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80890U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Google Patents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80890U CN216480890U CN202122420350.1U CN202122420350U CN216480890U CN 216480890 U CN216480890 U CN 216480890U CN 202122420350 U CN202122420350 U CN 202122420350U CN 216480890 U CN216480890 U CN 216480890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eam
- pipeline
- water
- tank
- evapora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缓存罐包括罐本体,罐本体具有密闭腔和与密闭腔均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第一端口用于使罐本体与进液管路连通,第二端口用于使罐本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蒸发器连通,第三端口用于使罐本体与回汽管路连通,缓存罐内设有第一喷头,第一喷头与进液管路连通。进液管路朝密闭腔内输送原料水,第一喷头将该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回汽管路将蒸发器内回流的蒸汽输送至密闭腔内,以使蒸汽与喷洒的原料水混合,实现对原料水的加热;由于第一喷头将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使得原料水与蒸汽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蒸汽对原料水的加热效率,使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达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汽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背景技术
纯蒸汽发生器是制药工业的重要设备,其所产生的纯蒸汽可以用于湿热杀菌及其他工艺如设备和管道的消毒等。根据原料水在蒸发器的管束内的成膜蒸发形式,可以分为降膜纯蒸汽发生器和升膜纯蒸汽发生器。
升膜纯蒸汽发生器不需要借助液体分布装置成膜,只需要保证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水的温度接近或大于沸点温度即可获得较好的传热效率。然而,目前的升膜纯蒸汽发生器大多存在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水温度不足的问题,导致传热效率难以保证。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该缓存罐能够对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水进行加热,以使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水的温度达到接近或大于沸点,确保进入蒸发器的传热效率,保证原料水在蒸发器内的蒸发效率;该蒸汽生成系统包括前述的缓存罐,解决了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温度不足的问题,使蒸汽生成系统的蒸发器的传热效率更高。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存罐,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具有密闭腔和与所述密闭腔均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回汽管路连通,所述缓存罐内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
上述缓存罐,进液管路朝密闭腔内输送原料水,第一喷头将该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回汽管路将蒸发器内回流的纯蒸汽输送至密闭腔内,以使高温的纯蒸汽与喷洒的原料水混合,实现对原料水的加热;由于第一喷头将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内,使得原料水与纯蒸汽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纯蒸汽对原料水的加热效率,使通过第一连通管路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达标,进而提高蒸发器内的传热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回汽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喷头用于将所述蒸发器内回流的纯蒸汽喷洒至所述密闭腔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去汽件,所述去汽件设在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之间,所述罐本体还具有与所述密闭腔连通的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第一排汽管路连通;
所述去汽件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喷头喷出的原料水中的不凝气体,所述第一排汽管路用于排出所述不凝气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排汽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汽管路外的物质进入所述缓存罐内;或/和所述第一排汽管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生成系统,包括:
蒸发器;
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缓存罐;
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缓存罐内的原料水进行预热。
