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10172U - 包装容器 - Google Patents

包装容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10172U
CN216510172U CN202122573745.5U CN202122573745U CN216510172U CN 216510172 U CN216510172 U CN 216510172U CN 202122573745 U CN202122573745 U CN 202122573745U CN 216510172 U CN216510172 U CN 21651017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packaging container
sub
cavity
ho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57374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神州
欧阳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Beauty Sta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57374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1017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1017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1017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00Technologies for solid waste management
    • Y02W30/50Reuse, recycling or recovery technologies
    • Y02W30/80Packaging reuse or recycling, e.g. of multilayer packaging

Landscapes

  • Closures For Contain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包装容器,包括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容纳内容物的腔体;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底座、耦接至所述底座的翻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密封部,所述底座通过注塑成型或焊接方式与所述软管熔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底座在所述密封部脱离所述出液孔的打开位置和遮盖住所述出液孔的闭合位置之间绕轴线转动;及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腔体的侧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包装容器,解决了现有的包装容器满足不了市场推动环保节能易回收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包装容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容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容器。
背景技术
随着食品、饮品、药品、日化产品消费日益增长,许多产品需要用瓶类、罐类等容器盛装,在使用时一般需要从包装容器中取出或挤出内容物。现有的容器一般包括软管和与软管可拆卸连接的瓶盖,打开瓶盖可以取出内容物,盖上瓶盖可以保持软管的密封。
目前市场上的一些软管包装瓶基本上盖子与软管都是呈分开的结构设置,即盖子和软管都是单独部件,进行组合装配后形成软管包装瓶。然而旧式的软管配套组合结构使用麻烦、盖子易丢失,不方便回收,从而满足不了市场推动环保节能易回收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包装容器,旨在解决现有的包装容器满足不了市场推动环保节能易回收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包装容器,所述包装容器包括:
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容纳内容物的腔体;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底座、耦接至所述底座的翻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密封部,所述底座通过注塑成型或焊接方式与所述软管熔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底座在所述密封部脱离所述出液孔的打开位置和遮盖住所述出液孔的闭合位置之间绕轴线转动;及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腔体的侧面。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腔体的侧面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绕所述出液孔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连接环背离所述出液孔的一侧。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子筋,所述第一子筋沿所述连接环的周向设置有多条。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子筋和第三子筋,其中,所述第二子筋连接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所述第三子筋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和所述翻盖为一次注塑成型件,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翻盖之间通过柔性铰链连接。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柔性铰链包括第一子链和设于所述第一子链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子链,所述第一子链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角可随所述翻盖的转动而变化。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缺口,所述翻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缺口。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出液孔包括多个连通且内径不同的子孔。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软管的一端凹陷而形成一形变槽。
可选地,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翻盖的外表面凸设有抓手。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个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软管可以用来盛装内容物,利用设置的盖体可以封闭软管的开口端,软管和盖体共同限定出一个封闭的储存内容物的容纳腔,从而实现内容物的储存,避免内容物的外漏。盖体的底座和软管通过注塑或焊接熔接成一个整体,实现了盖体和软管的连接,取消了后期单独组装盖子的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无需设计盖体和软管之间的连接部件,降低了包装容器的材料使用量,满足了客户材料减量的需求,而且软管和盖体采用同种材料注塑而成,方便回收。翻盖耦接至底座,组装后翻盖可以相对底座翻转,使密封部可以盖住出液孔,此时密封部位于闭合位置,实现内容物的密闭储存,还可以使密封部与出液孔分离,此时密封部位于打开位置,出液孔与腔体导通而实现出液,进而方便的取出内容物。加强筋可以提高底座的强度,避免包装容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底座和出液孔的变形,从而使密封部可以准确的实现出液孔的闭合,保证包装容器长时间使用后的密封性。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和盖体组合结构中盖体易丢失和无法满足环保节能易回收等市场要求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了底座和软管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底座和翻盖连接的密封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中翻盖打开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中翻盖盖合状态时的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包装容器实施例中翻盖打开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3的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20115270000031
