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42984U -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542984U CN216542984U CN202122940476.1U CN202122940476U CN216542984U CN 216542984 U CN216542984 U CN 216542984U CN 202122940476 U CN202122940476 U CN 202122940476U CN 216542984 U CN216542984 U CN 216542984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sitioning
- support
- differential
- base
- tr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差速器,包括:其内设有容纳腔的定位支座,定位支座的第一端面开设有与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差速器的下壳体能够经第一开口容置于容纳腔内,第一端面用于与差速器的从动齿轮的端面抵接;定位支座与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开口,第二开口与容纳腔连通,用于差速器装配轴承;定位部,定位部与第一端面连接,用于与从动齿轮的外周面抵接。该定位机构的第一端面与差速器抵接,定位部限制差速器在水平方向上的移动,从而保证差速器的定位稳定,而且第一端面能够直接抵接不同品种的差速器,使得定位机构的适用范围广。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装配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零件辅助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转弯时,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不同,外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要大于内侧车轮的转弯半径,这就要求在转弯时外侧车轮的转速要高于内侧车轮的转速。因此,用于满足汽车转弯时两侧车轮转速不同的要求的差速器是汽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机构。
差速器安装在汽车上,其两端部的外圆柱面需要与轴承的内孔过盈配合,实现差速器两端的转动支撑。而目前用于差速器安装轴承的定位机构主要是在定位机构上加装定位块,并利用差速器外壳结构的构造使得定位块插入到差速器外壳的间隙中进行抵接配合,从而实现对差速器的定位。
但是定位块与差速器外壳的抵接面积较小,使得加装定位块的定位机构对差速器的定位不稳定。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定位机构对差速器的定位稳定性差的问题,提供一种能够为差速器稳定定位的定位机构,以及一种带有该定位机构的装配装置。
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差速器,包括:
其内设有容纳腔的定位支座,所述定位支座的第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差速器的下壳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端面用于与所述差速器的从动齿轮的端面抵接;所述定位支座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用于所述差速器装配轴承;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用于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座体和定位托盘,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座体界定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定位托盘背向所述座体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定位托盘的盘沿形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端面形成于所述座体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定位托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座体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和定位环,所述支撑杆支撑设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位环之间,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定位环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杆、所述定位环、所述定位托盘四者界定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端面形成于所述支撑座上;
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及所述定位环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环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减重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环绕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多个所述定位部,每相邻两个所述定位部间隔设置。
一种装配装置,包括基座以及如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支座设于所述基座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配装置包括顶升支座,所述顶升支座设于所述定位支座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
所述顶升支座包括底座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相对于所述底座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差速器的方向运动。
上述的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差速器的下壳体经第一开口放置于容纳腔中,差速器的从动齿轮的端面则在重力作用下与定位支座的第一端面抵接,从动齿轮的外周面则与定位部抵接,实现差速器的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定位块插入到差速器外壳的间隙中进行定位的方式,第一端面与差速器的抵接面积更大,同时定位部防止差速器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对差速器的定位更稳定,以便于为差速器上下两端部装配轴承。此外,第一端面无需利用差速器外壳的间隙,能够直接抵接不同品种的差速器,使得定位机构的适用范围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定位机构装配差速器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定位机构中的定位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定位机构中的定位托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定位托盘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定位机构10,该定位机构10设于装配装置中,用于对差速器40进行定位,以便于为差速器40装配轴承和转运差速器40。应当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该定位机构10还可以用于对其他产品进行定位,在此不作限定。
