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5814U - 换电站或储能站 - Google Patents

换电站或储能站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45814U
CN216545814U CN202120651926.2U CN202120651926U CN216545814U CN 216545814 U CN216545814 U CN 216545814U CN 202120651926 U CN202120651926 U CN 202120651926U CN 216545814 U CN216545814 U CN 2165458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tation
layer
edge
boar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51926.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建平
陈新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ulton New Energy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51926.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458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458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Landscapes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框架、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面,所述侧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外侧面。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上可拆卸安装顶板和侧板的方式建造换电站或储能站,便于模块化建站,不仅建造成本低、周期短,还有利于后期维护和改造。

Description

换电站或储能站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
背景技术
现在新能源车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新能源车使用的能源基本上为电能,新能源车在电能使用完后需要充电,由于现在电池技术和充电技术的限制,新能源车充满电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不如汽车直接加油简单快速。因此,为了减少用户的等待时间,在新能源车的电能快耗尽时更换电池是一种有效的手段。为了便于更换电池或给新能源车充电,满足新能源车的换电需求,需要建造换电站或储能站。随着新能源车的快速普及,需要建造更多的换电站或储能站来满足需求,如果采用传统建造方式进行建造,不仅成本高、建造周期长,也不利于后期扩建和换电设备的升级改造。现有技术中如CN103669925A中公开了一种钢结构充换电站,包括刚体框架和通过紧固件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刚体框架上的侧封板、顶板、门板和底板,上述结构的充换电站的防水性和结构强度均存在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降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建造成本和建造周期,便于后期维护和改造,提供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框架、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面,所述侧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外侧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框架上可拆卸安装顶板和侧板的方式建造换电站或储能站,便于模块化建站,不仅建造成本低、周期短,还有利于后期维护和改造。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和/或所述顶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边缘。
在本方案中,换电站或储能站采用上述结构,避免雨水从顶部和侧板的连接缝隙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提高了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较佳地,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顶板和侧板的连接处设置密封件,增强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密闭性,避免因外部环境温度导致换电站或储能站内的温度偏高或偏低,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了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较佳地,所述顶板包括多块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的库板,所述侧板包括多块沿竖直方向拼接而成的库板。
在本方案中,顶板和侧板采用库板拼接的方式,有效缩短了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建造周期和建造成本,建造方便快捷,减少了运输成本,便于现场组装换电站或储能站。
较佳地,多块所述顶板的库板沿水平方向形成单排结构。
在本方案中,顶板的库板采用上述的拼接方式,拼接简单、快速,可以大幅度提高顶板的安装速度。
较佳地,所述顶板沿拼接方向具有相对的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避免雨水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顶部和侧板的连接处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提高了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库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均从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同一侧表面向外凸起并朝向同一方向延伸,所述配合端内形成凸起的空腔,所述配合端内凸起的空腔用于容纳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
和/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侧面部,所述凸起端的侧面部为第一侧面部,所述配合端的侧面部为第二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覆盖相邻顶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部分外侧。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凸起端和配合端用于控制雨水从凸起端和配合端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排出顶板,避免雨水从顶板中各库板的连接处渗透至库板内部,瞬时降雨量至少需要漫过凸起端或配合端的最高处,才可能流向两者的连接处,从而加强防水效果。而且即使雨水漫过最高处,凸起端和配合端也能够引导雨水向下流动,便于雨水及时排出,同时通过凸起端和配合端的叠加配合结构提高了顶板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强度要求和防水要求。侧面部覆盖库板的两个侧边,防止液体从库板侧边渗入库板内,进而避免液体进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侧面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通过库板的配合端覆盖相邻库板的凸起端,并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形成覆盖结构,提高了相邻库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并且进一步避免雨水从顶板和侧板的连接处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设有多个柱体,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柱体固定连接。
在本方案中,库板的多层板之间通过柱体进行连接,一方面便于在两层板之间填充其它保温阻燃材料,另一方面,柱体可以有效增强多层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侧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层板连接,所述侧面部的另一端向所述侧板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可以进一步避免雨水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顶部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柱体内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二层板上开设通孔,所述装配孔通过所述通孔导通至所述第二层板外侧,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装配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设置柱体,在提高库板强度的同时可以连接其他装配件。装配件可以为卡扣或其他连接机构,装配孔并非直接开设在库板的表面上,而是通过将装配孔设置在库板内的柱体内,不会影响库板强度,库板强度更高,避免库板在使用过程中,因局部受力过大导致库板变形,从而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总体强度。
较佳地,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覆盖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部的外侧。
在本方案中,凸起部和配合部都由顶板的库板的第一层板凸起形成,顶板的库板的配合部在两库板连接时用于覆盖在相邻库板的凸起部上,形成叠合结构,可使库板之间连接部的强度更高,也可将两相邻的顶板的库板的连接缝隙盖住,避免液体从该缝隙渗入,水密性更好。
较佳地,所述凸起部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连接固定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层板。
在本方案中,凸起部和配合部都由第一层板凸起形成,库板的配合部在两库板连接时会覆盖并套在另一库板的凸起部上侧,形成叠合结构,通过中间的连接柱连接和固定,可使顶板的强度更高,连接柱设于凸起部的空腔内,空间更大,长度更长,提高多个库板空腔的结构强度,也可将两库板的连接缝隙盖住,避免液体从该缝隙渗入,使得库板组合单元的水密性更好。
较佳地,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凸起端的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第二层板向上延伸和向下延伸的第一层板相互贴合,可以将凸起部的内腔封闭,防止水渗透进顶板的库板内,同时,通过第一层板、第二层板边缘部相互贴合,提高了库板边缘的结构强度。
较佳地,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自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配合端的一侧弯折延伸至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端的一侧的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配合端的第一层板沿相邻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的凸起部形状延伸并将该凸起部包裹,实现配合端与凸起端的连接,提高了连接强度,同时配合端第一层板的边缘部贴合于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部的一侧的外表面,通过将库板的配合端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弯折以形成上下层板接合的结构,使得配合部的边缘形成密封结构,防止雨水从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结合处渗入库板内部。
较佳地,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和相邻的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配合端的一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贴合相邻的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的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配合端的第二层板的边缘部与凸起端的第二层板的边缘部和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相互贴合,这三者之间的缝隙最小化,将顶板的库板从侧面连接处彻底封闭,防止水从该连接处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
较佳地,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第一包角,所述第一包角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所述第一包角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凸起端或配合端的底部边缘;
