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8287487U -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8287487U
CN208287487U CN201820416855.6U CN201820416855U CN208287487U CN 208287487 U CN208287487 U CN 208287487U CN 201820416855 U CN201820416855 U CN 201820416855U CN 208287487 U CN208287487 U CN 2082874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y
car
arm
elastic element
elas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04168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忠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Baiyi Huyu Ani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Baiyi Huyu Ani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Baiyi Huyu Ani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Baiyi Huyu Ani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04168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82874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82874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8287487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变形玩具套装,包括玩具车和玩物;玩具车包括车底座、第一弹性元件、后车身和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前车身;前车身通过第一锁定结构锁定在车底座上以阻止前车身变形;后车身枢接在前车身并通过锁紧机构锁定在车底座上;在锁紧机构解除锁紧时,后车身可腾空翻转至抵于前车身顶面的释放位置,并触动第一锁定结构以解除锁定;第一弹性元件提供促使后车身翻转至释放位置的弹性应力;后车身安装有第一吸附结构;玩物具有第二吸附结构,第二吸附结构与第一吸附结构相吸附,以使玩具车与玩物合为一体,并联动锁紧机构以解除锁紧。本实用新型通过吸附作用即可完成变形合体,无需手动拆卸组合,玩法新颖,以维持小朋友的玩耍兴趣。

Description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玩具,尤其涉及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变形以及合体玩具,其具有的功能多是将玩具从一个形态通过手动拆装重组的方式变成另一个形态,结构繁琐组合不易,对于年龄小的玩者玩耍起来体验艰难,且玩法较为呆板,易导致小朋友们失去兴趣。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形玩具套装,其通过吸附作用即可完成变形合体,无需手动拆卸组合,玩法新颖,可提高体验的简易度,以维持小朋友的玩耍兴趣。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包括玩具车和玩物;所述玩具车包括车底座、第一弹性元件、后车身和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前车身;所述前车身通过第一锁定结构锁定在所述车底座上,以阻止所述前车身变形;所述后车身枢接在所述前车身的后端,并通过锁紧机构锁定在所述车底座上;在所述锁紧机构解除锁紧时,所述后车身可相对所述前车身腾空翻转至抵于所述前车身顶面的释放位置,所述后车身并用于在转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触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以解除对所述前车身的锁定;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后车身翻转至所述释放位置的弹性应力;所述后车身还安装有可移动的第一吸附结构,所述第一吸附结构与所述锁紧机构联动;所述玩物具有第二吸附结构,所述第二吸附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结构相吸附,以使所述玩具车与所述玩物合为一体,并使所述第一吸附结构移动而联动所述锁紧机构,以解除对所述后车身的锁紧。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接件、联动件、联动结构、第二弹性元件和触动件;所述插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用于与所述插接槽插装配合;所述联动件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通过所述联动结构与所述插接件联动;所述联动结构用于在所述联动件向前移动时联动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并用于在所述联动件向后移动时联动所述插接件脱离所述插接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联动件向前运动的弹性应力;所述触动件可竖向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在向上运动时抵推所述联动件,以使所述联动件向后运动;所述第一吸附结构固定在所述触动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插接件可相对所述后车身