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0744U - 消毒液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消毒液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50744U
CN216550744U CN202122078089.1U CN202122078089U CN216550744U CN 216550744 U CN216550744 U CN 216550744U CN 202122078089 U CN202122078089 U CN 202122078089U CN 216550744 U CN216550744 U CN 21655074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air port
upper cover
storage tank
liquid stor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7808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薛淼杰
程志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7808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5074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5074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5074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消毒液制备装置,包括:蓄液槽;排液单元,蓄液槽的液体通过排液单元排出;空气口,贯穿蓄液槽的壁面并与排液单元连通,空气从空气口进入排液单元内;以及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设置在蓄液槽外部,用于打开或关闭空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消毒液制备装置可通过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来防止虹吸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发生干烧的现象,确保安全性;并且,由于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无需电磁泵等机械装置,因此,还可以在延长部件寿命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消毒液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毒液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次氯酸作为一种消毒剂被广泛应用于对物体、水、空气等的消毒。由于次氯酸极不稳定,只存在于水中,通常被配制为次氯酸溶液。广为人知的一种家用次氯酸盐消毒剂为次氯酸钠,即次氯酸钠溶液。虽然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消毒,但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易分解,不宜大量储存于家庭中以用于家庭消毒。
因此,一般可通过对食盐水进行电解,使食盐水中的氯化钠与水发生电离,形成氢气、氯气与氢氧化钠。再由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次氯酸钠溶液。
市面上具有即时对食盐水进行电解的次氯酸钠发生器,能够便利地生成一定量的次氯酸钠溶液,随用随制,无需存放大量次氯酸钠溶液,从而降低家庭消毒的风险。
专利申请CN201220485406.X公开了一种具有虹吸结构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装置,参照图1,该消毒液发生装置利用虹吸的方法,将消毒液从电解槽10到消毒液成品箱转移。但是在往蓄液槽内注入氯化钠溶液过程中,当电解槽10被倾斜放置时,有可能发生电解槽中靠近虹吸侧一边的水位高度升高。当该侧水位达到套筒式虹吸管20的最高位时,也就是说,氯化钠溶液充满套筒式虹吸管20内时,便可满足触发虹吸的条件,所以即使总的水量没有到可以电解的水量,也会由于套筒式虹吸管20一侧的水位高度发生变化而触发虹吸,使得电解槽10 内的液体全部被排放。以至于电解时电解槽10内因为没有液体而发生干烧的现象。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倾斜触发虹吸、又能确保安全的消毒液制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既能防止倾斜触发虹吸、又能确保安全的消毒液制备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虹吸现象而导致电解槽内的液体被排放,导致有可能发生干烧现象的技术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消毒液制备装置,包括:蓄液槽;排液单元,蓄液槽的液体通过排液单元排出;空气口,贯穿蓄液槽的壁面并与排液单元连通,空气从空气口进入排液单元内;以及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设置在蓄液槽外部,用于打开或关闭空气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空气口开闭控制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活动部和活动部上盖,其中,通过活动部的移动来打开或关闭空气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活动部包括:覆盖部,形成活动部的一端,并且直径大于空气口直径;连接部,一端与覆盖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活动部上盖相卡合的第一卡合结构。
根据一个实施例,活动部上盖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并且包括:限位部,形成活动部在空腔的移动路径,限制活动部相对于活动部上盖移动的位移量。
根据一个实施例,限位部包括:第二卡合结构,设置在活动部上盖中接近空气口的一侧,以与第一卡合结构卡合;以及限位上壁,设置在活动部上盖中远离空气口的一侧,连接部的另一端位于第二卡合结构与限位上壁之间。
根据一个实施例,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还包括:弹性部,将活动部上盖向弹性部的弹性的相反方向移动时,活动部与空气口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且在弹性恢复时,活动部关闭所述空气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蓄液槽包括:延伸壁,围绕空气口向活动部上盖方向延伸设置。
