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8012U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8012U
CN216508012U CN202220044260.9U CN202220044260U CN216508012U CN 216508012 U CN216508012 U CN 216508012U CN 202220044260 U CN202220044260 U CN 202220044260U CN 216508012 U CN216508012 U CN 21650801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translation
overturning
lifting
driving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2004426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小琼
张晓华
蔡子轩
蔡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uhe Ti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uhe Ti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uhe Ti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Juhe Tiancheng Auto Par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2004426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801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801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8012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及翻转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及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座连接于汽车上,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座远离与汽车连接的一面上;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座、平移驱动件及平移凸台,所述平移座的一面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件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所述平移凸台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并位于所述平移驱动件的两侧,且所述平移凸台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可增加汽车座椅的调节方向。

Description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座椅支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汽车座椅即为汽车上用于乘坐的座椅,为了方便乘客,汽车座椅通常被设置为可调节的形式,以适配不同体型、身高的乘客,增加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传统汽车座椅的调节,分为上下升降即前后移动,利用汽车座椅底部的支架进行实现,通常包括手动和电动两种模式,利用滑动或其它的方式,对汽车作业的位置或高度进行调节。
但是,传统的汽车座椅调节方式,并不包括调节座椅前后的角度,无论如何调整座椅的位置,乘客始终只能直面前方,或者通过调节椅背,平躺在座椅上,调节方式过于单一,不利于乘客的乘坐体验。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解决汽车座椅调节角度单一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包括: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及翻转组件,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及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设置有升降连接柱,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座远离所述升降连接柱一面上,所述升降连接柱四周等间距的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孔;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座、平移驱动件及平移凸台,所述平移座的一面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件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所述平移凸台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并位于所述平移驱动件的两侧,且所述平移凸台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做、翻转驱动件、翻转板、翻转滑块及翻转连杆,所述翻转座与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且靠近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翻转板位于所述翻转座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且与所述翻转座转动连接,其上开设有补偿槽,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补偿槽内,并与所述补偿槽滑动连接;所述翻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翻转座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所述翻转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远离所述翻转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板远离所述翻转座的一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T形槽,并从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翻转板,其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外部电源连通;所述座椅靠近所述翻转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安装槽形状适配,并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且所述连接凸台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电磁铁贴合;所述转盘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贯穿所述转盘,所述转盘的四周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接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皆与所述卡接槽连通,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侧壁上皆设置有螺纹,所述升降连接柱与所述卡接槽插接,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插接孔连通,以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及所述第一插接孔,固定所述升降连接柱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卡接槽的一面转动连接于汽车上。