上述蒸汽生成系统,预热组件对进入缓存罐内的原料水进行预热,而缓存罐又进一步对预热后的原料水进行加热,以使从缓存罐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接近沸点或高于沸点,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管路和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上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蒸发器内未蒸发的原料水形成浓缩水,所述浓缩水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连接有进汽管路,所述进汽管路用于输送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蒸发器内与所述原料水换热并冷凝得到冷凝液;
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管路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上的第一疏水阀,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冷凝液通过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蒸发器包括上箱体和与所述上箱体连通的下箱体,所述回汽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缓存罐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箱体和所述缓存罐连通;
所述上箱体内设有螺旋水汽分离器,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罐本体内的原料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进入所述下箱体内通过第三换热器换热形成蒸汽,所述蒸汽进入所述上箱体并通过螺旋水汽分离器进行水汽分离,以得到纯蒸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螺旋水汽分离器将所述蒸汽分离为纯蒸汽和重水,所述上箱体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用于排出所述重水;
所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外的物质进入所述上箱体;所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还设有第二疏水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换热器具有换热管,原料水在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并形成蒸汽;所述蒸发器还设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管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所述进液管路上还设有水泵和流量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此外,附图并不是以1:1的比例绘制,并且各个元件的相对尺寸在附图中仅示例地绘制,而不一定按照真实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蒸汽生成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实施例中蒸发器和缓存罐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实施例中缓存罐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缓存罐;101、密闭腔;110、第一喷头;120、第二喷头;130、去汽件;210、上箱体;211、螺旋水汽分离器;220、下箱体;221、换热管;230、液位检测器;310、第一换热器;320、第一换热管路;321、第一阀门;330、第二换热器;340、第二换热管路;341、第一疏水阀;410、进液管路;411、水泵;412、流量器;413、第二调节阀;420、进汽管路;421、第三调节阀;430、第一连通管路;440、回汽管路;450、第一排汽管路;451、第一单向阀;452、第一调节阀;453、排汽延伸管路;460、第一排液管路;461、第二单向阀;462、第二疏水阀;470、供汽管路;471、第四调节阀;480、取样管路;481、取样冷凝器;490、第二排液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实用新型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请参照图1至图3,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缓存罐100,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具有密闭腔101和与所述密闭腔101均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进液管路410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430与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回汽管路440连通,所述缓存罐100内设有第一喷头110,所述第一喷头110与所述进液管路410连通。
该缓存罐100,如图3所示,进液管路410朝密闭腔101内输送原料水,第一喷头110将该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101内,回汽管路440将蒸发器内回流的纯蒸汽输送至密闭腔101内,以使蒸汽与喷洒的原料水混合,实现对原料水的加热;由于第一喷头110将原料水喷洒至密闭腔101内,使得原料水与纯蒸汽的混合更加均匀,提高纯蒸汽对原料水的加热效率,使通过第一连通管路430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达标,进而提高蒸发器内的传热效率。
由于缓存罐100内的原料水加热到接近或大于蒸发沸点的温度,使得原料水在蒸发器内(蒸发器的第三换热器的换热管221内)可以快速成膜,很小的换热面积即可加热原料水至沸点温度并蒸发,在相同的换热面积下蒸发量可以提升10%以上。同时,部分纯蒸汽回流到缓存罐100内与原料水混合均匀进行加热,使原料水始终处于高温状态,满足用户对纯蒸汽的全负荷用量的快速响应需求。
可选地,第一喷头110为喷淋球。原料水为纯化水。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至图3,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第二喷头120,所述第二喷头120与所述回汽管路440连通,所述第二喷头120用于将所述蒸发器内回流的纯蒸汽喷洒至所述密闭腔101内。
