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22525U -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22525U
CN216522525U CN202122954633.4U CN202122954633U CN216522525U CN 216522525 U CN216522525 U CN 216522525U CN 202122954633 U CN202122954633 U CN 202122954633U CN 216522525 U CN216522525 U CN 21652252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medium
low
gas
temperature
pi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54633.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正新
徐子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long Shuanghao High Tech Co ltd
Tianjing Sunhoo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elong Shuanghao High Tech Co ltd
Tianjing Sunhoo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long Shuanghao High Tech Co ltd, Tianjing Sunhoo Automobile Air Condition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elong Shuanghao High 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54633.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2252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2252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2252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封盖、阻油挡板、阻油盖、管路和过滤网。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同心管结构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中间管腔即高温介质管,气体通过最外层的气体管上部进入第二层的低温介质管,低温介质管下部的回油孔吸入的油以及其他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与高温高压的冷媒产生热交换,利用高温高压的冷媒的余热加速低温介质管中低温低压气液的蒸发,从而更好的气化并进入压缩机,提高工作效率。三层同心管结构避免了大量管路的使用,利用侧面连接进出口,侧面连接便于车辆集成化,节约管路,成本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气液分离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到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背景技术
在制冷系统中,制冷剂管路可分为高压和低压两部分,高压制冷剂的温度较高,需要冷凝器来冷却,而经过蒸发器的低压,需要气液分离器来分离气态和液态的制冷剂,而液态的制冷剂需要时间和温度升高蒸发,成为气态后才能进入压缩机,避免液压缩,以延长压缩机的使用寿命。现有产品在低温下因蒸发作用,出口干度极低,并且现有产品在进行安装时均需要安装两个气液分离器来进行分离,或者采用管路联接,需要大量管路造成浪费,这样存在不利于安装,使用成本高,制冷系统的效率低,制冷效果差等缺陷。
因此现有技术当中亟需要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来解决这一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用于解决现有产品在低温下因蒸发作用,出口干度极低,不利于安装,使用成本高等技术问题。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封盖、阻油挡板、阻油盖、管路和过滤网,所述筒体的上部与封盖固定连接,筒体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所述封盖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低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封盖的下部固定安装阻油挡板,封盖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的凹槽Ⅰ;所述阻油挡板上设置有安装管路的通孔Ⅰ和气液通孔;所述阻油盖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的通孔Ⅱ,阻油盖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最外层为气体管;所述高温介质管的上端插入凹槽Ⅰ中并且高温介质管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连通,高温介质管与凹槽Ⅰ之间设置有密封圈,高温介质管的下端插入筒体的内底部并且高温介质管的下端与高温介质出口连通;所述低温介质管的上部外壁依次套装阻油盖和阻油挡板,低温介质管的上端外部通过密封圈与通孔Ⅰ密封连接,低温介质管的上端与低温介质出口连通,低温介质管的下端与气体管的下端连通;所述气体管的上部为敞口,气体管的下部与低温介质管的外部封闭,气体管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回油孔;所述低温介质入口通过封盖中设置的通路与气液通孔连通;所述过滤网的中部设置有通孔Ⅲ,过滤网套装在气体管的下部外侧;所述通孔Ⅲ紧密套装在高温介质管的外部。
所述高温介质出口、高温介质进口、低温介质入口和低温介质出口的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圈。
所述管路的外部绕包干燥剂。
所述低温介质管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均压孔。
所述高温介质出口端面所在的平面与高温介质进口端面所在的平面共面或平行。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实用新型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采用三层同心管结构进行热交换,高温高压的冷媒通过中间管腔即高温介质管,气体通过最外层的气体管上部进入第二层的低温介质管,低温介质管下部的回油孔吸入的油以及其他形成的低温低压气液混合物与高温高压的冷媒产生热交换,利用高温高压的冷媒的余热加速低温介质管中低温低压气液的蒸发,从而更好的气化并进入压缩机,提高工作效率。三层同心管结构避免了大量管路的使用,利用侧面连接进出口,侧面连接便于车辆集成化,节约管路,成本降低。
附图说明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封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挡板的A-A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阻油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过滤网的装配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部分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中管路的侧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中1-筒体、2-封盖、3-阻油挡板、4-阻油盖、5-管路、6-过滤网、7-密封圈、8-回油孔、9-干燥剂、10-均压孔、11-十字槽沉头螺钉、12尼龙扎带、101-高温介质出口、201-高温介质进口、202-低温介质入口、203-低温介质出口、204-凹槽Ⅰ、301-通孔Ⅰ、302-气液通孔、401-通孔Ⅱ、501-气体管、502-低温介质管、503-高温介质管、601-通孔Ⅲ。