进一步,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平移座及所述升降座。
进一步,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电机、丝杆及托架,所述平移电机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且位于所述平移凸台之间,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并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平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翻转座靠近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适配的螺纹。
进一步,所述丝杆与所述托架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翻转座上设置有转动凸台,所述转动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凸台相对设置于所述翻转座上,且两个所述转动凸台相对面上设置有转动孔;所述翻转板的相对两面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哟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转动配合,以实现所述翻转板与所述翻转座之间的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轴与轴承插接,以实现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补偿槽、所述翻转滑块、所述翻转连杆及所述翻转驱动件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补偿槽内,两个所述翻转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翻转驱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连杆远离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翻转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及连杆凸台,所述连杆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凸台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杆本体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及与所述翻转滑块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开设有翻转孔,远离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的一个所述连杆凸台与所述翻转孔转动配合。
进一步,所述翻转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杆凸台与轴承插接,以实现所述连杆凸台与所述翻转孔之间的转动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同时设置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及翻转组件,可同时或分别调节汽车座椅的高度、位移及角度,增加了乘客对座椅调节的选择,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平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翻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座椅与翻转板的位置关系爆炸示意图;
图6为图1中转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10,其包括升降组件20、平移组件30、翻转组件40、座椅50及转盘60,升降组件20通过转盘60连接于汽车上,转盘60可带动升降组件20转动。平移组件30连接于升降组件20上,以通过升降组件20带动平移组件30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升降。翻转组件40与平移组件30远离升降组件20的一面转动连接,以相对平移组件20转动,座椅50连接于翻转组件40远离平移组件30的一面,在利用翻转组件40相对平移组件20的转动,调节座椅50在水平面上的角度。通过升降组件20、平移组件30及翻转组件40的配合,可分别座椅的高度、位移及相对水平面的角度,从而增加座椅50的调节方向,增强乘客的乘坐体验。
具体的,升降组件20包括升降座21及升降驱动件22,升降座21的一面上设置有升降连接柱211,升降驱动件22连接于升降座21远离升降连接柱211一面上,升降连接柱211四周等间距的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孔212。
平移组件30包括平移座31、平移驱动件32及平移凸台33,平移座31的一面连接于升降驱动件22远离升降座21的一端,以通过升降驱动件22驱动平移座31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升降运动。平移驱动件32连接于平移座31远离升降驱动件22的一面上,平移凸台33设置于平移座31远离升降驱动件22的一面,并位于平移驱动件32的两侧,且平移凸台33远离平移座31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34。
可以理解,升降驱动件22可以是气缸,气缸的一端连接升降座21,推杆连接平移座31,以利用推杆的伸缩,带动平移座31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升降,也即带动平移驱动件32及平移凸台33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升降。
翻转组件40包括翻转座41、翻转驱动件42、翻转板43、翻转滑块44及翻转连杆45,翻转座41与平移驱动件32连接,且靠近平移座31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动导轨411,滑动导轨411与滑槽34滑动配合,平移驱动件32驱动翻转座41在滑动导轨411与滑槽34滑动配合的方向上滑动。
翻转板43位于翻转座41远离平移座31的一面,且与翻转座41转动连接,其上开设有补偿槽431,翻转滑块44的一端位于补偿槽431内,并与补偿槽431滑动连接。
翻转驱动件42设置于翻转座41远离平移座31的一面上,翻转连杆45的一端与翻转驱动件42连接,远离翻转驱动件42的一端与翻转滑块44远离翻转板43的一端转动连接,通过翻转驱动件42驱动翻转连杆45转动,翻转连杆45带动翻转滑块44在补偿槽431内滑动,从而带动翻转板43相对翻转座41转动,实现调节翻转板43相对水平面的角度。
翻转板43远离翻转座41的一面上开设有安装槽434,安装槽434为T形槽,并从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贯穿翻转板43,其底部设置有电磁铁(图未视),电磁铁与外部电源连通。
座椅50靠近翻转板43的一面设置有连接凸台51,连接凸台51位于安装槽434内,与安装槽434形状适配,并与安装槽434滑动配合,且连接凸台51上设置有金属片(图未视),金属片与电磁铁贴合。
转盘60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接槽61及卡接孔62,卡接槽61的形状升降连接柱211适配,卡接槽61贯穿转盘60,转盘60的四周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接孔611,四个第二插接孔611皆与卡接槽61连通,且四个第二插接孔611的侧壁上皆设置有螺纹。升降连接柱211与卡接槽61插接,且四个第二插接孔611分别与四个第一插接孔212连通,以通过螺钉穿过第二插接孔611及第一插接孔212,固定升降连接柱211于卡接槽61内,即将螺钉从第二插接孔611处拧入,并与第一插接孔212插接,从而将升降卡接柱211固定在卡接槽61内,实现转盘60与升降座21的连接,转盘60远离卡接槽61的一面转动于连接于汽车上。
