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5075U - 支撑式水上浮桥 - Google Patents

支撑式水上浮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5075U
CN216515075U CN202123152683.7U CN202123152683U CN216515075U CN 216515075 U CN216515075 U CN 216515075U CN 202123152683 U CN202123152683 U CN 202123152683U CN 216515075 U CN216515075 U CN 2165150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in
walking
beams
supporting
main longitud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15268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贵宾
马延波
贾艳
郭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lu Aluminum Technology We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Dongteng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Dongteng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Dongteng Aluminum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15268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50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50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50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支撑式水上浮桥,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纵梁,两所述主纵梁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主横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主横梁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主框连接件,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上共同敷设有若干排列设置的桥面板,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横梁上分别一体设有与所述桥面板对应的桥面围挡板;两所述主纵梁的远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纵梁外螺栓槽,每个所述主纵梁通过对应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行走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拆解为较零散的部件状态,方便家用车辆运输和电商环境运营;布设实施简单且灵活性强。

Description

支撑式水上浮桥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浮桥,尤其涉及一种支撑式水上浮桥。
背景技术
水上浮桥是利用浮力作用布设在水面上的特殊设施,现阶段在观光旅游、休闲等领域运用广泛。这种水上浮桥目前多利用浮桶组装式结构实现平台搭建,或者在浮桶基础上增设框架结构实现平台搭建,在平台面积较大时,辅以拉绳、打桩等方式,实现浮桥稳定。但是,上述水上浮桥多见于公共场合使用,个人或者家庭鲜见使用,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水上浮桥布设工作普遍复杂,需借助特定的运输工具、一定的人力参与、指定布设地点的布设设计等才可实现,个人或者家庭不具备上述条件。因此,现有水上浮桥不能满足个人或者家庭水边游玩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拆装方便,运输方便,布设简单易实施且灵活性强的支撑式水上浮桥。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支撑式水上浮桥,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纵梁,两所述主纵梁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主横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主横梁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主框连接件,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上共同敷设有若干排列设置的桥面板,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横梁上分别一体设有与所述桥面板对应的桥面围挡板;两所述主纵梁的远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纵梁外螺栓槽,每个所述主纵梁通过对应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行走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连接座,所述支撑连接座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支撑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上贯穿滑动安装有支撑腿杆,所述支撑腿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脚板,所述支撑套管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支撑固定螺栓。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个所述主纵梁上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设有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座上位于所述支撑套管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纵梁外螺栓槽螺栓连接设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主纵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横连通孔。