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腰型槽和插杆;所述腰型槽开设在所述插接件上,且所述腰型槽从其前端至其后端逐渐向靠近所述插接槽的方向倾斜;所述插杆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并活动插装于所述腰型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身与所述前车身相抵碰的面形成为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面形成为第二表面;所述后车身包括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后车身本体和支撑板;所述后车身本体通过第二锁定结构锁定以阻止所述后车身本体变形;所述支撑板枢接在所述后车身本体后端,并在所述后车身转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因自重而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玩物,并用于在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触动所述第二锁定结构以解除对所述后车身本体的锁定。
进一步地,所述后车身本体包括第三弹性元件、躯干和分置于所述躯干相对两侧的手臂组件;所述躯干具有限位杆;所述手臂组件包括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所述第一手臂和所述第二手臂由所述第二表面至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手臂枢接在所述第一手臂上,并在收拢于所述第一手臂的收拢位置和向所述第一手臂外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手臂还设置有用于在位于所述收拢位置时与所述限位杆插装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手臂活动安装在所述躯干上,并在使所述限位杆插于所述限位槽的限制位置和在使所述限位杆脱离所述限位槽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第一手臂向所述自由位置转动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手臂锁定所述限制位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抵挡件和第四弹性元件;所述抵挡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躯干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手臂相抵碰,以将所述第一手臂限制在所述限制位置上;所述第四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抵挡件和所述躯干之间,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抵挡件与所述第一手臂保持抵碰状态的弹性应力;所述支撑板用于在其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抵推所述抵挡件以使所述抵挡件远离所述第一手臂。
进一步地,所述变形玩具套装还包括推射装置,所述推射装置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玩物朝所述玩具车靠近的推射力。
进一步地,所述推射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五弹性元件、推射件和控制按钮;所述推射件用于推射所述玩物,并通过所述第五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五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推射件推射所述玩物的弹性应力;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可在第一释放位置和第一锁紧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控制按钮在移动至所述第一锁紧位置时与所述推射件卡接配合,并使所述第五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控制按钮向所述第一锁紧位置移动的弹性应力。
进一步地,所述前车身包括腿部连杆组件和第六弹性元件,所述腿部连杆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车底座上,并在横向收拢状态和竖向展开状态之间变形;所述第六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从所述横向收拢状态向所述竖向展开状态变形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用于使所述腿部连杆组件维持横向收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车底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抵推件、第七弹性元件、第二扣合部和第八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扣合部活动安装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上,并用于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处于所述横向收拢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扣合部扣接配合;所述第七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第二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一扣合部弹性应力;所述抵推件可沿竖向运动地安装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上,并用于在向下运动时联动所述第二扣合部远离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八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抵推件向上运动,并使所述抵推件凸出于所述连杆组件顶端的弹性应力;所述后车身用于向下顶推所述抵推件。