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34132U -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34132U
CN216534132U CN202123319950.5U CN202123319950U CN216534132U CN 216534132 U CN216534132 U CN 216534132U CN 202123319950 U CN202123319950 U CN 202123319950U CN 216534132 U CN216534132 U CN 21653413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rist strap
flexible
movable shaft
protrusion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319950.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涛
李振林
李道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Huami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319950.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3413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3413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3413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腕带连接机构用于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本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穿戴设备本体的腕带,腕带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槽、腕带连接部和活动轴。固定槽设置于穿戴设备本体,内表面设有凹陷部。腕带连接部设置于腕带,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于固定槽,包括中空腔和设置于腕带连接部外表面的柔性凸起,柔性凸起对应中空腔设置。活动轴沿第一方向活动穿设于腕带连接部,活动轴活动至第一位置时,腕带连接部可相对于固定槽滑动;活动轴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动轴阻挡柔性凸起向中空腔的方向发生形变,柔性凸起被限制于凹陷部内,使腕带连接部固定设置于固定槽。动活动轴可实现腕带的安装及拆卸,更换腕带更快捷简单。

Description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穿戴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过去只能用来看时间的穿戴设备,如今也可以通过智能手机或家庭网络与互联网相连,显示信息、天气信息等内容,穿戴设备包括腕带和与腕带连接的穿戴设备本体,腕带通过生耳固定在穿戴设备本体上,使得腕带的安装和拆卸都十分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以解决腕带与穿戴设备本体之间安装和拆卸困难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腕带连接机构,用于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本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的腕带,其中,所述腕带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表面设有凹陷部;
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固定槽的腕带连接部,所述腕带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腕带,所述腕带连接部包括中空腔和设置于所述腕带连接部外表面的柔性凸起,所述柔性凸起对应所述中空腔设置;
活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穿设于所述腕带连接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腕带连接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槽滑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轴阻挡所述柔性凸起向着所述中空腔的方向发生形变,所述柔性凸起被限制于所述凹陷部内,以使所述腕带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与腕带连接部共同配合,只需移动活动轴即可实现腕带的安装及拆卸,使得腕带的更换更加快捷简单。
可选的,所述活动轴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柔性凸起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的支撑凸起,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抵接。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凸起与第一凸起相抵接,可以限制柔性凸起向中空腔的方向发生形变,从而防止柔性凸起脱离凹陷部造成的穿戴设备本体和腕带不能稳定连接的现象产生。
可选的,所述支撑凸起正对所述柔性凸起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支撑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至所述中空腔内表面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使得活动轴抵接于支撑凸起时,受力更加稳定均匀,进而能更好的限制柔性凸起,防止其变形脱离凹陷部,同时,在保证限制柔性凸起在第二方向发生形变的功能实现的同时,可以使得活动轴在中空腔内的滑动顺畅。
可选的,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腕带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开口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活动轴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开口之外,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开口平齐。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方便腕带拆装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误触,保障腕带与穿戴设备本体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灰尘、水等杂物通过开口进入到腕带连接部之内。
可选的,所述腕带连接部包括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柔性固定套,所述中空腔设置于所述柔性固定套,所述柔性固定套外表面设有所述柔性凸起,所述固定部的刚性高于所述柔性固定套的刚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柔性固定套牢固的设置在固定部上,也可以使得腕带安装于穿戴设备本体的过程中腕带连接部不易发生变形,更易将腕带滑动安装于穿戴设备本体的固定槽中。
可选的,所述柔性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美观,也使得活动轴的设计更加简单。和/或