和/或,所述第一包角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
在本方案中,通过第一包角将顶板的库板的侧边覆盖,可封闭顶板的库板的侧边,防止雨水自顶板的库板的侧边渗入顶板的库板内进而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
较佳地,所述第一包角包括多个的弯折部,多个所述弯折部相互连接并沿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的顶面凸起延伸至所述顶板的库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包角覆盖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的外侧边,所述第一包角内部形成凹槽。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在顶板的库板边缘上的包角,包角沿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配合端的顶面凸起并覆盖住顶板的库板的侧边,凸起结构可将雨水导流从顶板的库板边缘流出或流动至顶板的库板的积雨槽内,方便雨水的排除。同时,包角也将顶板的库板的侧边覆盖,可封闭顶板的库板的侧边,防止雨水自顶板的库板的侧边渗入顶板的库板内进而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提高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防水性。
较佳地,所述侧板沿纵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一端的外侧面;
和/或,所述顶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端的上端面。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避免外部液体从顶板和侧板之间的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
较佳地,所述侧板由多块所述库板在竖直方向上沿横向和/或纵向拼接而成,所述侧板的库板沿纵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纵向拼接的多块所述侧板的库板中,上方的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端覆盖下方的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端。
在本方案中,将侧板的库板在连接时交错设置,可使多个库板在拼接时其侧边可相互叠合库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不会直接导通换电站内部,因此水密性更好,避免外部液体从库板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内。
较佳地,所述侧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层板设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层板设有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所述第一伸出部覆盖沿纵向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伸出部。
在本方案中,侧板的库板采用多层结构,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连接处通过延伸出去的第一伸出部和第二伸出部交错设置,进一步增强多个库板在拼接时水密性,避免外部液体从库板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
较佳地,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伸出部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或,
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向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伸出部抵接所述第一弯折部。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第一层板的伸出部和第二层板的第二弯折部抵接、第二层板的伸出部和第一层板的第一弯折部相抵接,可将侧板的库板相对的两侧边封闭,使这液体无法从这两侧边渗入到库板内部,不会损坏保温层或通过库板再渗入换电站或储能站内。
较佳地,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相邻的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二伸出部之间设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相邻侧板的库板的第二端之间设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端和相邻所述第二伸出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在本方案中,通过在连接处设置密封件,可对库板连接处进行多重防护,水密性更好。
较佳地,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还包括第二包角,横向拼接的多块所述侧板的库板通过所述第二包角连接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框架上,所述侧板的库板沿横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和相邻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被所述第二包角和框架夹紧固定。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增加库板横向连接处的密闭性,以及便于对库板进行组合定位。
较佳地,所述侧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所述第三端或第四端,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层板的边缘部朝向第二层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第一层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相互抵接,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的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包角的一侧,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的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包角的另一侧。
在本方案中,将库板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互弯折并抵接,可以使库板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形成封闭结构,防止液体从库板的这两端进入库板内,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同时,第三弯折部与第四弯折部抵接第二包角,可避免液体从库板与第二包角的连接位置渗入,提高侧板的防水性以及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第二包角包括覆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覆盖板的内表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第二包角连接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覆盖板的边缘超出所述连接板的边缘,所述覆盖板超出所述连接板边缘的部分用于覆盖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和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
在本方案中,第二包角的覆盖板和连接板形成大致T型结构,可以方便连接平行设置的两块库板,同时在连接板上设置连接件以连接框架,有利于将换电站或储能站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覆盖板覆盖库板保证了第二包角与库板之间的水密性,并提高了库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较佳地,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还包括第三包角,所述第三包角用于连接成夹角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
在本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三包角增加侧板拐角处连接处的密封性和库板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便于对侧板的库板进行组合定位连接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框架上。
较佳地,所述框架上设有卡槽,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朝向所述框架的侧面上安装有卡扣,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连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在本方案中,顶板的库板和侧板的库板通过卡扣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框架上的卡槽连接,使得库板安装方便,同时,采用这种库板可以提升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顶面和侧面强度,换电站或储能站强度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均分别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设有多个柱体,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二层板的材料为碳纤维或高分子复合材料或SMC树脂材料;
和/或,所述柱体的材料为树脂材料。
在本方案中,库板的第一层板、第二层板和柱体选用上述材料,使得库板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通过在保温层中添加气凝胶毡,可以提高库板的隔热防火功能。在实现库板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换电站或储能站的结构强度要求。
较佳地,所述柱体包括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层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柱;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抵接固定;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抵接固定;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抵接固定。
在本方案中,第一连接柱与第一层板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柱与第二层板一体成型,不仅加工方便,而且还可以减少安装工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了第一层板、第二层板的连接强度。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或所述侧板的库板还具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所述保温层包括气凝胶、岩棉或聚氨酯泡沫。
在本方案中,将保温层设置在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通过三层复合式结构,可以增加库板的强度。同时,库板的保温层采用上述材料,使得库板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通过在保温层中添加气凝胶毡,可以提高库板的隔热防火功能。在实现库板轻量化的同时满足换电站或储能站的结构强度要求。
较佳地,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凸起单元,多个所述凸起单元沿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在本方案中,在顶板的库板的第一层板远离第二层板的表面上设置多个凸起单元,不仅增加第一层板的强度,而且有利于排水。
较佳地,位于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二方向的两端的凸起单元分别为凸起部和配合部,中间的凸起单元为中间凸起,所述凸起部和所述配合部均高于所述中间凸起。