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前车身、可腾空翻转的后车身、第一弹性元件、第一吸附结构和第二吸附结构的配合,在第一吸附结构和第一吸附结构相吸附时,完成玩具车的合体,并自动联动锁紧机构解除对后车身的锁紧,以及自动触动第一锁定结构解除对前车身的锁定,实现前车身的展开变形,该过程无需手动拆卸组合,玩法新颖,可提高体验的简易度,以维持小朋友的玩耍兴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变形玩具套装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和玩物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玩具车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后车身和第二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第一锁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推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玩具车;11、车底座;12、后车身;121、后车身本体;1211、躯干;1212、第一手臂;1213、第二手臂;122、支撑板;13、前车身;20、玩物;30、锁紧机构;31、插接件;32、联动件;33、联动结构;331、腰型槽;332、插杆;34、触动件;35、插接槽;40、第一锁定结构;41、第一扣合部;42、第二扣合部;43、第七弹性元件;44、抵推件;50、第二锁定结构;51、抵挡件;52、第四弹性元件;60、第一吸附结构;70、第二吸附结构;80、推射装置;81、工作台;82、推射件;83、控制按钮;84、第五弹性元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如图1-7所示的一种变形玩具套装,包括玩具车10和玩物20;玩具车10包括车底座11、第一弹性元件、后车身12和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前车身13;前车身13通过第一锁定结构40锁定在车底座11上,以阻止前车身13变形;后车身12枢接在前车身13的后端,并通过锁紧机构30锁定在车底座11上,此时前车身13、后车身12和车底座11配合构成车形态;在锁紧机构30解除锁紧时,后车身12可相对前车身13腾空翻转至抵于前车身13顶面的释放位置,并用于在转动至释放位置时触动第一锁定结构40以解除对前车身13的锁定;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后车身12翻转至释放位置的弹性应力;后车身12还安装有可移动的第一吸附结构60,第一吸附结构60与锁紧机构30联动;玩物20具有第二吸附结构70,第二吸附结构70用于与第一吸附结构60相吸附,以使玩具车10与玩物20合为一体,并使第一吸附结构60移动而联动锁紧机构30,以解除对后车身12的锁紧。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需要玩具车10与玩物20合体变形时,使玩具车10与玩物20互相靠近,以使得第一吸附结构60和第二吸附结构70相吸附,在第一吸附结构60和第二吸附结构70的吸附作用下,玩具车10和玩物20合为一体;与此同时,第一吸附结构60在第二吸附结构70的吸附作用下而移动,联动锁紧机构30解除对后车身12的锁定,此时在第一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促使后车身12腾空翻转至抵于前车身13顶面的位置,玩物20随后车身12翻转,且后车身12促动第一锁定结构40解除对前车身13的锁定,前车身13弹性展开变形,即完成了变形的过程,上述过程中,无需手动拆卸组合,玩法新颖,可提高体验的简易度,以维持小朋友的玩耍兴趣;该玩具车10和玩物20合体时可构成机器人,该玩物20可为车形、球形、方形等等结构。
上述的第一吸附结构60和第二吸附结构70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一、第一吸附结构60为磁石,第二吸附结构70为可被磁石吸附的物质,如磁石、金属等等;二、第二吸附结构70为磁石,第一吸附结构60为可被磁石吸附的物质,如金属等等。
上述的第一弹性元件可为弹簧、弹片、弹柱等等。
具体地,车底座11开设有插接槽35;锁紧机构30包括插接件31、联动件32、联动结构33、第二弹性元件和触动件34;插接件31活动安装在后车身12上,并用于与插接槽35插装配合;联动件32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后车身12上,并通过联动结构33与插接件31联动;联动结构33用于在联动件32向前移动时联动插接件31插入插接槽35,并用于在联动件32向后移动时联动插接件31脱离插接槽35;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联动件32向前运动的弹性应力;触动件34可竖向运动地安装在后车身12上,并在向上运动时抵推联动件32,以使联动件32向后运动;第一吸附结构60固定在触动件34上。如此,使用时,使第二吸附结构70位于第一吸附结构60的上方,此时在第一吸附结构60因吸附作用而向上移动,并联动触动件34向上移动;触动件34向上移动时,抵推联动件32克服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应力向后移动,此时在联动结构33的联动作用下,带动插接件31脱离插接槽35,而实现解除对后车身12的锁紧;即通过触动件34的移动而实现多个动作的连续实现,连贯性强,简化操作步骤;上述的触动件34在向上运动是向后推动联动件32,可通过在触动件34上形成倾斜面来实现,该倾斜面由上至下向外倾斜。