可以理解,转盘60与汽车的转动连接可以是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过程中的定位可以通过定位销等任意结构实现,只要保证转盘60可相对汽车绕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转动,且转动后可进行定位即可。
在本实施例中,升降连接柱211与卡接槽61的卡接为过盈配合。
可以理解,电磁铁为条形,铺设于安装槽434内,连接凸台51位于安装槽434内时,金属片与电磁铁贴合接触,当电磁铁断电时,连接凸台51可在安装槽434内滑动,以将连接凸台51滑入安装槽434内,实现座椅50与翻转板43之间的安装。当电磁铁通电时,产生与金属片磁吸吸附的磁力,将金属片吸附固定,从而对滑入安装槽434内的连接凸台51进行固定,也即对座椅50进行固定。通过电磁铁的通电或断电,可完成对座椅50的安装及拆卸,简化安装及拆卸的步骤,方便对座椅50进行更换。
可以理解,平移驱动件32可以是气缸等驱动原件,只要能够分别连接驱动翻转座41及平移座31连接,并能够驱动翻转座41相对平移座31在滑动导轨411与滑槽34滑动配合的方向上滑动即可。如将气缸底座设置于平移座31上,气缸推杆沿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设置,且推杆与翻转座41靠近平移座31的一面连接。
可以理解,翻转驱动件42可以是转动电机。
可以理解,翻转滑块44与补偿槽431的滑动方式可以是任意方式,只要保证翻转滑块44在补偿槽431内滑动,且不从补偿槽431内掉落即可。如,在翻转滑块44上设置用于滑动的凸台,在补偿槽431侧壁上设置与凸台适配的凹槽,利用凸台在凹槽内的滑动,实现翻转滑块44在补偿槽431内的滑动。
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补偿槽431贯穿翻转板43,当翻转滑块44滑动至补偿槽431的两端时,利用补偿槽431进行定位,即翻转板43只能调节角度至翻转滑块44位于补偿槽431两端时的角度。在部分实施例中,可设置其它的定位件,以增加可调节的角度。
可以理解,平移驱动件32驱动翻转座41位移的距离较小,避免翻转座41移动过多时,影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10整体的稳定性。
可以理解,翻转板43与翻转座41相对转动的轴线方向与翻转滑块44在补偿槽431内滑动的方向相互垂直。
进一步的,升降组件20还包括伸缩杆(图未视),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升降座21及平移座31,以在升降驱动件22驱动平移座31升降时,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
进一步的,平移驱动件32包括平移电机321、丝杆322及托架323,平移电机321设置于平移座31远离升降座21的一面上,且位于平移凸台33之间,丝杆322的一端与平移电机321的输出轴连接,托架323设置于平移座31远离升降座21的一面上,并与丝杆322远离平移电机321的一端转动连接。翻转座41靠近平移座31的一面上设置有移动块412,移动块412上开设有通孔413,通孔413套设于丝杆322上,且内壁上设置有与丝杆322适配的螺纹,通过平移电机321带动丝杆322转动,以与通孔413内壁的螺纹形成螺纹传动,从而带动翻转座41移动,以调节翻转座41的位移,也即调节汽车座椅的位移。
可以理解,丝杆323的轴线方向和滑动导轨411与滑槽34滑动配合的方向平行。
进一步的,丝杆322与托架323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翻转座41上设置有转动凸台414,转动凸台414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转动凸台414相对设置于翻转座41上,且两个转动凸台414相对面上设置有转动孔415。翻转板43的相对两侧开设有转动槽432,转动槽432内设置有转动轴433,转动轴433与转动孔415转动配合,以实现翻转板43与翻转座41之间的转动连接。
可以理解,转动槽432的尺寸大于转动凸台414,以避免翻转板43相对翻转座41转动时,转动槽432与转动凸台414之间发生干涉。
进一步的,转动孔415内套设有轴承,转动轴433与轴承插接,以实现转动轴433与转动孔415之间的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补偿槽431、翻转滑块44、翻转连杆45及翻转驱动件42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补偿槽431位于翻转板43上与两个转动槽432连线垂直的直线上,两个翻转滑块44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补偿槽431内,两个翻转连杆45的一端分别与两个翻转滑块44远离补偿槽43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翻转驱动件42分别与两个翻转连杆45远离翻转滑块44的一端连接,以通过两个翻转驱动件42同时驱动两个翻转连杆45转动,从而同时利用两个翻转滑块44一通带动翻转板43相对翻转座41转动。
进一步的,翻转连杆45包括连杆本体451及连杆凸台452,连杆凸台45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连杆凸台452分别连接于连杆本体451的两端,且分别与翻转驱动件42连接及与翻转滑块44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翻转滑块44远离补偿槽431的一端开设有翻转孔441,远离与翻转驱动件42连接的一个连杆凸台452与翻转孔441转动配合。
进一步的,翻转孔441内设置有轴承,连杆凸台452与轴承插接,以实现连杆凸台452与翻转孔441之间的转动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当乘客需要对汽车座椅调节时,可利用升降驱动件22调节汽车座椅的高度,或者利用平移电机321带动丝杆322转动,以通过螺纹传动带动汽车座椅在丝杆322的轴线方向上位移,再或者通过翻转驱动件42带动翻转连杆45转动,从而带动翻转板43相对翻转座41转动,从而调节汽车座椅与水平面之间的角度。即,同时利用转盘60、升降组件20,平移组件30及翻转组件40多方向调节座椅50的角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同时设置升降组件、平移组件及翻转组件,可同时或分别调节汽车座椅的高度、位移及角度,增加了乘客对座椅调节的选择,提高乘客乘坐时的舒适度。
以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升降组件、平移组件、翻转组件、座椅及转盘,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升降座及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设置有升降连接柱,所述升降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升降座远离升降连接柱一面上,所述升降连接柱四周等间距的开设有四个第一插接孔;
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座、平移驱动件及平移凸台,所述平移座的一面连接于所述升降驱动件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所述平移凸台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一面上,并位于所述平移驱动件的两侧,且所述平移凸台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开设有滑槽;
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翻转座、翻转驱动件、翻转板、翻转滑块及翻转连杆,所述翻转座与所述平移驱动件连接,且靠近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设置有滑动导轨,所述滑动导轨与所述滑槽滑动配合,所述翻转板位于所述翻转座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且与所述翻转座转动连接,其上开设有补偿槽,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位于所述补偿槽内,并与所述补偿槽滑动连接;
