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8967145U -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 Google Patents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8967145U
CN218967145U CN202223375719.2U CN202223375719U CN218967145U CN 218967145 U CN218967145 U CN 218967145U CN 202223375719 U CN202223375719 U CN 202223375719U CN 218967145 U CN218967145 U CN 2189671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oyancy system
rod
construction platform
buoyancy
vertical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337571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潘松林
王海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ili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ili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ili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iliang Constru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337571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89671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89671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896714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包括浮力系统,所述浮力系统包括若干浮筒组合而成,所述浮筒之间通过插销插接相连,还包括结构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位于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且末端彼此相连的侧杆,位于浮力系统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上杆、下杆,所述上杆、下杆通过位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第一竖杆相连的同时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侧杆相连;所述浮力系统后侧设有可拆式的推进系统。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实现快速拼装,整体刚性好,尺寸面积、承载重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且能自带动力进行移动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面施工平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背景技术
浮力系统由常见的塑料浮筒组成。浮筒也称组合式浮动模块,已经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水上拼装材料,用于码头、浮桥、游泳池、平台等场所进行水陆连接的漂浮于水面上的产品,用配套的标准插销进行连接、固定、组合、安装成各式形状十分方便,本施工平台的主要浮力系统也是由浮筒组成,标准厚度为40cm,每平方承载力达350kg,平台大小可根据需要进行组合;浮筒组成的系统相对比较柔性,用于移动施工会存在稳定性、刚性不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实现快速拼装,整体刚性好,尺寸面积、承载重量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且能自带动力进行移动的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针对以上问题,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包括浮力系统,所述浮力系统包括若干浮筒组合而成,所述浮筒之间通过插销插接相连,还包括结构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位于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且末端彼此相连的侧杆,位于浮力系统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上杆、下杆,所述上杆、下杆通过位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第一竖杆相连的同时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侧杆相连;所述浮力系统后侧设有可拆式的推进系统。
上述结构中,在现有浮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结构系统来提升浮力系统的整体刚性,以构成稳定的框架,增加浮力系统的刚度与稳定性,结构系统的杆件密度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增减;推进系统可方便施工平台移动,实现平台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杆为两组,在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浮力系统顶角位置处的相邻侧杆交界处设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用于连接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侧杆。
上述结构中,侧杆设置为两组可进一步提升浮力系统侧面上下位置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侧杆、上杆、下杆、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通过脚手架标准扣件相连。
上述结构中,侧杆、上杆、下杆、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为标准脚手架管件,配合脚手架标准扣件可实现快速拆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力系统上表面铺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上杆压于浮力系统上表面。