请参阅图2,装配装置包括基座20以及定位机构10,定位机构10包括定位支座100,定位机构10通过定位支座100设于基座20上,以对差速器40进行定位,从而便于为差速器40装配轴承和转运差速器40。
定位支座100的内部设有容纳腔110,定位支座100的第一端面120开设有与容纳腔110连通的第一开口130,差速器40的下壳体41能够经第一开口130容置于容纳腔110内,第一端面120用于与差速器40的从动齿轮42的端面抵接。定位支座100与第一端面120相对的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开口140,第二开口140与容纳腔110连通,用于差速器40装配轴承。
定位机构10还包括定位部162,定位部162与第一端面120连接,用于与从动齿轮42的外周面抵接。
上述的定位机构10,差速器40的下壳体41经第一开口130放置于容纳腔110中,差速器40的从动齿轮42的端面则在重力作用下与定位支座100的第一端面120抵接,从动齿轮42的外周面则与定位部162抵接,实现差速器40的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定位块插入到差速器40外壳的间隙中进行定位的方式,第一端面120与差速器40的抵接面积更大,同时定位部162防止差速器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对差速器40的定位更稳定,以便于为差速器40上下两端部装配轴承。此外,第一端面120无需利用差速器40外壳的间隙,能够直接抵接不同品种的差速器40,使得定位机构10的适用范围广。
具体地,基座20包括基板21和定位套22,基板21上设有安装口。定位套22被构造为阶梯型,使得定位套22能够插设于安装口内,并与基板21上方的外壁抵接。定位支座100设有第二开口140的一端设于定位套22内。更具体地,定位套22通过内六角螺钉与基板21固定连接。
装配装置还包括顶升支座23,顶升支座23设于定位支座100具有第二开口140的一端。顶升支座23包括底座24和顶升部25,顶升部25相对于底座24能够向靠近或远离差速器40的方向运动。
当需要为差速器40定位时,定位支座100设有第二开口140的一端设于定位套22内,此时顶升部25伸入容纳腔110中,以便于为差速器40的下端部装配轴承,以及在差速器40完成装配后,顶升部25相对于底座24运动将差速器40托起。
一实施例中,定位支座100包括座体150和定位托盘160,定位托盘160与座体150界定形成容纳腔110,定位托盘160背向座体150的内表面形成第一端面120,第二端面形成于座体150上。座体150远离定位托盘160的一端设于定位套22内。定位托盘160的盘沿形成定位部162,以限制差速器40的水平移动。
定位托盘160与座体150可拆卸连接,以便于定位托盘160与座体150的更换和维修。
请继续参阅图2,进一步地,座体150包括支撑座152、支撑杆154和定位环156。支撑座152的外壁被构造为阶梯型,使得支撑座152能够插设于定位套22内,并与定位套22上方的外壁抵接。
支撑杆154支撑设于支撑座152与定位环156之间。定位托盘160与定位环156连接,定位环156为定位托盘160的安装提供定位。支撑座152、支撑杆154、定位环156、定位托盘160四者界定形成容纳腔110,第二端面形成于支撑座152上。其中,支撑杆154与支撑座152可拆卸连接,以便于使用不同尺寸的支撑杆154来满足不同差速器40的尺寸需求。
整个定位机构10被构造为组装式的结构,既便于对定位机构10的零部件进行维修更换,又便于定位机构10的零部件根据差速器40的规格尺寸进行相应的变化,从而使得定位机构10能够满足不同规格尺寸的差速器40的定位需求。
更进一步地,支撑杆154包括第一支撑杆1542和第二支撑杆1544。第一支撑杆1542与支撑座152及定位环156均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杆1544一端与支撑座15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定位环156抵接,以辅助支撑定位环156和定位托盘160,从而使得定位机构10的结构更稳定。
请结合图1和图3,一实施例中,定位机构10包括第一连接件200和第二连接件300,定位环156包括第一装配孔1562和第二装配孔1564,定位托盘160上设有与第一装配孔1562相对应的安装孔164。
第一支撑杆1542和第二支撑杆1544均通过第二连接件300与支撑座152可拆卸连接,以保证支撑杆154和支撑座152连接的稳定性。
定位环156通过第二连接件300和第二装配孔1564与第一支撑杆1542远离支撑座152的一端可拆卸连接,以保证定位环156能够稳定地安装于第一支撑杆1542上。定位环156通过第一连接件200和第一装配孔1562与定位托盘160可拆卸连接,使得定位托盘160能够准确牢固地安装于定位环156上。第一连接件200具体为定位销,第二连接件300具体为内六角螺钉,使得第一连接件200与第二连接件300之间便于区分,不易混淆。
具体地,第一支撑杆1542和第二支撑杆1544各有三根,第一装配孔1562和第二装配孔1564各有三个。第一装配孔1562沿定位环156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每个第一装配孔1562之间间隔120度。第二装配孔1564也沿定位环156的周向等间隔设置,每个第二装配孔1564之间间隔120度。每个第一装配孔1562与相邻的第二装配孔1564间隔60度。此外,第二支撑杆1544与定位环156抵接的一端设有避空孔15440,以避免第二支撑杆1544干涉定位销的作业。
容纳腔110包括内径不同的第一子腔112和第二子腔114,以便于定位机构10容纳其他产品件。第一子腔112一端与第一开口130连通,另一端与第二子腔114连通,第一子腔112的内径大于第二子腔114的内径。
请结合图4和图5,进一步地,定位机构10包括环绕从动齿轮42的外周面设置的多个定位部162,每相邻两个定位部162间隔设置,以保证定位机构10能够为差速器40稳定定位的同时,使得定位托盘160上形成减重缺口166。
一实施例中,定位部162具体有三个,沿定位托盘16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使得定位托盘160上形成三个减重缺口166。同时,第一端面120上开设有三个沿定位托盘160的周向等间隔分布的减重孔168,以尽量减少定位托盘160的重量,便于定位托盘160的安装。
上述的定位机构10,设于基座20上,并将差速器40下端部装配用的轴承预先放置于顶升支座23上。差速器40的下壳体41经第一开口130放置于容纳腔110中,差速器40的从动齿轮42的端面则在重力作用下与第一端面120抵接,从动齿轮42的外周面则与定位部162抵接,实现差速器40的定位。相对于现有技术中定位块插入到差速器40外壳的间隙中进行定位的方式,第一端面120与差速器40的抵接面积更大,同时定位部162防止差速器40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保证对差速器40的定位更稳定,以便于为差速器40上下两端部装配轴承。此外,第一端面120无需利用差速器40外壳的间隙,能够直接抵接不同品种的差速器40,使得定位机构10的适用范围广。