根据一个实施例,活动部上盖还包括:气孔,气孔贯穿活动部上盖,使外部空气通过气孔与空气口连通。
根据一个实施例,活动部上盖与延伸壁接触时,空气口处于打开状态,活动部上盖与延伸壁分离到最大距离时,空气口处于关闭状态。
根据一个实施例,活动部上盖与延伸壁之间形成使外部空气进入延伸壁内的第二间隙
根据一个实施例,连接部的长度长于延伸壁的高度和空腔的高度总和。
根据一个实施例,消毒液制备装置还包括:安装部,形成在蓄液槽的壁面上,并且安装部的一端面上设置有空气口,安装部的另一端面处设有从安装部外周向安装部内周突出的凸块,活动部上盖上设置有与凸块的形状与数量对应的缺口。
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液单元进一步包括:排液外管,在蓄液槽中,从空气口向相对侧壁面延伸,与相对壁面之间形成排液外管开口;以及排液内管,从相对侧壁面向空气口延伸,并且至少一部分进入排液外管内,一端与形成空气口的壁面之间形成排液内管开口,另一端与蓄液槽的排液口连接,以将经过排液单元的液体排出。
根据一个实施例,排液内管包括:溢流孔,形成在排液内管靠近空气口的一端,以排出溢流进入排液单元内、超过预定水位的液体。
根据一个实施例,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还包括:驱动单元,驱动活动部上盖上下运动。
根据一个实施例,驱动单元包括:驱动马达;以及凸轮部,与驱动马达连接,并且随着驱动马达的转动而转动,凸轮部进一步包括与活动部上盖接触的凸轮本体、以及连接驱动马达和凸轮本体的凸轮转轴。
根据一个实施例,凸轮本体进一步包括:凸轮突部,从凸轮本体向外突出,随着驱动马达的驱动,与活动部上盖接触以按压活动部上盖。
根据一个实施例,消毒液制备装置还包括:电解单元,设置在蓄液槽内,电解存储在蓄液槽内的液体;供药单元,与蓄液槽连接,并向蓄液槽提供电解的原料;以及感应单元,设置在蓄液槽内,感应蓄液槽内液体的水位高度,并且通过判断水位是否到达预定水位来停止原料的供应。
根据一个实施例,覆盖部设置在空气口与排液内管开口之间。
(三)有益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消毒液制备装置可通过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来防止虹吸现象的发生,从而避免发生干烧的现象,确保安全性;并且,由于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无需电磁泵等机械装置,因此,还可以在延长部件寿命的同时,节约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根据现有技术的消毒液发生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活动部下降示意图;
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活动部上升示意图;
图5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动部上盖的俯视图;
图6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控制空气口打开时的示意图;
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控制空气口关闭时的示意图;
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空气口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中:
<现有技术>
10:电解槽;20:套筒式虹吸管;
<本实用新型>
10:蓄液槽;11:槽盖;12:槽体;21:进液口;22:排液口; 23:空气口;24:延伸壁30:排液单元;31:排液内管;32:排液外管;33:排液内管开口;34:排液外管开口;35:溢流孔;40:安装部;41:凸块;42:第一间隙;43:第二间隙;50: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1:活动部;511:覆盖部;512:连接部;513:突出部;52:活动部上盖;521:上盖部;522:下盖部;523:缺口;524:气孔;525:空腔;526:限位部;527:限位上壁;528:卡合部;53:弹性部;60:电解单元;70:感应浮子;80:供药单元;90:驱动单元;91:驱动马达;92:凸轮部;921:凸轮本体;922:凸轮突部;923:凸轮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方”、“下方”“顶面”和“底面”、“纵向方向”和“水平方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以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状态或位置为基准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或以重力方向为基准的方向或位置关系。也即,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时,消毒液制备装置的高度方向为重力方向。
示例地,“上方”是指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时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上方;“下方”与“上方”相对。“顶面”是指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时的位于消毒液制备装置上方一侧的壳体部分。“底面”与“顶面”相对。“纵向方向”是指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时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高度方向;“水平方向”是指消毒液制备装置的正常安装时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宽度或长度方向。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另外,术语“连通”也应做广义理解,指能够使气体或液体等流体通过,可以是直接连通,也可以是间接连通。
【实施例一】
以下,参照图2至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一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图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3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活动部下降示意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活动部上升示意图;图5 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例的活动部上盖的俯视图。
