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7468U - 多功能联动玩具 - Google Patents

多功能联动玩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7468U
CN216497468U CN202122092437.0U CN202122092437U CN216497468U CN 216497468 U CN216497468 U CN 216497468U CN 202122092437 U CN202122092437 U CN 202122092437U CN 216497468 U CN216497468 U CN 21649746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ejection
locking
piece
main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092437.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德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ofei Anim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ofei Anim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ofei Anim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Alpha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ofei Animation Cultur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092437.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746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746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7468U/zh
Priority to PCT/CN2022/113384 priority patent/WO2023030029A1/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HTOYS, e.g. TOPS, DOLLS, HOOPS OR BUILDING BLOCKS
    • A63H33/00Other toys
    • A63H33/18Throwing or slinging toys, e.g. flying disc toy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联动玩具,包括:主体;可多次变形的变形体,变形体设置于主体;多个弹射机构,多个弹射机构均设于主体,多个弹射机构均用于连接第一玩具,弹射机构可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弹离主体;解锁机构,解锁机构设于主体且用于锁止或解锁变形体,解锁机构解锁变形体时,变形体依次实现多次变形,在变形体变形完成后变形体触发弹射机构解锁,以使弹射机构将第一玩具弹离主体。由此,通过变形体、弹射机构和解锁机构配合,解锁机构解锁变形体时,变形体可以进行多次变形,并且,变形体变形后可以触发弹射机构解锁,以将第一玩具弹射出去,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的可玩性较高,能够带给玩家惊喜,可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Description

多功能联动玩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联动玩具。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现有的主流联动玩具,一般都是玩具主体以及可分离的设置在玩具主体上的分离件,当玩具主体被触发后,该分离件就被弹射分离出去,而且分离后的玩具主体不会在有任何的动作变化,比如自动加速、自动翻转变形等,因此,该玩具主体其实就是一个发射载体而已,缺乏可玩性,不能给玩家带来惊喜。
并且,现有的合体式组合玩具,一般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玩具进行组合,但这类玩具在组合后,是没有任何通过联动操作实现自动分离的功能的,要分离需要手动去拆卸;而且拆卸下来后的单体玩具最多也仅是可以实现部件的转动变形,同样该转动变形也是手动去操作实现的,无法自动进行一连串相应的动作变化(如行走、变形、射击等)。因此,该类玩具的玩耍趣味性也不高,难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多功能联动玩具,该多功能联动玩具的可玩性较高,能够带给玩家惊喜,可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包括:主体;可多次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形体设置于所述主体;多个弹射机构,所述多个弹射机构均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多个弹射机构均用于连接第一玩具,所述弹射机构可将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设于所述主体且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所述解锁机构解锁所述变形体时,所述变形体依次实现多次变形,在所述变形体变形完成后所述变形体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以使所述弹射机构将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多功能联动玩具,通过变形体、弹射机构和解锁机构配合,解锁机构解锁变形体时,变形体可以进行多次变形,并且,变形体变形后可以触发弹射机构解锁,以将第一玩具弹射出去,动作连贯且多样化,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的可玩性较高,能够带给玩家惊喜,可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触发滑块和第一锁块,所述触发滑块和所述第一锁块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锁块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所述第一锁块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一锁止位置,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在所述第一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块锁止所述变形体,所述触发滑块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锁块从所述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推杆和第二锁块,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二锁块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锁块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所述第二锁块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二解锁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第二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在所述第二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块锁止所述变形体,所述触发滑块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块从所述第二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变形体设有翘板,所述变形体在所述触发滑块的驱动下实现前半程的变形过程中,所述翘板适于驱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第二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实施后半程的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还包括:推块,所述推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