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7533U -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7533U
CN216477533U CN202122444143.XU CN202122444143U CN216477533U CN 216477533 U CN216477533 U CN 216477533U CN 202122444143 U CN202122444143 U CN 202122444143U CN 216477533 U CN216477533 U CN 21647753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 ring
ring body
catalyst
axial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44143.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荣平
孙旭东
王可心
杨建�
牟宗宝
王瑞平
肖逸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Royal Engine Components Co Ltd, Aurob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44143.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753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753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7533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xhaust Gas After Trea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所述支撑环包括环形的支撑环本体、止推部和抵接部,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可伸缩变形,所述止推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一端,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二端,所述抵接部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撑环本体一侧,通过设置沿轴向可伸缩变形的支撑环结构,可限制被安装物体沿轴向的移动,简化装配工艺要求,提高装配效率。将所述支撑环应用到催化器产品中,可极大地简化催化器的封装工艺,降低催化器的封装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但不限于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背景技术
现有催化器封装工艺,通常采用将载体与衬垫塞入筒体内,然后通过整形机对封装的筒体进行整形,或者采用GBD(Gap Bulk Density)进行整体缩径,最后在催化器的入气端焊接进气端锥,以及在出气端焊接出气端锥,完成催化器的安装制造。
现有技术,对筒体进行整形或者GBD整体缩径后,通过衬垫以保持载体的轴向、径向稳定力。由于排放污染日趋严重,国家也在进一步加严排放法规。催化器载体为适应更严格的法规,载体有加大目数、减小壁厚的趋势,载体承受的强度也会越来越低。这样一来,就会提高对筒体的整形或者缩径的精度要求,也就需要更先进的设备以实现更严格的精度控制。另外,对衬垫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从而,让催化器的封装工艺面临复杂化,高成本化的困境。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内容属于发明人的技术认知范畴,并不必然构成现有技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环,所述支撑环包括环形的支撑环本体、止推部和抵接部,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可伸缩变形,所述止推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一端,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二端,所述抵接部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撑环本体一侧。
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催化器,所述催化器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催化器的载体,还包括所述支撑环,所述催化器的载体的一端与伸进所述催化器的筒体内的所述抵接面抵接配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设置沿轴向可伸缩变形的支撑环,可限制被安装物体沿轴向移动,简化装配工艺要求,提高装配效率。将所述支撑环应用到催化器产品中,可极大地简化催化器的封装工艺,降低催化器的封装成本。
在阅读并理解附图和详细描述后,可以明白其他方面。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文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文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文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催化器的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环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支撑环的结构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催化器的剖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