所述柔性固定套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固定套或金属固定套或橡胶固定套;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使得柔性凸起可以沿第二方向被固定槽压缩,使得腕带连接部可滑动设置于固定槽,且由于柔性固定套可弹性变形,可以在作用力消失后可回复原来的形状。和/或
所述活动轴自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柔性固定套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块与凹槽配合,可在活动轴的滑动方向对其进行导向,同时在其他方向进行限位,保证活动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的平稳性,同时,可以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限制活动轴的位移,防止活动轴脱离柔性固定套,使得整体设计的可靠性更好。和/或
所述活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所述柔性固定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挡块,在所述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柔性固定套后,所述限位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两侧,当所述活动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时,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挡块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限位挡块可以限制限位凸起沿第一方向的位移范围,防止活动轴沿第一方向脱离柔性固定套。
可选的,所述腕带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活动轴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柔性固定套的两侧,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活动轴限制于固定部内,增强活动轴运动的可靠性。
可选的,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限位块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可以阻挡从开口进入到腕带连接部内的灰尘,使得腕带与穿戴设备本体之间不易藏污纳垢,且更加容易清理。和/或
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限位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限位块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使得活动轴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切换更加顺畅。
可选的,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当所述活动轴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维持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外力消失时,弹性件可以提供弹力,使得活动轴由第一位置返回至第二位置,保证腕带与本体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使得腕带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可选的,所述腕带连接部为对称结构,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对称;和/或
所述腕带连接部为对称结构,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对称,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在一些实施例中,使得腕带连接部的设计更加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
可选的,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平面对称时,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凸起之间的距离。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保证限制柔性凸起在第二方向发生形变的功能实现的同时,可以使得活动轴在中空腔内的滑动顺畅。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穿戴设备,其中包括穿戴设备本体、腕带和如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所述腕带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和所述腕带之间,用于实现所述腕带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在一些实施例中,如此设置使得腕带与穿戴设备本体的安装和拆卸更加快捷简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腕带连接机构,包括固定槽,腕带连接部和活动轴,固定槽设置于穿戴设备本体,腕带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腕带,活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穿设于所述腕带连接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腕带连接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槽滑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轴阻挡所述柔性凸起向着所述中空腔的方向发生形变,所述柔性凸起被限制于所述凹陷部内,以使所述腕带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如此设置只需移动活动轴即可实现腕带的安装及拆卸,使得腕带的更换更加快捷简单。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实用新型。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穿戴设备的立体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穿戴设备的穿戴设备本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穿戴设备的腕带的立体示意图;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的活动轴的立体示意图;
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的柔性固定套的立体示意图;