变形体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变形体设有凸起部,所述变形体的所述一端相对所述主体转动时,所述凸起部适于驱动所述推块移动以使所述推块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推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推块,所述凸起部适于驱动所述转动块以使所述转动块驱动所述推块移动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件和弹射锁杆,所述弹射件在回位和出位之间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弹射锁杆用于将所述弹射件锁固在所述回位,所述推块适于驱动所述弹射锁杆解锁所述弹射件,所述弹射件被解锁时朝向所述出位运动以将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弹射锁杆和所述主体之间,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转动块分离时所述弹性复位件适于驱动所述弹射锁杆朝向靠近所述弹射件方向运动以将所述弹射件锁固在所述回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还包括:推射件和蓄能件,所述变形体设有限位杆,所述推射件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三锁止位置和第三解锁位置,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限位配合时将所述推射件限位在所述第三锁止位置,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分离后所述推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解锁位置以将所述主体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所述主体;所述蓄能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和所述推射件之间,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分离后所述蓄能件驱动所述推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还包括:延时触发装置,所述延时触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推射件的推射速度小于所述弹射机构的弹射速度。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所述主体具有触发位,所述触发滑块的部分结构伸至所述触发位,当第二玩具靠近或接触或结合至所述触发位时触发所述触发滑块驱动所述第一锁块移动。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未变形时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未变形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一次变形时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一次变形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一次变形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二次变形时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二次变形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的未设置变形体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射机构、解锁机构、延时触发装置和推射件的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射机构、解锁机构、延时触发装置和推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射机构、解锁机构、延时触发装置和推射件的另一个角度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A处的放大图;
图1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推块和转动块的装配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弹射锁杆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述的另一个弹射锁杆示意图。
附图标记:
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第一玩具1;
主体10;推块11;转动块111;第一导向块112;第一导向斜面1121;触发位12;磁力件13;
变形体20;第一变形本体21;翘板211;第二变形本体22;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凸起部2221;限位杆2223;第三子变形本体223;
弹射机构30;弹射件31;锁止配合缺口311;弹射锁杆32;第二导向块322;第二导向斜面3221;弹性复位件33;
解锁机构40;触发滑块41;第一锁块42;推杆43;第二锁块44;
推射件50;蓄能件51;
延时触发装置60;配合件61;齿条611;第一啮合齿612;
中间连接件62;中间齿轮621;第二啮合齿622;
延时件63;齿轮6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图1-图16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联动玩具100。
如图1-图16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包括:主体10、解锁机构40、多个弹射机构30和可多次变形的变形体20。
其中,变形体20设置在主体10上,多个弹射机构30均设置在主体10上,多个弹射机构30均能够用于连接第一玩具1,弹射机构30能够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解锁机构40设置在主体10上,解锁机构40能够锁止变形体20,解锁机构40还能够解锁变形体20,当解锁机构40解锁变形体20时,变形体20能够依次实现多次变形,在变形体20变形完成后,变形体20能够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弹射机构30能够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可以理解的是,当弹射机构30未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时,第一玩具1和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可以共同构造出一个大型的玩具,例如,第一玩具1和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可以共同构造出一个具有大车造型的玩具,从而可以使得第一玩具1和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共同构造出的大型玩具看起来更加威武和炫酷,有利于提高玩家的青睐程度。
可选地,第一玩具1可以为车型玩具,第一玩具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一个,或者第一玩具1的数量也可以设置为多个,本申请对第一玩具1的具体数量不作限制,在本申请中,均以第一玩具1为两个进行描述,但并不代表第一玩具1的数量仅能设置为两个。弹射机构30的数量可以与第一玩具1的数量相同,当第一玩具1的数量设置为两个时,弹射机构30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并且,两个弹射机构30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玩具1连接设置,两个弹射机构30均可以将与其相连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优选地,两个弹射机构30可以联动设置,这样设置可以保证两个弹射机构30能够在同一时间将与其相连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较高。
