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50235U -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50235U CN216550235U CN202121802621.3U CN202121802621U CN216550235U CN 216550235 U CN216550235 U CN 216550235U CN 202121802621 U CN202121802621 U CN 202121802621U CN 216550235 U CN216550235 U CN 21655023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ayer
- heat
- copper foil
- oled screen
- conducting wire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包括泡棉层、PI膜层、石墨层、铜箔层以及粘胶层,所述铜箔层贴合在所述粘胶层上,所述PI膜层设置在所述铜箔层上,所述泡棉层贴合在所述PI膜层上,所述石墨层嵌设在所述PI膜层与所述铜箔层之间,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石墨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一导热丝,所述第一导热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所述PI膜层以及所述泡棉层,并在所述泡棉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粘胶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二导热丝,所述第二导热丝穿设于所述粘胶层,并在所述粘胶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本实用新型延伸形成若干穿越其他材料层的第一导热丝以及第二导热丝,有助于提升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散热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显示产品缓冲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对于液晶显示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对于智能手机等便携式显示终端,要求其不仅具有较大尺寸,而且在长期使用状态下的散热效果显著。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屏是目前常用的器件,OLED屏幕上通常采用的缓冲垫结构主要包括泡棉层、石墨片、铜箔层以及网格胶层,各层之间采用胶粘剂粘接。
例如实用新型专利CN213279732U提供的一种手机OLED屏幕缓冲垫,包括由一侧至另一侧依次设置的泡棉层、PI膜、石墨片、铜箔层,所述PI膜的一号侧周圈与铜箔层的二号侧周圈相连接,所述一号侧的中部开设有一号凹槽,所述二号侧的中部开设有二号凹槽,所述一号凹槽与二号凹槽围合形成容纳石墨片的散热腔。
但其存在以下问题:石墨层内的通孔用于辅助散热,其的确能提升石墨层的散热;然而泡棉层、网格胶层等其他材料层受限于其材料自身的导热效率,其他材料层的散热效果并不理想,进而导致缓冲垫整体的散热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能够解决其他材料层散热效果差的问题,提升散热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包括:
泡棉层、P I膜层、石墨层、铜箔层以及粘胶层,所述铜箔层贴合在所述粘胶层上,所述P I膜层设置在所述铜箔层上,所述泡棉层贴合在所述P I膜层上,所述石墨层嵌设在所述P I膜层与所述铜箔层之间,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石墨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一导热丝,所述第一导热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所述P I膜层以及所述泡棉层,并在所述泡棉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粘胶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二导热丝,所述第二导热丝穿设于所述粘胶层,并在所述粘胶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进一步,所述P I膜层朝向所述铜箔层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铜箔层朝向所述P I膜层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合围形成容纳所述石墨层的容置腔。
进一步,所述石墨层的外壁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石墨层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热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所述通孔、所述P I膜层以及所述泡棉层,并在所述泡棉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热丝位于所述泡棉层内的部分延伸形成若干分支。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热丝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呈蛇形排布。
进一步,所述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上设有若干凸起。
进一步,所述泡棉层的厚度为5-10mm。
进一步,所述P I膜层的厚度为3-5mm。
进一步,所述石墨层的厚度为5-1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OLED屏幕缓冲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铜箔层延伸形成若干穿越其他材料层的第一导热丝以及第二导热丝,能够其他材料层的吸收热量,有助于提升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包括:泡棉层1、PI膜层2、石墨层3、铜箔层4以及粘胶层5,所述铜箔层4贴合在所述粘胶层5上,所述PI膜层2设置在所述铜箔层4上,所述泡棉层1贴合在所述PI膜层2上,所述石墨层3嵌设在所述PI膜层2与所述铜箔层4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泡棉层1由聚烯烃发泡材料制成,其厚度为5-10mm。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PI膜层2的厚度为3-5mm。
具体的,所述PI膜层2朝向所述铜箔层4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21,所述铜箔层4朝向所述PI膜层2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41,所述第一凹槽21与所述第二凹槽41合围形成容纳所述石墨层3的容置腔6。
具体的,所述石墨层3设置在所述容置腔6内,所述石墨层3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31;所述通孔31便于空气流通带走所述石墨层3的热量,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设置所述石墨层3是为了引入通孔,所以石墨层3只需要具有通孔即可满足上述目的,而对所述石墨层3的形状不做限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层3的外壁紧密贴合于所述容置腔6的内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石墨层3与所述容置腔6内壁存在间隙,也能起到散热通道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石墨层3的厚度为5-10mm。
具体的,所述铜箔层4与所述石墨层3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一导热丝41,所述第一导热丝41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3、所述通孔31、所述P I膜层2以及所述泡棉层1,并在所述泡棉层1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由于所述泡棉层1的材质问题,其散热效果较差,为增强其散热效果,所述第一导热丝42位于所述泡棉层1内的部分延伸形成若干分支421,所述分支421有效的增大了所述第一导热丝42与所述述泡棉层1的接触面积,从而增强了所述泡棉层1内的散热情况。
