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4484U -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 Google Patents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4484U
CN216514484U CN202122309848.0U CN202122309848U CN216514484U CN 216514484 U CN216514484 U CN 216514484U CN 202122309848 U CN202122309848 U CN 202122309848U CN 216514484 U CN216514484 U CN 21651448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fiber layer
composite fiber
disinfection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09848.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守萍
代小康
段平平
李瑞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Shanwei BY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09848.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448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448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448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leaning Implements For Floors, Carpets, Furniture, Wall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纺布和包含该无纺布的消毒湿巾,无纺布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层、第二复合纤维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为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为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层,所述中间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该无纺布包括不同材质构成的三层结构,采用该无纺布制备得到的消毒湿巾兼具优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良好手感,可以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无纺布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背景技术
随着新冠疫情的防疫成为常态化,人们对消毒产品的需求不断提升。在消毒产品的使用中,84消毒液、75%酒精能够更好的杀灭细菌和病毒,但该类消毒液使用和存放过程中风险较高。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液由于其安全有效性,采用无纺布加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液制备而成的消毒湿巾具有清洁消毒一体化的效果,成为受到人们青睐的一款消毒产品。
然而,在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液制备湿巾的过程中,无纺布本身对季铵盐有吸附作用。目前,消毒湿巾一般采用单层无纺布加消毒溶液制备而成。其中单层无纺布为PP(聚丙烯)热轧无纺布、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无纺布、PET/粘胶纤维无纺布、PP/木浆纤维无纺布等。其中PP、PET等单一纤维无纺布对消毒溶液中的活性成分季铵盐的吸附较小,但使用手感差、保水性能不佳;而PET/粘胶纤维、PP/木浆纤维混合纤维无纺布的手感和吸水性得到大幅的提升,但同时对季铵盐的吸附也增强,尤其是当无纺布克重增大至40g/m2以上时,对季铵盐的吸附作用会更加明显,这样会使得湿巾在使用时挤出的消毒溶液浓度大幅降低,消毒效果下降,而额外补充消毒液活性成分,会使得成本增加,同时湿巾本身的毒性风险也上升。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纺布和消毒湿巾,无纺布包括不同材质构成的三层结构,采用该无纺布得到的消毒湿巾兼具优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良好手感,可以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纺布,所述无纺布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层、第二复合纤维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为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为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层,所述中间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纺布具有按照特定顺序层叠的三层纤维结构,将其用于制备消毒湿巾时,第一复合纤维层可以作为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的表面,第一复合纤维层为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强,将其作为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的表面,有利于提高消毒湿巾作用到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的活性成分的量,更有效利用吸附到消毒湿巾中的消毒活性成分,提升消毒效果;而且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材质能够更好地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形成适度的摩擦力,提升清洁效果。第二复合纤维层可以作为与用户的手直接接触的表面,第二复合纤维层为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层,手感细腻,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抓握体验,且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相比单纯聚酯纤维层高,从而可以同时对用户的手进行消毒。而中间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其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夹设在第一复合纤维层和第二复合纤维层之间,既可以为无纺布贡献基础的厚度,又可以避免消毒液活性成分在整个无纺布结构中的大量吸附导致的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活性成分浪费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纺布具有按照特定顺序层叠的上述三层纤维结构,可以使得采用该无纺布得到的消毒湿巾兼具优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良好手感,提高消毒湿巾中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克重,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或等于第一复合纤维层和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之和。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所述无纺布总克重的40%-80%。将中间层克重设置相对较大,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总克重,满足市场对较大克重湿巾的需求;而且由于中间层对消毒液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设置相对较大克重,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在湿巾使用时挤出的消毒液浓度低,活性成分少,大量消毒液活性成分吸附在湿巾本体中无法挤出得到有效利用而带来的消毒液活性成分的浪费,以及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10g/m2-60g/m2,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为10g/m2-20g/m2,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为10g/m2-20g/m2。