首先,参照附图,对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各个结构进行说明,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包括蓄液槽10、排液单元30、安装部40、空气开闭控制部50、电解单元60、感应单元、以及供药单元80。
在本实施例中,蓄液槽10为中空长方体形状的箱体并具有内部空间,其包括底面,位于底面的上方的顶面,连接底面与顶面的侧面。但蓄液槽10的形状不限于此,蓄液槽10也可以是中空的圆柱体、球体、或限定有内部空间的其他形状。蓄液槽10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由不同的部件组合形成。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蓄液槽10为长方体形状,并且由槽盖11和槽体12组合而成,其中,槽体12用于存储进入到蓄液槽10的液体,槽盖11覆盖在槽体12的上方以闭合槽体12,槽体12与槽盖11之间可以是匹配连接或通过其他现有的连接方式进行组合。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在蓄液槽10上还设置有进液口21、排液口22、空气口23以及延伸壁24。
进液口21,供药单元80通过进液口21与蓄液槽10连通,以便供药单元80提供的原料进入蓄液槽10。本实施例中,进液口21为设于蓄液槽10侧面上的开孔。可选地,进液口21设置在蓄液槽10的顶面或其他位置。
排液口22,其为设置在蓄液槽10的槽体12的底面上的开孔,将蓄液槽10内的液体排出至外部或其他存液装置。可选地,排液口22 可设置在槽体12的侧面的下部或其他便于蓄液槽10内液体排出的位置。
空气口23,其设置在蓄液槽10的壁面上,并且连通槽体12内部与外部。空气口23可以设置在槽体12的任意位置上,且需要与下述的排液单元30连通,从而使外部的空气流入排液单元30。
延伸壁24,其围绕空气口23从蓄液槽10的壁面向蓄液槽10的外部延伸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壁24从空气口23向槽盖11外侧延伸为环状。延伸壁24用于限制后述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中活动部上盖52的行程,当活动部上盖52向下移动至与延伸壁24接触后,活动部上盖52无法再向下移动。其中,在空气口2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活动部上盖52与延伸壁24接触;在空气口23关闭的状态下,活动部上盖52与延伸壁24不接触。
进一步地,排液单元30用于将存储在蓄液槽10内的液体通过上述的排液口22来排出。本实施例中,排液单元30设置在蓄液槽10的内部,并且包括排液内管31和排液外管32。
具体地,排液内管3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排液内管31与排液口22连接。本实施例中的排液内管31,其沿重力方向设置并贯穿槽体12的底面上下延伸。也就是说,排液内管31具有由槽体12底面沿重力方向向上延伸于蓄液槽10内部的上端以及沿重力方向向下延伸突出槽体12底面的下端。可选地,排液内管31可以只包含由槽体12底面沿重力方向向上延伸于蓄液槽10内部的上端。排液内管31还包括排液内管开口33,其形成在排液内管31向蓄液槽10的顶面侧延伸的一侧的端面上的开口,进入下述排液外管32后的液体的水位上升到排液内管31的上端时,可以从排液内管开口33进入排液内管31。
排液外管32为具有一端开口的中空管状,其沿重力方向设置并从蓄液槽10的顶面向底面延伸。排液外管32与排液内管31嵌套设置,且排液内管31容纳于排液外管32内部。具体地,排液内管31的外径小于排液外管32的内径,由此,在嵌套的排液外管32和排液内管31之间形成排液空间。排液外管32包括排液外管开口34,
排液外管开口34设于排液外管32靠近蓄液槽10的底面的一端并与底面相隔预定距离。排液外管开口34连通排液外管32内侧与蓄液槽10内部,即排液空间通过排液外管开口34与蓄液槽10内部联通。
由此,排液外管32套设于排液内管31上,并且排液外管开口34、排液空间、排液内管开口33、排液内管31和排液口22共同构成液体的排出路径,以使蓄液槽10内的液体可以通过该排出路径排出至外部。
在本实施例中,排液单元30以重力方向设置于蓄液槽10内,即,排液内管31与排液外管32均垂直于蓄液槽的底部(或顶部),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限定于此,可选地,本实施例的排液单元30的位置及方向随着下述空气口23的位置而改变,例如,排液内管31与排液外管32可以是倾斜于蓄液槽的10的底部(或顶部),或者平行于蓄液槽10的底部(或顶部)而设置等。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进一步包括安装部40,安装部40贯穿蓄液槽10的壁面而向蓄液槽10内部凹陷形成中空结构,且在其内部可以设置有用于控制空气口23的开闭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此时,空气口23形成在安装部40的底面,从而连通安装部40与排液单元30 的内部,使得外部的空气通过排液单元30进入蓄液槽10内;并且,延伸壁24同样位于安装部40的内部,以限制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的移动。
可选地,安装部40设置在蓄液槽10的槽盖11顶面上,或者也可以设置在槽盖11的侧面等,本实用新型对安装部40的位置不作限定。另外,虽然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0贯穿蓄液槽10的壁面而向蓄液槽10 内部凹陷形成,然而,安装部40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贯穿蓄液槽10 的壁面而向蓄液槽10外部突出形成。
本实施例中,安装部40从蓄液槽10的顶面向下凹陷,形成敞口的深碗状中空结构,并与排液单元30的排液外管32连接,此时,其底部的空气口23位于排液内管31的正上方。可选地,空气口23的位置不限定在排液内管31的正方上,仅需与排液单元30连通即可。
进一步地,延伸壁24围绕空气口23向安装部40内部延伸,即,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壁24从空气口23向槽盖11外侧延伸为环状。延伸壁24用于限制后述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中活动部上盖52的行程,当活动部上盖52向下移动至与延伸壁24接触后,活动部上盖52无法再向下移动。其中,在空气口23完全打开的状态下,活动部上盖52 与延伸壁24接触;在空气口23关闭的状态下,活动部上盖52与延伸壁24不接触。
