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8363U -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 Google Patents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8363U
CN216528363U CN202123431221.9U CN202123431221U CN216528363U CN 216528363 U CN216528363 U CN 216528363U CN 202123431221 U CN202123431221 U CN 202123431221U CN 216528363 U CN216528363 U CN 216528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former
lea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assembly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43122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许凯旋
张学明
李万欢
李飞
方文杰
谭卫锋
许权安
戚宇祥
宋丹菊
周宇成
王华明
郑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itype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ityp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itype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itype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43122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8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8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836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ils Of Transformers For General Us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变压器引线结构包括第一引线组件和第二引线组件,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与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变压器外壳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与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变压器外壳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变压器包括该变压器引线结构。变压器引线结构将对变压器的接线转移至变压器外壳的外部进行,使得变压器的接线不受变压器外壳的壳内空间限制,降低接线难度,减少接线时变压器的损坏几率,可避免出现电缆线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足的安全问题,并可以缩小变压器外壳整体尺寸。

Description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压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背景技术
传统的敞开式立体卷铁心干式变压器多为带外壳的结构,外壳在变压器搬运过程及变压器日常运行中都能对变压器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但由于外壳将高、低压接线端子也包裹起来,给变压器运行前的高、低压接线端子的接线过程带来诸多不便及安全隐患,主要体现为:外壳内部空间有限,安装人员可操作空间狭窄,变压器的安装接线难度大;由于变压器的高、低压接线端子位于外壳内部,连接接线端子的电缆线也设在外壳内部,容易出现电缆线与高压绕组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足的问题;安装人员在外壳内部接线时,如果出现不规范安装、疏忽遗漏杂物等电力设备违规操作时,很容易直接损坏变压器,轻则造成跳闸停电,重则导致电力设备烧毁,扰乱正常的生产生活,导致经济损失,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旨在解决传统变压器结构存在接线不便且有安全隐患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变压器引线结构,包括:
第一引线组件,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第二引线组件,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将该变压器引线结构应用于变压器,由于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从而可以在变压器外壳的外部通过第一引线组件对位于变压器外壳内的变压器的一次绕组进行接线;由于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从而可以在变压器外壳的外部通过第二引线组件对位于变压器外壳内的变压器的二次绕组进行接线。如此,可以在保持变压器外壳原有的对变压器的保护功能下,将变压器的接线转移至变压器外壳的外部进行,具有以下好处:
(1)变压器的接线不受变压器外壳的壳内空间限制,大大降低变压器接线难度;
(2)外部设备的电缆线在变压器外壳的外部连接第一引线组件、第二引线组件从而连接变压器,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与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足的安全问题;
(3)变压器接线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安装人员直接接触到变压器,使不规范安装、疏忽遗漏杂物等违规操作只发生在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大大减少安装人员违规操作对变压器造成损坏的几率,避免安装时的违规操作影响变压器的安全运行;
(4)该变压器引线结构可以使电缆线连接变压器与外部设备时更加方便,尤其是针对低压下出线的变压器产品,可以减小变压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缆线跨度,减轻电缆线对变压器用于连接电缆线的接线端子的拉力,变压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5)设计变压器外壳的尺寸时,在变压器的绕组线圈等带电金属与变压器外壳之间预留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后即可计算得出变压器外壳的尺寸,而不需要增加供安装人员进出变压器外壳内部操作的空间尺寸,从而大大缩小变压器外壳整体尺寸,以适用于较小的电房。
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引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一引线体,一个所述第一引线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体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且设有第一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一接线端口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或
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引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二引线体,一个所述第二引线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体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且设有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口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或
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变压器,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变压器外壳,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一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铁芯组件,所述铁芯组件由三个框状铁芯拼合形成,相邻两个所述框状铁芯的周向侧部拼合形成一个铁芯芯柱,所述一次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的同相绕组同时卷绕于一个所述铁芯芯柱;和/或