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的活动轴和柔性固定套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的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时腕带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在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且柔性凸起与凹陷部配合时腕带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的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腕带连接部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除非另作定义,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多个”或者“若干”表示两个及两个以上。除非另行指出,“前部”、“后部”、“下部”和/或“上部”等类似词语只是为了便于说明,而并非限于一个位置或者一种空间定向。“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词语意指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包括”或者“包含”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并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且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
在本申请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申请。在本申请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进行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图1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穿戴设备100的立体示意图。
参见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穿戴设备100,穿戴设备100可以是手表,如机械表、电子表、石英表等各种类型,也可以是其它用于穿戴于手腕的装置,如手环,本申请不做限制,穿戴设备100包括穿戴设备本体10、腕带11和腕带连接机构200,穿戴设备本体10可以用于显示时间及实现其他操作功能,腕带11连接于穿戴设备本体10相对的两端,用于将穿戴设备本体10固定在用户腕部,腕带连接机构200设置于穿戴设备本体10和腕带11之间,用于实现腕带11可拆卸地组装于穿戴设备本体10。
图2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穿戴设备100的穿戴设备本体10的立体示意图;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穿戴设备100的腕带11的立体示意图。
为了方便下文描述,请参照附图,定义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相对滑动的方向(宽度方向)为第一方向X,穿戴设备本体10(或腕带11)的厚度方向为第二方向Y,穿戴设备本体10(或腕带11)的长度方向为第三方向Z,其中第一方向X、第二方向Y、第三方向Z两两垂直。
参见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腕带连接机构200,腕带连接机构200用于穿戴设备100,穿戴设备100包括穿戴设备本体10和可拆卸地组装于穿戴设备本体10的腕带11。腕带连接机构200包括固定槽12、腕带连接部13和活动轴17。固定槽12设置于穿戴设备本体10,腕带连接部13设置于腕带11,腕带连接部13用于沿第一方向X可滑动穿设于固定槽12,使得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配合连接。腕带连接部13沿第一方向X设有安装孔,活动轴17活动穿设于安装孔中,并可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
腕带连接部13用于沿第一方向X穿设于固定槽12。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腕带连接部13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等于固定槽12沿第一方向X的长度,腕带连接部13完全嵌入进穿戴设备本体10中,增强了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外观的一致性,使得腕带11安装后更加美观。腕带连接部13包括中空腔14(参见图7至图9所示)和设置于腕带连接部13外表面的柔性凸起15,柔性凸起15对应中空腔14设置,如此使得腕带连接部13设置柔性凸起15的位置可以沿第二方向Y发生变形,以使柔性凸起15可以被固定槽12向着中空腔14的方向压缩,从而实现腕带连接部13可滑动穿设于固定槽12。
固定槽12内表面设有凹陷部16,柔性凸起15可进入凹陷部16与之配合,如此设置,使得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安装到位后,柔性凸起15设置于凹陷部16内,凹陷部16起到限位的作用,可以减小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脱离风险,同时凹陷部16也可以起到定位的作用,保证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重复安装的精确性。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腕带连接部13为对称结构,腕带连接部13关于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平面(即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所组成的平面)对称(参见图7至图9所示),使得腕带连接部13的设计更加简单,便于加工和安装。在另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腕带连接部13关于垂直于第二方向Y的平面(即第一方向X和第三方向Z所组成的平面)对称,使得腕带连接部13的设计更加简单合理。
活动轴17沿第一方向X活动穿设于腕带连接部13,活动轴17活动至第一位置时,腕带连接部13可相对于固定槽12滑动;活动轴17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活动轴17可以阻挡柔性凸起15向着中空腔14的方向发生形变,使得柔性凸起15在第二方向Y上被限制于固定槽12内表面设置的凹陷部16内,柔性凸起15进入凹陷部16与之配合,以将腕带连接部13固定设置于固定槽12,可以进一步减小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脱离风险的产生。活动轴17与腕带连接部13共同配合,只需移动活动轴17即可实现腕带11的安装及拆卸,使得腕带11的更换更加快捷简单。
结合图7至图9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腕带连接部13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两端,一端设有开口19,另一端封闭,开口19与中空腔14连通,活动轴17包括沿第一方向X相对设置的第一端20和第二端21,第二端21伸入到腕带连接部13之内,第一端20相对于第二端21靠近开口19设置,活动轴17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端20不位于开口19之内,优选为,第一端20位于开口19之外;活动轴1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端20不超出开口19,优选为,第一端20与开口19平齐,如此设置在方便腕带11拆装的同时,还可以防止误触,保障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连接的稳定性,同时还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防止灰尘、水等杂物通过开口19进入到腕带连接部13之内。
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活动轴17的立体示意图;图5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柔性固定套24的立体示意图;图6所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中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活动轴17和柔性固定套24配合后的立体示意图。