上述结构中,浮力系统的浮筒表面有一定硬度,但施工堆放材料等容易刮伤,因此设置垫板可提高浮力系统的平面刚度,加强施工作业时平面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浮力系统后侧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竖杆上端通过横杆相连,所述推进系统安装于横杆上。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横杆两端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侧杆之间设有斜杆。
上述结构中,推进系统在推进时其推力作用于横杆上,再通过第二竖杆传递至整个侧杆,因此设置斜杆可提升整体刚性,减少变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推进系统为船外机推进器。
上述结构中,船外机推进器可以为电力推进器或燃油推进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上端可设置围绕浮力系统外轮廓设置的栏杆。
上述结构中,栏杆可提高安全性,避免出现落水等情况。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现有浮力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结构系统来提升浮力系统的整体刚性,以构成稳定的框架,增加浮力系统的刚度与稳定性,结构系统的杆件密度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增减;推进系统可方便施工平台移动,实现平台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力系统与结构系统分离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浮力系统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0-浮力系统;11-浮筒;12-插销;13-垫板;20-结构系统;21-侧杆;22-上杆;23-下杆;24-第一竖杆;25-第二竖杆;26-横杆;30-推进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参考图1至图3,如图1至图3所示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包括浮力系统10,所述浮力系统10包括若干浮筒11组合而成,所述浮筒11之间通过插销12插接相连,还包括结构系统20,所述结构系统20包括位于浮力系统10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且末端彼此相连的侧杆21,位于浮力系统10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上杆22、下杆23,所述上杆22、下杆23通过位于浮力系统10左、右侧面的第一竖杆24相连的同时与浮力系统10左、右侧面的侧杆21相连;所述浮力系统10后侧设有可拆式的推进系统30。
上述结构中,在现有浮力系统10的基础上,增加结构系统20来提升浮力系统10的整体刚性,以构成稳定的框架,增加浮力系统10的刚度与稳定性,结构系统20的杆件密度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增减;推进系统30可方便施工平台移动,实现平台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杆21为两组,在浮力系统10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浮力系统10顶角位置处的相邻侧杆21交界处设有第二竖杆25,所述第二竖杆25用于连接浮力系统10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侧杆21。
上述结构中,侧杆21设置为两组可进一步提升浮力系统10侧面上下位置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侧杆21、上杆22、下杆23、第一竖杆24及第二竖杆25通过脚手架标准扣件(图中未示出)相连。
上述结构中,侧杆21、上杆22、下杆23、第一竖杆24及第二竖杆25为标准脚手架管件,配合脚手架标准扣件可实现快速拆装。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力系统10上表面铺有垫板13,所述垫板13通过上杆22压于浮力系统10上表面。
上述结构中,浮力系统10的浮筒11表面有一定硬度,但施工堆放材料等容易刮伤,因此设置垫板13可提高浮力系统10的平面刚度,加强施工作业时平面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浮力系统10后侧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竖杆25上端通过横杆26相连,所述推进系统30安装于横杆26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横杆26两端与浮力系统10左、右侧面的侧杆21之间设有斜杆(图中未示出)。
上述结构中,推进系统30在推进时其推力作用于横杆26上,再通过第二竖杆25传递至整个侧杆21,因此设置斜杆可提升整体刚性,减少变形。
本实施例中,所述推进系统30为船外机推进器。
上述结构中,船外机推进器可以为电力推进器或燃油推进器。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5上端可设置围绕浮力系统10外轮廓设置的栏杆(图中未示出)。
上述结构中,栏杆可提高安全性,避免出现落水等情况。
组装方式:
1、浮力系统搭建:将浮筒11通过插销12插接组装,拼装同水上浮台拼接方法基本一致,采用的都是标准件,尺寸根据需要进行设计组装,并铺设垫板13,可在陆地或浅水区拼好后再推入近岸水域;
2、结构系统搭建:根据施工平台的大小对标准脚手架管件进行切割,分出侧杆21、上杆22、下杆23、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5、横杆26、斜杆,计算所需要的脚手架标准扣件类型和数量。当侧杆21、上杆22、第一竖杆24、第二竖杆25安装好后把框架移动到浮力系统上,再安装横杆26、斜杆及下杆23连成整体;
3、推进系统安装:将推进系统30安装于横杆26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现有浮力系统10的基础上,增加结构系统20来提升浮力系统10的整体刚性,以构成稳定的框架,增加浮力系统10的刚度与稳定性,结构系统20的杆件密度根据施工的需要进行增减;推进系统30可方便施工平台移动,实现平台在水面上的快速移动;
采用小型轻量化的浮筒11,方便运输、回收,相比其它类型的水上施工平台,浮力系统多是定制或者是大型构件,甚至很多采用的铁制件,运输不方便,且很少能回收利用;本装置采用的是标准化的塑料浮筒11,且已经有了行业标准,通常单个尺寸为0.5m×0.5m×0.4m,单重7kg,单个浮力可达86kg,寿命达15年;浮筒自重轻、浮力大,运输方便,不用时拆卸后可以再回收利用,也容易收集存放,减少碳排放,节约施工成本;