蒸发器内的部分纯蒸汽通过回汽管路440回流到罐本体内,并通过第二喷头120喷入密闭腔101内,第二喷头120将纯蒸汽喷出,从而能够与喷洒的原料水更为均匀的混合,提高纯蒸汽对原料水的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第二喷头120设有至少两个并呈间隔设置在回汽管路440上。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喷头120设有两个,两个第二喷头120均位于密闭腔101内,且两个第二喷头120呈一左一右的设在回汽管路440的伸入密闭腔101的部分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3,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去汽件130,所述去汽件130设在所述第一喷头110和所述第二喷头120之间,所述罐本体还具有与所述密闭腔101连通的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第一排汽管路450连通。
所述去汽件130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喷头110喷出的原料水中的不凝气体,所述第一排汽管路450用于排出所述不凝气体。
工作时,原料水通过第一喷头110喷入密闭腔101内,去汽件130将喷出的原料水中的不凝气体隔离去除,并通过第一排汽管路450排出,以提高制备的纯蒸汽的品质纯正;同时,不凝气体在蒸发前去除,可以降低蒸汽与蒸发器内第三换热器的换热管221的管内壁的热阻,提高升膜蒸发器的传热效率。
如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喷头110和第二喷头120分别位于密闭腔101的上部和下部,去汽件130位于密闭腔101的中部,第一喷头110从上方喷出原料水,经过去汽件130将其中的不凝气体隔离去除之后,进入下方与第二喷头120喷出的纯蒸汽充分混合,以提高加热效率。
可选地,去汽件130为填料装置,填料装置一方面能够去除第一喷头110喷出的原料水中的不凝气体,另一方面还能够使喷出的原料水通过设在填充装置上的沟槽等结构延长停留在缓存罐100内的时间,使原料水与纯蒸汽充分混合,提高加热效率。
具体地,喷淋球将带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纯化水均匀喷洒到填料装置上,实现纯化水中不凝气体的连续去除。回流的高温纯蒸汽通过第二喷头120(可以是脱气装置)喷出并与纯化水充分混合,以保证纯化水可以以接近蒸发沸点的温度进入蒸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排汽管路450上设有第一单向阀451,所述第一单向阀45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汽管路450外的物质进入所述缓存罐100内。
由于原料水在缓存罐100内加热后输送到蒸发器内进行蒸发,因此,为避免第一排气管路外的气体或液体等反流进入缓存罐100内,因此,设置第一单向阀451,从而保证制备的纯蒸汽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2,所述第一排汽管路450上设有第一调节阀452,第一调节阀452用于调节第一排汽管路450上的气压。
请参照图1和图2,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蒸汽生成系统,包括:
蒸发器;
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缓存罐100;
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设在所述进液管路410上,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缓存罐100内的原料水进行预热。
该蒸汽生成系统,预热组件对进入缓存罐100内的原料水进行预热,而缓存罐100又进一步对预热后的原料水进行加热,以使从缓存罐100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的温度接近沸点或高于沸点,提高蒸发器的传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310、第一换热管路320和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320上的第一阀门321,所述第一换热器310设在所述进液管路410上,所述缓存罐100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310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路32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310连通。
所述蒸发器内未蒸发的原料水形成浓缩水,所述浓缩水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320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310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410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缓存罐100内通过蒸汽加热后的原料水经由第一连通管路430进入蒸发器,在蒸发器内与进汽管路420输入的换热介质(如工业蒸汽)进行换热,从而使原料水吸热后形成蒸汽。该过程中,蒸发器的底部形成有一腔体,用于暂存进入的原料水,在蒸汽生成系统工作的过程中,部分原料水并未按预期蒸发,该部分水成为浓缩水,浓缩水根据系统的设定每隔一定的时间间隔就通过第一换热管路320排入第一换热器310内,而这些浓缩水由于具有较高的温度,因而可以在第一换热器310内与原料水换热,从而实现对原料水的预热。
根据设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排放浓缩水时,当需要排放浓缩水的时候,第一阀门321打开并排出浓缩水,当不需要排放浓缩水的时候,第一阀门321关闭从而停止排出浓缩水。
实际使用时,可以设定一定的时间间隔进行浓缩水的排放。当然,在停机的时候,可以通过第一换热管路320排空浓缩水。
可选地,第一阀门321为气动隔膜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蒸发器连接有进汽管路420,所述进汽管路420用于输送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蒸发器内与所述原料水换热并冷凝得到冷凝液。