可以理解的是,当弹射机构30未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并且,解锁机构40锁止变形体20时,第一玩具1和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共同构造出的大型玩具可以如常规玩具那样玩耍。当解锁机构40解锁变形体20时,变形体20可以进行多次变形,从而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较高,可以给玩家带来惊喜。当变形体20多次变形完成后,变形体20能够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具体地,当弹射机构30设置为两个时,变形体20能够同时触发两个弹射机构30解锁,两个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同时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玩耍趣味性较高,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现有技术中,联动玩具一般都是玩具主体以及可分离的设置在玩具主体上的分离件,当玩具主体被触发后,该分离件就被弹射分离出去,而且分离后的玩具主体不会在有任何的动作变化,比如自动加速、自动翻转变形等,因此,该玩具主体其实就是一个发射载体而已,缺乏可玩性,不能给玩家带来惊喜。
并且,现有的合体式组合玩具,一般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玩具进行组合,但这类玩具在组合后,是没有任何通过联动操作实现自动分离的功能的,要分离需要手动去拆卸;而且拆卸下来后的单体玩具最多也仅是可以实现部件的转动变形,同样该转动变形也是手动去操作实现的,无法自动进行一连串相应的动作变化(如行走、变形、射击等)。因此,该类玩具的玩耍趣味性也不高,难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而在本申请中,通过变形体20、弹射机构30和解锁机构40配合,当弹射机构30未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并且,解锁机构40锁止变形体20时,第一玩具1和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共同构造出一个整体造型更加酷炫的大型玩具,具有摆设和收藏价值。而且,通过在主体10上设置解锁机构40,当解锁机构40解锁变形体20时,变形体20可以进行多次变形,从而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较高,可以给玩家带来惊喜。
此外,通过设置多个弹射机构30,当变形体20多次变形完成后,变形体20能够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主体10,从而不需要玩家手动拆卸第一玩具1来实现分离,使得第一玩具1与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分离更加便捷和有趣。
本申请的多功能联动玩具100不仅可以作为组装的合体玩具玩耍,还可以作为射击类玩具玩耍,而且还具有变形的功能,从而使得本申请的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给玩家不断的带来惊喜。本申请对现有的玩具进行了创新设计,加入了射击、变形等功能,仅需要简单的操作让其实现触发,即可以使得多功能联动玩具100执行变形、弹出第一玩具1等一连串动作,动作连贯炫酷,趣味性强,能获得更多玩家的青睐。
由此,通过变形体20、弹射机构30和解锁机构40配合,解锁机构40解锁变形体20时,变形体20可以进行多次变形,并且,变形体20变形后可以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以将第一玩具1弹射出去,动作连贯且多样化,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较高,能够带给玩家惊喜,可以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解锁机构40可以包括触发滑块41和第一锁块42,触发滑块41和第一锁块42均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上,并且,触发滑块41和第一锁块42均可以相对于主体10移动,第一锁块42可以用于锁止变形体20,第一锁块42还可以用于解锁变形体20,触发滑块41可以驱动第一锁块42移动,以使第一锁块42解锁变形体20。
可选地,变形体20的外形可以构造为各种形状,例如,变形体20的外形可以构造为猛兽的造型,变形体20的外形也可以构造为神兽的造型,变形体20的外形还可以构造为人偶造型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本申请以变形体20的外形构造为东方神龙(中国龙)的造型为例进行说明。
可选地,如图1-图7所示,变形体20可以包括第一变形本体21和第二变形本体22,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构造为中国龙造型的龙头结构,第二变形本体22可以构造为中国龙造型的龙身结构,第一变形本体21与第二变形本体22可以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变形本体21与第二变形本体22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可以驱动第一变形本体21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具体地,第一锁块42可以用于锁止或者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当第一锁块42锁止第一变形本体21时,第一变形本体21被限制在主体10上无法运动,当第一锁块42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时,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此时,能够营造出龙头逐渐抬起的感觉(如图4和图5所示),能够使得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具有炫酷的造型,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玩家的青睐(此为一次变形)。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第一锁块42可以从第一锁止位置向后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第一锁块42相对于主体10可以具有第一解锁位置,第一锁块42相对于主体10还可以具有第一锁止位置,当第一锁块42位于第一解锁位置时,第一锁块42解锁变形体20,此时,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当第一锁块42位于第一锁止位置时,第一锁块42锁止变形体20,此时,第一变形本体21被限制在主体10上无法运动。
触发滑块41能够驱动第一锁块42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以实现第一锁块42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的过程,由此,玩家仅需要触发触发滑块41,就可以实现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的过程,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容易上手,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受到更多玩家的喜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图7、图9-图11所示,解锁机构40还可以包括推杆43和第二锁块44,推杆43和第二锁块44均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上,并且,推杆43和第二锁块44均可以相对于主体10移动,第二锁块44可以用于锁止变形体20,第二锁块44还可以用于解锁变形体20,变形体20上可以设置有翘板211,变形体20在触发滑块41的驱动下实现前半程的变形过程中(即上述的一次变形过程中),翘板211能够驱动推杆43运动,以使推杆43推动第二锁块44移动,以使第二锁块44解锁变形体20,以使变形体20能够实施后半程的变形(即下文所述的二次变形过程,即第二变形本体22的变形)。
可选地,如图1-图7所示,第二变形本体22可以包括多个子变形本体,例如,第二变形本体22可以包括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和第三子变形本体223,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一端可以与主体10通过第二转轴连接,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与主体10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二扭簧,第二扭簧可以驱动整个变形体20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并且,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的一端可以与第一变形本体21通过第一转轴连接,第一子变形本体221与第一变形本体21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一扭簧,第一扭簧可以驱动第一变形本体21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