参见图4至图6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17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25,第一凸起25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中空腔14,中空腔14内表面设有与柔性凸起15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的支撑凸起26,当活动轴1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凸起25与支撑凸起26抵接,支撑凸起26与第一凸起25相抵接,可以限制柔性凸起15向中空腔14的方向发生形变,从而防止柔性凸起15脱离凹陷部16造成的穿戴设备本体10和腕带11不能稳定连接的现象产生。在优选实施例中,柔性凸起15正对于支撑凸起26设置,使得活动轴17抵接于支撑凸起26时,受力更加稳定均匀,进而能更好的限制柔性凸起15,防止其变形脱离凹陷部16。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凸起25在第二方向Y的尺寸等于支撑凸起26沿第二方向Y至中空腔14内表面的距离,如此,当活动轴17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一凸起25刚好抵接于柔性凸起15,在保证限制柔性凸起15在第二方向Y发生形变的功能实现的同时,可以使得活动轴17在中空腔14内的滑动顺畅。需要强调的是,当腕带连接部13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二方向的平面对称时,支撑凸起26沿第二方向Y对称设置,支撑凸起26沿第二方向Y至中空腔14内表面的距离即为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支撑凸起26间的距离。即第一凸起25在垂直于第一方向X的第二方向Y的尺寸等于在第二方向Y上两个对称设置的支撑凸起26之间的距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腕带11包括腕带本体22,腕带连接部13设置于腕带本体22的一端,腕带连接部13包括与腕带本体22一体设置的固定部23和设置于固定部23的柔性固定套24,固定部23相较于柔性固定套24的刚性更好,可以保证柔性固定套24牢固的设置在固定部23上,也可以使得腕带11安装于穿戴设备本体10的过程中腕带连接部13不易发生变形,更易将腕带11滑动安装于穿戴设备本体10的固定槽12中。结合图5所示,在一个优选的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24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固定套或金属固定套或橡胶固定套,柔性凸起15设置于柔性固定套24,如此柔性固定套24可以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变形,例如在拆卸和安装柔性固定套24时,沿第一方向作用于腕带连接部13的力,部分转化为固定槽12沿第二方向Y挤压柔性固定套24的力,使得柔性凸起15可以沿第二方向Y被固定槽12压缩,使得腕带连接部13可滑动设置于固定槽12,且由于柔性固定套24可弹性变形,可以在作用力消失后可回复原来的形状。其中,柔性固定套24可以通过卡接、插接或套接的方式固定于腕带连接部13的固定部23。
结合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24通过卡接的方式固定于腕带连接部13的固定部23,其中,柔性固定套24沿长度方向(第一方向X)的两侧设有卡接部41,卡接部41靠近穿戴设备本体10一侧设置,腕带连接部13的固定部23上设有卡接配合部(未示出),卡接部41与卡接配合部配合,通过固定部23实现柔性固定套24固定设置于腕带连接部13。中空腔14设置于柔性固定套24,柔性固定套24外表面设有柔性凸起15。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24设置于固定部23的中央,如此设置使得整体结构更加美观,也使得活动轴17的设计更加简单。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17上设有与第一凸起25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28,柔性固定套24设有与限位凸起28配合的限位挡块29,在活动轴17安装于柔性固定套24后,限位挡块29沿第一方向X位于限位凸起28的两侧,当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时,限位凸起28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相对设置的限位挡块29之间,限位挡块29可以限制限位凸起28沿第一方向X的位移范围,防止活动轴17沿第一方向X脱离柔性固定套24。
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17上设置第一凸起25的一侧沿第一方向X设置有凹槽30,柔性固定套24设有与凹槽30配合的凸块33,当活动轴17插入柔性固定套24后,凸块33可滑动设置于凹槽30,凸块33与凹槽30配合,可在活动轴17的滑动方向对其进行导向,同时在其他方向进行限位,保证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间切换时的平稳性,同时,可以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限制活动轴17的位移,防止活动轴17脱离柔性固定套24,使得整体设计的可靠性更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凹槽30包括第一凹槽31和第二凹槽32,第一凹槽31与第二凹槽32设置于第一凸起25的两侧,沿第一方向X,柔性固定套24的两端设有与第一凹槽31配合的第一凸块34和与第二凹槽32配合的第二凸块35,第一凸块34滑动设置于第一凹槽31,第二凸块35滑动设置于第二凹槽32,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活动轴17沿第一方向X运动的平衡性,使得活动轴17的运动更加可靠。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柔性固定套24上设有凹槽30,活动轴17上设有与凹槽配合的凸块33,本申请不做限制。在优选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24为在第一方向X和第二方向Y上对称的对称结构,即柔性固定套24包括沿第一方向X对称设置的两端,一端设有第一凸块34和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一凸块34对称设置的第三凸块45,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凸块35和在第二方向Y上与第二凸块35对称设置的第四凸块46,如此设置便于柔性固定套24的加工,且使得活动轴17限制于对称设置的第一凸块34和第三凸块45之间、第二凸块35与第四凸块46之间,可以在第二方向Y上对活动轴17进行限位,防止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切换过程中发生翻转。
在一些实施例中,固定部23内部设有与中空腔14连通的容纳腔36(如图7至图9所示),活动轴17包括第一部分37和与第一部分37相连接的第二部分38,第一部分37相对于第二部分38靠近开口19设置,第一部分37可伸出于腕带连接部13之外,便于手工操作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第二部分38包括沿第一方向X设置于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块39和第二限位块40,当活动轴17插入柔性固定套24后,第一限位块39和第二限位块40位于柔性固定套24的两侧,且滑动设置于容纳腔36,可以保证活动轴17限制于固定部23内,增强活动轴17运动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容纳腔36包括第一容纳腔42和第二容纳腔43,第一限位块39可滑动设置于第一容纳腔42,第二限位块40可滑动设置于第二容纳腔43,第一限位块39在第二方向Y的尺寸等于第一容纳腔42在第二方向Y的尺寸,如此设置,可以阻挡从开口19进入到腕带连接部13内的灰尘,使得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之间不易藏污纳垢,且更加容易清理。同理,第二限位块40在第二方向Y的尺寸略小于第二容纳腔43在第二方向Y的尺寸,使得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的切换更加顺畅。