利用工地常见材料作为构件可节省成本,除了浮力系统外,本装置的结构系统20主要采用标准脚手架管件及脚手架标准扣件,包括承载系统的垫板13(木板),都是工地常见施工材料,比较容易获取,价格也比较低廉;其便利性、标准化、可重复利用的特性带来的是施工成本的降低;
拼装、拆卸速度快可提高作业效率,塑料浮筒11已经有相关生产标准,且已经大量应用,具有组装简易、快速、灵活、造型多样等特性;标准脚手架管件及脚手架标准扣件更是国标材料,也都有快速安装与拆卸的特征;在材料备齐的情况下,实际应用过程中仅需要半天甚至是几个小时就能拼接一套此类型的平台,拆卸速度会更快,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
平台大小可根据需要调整大小,类积木构造式的浮筒11、简便易处理的标准脚手架管件及脚手架标准扣件使得调整平台的大小变得十分容易;当确定好平台大小后,很快可以构建好施工平台,如果施工需要调整,更改调整尺寸亦非常便利,也可以通过多个小平台用钢管及扣件连接,实现自由组合应用;
配备螺旋桨方便移动施工,本水上移动施工平台配备了船外机推进器,使得移动平台在水域可以自由行走,相比人工移动速度更高,成本更低,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省了人力和时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上述假设的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包括浮力系统,所述浮力系统包括若干浮筒组合而成,所述浮筒之间通过插销插接相连,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结构系统,所述结构系统包括位于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且末端彼此相连的侧杆,位于浮力系统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上杆、下杆,所述上杆、下杆通过位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第一竖杆相连的同时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侧杆相连;所述浮力系统后侧设有可拆式的推进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为两组,在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浮力系统顶角位置处的相邻侧杆交界处设有第二竖杆,所述第二竖杆用于连接浮力系统前、后、左、右四个侧面上呈上下间隔设置的两组侧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上杆、下杆、第一竖杆及第二竖杆通过脚手架标准扣件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系统上表面铺有垫板,所述垫板通过上杆压于浮力系统上表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系统后侧方向的左右两侧的两根第二竖杆上端通过横杆相连,所述推进系统安装于横杆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杆两端与浮力系统左、右侧面的侧杆之间设有斜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系统为船外机推进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竖杆、第二竖杆上端可设置围绕浮力系统外轮廓设置的栏杆。
CN202223375719.2U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Active CN2189671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5719.2U CN2189671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3375719.2U CN2189671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8967145U true CN218967145U (zh) 2023-05-05

Family

ID=861525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3375719.2U Active CN218967145U (zh) 2022-12-15 2022-12-15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896714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864951U (zh) 一种连续浮筒复合材料浮式结构体系
CN101293599B (zh) 船厂龙门起重机整机卸船至船坞的方法
CN218967145U (zh) 一种快速拼装可移动水上施工平台
CN103895829B (zh) 一种连续浮筒复合材料浮式结构体系
CN112726418A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桥梁移位用的连接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50044B (zh) 超长耐候型水面光伏平台系统及安装方法
CN1319533A (zh) 船舶艉总段在船坞内的二次定位装置
CN113428383B (zh) 一种板架式小卫星保型工装
CN204645608U (zh) 耐候pvc复合塑料模板规格化支撑体系
CN103921904A (zh) 一种海上平台
CN102417017A (zh) 一种船舶建造胎架组合方法及其组合式胎架
CN113187793A (zh) 一种用于水面拼装平台的快速连接装置及水面拼装平台
CN212249463U (zh) 一种pvc木塑内衬钢组合围栏
CN112942064A (zh) 一种装配式可拆卸浮桥
CN105947108A (zh) 一种用于搁置及运输超大型船体机舱的门架
CN221074491U (zh) 一种风力发电平台的铝合金型材结构
CN216372636U (zh) 一种马鞍板曲面振动成型装置
CN113601465B (zh) 一种推进器的安装工装
CN214301311U (zh) 一种大型钢结构桥梁移位用的连接架装置
CN217348162U (zh) 一种用于浮式风机整体运输、安装、维保装置
CN217172131U (zh) 一种皮带机机身结构
CN216074700U (zh) 一种充气浮桥装置
CN111411573B (zh) 一种高度可调的拼装式浮桥横张纲塔架
CN216013075U (zh) 一种建筑监理用粉尘测量装置
CN218053179U (zh) 一种泛用性拼装式预制楼梯钢模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