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90575U - 中框 - Google Patents

中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90575U
CN216490575U CN202122333400.2U CN202122333400U CN216490575U CN 216490575 U CN216490575 U CN 216490575U CN 202122333400 U CN202122333400 U CN 202122333400U CN 216490575 U CN216490575 U CN 21649057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ece
metal
metal piece
cover plate
injection m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33340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和春
王云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33340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9057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9057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9057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jection Mould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中框,包括第一金属件、第二金属件、注塑连接件、胶体和玻璃盖板。第二金属件邻近于第一金属件并且二者间具有间隙,第二金属件具有位于第二金属件一侧的凸出部;注塑连接件连接于第一金属件及第二金属件,且覆盖及填充间隙;胶体连接注塑连接件;玻璃盖板盖设于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玻璃盖板与注塑连接件之间通过胶体粘接。本申请通过注塑连接件将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连接且覆盖第二金属件上的凸出部,将胶体涂在注塑连接件上后对玻璃盖板进行粘合,以实现玻璃盖板粘合后局部不出现收缩变形,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Description

中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框。
背景技术
移动终端是指可以在移动中使用的计算机设备,广义的讲包括手机、笔记本、平板电脑、POS机甚至包括车载电脑。随着对移动终端外观要求逐步提高,移动终端设备大多采用金属中框以提升产品外观。
在移动终端设备组装时,现有的金属中框大多是采用塑胶材料将多个金属件连接,以使多个金属件围设形成金属中框,并在金属中框上通过胶体粘合玻璃屏幕。粘合玻璃屏幕时,玻璃屏幕是在金属件和塑胶材料上进行粘合,由于胶体在金属件和塑胶材料上具有不同的表面张力,玻璃屏幕在塑胶材料和金属件处具有不同的收缩比,这会导致玻璃屏幕粘合后玻璃局部出现收缩变形,从而影响产品外观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出一种中框,以解决玻璃屏幕粘合后玻璃局部出现收缩变形,影响产品外观质量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提供一种中框,包括:
第一金属件;
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邻近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并且二者间具有间隙;
注塑连接件,所述注塑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及所述第二金属件,且覆盖及填充所述间隙;
胶体,连接所述注塑连接件;及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注塑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胶体粘接。
如此,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通过注塑连接件进行连接,且注塑连接件覆盖第二金属件上的凸出部,以将注塑连接件覆盖在第二金属件上的凸出部上,将胶体涂在注塑连接件上后对玻璃盖板进行粘合,以实现在注塑连接件和玻璃盖板之间通过胶体粘接时,降低玻璃盖板粘合后局部出现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金属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金属件一侧的凸出部,所述注塑连接件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如此,通过延伸部连接在凸出部上,在玻璃盖板使用胶体粘接时,胶体在延伸部与玻璃盖板之间粘合,以实现胶体在玻璃盖板和延伸部两种塑性材料之间的粘接,降低胶体在两者上表面张力的差异,提高粘合效果,降低玻璃盖板粘合后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延伸部的厚度为0.3mm以上。
如此,通过将延伸部的厚度设为0.3mm,以实现延伸部对玻璃盖板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和不占用产品内部过多收容空间两者的兼顾。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连接件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之间。
如此,通过将注塑连接件在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注塑成型,以实现外部通讯信号能够穿透注塑连接件,有利于产品接收通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塑连接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填充于所述间隙中。
如此,通过将注塑连接件上的连接部注塑成型时填充间隙,可实现将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进行连接,此外,还可实现外部通讯信号能够穿透连接部,有利于产品接收通讯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围设形成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玻璃盖板。
如此,通过设置的收容腔,且收容腔用于收容玻璃盖板,以实现在中框上粘合玻璃盖板时,收容腔提供玻璃盖板粘合的收容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所述注塑连接件部分填充于所述导流槽。
如此,通过设置导流槽,以在注塑连接件在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之间注塑成型时,有利于塑胶的引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中框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盖板。
如此,承载件通过连接在第一金属件上,且承载件用于承载玻璃盖板,以实现对玻璃盖板未进行粘合的部位提供支撑,提高玻璃盖板粘合后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设于邻近所述间隙。
如此,通过设置导通部,产品能够经过导通部接收外部通讯信号,以实现产品对通讯信号的正常接收,确保产品正常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胶体涂覆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如此,通过将胶体涂覆在延伸部朝向玻璃盖板的一侧,以实现玻璃盖板通过胶体粘合于延伸部上,降低玻璃盖板粘合后出现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中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中框沿II-II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中框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中框 100