当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时,第一限位块39可以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第一容纳腔42,第二限位块40可以沿第一方向X滑动设置于第二容纳腔43。在一些实施例中,活动轴17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的行程等于第一限位块39沿第一方向X在第一容纳腔42内的运动行程且等于第二限位块40沿第一方向X在第二容纳腔43内的运动行程,如此设置可以保证活动轴17能够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而不会被第一限位块39和第二限位块40阻挡。在优选实施例中,当第一限位块39抵接于第一容纳腔42靠近开口19一侧的表面时,第二限位块40抵接于柔性固定套24,第一凸起25未抵接于支撑凸起26;当第一限位块39抵接于柔性固定套24时,第二限位块40抵接于第二容纳腔43远离开口19一侧的表面,第一凸起25抵接于支撑凸起26,如此设置可以保证人工重复操作活动轴17的准确性,便于活动轴17位置的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柔性固定套24包括沿第三方向Z设置的槽口44,槽口44与中空腔14连通,活动轴17通过槽口44安装于柔性固定套24,由于柔性固定套24易发生变形,可以通过打开槽口44的方式,将活动轴17沿第三方向Z安装进柔性固定套24内,此时,凸块33与凹槽30配合,柔性固定套24限制活动轴17在第二方向Y和第三方向Z上移动,使其只能沿第一方向X进行运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弹性件(未示出),弹性件可以是弹簧,弹性件设置于容纳腔36内,用于维持活动轴17处于第二位置,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容纳腔36沿第一方向X上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块39和/或第二限位块40靠近开口19的一端,当活动轴17受到外力从第二位置变更到第一位置时,弹性件被压缩,当外力消失时,弹性件可以提供弹力,使得活动轴17由第一位置返回至第二位置,保证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连接稳定性的同时,还使得腕带1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可以理解的是,弹性件一端抵接于容纳腔36沿第一方向X上的内壁,另一端抵接于第一限位块39和/或第二限位块40远离开口19的一端,当活动轴17受到外力从第二位置变更到第一位置时,弹性件被拉伸,当外力消失时,弹性件可以提供弹力,使得活动轴17由第一位置返回至第二位置。当然还可以将上述两个实施方式结合,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活动轴17处于第一位置时腕带连接部13的截面示意图;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活动轴17处于第一位置且柔性凸起15与凹陷部16配合时腕带连接部13的截面示意图;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腕带连接机构200的活动轴17处于第二位置时腕带连接部13的截面示意图。
在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安装过程中,先将活动轴17切换至第一位置,参见图7所示,此时,腕带连接部13可滑入固定槽12中,柔性固定套24上设置的柔性凸起15被固定槽12向着中空腔14的方向压缩,使得柔性凸起15至少部分被压缩进中空腔14内,在此运动过程中,活动轴17不能切换至第二位置。进一步的,参见图8所示,腕带连接部13运动到位后,柔性凸起15与凹陷部16配合,此时,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连接不够稳定,轻微的外力作用即可导致二者分离,需要移动活动轴17,实现自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的切换以保证连接的稳定性。参见图9所示,当腕带11安装到位后,即柔性凸起15与凹陷部16相配合时,推动活动轴17,使得活动轴17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活动轴17的第一端20与开口19平齐,此时限位凸起28抵接于限位挡块29沿第一方向X设置的表面,使得活动轴17无法被推动,此时说明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安装已经完成。腕带11与穿戴设备本体10的拆卸过程与安装过程类似。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申请后,将容易想到本申请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申请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申请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申请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申请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申请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2)

1.一种腕带连接机构,用于穿戴设备,穿戴设备包括穿戴设备本体和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的腕带,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连接机构包括:
设置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的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表面设有凹陷部;
用于沿第一方向穿设于所述固定槽的腕带连接部,所述腕带连接部设置于所述腕带,所述腕带连接部包括中空腔和设置于所述腕带连接部外表面的柔性凸起,所述柔性凸起对应所述中空腔设置;
活动轴,沿所述第一方向活动穿设于所述腕带连接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腕带连接部可相对于所述固定槽滑动;所述活动轴活动至第二位置时,所述活动轴阻挡所述柔性凸起向着所述中空腔的方向发生形变,所述柔性凸起被限制于所述凹陷部内,以使所述腕带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固定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轴外表面设有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所述中空腔,所述中空腔内表面设有与所述柔性凸起至少部分相对设置的支撑凸起,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支撑凸起与所述第一凸起相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凸起正对所述柔性凸起设置;和/或
