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8130U -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 Google Patents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8130U
CN216508130U CN202122965220.6U CN202122965220U CN216508130U CN 216508130 U CN216508130 U CN 216508130U CN 202122965220 U CN202122965220 U CN 202122965220U CN 216508130 U CN216508130 U CN 21650813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ttom shell
upper cover
main
cavity
warning la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65220.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青松
廖泽勋
钟木灶
宋菲
王晓明
张小宝
陈红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Hy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Hy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Hy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Hylink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65220.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813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813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8130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40Engine management systems

Landscapes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该警灯装置包括主壳体警示灯摄像头以及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主壳体包括主底壳和主上盖,所述主上盖盖合于所述主底壳,并与所述主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底壳面向所述主上盖的表面设有凸筋,所述主上盖面向所述主底壳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凸筋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上盖穿出至外界。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增强警灯装置的防水性能,从而保证警灯装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警灯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警灯装置和应用该警灯装置的执法车辆。
背景技术
执法车辆上一般安装有警灯装置,以通过该警灯装置提高警示作用。然而,相关技术中的执法车辆的防水性能相对较差,而执法车辆又难免需要在雨天天气被执行使用,导致影响了警灯装置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警灯装置,旨在增强警灯装置的防水性能,以保证警灯装置的使用寿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警灯装置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主底壳和主上盖,所述主上盖盖合于所述主底壳,并与所述主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底壳面向所述主上盖的表面设有凸筋,所述主上盖面向所述主底壳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凸筋插入所述凹槽内;
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以及
云台摄像机,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上盖穿出至外界。
可选地,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体和两个第二腔体;
所述主底壳包括第一底壳和两个第二底壳,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底壳的相对两侧,所述主上盖包括第一上盖和两个第二上盖,所述第一上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底壳,并与所述第一底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两个所述第二上盖分别盖合于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底壳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底壳和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均设有所述凸筋,所述第一上盖和两个所述第二上盖均设有所述凹槽;
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分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壳内和所述第二底壳内均穿设有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一底壳内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上盖,位于所述第二底壳内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上盖;
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在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壳,所述第二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壳。
可选地,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所述连接孔;
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面向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均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限位环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可选地,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于所述排水通道。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壳内还设有接水盘,插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云台摄像机安装于所述接水盘内;
所述第一底壳还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和外界。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壳内还设有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一内腔,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排水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