基于上述的定位机构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装配装置,该装配装置包括基座20以及定位机构10。定位机构10包括定位支座100,且通过定位支座100设于基座20上,以对差速器40进行定位,从而便于装配装置对差速器40进行装配和转运。定位机构10的具体应用与连接情况上述实施例中已进行说明,故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定位机构,用于定位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其内设有容纳腔的定位支座,所述定位支座的第一端面开设有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的第一开口,所述差速器的下壳体能够经所述第一开口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第一端面用于与所述差速器的从动齿轮的端面抵接;所述定位支座与所述第一端面相对的第二端面设有第二开口,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容纳腔连通,用于所述差速器装配轴承;
定位部,所述定位部与所述第一端面连接,用于与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支座包括座体和定位托盘,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座体界定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定位托盘背向所述座体的内表面形成所述第一端面,所述定位托盘的盘沿形成所述定位部,所述第二端面形成于所述座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定位托盘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与所述座体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支撑座、支撑杆和定位环,所述支撑杆支撑设于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定位环之间,所述定位托盘与所述定位环连接,所述支撑座、所述支撑杆、所述定位环、所述定位托盘四者界定形成所述容纳腔;所述第二端面形成于所述支撑座上;
其中,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支撑座及所述定位环均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一端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定位环抵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支撑杆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支撑座可拆卸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面开设有减重孔。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机构包括环绕所述从动齿轮的外周面设置的多个所述定位部,每相邻两个所述定位部间隔设置。
9.一种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以及如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通过所述定位支座设于所述基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装置包括顶升支座,所述顶升支座设于所述定位支座具有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
所述顶升支座包括底座和顶升部,所述顶升部相对于所述底座能够向靠近或远离所述差速器的方向运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40476.1U CN216542984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940476.1U CN216542984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542984U true CN216542984U (zh) | 2022-05-17 |
Family
ID=81579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940476.1U Active CN216542984U (zh) | 2021-11-26 | 2021-11-26 |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542984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91193A (zh) * | 2022-07-15 | 2022-09-23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差速器总成装配方法 |
-
2021
- 2021-11-26 CN CN202122940476.1U patent/CN216542984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091193A (zh) * | 2022-07-15 | 2022-09-23 | 盛瑞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 差速器总成装配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16542984U (zh) | 定位机构及装配装置 | |
CN100460304C (zh) | 滚轮部件 | |
CN203162042U (zh) | 一种差速器十字轴结构 | |
CN209867909U (zh) | 一种发动机分装托盘 | |
CN116853924A (zh) | 一种可调节式卫星吊装装置 | |
CN215284346U (zh) |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及车辆 | |
CN115217852A (zh) | 一种断开式自由端轴承座 | |
CN211386997U (zh) | 一种齿架类钻斜孔定位工装 | |
CN216859591U (zh) | 一种轮轴拆卸工具及轮轴拆卸装置 | |
CN209008593U (zh) | 用于变轨距转向架的轴箱及变轨距转向架 | |
EP2719505B1 (en) | A special-purpose bench for the maintenance of axles and/or transmissions and/or differentials | |
CN101008417A (zh) | 固定装置 | |
CN213614370U (zh) | 支重轮轴铣平面夹具 | |
CN212329669U (zh) | 一种改进的铝合金轮毂定位装置 | |
CN215097144U (zh) | 一种通用的座椅旋转机构 | |
CN218376749U (zh) | 一种轴瓦、液压泵及车辆 | |
CN219015160U (zh) | 一种汽车前格栅总成检具 | |
CN211344525U (zh) | 定位结构及三脚架 | |
CN218856734U (zh) | 齿轮箱箱体加工工装 | |
CN219806737U (zh) | 一种承托结构及杯托 | |
CN107756301B (zh) | 集成式套筒扳手以及工具箱 | |
CN216382270U (zh) |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轴承 | |
CN216537477U (zh) | 天然气管道过滤装置 | |
CN210735387U (zh) | 便于添加润滑油的光轴托架 | |
CN217603164U (zh) | 一种电动缸用轴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