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变压器外壳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安装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引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所述第二引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夹件组件,所述夹件组件包括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形成有上安装空间,所述下夹件形成有下安装空间,所述铁芯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上安装空间以及所述铁芯组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下安装空间以使所述夹件组件固定所述铁芯组件。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以及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隐藏铁芯组件后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以及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图1和图2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以及变压器的变压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以及变压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适用于图4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以及变压器的变压器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变压器引线结构;100、第一引线组件;110、第一引线体;111、第一接线端口;1111、A相第一接线端口;1112、B相第一接线端口;1113、C相第一接线端口;200、第二引线组件;210、第二引线体;211、第二接线端口;2111、a相第二接线端口;2112、b相第二接线端口;2113、c相第二接线端口;2114、0相第二接线端口;
20、变压器;201、首端出线;202、尾端出线;203、接线端;204、铁芯组件;2040、框状铁芯;205、夹件组件;2051、上夹件;2052、下夹件;206、底座;
30、变压器外壳;301、第一通孔;302、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请参照图1至图3,一实施例的变压器引线结构10,包括第一引线组件100和第二引线组件200,第一引线组件10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一引线组件10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并与外部设备(未示出)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20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20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将该变压器引线结构10应用于变压器20,由于第一引线组件10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一引线组件10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从而可以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通过第一引线组件100对位于变压器外壳30内的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进行接线;由于第二引线组件20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20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从而可以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通过第二引线组件200对位于变压器外壳30内的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进行接线。如此,可以在保持变压器外壳30原有的对变压器20的保护功能下,将变压器20的接线转移至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进行,具有以下好处:
(1)变压器20的接线不受变压器外壳30的壳内空间限制,大大降低变压器20接线难度;
(2)外部设备的电缆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连接第一引线组件100、第二引线组件200从而连接变压器20,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与变压器20的高压绕组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足的安全问题;
(3)变压器20接线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安装人员直接接触到变压器20,使不规范安装、疏忽遗漏杂物等违规操作只发生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大大减少安装人员违规操作对变压器20造成损坏的几率,避免安装时的违规操作影响变压器20的安全运行;
(4)该变压器引线结构10可以使电缆线连接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时更加方便,尤其是针对低压下出线的变压器产品,可以减小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缆线跨度,减轻电缆线对变压器20用于连接电缆线的接线端子的拉力,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5)设计变压器外壳30的尺寸时,在变压器20的绕组线圈等带电金属与变压器外壳30之间预留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后即可计算得出变压器外壳30的尺寸,而不需要增加供安装人员进出变压器外壳30内部操作的空间尺寸,从而大大缩小变压器外壳30整体尺寸,以适用于较小的电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第一引线组件1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第二引线组件2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如此,变压器20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进行,不占用在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方向(如图1至图5所示的H方向)的空间;而且,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或者二次绕组的其中一个为高压绕组,第一引线组件100或者第二引线组件200的其中一个用于与变压器20的高压绕组的接线端203连接,使得高压绕组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进行,进而使得高压绕组的接线端203的高度(如图1至图5所示的H方向)相对传统变压器20产品有所下降,在保证同样的电气安全距离前提下,能使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减小,变压器外壳30的体积减小。
可选地,请参照图3,根据外部设备的布置位置或者变压器20的接线需求,第一引线组件100、第二引线组件200均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同一个周向侧面,或者第一引线组件100、第二引线组件200分别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相对的两个周向侧面,或者第一引线组件100、第二引线组件200分别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相邻的两个周向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5,第一引线组件1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第二引线组件2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如此,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进行,具有以下好处:变压器20的接线不占用变压器外壳30的侧面空间,减小了安装人员对变压器20接线时在变压器外壳30的侧面需要的操作空间;可以减小变压器外壳30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积,从而可以缩减带外壳的变压器结构的尺寸以适用于较小的电房尺寸。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3以及图4,第一引线组件100包括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一引线体110,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一引线体1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一接线端口111,第一接线端口1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第一接线端口111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第一引线体110将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各相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第一接线端口1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以用于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的接线,所有第一接线端口111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规律整齐。