各层的适合克重设置能够更好地平衡总克重要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手感,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厚度,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复合纤维层和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之和。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所述无纺布总厚度的40%-80%。将中间层厚度设置相对较大,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总厚度,满足市场对较大厚度湿巾的需求;而且由于中间层对消毒液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设置相对较大厚度,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在湿巾使用时挤出的消毒液浓度低,活性成分少,大量消毒液活性成分吸附在湿巾本体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带来的消毒液活性成分的浪费,以及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2mm-0.6mm,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 0.1mm-0.2mm,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各层的适合厚度设置能够更好地平衡总厚度要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手感,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第一复合纤维层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有利于更好地清洁待清洁物体,更好地吸附待清洁物体表面的脏污。第二复合纤维层孔隙率较小,则有利于形成更致密的纤维结构层,获得更细腻的手感,提升用户抓握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大于50%;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小于或等于50%。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中,所述聚丙烯纤维的直径为10μm-50μm,所述木浆纤维的直径为10μm-50μm,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中,所述聚酯纤维的直径为 10μm-30μm,所述粘胶纤维的直径为10μm-30μm。采用直径为10μm-50μm的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形成第一复合纤维层,可以获得较适合的粗糙度表面,提升对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效果。采用直径为10μm-30μm的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形成第二复合纤维层,可以获得较细腻的手感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消毒湿巾,所述消毒湿巾包括湿巾本体和包含在所述湿巾本体中的消毒溶液,所述湿巾本体包括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无纺布。该消毒湿巾兼具优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良好手感,可以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所述消毒溶液为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液,所述消毒湿巾的含液量为所述湿巾本体重量的3-5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100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湿巾2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1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100,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层10、第二复合纤维层20,以及位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和第二复合纤维层20之间的中间层30,第一复合纤维层10为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为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层,中间层30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
参见图2,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湿巾200的结构示意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消毒湿巾200包括湿巾本体和吸附在湿巾本体中的消毒溶液101,其中湿巾本体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纺布100。消毒溶液101可以是复合季铵盐溶液,复合季铵盐溶液中的复合季铵盐的含量可以是≥0.2%。季铵盐可以是单链季铵盐、双链季铵盐、也可以是单双链复合季铵盐。单链季铵盐例如可以是苯扎氯铵,双链季铵盐例如可以是DDAC(二癸基二甲基氯化铵)。一些实施例中,消毒溶液101也可以是其他可以用于制备消毒湿巾的消毒液。
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纺布100具有按照特定顺序层叠的三层纤维结构:第一复合纤维层10/ 中间层30/第二复合纤维层20,第一复合纤维层10和第二复合纤维层30位于外侧,使用时可与其他外界物体直接接触,中间层20夹设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和第二复合纤维层30之间,使用时不与其他外界物体直接接触。
将本申请实施例无纺布100用于制备消毒湿巾200时,第一复合纤维层10可以作为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的表面,第一复合纤维层10为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强,将其作为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直接接触的表面,有利于提高消毒湿巾作用到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的活性成分的量,更有效利用吸附到消毒湿巾中的消毒活性成分,提升消毒效果;而且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混合层材质能够更好地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形成适度的摩擦力,提升清洁效果。第二复合纤维层可以作为与用户的手直接接触的表面,第二复合纤维层为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混合层,手感细腻,可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抓握体验,且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相比单纯聚酯纤维层高,从而可以同时对用户的手进行消毒。而中间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其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夹设在第一复合纤维层和第二复合纤维层之间,既可以为无纺布贡献基础的厚度,又可以避免消毒液活性成分在整个无纺布结构中的大量吸附导致的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低,造成活性成分浪费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无纺布具有按照特定顺序层叠的上述三层纤维结构,可以使得采用该无纺布得到的消毒湿巾兼具优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良好手感,提高消毒湿巾中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提升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复合纤维层10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是≤50%,木浆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是≥50%。具体地,第一复合纤维层10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但不限于是10%、20%、30%、40%、50%。一些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20%-40%。