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雨水过大时,库板的上表面的积水深度漫过两个库板的连接处的间隙进入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造成库板内部积水,影响库板的正常使用。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框架上可拆卸安装顶板和侧板的方式建造换电站或储能站,便于模块化建站,不仅建造成本低、周期短,还有利于后期维护和改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电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换电站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库板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库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库板的第一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顶库板的第二层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顶库板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顶库板连接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两个顶库板的侧面部连接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装配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包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第一包角在顶库板的凸起部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侧库板组合成侧板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侧库板组合成侧板后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侧库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二包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二包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二包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三包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三包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中的第三包角的配合结构示意图。
图2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中换电站的门的安装示意图。
图24为图23中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5为图23中门被去除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26为图25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7为图23中在门中间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28为图27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29为图27中C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0为图25中在门中间位置的纵向剖视图。
图31为图30中D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2为图25中在门中间位置的横向向下剖视图。
图33为图32中E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顶板10
侧板20
充电室30
充电架31
升降机32
主控箱33
升降区域34
换电室40
门50
横梁60
立柱70
卡合匹配部701
地脚80
顶库板100、上层板101、下层板102、保温层103、装配柱104、第一连接柱105、第二连接柱106
凸起端110、凸起部111、第一折弯部112、第二折弯部113、第一过渡部114
配合端120、配合部121、第三折弯部122、第四折弯部123、第二过渡部124
侧面部130、第一侧面板131、第二侧面板132
中间凸起140
装配件150、第一连接部151、第一卡接部152
第一密封条160
第一包角170、包角侧面板171
侧库板200
外层板210、第一伸出部211、第一弯折部212、第三弯折部213
内层板220、第二伸出部221、第二弯折部222、第四弯折部223
保温夹层230
第二包角300、覆盖板310、连接板320、连接件330、第一导向面340、第一卡合面350、第一卡合槽360、第一凹槽370
第三包角400
内壁410、内表面411、内平板部412、内弯折部413
外壁420、外平板部421、外弯折部422、延伸部4201
中空腔体430
卡合件440、第二连接部441、第二卡接部442、第二导向面443、第二卡合面444
连接壁450
第二凹槽460
门框510、第三连接部511、覆盖部512、侧边部513、侧边止挡部514、铰接轴515、下边部516、下边止挡部517、延伸部518
门板520
门楣,上边部530
上边止挡部531
安装槽532
防水檐540
第二密封条55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如图1和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示意了一种换电站。
该换电站包括换电室40和分别设于换电室40一侧的至少一个充电室30。换电站还可以包括监控室、储藏室等。
换电室40用于承载待更换电池包的车辆,车辆驶入并停靠于换电室40,由换电小车拆卸车辆上待充电的旧电池包并安装充满电的新的电池包,换电小车在拆卸下车辆上的旧电池包后,将其运输到充电室30中进行充电。
充电室30中放置充电架、升降机、主控箱等设备,充电架用于容纳电池包并对旧电池包进行充电,升降机用于与换电小车交换电池包,并将电池包从充电架中取出或放入充电架中。
具体如图2所示,充电室30中放置充电架31、升降机32、主控箱33等设备,充电架31用于容纳电池包并对旧电池包进行充电,升降机32用于与换电小车交换电池包,并将电池包从充电架31中取出或放入充电架31中。充电室30内沿垂直于车辆行驶方向至少并排设置两列充电架31,升降机32设于两列充电架31之间的升降区域34内,主控箱33设置在充电室30靠近换电室30的一侧,主控箱33用于控制换电站内的电气设备。
如图1示,本实施例的换电站通过多个框架形成支撑结构并被分隔为多个功能室例如充电室30、监控室、储藏室等,并且在框架的顶部覆盖有顶板10,在框架的侧面覆盖有侧板20。位于换电站的充电室30的墙体上开有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门50。
如图1所示,换电站包括框架、顶板10和侧板20,顶板10可拆卸安装于框架的顶面,侧板20可拆卸安装于框架的外侧面。通过在框架上可拆卸安装顶板10和侧板20的方式建造换电站,便于模块化建站,不仅建造成本低、周期短,还有利于后期维护和改造。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外表面。
具体地,侧板20沿纵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侧板20的第二端相对侧板20的第一端靠近顶板10,顶板10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第二端的外侧面。采用上述结构,避免外部液体从库板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将顶板1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侧板20的顶部边缘。即,顶板1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侧板20的第二端的上端面。
在更优的一些实施例中,顶板10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外表面的同时,顶板1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侧板20的顶部边缘。即,顶板1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侧板20的第二端的上端面,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第二端的外侧面。
上述的顶板10与侧板20的设置方式可以避免雨水从顶部和侧板的连接缝隙渗入换电站的内部,提高了换电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和侧板20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通过在顶板10和侧板20的连接处设置密封件,增强换电站的密闭性。
通过顶板10和侧板20以隔绝换电站各功能室的内外,防止外部雨水、粉尘等杂质进入换电站的内部,对换电站内的电气元件例如充电架、主控箱造成损害,同时提高了换电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顶板10包括多块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的库板(以下将顶板10的库板称为“顶库板”)。侧板20由多块库板在竖直方向上沿横向和纵向拼接而成(以下将侧板20的库板称为“侧库板”),侧库板沿纵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纵向拼接的多块侧库板中,上方的侧库板的第一端覆盖下方的侧库板的第二端。将侧库板在连接时交错设置,可使多个侧库板在拼接时其侧边可相互叠合,使侧库板之间的连接缝隙不会直接导通换电站内部,因此水密性更好,避免外部液体从库板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内。
顶板10和侧板20采用库板拼接的方式,有效缩短了换电站的建造周期和建造成本,建造方便快捷,减少了运输成本,便于现场组装换电站。其中,在本实施例中,多块顶库板沿水平方向形成单排结构。顶库板采用上述的拼接方式,拼接简单、快速,可以大幅度提高顶板10的安装速度。
该换电站的框架上设有卡槽,顶库板和侧库板朝向框架的侧面上安装有卡扣,顶库板和侧库板均分别通过卡扣固定在框架的卡槽上。顶库板和侧库板通过卡扣与换电站的框架上的卡槽连接,使得库板安装方便。同时,采用这种库板可以提升换电站的顶面和侧面强度,换电站强度更高,环境适应能力更强。
下面结合图3-10来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换电站使用的一种顶库板100的结构。
如图3-7所示,本实施例中,顶库板100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本实施例,为了便于区分,根据顶库板100设置的空间位置,将顶库板100的第一层板称为上层板101,第二层板称为下层板102。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设有多个柱体,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通过柱体固定连接,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设有保温层103。
该顶库板100通过柱体连接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增加了顶库板100的整体强度,同时,在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设置保温层103,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热传递,这样可以保证换电站的总体强度和隔热需求。
在本实施例中,保温层103的材料为无机发泡材料、岩棉、聚氨酯泡沫或气凝胶毡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
本实施例中的保温层103的材料中具有气凝胶毡,气凝胶毡包括气凝胶和玻璃纤维毡,气凝胶分散于玻璃纤维毡内。采用玻璃纤维作为气凝胶的容纳物,使得气凝胶毡强度高、防火效果好,并且不易损坏。
顶库板100的保温层103采用上述材料,使得顶库板100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效果,通过在保温层103中添加气凝胶毡,可以提高顶库板100的防火功能。
在本实施例中,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的材质为SMC、碳纤维或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组合。优选采用SMC复合材料,SMC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电绝缘性能、机械性能、热稳定性、耐化学防腐性,其中SMC复合材料由不饱和聚酯树脂、增强材料和辅助材料形成的片状模压料,通过剪裁、模压成型形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下层板102和保温层103还可为其他性能优良的材料,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柱体为树脂材料。柱体采用树脂材料,方便加工成型,同时降低顶库板100的重量,使顶库板100轻量化,方便运输和安装。其中,树脂优选为不饱和聚醛树脂。
在将保温层103放在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前,在保温层103的厚度方向预开设贯穿孔,以便于柱体穿过贯穿孔。通过在保温层103上设置贯穿孔,便于柱体穿过,避免施工时重新打孔,提高顶库板100的生产效率。
如图5-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柱体包括第一连接柱105和第二连接柱106,上层板101上设有多个第一连接柱105,下层板102上设有多个第二连接柱106。其中,部分第二连接柱106与部分第一连接柱105抵接固定,部分第一连接柱105与下层板102抵接固定,部分第二连接柱106与上层板101抵接固定。通过在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上设置柱体,能够增加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的强度,进而增加顶库板100的整体强度。
第一连接柱105和第二连接柱106之间可以通过胶粘、卡合、涨珠等方式连接固定。连接柱的连接方式工艺简单,装配和制造更为便捷,且固定效果好。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05和第二连接柱106通过胶粘方式与上层板101、下层板102,或相互之间进行连接固定。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05和第二连接柱106也可以通过卡合、涨珠或其他常规连接方式连接固定,只要保证连接强度符合需求即可。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只在上层板101上设有多个柱体,柱体与下层板102抵接固定。或者,只在下层板102上设有多个柱体,柱体与上层板101抵接固定。通过在上层板101或下层板102上设置柱体,也可以增加上层板101或下层板102的强度以及整个顶库板100的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05与上层板101一体成型。第二连接柱106与下层板102一体成型。上述成型方式不仅加工方便,而且还可以减少安装工序,降低安装难度,提高了上层板101、下层板102的连接强度。