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第二引线组件200包括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二引线体210,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二引线体2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二接线端口211,第二接线端口2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第二接线端口211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如此,通过第二引线体210将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各相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第二接线端口2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以用于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的接线,所有第二接线端口211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以使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的接线规律整齐。
可选地,第一引线体110、第二引线体210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导电件。优选地,第一引线体110、第二引线体210均为导电铜排。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第一引线体11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一端向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当第一引线组件1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时,第一引线组件100沿变压器外壳30的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L方向)的长度与变压器外壳30的长度相适应,以保证第一引线组件100能够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第一接线端口1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当第一引线组件1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时,第一引线组件100沿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H方向)的长度与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相适应,以保证第一引线组件100能够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第一接线端口1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
需要说明的是,请参照图3,第二引线体21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一端向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方向延伸设置,而且,当第二引线组件2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时,第二引线组件200沿变压器外壳30的长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L方向)的长度与变压器外壳30的长度相适应,以保证第二引线组件200能够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第二接线端口2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当第二引线组件200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时,第二引线组件200沿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方向(如图3所示的H方向)的长度与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相适应,以保证第二引线组件200能够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第二接线端口211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
可选地,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和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类接线法,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可以设为低压绕组或者高压绕组,对应地,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设为高压绕组或者低压绕组,第一引线体110的数量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对应,第二引线体210的数量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对应。
可选地,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当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为高压绕组且采用Y形或三角形接线法,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为低压绕组且采用Y形接线法时,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具有A相、B相以及C相共三相,第一引线组件100包括三个第一引线体110,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A相、B相或C相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一引线体1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一接线端口111,第一接线端口1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具有a相、b相、c相以及0相共四相,第二引线组件200包括四个第二引线体210,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a相、b相、c相或0相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二引线体2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二接线端口211,第二接线端口2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可选地,当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为高压绕组且采用三角形接线法,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为低压绕组且采用三角形接线法时,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具有A相、B相以及C相共三相,第一引线组件100包括三个第一引线体110,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的A相、B相或C相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一引线体1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一接线端口111,第一接线端口1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具有a相、b相以及c相共三相,第二引线组件200包括三个第二引线体210,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用于与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的a相、b相或c相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第二引线体210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30且设有第二接线端口211,第二接线端口211用于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根据外部设备的布置位置或者变压器20的接线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第一接线端口111用于设置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如此,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进行,避免占用在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方向的空间。