如图1所示,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器330、第一换热管路340和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340上的第一疏水阀341,所述第二换热器330设在所述进液管路410上,所述缓存罐100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330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3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330连通;所述冷凝液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340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330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410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不同于第一换热器310的热源来源于蒸发器内的浓缩水,第二换热器330的热源来源于蒸发器内的工业蒸汽与原料水换热后冷凝形成的冷凝水,换热后的冷凝水仍具有较高的温度,因此可以用于对原料水进行预热,实现再利用。
第一疏水阀341的设置是为了确保只有冷凝液(如工业蒸汽与原料水换热后形成的冷凝水)才能进入第二换热器330内,未冷凝的工业蒸汽无法进入第二换热器330内。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进液管路410上设有第一换热器310和第二换热器330,第二换热器330位于第一换热器310和缓存罐100之间。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换热器310利用浓缩水对进液管路410内的原料水进行第一次预热;接着,第二换热器330利用工业蒸汽形成的冷凝水对经过第一次预热后的原料水再次预热;然后,两次预热后的原料水进入缓存罐100,回流入缓存罐100内的蒸汽再次对两次预热后的原料水进行加热,从而保证由缓存罐100内进入蒸发器的原料水的温度处于接近沸点或高于沸点的温度,确保蒸发器内的传热效率,保证原料水在蒸发器内的蒸发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蒸发器包括上箱体210和与所述上箱体210连通的下箱体220,所述回汽管路44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210和所述缓存罐100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路430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箱体220和所述缓存罐100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上箱体210内设有螺旋水汽分离器211,所述下箱体220内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罐本体内的原料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路430进入所述下箱体220内通过第三换热器换热形成蒸汽,所述蒸汽进入所述上箱体210并通过螺旋水汽分离器211进行水汽分离,以得到纯蒸汽。
如图1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蒸发器具有上箱体210和下箱体220,从缓存罐100进入蒸发器内的原料水首先通过第三换热器与工业进行换热,从而形成蒸汽,蒸汽沿第三换热器的换热管221的管内壁朝上箱体210的方向移动,也即本蒸发器为升膜蒸发器。当蒸汽进入上箱体210之后,蒸汽经过螺旋水汽分离器211的螺旋处理之后,分离出纯蒸汽。
传统的蒸发器需要配置独立的分离装置,占用空间大。而通过使上箱体210内置螺旋水汽分离器211,不仅解决了占用空间大的问题,而且还使得水汽分离后得到纯蒸汽,提高了纯蒸汽的品质。
上箱体210内的气压大于缓存罐100内的气压,因此,上箱体210内的部分蒸汽会通过回汽管路440回流入缓存罐100内,从而对缓存罐100内的原料水进行加热。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螺旋水汽分离器211将所述蒸汽分离为纯蒸汽和重水,所述上箱体210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路460,所述第一排液管路460用于排出所述重水。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蒸发器连接有供汽管路470,螺旋水汽分离器211将下箱体220上来的蒸汽分离为纯蒸汽和重水,当需要纯蒸汽的时候,纯蒸汽由供汽管路470输出至用汽终端,重水由第一排液管路460排出。另外,重水由第一排液管路460排出而不再流入待蒸发的原料水,从而提高并保证了纯蒸汽的品质。
在一个实施例中,供汽管路470上设有第四调节阀471,以进行纯蒸汽的供应和停止供应调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一换热器310通过管路与第一排液管路460连通,以将换热后的浓缩水通过第一排液管路460排出。第二换热器330连接有第二排液管路490,以将换热后的冷凝液通过第二排液管路490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排液管路460上设有第二单向阀461,所述第二单向阀461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液管路460外的物质进入所述上箱体210。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为避免第一排液管路460外的气体或液体进入上箱体210,在第一排液管路460上设置第二单向阀461,使得液体可以由上箱体210进入第一排液管路460并排出,而无法使第一排液管路460外的气体或液体进入到上箱体210内,以保证制备的纯蒸汽的品质。
可选地,第二单向阀461为止回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一排液管路460上还设有第二疏水阀462。