插接件31可相对后车身12沿左右方向运动;上述的联动结构33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联动结构33包括腰型槽331和插杆332;腰型槽331开设在插接件31上,且腰型槽331从其前端至其后端逐渐向靠近插接槽35的方向倾斜;插杆332固定在联动件32上,并活动插装于腰型槽331内。如此,在联动件32向后移动时带动插杆332向后移动,插杆332通过推动腰型槽331的槽壁而带动插接件31,此时由于插接件31只可沿左右运动,而带动插接件31脱离插接槽35;同理可知,在联动件32向前移动时,即实现插接件31插入插接槽35内,无需设置较多的部件,可简化结构。
为了使合体变形后的形态更丰富、生动,优选地,后车身12与前车身13相抵碰的面形成为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面形成为第二表面;后车身12包括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后车身本体121和支撑板122;后车身本体121通过第二锁定结构50锁定以阻止后车身本体121变形;支撑板122枢接在后车身本体121后端,并在后车身12转动至释放位置时因自重而向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支撑板122用于支撑玩物20,并用于在向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触动第二锁定结构50以解除对后车身本体121的锁定,即在后车身12向释放位置转动时,支撑板122在重力作用下转动并触动第二锁定结构50。通过将后车身12设置为可弹性变形的结构,可在后车身12变形之后得到更为形象或丰富的形态;且通过对支撑板122的安装进行合理的设置,并采用支撑板122触动作用触动第二锁定结构50解除对后车身本体121的锁定,同样无需手动掰动、插装即可实现后车身12的变形,进一步提高玩法的新颖程度。
进一步地,后车身本体121包括第三弹性元件、躯干1211和分置于躯干1211相对两侧的手臂组件;躯干1211具有限位杆;手臂组件包括第一手臂1212和第二手臂1213,第一手臂1212和第二手臂1213由第二表面至第一表面的方向依次排列;第二手臂1213枢接在第一手臂1212上,并在收拢于第一手臂1212的收拢位置和向第一手臂1212外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切换;第二手臂1213还设置有用于在位于收拢位置时与限位杆插装配合的限位槽;第一手臂1212活动安装在躯干1211上,并在使限位杆插于限位槽的限制位置和在使限位杆脱离限位槽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第三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第一手臂1212向自由位置转动的弹性应力;第二锁定结构50用于将第一手臂1212锁定限制位置上。如此,在后车身12腾空翻转后,第二手臂1213位于第一手臂1212的下方;且触动第二锁定结构50解除锁定时,在第三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促使第一手臂1212向自由位置方向转动,而联动限位杆与限位槽彼此分离,此时第二手臂1213脱离限制,并在其自身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完成后车身本体121的变形,该变形后的结构可构成手臂部分。
更进一步地,第二锁定结构50包括抵挡件51和第四弹性元件52;抵挡件51活动安装在躯干1211上,用于与第一手臂1212相抵碰,以将第一手臂1212限制在限制位置上;第四弹性元件52设置在抵挡件51和躯干1211之间,用于提供促使抵挡件51与第一手臂1212保持抵碰状态的弹性应力;支撑板122用于在其向靠近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抵推抵挡件51以使抵挡件51远离第一手臂1212。如此,在支撑板122抵推抵挡件51时,抵挡件51远离第一手臂1212,此时第一手臂1212可在第三弹性元件的作用下移动。
为了进一步提高玩耍的趣味,优选地,本变形玩具套装还包括推射装置80,推射装置80用于提供促使玩物20朝玩具车10靠近的推射力,通过推射装置80的推射作用,使第一吸附结构60和第二吸附结构70相吸附,相比手动移动玩物20,使玩物20靠近玩具车10,操作更丰富。
具体地,推射装置80包括工作台81、第五弹性元件84、推射件82和控制按钮83;推射件82用于推射玩物20,并通过第五弹性元件84安装在工作台81上;第五弹性元件84用于提供促使推射件82推射玩物20的弹性应力;控制按钮83通过复位弹簧安装在工作台81上,并可在第一释放位置和第一锁紧位置之间移动;控制按钮83在移动至第一锁紧位置时与推射件82卡接配合并使第五弹性元件84处于压缩状态;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促使控制按钮83向第一锁紧位置移动的弹性应力。在需要推射玩物20时,使玩物20靠近推射件82,按压控制按钮83,控制按钮83与推射件82脱离,此时推射件82在第五弹性元件84的作用下推射玩物20;在需要采用推射装置80时,可手动挤压第五弹性元件84,使推射件82复位,同时,控制按钮83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复位,即移动至第一锁紧位置,与推射件82重新卡接。
具体地,前车身13包括腿部连杆组件和第六弹性元件,腿部连杆组件活动安装在车底座11上,并在横向收拢状态和竖向展开状态之间变形;第六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腿部连杆组件从横向收拢状态向竖向展开状态变形的弹性应力;第一锁定结构40用于使腿部连杆组件维持横向收拢状态,在腿部连杆组件收拢时,则为前车身13的未变形形态;如此,在第一锁定结构40解除锁定时,在第六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腿部连杆组件竖向展开,即完成前车身13的弹性展开,该腿部连杆组件展开后可形成为腿部结构,进而使变形后的形态更接近人形。