安装部40的开口处还设有从安装部40外周向内周突出的凸块41。可选地,本实施例中凸块41设有两个。
根据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在安装部40内设置有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其为用于打开空气口23或关闭空气口23的机构。
具体地,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可以设置于安装部40内,在本实施例中,其一端贯穿空气口23位于蓄液槽10的内部且通过其一端的移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口23。在本实施例中,空气口开闭控制部 50可以包括活动部51和活动部上盖52,其中,活动部51作为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的一端来打开或关闭空气口23。然而,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的一端可以不贯穿空气口23 而位于蓄液槽10的内部,而是整体位于安装部40内的蓄液槽10的外侧,即,活动部51可以在蓄液槽10的外侧打开或关闭空气口23。此外,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还可以以堵塞方式来打开或关闭空气口23 活动部,即,其一端外径大小可以恰好等于空气口23的内径,在与空气口23处于同一水平面时,可以紧密地堵塞住空气口23。
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51可以是T字形状的机构,通过其移动来打开或关闭空气口23。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活动部51的密度可以比液体的密度小,因此,会随着液体的升高而上浮,或随液体的下降而根据自身重量来下降。但不仅限于此,活动部51的密度也可以比液体大,这时活动部51随后述活动部上盖52的拉动而移动。活动部51可以包括覆盖部511和连接部512。
覆盖部511,作为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位于蓄液槽10的内部的一端,在本实施例中位于排液外管32内、排液内管31的上方。也就是说,覆盖部位于空气口23与排液内管31开口之间。覆盖部511可以是板状结构,其面积大于空气口23,以能够覆盖空气口23。
连接部512为长条形状的结构,其贯穿空气口23,并且其一端与覆盖部511连接。连接部512的另一端形成有与下述的活动部上盖52 起到彼此卡合作用的第一卡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卡合结构可以通过突出部513来实现,突出部513从连接部512的外表面向外突出形成为圆环。但不限于此,突出部513可以是多个突出的块状。突出部513与下述的活动部上盖52的卡合部528相卡合,使得活动部51 与活动部上盖52不能分离。
活动部上盖52,设置在活动部51的上部,与活动部51连接。活动部上盖52带动活动部51上下运动,并且,本实施例中活动部51的连接部512可在活动部上盖52的内部移动。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上盖 52为T字形状,并且由上盖部521和下盖部522组成。活动部上盖52可以进一步包括缺口523、气孔524、空腔525和限位部526。
具体地,缺口523设置在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上,本实施例中缺口523的个数与上述的凸块41的个数相同。当缺口523与凸块 41对准时,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可以通过安装部40的开口进入安装部40内;当缺口523与凸块41错开时,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与凸块41干涉,无法通过安装部40的开口进入安装部40内。
气孔524设置在上盖部521上,贯穿活动部上盖52而与安装部40 的内部连通,从而可以使外部空气通过气孔进入空腔525内。
空腔525,形成为活动部上盖52的内部空间,带有突出部513的连接部512的一端在该空腔525内运动。
限位部526用于限制活动部51(连接部513的一端)在空腔525 内运动的行程。限位部526可包括限位上壁527和第二卡合结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卡合结构可通过卡合部528来实现,即,活动部51 只能在卡合部528与限位上壁527之间运动。
具体地,限位上壁527设置在空腔525的上部,即,空腔525的顶壁。限位上壁527限定连接部513在空腔525内移动的最高点,阻挡活动部51再继续向上运动。
卡合部528作为与活动部51的突出部513彼此卡合的结构而设置在空腔525的下部,从空腔525的内壁向内突出。当卡合部528与活动部51的突出部513相卡合时,活动部51无法再向下运动,即,卡合部528限定连接部513在空腔525内移动的最低点。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活动部51与活动部上盖52通过第一卡合结构与第二卡合结构来实现的卡合可以不限于上述的卡合方式,例如,可以是活动部51套设在活动部上盖52的外侧,且向内部形成有第一卡合结构,而在活动部上盖52的外侧设有第二卡合结构以实现活动部51的限位等。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连接部的长度应长于延伸壁的长度和空腔的长度总和。
本实施例中的活动部51和活动部上盖52分别为独立的结构,其中,活动部上盖52由树脂材料做成,而活动部51则由密度小于液体的密度的材料做成。但本实用新型不仅限于此,活动部51和活动部上盖52可以一体形成,而且材料可以是相同的。
本实施例中,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还可以包括弹性部53,弹性部 53可以改变活动部上盖52与延伸壁24的距离。本实施例中的弹性部 53可以是套设在活动部51与活动部上盖52上的弹簧,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弹性部53可以是其他具有弹性的部件,并且,弹性部53 也可以由其他的设置方式,而不是套设在活动部51与活动部上盖52 的外侧。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53在未收到任何力时的长度应长于延伸壁24的长度和空腔525的长度总和。
此外,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了简化结构等目的,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而不设置安装部40,而是将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直接设置在相对于空气口23的位置。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还包括电解单元60,包括具有阳极与阴极的电极。电解单元60设于蓄液槽10中,用于使蓄液槽10中的液体发生电解,从而生成消毒液。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还包括感应单元,包括:感应浮子70 和感应控制部(未示出)。