所述翻转驱动件设置于所述翻转座远离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所述翻转连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远离所述翻转驱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板远离所述翻转座的一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为T形槽,并从平行于地面的方向贯穿所述翻转板,其底部设置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与外部电源连通;
所述座椅靠近所述翻转板的一面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连接凸台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与所述安装槽形状适配,并与所述安装槽滑动配合,且所述连接凸台上设置有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与所述电磁铁贴合;
所述转盘的一面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贯穿所述转盘,所述转盘的四周开设有四个第二插接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皆与所述卡接槽连通,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的侧壁上皆设置有螺纹,所述升降连接柱与所述卡接槽插接,且四个所述第二插接孔分别与四个所述第一插接孔连通,以通过螺钉穿过所述第二插接孔及所述第一插接孔,固定所述升降连接柱于所述卡接槽内,所述转盘远离所述卡接槽的一面转动连接于汽车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平移座及所述升降座。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平移组件包括平移电机、丝杆及托架,所述平移电机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且位于所述平移凸台之间,所述丝杆一端与所述平移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托架设置于所述平移座远离所述升降座的一面上,并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平移电机的一端转动连接;
所述翻转座靠近所述平移座的一面上设置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套设于所述丝杆上,且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丝杆适配的螺纹。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丝杆与所述托架之间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座上设置有转动凸台,所述转动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转动凸台相对设置于所述翻转座上,且两个所述转动凸台相对面上设置有转动孔;
所述翻转板的相对两面上开设有转动槽,所述转动槽内设置哟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与所述转动孔转动配合,以实现所述翻转板与所述翻转座之间的转动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转动轴与轴承插接,以实现所述转动孔与所述转动轴的转动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补偿槽、所述翻转滑块、所述翻转连杆及所述翻转驱动件的数量皆为两个,两个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分别位于两个所述补偿槽内,两个所述翻转连杆的一端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翻转驱动件分别与两个所述翻转连杆远离所述翻转滑块的一端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连杆包括连杆本体及连杆凸台,所述连杆凸台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连杆凸台分别连接于所述连杆本体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及与所述翻转滑块转动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滑块远离所述补偿槽的一端开设有翻转孔,远离与所述翻转驱动件连接的一个所述连杆凸台与所述翻转孔转动配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翻转孔内设置有轴承,所述连杆凸台与轴承插接,以实现所述连杆凸台与所述翻转孔之间的转动配合。
CN202220044260.9U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Active CN21650801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4260.9U CN21650801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20044260.9U CN21650801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8012U true CN216508012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81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20044260.9U Active CN216508012U (zh) 2022-01-07 2022-01-07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8012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508012U (zh)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支架定位机构
CN214989514U (zh) 一种可调节的导轨支架
CN217022269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座椅支架
CN216231817U (zh) 一种汽车座椅支架调节机构
CN216231818U (zh) 一种汽车座椅支架
CN211716122U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滑动机构
CN213585429U (zh) 一种调节座中带有锁紧结构的电磁电机
CN216231816U (zh) 一种汽车座椅可调节支架
CN218568108U (zh) 一种门禁安装支架和门禁设备
CN220256051U (zh) 一种展示机构
CN112361175A (zh) 一种多色发光动态显示器
CN216436974U (zh) 一种电机支架
CN218295215U (zh) 一种一体化多媒体教学装置
CN220859731U (zh) 一种带电动升降层板的储物柜
CN219362508U (zh) 一种铜合金板材摆动式下料装置
CN111660269B (zh) 一种能够实现多角度精密调节的平台
CN213125805U (zh) 一种永磁电机装配治具
CN220043143U (zh) 一种直驱式微型滑台电缸
CN220488791U (zh) 一种辅助调节笔记本视角的调节组件
CN220718483U (zh) 一种金属门窗制造用夹持装置
CN220577505U (zh) 一种可调节位置的电动轻型运动飞机驾驶舱座椅
CN219705060U (zh) 一种飞机尾部结构装配用的工装
CN219544568U (zh) 一种汽车前排座椅骨架
CN220348239U (zh) 一种汽车座椅组装用的装配夹具
CN220232430U (zh) 一种lcd抗菌触摸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