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7643U -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7643U
CN216497643U CN202122925039.2U CN202122925039U CN216497643U CN 216497643 U CN216497643 U CN 216497643U CN 202122925039 U CN202122925039 U CN 202122925039U CN 216497643 U CN216497643 U CN 21649764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tailings
pipe
discharge
clean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25039.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伟明
陈荣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un Luming Mi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ichun Luming Mi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un Luming Mi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Yichun Luming Mi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25039.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764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764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764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anufacture And Refinement Of Metal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属于尾矿堆存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沉砂池壁顶处设置1台渣浆泵,渣浆泵泵送旋流器底流粗尾砂经沉砂输送管进入放矿主管道;沉砂池的溢流尾矿经溢流输送管至澄清池内;澄清池顶部安装絮凝剂添加筒,絮凝剂添加筒底部装橡胶软管通向澄清池内,橡胶软管上设有控制阀和流量计,澄清池内清液层经池壁上预留的溢流口进入清水池内;清水池的顶部设置清水泵,将清水池内清水经清水管输送至坝前放矿支管处稀释尾矿进行排放。本实用新型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的设备装置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适用性强,操作管理简便,应用范围广,能够满足各类尾矿库细粒尾矿安全堆存的要求。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属于尾矿堆存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上游法湿排尾矿库通常采用坝前水力冲积法放矿,这要求尾矿库纵深长、粗粒尾矿含量多、尾矿排放浓度低。但随着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的提出,企业在选矿厂将部分粗尾矿筛选进行综合利用,排入尾矿库尾矿颗粒通常偏细;为了节能通常采用尾矿高浓度输送上坝,但通常需要在坝上稀释至浓度35%以下排放入库。放矿时尾矿浓度太低,需要添加水量大,且粗颗粒不易在坝前沉积,尾矿被挟带较远影响尾矿澄清。尾矿库运行至中后期后库长通常较短,干滩长度与尾矿澄清距离矛盾突出。因此,寻找适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库长短、入库尾矿偏细情况的放矿装置对于企业正常生产意义重大。
目前,上游式湿排尾矿库为了适应入库尾矿偏细情况下子坝堆筑要求,通常选用水力旋流器组进行分级,粗尾矿堆筑子坝,溢流细尾矿排入库内。但这种放矿方法有一定局限性,具体表现如下:
(1)为了避免细颗粒在坝前沉积,旋流器溢流排入远离坝前的上游区域,但受库长较短的限制,加剧澄清困难。
(2)旋流器沉砂粗尾矿排放时浓度过大,不加水情况下流动性差,需要不停的移动放矿支管,操作不便利;如添加稀释水需要额外寻找水源。
(3)当坝轴线长时,旋流器台数过多、坝前管路多,作业场区较为杂乱;不同旋流器运行压力不同,尾矿分级差异性大,不利于渗流控制及堆积坝坡的安全稳定。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包括水力旋流器组、沉砂池、渣浆泵、沉砂输送管、溢流输送管、澄清池、絮凝剂添加筒、橡胶软管、控制阀、流量计、溢流口、清水池、固化剂料仓、清水泵、清水管、池底塑料管和拌和池,