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的另一端和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另一端可以与第三子变形本体223连接,并且,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的另一端与第三子变形本体223可以通过第三转轴连接,第三子变形本体223与第一子变形本体221之间可以连接有第三扭簧,第三扭簧可以驱动第一子变形本体221和第一变形本体21绕第三转轴的轴线转动。
具体地,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变形本体21上可以设置有翘板211,翘板211可以设置在第一变形本体21的与第一子变形本体221连接的一端,当第一锁块42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时,第一变形本体21能够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第一变形本体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变形本体21上设置的翘板211能够驱动推杆43运动,推杆43运动时能够推动第二锁块44移动,以使第二锁块44解锁第二变形本体22。
可选地,推杆43与第二锁块44可以构造为一体件,或者推杆43与第二锁块44也可以为分体件,并且,第二锁块44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第二锁块44与推杆43可以构造为一体件,或者两个第二锁块44与推杆43也可以为分体件。其中一个第二锁块44可以用于锁止或者解锁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另一个第二锁块44可以用于锁止或者解锁第一子变形本体221。当第一变形本体21上设置的翘板211驱动推杆43推动两个第二锁块44移动,以使两个第二锁块44同时解锁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第一子变形本体221时,整个变形体20可以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同时第一子变形本体221和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三转轴的轴线转动,此时,能够营造出整个东方神龙(中国龙)在腾起的感觉,能够使得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具有更加炫酷的造型,从而能够获得更多玩家的青睐(此为二次变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第二锁块44相对于主体10可以具有第二解锁位置,第二锁块44相对于主体10还可以具有第二锁止位置,当第二锁块44位于第二解锁位置时,第二锁块44能够解锁变形体20,此时,整个变形体20可以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并且,第一子变形本体221和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三转轴的轴线转动,当第二锁块44位于第二锁止位置时,第二锁块44能够锁止变形体20,此时,第二变形本体22被限制在主体10上无法运动。
其中,触发滑块41能够驱动第二锁块44从第二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二解锁位置。具体地,触发滑块41能够先驱动第一锁块42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以实现第一锁块42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的过程,在第一变形本体21被解锁后,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第一变形本体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变形本体21上设置的翘板211能够驱动推杆43运动,推杆43运动时能够将第二锁块44从第二锁止位置推动至第二解锁位置,以实现第二锁块44解锁第二变形本体22的过程。
由此,玩家仅需要触发触发滑块41,就可以实现解锁整个变形体20的过程,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更加容易上手,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更加受玩家的喜爱。
可以理解的是,在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第二锁块44可以从第二锁止位置向前移动至第二解锁位置。并且,在图3所示的左右方向,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第一变形本体21和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依次间隔设置,具体地,从图4所示的右侧至左侧,第一子变形本体221、第一变形本体21和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依次间隔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整个变形体20的变形过程和变形方式仅为示例性描述,并不代表本申请的变形体20仅限于上述情况,例如,多个变形本体之间也可以通过除转轴之外的其他连接件连接,多个变形本体之间也可以通过除扭簧之外的其他驱动件驱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2和图14所示,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还可以包括:推块11,推块11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上,并且,推块11相对于主体10可以移动,变形体20的一端可以与主体10连接设置,变形体20上可以设置有凸起部2221,变形体20的一端相对于主体10转动时,凸起部2221能够推动推块11移动,推块11移动时能够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具体地,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一端可以与主体10连接设置,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与主体10连接的一端可以设置有凸起部2221,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一端相对于主体10转动时,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能够推动推块11移动,以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由此,当变形体20多次变形完成后,变形体20能够通过推块11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玩耍趣味性较高,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2和图14所示,推块11上可以设置有转动块111,转动块111相对于推块11可以转动,凸起部2221可以驱动转动块111以使转动块111驱动推块11移动,以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一端相对于主体10转动时,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可以驱动转动块111运动,以使转动块111驱动推块11移动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这样设置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结构形式合理,可以使凸起部2221能够可靠的驱动推块11移动以使推块11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变形过程以及弹射过程衔接顺畅。
可选地,转动块111可以构造为单向转动块111,当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驱动转动块111运动时,转动块111不会转动,当转动块111复位时,转动块111能够转动复位,这样设置可以避免转动块111复位时卡住,可以使转动块111能够顺畅的进行复位。
