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505157U -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505157U
CN216505157U CN202122835709.1U CN202122835709U CN216505157U CN 216505157 U CN216505157 U CN 216505157U CN 202122835709 U CN202122835709 U CN 202122835709U CN 216505157 U CN216505157 U CN 21650515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supply
intelligent robot
cavity
automatically identifying
counterweight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3570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Youqiang Tune Culture Medi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Youqiang Tune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Youqiang Tune Culture Media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Youqiang Tune Culture Medi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3570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50515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50515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50515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包括配重架,所述配重架的前后两端均传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配重架的顶端传动连接有摄像检测机构,所述配重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配重架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防撞梁。本实用新型通过防撞梁与突然出现的人员接触,由于配重架继续前进,使防撞梁会相对配重架向安装腔的内腔移动,从而实现带动连电板向驱动电源的方向移动使连电板与吊杆分离,从而使导电杆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对驱动轮的动力来源进行中断,当配重架与人员接触时只存在较小的惯性,并且受到人员的阻碍停止运行,从而避免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背景技术
智能机器人是搭载智能处理芯片,从而实现智能自动的进行自主运动,通过搭载智能摄像装置可以实现自动识别障碍物并绕行,并且通过将智能机器人的重心降低可以实现良好的防倾倒效果,广泛应用在各个行业中。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在使用时,通过其内部设置的电源对驱动轮进行供电,从而带动驱动轮旋转,实现带动装置进行移动,但当智能机器人运动估计前突然出现人员时,摄像装置可能无法及时的识别到突然出现的人员,可能出现撞到人员后仍然继续前进一端距离的情况,从而造成人员的二次损伤,降低了装置的安全性。
现有的智能机器人大多通过电池作用装置运行的供能装置,当电池电量用尽后,需要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而在充电时还需要将充电线束插入装置内设置的充电口内才能完成充电,操作复杂,增加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具有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包括配重架,所述配重架的前后两端均传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配重架的顶端传动连接有摄像检测机构,驱动电源对摄像检测机构供电,摄像检测机构对前进方向上的地面进行检测,对障碍物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控制装置的转向绕行,所述配重架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所述配重架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防撞梁,所述防撞梁靠近安装腔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电板,随着装置的前进,使防撞梁首先与突然出现的人员接触,在接触后由于配重架继续前进,而防撞梁受到遮挡无法前进,此时防撞梁会相对配重架向安装腔的内腔移动,所述安装腔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源,所述驱动电源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和导电杆,所述导电杆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杆,所述驱动电源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轴,所述定位轴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配重架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电源接口,所述驱动电源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管和下固定管,所述上固定管和下固定管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所述上固定管和下固定管的内腔分别活动连接有压轴和推轴,当防撞梁带动连电板向驱动电源运动时,可以带动压轴在上固定管的内腔向连通管运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杆远离安装腔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的内腔中,所述导电杆与驱动电源和驱动轮均为电性连接,吊杆与连电板接触,从而使连电板将导电杆连通,在连通后可以实现对驱动轮供电,从而实现通过驱动轮带动装置进行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复位弹簧靠近安装腔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源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所述复位弹簧远离安装腔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电板上,当人员消失后,防撞梁失去遮挡,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会通过连电板将防撞梁反推进行复位,从而实现连电板与吊杆再次接触,对驱动轮进行供电。