Figure BDA0003320115270000041
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目前市场上的翻盖容器,普遍是采用盖子加容器来实现的,盖子需要装配,容器与盖子连接需要设计连接部件,也会造成材料使用量的增加。这种容器结构成本比较高,同时需要拆分回收。但如今各个市场在提倡低碳节能和实现碳中和的理念,不环保的包装慢慢受到客户或市场的淘汰。另外,容器在长时间使用后,盖体会发生变形,对容器的密封性产生不利影响。
为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一种包装容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将软管和盖体采用一体成型设置,同时利用加强筋为底座提供支撑,提高底座的强度,避免变形。
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如图1-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出的一种包装容器,包装容器包括:
软管100,软管100具有容纳内容物的腔体;
盖体200,盖体200包括底座210、耦接至底座210的翻盖220以及连接于翻盖220的密封部230,底座210通过注塑或焊接方式与软管100熔接在一起,底座210具有与腔体连通的出液孔,翻盖220相对底座210在密封部230打开出液孔的打开位置和遮盖住出液孔的闭合位置之间绕轴线转动;及
加强筋300,加强筋300设于底座210朝向腔体的侧面。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软管100可以用来盛装内容物,利用设置的盖体200可以封闭软管100的开口端,软管100和盖体200共同限定出一个封闭的储存内容物的容纳腔,从而实现内容物的储存,避免内容物的外漏。盖体200的底座210和软管100一体成型而成,实现了盖体200和软管100的连接,取消了后期单独组装盖子的步骤,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另外无需设计盖体200和软管100之间的连接部件,降低了包装容器的材料使用量,满足了客户材料减量的需求,而且软管100和盖体200采用同种材料注塑而成,方便回收。翻盖220耦接至底座210,组装后翻盖220可以相对底座210翻转,使密封部230可以盖住出液孔,此时密封部230位于闭合位置,实现内容物的密闭储存,还可以使密封部230与出液孔分离,此时密封部230位于打开位置,出液孔与腔体导通而实现出液,进而方便的取出内容物。加强筋300可以提高底座210的强度,避免包装容器长时间使用后造成底座210和出液孔的变形,从而使密封部230可以准确的实现出液孔的闭合,保证包装容器长时间使用后的密封性。而且,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容器完全不用人工来分拆盖体200,使用完后可以直接回收。运用本技术方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软管100和盖体200组合结构中盖体200易丢失和无法满足环保节能易回收等市场要求的技术问题,同时保证了底座210和软管100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底座210和翻盖220连接的密封性。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包装容器可以用于储存液体、胶状物或粉末状固体等内容物,当用于储存液体或胶状内容物的时候,软管100为软管制成,通过挤压软管100,可以将软管100内的液体或胶状物从底座210上的出液孔挤出。软管100可以为圆柱体或长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简单,方便制作,而长方体的棱角分明,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择优选择,本实施例不做限定。而软管100内的腔体可以根据需求采用圆形、方形、三角形或其它不规则形状,但是为了避免内容物在腔体内的残留,腔体优选为圆形的,圆形的腔体内壁比较圆滑,可以避免内容物在边角处的残留。底座210和软管100一体成型,可以先用挤出机将软管100成型拉出,切出需要的长度,然后通过二次注塑成型的方式,把底座210成型在软管100,从而使软管100和底座210连为一体。在底座210的外周面可转动的连接有翻盖220,可以通过转轴、连接铰链或弹性臂来实现翻盖220的转动,从而使翻盖220可以扣合在底座210背离软管100的端面,或者是与该端面分离。在翻盖220朝向底座210的侧面设置了密封部230,通过翻盖220的转动,可以使密封部230遮盖住出液孔,此时密封部230位于闭合位置,也可以使密封部230脱离出液孔,此时密封部230位于打开位置。当密封部230位于打开位置时,软管100的腔体通过出液孔和外界导通,可以将腔体内的内容物取出,当密封部230位于闭合位置时,腔体和外界隔绝,可以实现内容物的密封存储。密封部230可以为密封塞或密封柱,密封塞或密封柱伸入出液孔内,而与出液孔的内壁抵接,实现对出液孔的关闭。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性,还可以在密封塞或密封柱的外周面设置密封圈。加强筋300设置在底座210朝向软管100的一侧,能够支撑在底座210的底部,对底座210提供支撑作用,提高底座210的强度,还可以防止软管100过度变形。加强筋300可以设置多条,而多条加强筋300可以呈圆周阵列设置,也可以交错设置。
进一步的,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210朝向腔体的侧面形成有安装腔,安装腔内设有连接环240,连接环240环绕出液孔设置,加强筋300在连接环240背离出液孔的一侧设置。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连接环240设置在出液孔的外侧,可以围绕出液孔设置一圈,连接环240和出液孔连通,且向远离翻盖220的方向延伸,能够对腔体内的内容物进行初步导向,更有利于内容物从出液孔流出。为了避免加强筋300对内容物的流出造成影响,将加强筋300设置在连接环240远离出液孔的一侧,从而使加强筋300避开对出液孔的遮挡。
进一步的,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筋300包括第一子筋310,第一子筋310沿连接环240的周向设置有多条。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子筋310的一端和连接环240连接,可以对连接环240和底座210同时提供支撑,提高两者的强度,避免变形。而且,多条第一子筋310可以沿连接环240的周向呈圆周阵列设置,能够提高连接环240受力的均匀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加强筋300还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子筋320和第三子筋330,其中,第二子筋320连接连接环240和安装腔的内壁,第三子筋330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于安装腔的内壁。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第二子筋320和第三子筋330将连接环240和安装腔的内壁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承受更大的拉力,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底座210的强度。
进一步的,参照图1、图2、图6,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210和翻盖220为一次注塑成型件,且底座210和翻盖220之间通过柔性铰链400连接。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底座210和翻盖220一次注塑成型,可以简化制作工艺,提高生产效果。而且,底座210和翻盖220通过柔性铰链400连接,一方面可以方便的实翻盖220的转动,另一方面能够保证底座210和翻盖220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7、图8,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柔性铰链400包括第一子链410和设于第一子链410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子链420,第一子链410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底座210,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翻盖220,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夹角可随翻盖220的转动而变化。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子链410和第二子链420,可以提高翻盖220和底座210连接结构的可靠性,使得翻盖220的转动方便实用。而且,可以使翻盖220打开比较大的角度,也方便翻盖220和底座210的合盖密封。另外,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的夹角变化会产生对应弹力,配合第二子链420可以实现翻盖20的盖合和翻开,使用体验更好。