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所示,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挡板3、阻油盖4、管路5和过滤网6,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焊接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封盖2的下部安装阻油挡板3并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11固定,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凹槽Ⅰ204;所述阻油挡板3上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Ⅰ301和气液通孔302;所述阻油盖4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Ⅱ401,阻油盖4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5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503,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502,最外层为气体管501;所述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插入凹槽Ⅰ204中,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201连通,高温介质管503与凹槽Ⅰ2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插入筒体1的内底部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与高温介质出口101连通;所述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外壁依次套装阻油盖4和阻油挡板3,低温介质管502的上端外部通过密封圈7与通孔Ⅰ301密封连接,低温介质管502的上端与低温介质出口203连通,低温介质管502的下端与气体管501的下端连通;所述气体管501的上部为敞口,气体管501的下部与低温介质管502的外部封闭,气体管501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回油孔8;所述低温介质入口202通过封盖2中设置的通路与气液通孔302连通;所述过滤网6的中部设置有通孔Ⅲ601,过滤网6套装在气体管501的下部外侧;所述通孔Ⅲ601紧密套装在高温介质管503的外部。
所述高温介质出口101、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的端面均设置有密封圈7。
所述管路5的外部绕包干燥剂9并通过尼龙扎带12捆扎固定。
所述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均压孔10。
所述高温介质出口101的端面所在的平面与高温介质进口201的端面所在的平面共面或平行。
工作原理:
1.高温高压液体通过高温介质进口201进入管路5中间管腔即高温介质管503,因存在温度差,通过管路5与外界进行热交换后,从高温介质出口101流出。
2.低温低压气液混合态介质通过低温介质入口202进入,通过阻油挡板3上的气液通孔302后打在阻油盖4上,液体会顺着筒体1的筒壁下沉,沉积在筒体1的底部,气体通过管路5的最外层气体管501的上部进入,经过气体管501的下部进入管路5的第二层低温介质管502的下部,再从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经由低温介质出口203进入压缩机,筒体1内的液体通过回油孔8均匀的进入低温介质管502内,气化后返回压缩机。高温介质管503中高温高压的冷媒与低温介质管502内的介质产生热交换,从而使低温介质管502内的介质能够更好的气化,提高工作效率。

Claims (5)

1.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包括筒体(1)、封盖(2)、阻油挡板(3)、阻油盖(4)、管路(5)和过滤网(6),所述筒体(1)的上部与封盖(2)固定连接,筒体(1)的下部设置有高温介质出口(101);所述封盖(2)的上部设置有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封盖(2)的下部固定安装阻油挡板(3),封盖(2)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凹槽Ⅰ(204);所述阻油挡板(3)上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Ⅰ(301)和气液通孔(302);所述阻油盖(4)的中部设置有安装管路(5)的通孔Ⅱ(401),阻油盖(4)的上表面从中间向外周向下倾斜;所述管路(5)为三层同心管结构,各层同心管之间通过连接筋连接形成一体结构或套装的同轴结构,三层同心管的最内层为高温介质管(503),第二层为低温介质管(502),最外层为气体管(501);所述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插入凹槽Ⅰ(204)中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上端与高温介质进口(201)连通,高温介质管(503)与凹槽Ⅰ(204)之间设置有密封圈(7),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插入筒体(1)的内底部并且高温介质管(503)的下端与高温介质出口(101)连通;所述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外壁依次套装阻油盖(4)和阻油挡板(3),低温介质管(502)的上端外部通过密封圈(7)与通孔Ⅰ(301)密封连接,低温介质管(502)的上端与低温介质出口(203)连通,低温介质管(502)的下端与气体管(501)的下端连通;所述气体管(501)的上部为敞口,气体管(501)的下部与低温介质管(502)的外部封闭,气体管(501)的下部侧壁设置有回油孔(8);所述低温介质入口(202)通过封盖(2)中设置的通路与气液通孔(302)连通;所述过滤网(6)的中部设置有通孔Ⅲ(601),过滤网(6)套装在气体管(501)的下部外侧;所述通孔Ⅲ(601)紧密套装在高温介质管(503)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101)、高温介质进口(201)、低温介质入口(202)和低温介质出口(203)的端面上均设置有密封圈(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管路(5)的外部绕包干燥剂(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低温介质管(502)的上部外壁上设置有均压孔(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其特征是:所述高温介质出口(101)端面所在的平面与高温介质进口(201)端面所在的平面共面或平行。
CN202122954633.4U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Active CN21652252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4633.4U CN216522525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54633.4U CN216522525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22525U true CN21652252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4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54633.4U Active CN216522525U (zh) 2021-11-29 2021-11-29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2252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0739U (zh) 一种压缩气体冷冻式干燥机换热除水的结构
CN201344687Y (zh) 气液分离器
CN202013056U (zh) 内置于冷凝器的油气分离装置
CN108826769A (zh) 一种容积可变的储液器及空调系统
CN106766401B (zh) 双水程卧式直接接触凝结换热器
CN216522525U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CN114017959A (zh) 一种具有余热回收功能的同心管结构气液分离器
CN209819945U (zh) 一种制冷用压力容器
CN216769028U (zh) 蒸发式冷凝器的油冷却子系统
KR20170108273A (ko) 기액분리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응축기
CN211876426U (zh) 一种冷凝器与蒸发器通用高效罐及其空调系统
CN209386611U (zh) 一种满液式冷凝器蒸发器组合系统
CN210532760U (zh) 一种气液分离装置
CN100501279C (zh) 冷媒回路中用于过滤、分离、贮存冷媒的装置
CN202947372U (zh) 带气液分离的高效油冷却装置
CN208652989U (zh) 一种满液式蒸发器
CN113324353A (zh) 一种二氧化碳的气液分离器
CN204128253U (zh) 一种汽车空调压缩机油分离装置
CN219283690U (zh) 一种节流高效型蒸发器
CN110887260A (zh) 一种工业冷水机
CN202254542U (zh) 氨制冷系统中润滑油回收节能装置
CN217464984U (zh) 一种气体和液体分离装置
CN214891937U (zh) 双吸气并联制冷机组
CN215724254U (zh) 一种填埋气冷剂压缩单元
KR20190128408A (ko) 냉동장치의 액열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