可选地,所述第二底壳内还设有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二内腔,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车载硬盘录像机,所述车载硬盘录像机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并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
可选地,定义所述第一底壳和所述第一上盖配合形成为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底壳和所述第二上盖配合形成为第二壳体,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拼接壳,所述拼接壳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执法车辆,包括:
车辆本体;和
警灯装置,所述警灯装置安装于车辆本体,所述警灯装置包括主壳体警示灯摄像头以及云台摄像机。其中,所述主壳体包括主底壳和主上盖,所述主上盖盖合于所述主底壳,并与所述主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底壳面向所述主上盖的表面设有凸筋,所述主上盖面向所述主底壳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凸筋插入所述凹槽内;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上盖穿出至外界。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警灯装置在安装于执法车辆时,通过设于主壳体上的警示灯的闪烁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实现了对执法车辆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由于本方案的中主外壳包括主底壳和主上盖,该主底壳上设有凸筋,而主上盖上设有凸筋。如此在主上盖盖合于主底壳上时,通过该凸筋和凹槽的插接作用,能够增强两者在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外界水流进入到主上盖和主底壳所围合形成的容置腔而对位于容置腔内的涉电器件造成损坏,从而保证了警灯装置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警灯装置还包括有位于主壳体侧壁上的摄像头和位于顶部的云台摄像机,如此使得该警灯装置还可以通过摄像头和云台摄像机两者对执法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取证。此时,在增强了该警灯装置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可以使其具有较为广泛的拍摄视角提高对执法车辆周围的拍摄取证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警灯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新型警灯装置的一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第一底壳和第一上盖的爆炸结构的一视角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底壳和第一上盖的爆炸结构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5为图3中第一底壳的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第一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底壳和第一上盖的一剖面示意图;
图8为图7中A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第二底壳和第二上盖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第二底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第二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3377309550000041
Figure BDA0003377309550000051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请结合参考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警灯装置10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该警灯装置100包括主壳体10、警示灯20、摄像头30以及云台摄像机40。其中,主壳体10包括主底壳11和主上盖13,主上盖13盖合于主底壳11,并与主底壳11围合形成容置腔15,主底壳11面向主上盖13的表面设有凸筋111,主上盖13面向主底壳11的表面设有凹槽131,凸筋111插入凹槽131内;警示灯20设于容置腔15内,并部分由主底壳11的侧臂穿出至外界;摄像头30设于容置腔15内,并部分由主底壳11的侧臂穿出至外界;云台摄像机40设于容置腔15内,并部分由主上盖13穿出至外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主底壳11可以为具有一开口的箱体结构,而主上盖13盖合于该主底壳11的开口处,并与主底壳11围合形成用于容置警示灯20、摄像头30以及云台摄像机40等零部件。其中,该主壳体10可以大致为长方形结构,以便警灯装置100可以横跨于执法车辆的上方。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使得该主壳体10的形状较为简单,从而提高加工成型的便利性。主底壳11上设置的凸筋111,可以用于与主上盖13上的凹槽131相适配插接,进而增强两者之间的密封性。同时,如此设置也可以对两者之间的安装起到限位作用,从而提高两者安装的稳定性。其中,该凸筋111可以是沿主底壳11的周缘呈环形一体结构,当然也可以是沿主底壳11的周缘呈多段间隔设置的分体结构,或者仅主底壳11的莫一侧壁上端设有凸筋111也是可以的。警示灯20可以通过闪烁(也可以是进一步地具有鸣笛功能)而便于引起人们的注意,以起到警示作用。摄像头30可以对执法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取证,以便及时有效的获取证据信息。云台摄像机40也可以用于对执法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取证,同时该云台摄像机40还可以进行相应的转动,此时可以对执法车辆的周围的更大视角范围的拍摄监控。另外,云台摄像机40的部分设于主壳体10的容置腔15内,也可以降低其高度,从而在执法车辆以较快的速度行驶时,警灯装置100能够稳定的安置于该执法车辆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警灯装置100在安装于执法车辆时,通过设于主壳体10上的警示灯20的闪烁容易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实现了对执法车辆起到警示的作用。并且,由于本方案的中主外壳包括主底壳11和主上盖13,该主底壳11上设有凸筋111,而主上盖13上设有凸筋111。如此在主上盖13盖合于主底壳11上时,通过该凸筋111和凹槽131的插接作用,能够增强两者在连接处的密封性,降低外界水流进入到主上盖13和主底壳11所围合形成的容置腔15而对位于容置腔15内的涉电器件造成损坏,从而保证了警灯装置100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本方案中的警灯装置100还包括有位于主壳体10侧壁上的摄像头30和位于顶部的云台摄像机40,如此使得该警灯装置100还可以通过摄像头30和云台摄像机40两者对执法车辆的周围进行拍摄取证。此时,在增强了该警灯装置100的使用功能的同时,也可以使其具有较为广泛的拍摄视角提高对执法车辆周围的拍摄取证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2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容置腔15包括第一腔体151和两个第二腔体153;主底壳11包括第一底壳112和两个第二底壳117,两个第二底壳117分别设于第一底壳112的相对两侧,主上盖13包括第一上盖133和两个第二上盖135,第一上盖133盖合于第一底壳112,并与第一底壳112围合形成第一腔体151,两个第二上盖135分别盖合于两个第二底壳117,并与对应的第二底壳117围合形成两个第二腔体153,第一底壳112和两个第二底壳117均设有凸筋111,第一上盖133和两个第二上盖135均设有凹槽131;警示灯20设于第二腔体153内,摄像头30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摄像头30设于第二腔体153内,部分摄像头30设于第一腔体151内,云台摄像机40设于第一腔体151内。