所述铜箔层4与所述粘胶层5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二导热丝43,所述第二导热丝43穿设于所述粘胶层5,并在所述粘胶层5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所述第一导热丝42、所述第二导热丝43的作用是将所述泡棉层1以及所述粘胶层5的热量吸收到所述述铜箔层4与所述石墨层3处,在通过所述通孔31散热掉。
对于所述第一导热丝42、所述第二导热丝43来说,其只要能够将所述泡棉层1以及所述粘胶层5的热量吸收到所述述铜箔层4与所述石墨层3处即可,无需限制其具体的形状以及结构,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丝42、所述第二导热丝43为柱状的铜丝。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丝42、所述第二导热丝43以及所述分支421为片状的铜片。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43上设有若干凸起,所述凸起能增大所述第一导热丝42与所述泡棉层1的接触面积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43与所述粘胶层5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在一个更优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热丝42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43呈蛇形排布,能增大所述第一导热丝42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43与其他材料层的接触面积,从而提升散热效果。
使用时,所述第一导热丝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分别吸收所述泡棉层1、所述P I膜层2、所述铜箔层4以及所述粘胶层5的热量,并通过所述通孔31将热量散发掉。
本实用新型的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铜箔层延伸形成若干穿越其他材料层的第一导热丝以及第二导热丝,能够其他材料层的吸收热量,有助于提升OLED屏幕缓冲机构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泡棉层、PI膜层、石墨层、铜箔层以及粘胶层,所述铜箔层贴合在所述粘胶层上,所述PI膜层设置在所述铜箔层上,所述泡棉层贴合在所述PI膜层上,所述石墨层嵌设在所述PI膜层与所述铜箔层之间,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石墨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一导热丝,所述第一导热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所述PI膜层以及所述泡棉层,并在所述泡棉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所述铜箔层与所述粘胶层接触的表面延伸形成若干第二导热丝,所述第二导热丝穿设于所述粘胶层,并在所述粘胶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PI膜层朝向所述铜箔层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铜箔层朝向所述PI膜层的一面上开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与所述第二凹槽合围形成容纳所述石墨层的容置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层的外壁与所述容置腔的内壁紧密接触;所述石墨层沿其轴向开设有若干通孔。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丝依次穿设于所述石墨层、所述通孔、所述PI膜层以及所述泡棉层,并在所述泡棉层的表面形成接触面。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丝位于所述泡棉层内的部分延伸形成若干分支。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导热丝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呈蛇形排布。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分支以及所述第二导热丝上设有若干凸起。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泡棉层的厚度为5-10mm。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PI膜层的厚度为3-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石墨层的厚度为5-10mm。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02621.3U CN21655023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802621.3U CN21655023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50235U true CN216550235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37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802621.3U Active CN216550235U (zh) | 2021-08-03 | 2021-08-03 |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50235U (zh) |
-
2021
- 2021-08-03 CN CN202121802621.3U patent/CN21655023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2015053261A (ja) | 全固体電池 | |
JPWO2017159528A1 (ja) | 複合シート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電池パック | |
US20180235073A1 (en) | Mobile display device | |
CN204047017U (zh) | 一种导热垫 | |
JP2013197230A (ja) | 熱伝導体 | |
TWI672582B (zh) | 行動電子裝置之散熱緩衝導電複合成型結構(三) | |
CN216550235U (zh) | 一种oled屏幕缓冲机构 | |
US9379300B2 (en) | Floating heat sink support with copper sheets and LED package assembly for LED flip chip package | |
TWI669601B (zh) | Thermal buffered conductive composite forming structure of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4) | |
CN210011437U (zh) | 导热硅胶散热复合薄膜 | |
WO2016131296A1 (zh) | 导热件和电子终端 | |
ES2576680T3 (es) | Parche de iontoforesis integrado con una batería | |
CN203289808U (zh) | 一种新型石墨导热装置 | |
CN210900215U (zh) | 一种新型且导热能力的微波吸收材料片 | |
KR101370677B1 (ko) | 방열 및 절연성능이 향상된 방열시트 및 이를 구비한 태양전지모듈 | |
TWM351450U (en) | Integrated circuit having porous ceramic heat dissipation plate | |
CN210560217U (zh) | 一种石墨烯导热散热膜 | |
CN210129883U (zh) | 一种基于石墨烯材料的手机散热膜 | |
CN213279732U (zh) | 一种手机oled屏幕缓冲垫 | |
CN215799284U (zh) | 一种石墨铜箔复合散热片 | |
CN219802966U (zh) | 一种高导热界面复合层结构 | |
CN212064711U (zh) | 一种散热电路板及显示设备 | |
CN216005749U (zh) | 一种导热型压敏胶带 | |
CN216404285U (zh) | 一种手机锂电池用固定带 | |
CN217116730U (zh) | 一种背光模组的散热膜结构和显示模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