感应浮子70设于蓄液槽10内部,用于感应注入蓄液槽10内液体的液面高度。
感应控制部设置于蓄液槽10外部、感应浮子70附近,用于判断液面高度是否超过或未达到预定水位,并反馈信息至后述供药单元80,以停止或继续供给原料。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还包括供药单元80,其用于向蓄液槽 10提供制备消毒液的原料。供药单元80包括用于储存原料的原料部,以及向蓄液槽10提供原料的供药部。本实施例中,原料部为储存有具有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的容器,具体地,可以是氯化钠溶液包。供药部可以是蠕动泵,用于将原料部中的氯化钠溶液泵至蓄液槽10。
以下,对使用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进行的消毒液制备方法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原料为具有一定浓度的氯化钠溶液。当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开始运行时,供药单元80启动,将储存于供药单元 80中的氯化钠溶液注入蓄液槽10中;随着蓄液槽10中的氯化钠溶液的水位升高,当感应单元检测到氯化钠溶液到达要求水位时,控制供药80单元停止运行,即,停止向蓄液槽10提供氯化钠溶液;同时,电解单元60开始启动并运行一定时间,电解单元60通过阳极与阴极放电,对蓄液槽10中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氯化钠溶液在电解作用下,生成氢气、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而氯气溶于氢氧化钠溶液中,与氢氧化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次氯酸钠,形成次氯酸钠溶液,即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
以下,对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如何在蓄液槽10被倾斜放置的情况下,在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防止触发虹吸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设有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通过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的移动,在向蓄液槽10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可以使得空气口23始终处于打开状态。本实施例中通过旋转活动部上盖52,使活动部上盖52的缺口523对准凸块 41,再施加使活动部上盖52向下移动的按压力;接着,再次旋转活动部上盖52使得缺口523与凸块41错开,这时,进入安装部40的上盖部521会与凸块41干涉,使得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被固定在安装部40内。进一步地,在上述过程中,活动部上盖52受到向下的压力,使得弹性部53弹性收缩,并且,被固定在安装部40的活动部上盖52,其下盖部522与延伸壁24接触。这时,由于连接部512的长度长于延伸壁24的长度和空腔525的长度总和,因此,连接部512从空气口23向下突出,活动部51的覆盖部511无法覆盖空气口23,并且与空气口23之间存在第一间隙42。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间隙 42进入与蓄液槽10连通的排液单元30,从而使得蓄液槽10不处于密封状态。因此,在向蓄液槽10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蓄液槽10 将一直处于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状态,从而无法满足虹吸的条件,无法触发虹吸。即使蓄液槽10被倾斜放置,使得水位超过空气口23,也不会引发虹吸现象。
接下来,当感应单元感应到注入蓄液槽10内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预定水位时,供药单元80停止运行。为了不使氯化钠溶液从排液内管开口33被排出,预定水位设定得比排液内管开口33低,因此这时的活动部51由于自身重力的关系下降至其在活动部上盖52上移动的最低点,即,活动部51处于排液内管开口33上方,覆盖排液内管开口33。此时,突出部513与卡合部528相卡合。当电解产生氢气时,活动部 51覆盖在排液内管开口33处,防止了蓄液槽10内的氢气从排液内管开口33排出。
但是,当氯化钠溶液达到预定水位时,如果由于感应单元失效、或发生故障等原因而导致供药单元80没有停止运行,使得蓄液槽10 内的液体超出预定水位,此时,从排液外管开口34进入排液单元30 内的液体也会升高,而当升高至排液内管开口33时,位于排液内管开口33处的活动部51随着水位的升高向上移动,此时,排液内管开口 33打开,超出预定水位的液体从排液内管开口33流入排液内管31,再从排液口22排出蓄液槽10外。从而避免氯化钠溶液从蓄液槽10溢出。
进一步地,即使氯化钠溶液注入蓄液槽10内的注液速度比从排液内管开口33的流出的液体速度快,导致水位不断升高时,活动部51 也随之升高。活动部51移动直至连接部512的一端与限位上壁527接触,使得活动部51停止运动,即,由于有限位上壁527的限制,活动部51无法再往上运动。由于连接部512的长度长于延伸壁24的长度和空腔525的长度总和,且活动部51只能升至与限位上壁527处,所以活动部51的覆盖部511与空气口23之间还是会存在第一间隙42,而不会紧贴。因此,就算水位超过空气口23,也不会引发虹吸现象。再进一步地,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还可以设置有气孔524,使活动部上盖52的空腔525与外部连通。因此,即使溶液的水位超过空气口23,再向空腔525流入后注满空腔525,也不会引发虹吸现象。电解单元60对蓄液槽10中的氯化钠溶液进行电解,氯化钠溶液在电解的作用下,形成次氯酸钠溶液,即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后,需要将消毒液排出蓄液槽10,此时,由供药单元80向蓄液槽10中再次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形成氯化钠溶液与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液体。