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连接座,所述行走连接座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行走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行走升降外管,所述行走升降外管内滑动安装有行走升降内管,所述行走升降内管向下伸出所述行走升降外管的低端处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升降内管位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内的顶端处固定设有升降调节螺母,所述行走升降外管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升降调节螺母对应的升降调节丝杠,所述升降调节丝杠的顶端固定设有升降操作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上还螺栓安装有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之间铰接连接有辅助支撑杆。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行走轮为中空塑料轮。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之间还可拆卸安装有副梁组件。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副梁组件包括在两所述主纵梁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副横梁,所述副横梁的中部与两所述主横梁的中部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副纵梁。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主纵梁、所述主横梁和所述桥面板均为铝型材制作而成。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式水上浮桥,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纵梁,两所述主纵梁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主横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主横梁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主框连接件,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上共同敷设有若干排列设置的桥面板,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横梁上分别一体设有与所述桥面板对应的桥面围挡板;两所述主纵梁的远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纵梁外螺栓槽,每个所述主纵梁通过对应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行走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本实用新型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构成桥面主框架,桥面也以多个桥面板组装而成,行走组件、支撑组件等均为可拆卸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拆解为较零散的部件状态,方便家用车辆运输和电商环境运营。布设时行走组件和支撑组件的配合,使得不需要较多人力就可完成组装并支撑于水面之上,实施简单且灵活性强。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桥面主框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纵向和横向扩充时的连接状态示意图;
图6是图5的K向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行走组件中行走升降外管和行走升降内管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桥面主框架;11-主纵梁;111-纵梁外螺栓槽;112-纵梁内螺栓槽;12-主横梁;121-横梁外螺栓槽;122-横梁内螺栓槽;13-主框连接件;14-桥面板;15-桥面围挡板;16-副梁组件;161-副纵梁;162-副横梁;163-副梁螺栓槽;17-横连通孔;18-横连螺栓;2-支撑组件;21-支撑连接座;22-支撑套管;23-支撑腿杆;24-支撑脚板;3-行走组件;31-行走连接座;32-行走升降外管;33-行走升降内管;34-行走轮;35-升降调节螺母;36-升降调节丝杠;37-升降操作部;38-辅助支撑座;39-辅助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至图7共同所示,支撑式水上浮桥,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纵梁11,两所述主纵梁11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主横梁12,所述主纵梁11与所述主横梁12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主框连接件13。两所述主纵梁11和两所述主横梁12共同组装成为矩形的桥面主框架1结构。两所述主纵梁11和两所述主横梁12上共同敷设有若干排列设置的桥面板14,所述主纵梁11和所述主横梁12上分别一体设有与所述桥面板14对应的桥面围挡板15。本实施例所述桥面板14沿横向布置,因此长度可与所述主横梁12长度近乎统一,方便拆解后缩短零部件长度,提高运输方便性。而所述桥面板14通过所述桥面围挡板15的围挡限制,铺设在四周围挡的空间内,拆装简单方便。本实施例所述主纵梁11、所述主横梁12和所述桥面板14均为铝型材制作而成,所述桥面围挡板15的一体设置可在铝型材上一体成型实现。
本实施例两所述主纵梁11和两所述主横梁12之间还可拆卸安装有副梁组件16,以对桥面板14进行更好的支撑。本实施例所述副梁组件16包括在两所述主纵梁11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副横梁162,所述副横梁162的中部与两所述主横梁12的中部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副纵梁161,所述副横梁162和所述副纵梁161也优选铝型材制作而成。