在本实施例中,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的材质选择SMC复合材料制成,柱体采用树脂制成,方便一同注塑成型。在制备上层板101或下层板102时,直接在模具中预留第一连接柱105或第二连接柱106的模具孔,实现一次成型。这种方式的顶库板100工艺简单、强度更高。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05和第二连接柱106也可采用焊接、胶粘等方式安装在上层板101或下层板102上。
当然,柱体也可为其他种类的材料,例如,如果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或下层板102选择金属或碳纤维材料,柱体也可相应的为金属或碳纤维材料。
本实施例中的顶库板100用于安装在换电站的顶部,多块顶库板100组装拼接成换电站的顶板10。该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作为顶板10的上顶层,下层板102作为顶板10的下顶层,下层板102与换电站的框架安装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为便于排水,上层板101远离下层板102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凸起单元,多个凸起单元沿上层板101的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上层板101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通过在上层板101远离下层板102的表面上设置凸起单元,不仅增加上层板101的强度,而且有利于排水。
凸起单元沿上层板101的第一方向延伸并不是与第一方向平行,只要大致平行或者与第一方向的夹角在45°以内都可以。
在本实施例中,位于上层板101的第二方向的两端的凸起单元分别为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中间的凸起单元为中间凸起140,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均高于中间凸起14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避免雨水过大时,顶库板100的外表面的积水深度漫过两个顶库板100的连接处的间隙进入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造成顶库板100内部积水,影响顶库板100的正常使用。
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层板101的外表面也可只在两端设置凸起单元,中间部分为平板结构。或者,上层板101的外表面也可设置成其他利于排水或增加顶库板100强度的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上述上层板101外表面形成的凸起单元是由上层板101的内表面向外凹陷形成。上层板101的内表面向外凹陷使得上层板101靠近下层板102的内表面上形成多个与凸起单元一一对应的向外凸起的空腔。
上层板101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形成瓦楞板的结构,可以进一步增加上层板101的结构强度。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上层板101的中间凸起140可以是实体结构,即上层板101的内表面与中间凸起140对应的区域为平面结构,没有空腔。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在上层板101的第一连接柱105有一部分是设在空腔内,有一部分是设在空腔外。将第一连接柱105设于凸起部111的空腔内,提高上层板101的凸起单元的结构强度,还可以提高多个顶库板100连接处的连接强度。
在其他实施例中,空腔内也可不设置第一连接柱105,但可以在下层板102上与空腔对应的位置设置第二连接柱106,第二连接柱106的另一端与空腔的内表面相抵接。
或者,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连接柱105只设在上层板101的内表面的空腔内。第一连接柱105在布置时,最好均匀分布在上层板101的内表面上,具体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柱体还包括装配柱104,装配柱104固定在下层板102上。装配柱104内设有装配孔(图中未示出),装配孔内安装有装配件150,顶库板100通过装配件150安装于换电站的框架上,如换电站的立柱70上,便于顶库板100和框架的模块化拆装,进一步提高了换电站的整体强度。
下层板102上开设通孔,装配孔通过通孔导通至下层板102的外侧。框架上与下层板102上通孔对应位置也设有安装孔。组装时,装配件150穿过安装孔、下层板102上的通孔进入装配孔内,进而将顶库板100安装于框架上。该装配件150可以为螺栓或卡扣等结构。通过在下层板102的柱体上设置连接装配件150的装配孔,可以方便顶库板100与其他构件的装配,增加连接处的强度。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装配件150为卡扣,包括第一连接部151和第一卡接部152,第一卡接部152上设置有供第一连接部151穿过的通孔,本实施例中的卡扣的第一连接部151为螺栓,第一连接部151穿过第一卡接部152上的通孔以实现与下层板102的固定。第一连接部151由下至上依次穿过并螺合于第一卡接部152上的通孔、下层板102上的通孔以及装配柱104上装配孔,从而将卡扣固定在顶库板100上。卡扣的第一卡接部152位于下层板102的外侧(朝向换电站内部的一侧),用于与换电站的框架或其他内部设备连接。
在其他可替代的实施方式中,可以将装配孔和下层板102上的通孔可以替换为其他能够实现顶库板100与换电站的框架或其他内部设备连接的结构。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将装配孔替换为其他常规连接结构,将装配件150替换为其他常规连接结构。
顶板10的顶库板100沿拼接方向具有相对的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外表面,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出侧板20的顶部。
顶板10的顶库板10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进一步避免雨水从换电站的顶部和侧板的连接处渗入换电站的内部,提高了换电站的防水功能,避免强降雨时,雨水渗透进入换电站内,导致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损坏。
如图1、图8和图9所示,换电站的顶面覆盖的顶板10由多个顶库板100连接形成,在连接时,一个顶库板100的第一端与相邻顶库板100的第二端配合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称第一端为凸起端110,第二端为配合端120,多个顶库板100之间通过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相互连接,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相互叠合。顶库板100为多层复合结构,通过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组成顶部和底部,在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上层板101通过弯折形成形状对应的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
在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处,上层板101向远离下层板102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111。凸起部111内具有一空腔,空腔中设有连接固定与该凸起部相对的下层板102的连接柱。在顶库板100的配合端120处,上层板101向远离下层板102方向凸起形成配合部121,配合部121用于覆盖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外侧。
凸起端110的上层板101的凸起部111被覆盖在与其相邻连接的顶库板100的配合端120的上层板101的配合部121内形成叠合结构,这种叠合结构既能起到连接作用,把相邻顶库板100通过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连接起来组成顶板10,又能起到防水作用。相邻两个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叠加连接,让水无法直接从顶库板100外侧渗入到接缝中,提高顶库板100连接处的水密性。
如图9所示,上层板101的凸起部111大致呈梯形结构,由三个弯折部连接而成。上层板101的外端向上翘起延伸形成第一折弯部112,当第一折弯部112延伸至最高处时,其沿水平方向向外延伸形成第一过渡部114,在第一过渡部114的最远端,上层板101沿斜下方倾斜延伸形成第二折弯部113。第一折弯部112和第二折弯部113组成梯形的两斜边,第一过渡部114构成梯形的顶边。上层板101的配合部121也呈梯形结构,其形状与凸起部111相匹配,也拥有作为两斜边的第三折弯部122和第四折弯部123,及作为顶边的第二过渡部124。
在配合时,配合部121覆盖在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上方并叠加。在本实施例中,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都选用梯形结构凸起并相互叠加覆盖,不仅提高了顶库板100连接处的结构强度,同时,凸起的结构也可以起到导流的作用,使得接缝处的雨水可以顺着梯形的斜边流下避免聚积导致雨水从接缝处渗入顶库板100内部。同时,梯形的顶边为平面,也可用来安装其他部件等。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和情况将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设为三角形或半圆形,只要保证其在垂直方向上呈凸起状态并且实现相邻顶库板100相互叠加覆盖。
如图9所示,第一折弯部112、第二折弯部113与第一过渡部114的连接处呈弧形倒角,第三折弯部122和第三连接部与第二过渡部124的连接处也呈弧形倒角。这种结构可以增加连接处的强度,便于雨水从第二过渡部124向两侧流下,同时使得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在叠合状态更为贴合,进一步提高水密性。
如图9所示,凸起部111的第一折弯部112的外壁贴合配合部121的第四折弯部123的内壁。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防止换电站在积雨状态时雨水水平面上升,从该缝隙中渗入顶库板100内部。
如图9所示,在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的叠合结构处,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具有间隙。在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向上层板101方向弯折,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向下层板102弯折。上层板101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于下层板102的边缘部的外表面。上述结构形成交错结构将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的凸起部的内腔封闭。
再如图9所示,在顶库板100的配合端120,上层板101的边缘部自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靠近该配合端120的一侧弯折延伸至凸起部111远离配合端120的一侧,上层板101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凸起部111远离配合端120的一侧的外表面。
下层板102的边缘部朝向上层板101方向弯折延伸,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夹设于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和相邻的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靠近配合端120的一侧表面之间。下层板102的边缘部的外表面同时贴合相邻的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的上层板101的边缘部的外表面。下层板102先与相邻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边缘部贴合,再继续向上延伸,填充到上层板101和相邻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之间,将顶库板100在配合端120形成封闭结构,同时也使得两顶库板100的连接处接缝更小,防止水从该连接处渗入换电站内。
具体地,如图9所示,在配合端120,上层板101的配合部121的第三折弯部122沿着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二折弯部113延伸,而第四折弯部123则沿着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一折弯部112延伸至第一折弯部112的下方。可使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的连接开口位于一侧底部,且该开口与两顶库板100接缝处具有高低落差,水无法直接通过该开口进入两顶库板100接缝。