此时,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关闭空气口23。具体地,通过再次旋转活动部上盖52,使活动部上盖52的缺口523再次对准凸块41后,不再对活动部上盖52施加压力。当活动部上盖52不再受压时,活动部上盖52随弹性部53回弹上升,同时突出部513与卡合部528相卡合,使得活动部上盖52牵引活动部51上升,直至覆盖部511上升到与空气口23接触。这时,活动部上盖与延伸壁分离到最大距离。由于活动部上盖52的顶面的内壁面到活动部51的覆盖部511的长度小于弹性部53完全释放弹性时的长度,当活动部的覆盖部511上升到与空气口23接触时,弹性部53未能完全恢复,因此,弹性部53与活动部上盖52接触时,会产生一个向上的力,使得卡合部528拉紧突出部513,从而使覆盖部511与空气口23紧密贴合,阻隔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口 23进入蓄液槽10。这时,活动部51紧贴空气口23,与空气口23之间不存在第一间隙42,满足虹吸条件。当混合液体的液位到达排液外管32的顶面高度时,触发虹吸,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蓄液槽10的混合液体从排液内管31流至排液口22,再从排液口22排出。由此,利用虹吸效应排出消毒液。
一般来说,为控制消毒液的排出,通常会在排出路径设置阀门或电磁泵等机械装置。但由于次氯酸钠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会对阀门或电磁泵等机械装置造成一定损害,缩短部件的寿命。本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不需要电磁泵等机械装置,因此,避免了次氯酸钠溶液对电磁泵等机械装置的腐蚀,同时,由于本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无需设置用于排出消毒液的阀门或电磁泵等机械装置,因此,可以在延长部件寿命的同时,节约了成本,又实现了在供液过程中防止虹吸现象发生。
本实施例中,仅对排液内管31和排液外管32垂直于蓄液槽10的底部(或顶部)、从蓄液槽10的顶部凹陷设置容纳有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的安装部40、且空气口23位于排液内管31的正上方时的情况进行了详细说明。然而,如上所述,除此之外,当排液内管31与排液外管32倾斜或平行于蓄液槽10的底部(或顶部),且安装部40从蓄液槽10的壁面突出形成时,或者不设置安装部40,而是直接在相对于空气口23的位置设置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时,同样可以适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二】
以下参照图6,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6 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剖面示意图,在第二实施例中,与上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将不赘述。
相比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排液内管31处还可以设置有溢流孔35,溢流孔35所在的位置低于排液内管开口33的位置,也就是说,在排液内管开口33的下方位置设置有溢流孔35。溢流孔35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在同一高度设置的开孔,还可以是多个在不同高度处设置的开孔。
若供药单元80发生故障,向蓄液槽10持续提供液态原料时,可能会导致液态原料如氯化钠溶液从蓄液槽10溢出,与其他部件尤其是带电部件接触,或溢出至用户室内等,从而导致带电部件的损坏等事故发生。因此,本实施例的排液内管31还设有向蓄液槽10的顶面侧延伸的一侧溢流孔35。当供药单元80或感应单元失效、发生故障时,蓄液槽10内的液体超出预定水位,此时,从排液外管开口34进入排液单元30内的液体也会升高,而当升高至溢流孔35时,就会从溢流孔35进入排液内管31,再从排液内管31排至排液口22,从而避免氯化钠溶液从蓄液槽10溢出。在排液内管31上设置溢流孔35,不仅可以节省空间,而且与在蓄液槽10内另外设置溢流管相比,还可以节约成本。
【实施例三】
以下参照图7至图9,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7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消毒液制备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控制空气口打开时的示意图;图9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三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控制空气口关闭时的示意图。
相比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安装部40没有设置凸块41,同时,活动部上盖52没有设有缺口523。其他与第一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的空气口开闭控制部50还可以包括驱动单元90,以下,对驱动单元90进行详细说明。
驱动单元90,用于驱动活动部上盖52的上下运动,即,驱动单元 90是活动部上盖52能够上下运动的动力。驱动单元90可以包括:驱动马达91和凸轮部92。
驱动马达91与凸轮部92连接,当驱动马达91通电后以其驱动马达91的轴为中心带动凸轮部转动进行角度变换。驱动马达91可以是齿轮电机等现有的电机。
凸轮部92随着驱动马达91的转动而转动,凸轮部92可以进一步包括:凸轮本体921和凸轮转轴923。凸轮本体921为水滴形状,并且可以进一步包括凸轮突部922。凸轮突部922从凸轮本体921向外突出,通过与活动部上盖52接触来带动活动部51与延伸壁24接触。
凸轮转轴923连接驱动马达91和凸轮本体921,即,凸轮转轴923 可以设置在驱动马达91和凸轮本体921之间。凸轮转轴923也可以是驱动马达91的轴,也可以是与驱动马达91的轴连接的转轴。
以下,对驱动单元90的运行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向蓄液槽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驱动马达91转动并带动凸轮本体921旋转,由于凸轮突部922从凸轮本体921向外突出,因此,当凸轮突部922旋转至活动部上盖52的上盖部521的上方时,凸轮突部922就会与活动部上盖52干涉,从而产生一个使活动部上盖52向下的力,使得活动部上盖52向安装部40方向下降,之后,驱动马达 91停止运转,活动部上盖52一直被压在安装部40内,因此,这时空气口23会始终处于打开状态。