第一金属件 10
导通部 11
第二金属件 20
间隙 21
凸出部 22
导流槽 221
收容腔 23
注塑连接件 30
延伸部 31
连接部 32
胶体 40
玻璃盖板 50
承载件 6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所述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框,包括:
第一金属件;
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邻近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并且二者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二金属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金属件一侧的凸出部;
注塑连接件,所述注塑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及所述第二金属件,且覆盖及填充所述间隙;
胶体,连接所述注塑连接件;及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注塑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胶体粘接。
如此,第一金属件和第二金属件通过注塑连接件进行连接,注塑连接件覆盖第二金属件上的凸出部,以将注塑连接件覆盖在第二金属件上的凸出部上,将胶体涂在注塑连接件上后对玻璃盖板进行粘合,以在注塑连接件和玻璃盖板之间通过胶体粘接,以减少玻璃盖板与第二金属件的接触面积,降低胶体在注塑连接件和玻璃盖板之间表面张力的差异,以降低玻璃盖板粘合后局部出现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请参见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中框100,其适用于手机、平板和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中框100包括第一金属件10、第二金属件20、注塑连接件30、胶体40和玻璃盖板50。其中,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通过注塑连接件30进行连接,玻璃盖板50通过胶体40粘接在注塑连接件30上。
具体地,请参见图3,第二金属件20邻近于第一金属件10并且二者间具有间隙21,第二金属件20具有位于第二金属件20一侧的凸出部22;注塑连接件30连接于第一金属件10及第二金属件20,且覆盖及填充间隙21;胶体40连接注塑连接件30;玻璃盖板50盖设于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玻璃盖板50与注塑连接件30之间通过胶体40粘接。
其中,注塑连接件30通过注塑成型的方式将于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进行连接,注塑连接件30具有连接部32,连接部32填充于间隙21中。
胶体40涂覆于延伸部31朝向玻璃盖板50的一侧。
如此,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通过注塑连接件30进行连接,注塑连接件30覆盖第二金属件20上的凸出部22,以将注塑连接件30覆盖在第二金属件20上的凸出部22上,将胶体40涂在注塑连接件30上后对玻璃盖板50进行粘合,以减少玻璃盖板50与第二金属件20的接触面积,降低胶体40在注塑连接件30和玻璃盖板50之间表面张力的差异,以实现降低玻璃盖板50粘合后局部出现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通过将注塑连接件30上的连接部32注塑成型时填充间隙21,可实现将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进行连接,此外,还可实现外部通讯信号能够穿透连接部32,利于产品接收通讯信号。
本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均为铝合金材质。可以理解地,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也可为其他材质的金属,例如钛合金等。
其中,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的形状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中框100结构进行适配设计。例如,第一金属件10为I型,第二金属件20呈L型,第一金属件10为两个,第二金属件20为四个,两个第一金属件10和四个第二金属件20能够围设形成一矩形框体,即中框1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注塑连接件30具有延伸部31,延伸部31的厚度为0.3mm以上,延伸部31连接于凸出部22朝向玻璃盖板50的一侧。如此,通过延伸部31连接在凸出部22上,以实现玻璃盖板50使用胶体40粘接时,延伸部31与玻璃盖板50之间通过胶体40粘合,以实现胶体40在玻璃盖板50和延伸部31两种塑性材料之间的粘接,降低胶体40在两者上表面张力的差异,提高粘合效果,降低玻璃盖板50粘合后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延伸部31的厚度设置为0.3mm,以实现玻璃盖板50在延伸部31上具有良好的粘合效果,且延伸部31不占用产品内部过多的收容空间。可以理解地,延伸部31的厚度也可为其他尺寸,例如0.4mm。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围设形成一收容腔23,收容腔23用于收容玻璃盖板50。如此,通过设置的收容腔23,且收容腔23用于收容玻璃盖板50,以实现在中框100上粘合玻璃盖板50时,收容腔23提供玻璃盖板50粘合的收容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凸出部22朝向玻璃盖板50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221,注塑连接件30部分填充于导流槽221。如此,通过设置导流槽221,以实现注塑连接件30在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之间注塑成型时,有利于塑胶的引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中框100还包括承载件60,承载件60连接于第一金属件10,承载件60用于承载玻璃盖板50。如此,承载件60通过连接在第一金属件10上,且承载件60用于承载玻璃盖板50,以实现对玻璃盖板50未进行粘合的区域提供支撑,提高玻璃盖板50粘合后的稳定性。
本实施例中,承载件60为一金属板材,并通过激光焊接的方式连接在第一金属件10上。可以理解地,承载件60也可使用其他连接手段与第一金属件10连接,例如铆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金属件10具有导通部11,导通部11设于邻近间隙21。如此,通过设置导通部11,产品能够经过导通部11接收外部通讯信号,以实现产品对通讯信号的正常接收,确保产品正常使用。
本实施例中,导通部11为在第一金属件10邻近间隙21处设置的通孔结构,且通孔的形状为圆形。可以理解地,通孔也可为其他形状,例如方形、椭圆形等。
请参阅图1-图3,第一金属件10和第二金属件20通过注塑连接件30进行连接,注塑连接件30覆盖第二金属件20上的凸出部22,以将注塑连接件30覆盖在第二金属件20上的凸出部22上,将胶体40涂在注塑连接件30上后对玻璃盖板50进行粘合,以减少玻璃盖板50与第二金属件20的接触面积,降低胶体40在注塑连接件30和玻璃盖板50之间表面张力的差异,以降低玻璃盖板50粘合后局部出现收缩变形的概率,提高产品外观质量。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申请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申请。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申请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申请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中框,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金属件;