如图9所示,在凸起端110,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向上层板101方向弯折,下层板102的边缘部与下层板102呈直角向上层板101延伸。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向下层板102弯折,上层板101的边缘部与上层板101呈直角向下层板102延伸,使得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在该位置套设在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外侧。上层板101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于下层板102的边缘部的外表面,形成交错结构,将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之间内腔封闭从侧面封闭。
在配合端120处,下层板102的边缘部朝向上层板101方向弯折延伸,下层板102的边缘部与下层板102呈直角向第一层板延伸一段距离后,又沿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二折弯部113的方向向上延伸。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垂直延伸的部分贴合于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并与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下层板102的边缘部共同将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上层板101的边缘部夹设于中间。将两块顶库板100的接缝封闭,填补了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之间的空隙。
同时,下层板102的边缘部沿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二折弯部113的方向向上延伸的部分则被夹设于配合部121的第三折弯部122和相邻的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二折弯部113之间,下层板102的边缘部的外表面同时贴合相邻的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的上层板101的边缘部的外表面。进一步填补了配合端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的空隙,以及配合部121的第三折弯部122和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部111的第二折弯部113之间的空隙。将顶库板100在配合端120封闭,同时也使得两顶库板100的连接处接缝更小,防止水从该连接处渗入换电站内。
如图9所示,凸起部111的顶部具有沿顶库板100延伸方向延伸的凹槽(图中未标示),该凹槽中安装有第一密封条160,第一密封条160一面卡设在凹槽内部,另一面则抵住配合部121顶部的内侧。封条设置在凸起部111顶部和配合部121顶部之间,当雨水在顶库板100组合单元上积累导致水从凸起部111和配合部121之间的缝隙中上升后,被设于顶部的第一密封条160阻隔,无法渗入进换电站内,提高顶库板100组合单元的防水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条160为橡胶条,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将第一密封条160设置在凸起部111与配合部121贴合部分的入口处,或选用其他防水材质。
在本实施例中,将顶库板100的拼接方向设为第一方向,即顶库板100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均从顶库板100的同一侧表面向外凸起并朝向同一方向延伸。配合端120内形成有凸起的空腔,配合端120内凸起的空腔用于容纳相邻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
如图10所示,顶库板100上沿与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侧面部130,侧面部130用于封闭顶库板100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两端部,即上层板101、下层板102和侧面部130构成封闭的空腔。侧面部130位于凸起端110的部分为第一侧面板131,侧面部130位于配合端120的部分为第二侧面板132。第二侧面部132覆盖相邻顶库板100的第一侧面部131的部分外侧,将第一侧面板131拼接包裹,使得两者的接缝相互错开,防止雨水从两相邻顶库板100侧面的接缝渗入顶库板100内。顶库板100的侧面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侧板20的顶部。
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用于控制雨水从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的延伸方向的两端排出顶板10,避免雨水从顶板10中各顶库板100的连接处渗透至顶库板100的内部,瞬时降雨量至少需要漫过凸起端110或配合端120的最高处,才可能流向两者的连接处,从而加强防水效果。而且即使雨水漫过最高处,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也能够引导雨水向下流动,便于雨水及时排出,同时通过凸起端110和配合端120的叠加配合结构提高了顶板10的结构强度,以满足换电站的强度要求和防水要求。侧面部130覆盖顶库板100的两个侧边,防止液体从顶库板100的侧边渗入顶库板100内,进而避免液体进入换电站的内部。
如图12和图13所示,所述换电站包括第一包角170,所述第一包角170分别设置于所述顶板10的最外侧的两个顶库板100的凸起端110和所述配合端120,所述第一包角170的外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凸起端110或配合端120的底部边缘。所述第一包角170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超出所述侧板20的外表面。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包角170将顶库板100的侧边覆盖,可封闭顶库板100的侧边,防止雨水自顶库板100的侧边渗入顶库板100内进而渗入换电站内,提高换电站的防水性。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包角170包括多个的弯折部,多个弯折部相互连接并沿所述顶库板100的所述凸起端110或所述配合端120的顶面凸起延伸至所述顶板10的外侧边,所述第一包角170覆盖所述顶库板100的所述凸起端110或所述配合端120的外侧边,所述第一包角170内部形成凹槽。
通过设置在顶库板100边缘上的第一包角170,将顶库板100的侧边覆盖,可封闭顶库板100的侧边,防止雨水自顶库板100的侧边渗入顶库板100内进而渗入换电站内,提高换电站的防水性。如图12所示,第一包角170还具有包角侧面板171,包角侧面板171与凸起端110的第一侧面部131或配合端120的第二侧面部132贴合,进一步提高顶板10的水密性。
第一包角170的材料可以参考上述中顶库板100的上层板101可以选用的材料,例如碳纤维、高分子复合材料或SMC树脂材料等,既可以满足第一包角170的强度,也可以减轻第一包角170的重量,方便安装。
下面结合图14-16来详细介绍本实施例中换电站使用的一种侧库板200的结构。
如图14-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侧库板200呈长方形板状结构,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以及垂直于第一端和第二端延伸方向排列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在本实施例中,侧库板200也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为了便于区分,根据侧库板200设置的空间位置,将侧库板200的第一层板称为外层板210,第二层板称为内层板220。
在本实施例中,侧库板200的外层板210和内层板220之间还设置有保温夹层230,设置的保温夹层230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减少热传递,这样可以保证换电站的隔热和保温需求,同时也避免因外部环境温度导致换电站内的温度偏高或偏低,影响电池的充放电性能,以及设备的使用寿命。在本实施例中,侧库板200的外层板210、内层板220以及保温夹层230使用的材料与上述的顶库板100使用的材料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其他实施例中,侧库板200的外层板210、内层板220和保温夹层230还可为其他具有上述功能的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外层板210和内层板220也通过柱体固定连接。外层板210和内层板220通过柱体的连接方式与上述顶库板100中上层板101和下层板102通过柱体连接的方式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侧库板200也与上述的顶库板100一样通过装配件150安装于换电站的框架上,如换电站的立柱70上,便于侧库板200和框架的模块化拆装,进一步提高了换电站的整体强度。
在侧库板200的第一端,外层板210设有第一伸出部211,第一伸出部211延伸超过内层板220的边缘。在侧库板200的第二端,内层板220设有第二伸出部221,第二伸出部221延伸超出外层板210的边缘,第一伸出部211覆盖沿纵向相邻侧库板200的第二伸出部221。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11与第二伸出部221伸出的长度相等,使得外层板210和内层板220相互对称且结构一致,方便层板之间的生产制造和替换等,同时使得连接效果更好。
侧库板200采用多层结构,外层板210和内层板220在连接处通过延伸出去的第一伸出部211和第二伸出部221交错设置,进一步增强多个库板在拼接时水密性,避免外部液体从库板连接处的缝隙直接渗入换电站内。
如图14-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侧库板200的第一端,内层板220的边缘部向外层板21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222,第一伸出部211抵接第二弯折部222。在侧库板200的第二端,外层板210的边缘部向内层板220的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212,第二伸出部221抵接第一弯折部212。采用上述结构,外层板210的第一伸出部211和内层板220的第二弯折部222抵接、内层板220的第二伸出部221和外层板210的第一弯折部212相抵接,可将侧库板200相对的两侧边封闭,使这液体无法从这两侧边渗入到侧库板200内部,不会损坏保温层或通过库板再渗入换电站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在侧库板200的第一端或第二端也可不设置弯折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伸出部和弯折部的连接方式也可不局限于此,只要能保证连接处具有交错结构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侧库板200的第一伸出部211和相邻的侧库板200的第二伸出部221之间设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侧库板200的第一伸出部211和相邻侧库板200的第二端之间设有密封件。侧库板200的第一端和相邻第二伸出部221之间设有密封件。通过在连接处设置密封件,可对侧库板200连接处进行多重防护,水密性更好。
在其他实施例中,相邻的侧库板200连接处也可不设置密封件或部分位置设置密封件,密封件的设置位置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在此不作限制。
如图14-1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在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侧库板200的外层板210的边缘部朝向内层板220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213,侧库板200的内层板220的边缘部朝向外层板210的方向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223,第三弯折部213与第四弯折部223相互抵接,将侧库板200从第三端和第四端封闭起来。
在本实施例中,第三弯折部213的外表面设有密封件抵接部(图中未示出)。密封件抵接部为开设在第三弯折部213与第四弯折部223连接面上的凹槽,将密封件抵接在密封件抵接部上,可以进一步提升侧库板200第三端及第四端的防水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还包括第二包角,横向拼接的多块侧库板200通过第二包角连接于换电站的框架上。该第二包角用于连接处于同一平面的相邻的两块侧库板200。如前所述,侧库板200沿横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相邻侧库板200的第四端被第二包角和框架夹紧固定。通过第二包角连接相邻的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可以增加侧库板200横向连接处的密闭性,以及便于对侧库板200进行组合定位。
侧库板200的第三端的第三弯折部213和第四弯折部223抵接于第二包角的一侧,相邻侧库板200的第四端的第三弯折部213和第四弯折部223抵接于第二包角的另一侧。通过将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相互弯折并抵接,可以使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形成封闭结构,防止液体从侧库板200的这两端进入侧库板200内,进一步提升防水效果。同时,第三弯折部213和第四弯折部223抵接第二包角,可避免液体从侧库板200与第二包角的连接位置渗入,提高侧板20的防水性以及连接强度。
图17-1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的一种第二包角300的结构。
该第二包角300包括覆盖板310和连接板320,连接板320的一端连接覆盖板310的内表面,连接板320上设置有连接件330,连接件330用于将第二包角300连接固定于换电站的框架上,覆盖板310的边缘超出连接板320的边缘,覆盖板310超出连接板320边缘的部分用于覆盖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相邻侧库板200的第四端。