将聚丙烯纤维的质量含量控制在比木浆纤维质量小的适合范围内,可以提升第一复合纤维层的保水性能和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同时也可以获得较适合的粗糙度表面,从而与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形成适度的摩擦力,提升清洁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中的聚酯纤维具体可以是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中,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是≤50%,粘胶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是≥50%。具体地,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中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可以但不限于是10%、20%、 30%、40%、50%。一些实施例中,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为20%-40%。将聚酯纤维的质量含量控制在比粘胶纤维质量小的适合范围内,可以获得较适合细腻手感的表面,提升用户体验,同时可以提升第二复合纤维层的保水性能和对季铵盐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聚酯纤维层具体可以是PET层。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孔隙率大于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孔隙率。第一复合纤维层10具有较大的孔隙率有利于更好地清洁待清洁物体,更好地吸附待清洁物体表面的脏污。第二复合纤维层20孔隙率较小,则有利于形成更致密的纤维结构层,获得更细腻的手感,提升用户抓握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孔隙率大于50%。具体地,第一复合纤维层 10的孔隙率可以是60%、70%、80%、90%。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孔隙率小于或等于50%。具体地,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孔隙率可以是50%、40%、30%、20%、10%。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孔隙率小于或等于30%。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厚度大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厚度,中间层30的厚度大于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厚度。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厚度大于或等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和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厚度之和。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厚度为无纺布100 总厚度的40%-80%,具体地,可以是40%、50%、55%、60%、67%、70%、75%、80%。将中间层30厚度设置相对较大,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总厚度,满足市场对较大厚度湿巾的需求;而且由于中间层对消毒液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设置相对较大厚度,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在湿巾使用时挤出的消毒液浓度低,活性成分少,大量消毒液活性成分吸附在湿巾本体中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带来的消毒液活性成分的浪费,以及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纺布100的总厚度可以是0.4mm-0.8mm。无纺布具有较大的厚度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较大克重湿巾的需求。具体地,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纺布100的总厚度可以是0.4mm、0.5mm、0.6mm、0.7mm、0.8mm。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厚度为0.2mm-0.6mm,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厚度为0.1mm-0.2mm,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厚度为0.05mm-0.15mm。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厚度为0.2mm、0.25mm、0.3mm、0.4mm、0.5mm、0.6mm。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合纤维层 10的厚度为0.1mm、0.12mm、0.15mm、0.18mm、0.2mm。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合纤维层 20的厚度为0.05mm、0.08mm、0.1mm、0.12mm、0.15mm。各层设置成上述适合厚度能够更好地平衡总厚度要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手感,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克重大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克重,中间层30的克重大于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克重。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克重大于或等于第一复合纤维层10和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克重之和。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克重为无纺布100总克重的40%-80%,具体地,可以是40%、50%、55%、60%、67%、70%、75%、80%。将中间层30克重设置相对较大,可以提高无纺布的总克重,满足市场对较大克重湿巾的需求;而且由于中间层对消毒液活性成分的吸附作用较低,将其设置相对较大克重,可以一定程度避免在湿巾使用时挤出的消毒液浓度低,活性成分少,大量消毒液活性成分吸附在湿巾本体中无法挤出得到有效利用而带来的消毒液活性成分的浪费,以及消毒效果下降的问题。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纺布100的总克重可以是30g/m2-100g/m2。一些实施例中,无纺布100的总克重可以是50g/m2-80g/m2。一些实施例中,无纺布100的总克重可以是30g/m2、40g/m2、50g/m2、60g/m2、70g/m2、80g/m2、90g/m2、100g/m2。无纺布具有较大的克重能够更好地满足市场对较大克重湿巾的需求。克重更高的湿巾,一片能够清理和消毒的表面更大,因此可以不需要抽取多片进行擦拭,避免多次抽取,降低用户体验。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中间层30的克重为10g/m2-60g/m2,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克重为 10g/m2-20g/m2,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克重为10g/m2-20g/m2。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克重为20g/m2-40g/m2。一些实施例中,中间层30的克重为10g/m2、20g/m2、30g/m2、40g/m2、50g/m2、60g/m2。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复合纤维层10的克重为10g/m2、15g/m2、20g/m2。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复合纤维层20的克重为10g/m2、15g/m2、20g/m2。各层的适合克重设置能够更好地平衡总克重要求、消毒效果、清洁效果和手感,提高消毒溶液活性成分的有效利用率。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第一复合纤维层10中,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直径为10μm-50μm,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中,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直径为10μm-30μm。一些实施例中,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的直径为10μm、20μm、30μm、40μm、50μm。一些实施例中,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的直径为10μm、20μm、30μm。采用直径为10μm-50μm的聚丙烯纤维和木浆纤维形成第一复合纤维层,可以获得较适合的粗糙度表面,提升对待消毒、待清洁的物体表面的清洁效果。采用直径为10μm-30μm的聚酯纤维和粘胶纤维形成第二复合纤维层,可以获得较细腻的手感效果。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无纺布100可以是通过常规的水刺、针刺或热轧等工艺制备而成。第一复合纤维层10、第二复合纤维层20与中间层30压合成一整体结构。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无纺布100可以通过卷布机进行断点及卷绕制备成所需的抽数,布卷放入桶装后通过计量的喷头喷入设定的消毒溶液量制备成为桶装湿巾。