更具体地,车底座11形成有第一扣合部41;第一锁定结构40包括抵推件44、第七弹性元件43、第二扣合部42;第二扣合部42活动安装在腿部连杆组件上,并用于在腿部连杆组件处于横向收拢状态时与第一扣合部41扣接配合;第七弹性元件43用于提供促使第二扣合部42靠近第一扣合部41弹性应力;抵推件44的顶端凸出于腿部连杆组件的顶端,并可沿竖向运动地安装在腿部连杆组件上;抵推件44还用于在向下运动时联动第二扣合部42远离第一扣合部41;第八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抵推件44向上运动,并使抵推件44凸出于连杆组件顶端的弹性应力;后车身12用于向下顶推抵推件44;抵推件44凸出于连杆组件顶端,以便于后车身12对其进行抵推。
在上述结构的基础上,当后车身12顶推抵推件44时,抵推件44克服第八弹性元件的弹性应力向下运动,并在运动时联动第二扣合部42克服第七弹性元件43的弹性应力,朝远离第一扣合部41的方向运动,并脱离第一扣合部41,之后在第六弹性元件的作用下,腿部连杆组件变形。上述抵推件44向下移动推动第二扣合部42运动可采用以下实施方式:在第一扣合部41上设置倾斜面,该倾斜面由上至下逐渐朝靠近第一扣合部41的方向运动,抵推件44与该倾斜面抵碰且滑动配合。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包括玩具车和玩物;所述玩具车包括车底座、第一弹性元件、后车身和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前车身;所述前车身通过第一锁定结构锁定在所述车底座上,以阻止所述前车身变形;所述后车身枢接在所述前车身的后端,并通过锁紧机构锁定在所述车底座上;在所述锁紧机构解除锁紧时,所述后车身可相对所述前车身腾空翻转至抵于所述前车身顶面的释放位置,所述后车身并用于在转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触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以解除对所述前车身的锁定;所述第一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后车身翻转至所述释放位置的弹性应力;所述后车身还安装有可移动的第一吸附结构,所述第一吸附结构与所述锁紧机构联动;所述玩物具有第二吸附结构,所述第二吸附结构用于与所述第一吸附结构相吸附,以使所述玩具车与所述玩物合为一体,并使所述第一吸附结构移动而联动所述锁紧机构,以解除对所述后车身的锁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开设有插接槽;所述锁紧机构包括插接件、联动件、联动结构、第二弹性元件和触动件;所述插接件活动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用于与所述插接槽插装配合;所述联动件可前后移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通过所述联动结构与所述插接件联动;所述联动结构用于在所述联动件向前移动时联动所述插接件插入所述插接槽,并用于在所述联动件向后移动时联动所述插接件脱离所述插接槽;所述第二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联动件向前运动的弹性应力;所述触动件可竖向运动地安装在所述后车身上,并在向上运动时抵推所述联动件,以使所述联动件向后运动;所述第一吸附结构固定在所述触动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件可相对所述后车身沿左右方向运动;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腰型槽和插杆;所述腰型槽开设在所述插接件上,且所述腰型槽从其前端至其后端逐渐向靠近所述插接槽的方向倾斜;所述插杆固定在所述联动件上,并活动插装于所述腰型槽内。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身与所述前车身相抵碰的面形成为第一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的面形成为第二表面;所述后车身包括可弹性展开变形的后车身本体和支撑板;所述后车身本体通过第二锁定结构锁定以阻止所述后车身本体变形;所述支撑板枢接在所述后车身本体后端,并在所述后车身转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时因自重而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所述玩物,并用于在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触动所述第二锁定结构以解除对所述后车身本体的锁定。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车身本体包括第三弹性元件、躯干和分置于所述躯干相对两侧的手臂组件;所述躯干具有限位杆;所述手臂组件包括第一手臂和第二手臂,所述第一手臂和所述第二手臂由所述第二表面至所述第一表面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二手臂枢接在所述第一手臂上,并在收拢于所述第一手臂的收拢位置和向所述第一手臂外展开的展开位置之间切换;所述第二手臂还设置有用于在位于所述收拢位置时与所述限位杆插装配合的限位槽;所述第一手臂活动安装在所述躯干上,并在使所述限位杆插于所述限位槽的限制位置和在使所述限位杆脱离所述限位槽的自由位置之间移动;所述第三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第一手臂向所述自由位置转动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二锁定结构用于将所述第一手臂锁定所述限制位置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锁定结构包括抵挡件和第四弹性元件;所述抵挡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躯干上,用于与所述第一手臂相抵碰,以将所述第一手臂限制在所述限制位置上;所述第四弹性元件设置在所述抵挡件和所述躯干之间,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抵挡件与所述第一手臂保持抵碰状态的弹性应力;所述支撑板用于在其向靠近所述第二表面的方向转动时,抵推所述抵挡件以使所述抵挡件远离所述第一手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玩具套装还包括推射装置,所述推射装置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玩物朝所述玩具车靠近的推射力。