覆盖板310和连接板320形成大致T型结构,可以方便连接平行设置的两块侧库板200,同时在连接板320上设置连接件330以连接框架,有利于将换电站连接为一个整体,同时覆盖板310覆盖侧库板200保证了第二包角300与侧库板200之间的密闭性,并提高了库板之间的连接强度。
连接件330设于连接板320远离覆盖板310的外表面。连接板320具有与覆盖板310的内表面邻接的侧面,连接件330自连接板320的侧面向远离侧面的方向延伸凸起。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板320具有远离覆盖板310的另一端的端面,连接件330自连接板320的端面向远离端面的方向延伸凸起。
连接件330设置为上述形式,便于第二包角300与框架之间的装配与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30为卡扣,卡扣自连接板320的外表面向外延伸突出。
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件330也可以是卡槽,该卡槽自连接板320的外表面向内凹进。该卡槽可以设置于连接板320的远离覆盖板310的另一端的端面,也可以设置于与覆盖板310的内表面邻接的侧面。
连接件330设置为卡扣或卡槽,可实现卡合连接,便于模块化组装侧库板200。
连接件330包括第一导向面340和第一卡合面350,第一导向面340用于引导立柱70的卡合匹配部701进入第一卡合面350和覆盖板310的内表面之间的第一卡合槽360内,第一卡合面350用于抵靠卡合匹配部701,以连接固定第二包角300。第一导向面340朝向第一卡合槽360倾斜。
通过设置第一导向面340以便将卡合匹配部701导入第一卡合槽360内,使得连接件330和卡合匹配部701更容易装配,将第一导向面340设置成朝向第一卡合槽360倾斜,可以更容易将卡合匹配部701卡入第一卡合槽360中。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二包角300和立柱70组装为例,连接件330与立柱70的卡合匹配部701接合以使得第二包角300和立柱70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匹配部701为L形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卡合匹配部701也可以形成于立柱70的表面的条形凸起。
当第二包角300与框架上的其他组件装配时,则与其他组件上的对应的卡合匹配部701卡接。
覆盖板310的内表面上设有第一凹槽370,第一凹槽370内用于设置密封构件。
通过在覆盖板310的内表面设置密封构件,避免了雨水从覆盖板310与侧库板200的接触面渗入,提高了防水性能。
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连接板320的相反的外表面上设置凹槽,凹槽内用于设置密封构件。通过在连接板320的相反的外表面设置用于防止密封构件的凹槽,避免了雨水从连接板320和侧库板200的接触面渗入,提高了防水性能。
第一凹槽370沿第二包角30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便提高整个第二包角300与侧库板200之间的防水性能。
第二包角300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料。铝合金和塑料便宜且强度高,可以提高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在其他实施例中,覆盖板310也可以包括内壁和外壁,外壁和内壁之间形成一中空腔体,外壁的边缘超出内壁的边缘,卡合板连接于内壁。该中空腔体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由气凝胶、岩棉或聚氨酯发泡材料等制成,以提高第二包角300的隔热性能。外壁的边缘超出内壁的边缘,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水从第二包角的外壁两侧渗入,实现防水兼具保温的效果。连接板320连接于内壁。
在本实施例中,换电站还包括第三包角,第三包角用于连接成夹角的相邻的两个侧库板200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通过设置第三包角增加换电站拐角处连接处的密性性,以及便于对侧库板200进行组合定位。
图20-2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示意的一种第三包角400的结构。该第三包角400包括内壁410和外壁420,外壁420和内壁410之间形成一中空腔体430,外壁420的边缘超出内壁410的边缘。
第三包角400的中空腔体430内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保温隔热材料,第三包角400的外壁420的边缘超出内壁410的边缘,从而一定程度上防止水从第三包角400的外壁420两侧渗入,实现防水兼具保温的效果。
内壁410背离中空腔体430的内表面411设有卡合件440。
通过卡合件440连接于换电站的立柱70或框架,便于将侧库板200夹紧固定于第三包角400和立柱70之间。
卡合件440为卡扣,卡扣自内表面411向远离内表面411的方向延伸形成。
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卡合件440也可以是卡槽,卡槽自内表面411向靠近中空腔体430的方向凹进。
卡合件440设置为卡扣或卡槽,以方便连接换电站的立柱70或框架。
卡扣包括第二连接部441和第二卡接部442,第二卡接部442通过第二连接部441连接于内壁410上,第二卡接部442具有自第二连接部441向外延伸的突起。这里的向外延伸,如图21-22所示,指的是在第三包角400的横截面上朝向内壁410或外壁420的边缘延伸。
第二卡接部442设置成这种结构,方便连接换电站的立柱70或框架。
如图21-22所示,第二卡接部442也包括第二导向面443和第二卡合面444,第二导向面443用于引导立柱70的卡合匹配部701进入第二卡接部442与内表面411之间的第二卡合槽(图中未标示)内,第二卡合面444用于抵靠卡合匹配部701,以连接固定第三包角400,第二导向面443和卡合面分别设于第二卡接部442的相反的两侧,且第二导向面443朝向第二卡合槽倾斜。通过设置第二导向面443以便将卡合匹配部701导入第二卡合槽内,使得卡合件440和卡合匹配部701更容易装配,将第二导向面443设置成朝向第二卡合槽倾斜,可以更容易将卡合匹配部701卡入第二卡合槽中。
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三包角400和立柱70组装为例,卡合件440与立柱70的卡合匹配部701接合以使得第三包角400和立柱70组装。
在本实施例中,卡合匹配部701为L形结构,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卡合匹配部701也可以形成于立柱70的表面的条形凸起。
当第三包角400与框架上的其他组件装配时,则与其他组件上的对应的卡合匹配件卡接。
如图21-22所示,内壁410包括至少两个内平板部412和内弯折部413,内弯折部413连接于两个相邻内平板部412之间;外壁420包括至少两个外平板部421和外弯折部422,外弯折部422连接于两个相邻外平板部421之间。外平板部421和外弯折部422与内平板部412和内弯折部413的位置对应。弯折部可为类弧形或类直角形。
通过设置弯折部和平板部,使得第三包角400形成一角度,以方便连接成预定角度的两块侧库板200。
卡合件440设于内平板部412上。通过在内平板部412上设置卡合件440,方便与其他构件连接。
在其他实施例中,卡合件440也可以设置在内弯折部413上
内壁410的两端具有朝向外壁420弯折的连接壁450,内壁410通过连接壁450和外壁420相互连接。该第三包角400通过设置连接壁450而形成一个环向封闭的中空腔体430。
外壁420超出内壁410的部分为延伸部4201,延伸部4201的内表面与侧库板200的外表面贴合。通过外壁420超出内壁410的设置,一定程度上防止外部液体向第三包角400内部渗入。
侧库板200的端面抵接于连接壁450,延伸部4201的内表面与侧库板200的外表面贴合。
通过侧库板200的端面抵接第二连接部441,且侧库板200的外表面贴合延伸部4201,进一步防止换电站外部的液体向第三包角400内部渗入。
在本实施例中,延伸部4201的内表面即朝向卡合件440的表面可以设置沿着第三包角400的长度方向延伸的用于安装密封条的第二凹槽460,以进一步提高第三包角400的防水性能。
第三包角400的材料为铝合金或塑料。中空腔体430内可以设置保温层;保温层由气凝胶、岩棉或聚氨酯发泡材料等制成。铝合金和塑料便宜且强度高,可以提高强度,降低生产成本;通过在中空腔体430内设置保温层可以提高第三包角400的隔热性能。
如图1所示,位于换电站的充电室30的墙体上开有供人员和设备进出的门50,该门50的门框510至少一边与侧库板200相抵接。门50的设置位置及结构如图23-33所示。
在本实施例中,该门框510具有两个相对且竖直设置的侧边部513、位于底部且与两个侧边部513的下端连接的下边部516和位于顶部且与两个侧边部513的上端连接的上边部530。该门框510的两个侧边部513以及上边部530均与侧库板200相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门框510的上端部具有门楣530,门楣530为设在门框510的顶部的上边部530。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楣530也可为设在门框510的顶部上边部530上方的单独部件。
门框510的下方还设有地脚80,门框510的下边部516的底部与地脚80连接固定。通过在门框510的下方设置地脚80,避免门框510直接安装在地面上使得门框510底部的高度不足,导致雨水过大时漫过门框510进入换电站的内部。
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框510的各侧边部513与侧库板200之间也可通过其他部件(例如横梁60、立柱70等)进行连接固定。
侧库板200的第一伸出部211与门框510的上边部530抵接。门框510的上边部530形成门楣530的一部分,该门框510的上边部530与侧库板200相抵接的一侧为台阶状,即第一伸出部211与该门楣530的台阶部相抵接。
侧库板200与门楣530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安装,可以避免雨水顺着侧库板200流到侧库板200与门楣530连接处的缝隙内进入换电站,影响换电站内换电设备和充电设备正常工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伸出部211与台阶部之间设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密封件设于第一伸出部211的内表面。通过设置密封件进一步增强侧库板200与门楣530之间的密封效果,避免雨水顺着侧库板200流到侧库板200与门楣530连接处的缝隙内进入换电站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件也可设于台阶部相对第一伸出部211的表面。或者,台阶部与第一伸出部211相对的表面均设有密封件。
框架包括立柱70和横梁60,横梁60分别与门楣530和侧库板200连接,增强侧库板200和门楣530与框架的连接强度。
如图28所示,在横梁60、门楣530和侧库板200之间的连接处也设有第二密封条550,进一步增强侧库板200与门楣530之间的密封效果。
侧库板200沿横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门框510的侧边部513与侧库板200的第三端或第四端连接。增强侧库板200和门框510的连接强度。
下面结合图23-33对本实施例中换电站上设置的门50的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做详细描述。
如图23-33所示,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换电站的门50,包括门板520和门框510,门板520位于门框510内,门框510的上端部具有门楣530,门楣530的外表面上设有防水檐540,门楣530的内表面向下延伸超出门板520的顶部,防水檐540自门楣530向外延伸超过门板520的外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门楣530为设在门框510的顶部的上边部530。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楣530也可为设在门框510的顶部上边部530上方的单独部件。
本实施例的门50通过在门楣530上设置防水檐540,可以避免雨水顺着换电站的侧库板200的外表面滑落到门框510和门之间的缝隙内,从而避免雨水进入换电站内,通过将门楣530的内表面向下延伸超过门板520的顶部,可以有效避免外界的沙尘等微小颗粒物等从门楣530与门板520之间的缝隙进入换电站内,影响内部设备的正常运行。
防水檐540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门板520的外侧面。防水檐540的外端部斜向下延伸并在竖直方向上超出门板520的顶部。如图2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水檐540为一块倾斜向下设置的板,门楣530为一个空心的方形管结构制成,防水檐540与门楣530的外侧面形成类似L形结构。
本实施例通过将防水檐540水平向外延伸超出门板520并斜向下设置使防水檐540的外端部向下超过门板520的顶部,可以避免从门框510上方滑落的雨水直接从门框510上滴落,使得雨水在离门较远的地方滴落,避免雨水落地时带起的泥水溅射到门上,使门板520和门框510上附着泥土等物质,影响美观。
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檐540的上端面也可为弧形结构或其他利于排水的结构。
门楣530的内表面向下延伸形成止挡部,止挡部与门板520的表面相抵接。如图28所示,门框510的上边部530(门楣530)的内侧面具有上边止挡部531,上边止挡部531向下延伸超过上边部530的下端面。
通过设置的上边止挡部531一方面可以限制门板520的开启方向,另一方面可以与关闭的门板520形成密封面,阻止外界的风或雨水沿着门框510和门板520之间的间隙进入换电站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上边止挡部531与门板520相抵接的表面上设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通过在上边止挡部531上设置密封条增强门板520的上端与门楣530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门板520在关闭后,换电站的内部与外部的密封性,使换电站内部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也可设置在门板520与上边止挡部531相抵接的表面上。或者,在门板520和上边止挡部531均设有密封条。