进一步的,参照图4、图7,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210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缺口211,翻盖220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缺口221。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在翻盖220盖合在底座210的时候,第一连接部可以收容至第一缺口211内,第二连接部可以收容至第二缺口221内,从而使得第一子链410不凸出于翻盖220和底座210的外周面,一方面可以降低包装容器占用的空间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包装容器的美观性。
进一步的,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出液孔包括多个连通且内径不同的子孔。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多个内径不同的子孔,使得出液孔形成一台阶结构,可以满足不同的出液需求。
进一步的,参照图5,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底座210靠近软管100的一端凹陷而形成一形变槽212。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形变槽212,可以为软管100提供形变空间,避免底座210因软管100的变形拉扯而发生形变,保证底座210和翻盖220之间盖合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参照图1和图4,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翻盖220的外表面凸设有抓手500。
在该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的抓手500可以方便握持翻盖220,能够轻松的转动翻盖220。另外,还可以在抓手500上设置防滑凸起或凹槽,以避免使用者在抓取时手部打滑。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包装容器包括:
软管,所述软管具有容纳内容物的腔体;
盖体,所述盖体包括底座、耦接至所述底座的翻盖以及连接于所述翻盖的密封部,所述底座通过注塑成型或焊接方式与所述软管熔接在一起,所述底座具有与所述腔体连通的出液孔,所述翻盖相对所述底座在所述密封部脱离所述出液孔的打开位置和遮盖住所述出液孔的闭合位置之间绕轴线转动;及
加强筋,所述加强筋设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腔体的侧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朝向所述腔体的侧面形成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内设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环绕所述出液孔设置,所述加强筋设置在所述连接环背离所述出液孔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子筋,所述第一子筋沿所述连接环的周向设置有多条。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筋还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二子筋和第三子筋,其中,所述第二子筋连接所述连接环和所述安装腔的内壁,所述第三子筋的两个端部均连接于所述安装腔的内壁。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所述翻盖为一次注塑成型件,且所述底座和所述翻盖之间通过柔性铰链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铰链包括第一子链和设于所述第一子链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子链,所述第一子链包括呈夹角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底座,所述第二连接部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翻盖,所述第一连接部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另一端相连,所述夹角可随所述翻盖的转动而变化。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一连接部的第一缺口,所述翻盖的外表面开设有用于收容所述第二连接部的第二缺口。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液孔包括多个连通且内径不同的子孔。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靠近所述软管的一端凹陷而形成一形变槽。
10.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包装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的外表面凸设有抓手。
CN202122573745.5U 2021-10-25 2021-10-25 包装容器 Active CN21651017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3745.5U CN2165101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包装容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573745.5U CN2165101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包装容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10172U true CN21651017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242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573745.5U Active CN216510172U (zh) 2021-10-25 2021-10-25 包装容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1017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88708A1 (en) Container
US11548699B2 (en) Sift-resistant dispensing closure
JP2016515985A (ja) 容器
CN102958814A (zh) 可再关闭容器
US20100224643A1 (en) Dispensing closure
MX2007010213A (es) Sistema de tapon con sello mejorado de tapa.
US20120103993A1 (en) Closure and container having the same
EP2688809A2 (en) Multi-compartment mixing container and method of filling
US20130025740A1 (en) Container for dispensing liquid
CN216510172U (zh) 包装容器
JP2003040304A (ja) 付け替え型容器
CN217497105U (zh) 一种瓶盖及容器
JP3826496B2 (ja) ウエットティッシュ容器
KR200448108Y1 (ko) 펌프를 가지는 튜브형 이중화장품용기
JPH11130035A (ja) 薄肉容器
CN220333498U (zh) 一种可手提的防盗盖
CN218650718U (zh) 一种扁平型翻不漏容器
CN214931994U (zh) 一种精细化学品防爆储存放置
JP2570642Y2 (ja) 注出ポンプ付容器
JP2001114274A (ja) 分与器が取付け可能な薄肉容器
JPH0627654U (ja) 詰め替え容器
JP2004307049A (ja) ディスペンサー付き二重容器
CN215945211U (zh) 具有自锁与密封功能的易拉式密封塑料罐
CN220448545U (zh) 一种柔性耐高温双密封性塑料容器
JP3826670B2 (ja) 液体用注出コッ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