水力旋流器组固定在沉砂池的上方,水力旋流器组沉砂口向下对准沉砂池的内部;沉砂池壁顶处设置渣浆泵,渣浆泵泵送旋流器底流粗尾砂经沉砂输送管进入放矿主管道,由放矿支管在坝前分散放矿;沉砂池的溢流尾矿经溢流输送管至澄清池内,溢流输送管上设置控制阀门一;澄清池内设置水位标尺,澄清池顶部安装絮凝剂添加筒,絮凝剂添加筒内装有絮凝剂溶液,絮凝剂添加筒底部设置橡胶软管通向澄清池内,橡胶软管上设有控制阀和流量计,澄清池内清液层经池壁上预留的溢流口进入清水池内,澄清池底部沉积的细尾矿经池底塑料管输送至拌和池,池底塑料管上设置控制阀门二,固化剂料仓经进料槽将固化剂料仓内的固化剂添加至拌和池内,拌和池内的底流尾矿和固化剂经人工拌和后运至库尾堆存;清水池的顶部设置清水泵,清水泵将清水池内清水经清水管输送至坝前放矿支管处稀释尾矿进行排放。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所述旋流器组由6-8台 FX350水力旋流器组成,水力旋流器并联组成旋流器组。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所述澄清池为两个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左右并排设置,澄清池内矿浆达到0.5m深后开启控制阀,澄清池内水面上升距池顶0.2~0.3m时,启用另外一个澄清池。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所述沉砂输送管和清水管均采用φ100橡胶软管;塑料管采用φ150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的设备装置具有较高的运行稳定性,对于细粒尾矿适用性强,操作管理简便,应用范围广,能够满足各类尾矿库细粒尾矿安全堆存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的装置总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的装置结构平面位置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的装置断面结构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1为水力旋流器组;2为沉砂池;3为渣浆泵;4为沉砂输送管;5 为溢流输送管;6为澄清池;7为絮凝剂添加筒;8为橡胶软管;9为控制阀;10为流量计;11为溢流口;12为清水池;13为固化剂料仓;14为清水泵;15为清水管;16为池底塑料管;17为拌和池;A为尾矿库滩面;B为稀释水;C为放矿支管;D为尾矿坝;E为排水井。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所涉及的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包括:
由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总平面布置示意图,并结合图2、图3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是由FX350水力旋流器组1、沉砂池2、渣浆泵3、沉砂输送管4、溢流输送管5、澄清池6、絮凝剂添加筒7、橡胶软管8、控制阀9、流量计10、溢流口11、清水池12、固化剂料仓13、清水泵14、清水管15、池底塑料管16和拌和池17构成。FX350水力旋流器组1 由6-8台旋流器并联组成,固定在沉砂池2的上方,沉砂口向下对准沉砂池2内部;沉砂池2 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沉砂池处设置1台渣浆泵3,用以泵送沉砂池内旋流器底流粗尾矿浆,渣浆泵3泵送粗尾砂经沉砂输送管4进入放矿主管道,由放矿支管在坝前分散放矿。溢流尾矿经溢流输送管5至澄清池6内,溢流输送管5上设置控制阀门一,澄清池6为两个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池内设置水位标尺,经过人工观察控制澄清池的使用;澄清池6顶部安装絮凝剂添加筒7,澄清池6底部拐角处预留圆形洞口,下部与池底塑料管连接,并设置控制阀门二;絮凝剂添加筒7内装有絮凝剂溶液,筒底部装橡胶软管8通向澄清池6内,橡胶软管上设有控制阀9和流量计10,用于控制絮凝剂添加量。澄清池内清液层经池壁上预留的溢流口11进入清水池12内,澄清池6底部沉积的细尾矿经池底塑料管 16输送至拌和池17,固化剂料仓13经进料槽将固化剂添加至拌和池17内,底流尾矿和固化剂经人工拌和后运至库尾堆存。清水池12为矩形钢筋混凝土矩形池体。池顶部设置清水泵14,将清水池内清水经清水管15输送至坝前放矿支管处稀释尾矿进行排放,清水管 15为φ100橡胶软管。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结构在实际应用中,应先在絮凝剂添加筒7和固化剂料仓13内装满相应材料备用。先启动启动旋流器组1,沉砂池内的溢流尾矿进入到澄清池内,通过控制阀门一控制澄清池6的启用,澄清池6先启用一个,澄清池6内矿浆达到0.5m深后开启控制阀9,直至澄清池内水面上升距池顶不小于 0.2m,关闭控制阀9,启用另外一个澄清池,当第一个澄清池6内溢流尾矿在絮凝剂作用下澄清后,将上部清液层经溢流口11进入清水池15内,上层清液层都流入清水池内后,打开澄清池底部的池底塑料管排出沉积的细尾矿,左右两个澄清池交替使用,当清水池内水深上升至0.8m后开启清水泵。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这些具体实施方式都是基于本实用新型整体构思下的不同实现方式,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