所述第一凸起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支撑凸起沿所述第二方向至所述中空腔内表面的距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方向,所述腕带连接部的一端设有开口,另一端封闭,所述开口与所述中空腔连通;所述活动轴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相对于所述第二端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开口之外,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开口平齐。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连接部包括固定部和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柔性固定套,所述中空腔设置于所述柔性固定套,所述柔性固定套外表面设有所述柔性凸起,所述固定部的刚性高于所述柔性固定套的刚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固定套设置于所述固定部的中央;和/或
所述柔性固定套为具有弹性的塑料固定套或金属固定套或橡胶固定套;和/或
所述活动轴自设置所述第一凸起的一侧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有凹槽,所述柔性固定套设有与所述凹槽配合的凸块,所述凸块滑动设置于所述凹槽;和/或
所述活动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凸起相对设置的限位凸起,所述柔性固定套设有与所述限位凸起配合的限位挡块,在所述活动轴安装于所述柔性固定套后,所述限位挡块沿所述第一方向位于所述限位凸起的两侧,当所述活动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切换时,所述限位凸起沿所述第一方向滑动设置于相对设置的所述限位挡块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连接部沿所述第一方向的一端设有开口,所述固定部内部设有与所述中空腔连通的容纳腔,所述活动轴包括第一部分和与所述第一部分相连接的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二部分靠近所述开口设置,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相对两端的第一限位块和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所述第二限位块设置于所述柔性固定套的两侧,且滑动设置于所述容纳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限位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限位块在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和/或
所述容纳腔包括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限位块可滑动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纳腔,所述第二限位块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容纳腔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置于所述容纳腔内,当所述活动轴未受到外力作用时,所述弹性件用于维持所述活动轴处于第二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连接部为对称结构,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平面对称;和/或
所述腕带连接部为对称结构,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第二方向的平面对称,其中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腕带连接部关于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的平面对称时,所述第一凸起在所述第二方向的尺寸等于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两个对称设置的所述支撑凸起之间的距离。
12.一种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穿戴设备本体、腕带和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腕带连接机构,所述腕带连接机构设置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和所述腕带之间,用于实现所述腕带可拆卸地组装于所述穿戴设备本体。
CN202123319950.5U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Active CN21653413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950.5U CN216534132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319950.5U CN216534132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34132U true CN216534132U (zh) 2022-05-17

Family

ID=815569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319950.5U Active CN216534132U (zh) 2021-12-24 2021-12-24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3413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6102071A4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JP2006314347A (ja) 時計用バンド及び腕時計
CN113229578A (zh) 一种可拆卸的连接件及可穿戴设备
CN113907496B (zh) 可穿戴设备
CN101741932A (zh) 滑动型便携式终端
US4605312A (en) Watchband/watchcase connection
CN110558686B (zh) 一种连接结构及穿戴产品
CN216534132U (zh) 一种腕带连接机构及穿戴设备
CN214047813U (zh) 快拆结构和腕戴设备
CN111920152B (zh) 穿戴设备
CN111965966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10101172B (zh) 一种带体可拆卸的可穿戴设备
JP2008167789A (ja) 装身具
CN209732781U (zh) 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连接结构
CN111887550A (zh) 穿戴设备
CN214802840U (zh) 可穿戴设备
CN220732823U (zh) 一种可以更换指环带的手机握把
KR200412377Y1 (ko) 휴대폰 케이스 장착용 벨트클립
CN217039139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
CN219843629U (zh) 一种可穿戴智能设备的便拆结构及电话手表
CN219047614U (zh) 一种快速拆装机构以及智能手表
KR101621939B1 (ko) 악세사리 밴드 체결구 및 이를 갖는 악세사리
KR200224604Y1 (ko) 혁대용버클
CN215075966U (zh) 一种智能穿戴设备用连接结构及智能穿戴设备
CN110389450B (zh) 一种智能眼镜及其显示镜片安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