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6369U -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 Google Patents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6369U
CN216546369U CN202122683972.3U CN202122683972U CN216546369U CN 216546369 U CN216546369 U CN 216546369U CN 202122683972 U CN202122683972 U CN 202122683972U CN 216546369 U CN216546369 U CN 21654636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racket
support
hole
frame
chassi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683972.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雅静
王继瑶
陈敏阳
胡术春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filed Critical FAW Jiefang Automotiv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683972.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636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636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6369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一种底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固定于车架纵梁;第二支架,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一侧并与车架横梁连接;第三支架,设于第一支架的第二侧并与车架保险杠连接;其中,第一支架开设第一通孔,第二支架开设第二通孔,第三支架开设第三通孔,紧固组件穿设第二通孔、第一通孔、车架纵梁及第三通孔,以使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的两侧。一种驾驶室包括上述底盘支架。上述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实现底盘支架的集成化结构设计,利于优化底盘支架的装配空间及提升装配便捷性。

Description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在驾驶室的底盘前端,通常设有悬架装置、牵引装置、油缸、板簧、散热器等零部件,以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但用于将悬架装置、牵引装置、油缸、板簧、散热器等零部件连接于车架的各个支架是单独设计的,此种设置方式中的车架前端零部件较多,每个支架的功能较为单一,且在安装时操作较为复杂。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底盘各支架功能单一且装配繁琐的问题,提供一种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一种底盘支架,包括:
第一支架,固定于车架纵梁;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并与车架横梁连接;
第三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侧并与车架保险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架开设第三通孔,紧固组件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及所述第三通孔,以使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
上述的底盘支架,第一支架、第二支架及第三支架通过紧固组件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实现底盘支架的集成化结构设计;同时各支架在空间上彼此错开以连接不同的零部件,利于优化底盘支架的装配空间及提升装配便捷性。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三者的孔径相等且同轴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纵梁,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车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大致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于所述车架纵梁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车架横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伸出臂,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三固定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固定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车架保险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支撑管及转接板,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及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转接板抵接并固定于所述车架保险杠。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的数量均至少为四;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设有减重槽。
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的底盘支架。
上述的驾驶室,底盘支架的集成化结构设计,利于优化底盘支架的装配空间及提升装配便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车架主体与底盘支架的第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中车架主体与底盘支架的第二角度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底盘支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底盘支架中第一支架的示意图;
图5为图3所示底盘支架中第二支架的示意图;
图6为图3所示底盘支架中第三支架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车架主体;11、车架纵梁;12、车架横梁;13、车架保险杠;
100、第一支架;101、第一通孔;102、第一减重槽;110、第一固定部;111、第一固定板;112、第二固定板;120、第一连接部;200、第二支架;201、第二通孔;202、第二减重槽;210、第二固定部;220、第二连接部;300、第三支架;301、第三通孔;302、第三减重槽;310、第三固定部;320、第三连接部;321、支撑管;322、转接板;400、紧固组件;410、紧固件;420、锁紧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目前,在驾驶室的底盘前端,通常设有悬架装置、牵引装置、油缸、板簧、散热器等零部件,以满足车辆的使用需求。但用于将悬架装置、牵引装置、油缸、板簧、散热器等零部件连接于车架的各个支架是单独设计的,此种设置方式中的车架前端零部件较多,每个支架的功能较为单一,在安装时操作较为复杂,整体可靠性比较低。
基于上述考虑,为了解决上述各支架功能单一且装配繁琐的问题,发明人经过深入研究,设计了一种装配于驾驶室的底盘支架,该底盘支架功能集成性好、装配便捷且利于优化装配空间。