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轴和推轴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连电板的左端和电源接口的左端上,所述电源接口与驱动电源之间电性连接,压轴在上固定管的内腔向连通管运动,从而将上固定管、下固定管和连通管内的气体向推轴推动,使推轴右移,将电源接口推出,插入充电接口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导电杆位于防撞梁的上方,所述吊杆的底端位于防撞梁的下方,所述吊杆位于连电板靠近安装腔侧壁的一侧,所述连电板与吊杆接触,防撞梁的移动带动连电板向驱动电源的方向移动使连电板与吊杆分离,从而使导电杆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对驱动轮的动力来源进行中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吊杆与连电板的接触实现对导电杆的供电,随着装置的前进,当防撞梁与突然出现的人员接触时,由于配重架继续前进,使防撞梁会相对配重架向安装腔的内腔移动,从而实现带动连电板向驱动电源的方向移动使连电板与吊杆分离,从而使导电杆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对驱动轮的动力来源进行中断,当配重架与人员接触时只存在较小的惯性,并且受到人员的阻碍停止运行,从而避免对人员造成二次伤害,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2、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源接口与充电插口对齐,在防撞梁与墙壁接触后,会将防撞梁向驱动电源推动,装置在惯性的作用下,从而带动装置向后运动十厘米,当防撞梁带动连电板向驱动电源运动时,可以带动压轴在上固定管的内腔向连通管运动,从而将上固定管、下固定管和连通管内的气体向推轴推动,使推轴右移,将电源接口推出,插入充电接口上,从而实现自动连接充电线,操作简单,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安装腔剖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电源接口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连通管爆炸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图2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配重架;2、驱动轮;3、摄像检测机构;4、安装腔;5、防撞梁;6、连电板;7、驱动电源;8、支撑杆;9、导电杆;10、吊杆;11、定位轴;12、复位弹簧;13、电源接口;14、上固定管;15、下固定管;16、连通管;17、压轴;18、推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包括配重架1,配重架1的前后两端均传动连接有驱动轮2,配重架1的顶端传动连接有摄像检测机构3,驱动电源7对摄像检测机构3供电,摄像检测机构3对前进方向上的地面进行检测,对障碍物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控制装置的转向绕行,配重架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4,配重架1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防撞梁5,防撞梁5靠近安装腔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电板6,随着装置的前进,使防撞梁5首先与突然出现的人员接触,在接触后由于配重架1继续前进,而防撞梁5受到遮挡无法前进,此时防撞梁5会相对配重架1向安装腔4的内腔移动,安装腔4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源7,驱动电源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8和导电杆9,导电杆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杆10,驱动电源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轴11,定位轴1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2。
其中,配重架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电源接口13,驱动电源7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6,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的内腔分别活动连接有压轴17和推轴18,当防撞梁5带动连电板6向驱动电源7运动时,可以带动压轴17在上固定管14的内腔向连通管16运动。
其中,导电杆9远离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8的内腔中,导电杆9与驱动电源7和驱动轮2均为电性连接,吊杆10与连电板6接触,从而使连电板6将导电杆9连通,在连通后可以实现对驱动轮2供电,从而实现通过驱动轮2带动装置进行移动。
其中,复位弹簧12靠近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源7的左右两个侧面上,复位弹簧12远离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电板6上,当人员消失后,防撞梁5失去遮挡,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12会通过连电板6将防撞梁5反推进行复位,从而实现连电板6与吊杆10再次接触,对驱动轮2进行供电。
其中,压轴17和推轴18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连电板6的左端和电源接口13的左端上,电源接口13与驱动电源7之间电性连接,压轴17在上固定管14的内腔向连通管16运动,从而将上固定管14、下固定管15和连通管16内的气体向推轴18推动,使推轴18右移,将电源接口13推出,插入充电接口上。
其中,导电杆9位于防撞梁5的上方,吊杆10的底端位于防撞梁5的下方,吊杆10位于连电板6靠近安装腔4侧壁的一侧,连电板6与吊杆10接触,防撞梁5的移动带动连电板6向驱动电源7的方向移动使连电板6与吊杆10分离,从而使导电杆9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对驱动轮2的动力来源进行中断。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
在使用时,复位弹簧12处于松弛状态,使吊杆10与连电板6接触,从而使连电板6将导电杆9连通,在连通后可以实现对驱动轮2供电,从而实现通过驱动轮2带动装置进行移动;