根据外部设备的布置位置或者变压器20的接线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第二接线端口211用于设置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如此,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进行,避免占用在变压器外壳30的高度方向的空间。
根据外部设备的布置位置或者变压器20的接线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5,第一接线端口111用于设置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如此,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进行,减小了对变压器20接线时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需要的操作空间,可以缩减变压器外壳30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积以使变压器20适用于较小的电房。
根据外部设备的布置位置或者变压器20的接线需求,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至图5,第二接线端口211用于设置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如此,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进行,减小了对变压器20接线时在变压器外壳30的周向侧面需要的操作空间,可以缩减变压器外壳30在水平面上的横截面积以使变压器20适用于较小的电房。
请参照图1至图5,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变压器20,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中的变压器引线结构10、一次绕组(未示出)、二次绕组(未示出)及变压器外壳30,第一引线组件100的一端与一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一引线组件100的另一端穿过变压器外壳30并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200的一端与二次绕组电性连接,第二引线组件200的另一端穿过变压器外壳30并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如此,可以在保持变压器外壳30原有的对变压器20的保护功能下,将变压器20的接线转移至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进行,具有以下好处:
(1)变压器20的接线不受变压器外壳30的壳内空间限制,大大降低变压器20接线难度;
(2)外部设备的电缆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连接第一引线组件100、第二引线组件200从而连接变压器20,可以避免出现电缆线与变压器20的高压绕组之间的电气距离不足的安全问题;
(3)变压器20接线安装过程中可以避免安装人员直接接触到变压器20,使不规范安装、疏忽遗漏杂物等违规操作只发生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大大减少安装人员违规操作对变压器20造成损坏的几率,避免安装时的违规操作影响变压器20的安全运行;
(4)该变压器引线结构10可以使电缆线连接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时更加方便,尤其是针对低压下出线的变压器20产品,可以减小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之间的电缆线跨度,减轻电缆线对变压器20用于连接电缆线的接线端子的拉力,变压器20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更可靠;
(5)设计变压器外壳30的尺寸时,在变压器20的绕组线圈等带电金属与变压器外壳30之间预留足够的电气安全距离后即可计算得出变压器外壳30的尺寸,而不需要增加供安装人员进出变压器外壳30内部操作的空间尺寸,从而大大缩小变压器外壳30整体尺寸,以适用于较小的电房。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一次绕组为高压绕组且采用Y形或三角形接线法,二次绕组为低压绕组且采用Y形接线法时,高压绕组包括A相线圈、B相线圈以及C相线圈,各相高压线圈分别设有接线端203,高压绕组具有A相、B相以及C相共三相,第一引线组件100包括三个第一引线体110,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与A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与A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体110的第一接线端口111为A相第一接线端口1111;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与B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与B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体110的第一接线端口111为B相第一接线端口1112;一个第一引线体110的一端与C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与C相线圈的接线端203电性连接的第一引线体110的第一接线端口111为C相第一接线端口1113;
A相第一接线端口1111、B相第一接线端口1112以及C相第一接线端口1113均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或者同一个周向侧面,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低压绕组包括a相线圈、b相线圈以及c相线圈,各相低压线圈分别引出首端出线201和尾端出线202,低压绕组具有a相、b相、c以及0相共四相,第二引线组件200包括四个第二引线体210,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与a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与a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体210的第二接线端口211为a相第二接线端口2111;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与b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与b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体210的第二接线端口211为b相第二接线端口2112;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与c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与c相线圈的尾端出线202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体210的第二接线端口211为c相第二接线端口2113;一个第二引线体210的一端同时与a相线圈、b相线圈以及c相线圈的首端出线201电性连接,同时与a相线圈、b相线圈以及c相线圈的首端出线201电性连接的第二引线体210的第二接线端口211为0相第二接线端口2114;
a相第二接线端口2111、b相第二接线端口2112、c相第二接线端口2113以及0相第二接线端口2114均设于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并位于变压器外壳30的顶部或者同一个周向侧面,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以及图5,变压器外壳30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未示出),变压器20设置于安装腔,变压器外壳30开设有用于连通安装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301以及第二通孔,第一引线组件100通过第一通孔301穿过变压器外壳30,第二引线组件200通过第二通孔穿过变压器外壳30。如此,通过变压器外壳30开设的第一通孔301实现变压器20的一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进行,通过变压器外壳30开设的第二通孔实现变压器20的二次绕组与外部设备的接线在变压器外壳30的外部进行。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变压器20还包括铁芯组件204,铁芯组件204由三个框状铁芯2040拼合形成,相邻两个框状铁芯2040的周向侧部(未示出)拼合形成一个铁芯芯柱(未示出),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同相绕组同时卷绕于一个铁芯芯柱。
可选地,一次绕组以及二次绕组的线圈的卷绕形式可以是现有的各种卷绕形式。