在本实施例中,主底壳11包括第一底壳112和两个第二底壳117,主上盖13对应包括第一上盖133和两个第二上盖135,使得该主底壳11拆分成了几个结构相对更为简单的模块。此时,可以通过几个结构相对较为简单的模具来分别成型各个模块,从而有利于提高对主壳体10的加工成型的便利性。其中,位于第一底壳112的相对两侧的第二底壳117的结构相同,位于第一上盖133的相对两侧的两个第二上盖135的结构相同,以便相对两侧的结构进行互换而提高安装的便利性。而两个第二底壳117与第一底壳112之间可以具有连接关系,当然,也可以是第一底壳112和两个第二底壳117均安装在一长条支撑板上。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9,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壳112内和第二底壳117内均穿设有连接柱120,位于第一底壳112内的连接柱120的上端抵接于第一上盖133,位于第二底壳117内的连接柱120的上端抵接于第二上盖135;连接柱120的上端设有连接孔121,连接柱120还设有连通连接孔121和外界的排水通道122,第一上盖133和第二上盖135在对应连接柱120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137,警灯装置100还包括紧固件,紧固件穿过安装孔137,并插入连接孔121内,以使第一上盖133连接于第一底壳112,第二上盖135连接于第二底壳117。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120上设置有与连接孔121相连通的排水通道122,使得外界的雨水在经安装孔137和紧固件之间的间隙流入到连接孔121内后,可以通过该排水通道122排出至外界。如此进一步地降低了外界水流进入主壳体10内而对主壳体10内的涉电零部件造成影响的可能,从而进一步地增加了警灯装置100的防水性能。其中,该紧固件可以为螺钉,而连接孔121可以为螺纹孔。连接柱120内形成的排水通道122可以环绕于连接孔121外侧,并贯穿连接柱120的下端。而位于第一底壳112内的连接柱120的下端可以穿过第一底壳112,位于第二底壳117内的连接柱120的下端可以穿过第二底壳117。
请结合参考图7和图8,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连接柱120的上端设有限位槽123,限位槽123的槽底壁设有连接孔121;第一上盖133和第二上盖135面向连接柱120的表面均设有限位环139,限位环139环绕安装孔137设置,限位环139插入限位槽123内。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槽123和限位环139的设置,可以对第一上盖133和第一底壳112之间的安装、以及第二上盖135和第二底壳117之间的安装进行定位和限位,从而有利于提高第一上盖133和第一底壳112、以及第二上盖135和第二底壳117安装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同时,该限位槽123的设置,还可以是从安装孔137流入较大的水流时,通过该限位槽123的槽侧壁可以对水流起到阻挡作用,从而进一步地提高第一上盖133和第二上盖135与连接柱120的抵接处的密封性,降低雨水进入到第一腔体151或者第二腔体153内的可能。更进一步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限位槽123的槽底壁还设有连通孔124,连通孔124连通于排水通道122。此时,通过该连通孔124可以连通限位槽123和排水通道122,使得进入到限位槽123内的雨水也可以经连通孔124进入到排水通道122而被排出至外界,从而提高该处的排水效果。
请结合参考图3至图5,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壳112内还设有接水盘113,插入至第一腔体151内的云台摄像机40安装于接水盘113内;第一底壳112还穿设有排水管114,排水管114连通接水盘113和外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云台摄像机40和第一上盖133之间具有间隙,使得外界的雨水会从该间隙进入到第一腔体151内。因此,在第一底壳112内设置接水盘113,通过该接水盘113可以对由云台摄像机40和第一上盖133之间的间隙流入的雨水进行收集。并通过与其连通的排水管114排出至外界,从而进一步地提高了警灯装置100的防水性能。其中,该排水管114的下端可以穿过第一底壳112,以便该排水管114与外界的连通。
请参考图3,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一底壳112内还设有第一围板115,第一围板115和第一腔体151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一内腔116,接水盘113和排水管114均位于第一内腔116内。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围板115和第一底壳112围合形成第一内腔116,使得云台摄像机40的部分位于该第一内腔116内。此时,通过第一围板115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防水密封。另外,也可以将喇叭、控制云台摄像机40的控制器等一些涉电器件安装在该第一内腔116内,并位于接水盘113的下方,以提高警灯装置100防水密封性。
请结合参考图9和图10,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第二底壳117内还设有第二围板118,第二围板118和第二腔体153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19,警灯装置100还包括车载硬盘录像机50,车载硬盘录像机50设于第二内腔119内,并摄像头30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围板118和第二底壳117围合形成第二内腔119,可以将车载硬盘录像机50和控制摄像头30的控制器等一些涉电器件安装在该第二内腔119内,通过第二围板118也可以进行一定的防水密封,从而提高警灯装置100防水密封性。
请结合参考图1和图2,在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中,定义第一底壳112和第一上盖133配合形成为第一壳体,第二底壳117和第二上盖135配合形成为第二壳体,警灯装置100还包括拼接壳60,拼接壳60可拆卸地设于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拼接壳60的设置使得该警灯装置100的整体长度可以进行调整,也即在通过取下拼接壳60可以使得该警灯装置100的整体长度相对较短,在第一壳体和一个第二壳体之间安装有拼接壳60可以使得警灯装置100的整体长度相对较长,在第一壳体和两个第二壳体之间均安装有拼接壳60可以使得警灯装置100的整体长度最长。如此在面对执法车辆具有不同的宽度,可以适应性的调整该警灯装置100的整体长度,以适配执法车辆的宽度,从而提高了警灯装置100对执法车辆适用性。其中,在第一壳体的第一底壳112和第二壳体的两个第二底壳117均安装在一长条支撑板上,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拼接壳60可以均可拆卸的安装在支撑板上,具体的可拆卸方式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而在警灯装置100未包括有该支撑板时,拼接壳60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于第一壳体的底壳和第二壳体的第二底壳117,具体的可拆卸方式也可以是通过螺钉连接或者卡扣连接。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拼接壳60上也可以设有警示灯20,以便进一步地提高警灯装置100的警示作用。
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执法车辆,该执法车辆包括车辆本体和警灯装置100,该警灯装置100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执法车辆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其中,警灯装置100安装于车辆本体。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壳体,所述主壳体包括主底壳和主上盖,所述主上盖盖合于所述主底壳,并与所述主底壳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主底壳面向所述主上盖的表面设有凸筋,所述主上盖面向所述主底壳的表面设有凹槽,所述凸筋插入所述凹槽内;