装置在移动时,驱动电源7对摄像检测机构3供电,摄像检测机构3对前进方向上的地面进行检测,对障碍物进行判断,从而实现控制装置的转向绕行;
当装置前进反向突然出现人员时,随着装置的前进,使防撞梁5首先与突然出现的人员接触,在接触后由于配重架1继续前进,而防撞梁5受到遮挡无法前进,此时防撞梁5会相对配重架1向安装腔4的内腔移动,从而实现带动连电板6向驱动电源7的方向移动使连电板6与吊杆10分离,从而使导电杆9处于断路状态,从而对驱动轮2的动力来源进行中断;
当人员消失后,防撞梁5失去遮挡,此时处于压缩状态的复位弹簧12会通过连电板6将防撞梁5反推进行复位,从而实现连电板6与吊杆10再次接触,对驱动轮2进行供电;
当需要充电时,装置倒着向充电位置运动,使电源接口13与充电插口对齐,此时防撞梁5与墙壁接触后,会将防撞梁5向驱动电源7推动,从而对驱动轮2断电,此时装置仍然存在惯性,从而带动装置向后运动十厘米,当防撞梁5带动连电板6向驱动电源7运动时,可以带动压轴17在上固定管14的内腔向连通管16运动,从而将上固定管14、下固定管15和连通管16内的气体向推轴18推动,使推轴18右移,将电源接口13推出,插入充电接口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包括配重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架(1)的前后两端均传动连接有驱动轮(2),所述配重架(1)的顶端传动连接有摄像检测机构(3),所述配重架(1)的中部开设有安装腔(4),所述配重架(1)的左右两端均活动连接有防撞梁(5),所述防撞梁(5)靠近安装腔(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电板(6),所述安装腔(4)内腔的底面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源(7),所述驱动电源(7)的前后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杆(8)和导电杆(9),所述导电杆(9)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吊杆(10),所述驱动电源(7)的左右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定位轴(11),所述定位轴(11)的表面活动套接有复位弹簧(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配重架(1)的右端活动连接有电源接口(13),所述驱动电源(7)的右侧面固定安装有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所述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的左端固定安装有连通管(16),所述上固定管(14)和下固定管(15)的内腔分别活动连接有压轴(17)和推轴(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9)远离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支撑杆(8)的内腔中,所述导电杆(9)与驱动电源(7)和驱动轮(2)均为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弹簧(12)靠近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驱动电源(7)的左右两个侧面上,所述复位弹簧(12)远离安装腔(4)中心的一端固定安装在连电板(6)上。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轴(17)和推轴(18)的右端分别固定安装在连电板(6)的左端和电源接口(13)的左端上,所述电源接口(13)与驱动电源(7)之间电性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杆(9)位于防撞梁(5)的上方,所述吊杆(10)的底端位于防撞梁(5)的下方,所述吊杆(10)位于连电板(6)靠近安装腔(4)侧壁的一侧,所述连电板(6)与吊杆(10)接触。
CN202122835709.1U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0515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709.1U CN21650515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35709.1U CN21650515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505157U true CN216505157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303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35709.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6505157U (zh) 2021-11-18 2021-11-18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50515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9833821U (zh) 智能物流小车
CN203937526U (zh) Agv底盘的8自由度机械臂系统
CN209737595U (zh) 一种可无线充电的移动式机械臂小车
CN216505157U (zh) 一种可自动识别障碍物并防止倾倒的智能机器人
CN110604888A (zh) 一种消防机器车
CN112849284A (zh) 一种履带式巡检机器人
CN104959717A (zh) 一种防撞机器人焊枪
CN111805503A (zh) 一种山地果园用巡查四轮机器人
CN110624873A (zh) 一种应用于光伏电站光伏组件的自动清洗装置
CN212637225U (zh) 一种集电器跟随供电小车
CN211943571U (zh) 一种棉条桶搬运设备
CN108482177A (zh) 一种可自动插接的连接器
CN208314568U (zh) 一种室外巡逻机器人
CN111348157A (zh) 一种爬壁式激光清洗车
CN212580861U (zh) 一种输煤栈桥冲洗机器人
CN112019799A (zh) 一种消防侦查机器人系统
EP1153816A1 (en) Self-propelled cart usable in supermarkets and the like
CN212978343U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抓取机器人
CN210873858U (zh) 一种消防机器车
CN210554409U (zh) 一种智能仓储物品机器人
CN213262694U (zh) 一种微型摄像巡视车
CN211137136U (zh) 一种建构筑物的病害检测装置
CN218082725U (zh) 光伏板清扫设备
CN214238248U (zh) 性能较佳的双轮导盲机器人
CN211061901U (zh) 一种智能agv小车行进除障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20513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