第二疏水阀462的设置目的是使上箱体210内的水可以通过第一排液管路460排出,而无法使上箱体210内的蒸汽从第一排液管路460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第一排汽管路450的输出端接入第一排液管路460,第一排液管路460还设有排汽延伸管路453。工作时,缓存罐100内的不凝气体通过第一排气管路进入第一排液管路460,然后再经由排汽延伸管路453排出。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第三换热器具有换热管221,原料水在所述换热管221内换热并形成蒸汽;所述蒸发器还设有液位检测器230,所述液位检测器230用于检测所述换热管221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下箱体220内设有第三换热器,第三换热器用于使通过进汽管路420进入下箱体220的工业蒸汽和通过第一连通管路430进入下箱体220的原料水进行换热,以使原料水蒸发并使工业蒸汽冷凝。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下箱体220的底部形成有腔体,以暂存通过第一连通管路430进入的原料水,第三换热器的换热管221的下端与该腔体的内腔连通,原料水能够由腔体内上升进入到换热管221内,换热管221内的原料水具有一定的液面高度,当工业蒸汽经过换热管221的外壁时,工业蒸汽和原料水换热,从而使原料水蒸发形成蒸汽。液位检测器230的设置是用于检测换热管221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以判断蒸发器内的压力情况。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液位检测器230为差压液位计,差压液位计的两端分别与上箱体210和下箱体220连接。
上箱体210内的压力主要为蒸汽形成的气压,而下箱体220内的压力主要为原料水的液压。由于纯蒸汽在使用时要求一定的气压,因此,上箱体210的纯蒸汽应尽量保持一定的气压,而下箱体220内的原料水不断的蒸发进入上箱体210,使得上箱体210内的压力大于下箱体220的压力,由于下箱体220和缓存罐100之间具有第一连通管路430,根据连通器原理,下箱体220的压力和缓存罐100的压力相等,而由于上箱体210的压力大于下箱体220的压力,也即上箱体210的压力大于缓存罐100的压力,从而在压差作用下上箱体210内的部分蒸汽会自发的沿回汽管路440进入到缓存罐100内,实现对缓存罐100内原料水的加热。
由于上箱体210和下箱体220之间压差的存在,通过压差的变化,即可转换为换热管221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该液位高度应大致保持在换热管221的中间位置,以便于工业蒸汽经过换热管221时能够更为可靠的进行换热,保证蒸汽生成效率和蒸汽生成的稳定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所述进液管路410上还设有水泵411和流量器412。
在液位检测器230检测到换热管221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超出预期的高度范围时,通过水泵411和流量器412调整原料水的进入,以确保整个蒸汽生成系统的压力平衡。
可选地,进液管路410上还设有第二调节阀413,第二调节阀413用于调节原料水的进入量。
具体地,水泵411配置有变频器。流量器412为涡轮流量计。第二调节阀413为流量气动调节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汽管路420还设有第三调节阀421,以调节工业蒸汽的进入量。
通过液位检测器230、第三调节阀421以及第四调节阀471等的协同控制,确保纯蒸汽的输出压力与设定值的偏差和波动保持在±5%以内,满足不同灭菌工况时的纯蒸汽消耗量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照图1,供汽管路470还连接有取样管路480,取样管路480上设有取样冷凝器481。
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工作时,纯蒸汽由取样管路480进入取样冷凝器481,通过检测冷凝后的凝结水的电导率,以检测纯蒸汽的品质。
可选地,取样冷凝器481通过管路与第一排液管路460连通,以将冷凝后的纯蒸汽排出到第一排液管路460并排出。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缓存罐,其特征在于,包括罐本体,所述罐本体具有密闭腔和与所述密闭腔均连通的第一端口、第二端口和第三端口,所述第一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进液管路连通,所述第二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通过第一连通管路与蒸发器连通,所述第三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回汽管路连通,所述缓存罐内设有第一喷头,所述第一喷头与所述进液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第二喷头,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回汽管路连通,所述第二喷头用于将所述蒸发器内回流的纯蒸汽喷洒至所述密闭腔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罐本体内还设有去汽件,所述去汽件设在所述第一喷头和所述第二喷头之间,所述罐本体还具有与所述密闭腔连通的第四端口,所述第四端口用于使所述罐本体与第一排汽管路连通;
所述去汽件用于去除所述第一喷头喷出的原料水中的不凝气体,所述第一排汽管路用于排出所述不凝气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存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汽管路上设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汽管路外的物质进入所述缓存罐内;或/和所述第一排汽管路上设有第一调节阀。
5.一种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蒸发器;
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缓存罐;
预热组件,所述预热组件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预热组件用于对进入所述缓存罐内的原料水进行预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一换热器、第一换热管路和设在所述第一换热管路上的第一阀门,所述第一换热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一换热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
所述蒸发器内未蒸发的原料水形成浓缩水,所述浓缩水通过所述第一换热管路进入所述第一换热器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连接有进汽管路,所述进汽管路用于输送换热介质,所述换热介质在所述蒸发器内与所述原料水换热并冷凝得到冷凝液;