警示灯,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
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底壳的侧臂穿出至外界;以及
云台摄像机,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容置腔内,并部分由所述主上盖穿出至外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腔包括第一腔体和两个第二腔体;
所述主底壳包括第一底壳和两个第二底壳,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分别设于所述第一底壳的相对两侧,所述主上盖包括第一上盖和两个第二上盖,所述第一上盖盖合于所述第一底壳,并与所述第一底壳围合形成所述第一腔体,两个所述第二上盖分别盖合于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并与对应的所述第二底壳围合形成两个所述第二腔体,所述第一底壳和两个所述第二底壳均设有所述凸筋,所述第一上盖和两个所述第二上盖均设有所述凹槽;
所述警示灯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多个,部分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二腔体内,部分所述摄像头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所述云台摄像机设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壳内和所述第二底壳内均穿设有连接柱,位于所述第一底壳内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一上盖,位于所述第二底壳内的所述连接柱的上端抵接于所述第二上盖;
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柱还设有连通所述连接孔和外界的排水通道,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在对应所述连接柱的位置均设有安装孔,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安装孔,并插入所述连接孔内,以使所述第一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一底壳,所述第二上盖连接于所述第二底壳。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的上端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设有所述连接孔;
所述第一上盖和所述第二上盖面向所述连接柱的表面均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环绕所述安装孔设置,所述限位环插入所述限位槽内。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槽的槽底壁还设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连通于所述排水通道。
6.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壳内还设有接水盘,插入至所述第一腔体内的所述云台摄像机安装于所述接水盘内;
所述第一底壳还穿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连通所述接水盘和外界。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壳内还设有第一围板,所述第一围板和所述第一腔体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一内腔,所述接水盘和所述排水管均位于所述第一内腔内。
8.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底壳内还设有第二围板,所述第二围板和所述第二腔体的部分腔壁围合形成第二内腔,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车载硬盘录像机,所述车载硬盘录像机设于所述第二内腔内,并所述摄像头电性连接。
9.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警灯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义所述第一底壳和所述第一上盖配合形成为第一壳体,所述第二底壳和所述第二上盖配合形成为第二壳体,所述警灯装置还包括拼接壳,所述拼接壳可拆卸地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之间。
10.一种执法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
车辆本体;和
警灯装置,所述警灯装置安装于车辆本体,所述警灯装置为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警灯装置。
CN202122965220.6U 2021-11-26 2021-11-26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Active CN21650813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220.6U CN216508130U (zh) 2021-11-26 2021-11-26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65220.6U CN216508130U (zh) 2021-11-26 2021-11-26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8130U true CN216508130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28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65220.6U Active CN216508130U (zh) 2021-11-26 2021-11-26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8130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08130U (zh)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CN109151282A (zh) 一种adas单目摄像头及车载电子安全系统
CN112702480B (zh) 一种摄像机及通信设备
CN213043736U (zh) 车载摄像机
CN110958369B (zh) 一种扁平化环视摄像头装置
CN216852071U (zh) 一种铁路自轮运转特种设备视频摄像机镜头密封结构
CN110971795B (zh) 一种交错叠放型环视摄像头装置
CN214474365U (zh) 摄像模组和摄像装置
CN212401054U (zh)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CN212933661U (zh)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KR100996471B1 (ko) 사면 감시용 카메라 장치
TW202233042A (zh) 具有多埠之電源繞線模組
CN208724044U (zh) 一种adas双目摄像头及车载电子安全系统
CN112078478A (zh) 警灯装置和执法车辆
CN215254948U (zh) 一种自带密封功能的路边停车设备
CN215934976U (zh) 一种车载广角摄像头防水外壳及车载广角摄像头
CN218634083U (zh) 一种便于生产的摩托车摄像头
CN206993256U (zh) 一种防水型车载高清摄像头
CN213425260U (zh) 压铸箱体
CN219164630U (zh) 车载视频监控录像设备
JP3589104B2 (ja) 平面アンテナ装置及びそれに用いるアンテナカバー
CN212543884U (zh) 一种高强度摄像塑料保护外壳
CN218848908U (zh) 一种具备显示车位数的多车位视频检测终端
CN218986485U (zh) 车载摄像机
CN210274264U (zh) 视频相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