如图28所示,上边止挡部531上设有安装槽532,安装槽532设于该上边止挡部531抵接门板520的一侧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532用于安装密封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槽532还可用于安装缓冲构件(例如弹性密封体、弹簧等),利用缓冲构件的缓冲避免门板520在关闭时对门楣530造成冲击。安装槽532的截面形状可以有多种,例如L型、梯形、T型等。
通过在上边止挡部531相对门板520的一侧设置安装槽532,便于安装缓冲构件或密封构件,使缓冲构件或密封构件不易掉落。
在本实施例中,门楣530与门板520之间设有密封件(图中未示出)。密封件设于门楣530朝向门板520一侧的表面。
通过在门楣530和门板520之间设置密封件,增强门楣530和门板520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门在关闭后,换电站的内部与外部的密封性,使换电站内部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
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楣530和门板520之间设置密封件也可设于门板520朝向门楣530一侧的表面。或者,门楣530和门板520相对的表面上均设置密封件。
门楣530的外表面设有台阶部,台阶部用于与换电站的侧库板200相抵接。门楣530与侧库板200通过台阶状结构抵接,可以形成密封结构,有效增强了门楣530与侧库板200连接处的密封性。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8和图31所示,在门楣530的上表面具有台阶部,侧库板200的外层板210的第一伸出部211抵接在该台阶部的上台面和侧面上。
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楣530为方形管结构,即门楣530的外表面为平面,侧库板200与该平面抵接。门楣530也可为其他异形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门框510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侧边部513,门楣53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侧边部513连接,门板520与其中一个侧边部513铰接。侧边部513包括第三连接部511和覆盖部512,第三连接部511用于连接于换电站的横梁60和/或立柱70上,覆盖部512用于覆盖换电站的侧库板200的外侧面。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0、图32和图33所示,门框510的其中一个侧边部513上设有铰接轴515,门板520通过该铰接轴515安装在门框510上。侧边部513的第三连接部511与换电站的框架的横梁60和立柱70固定。第三连接部511的端部设有卡合件(图中未示出),卡合件用于将门框510的侧边部513卡合固定于横梁60和立柱70上,增强门框510与侧库板200之间的连接强度。侧边部513的覆盖部512包覆在侧库板200外表面,使得门框510的侧边部513与侧库板200之间具有更好的密封性,避免雨水从两者的连接处渗入侧库板20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连接部511也可至于换电站的横梁60或立柱70连接。
如图26、图28和图31所示,两个相对的侧边部513上也设有侧边止挡部514,侧边止挡部514自侧边部513的内表面分别向左右两侧延伸形成。通过设置的侧边止挡部514与上边止挡部531共同限制门板520的开启方向,并且可以与关闭的门板520的两侧边形成密封面,阻止外界的风或雨水沿着门框510和门板520之间的间隙进入换电站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侧边止挡部514与门板520相抵接的表面上也设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通过在侧边止挡部514上设置密封条增强门板520的两侧端与门框510的两侧边部513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门板520在关闭后,换电站的内部与外部的密封性,使换电站内部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也可设置在门板520与侧边止挡部514相抵接的表面上。或者,在侧边止挡部514和门板520互相抵接的表面上均设有密封条。
在本实施例中,侧边止挡部514上也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槽设于该侧边止挡部514抵接门板520的一侧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用于安装密封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槽还可用于安装缓冲构件(例如弹性密封体、弹簧等),利用缓冲构件的缓冲避免门板520在关闭时对侧边止挡部514造成冲击。
如图33所示,覆盖部512与侧库板200的外侧面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550。通过在覆盖部512与侧库板200的外侧面之间设置密封条,进一步增强门框510的侧边部513与侧库板200抵接处的密封性。
门框510的底部包括下边部516,下边部516安装在换电站的横梁60和/或立柱70上。下边部516具有延伸部518,延伸部518自下边部516表面向下延伸超出换电站的地脚80的顶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3-27和图29所示,门框510的下边部516的两端固定在立柱70上,下边部516的底面与换电站的地脚80连接,下边部516的外侧面具有向下延伸的延伸部518,延伸部518包覆在地脚80的外侧面上。通过在门框510的下边部516设置可以包覆在地脚80外侧面的延伸部518,避免雨水从门框510的下边部516与换电站的地脚80的连接处渗入侧库板200内。
如图29所示,延伸部518与地脚80之间设有第二密封条550,第二密封条550设于延伸部518与地脚80相对的表面。通过在延伸部518与地脚80之间设有密封条,避免雨水过大漫过地脚80的高度时,水从门框510的下边部516与地脚80的连接处的缝隙渗入侧库板200内。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设于地脚80与延伸部518相对的表面。或者,延伸部518与地脚80上均设有密封条。再或者,下边部516的底面与地脚80的顶部之间也设有密封条等。
在如图29所示,延伸部518的边缘朝向地脚80弯折并抵接地脚80的外侧面。延伸部518采用该结构形式,增强密封防渗效果。
如图26、图29和图33所示,下边部516上也设有下边止挡部517,下边止挡部517自下边部516的内表面向上延伸形成。通过设置的下边止挡部517与上边止挡部531、侧边止挡部514共同限制门板520的开启方向,并且可以与关闭的门板520的下端形成密封面,进一步阻止外界的风或雨水沿着门框510和门板520之间的间隙进入换电站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下边止挡部517与门板520相抵接的表面上也设有密封条(图中未示出)。通过在下边止挡部517上设置密封条增强门板520的下端与门框510的下边部516之间的密封效果,进一步保证门板520在关闭后,换电站的内部与外部的密封性,使换电站内部维持稳定的工作环境。
在其他实施例中,密封条也可设置在门板520与侧边止挡部514相抵接的表面上。或者,在门板520和下边止挡部517相抵接的表面上均设有密封条。
在本实施例中,下边止挡部517上也设有安装槽(图中未示出),安装槽设于该下边止挡部517抵接门板520的一侧表面上。在本实施例中,该安装槽用于安装密封条。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安装槽还可用于安装缓冲构件(例如弹性密封体、弹簧等),利用缓冲构件的缓冲避免门板520在关闭时对下边止挡部517造成冲击。
在本实施例中,门板520也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也设有多个柱体,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通过柱体固定连接。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之间也设有保温层。
在其他实施例中,门板520也可为其它多层结构或单层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换电站并不局限于图1所示的形式。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库板100、侧库板200以及它们的组合结构等也适用于在采用其他结构或布局的换电站。
同样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顶库板100、侧库板200以及它们的组合结构等也适用于具有储藏以及充电功能的储能站。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2)

1.一种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框架、顶板和侧板,所述顶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顶面,所述侧板可拆卸安装于所述框架的外侧面;
所述顶板包括多块沿水平方向拼接而成的库板,所述侧板包括多块沿竖直方向拼接而成的库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和/或所述顶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边缘。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和所述侧板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多块所述顶板的库板沿水平方向形成单排结构。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沿拼接方向具有相对的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的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库板沿第一方向相对的两端分别设有凸起端和配合端,所述凸起端和所述配合端均从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同一侧表面向外凸起并朝向同一方向延伸,所述配合端内形成凸起的空腔,所述配合端内凸起的空腔用于容纳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
和/或,沿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的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具有侧面部,所述凸起端的侧面部为第一侧面部,所述配合端的侧面部为第二侧面部,所述第二侧面部覆盖相邻顶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侧面部的部分外侧。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设有多个柱体,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柱体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面部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层板连接,所述侧面部的另一端向所述侧板方向延伸并超出所述侧板的顶部。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内开设有装配孔,所述第二层板上开设通孔,所述装配孔通过所述通孔导通至所述第二层板外侧,所述装配孔用于安装装配件。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凸起部;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向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方向凸起形成配合部,所述配合部用于覆盖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部的外侧。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内具有一空腔,所述空腔中设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用于连接固定与所述凸起部相对的所述第二层板。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凸起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凸起端的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于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自相邻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配合端的一侧弯折延伸至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端的一侧,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内表面贴合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配合端的一侧的外表面。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顶板的库板的配合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和相邻的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部靠近所述配合端的一侧表面之间,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贴合相邻的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的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的外表面。