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射装置包括工作台、第五弹性元件、推射件和控制按钮;所述推射件用于推射所述玩物,并通过所述第五弹性元件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五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推射件推射所述玩物的弹性应力;所述控制按钮通过复位弹簧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并可在第一释放位置和第一锁紧位置之间移动;所述控制按钮在移动至所述第一锁紧位置时与所述推射件卡接配合,并使所述第五弹性元件处于压缩状态;所述复位弹簧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控制按钮向所述第一锁紧位置移动的弹性应力。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身包括腿部连杆组件和第六弹性元件,所述腿部连杆组件活动安装在所述车底座上,并在横向收拢状态和竖向展开状态之间变形;所述第六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从所述横向收拢状态向所述竖向展开状态变形的弹性应力;所述第一锁定结构用于使所述腿部连杆组件维持横向收拢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变形玩具套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底座形成有第一扣合部;所述第一锁定结构包括抵推件、第七弹性元件、第二扣合部和第八弹性元件;所述第二扣合部活动安装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上,并用于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处于所述横向收拢状态时与所述第一扣合部扣接配合;所述第七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第二扣合部靠近所述第一扣合部弹性应力;所述抵推件可沿竖向运动地安装在所述腿部连杆组件上,并用于在向下运动时联动所述第二扣合部远离所述第一扣合部;所述第八弹性元件用于提供促使所述抵推件向上运动,并使所述抵推件凸出于所述连杆组件顶端的弹性应力;所述后车身用于向下顶推所述抵推件。
CN201820416855.6U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74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855.6U CN208287487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0416855.6U CN208287487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287487U true CN208287487U (zh) 2018-12-28

Family

ID=646946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416855.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8287487U (zh) 2018-03-26 2018-03-26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8287487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29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30029A1 (zh) * 2021-08-31 2023-03-09 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 多功能联动玩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53243B (zh) 一种可夹持玩具物的翻转变形玩具车
CN204293861U (zh) 一种触碰变形成飞禽类的玩具车
CN109091881A (zh) 变形汽车玩具
CN207941194U (zh) 可多次空翻玩具及可二次空翻的玩具车
CN208287487U (zh) 一种变形玩具套装
CN204395436U (zh) 一种触碰变形成昆虫类的玩具车
CN205549560U (zh) 可变形机器人的玩具车
CN207822512U (zh) 可二次翻转变形的玩具车
CN107537160A (zh) 可二次夹币玩具
WO2023160596A1 (zh) 一种场景玩具
WO2022143488A1 (zh) 可换向的玩具车
CN205391733U (zh) 一种磁性夹持变形玩具车
CN208726739U (zh) 一种变形玩具车
CN202146609U (zh) 一种弹性开闭的玩具
CN205516470U (zh) 一种新型变形玩具车
CN205832605U (zh) 可二次夹币的动物类玩具
CN209475576U (zh) 可组合变形的玩具套装
CN210331667U (zh) 一种便于收纳的儿童投篮玩具
CN209475573U (zh) 可上下合体的玩具套装
CN209475577U (zh) 弹跳合体的玩具套装
CN115245684A (zh) 一种触发可动玩具
CN110251953B (zh) 可嵌套变形的玩具套装
CN206404307U (zh) 连击玩具
CN214913342U (zh) 一种变形玩具
CN209596560U (zh) 多重合体的玩具套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1228

Termination date: 20200326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