抽丝的底刀辊
CN112847635A (zh) 一种新型刺孔装置
CN103538094A (zh) 一种瓦楞纸切割构件
CN212768958U (zh) 医用无纺布卷分切尘收集装置
CN116374717A (zh) 底刀辊结构及加工工艺
CN111591824B (zh) 用于折叠一卷纸材的折纸机
CN216763804U (zh) 双通道纱布片联动切刀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