可选地,凸起部2221上可以设置有装配槽,在变形体20变形完成后,转动块111的部分结构可以伸入装配槽内。具体地,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能够可以驱动转动块111,在变形体20变形完成后,转动块111的至少部分结构能够伸入到装配槽内,这样设置可以将变形体20的造型固定为变形完成后的造型,可以避免变形体20自动恢复为未变形的状态,从而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保持威猛、炫酷的造型。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弹射机构30可以包括:弹射件31和弹射锁杆32,其中,弹射件31可以设置在主体10上,弹射件31可以在回位和出位之间活动,弹射锁杆32可以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推块11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解锁弹射件31,弹射件31被解锁时可以朝向出位运动以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一端相对于主体10转动时,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能够可以驱动转动块111转动,以使转动块111驱动推块11移动,以使推块11驱动弹射锁杆32解锁弹射件31.具体地,在图9所示的前后方向,转动块111能够驱动推块11向后移动,推块11向后移动时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解锁弹射件31。
可选地,如图10-图12所示,弹射件31上可以设置有锁止配合缺口311,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可以伸入锁止配合缺口311内以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当推块11向后移动时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离开锁止配合缺口311以解锁弹射件31,弹射件31被解锁后可以朝向出位运动以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可选地,弹射件31上可以设置有动力输出件,当推块11驱动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离开锁止配合缺口311内后,弹射件31解锁,此时,动力输出件能够给弹射件31提供动力,以使弹射件31能够朝向出位运动,以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通过设置动力输出件,可以驱动弹射件31能够朝向出位运动,并且,动力输出件能够给第一玩具1提供一定的初速度,以使第一玩具1离开主体10后具有较快的移动速度。
可选地,动力输出件可以构造为弹簧,弹簧可以始终处于压缩状态,即弹簧始终能够给弹射件31提供向出位运动的驱动力,当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伸入锁止配合缺口311内以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时,弹射件31无法移动,当推块11驱动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离开锁止配合缺口311内后,弹射件31解锁。此时,在弹簧的驱动力的作用下,弹射件31能够朝向出位运动,以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如此设置可以避免弹射件31未被解锁时,弹射件31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从而可以保证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执行变形、弹出第一玩具1等一连串动作,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具有较强的趣味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4-图16所示,推块1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导向块112,第一导向块112可以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121,弹射锁杆32上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块322,第二导向块322可以具有第二导向斜面3221,第二导向斜面3221能够与第一导向斜面1121配合,推块11朝向弹射锁杆32移动时,推块11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朝向远离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以使弹射锁杆32解锁弹射件31。
可选地,当第一玩具1设置为两个时,推块11上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导向块112,两个第一导向块112上均可以具有第一导向斜面1121,并且,弹射锁杆32和弹射件31的数量可以设置为两个,两个弹射件31可以分别用于将两个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两个弹射锁杆32可以分别用于锁固两个弹射件31。并且,两个弹射锁杆32上均可以设置有第二导向斜面3221,两个第二导向斜面3221可以分别与两个第一导向斜面1121配合。
当推块11朝向弹射锁杆32移动时,由于第二导向斜面3221与第一导向斜面1121的配合,推块11能够驱动两个弹射锁杆32朝向远离其锁固的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也可以理解为,推块11能够驱动两个弹射锁杆32相互靠拢,此时,两个弹射锁杆32的部分结构均可以离开对应的锁止配合缺口311,以将两个弹射件31解锁,两个弹射件31被解锁后均可以朝向出位运动以将两个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
这样设置能够可靠的通过推块11驱动弹射锁杆32运动以解锁弹射件31,并且,通过驱动一个推块11运动能够同时解锁两个弹射锁杆32,可以降低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制造难度,可以提高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生产效率。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弹射机构30还可以包括弹性复位件33,弹性复位件33可以连接在弹射锁杆32和主体10之间,当凸起部2221与转动块111分离时,弹性复位件33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朝向靠近弹射件31方向运动,以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
需要理解的是,当推块11驱动弹射锁杆32朝向远离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时,弹性复位件33会被压缩在弹射锁杆32和主体10之间,当凸起部2221未与转动块111分离时,推块11无法移动至未被驱动时的位置(即推块11无法复位),此时弹性复位件33不能够驱动弹射锁杆32朝向靠近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
当凸起部2221与转动块111分离时,弹性复位件33可以驱动弹射锁杆32朝向靠近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以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并且,弹射锁杆32朝向靠近弹射件31的方向运动时,通过第二导向斜面3221与第一导向斜面1121的配合,弹射锁杆32可以驱动推块11移动至未被驱动时的位置,以使推块11复位。