两所述主纵梁11的远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纵梁外螺栓槽111,作为铝型材制作的所述主纵梁11,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在铝型材上直接成型即可。每个所述主纵梁11通过对应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行走组件3、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2。参考上述结构和铝型材制作工艺,本实施例所述副纵梁161和所述副横梁162的两侧面上也分别设置副梁螺栓槽163,两所述主纵梁11的近侧侧面上分别设有纵梁内螺栓槽112,两所述主横梁12的近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横梁内螺栓槽122。所述主纵梁11与所述主横梁12之间、所述主纵梁11与所述副横梁162之间、所述主横梁12与所述副纵梁161之间、所述副纵梁161与所述副横梁162之间,均可通过螺栓槽与连接件的螺栓连接,实现可拆卸安装。且通过上述设置,所述副纵梁161和所述副横梁162可形成统一的横截面形状,可采用同一种铝型材制作而成。本实施例两所述主横梁12的远侧侧面上也分别设有横梁外螺栓槽121,由此所述主横梁12与所述主纵梁11也形成统一的横截面形状,两者也可采用同一种铝型材制作而成。通过上述设置可大幅简化制作工艺。
所述支撑组件2用于将桥面主框架1以水底为基础,刚性支撑桥面主框架1于水面之上,形成可靠的水上浮桥。所述支撑组件2包括支撑连接座21,所述支撑连接座21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支撑连接座21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套管22,所述支撑套管22上贯穿滑动安装有支撑腿杆23,所述支撑腿杆23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脚板24,所述支撑套管22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支撑固定螺栓,本实施例示意所述支撑固定螺栓为三个。通过可升降调节的所述支撑腿杆23,本实施例能更好地适应水底凹凸情况,适用更多安装环境,提高布设的简易性。而所述支撑脚板24增幅的水底接触面积,可减少个别支撑腿杆23塌陷问题发生,提高使用时的稳定性。
螺栓槽的设置,方便根据实际需要调节所述支撑组件2的数量和支撑位置。本实施例每个所述主纵梁11上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设有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座21上位于所述支撑套管22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螺栓连接设置。通过此设置,一方面每个所述支撑套管22通过四个螺栓形成安装,支撑稳定性大幅提高,另一方面在两个本实施例纵向连接时,所述支撑连接座21可骑跨在两个桥面主框架1中的纵梁外螺栓槽111上,作为连接件进行纵向连接,这样所述支撑连接座21和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形成纵向连接的结构,配合以所述主纵梁11处支撑组件2的支撑作用,本实施例可实现纵向面积连续扩展,使用灵活性大幅提升。
本实施例两所述主纵梁11上分别对应开设有横连通孔17,在两个本实施例横向连接时,可利用所述横连通孔17贯穿安装横连螺栓18,实现横向面积连续扩展,使用灵活性进一步提升。而基于横向连续扩展后,仅头尾两主纵梁11上支撑有所述支撑组件2,所以贯穿连接的横连螺栓18结构,可保证横向连接中中部的桥面主框架1的稳定性。
所述行走组件3用于在组装后到水上布设、以及在收起后到陆地拆卸时,方便使用人员对本实施例进行推拉操作,同时在布设水域布设和收起时,可作为临时支撑点使用。所述行走组件3包括行走连接座31,所述行走连接座31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行走连接座31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行走升降外管32,所述行走升降外管32内滑动安装有行走升降内管33,所述行走升降内管33向下伸出所述行走升降外管32的低端处安装有行走轮34,所述行走升降内管33位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32内的顶端处固定设有升降调节螺母35,所述行走升降外管32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升降调节螺母35对应的升降调节丝杠36,所述升降调节丝杠36的顶端固定设有升降操作部37。
所述行走轮34依靠所述升降调节丝杠36和所述升降调节螺母35的螺旋传动作用,实现高度调节,以适应布设地点的水深。其中所述升降操作部37可采用六角形状,以方便使用扳手等常规工具进行行走轮34高度调节。优选地,所述纵梁外螺栓槽111上还螺栓安装有辅助支撑座38,所述辅助支撑座38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32之间铰接连接有辅助支撑杆39。以所述辅助支撑杆39对所述行走轮34实现更好的支撑作用,提高行走的可靠性,而所述辅助支撑杆39的铰接连接,可配合所述行走轮34的高度调节,进行适应性的辅助支撑。优选地,所述行走轮34为中空塑料轮,中空塑料轮在水下可形成较好的浮力作用,可降低在水中推行时的水底阻力,使布设更简单。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将所述主纵梁11、所述主横梁12以及所述副梁组件16组装形成桥面主框架1,然后将所述行走组件3和所需数量的支撑组件2安装上,且所述支撑组件2中的支撑腿杆23高度相对所述行走组件3的行走轮34要高一些,最后将若干所述桥面板14铺设在桥面主框架1上。人力推行本实施例至布设水域,以所述行走轮34作为临时支撑点,调节所述行走轮34的高度,使桥面主框架1达到理想高度。然后将所述支撑组件2调整好位置,并将支撑腿杆23依次降低,以形成对桥面主框架1的支撑,之后拆除所述行走组件3、或者将所述行走组件3中的行走轮34升起一定高度即可。若需纵向连接,可按上述步骤,将下一桥面主框架1,借助已布设好的桥面主框架1,推行到远离岸边的一侧,进行纵向延续布设即可。若需横向连接,可在布设前先将横向的若干桥面主框架1连接好后,再进行行走组件3、桥面板14安装、以及水中布设等工作。
本实施例两所述主纵梁11和两所述主横梁12构成桥面主框架1,桥面也以多个桥面板14组装而成,副梁组件16、行走组件3、支撑组件2等均为可拆卸安装,因此本实用新型可实现拆解为较零散的部件状态,方便家用车辆运输和电商环境运营,个人或者家庭容易购买并在理想水域实现布设。布设时行走组件3和支撑组件2的配合,使得不需要较多人力就可完成组装并支撑于水面之上,实施简单且灵活性强。本实施例同时可根据需要,进行纵向和横向面积扩充,面积支配的灵活性,可满足各种环境布设需求,推广价值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及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10)