优选地,一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的线圈卷绕于一个铁芯芯柱,卷绕完成后,在一次绕组的线圈的周向外侧壁套设绝缘筒(未示出),然后将与该一次绕组的线圈为同相的二次绕组的线圈卷绕于绝缘筒的周向外侧壁,以实现一次绕组与二次绕组的同相绕组同时卷绕于一个铁芯芯柱。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变压器20还包括夹件组件205,夹件组件205包括上夹件2051和下夹件2052,上夹件2051形成有上安装空间(未示出),下夹件2052形成有下安装空间(未示出),铁芯组件204的一端伸入上安装空间以及铁芯组件204的另一端伸入下安装空间以使夹件组件205固定铁芯组件204。
具体地,请参照图1、图2以及图4,上安装空间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铁芯组件204伸入上安装空间的一端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下安装空间的形状和大小分别与铁芯组件204伸入下安装空间的一端的形状和大小相适配,以使夹件组件205稳定地固定铁芯组件204。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上夹件2051和下夹件2052的均为三角形框架,三角形框架的尖角均设置为倒角,如此,形成六边形的上安装空间以及下安装空间,以分别与铁芯组件204伸入上安装空间的一端以及伸入下安装空间的一端的结构相适配。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照图4,变压器20还包括底座206,底座206连接于下夹件2052远离铁芯组件204的一侧。该底座206可用于支撑变压器20,使变压器20稳定地放置在工作平台。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通”、“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通,也可以是可拆卸连通,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通,也可以是电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通”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通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引线组件,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变压器外壳并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第二引线组件,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引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一引线体,一个所述第一引线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一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体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且设有第一接线端口,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一接线端口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或
所述第一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引线组件包括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相数数量相等的第二引线体,一个所述第二引线体的一端用于与所述变压器的二次绕组的其中一相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体的另一端用于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且设有第二接线端口,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有所述第二接线端口沿同一方向间隔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周向侧面;或
所述第二接线端口用于设置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外部并位于所述变压器外壳的顶部。
8.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变压器引线结构、一次绕组、二次绕组及变压器外壳,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一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用于与外部设备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一端与所述二次绕组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引线组件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并用于与所述外部设备电性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铁芯组件,所述铁芯组件由三个框状铁芯拼合形成,相邻两个所述框状铁芯的周向侧部拼合形成一个铁芯芯柱,所述一次绕组与所述二次绕组的同相绕组同时卷绕于一个所述铁芯芯柱;和/或
所述变压器外壳的内部设有安装腔,所述变压器设置于所述安装腔,所述变压器外壳开设有用于连通所述安装腔与外界的第一通孔以及第二通孔,所述第一引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一通孔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所述第二引线组件通过所述第二通孔穿过所述变压器外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压器还包括夹件组件,所述夹件组件包括上夹件和下夹件,所述上夹件形成有上安装空间,所述下夹件形成有下安装空间,所述铁芯组件的一端伸入所述上安装空间以及所述铁芯组件的另一端伸入所述下安装空间以使所述夹件组件固定所述铁芯组件。
CN202123431221.9U 2021-12-30 2021-12-30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Active CN216528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1221.9U CN21652836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431221.9U CN21652836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8363U true CN21652836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31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431221.9U Active CN216528363U (zh) 2021-12-30 2021-12-30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836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423428B2 (en) Mixed current sensor and method for fitting said sensor
BR102013012044A2 (pt) Sensor de corrente mista e método para montagem do referido sensor
TW201303927A (zh) 組合式繞線結構及磁性裝置
CN205646395U (zh) 一种电力转接器
CN216528363U (zh) 变压器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US7741945B2 (en) Dry-type transformer with improved terminal construction and mounting system therefor
CN205582720U (zh) 一种三相电流互感器
CN218214865U (zh) 吊装结构及变压器
CN218214955U (zh) 引线结构及变压器
CN207705000U (zh) 用于干式变压器的板式夹件
CN220232902U (zh) 一种低压互感器出线定位装置
CN213750057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及应用有该电流互感器的电能表
CN216250271U (zh) 一种35kV全封闭型电流互感器
JP4813318B2 (ja) ノイズ浄化デバイス及びノイズ浄化素子
CN221149791U (zh) 一种电流互感器
CN219321151U (zh) 一种分匝均磁电流互感器
CN204537832U (zh) 插拔式空心线圈电流互感器
CN210925735U (zh) 一种低压母线型开合式电流互感器
JP5821937B2 (ja) トランスおよびトランス製造方法
CN214012723U (zh) 一种塑壳式漏电断路器互感器模块相间绝缘结构
CN210006582U (zh) 一种开启式剩余电流互感器连接结构
CN217361334U (zh) 一种具有新型引线结构的变压器
CN220208718U (zh) 一种穿心式电流互感器
CN214043396U (zh) 一种户内外一体式电流互感器
CN210956351U (zh) 一种户内三相熔断式电压互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