由此,通过设置弹性复位件33,能够实现弹射锁杆32和推块11的复位,并且,能够将弹射件31锁固在回位,以便于玩家再次玩耍多功能联动玩具10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8-图12所示,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还可以包括推射件50,变形体20可以设置有限位杆2223,推射件50相对于主体10可以具有第三解锁位置,推射件50相对于主体10还可以具有第三锁止位置,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限位配合时能够将推射件50限位在第三锁止位置,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推射件50可以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以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其中,限位杆2223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具体地,限位杆2223可以设置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的与主体10连接的一端的下方,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被锁止时,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限位配合,此时,推射件50被限位在第三锁止位置,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被解锁后,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可以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限位杆2223会与推射件50分离,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推射件50可以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以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具体地,触发滑块41能够先驱动第一锁块42从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第一解锁位置,以实现第一锁块42解锁第一变形本体21的过程,在第一变形本体21被解锁后,第一变形本体21可以绕第一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第一变形本体21转动的过程中,第一变形本体21上设置的翘板211能够驱动推杆43运动,推杆43运动时能够将第二锁块44从第二锁止位置推动至第二解锁位置,以实现第二锁块44解锁第二变形本体22的过程。
在第二变形本体22被解锁后,第二变形本体22的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可以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并且,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能够驱动推块11移动,以使推块11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而且,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限位杆2223能够与推射件50分离,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推射件50能够从第三锁止位置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以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由此,当变形体20多次变形完成后,变形体20能够通过推块11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与其连接的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并且,变形体20还能够使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以使推射件50能够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从而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玩耍趣味性更高,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获得玩家的长期青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2所示,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还可以包括蓄能件51,蓄能件51可以连接在主体10和推射件50之间,当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蓄能件51可以驱动推射件50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
可选地,蓄能件51可以构造为弹簧,当推射件50位于第三锁止位置时,蓄能件51可以处于压缩状态,当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蓄能件51可以驱动推射件50从第三锁止位置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以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通过设置蓄能件51,可以为推射件50的运动提供驱动力,从而当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推射件50能够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图13所示,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还可以包括:延时触发装置60,延时触发装置60可以用于控制推射件50的推射速度小于弹射机构30的弹射速度。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被解锁后,第二子变形本体222可以绕第二转轴的轴线转动,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凸起部2221能够驱动推块11移动,以使推块11触发弹射机构30解锁,弹射机构30解锁后能够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并且,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第二子变形本体222上设置的限位杆2223能够与推射件50分离,限位杆2223与推射件50分离后,推射件50能够从第三锁止位置运动至第三解锁位置以将主体10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换句话说,在第二子变形本体222转动的过程中,弹射机构30能够将第一玩具1弹离主体10,并且,推射件50能够将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而通过设置延时触发装置60,可以使推射件50延迟推射第二玩具,从而可以降低玩耍多功能联动玩具100时的玩耍节奏,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更高,可以给玩家带来惊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延时触发装置60包括:配合件61和延时件63。其中,配合件61设置在推射件50上,延时件63安装在主体10上,并且,延时件63能够与配合件61配合。
配合件61在推射件50执行推射动作的行程中(即推射件50推射第二玩具的过程中),配合件61能够先与延时件63配合连接,然后配合件61能够与延时件63脱离连接,配合件61与延时件63配合连接时,在延时件63的作用下,推射件50的推射速度会降低,配合件61与延时件63脱离连接后,推射件50能够恢复原始推射速度并将第二玩具推射出主体10。
如此设置可以使推射件50延迟推射第二玩具,从而可以降低玩耍多功能联动玩具100时的玩耍节奏,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的可玩性更高,可以给玩家带来惊喜。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延时触发装置60还可以包括中间连接件62,中间连接件62可以设置于主体10,中间连接件62可以位于配合件61和延时件63之间,并且中间连接件62能够在配合件61和延时件63之间传递动力。可以理解的是,在推射件50执行推射动作的行程中,配合件61可以通过中间连接件62与延时件63连接,从而可以使配合件61与延时件63之间的动力传递顺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2和图13所示,中间连接件62相对于主体10可以活动,并且,中间连接件62可以远离延时件63运动,或者,中间连接件62可以靠近延时件63运动,在推射件50推射第二玩具的方向(即图13所示的前方),配合件61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连接时适于带动中间连接件62朝向延时件63移动,以使延时件63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