1.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包括两平行设置的主纵梁,两所述主纵梁对应的端部之间分别设有主横梁,所述主纵梁与所述主横梁之间可拆卸安装有主框连接件,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上共同敷设有若干排列设置的桥面板,所述主纵梁和所述主横梁上分别一体设有与所述桥面板对应的桥面围挡板;两所述主纵梁的远侧侧面上分别设有沿长度方向布置的纵梁外螺栓槽,每个所述主纵梁通过对应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可拆卸安装有一个行走组件、和至少两个支撑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连接座,所述支撑连接座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支撑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支撑套管,所述支撑套管上贯穿滑动安装有支撑腿杆,所述支撑腿杆的下端固定设有支撑脚板,所述支撑套管上安装有至少一个径向设置的支撑固定螺栓。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主纵梁上的所述纵梁外螺栓槽设有两个,所述支撑连接座上位于所述支撑套管的两侧分别与两所述纵梁外螺栓槽螺栓连接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纵梁上分别对应开设有横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组件包括行走连接座,所述行走连接座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之间螺栓连接设置;所述行走连接座上固定设有竖向设置的行走升降外管,所述行走升降外管内滑动安装有行走升降内管,所述行走升降内管向下伸出所述行走升降外管的低端处安装有行走轮,所述行走升降内管位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内的顶端处固定设有升降调节螺母,所述行走升降外管的顶端转动安装有与所述升降调节螺母对应的升降调节丝杠,所述升降调节丝杠的顶端固定设有升降操作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外螺栓槽上还螺栓安装有辅助支撑座,所述辅助支撑座与所述行走升降外管之间铰接连接有辅助支撑杆。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轮为中空塑料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两所述主纵梁和两所述主横梁之间还可拆卸安装有副梁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梁组件包括在两所述主纵梁之间可拆卸连接的副横梁,所述副横梁的中部与两所述主横梁的中部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有副纵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式水上浮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纵梁、所述主横梁和所述桥面板均为铝型材制作而成。
CN202123152683.7U 2021-12-15 2021-12-15 支撑式水上浮桥 Active CN2165150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2683.7U CN216515075U (zh) 2021-12-15 2021-12-15 支撑式水上浮桥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152683.7U CN216515075U (zh) 2021-12-15 2021-12-15 支撑式水上浮桥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5075U true CN216515075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990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152683.7U Active CN216515075U (zh) 2021-12-15 2021-12-15 支撑式水上浮桥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50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043588C (en) Portable performance platform
CN110525533B (zh) 一种大跨度防沉陷极地科考车
CN216515075U (zh) 支撑式水上浮桥
US7690957B2 (en) Amphibious vehicle which has elements for forming a floating bridge
KR102082005B1 (ko) 이동식 수상 낚시좌대
CN109466706B (zh) 一种组合式浮台
EP4041596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moving a building module along the ground
CN112444405A (zh) 具有可调节控制路面凹凸程度的模拟装置和装置组
CN114277809B (zh) 针对农污管网工程的移动式沟槽支护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02227253U (zh) 一种便桥及双体船
CN205754178U (zh) 一种球形浮筒的漂浮式太阳能电站安装架
CN216122287U (zh) 一种用于光伏电站的支撑台
CN210437360U (zh) 一种两栖组合房
CN208593481U (zh) 一种水上光伏平台
CN219430407U (zh) 一种适用于悬挂式单轨交通的智能控制可调节高度的桥墩
CN220621326U (zh) 组合式帐篷及连接结构
CN105109631A (zh) 变倾角全水域水面光伏电站模块化分体式双船体型漂浮装置
CN219916513U (zh) 升降式双支撑整体实训通用平台
CN211874367U (zh) 一种用于大型无人机总装作业的伸缩梯
CN218263862U (zh) 模块式水陆两栖多功能打桩平台
CN219951933U (zh) 一种水上打桩机
CN104947605B (zh) 水上桥梁检测平台
CN218967145U (zh)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CN219951656U (zh) 一种可快速拆装的模块化景观桥梁
CN220263034U (zh) 一种水下数据舱运维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816

Address after: East of Huangshan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262600

Patentee after: Donglu Aluminum Technology (Weifang) Co., Ltd.

Address before: 262619 No. 3877, Subei Road, Dongcheng Street, Linqu County, Weifang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DongTeng aluminum product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