同理,电解完毕后,需要利用虹吸将混合液体排出时,驱动马达 91再次转动,带动凸轮本体921旋转,当凸轮突部922离开活动部上盖52后,活动部上盖52失去向下的压力,恢复到最初的位置,也就是上盖部521离开安装部40,这时,空气口23始终处于关闭状态。
【实施例四】
以下参照图10,对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进行说明,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四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其中,相比第三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动部上盖52与延伸壁24之间始终保持有第二间隙43,且活动部上盖52没有设有气孔524。在本实施例中,延伸壁24仅用于固定套设在外周的弹性部53。其他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通过调整活动部上盖52的移动行程,使得无论活动部上盖52受压下降还是上升,都与延伸壁24之间始终保持有第二间隙43。
这样,当供药单元80或感应单元失效、发生故障时,即使蓄液槽 10内的液体超出预定水位,上升到延伸壁24,也会因为有第二间隙43,使得蓄液槽10将一直处于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状态,从而无法满足虹吸的条件,无法触发虹吸。
【实施例五】
以下,参照图11至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进行说明,其中,图11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空气口打开状态时的示意图;图12是示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第五实施例的空气口关闭状态时的示意图。相比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的活动部51的一端不能在卡合部528与限位上壁527之间移动,即,活动部51无法在空腔525内移动,活动部51的连接部512的端面与限位上壁527始终接触。这时,活动部51随活动部上盖52的拉动而移动。其他与前述实施例中相同的结构将不再赘述。
具体地,在电解前,向蓄液槽10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活动部上盖52受到向下的压力,使得弹性部53弹性收缩,由于活动部51 的连接部512的端面与限位上壁527始终接触,也就是说,相比起第一实施例,活动部上盖52的空腔525的空间变小了,活动部51无法在空腔525内移动。因此,当活动部上盖52上升时,活动部51受到活动部上盖52的牵引力随着活动部上盖52向下而向下移动。这时,连接部512从空气口23向下突出,活动部51的覆盖部511无法覆盖空气口23,与空气口23之间存在第一间隙42。外部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间隙42进入与蓄液槽10连通的排液单元30,从而使得蓄液槽10 不处于密封的状态。因此,在向蓄液槽10注入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中,蓄液槽10将一直处于与外部空气连通的状态,从而无法满足虹吸的条件,无法触发虹吸。即使蓄液槽10被倾斜放置,使得水位超过空气口 23,也不会引发虹吸现象。
接下来,当感应单元感应到注入蓄液槽10内的氯化钠溶液达到预定水位时,供药单元80停止运行。氯化钠溶液在电解的作用下,形成次氯酸钠溶液,即本实施例中的消毒液后,需要将消毒液排出蓄液槽 10,此时,由供药单元80向蓄液槽10中再次注入一定量的氯化钠溶液,形成氯化钠溶液与次氯酸钠溶液的混合液体。此时,通过驱动单元90或手动上升活动部上盖52,当活动部上盖52不再受压时,活动部上盖52随弹性部53回弹上升,同时活动部上盖52牵引活动部51 上升,直至覆盖部511上升到与空气口23接触。从而使覆盖部511与空气口23紧密贴合,阻隔外部的空气通过空气口23进入蓄液槽10。这时,活动部51紧贴空气口23,与空气口23之间不存在第一间隙42,满足虹吸条件。当混合液体的液位到达排液外管32的顶面高度时,触发虹吸,在虹吸效应的作用下,蓄液槽10的混合液体从排液内管31 流至排液口22,再从排液口22排出。由此,利用虹吸效应排出消毒液。
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实用新型有了清楚的认识。
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因此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另外,该消毒液制备装置除了单独应用外,还可以与热交换装置等新风产品连接或应用于热交换装置等新风产品内。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9)

1.一种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蓄液槽;
排液单元,所述蓄液槽的液体通过所述排液单元排出;
空气口,贯穿所述蓄液槽的壁面并与所述排液单元连通,空气从所述空气口进入所述排液单元内;以及
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设置在所述蓄液槽外部,用于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口开闭控制部包括彼此连接的活动部和活动部上盖,其中,
通过所述活动部的移动来打开或关闭所述空气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包括:
覆盖部,形成所述活动部的一端,并且直径大于所述空气口直径;
连接部,一端与所述覆盖部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活动部上盖相卡合的第一卡合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上盖的内部形成空腔结构,并且包括:
限位部,形成所述活动部在空腔的移动路径,限制所述活动部相对于所述活动部上盖移动的位移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位部包括:
第二卡合结构,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上盖中接近所述空气口的一侧,以与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卡合;以及
限位上壁,设置在所述活动部上盖中远离所述空气口的一侧,
所述连接部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卡合结构与所述限位上壁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还包括:
弹性部,将所述活动部上盖向所述弹性部的弹性的相反方向移动时,所述活动部与所述空气口之间形成第一间隙,并且在弹性恢复时,所述活动部关闭所述空气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蓄液槽包括:
延伸壁,围绕所述空气口向所述活动部上盖方向延伸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上盖还包括:
气孔,所述气孔贯穿所述活动部上盖,使外部空气通过所述气孔与所述空气口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上盖与所述延伸壁接触时,所述空气口处于打开状态,
所述活动部上盖与所述延伸壁分离到最大距离时,所述空气口处于关闭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活动部上盖与所述延伸壁之间形成使外部空气进入所述延伸壁内的第二间隙。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的长度长于所述延伸壁的长度和所述空腔的长度总和。
12.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安装部,形成在所述蓄液槽的壁面上,并且所述安装部的一端面上设置有所述空气口,
所述安装部的另一端面处设有从所述安装部外周向所述安装部内周突出的凸块,
所述活动部上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凸块的形状与数量对应的缺口。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单元进一步包括:
排液外管,在所述蓄液槽中,从所述空气口向相对侧壁面延伸,与所述相对壁面之间形成排液外管开口;以及
排液内管,从所述相对侧壁面向所述空气口延伸,并且至少一部分进入所述排液外管内,一端与形成所述空气口的壁面之间形成排液内管开口,另一端与所述蓄液槽的排液口连接,以将经过排液单元的液体排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排液内管包括:
溢流孔,形成在所述排液内管靠近所述空气口的一端,以排出溢流进入所述排液单元内、超过预定水位的液体。
1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气口开闭控制部还包括:
驱动单元,驱动所述活动部上盖上下运动。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
驱动马达;以及
凸轮部,与所述驱动马达连接,并且随着所述驱动马达的转动而转动,
所述凸轮部进一步包括与所述活动部上盖接触的凸轮本体、以及连接所述驱动马达和所述凸轮本体的凸轮转轴。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轮本体进一步包括:
凸轮突部,从所述凸轮本体向外突出,随着所述驱动马达的驱动,与所述活动部上盖接触以按压所述活动部上盖。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电解单元,设置在所述蓄液槽内,电解存储在所述蓄液槽内的液体;
供药单元,与所述蓄液槽连接,并向所述蓄液槽提供电解的原料;以及
感应单元,设置在所述蓄液槽内,感应所述蓄液槽内液体的水位高度,并且通过判断水位是否到达预定水位来停止所述原料的供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消毒液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设置在所述空气口与所述排液内管开口之间。
CN202122078089.1U 2021-08-31 2021-08-31 消毒液制备装置 Active CN21655074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089.1U CN216550744U (zh) 2021-08-31 2021-08-31 消毒液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78089.1U CN216550744U (zh) 2021-08-31 2021-08-31 消毒液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50744U true CN21655074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63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78089.1U Active CN216550744U (zh) 2021-08-31 2021-08-31 消毒液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5074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273094B (en) Electrolyzed water spraying device
CN216550744U (zh) 消毒液制备装置
TWI624632B (zh) 開飲機
CN217654171U (zh) 电解除氧装置以及具有其的冰箱
KR20190014853A (ko) 변기용 세정액 정량 공급 장치
WO2008032946A1 (en) Apparatus for producing sodium hypochlorite
KR101125730B1 (ko) 다기능 소독약투입기
CN114158942A (zh) 多功能饮水机的水箱组件和多功能饮水机
KR101072474B1 (ko) 안내부재가 구비된 살균 전해수 제조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살균 전해수 제조 시스템
KR100912486B1 (ko) 무전원 펌핑식 소독약 자동투입기
CN215856363U (zh) 消毒液制备装置
CN111456181A (zh) 具有电解氯化装置的卫生器具
KR101265995B1 (ko) 드레인펌프 조립체를 구비하는 전극봉식 가습기
JP5877031B2 (ja) 次亜塩素酸水の製造装置
KR102399942B1 (ko) 전해 살균 소독수 생성장치
CN111593369B (zh) 消毒液制造机、消毒液制造机防过压方法
JP2018143996A (ja) 電解水生成装置
JP4237776B2 (ja) ピッチャ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電解水生成装置
KR102107691B1 (ko) 포세식 변기용 거품생성 제어 시스템
CN108870609B (zh) 加湿器
CN216691495U (zh) 一种水泵防烧装置
CN202881399U (zh) 一种带有虹吸结构的次氯酸钠消毒液发生装置
KR101091867B1 (ko) 살균 전해수 제조 시스템
CN216494871U (zh) 多功能饮水机的水箱组件和多功能饮水机
CN213640550U (zh) 一种带双进水管式水罐的饮水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