16.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包括第一包角,所述第一包角设置于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所述第一包角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延伸超过所述凸起端或配合端的底部边缘;
和/或,所述第一包角的边缘沿水平方向超出所述侧板的外表面。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包角包括多个的弯折部,多个所述弯折部相互连接并沿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的顶面凸起延伸至所述顶板的库板的侧边,所述第一包角覆盖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凸起端和/或所述配合端的外侧边,所述第一包角内部形成凹槽。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沿纵向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二端相对所述第一端靠近所述顶板,所述顶板边缘沿水平方向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端的外侧面;
和/或,所述顶板的边缘沿竖直方向向下延伸超出所述第二端的上端面。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由多块所述库板在竖直方向上沿横向和/或纵向拼接而成,所述侧板的库板沿纵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纵向拼接的多块所述侧板的库板中,上方的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端覆盖下方的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端。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层板设有第一伸出部,所述第一伸出部延伸超过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在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层板设有第二伸出部,所述第二伸出部延伸超出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所述第一伸出部覆盖沿纵向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伸出部。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层板的边缘部向所述第一层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弯折部,所述第一伸出部抵接所述第二弯折部;和/或,
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一层板的边缘部向所述第二层板方向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弯折部,所述第二伸出部抵接所述第一弯折部。
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相邻的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二伸出部之间设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伸出部和相邻侧板的库板的第二端之间设有密封件;和/或
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端和相邻所述第二伸出部之间设有密封件。
23.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还包括第二包角,横向拼接的多块所述侧板的库板通过所述第二包角连接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框架上,所述侧板的库板沿横向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三端和第四端,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和相邻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被所述第二包角和框架夹紧固定。
24.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板的库板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在所述第三端或第四端,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一层板的边缘部朝向第二层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三弯折部,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二层板的边缘部朝向第一层板的方向弯折形成第四弯折部,所述第三弯折部与所述第四弯折部相互抵接,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的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包角的一侧,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的第三弯折部和第四弯折部抵接于所述第二包角的另一侧。
25.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包角包括覆盖板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连接所述覆盖板的内表面,所述连接板上设置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用于将第二包角连接固定于所述框架上,所述覆盖板的边缘超出所述连接板的边缘,所述覆盖板超出所述连接板边缘的部分用于覆盖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三端和相邻所述侧板的库板的第四端。
26.如权利要求23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电站或储能站还包括第三包角,所述第三包角用于连接成夹角的相邻的两个所述侧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三端和所述第四端。
2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上设有卡槽,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朝向所述框架的侧面上安装有卡扣,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通过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连接固定在所述框架上。
2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所述侧板的库板均分别包括第一层板和第二层板,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设有多个柱体,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通过所述柱体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层板、所述第二层板的材料为碳纤维或高分子复合材料或SMC树脂材料;
和/或,所述柱体的材料为树脂材料。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柱体包括第一连接柱和/或第二连接柱,所述第一层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一连接柱,所述第二层板上设有多个所述第二连接柱;
所述第一连接柱与所述第二层板抵接固定;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连接柱抵接固定;
和/或,所述第二连接柱与所述第一层板抵接固定。
30.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库板和/或所述侧板的库板还具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夹设于所述第一层板和所述第二层板之间,所述保温层包括气凝胶、岩棉或聚氨酯泡沫。
31.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的库板的所述第一层板远离所述第二层板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凸起单元,多个所述凸起单元沿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一方向延伸且沿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
32.如权利要求31所述的换电站或储能站,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第一层板的第二方向的两端的凸起单元分别为凸起部和配合部,中间的凸起单元为中间凸起,所述凸起部和所述配合部均高于所述中间凸起。
CN202120651926.2U 2021-03-26 2021-03-26 换电站或储能站 Active CN2165458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1926.2U CN216545814U (zh) 2021-03-26 2021-03-26 换电站或储能站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51926.2U CN216545814U (zh) 2021-03-26 2021-03-26 换电站或储能站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45814U true CN216545814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370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51926.2U Active CN216545814U (zh) 2021-03-26 2021-03-26 换电站或储能站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458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705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站或储能站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99705A1 (zh) * 2021-03-26 2022-09-29 奥动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换电站或储能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065841B2 (en) Roof panel system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US8739484B2 (en) Roof panel systems for building construction
CN103562472B (zh) 建筑结构
CN215284464U (zh) 库板组合单元以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545814U (zh) 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5595083U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5594589U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5107555A (zh) 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5284463U (zh) 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门及包含其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5594427U (zh) 包角、库板组合单元以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616592U (zh) 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640963U (zh) 包角、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446332U (zh) 用于换电站或储能站的库板及包含其的换电站或储能站
CN216446595U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4763721A (zh) 一种预制舱式变电站组合结构
CN217232897U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
CN115126161A (zh) 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5126293A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01285347B (zh) 折叠开合露台结构
CN115126296A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及储能站
CN115126291A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5123003A (zh) 库板组合单元以及换电站或储能站
CN116122513A (zh) 一种超薄钢结构金属屋面
CN216617005U (zh) 库板、库板组合单元及换电站及储能站
CN205153593U (zh) 具有组合式屋顶结构的集装箱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