所述预热组件包括第二换热器、第二换热管路和设在所述第二换热管路上的第一疏水阀,所述第二换热器设在所述进液管路上,所述缓存罐位于所述第二换热器和所述蒸发器之间,所述第二换热器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蒸发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连通;所述冷凝液通过所述第二换热管路进入所述第二换热器内,以与所述进液管路上的原料水进行换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器包括上箱体和与所述上箱体连通的下箱体,所述回汽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上箱体和所述缓存罐连通,所述第一连通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下箱体和所述缓存罐连通;
所述上箱体内设有螺旋水汽分离器,所述下箱体内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罐本体内的原料水通过所述第一连通管路进入所述下箱体内通过第三换热器换热形成蒸汽,所述蒸汽进入所述上箱体并通过螺旋水汽分离器进行水汽分离,以得到纯蒸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水汽分离器将所述蒸汽分离为纯蒸汽和重水,所述上箱体还连接有第一排液管路,所述第一排液管路用于排出所述重水;
所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设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用于阻止所述第一排液管路外的物质进入所述上箱体;所述第一排液管路上还设有第二疏水阀。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蒸汽生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换热器具有换热管,原料水在所述换热管内换热并形成蒸汽;所述蒸发器还设有液位检测器,所述液位检测器用于检测所述换热管内的原料水的液位高度;所述进液管路上还设有水泵和流量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20350.1U CN216480890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2420350.1U CN216480890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80890U true CN216480890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388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2420350.1U Active CN216480890U (zh) | 2021-10-08 | 2021-10-08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80890U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4047A (zh) * | 2021-10-08 | 2021-12-24 | 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
2021
- 2021-10-08 CN CN202122420350.1U patent/CN216480890U/zh active Active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834047A (zh) * | 2021-10-08 | 2021-12-24 | 楚天华通医药设备有限公司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59108B (zh) | 带机械蒸汽再压缩的三级连续降膜循环蒸发浓缩系统 | |
CN106323026B (zh) | 一种卧式轴排凝汽器 | |
CN201244370Y (zh) | 板式自由降膜真空浓缩器 | |
CN216480890U (zh)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
CN204522328U (zh) | 带机械蒸汽再压缩的三级连续降膜循环蒸发浓缩系统 | |
CN206837530U (zh) | 一种用于回收全热和潜热的真空蒸发浓缩装置 | |
CN113834047A (zh) | 缓存罐及蒸汽生成系统 | |
CN102020327B (zh) | 一种氨氮废水的处理设备 | |
CN110935185A (zh) | 一种烟草萃取液蒸发浓缩装置及其蒸发浓缩工艺 | |
CN103058301A (zh) | 卧式闪蒸罐及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系统 | |
CN106039747A (zh) | 一种立式原液管外降膜蒸发器 | |
CN110407272A (zh) | 一种热压多效蒸馏水机及其工作方法 | |
JPS5815001B2 (ja) | 多段フラツシユ蒸発器 | |
CN214167889U (zh) | 一种mvr蒸酒系统 | |
RU2661121C2 (ru) | Кожухотруб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рекуперации тепла из горячего 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го потока | |
CN210951265U (zh) | 一种多管束洁净蒸汽发生器 | |
CN206918978U (zh) | 一种纯蒸汽发生器 | |
CN112303609A (zh) | 一种纯蒸汽发生器 | |
CN215327046U (zh) | 一种三效废水蒸发器 | |
CN218944373U (zh) | 一种混合效率高的浓缩釜 | |
CN113446581B (zh) | 一种可产生蒸汽高温换热器 | |
CN214105844U (zh) | 一种稳定多效蒸发器真空的装置 | |
JP5888601B2 (ja) | 純蒸気発生装置における不凝縮性ガスの除去方法、および純蒸気発生装置 | |
JP2002219452A (ja) | 造水装置 | |
CN213643132U (zh) | 一种具有独立加热机构的浓缩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