如图1及图2所示,车架主体10包括车架纵梁11、车架横梁12及车架保险杠13,车架纵梁11与车架横梁12大致垂直连接,车架横梁12连接于车架保险杠13,车架保险杠13罩设于车架横梁12外。
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底盘支架包括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第一支架100固定于车架纵梁11,第二支架200设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一侧并与车架横梁12连接,第三支架300设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二侧并与车架保险杠13连接。
其中,结合图4至图6所示,第一支架100开设第一通孔101,第二支架200开设第二通孔201,第三支架300开设第三通孔301,紧固组件400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车架纵梁11及第三通孔301,以使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100的两侧。
此处,第一侧及第二侧呈相对设置。
通过上述设置,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通过紧固组件400连接为一体式结构,以实现底盘支架的集成化结构设计;同时各支架在空间上彼此错开以连接不同的零部件,利于优化底盘支架的装配空间及提升装配便捷性。
可理解的是,车架纵梁11上也开设有对应的第四通孔(图未示出),以便于紧固组件400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第四通孔及第三通孔301,以使第一支架100固定于车架纵梁11,且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100的两侧。
如图4至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三者的孔径相等且同轴设置。
该实施例中,通过使各通孔孔径相同且同轴,各通孔的孔位大小及位置能够一一对应,紧固组件400穿设各通孔时,能避免因各通孔错位或孔径大小不一出现的歪斜或不适配的情况,利于各支架及车架纵梁11连接牢固且不松动。
可理解的是,车架纵梁11的第四通孔与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的孔径相等且同轴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均为圆孔。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还可以为其他形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的数量均至少为四,且各通孔均布于各支架,相应地,紧固组件400的数量也至少为四,以便于保持结构的连接稳定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的数量也可以少于四。
如图3所示,紧固组件400包括紧固件410及锁紧件420,紧固件410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车架纵梁11及第三通孔301后至少部分外露,锁紧件420可拆卸连接于紧固件410的外露部分。
通过该设置,紧固件410及锁紧件420为可拆卸连接方式,拆装简便,便于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第三支架300及车架纵梁11间的拆装,节约装配时间。
具体如图3所示,紧固件410包括盖帽及杆部,盖帽的直径大于杆部的直径,杆部的直径等于第一通孔101、第二通孔201及第三通孔301的孔径。杆部依次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车架纵梁11及第三通孔301后至少部分外露,盖帽抵接于第二支架200背离第一支架100的一侧,锁紧件420可拆卸地连接于紧固件410的外露部分。
在一实施方式中,杆部均为螺纹段,螺纹段依次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车架纵梁11及第三通孔301后部分螺纹段外露,锁紧部螺接于外露的螺纹段。例如,紧固件410为螺钉,锁紧件420为螺母时,紧固件410的杆部均为螺纹段。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杆部包括光滑段及螺纹段,光滑段穿设第二通孔201、第一通孔101、车架纵梁11及第三通孔301后螺纹段露出,锁紧部螺接于螺纹段。例如,紧固件410为螺栓,锁紧件420为螺母时,紧固件410的杆部包括光滑段及螺纹段。
如图4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一连接部120。第一固定部110固定连接于车架纵梁11,第一连接部120用于连接悬架装置。
该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01开设于第一固定部110。通过该设置,第一支架100集成连接车架纵梁11及悬架装置的功能,利于简化支架结构且优化装配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一连接部120一体成型,整体性好且机械强度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固定部110及第一连接部120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铆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具体在一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4,第一固定部110包括第一固定板111及第二固定板112,第一固定板111及第二固定板112大致垂直连接。
该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101开设于第一固定板111,第二固定板112与第一连接部120连接。第一固定板111抵接于车架纵梁11的侧面,第二固定板112抵接于车架纵梁11的顶面。通过该设置,第一固定部110能更稳固定地连接于车架纵梁11。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111及第二固定板112为一体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且机械强度高。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固定板111及第二固定板112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
如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210及第二连接部220,第二固定部210抵接于车架纵梁11背离第一支架100的一侧,第二连接部220连接于车架横梁12。
该实施例中,第二通孔201开设于第二固定部210。通过该设置,第二支架200集成连接车架纵梁11及车架横梁12的功能,利于简化支架结构,稳固性较好且不占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第二固定部210及第二连接部220为一体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且机械强度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固定部210及第二连接部220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铆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具体如图5所示,第二连接部22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伸出臂。通过该设置,伸出臂与车架横梁12连接更稳固。
如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三支架300包括相连的第三固定部310及第三连接部320,第三固定部310抵接于第一支架100的第二侧,第三连接部320连接于车架保险杠13。