第二金属件,所述第二金属件邻近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并且二者间具有间隙;
注塑连接件,所述注塑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及所述第二金属件,且覆盖及填充所述间隙;
胶体,连接所述注塑连接件;及
玻璃盖板,所述玻璃盖板盖设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所述玻璃盖板与所述注塑连接件之间通过所述胶体粘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金属件具有位于所述第二金属件一侧的凸出部,所述注塑连接件具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连接于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延伸部的厚度为0.3mm以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连接件注塑成型于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注塑连接件具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填充于所述间隙中。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件和所述第二金属件围设形成一收容腔,所述收容腔用于收容所述玻璃盖板。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凸出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开设有导流槽,所述注塑连接件部分填充于所述导流槽。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框还包括承载件,所述承载件连接于所述第一金属件,所述承载件用于承载所述玻璃盖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金属件具有导通部,所述导通部设于邻近所述间隙。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框,其特征在于,
所述胶体涂覆于所述延伸部朝向所述玻璃盖板的一侧。
CN202122333400.2U 2021-09-26 2021-09-26 中框 Active CN21649057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3400.2U CN21649057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中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333400.2U CN21649057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中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90575U true CN216490575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83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333400.2U Active CN216490575U (zh) 2021-09-26 2021-09-26 中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9057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76251B (zh) 壳体组件、移动终端及壳体组件的组装方法
CN215529065U (zh) 壳体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1245982B (zh) 壳体及电子设备
US5731963A (en) Housing for a radio device having a thi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film applied to an exterior surface thereof
CN108551501A (zh) 壳体、移动终端和壳体的制造方法
CN106954146B (zh) 用于扬声器的硅胶振膜组装结构和制备方法
CN214335607U (zh) 电子设备
CN216490575U (zh) 中框
CN113067920B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830633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及边框
CN211376055U (zh) 电子设备、显示单元以及支撑件
CN210093521U (zh) 扬声器箱
CN114839814B (zh) 背光模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214507552U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2637753B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的制备方法
CN111355829B (zh) 复合中框及其制造方法、电子装置
CN210137344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19891647U (zh) 一种电容屏钣金安装结构
CN219740367U (zh) 一种卡托及移动终端
CN208401910U (zh) 壳体和电子装置
CN101349837A (zh) 一种超薄防静电液晶模组背光结构的制作方法
CN216774814U (zh) 壳体及终端设备
CN215345502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209928440U (zh) 边框、指纹识别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577784U (zh) 一种超薄镁合金笔记本外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109 Foxconn H5 plant 101, No. 2, Donghuan 2nd Road, Fukang community, Longhua street, Longhua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lant 5, building C09, 4th floor, building C07, 2nd floor, building C08, 3rd floor, 4th floor, building C04, zone B,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Fucheng Dasan community, Guanlan street,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Fulian Yuzhan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109 Guangzhou Guanlan Foxconn Hongguan Science Park B workshop 5 C09 buildings 4 floors, C07 buildings 2 floors, C08 buildings 3 floors 4 floors, C04 buildings 1 floors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SHI YUZHAN PRECISION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