1.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包括水力旋流器组(1)、沉砂池(2)、渣浆泵(3)、沉砂输送管(4)、溢流输送管(5)、澄清池(6)、絮凝剂添加筒(7)、橡胶软管(8)、控制阀(9)、流量计(10)、溢流口(11)、清水池(12)、固化剂料仓(13)、清水泵(14)、清水管(15)、池底塑料管(16)和拌和池(17),
水力旋流器组(1)固定在沉砂池(2)的上方,水力旋流器组(1)沉砂口向下对准沉砂池(2)的内部;沉砂池(2)壁顶处设置渣浆泵(3),渣浆泵(3)泵送旋流器底流粗尾砂经沉砂输送管(4)进入放矿主管道,由放矿支管在坝前分散放矿;沉砂池(2)的溢流尾矿经溢流输送管(5)至澄清池(6)内,溢流输送管(5)上设置控制阀门一;澄清池(6)内设置水位标尺,澄清池(6)顶部安装絮凝剂添加筒(7),絮凝剂添加筒(7)内装有絮凝剂溶液,絮凝剂添加筒(7)底部设置橡胶软管(8)通向澄清池(6)内,橡胶软管(8)上设有控制阀(9)和流量计(10),澄清池(6)内清液层经池壁上预留的溢流口(11)进入清水池(12)内,澄清池(6)底部沉积的细尾矿经池底塑料管(16)输送至拌和池(17),池底塑料管(16)上设置控制阀门二,固化剂料仓(13)经进料槽将固化剂料仓(13)内的固化剂添加至拌和池(17)内,拌和池(17)内的底流尾矿和固化剂经人工拌和后运至库尾堆存;清水池(12)的顶部设置清水泵(14),清水泵(14)将清水池(12)内清水经清水管(15)输送至坝前放矿支管处稀释尾矿进行排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流器组(1)由6-8台FX350水力旋流器组成,水力旋流器并联组成旋流器组(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澄清池(6)为两个矩形钢筋混凝土结构池体,左右并排设置,澄清池(6)内矿浆达到0.5m深后开启控制阀(9),澄清池(6)内水面上升距池顶0.2~0.3m时,启用另外一个澄清池(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沉砂输送管(4)和清水管(15)均采用φ100橡胶软管;塑料管(16)采用φ150橡胶软管。
CN202122925039.2U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Active CN21649764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5039.2U CN216497643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25039.2U CN216497643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7643U true CN216497643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463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25039.2U Active CN216497643U (zh) 2021-11-26 2021-11-26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764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929683B (zh) 一种基于深锥浓密机的全尾膏体充填和堆存联合处置方法
CN104030536B (zh) 一种环保疏浚底泥一体化机械深度干化系统
CN204851123U (zh) 一种移动式固控系统
CN106854024A (zh) 一种油田、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CN105525945B (zh) 一种高浓度全尾砂胶结连续充填装置及填充方法
CN105668740A (zh)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CN208294565U (zh) 尾砂料浆充填系统
CN216497643U (zh) 一种用于上游式湿排尾矿库细粒尾矿堆存装置
CN205297644U (zh) 一种非煤矿山的高浓度全尾砂胶结连续充填装置
CN204769204U (zh) 池填法筑坝渣浆输送装置
CN203960024U (zh) 一种环保疏浚底泥一体化机械深度干化系统
CN209478553U (zh) 一种泥浆水调配装置及高浓度泥浆水回用系统
CN103203124B (zh) 一种尾矿脱水工艺及装置
CN206580678U (zh) 一种油田、气田压裂返排液处理系统
CN115945289A (zh) 石灰乳制备及泵管添加系统及方法
CN205590382U (zh) 一体化洗砂废水回用装置
CN104355513A (zh) 一种通沟污泥水力分离装置及方法
CN210289798U (zh) 一种注浆系统
CN114109487A (zh) 一种粗粒级全尾砂膏体充填方法
CN204211618U (zh) 一种通沟污泥水力分离装置
CN208260972U (zh) 一种稀土尾矿回收再利用系统
CN205842219U (zh) 一种用于泥浆输送的装置
CN103936345A (zh) 一种尾矿充填料浆制备的方法和系统
CN215924737U (zh) 一种基于多级旋流系统的泥浆处理装置
CN216642199U (zh) 全尾砂粗细分仓稳定充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