该实施例中,第三通孔301开设于第三固定部310。通过该设置,第三支架300集成连接第一支架100及车架保险杠13的功能,利于简化支架结构,稳固性较好且不占空间。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架200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即第三固定部310及第三连接部320为一体成型结构,整体性好且机械强度高。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固定部310及第三连接部320还可以为分体式结构,二者通过铆接或卡接的方式连接。
具体如图6所示,第三连接部320包括支撑管321及转接板322,支撑管3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三固定部310及转接板322连接,转接板322抵接并固定于车架保险杠13。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管321及转接板322通过焊接或铆接方式固定连接,机械强度较好。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支撑管321及转接板322还可以为可拆卸连接。
为了使上述的底盘支架轻量化,减小能耗,如图3示出的实施例中,第一支架100、第二支架200及第三支架300设有减重槽。
在具体实施方式中,结合参考图4至图6,第一支架100设有第一减重槽102,第二支架200设有第二减重槽202,第三支架300设有第三减重槽302。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重槽102、第二减重槽202及第三减重槽302的数量均为一。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减重槽102、第二减重槽202及第三减重槽302的数量还可以为其他数值,以根据实际使用需求调整。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支架,固定于车架纵梁;
第二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一侧并与车架横梁连接;
第三支架,设于所述第一支架的第二侧并与车架保险杠连接;
其中,所述第一支架开设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支架开设第二通孔,所述第三支架开设第三通孔,紧固组件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及所述第三通孔,并使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支架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组件包括紧固件及锁紧件,所述紧固件穿设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车架纵梁及所述第三通孔后至少部分外露,所述锁紧件可拆卸连接于所述紧固件的外露部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一固定部及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固定部固定连接于所述车架纵梁,所述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悬架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包括大致垂直连接的第一固定板及第二固定板,所述第二固定板与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所述第一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二固定部及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固定部抵接于所述车架纵梁背离所述第一支架的一侧,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车架横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呈夹角设置的两个伸出臂,所述第二通孔开设于所述第二固定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架包括相连的第三固定部及第三连接部,所述第三固定部抵接于所述第一支架的所述第二侧,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车架保险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部包括支撑管及转接板,所述支撑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固定部及所述转接板连接,所述转接板抵接并固定于所述车架保险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底盘支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及所述第三通孔三者的孔径相等且同轴设置;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为一体成型结构;
所述第一支架、所述第二支架及所述第三支架设有减重槽。
10.一种驾驶室,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底盘支架。
CN202122683972.3U 2021-11-04 2021-11-04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Active CN21654636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3972.3U CN21654636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683972.3U CN21654636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6369U true CN216546369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703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683972.3U Active CN216546369U (zh) 2021-11-04 2021-11-04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6369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083971B (zh) 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底盘装置和电动重型车辆
US8272663B2 (en) Tow assembly for heavy trucks
CN216546369U (zh) 驾驶室及其底盘支架
CN213594367U (zh) 一种前横梁总成及商用车
CN215475354U (zh) 前横梁连接支架及前横梁总成
CN107433970A (zh) 转向管柱安装结构
CN212889829U (zh) 一种新能源车用电池托架
CN215322867U (zh) 车架和全地形车
CN116018284A (zh) 马达保持件和具有该马达保持件的车辆
CN217804902U (zh) 安装支架、车架前端总成及车辆
CN112278076A (zh) 一种集成化后横梁总成
CN201132474Y (zh) 后桥总成安装支架
CN217918266U (zh) 一种平衡车减震装置的连接结构
CN218257595U (zh) 车辆拖挂接口的安装结构及车辆
CN215244308U (zh) 一种发动机悬置托架及车辆
CN219257597U (zh) 摩托车及其车体框架
CN215321829U (zh) 一种载货汽车拖车钩结构
CN215475462U (zh) 一种车桥装配平台
CN215398916U (zh) 一种车辆管横梁总成
CN210126460U (zh) 汽车座椅安装梁及汽车
CN215155169U (zh) 车身组件和电动滑板车
CN214928909U (zh) 后悬置支架、悬置安装结构及电动汽车
CN218966616U (zh) 减震塔支撑结构及车辆
CN219618868U (zh) 一种减震器固定支座的安装结构
CN218400707U (zh) 一种便于焊接的液压管板前副车架后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