可以理解的是,在推射件50朝向图13所示的前方运动时,配合件61能够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连接,并且,配合件61能够带动中间连接件62移动,以使中间连接件62朝向延时件63移动(即使中间连接件62朝向图13所示的前方移动),当延时件63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后,延时件63能够阻挡中间连接件62移动,即此时中间连接件62无法继续朝向图13所示的前方移动,并且,此时中间连接件62同时与延时件63和配合件61啮合。
在蓄能件51的驱动下,推射件50能够继续朝向图13所示的前方移动,此时,在延时件63的作用下,推射件50的移动速度会变慢,从而可以使推射件50延迟推射第二玩具,这样设置能够使推射件50延迟推射第二玩具,可以保证延时触发装置60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推射件50复位移动时,配合件61可以与中间连接件62连接,并且,配合件61可以带动中间连接件62朝向远离延时件63的方向移动。这样设置可以避免推射件50复位时卡住,可以使推射件50的复位过程顺畅,从而可以提高玩家的玩耍体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配合件61可以构造为齿条611,中间连接件62可以构造为中间齿轮621,延时件63可以构造为内设有阻尼件的齿轮631。这样设置可以使配合件61、中间连接件62和延时件63的结构形式合理,可以保证延时触发装置60的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配合件61可以构造为顶杆,延时件63可以构造为气动件,顶杆顶抵气动件的气缸或者活塞时,会挤压内部气体逐渐排除,当气体排完后会触发整个气动件远离或者偏离顶杆的行进路径,在挤压气体过程中推射速度会减慢,可选地,可以在气缸底部设置触发解锁件,活塞碰触到触发解锁件就会使解锁件解锁气动件,气动件就能够远离或者偏离顶杆的行进路径。并且,可以在活塞和气缸之间设置弹簧,弹簧在排气过程中会被逐渐压缩,当顶杆与气动件脱离时,弹簧的弹性力可以使活塞和气缸相对复位。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配合件61可以构造为挡片,延时件63可以构造为可压缩的海绵,挡片可以通过转动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推射件50上,并且转动轴上可以设置有扭簧,挡片刚开始接触并挤压海绵时,由于其受到的阻力小于扭簧的力,挡片不会发生偏转,而是持续挤压海绵,同时速度会变慢,当其受到的阻力大于扭簧的力时,挡片会发生偏转并从海绵的旁边擦肩而过以实现推射过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配合件61可以设置于推射件50的表面,具体地,配合件61可以设置于推射件50的与中间连接件62相对的表面,如此设置在推射件50推射第二玩具的过程中,可以保证配合件61能够顺利的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从而可以避免由于配合件61未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而导致延时触发装置60未发挥作用的情况出现。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主体10上可以设置有导向槽,安装轴可以安装在导向槽内,安装轴可以在导向槽内移动,中间连接件62可以安装在安装轴上,并且,中间连接件62可以绕安装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导向槽可以用于引导中间连接件62朝向延时件63移动。通过设置导向槽,可以对中间连接件62的移动方向进行限制,可以保证中间连接件62能够朝向延时件63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延时触发装置60的工作可靠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配合件61上可以设置有第一啮合齿612,中间连接件62的周向外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二啮合齿622,第二啮合齿622能够与第一啮合齿612啮合。在推射件50推射第二玩具的过程中,配合件61的第一啮合齿612能够与中间连接件62的第二啮合齿622啮合,这样设置可以保证配合件61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阻尼件可以为阻尼油,或者,阻尼件也可以为阻尼弹簧,通过阻尼件的阻尼作用,可以使推射件50延迟推射第二玩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配合件61与推射件50可以一体成型,即配合件61与推射件50构造为一体成型件,一体成型件结构强度好,如此设置能够提升配合件61与推射件50的连接可靠性,可以防止配合件61与推射件50分离。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13所示,延时件63可以安装于主体10,并且,延时件63相对于主体10不能移动,这样设置当延时件63与中间连接件62啮合后,可以保证延时件63能够阻挡中间连接件62移动,可以避免中间连接件62在与延时件63啮合后继续移动,从而可以保证延时触发装置60的使用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图11和图12所示,主体10可以具有触发位12,触发滑块41的部分结构可以伸至触发位12,当第二玩具靠近或者接触或者结合至触发位12时能够触发触发滑块41驱动第一锁块42移动。
可选地,多功能联动玩具100可以具有吸物触发的功能,第二玩具靠近或者接触或者结合至触发位12时,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将第二玩具吸附在触发位12上,当第二玩具位于触发位12时,第二玩具能够触发触发滑块41驱动第一锁块42移动,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能够依次执行变形体20多次变形、弹射机构30弹出第一玩具1、推射件50推射出第二玩具的过程。
可选地,第二玩具可以构造为玩具币,主体10上可以设置有磁力件13(例如磁铁),磁力件13能够吸附第二玩具,以将第二玩具吸附在触发位12上。这样设置通过将第二玩具靠近或者接触或者结合至触发位12,就可以使多功能联动玩具100依次执行变形体20多次变形、弹射机构30弹出第一玩具1、推射件50推射出第二玩具的过程,动作连贯炫酷,趣味性强,能获得更多玩家的青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还可以通过其它方式触发触发滑块41驱动第一锁块42移动,例如,可以通过按键触发、碰撞触发、行程触发等方式触发触发滑块41驱动第一锁块42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第二特征”可以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1)

1.一种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
可多次变形的变形体,所述变形体设置于所述主体;
多个弹射机构,所述多个弹射机构均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多个弹射机构均用于连接第一玩具,所述弹射机构可将与其连接的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
解锁机构,所述解锁机构设于所述主体且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所述解锁机构解锁所述变形体时,所述变形体依次实现多次变形,在所述变形体变形完成后所述变形体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以使所述弹射机构将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触发滑块和第一锁块,所述触发滑块和所述第一锁块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锁块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