本申请实施方式中,消毒湿巾200的含液量可以是湿巾本体100重量的3-5倍。具体可以是湿巾本体100重量的3倍、3.5倍、4倍、4.5倍或5倍。
本申请实施例的消毒湿巾可以用于各种待清洁、待消毒的物体的清洁和消毒,例如桌面、手机、电脑等。
下面分多个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按照表1中的材质组成制备实施例1至实施例4所需的无纺布,然后将无纺布分切为 180mm*180mm的单片尺寸大小,160抽/卷。然后将无纺布放入准备好的湿巾桶中,加入无纺布重量3倍的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溶液,得到消毒湿巾产品。复合季铵盐类消毒溶液中含有0.26wt%的苯扎氯铵。
表1无纺布结构组成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26000130000061
Figure DEST_PATH_GDA0003526000130000071
对上述实施例和对比例中所得到的消毒湿巾产品进行手感主观评价,并对消毒湿巾挤出液的苯扎氯铵浓度进行测试,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消毒湿巾手感评价和挤出液浓度测试结果
样品 挤出液苯扎氯铵浓度(%) 手感评价
实施例1 0.17 优秀
实施例2 0.18 优秀
实施例3 0.16 优秀
实施例4 0.15 优秀
实施例5 0.18 良好
实施例6 0.16 优秀
实施例7 0.15 优秀
对比例1 0.07 优秀
对比例2 0.23 较差
由上述的结果可知,相对于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消毒湿巾产品,采用本申请实施例无纺布制备的消毒湿巾产品能够兼具优异的消毒效果和良好手感体验。其中由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结果可知,由于中间层对苯扎氯铵的吸附作用小,当通过增加中间层克重提升湿巾总克重时,挤出液苯扎氯铵浓度的浓度变化较小,即消毒效果变化较小,表明本申请实施例特定三层结构的无纺布的优势。由实施例3和实施例6也可以看出中间层采用PET或PP都能获得较好的消毒效果。由实施例3和实施例4可以看出在无纺布总克重相同时,中间层的克重占比增大时,有利于提升消毒效果。由实施例5可知,随着第一复合纤维层中木浆纤维的用量减少,以及第二复合纤维层中粘胶纤维的用量减少,消毒效果提升,但手感会略微下降。

Claims (12)

1.一种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纺布包括第一复合纤维层、第二复合纤维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之间的中间层,所述中间层为聚酯纤维层或聚丙烯纤维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克重,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克重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之和。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所述无纺布总克重的40%-80%。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克重为10g/m2-60g/m2,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为10g/m2-20g/m2,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克重为10g/m2-20g/m2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厚度,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和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之和。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所述无纺布总厚度的40%-80%。
9.如权利要求1或6-8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层的厚度为0.2mm-0.6mm,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0.1mm-0.2mm,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厚度为0.05mm-0.15mm。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大于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大于50%;所述第二复合纤维层的孔隙率小于或等于50%。
12.一种消毒湿巾,其特征在于,所述消毒湿巾包括湿巾本体,所述湿巾本体包括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无纺布。
CN202122309848.0U 2021-09-23 2021-09-23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Active CN21651448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848.0U CN216514484U (zh) 2021-09-23 2021-09-23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09848.0U CN216514484U (zh) 2021-09-23 2021-09-23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4484U true CN216514484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0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09848.0U Active CN216514484U (zh) 2021-09-23 2021-09-23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448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1696967B1 (en) Bacteria binding products
JP5599544B2 (ja) 少なくとも1つの吸収シートを含む美容用及び/または皮膚科用のパーソナルケア及び/またはクレンジング吸収製品
RU2403897C2 (ru) Салфетка для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с дезинфицирующими средствами
JP6480335B2 (ja) 抗菌性不織布シート、含液シート、およびフェイスマスク
JP6608836B2 (ja) 拭き取りシート
JP6816351B2 (ja) エアレイド不織布および吸収性物品
CN208785072U (zh) 一种吸收芯体
JP2008295837A (ja) 湿潤拭取りシート
JP5292615B2 (ja) 不織布シートならびに、これを含む含水シートおよび化粧料
JP2006022412A (ja) ウェットシート用シート基材
CN216514484U (zh) 无纺布和消毒湿巾
JP2009091274A (ja) 化粧シート用不織布
JP2013124435A (ja) 化粧用シート
JP2005218525A (ja) 清拭用シート
CN208376169U (zh) 木浆无纺布复合湿巾
JP4873836B2 (ja) 化粧用基材及びこれを用いた皮膚洗浄用シート
CN114366448B (zh) 一种抗菌吸收性物品及其制备方法
WO2006013671A1 (ja) シート状身体洗浄材
CN114533398A (zh) 一种吸收物品及其制备方法
CN209984126U (zh) 一种具有杀菌护肤的新型湿巾纸
CN210019949U (zh) 一种聚乳酸纤维和棉花纤维复合非织造布
CN112336635A (zh) 一种石墨烯卫生消毒湿巾
JP2009160212A (ja) タオル
CN214017344U (zh) 一种具有消毒功能的清洁湿巾
CN213488548U (zh) 一种卫生湿巾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