所述第一锁块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一解锁位置和第一锁止位置,在所述第一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在所述第一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一锁块锁止所述变形体,所述触发滑块适于驱动所述第一锁块从所述第一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解锁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解锁机构还包括:推杆和第二锁块,所述推杆和所述第二锁块均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锁块用于锁止或解锁所述变形体,所述第二锁块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二解锁位置和第二锁止位置,在所述第二解锁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在所述第二锁止位置时所述第二锁块锁止所述变形体,所述触发滑块适于驱动所述第二锁块从所述第二锁止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解锁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体设有翘板,所述变形体在所述触发滑块的驱动下实现前半程的变形过程中,所述翘板适于驱动所述推杆推动所述第二锁块移动以使所述第二锁块解锁所述变形体实施后半程的变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块,所述推块可移动地设于所述主体,所述变形体的一端可转动地与所述主体连接,所述变形体设有凸起部,所述变形体的所述一端相对所述主体转动时,所述凸起部适于驱动所述推块移动以使所述推块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块设有转动块,所述转动块可转动地设于所述推块,所述凸起部适于驱动所述转动块以使所述转动块驱动所述推块移动触发所述弹射机构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包括:弹射件和弹射锁杆,所述弹射件在回位和出位之间可活动地设置在所述主体上,所述弹射锁杆用于将所述弹射件锁固在所述回位,所述推块适于驱动所述弹射锁杆解锁所述弹射件,所述弹射件被解锁时朝向所述出位运动以将所述第一玩具弹离所述主体。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射机构还包括:弹性复位件,所述弹性复位件连接在所述弹射锁杆和所述主体之间,所述凸起部与所述转动块分离时所述弹性复位件适于驱动所述弹射锁杆朝向靠近所述弹射件方向运动以将所述弹射件锁固在所述回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推射件和蓄能件,所述变形体设有限位杆,所述推射件相对所述主体具有第三锁止位置和第三解锁位置,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限位配合时将所述推射件限位在所述第三锁止位置,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分离后所述推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解锁位置以将所述主体上的第二玩具推射出所述主体;
所述蓄能件连接在所述主体和所述推射件之间,所述限位杆与所述推射件分离后所述蓄能件驱动所述推射件运动至所述第三解锁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延时触发装置,所述延时触发装置用于控制所述推射件的推射速度小于所述弹射机构的弹射速度。
11.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联动玩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具有触发位,所述触发滑块的部分结构伸至所述触发位,当第二玩具靠近或接触或结合至所述触发位时触发所述触发滑块驱动所述第一锁块移动。
CN202122092437.0U 2021-08-31 2021-08-31 多功能联动玩具 Active CN21649746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437.0U CN216497468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多功能联动玩具
PCT/CN2022/113384 WO2023030029A1 (zh) 2021-08-31 2022-08-18 多功能联动玩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092437.0U CN216497468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多功能联动玩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7468U true CN216497468U (zh) 2022-05-13

Family

ID=815149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092437.0U Active CN216497468U (zh) 2021-08-31 2021-08-31 多功能联动玩具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7468U (zh)
WO (1) WO202303002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29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169835U (ja) * 2011-06-08 2011-08-18 有限会社イング二十一 走行玩具
KR101815363B1 (ko) * 2016-01-13 2018-01-08 최종일 발사장치를 구비한 다단 변신 완구
KR101780143B1 (ko) * 2016-01-29 2017-09-19 최종일 발사체를 구비한 변신 완구
CN206063778U (zh) * 2016-06-27 2017-04-05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可向前弹射配件的玩具
CN208287487U (zh) * 2018-03-26 2018-12-28 天津百逸互娱动漫有限公司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CN212467142U (zh) * 2020-04-27 2021-02-05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变形弹射玩具
CN111939575B (zh) * 2020-08-07 2022-02-11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发射器与具有其的发射玩具
CN112915556A (zh) * 2021-01-20 2021-06-08 广州市三宝动漫玩具有限公司 变形玩具
CN113332736B (zh) * 2021-04-29 2022-05-17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和可多次变形的玩具体
CN216497468U (zh) * 2021-08-31 2022-05-13 广州奥飞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
CN216497467U (zh) * 2021-08-31 2022-05-13 广州奥飞动漫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玩具延时触发装置以及多功能联动玩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29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30029A1 (zh) 2023-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97467U (zh) 玩具延时触发装置以及多功能联动玩具
TW201011249A (en) Dual dynamic control structure for toy gun
CN216497468U (zh) 多功能联动玩具
CN209997185U (zh) 玩具组合
CN111389025B (zh) 陀螺枪
CN212467141U (zh) 行走推射玩具
CN111939575B (zh) 发射器与具有其的发射玩具
CN212467142U (zh) 变形弹射玩具
CN209997191U (zh) 可分裂组合的玩具套装
CN111686459B (zh) 可发射旋转体的玩具组合
CN219630600U (zh) 一种陀螺玩具球
CN209596559U (zh) 多向结合的变形玩具
CN113332736B (zh) 多功能联动玩具和可多次变形的玩具体
CN114832396B (zh) 旋转驱动组件、发射器和发射玩具
CN111450543A (zh) 联动玩具
CN217448918U (zh) 多面组合的玩具组件
CN110251957B (zh) 可旋转的玩具
CN217612884U (zh) 多体组合玩具
CN209734970U (zh) 可与多物体结合的变形玩具和具有其的玩具套装
CN209997190U (zh) 运载玩具车
CN114307183B (zh) 计数控制轨道玩具
CN214319122U (zh) 变形玩具组件
CN219701056U (zh) 一种陀螺发射器
CN214105806U (zh) 陀螺发射器
CN112604312B (zh) 可运动变形玩具和变形玩具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