100-催化器;
1-载体,2-衬垫,3-筒体,31-缩径部,4-进气端锥,5-出气端锥;
200-支撑环;
6-支撑环本体,61-支撑片,62-弹性片;
7-止推部,71-第三过渡部;
8-抵接部,81-第一过渡部;
9-套接部,91-第二过渡部,92-导向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文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文,而非对本文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为现有一种常用的催化器的封装工艺。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将催化器100的载体1与衬垫2塞入筒体3中。然后,借助整形机对封装后的筒体3进行整形,或者采用GBD方法对筒体3进行整体缩径处理。最后,在催化器100的入气端焊接进气端锥4,在其出气端焊接出气端锥5,完成催化器100的整体的制作流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提供一种支撑环200。支撑环200包括环形的支撑环本体6、止推部7以及抵接部8。止推部7、支撑环本体6以及抵接部8依次相连设置,根据实际制造工艺,上述三个部件可一体成型。支撑环本体6沿轴向可伸缩变形,其中,支撑环本体6的材质可选用弹性材质,例如弹簧钢。止推部7设于支撑环本体6沿轴向的第一端,即图4中的右端,抵接部8设于支撑环本体6沿轴向的第二端,即图4中的左端。抵接部8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抵接面,可将上述抵接面设置成沿周向向外侧延伸的面。当支撑环200与对手件配合时,其中,抵接部8的抵接面与对手件的配合面相贴合,可为对手件提供稳定的轴向支撑力。其中,抵接面定义为朝向远离支撑环本体6的一侧,使其与对手件直接接触。
由于,支撑环本体6沿轴向可伸缩变形,因此在和对手件配合后,可提供稳定的轴向支撑力,有效地简化了装配工艺的复杂性,提高装配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当将支撑环200安装到催化器100中后,也可简化催化器100的载体1的封装工艺。目前GBD的工艺很复杂,要求精度很高,设备成本高。采用上述的支撑环200后,可以减掉原有的GBD工位,使用传统的压装(塞入)工艺即可达到安装精度的要求。随着国六排放的实施,传统的压装(塞入)工艺无法达到载体1的封装控制精度,增加此支撑环200后,封装精度可满足要求。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抵接部8还包括设置在支撑环本体6的第二端和抵接面之间的第一过渡部81,所述第一过渡部81的截面可设置为弧形,可设置其为圆弧形,使得支撑环200具有较好的弹性。其中,第一过渡部81具有形成开口向外的第一凹槽,如图中虚线框内所述的凹槽特征,当抵接面与支撑环200所支撑物体的端面相抵接时,可较好地限制被支撑物体的沿轴向的移动。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支撑环200还包括与抵接面相连接的套接部9,当支撑环200与被支撑物体配合时,套接部9与物体的外壁相接触,使得套接部9产生一定的变形量。将套接部9设于抵接面远离支撑环本体6的一侧,使得在装配的过程中,物体先与套接部9慢慢接触,即将物体慢慢的插进支撑环200内,然后使得物体与抵接部8上的抵接面相贴合。
其中,套接部9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挤紧面,即挤紧面被设置为当支撑环200套设在物体的外侧面时,产生对物体向内的挤紧力,以牢固的将支撑环200安装在被套设的物体上,简化装配难度,方便支撑环200连同被安装物体一起进入下一步工序。套接部9上还设置有在挤紧面和抵接面之间的第二过渡部91,同样地,第二过渡部91的截面设置为弧形,使得套接部9和抵接部8之间的连接部位也具有较好的弹性。
第二过渡部91设有形成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如图中虚线框内所述的凹槽特征,第二过渡部91和上述的第一过渡部81形成类似S型的截面,可提高支撑环200沿轴向的伸缩变形的能力。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为提高支撑环200安装的便捷性,在套接部9的末端,即远离止推部7的一端设置有与挤紧面相连接的导向部92,其中,导向部92可设置为向外倾斜的斜面,即导向部91可设置成喇叭状,导向部92的小径端靠近所述挤紧面,所述导向部92的大径端靠近最外侧,即最先进行安装操作的一端。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同样地,为了提高支撑环200另一端和被安装物体相接触配合的稳定性,在止推部7上还设有沿周向延伸的止推面,为了提高止推部7和支撑环本体6之间连接部位的弹性,在止推面和支撑环本体6的第一端之间也还设有第三过渡部71,同样地,第三过渡部71的截面也可设置为弧形,在第三过渡部71上也形成开口向外的第三凹槽,如图4中虚线框内的凹槽特征所示。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支撑环本体6整体设置为环形,支撑环本体6的截面呈弧形,即存在一定的弧度,如图5所示,且支撑环本体6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第一端的直径,可提高支撑环本体6沿轴向的伸缩变形的能力,根据实际需要,也可将支撑环本体6的端面的局部区域设置成锯齿形,以弱化支撑环本体6的刚性。
如图2、图3所示,可设置支撑环本体6包括多个在圆周上间隔分布的支撑片61,以及将相邻两个支撑片61相连接的弹性片62。其中,支撑片61的截面可设置呈弧形,支撑片61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第一端的直径。另外,可将弹性片62的沿轴向的尺寸设置的小于支撑片61的轴向的尺寸,即达到弱化支撑环本体6的刚性的效果,弹性片62可设置成向内凸的槽状,槽状的截面可设置成V型,以提高弱化的效果。当支撑环200和被安装物体接触时,支撑环200发生轴向变形,弹性片62可实现一定程度的径向变形,使得支撑环200的安装更稳固。基于支撑环本体6包括支撑片61和弹性片62的结构,如图2、图3所示,止推部7和抵接部8分别设置于支撑片61沿轴向的两端,即在弹性片62上不再设置止推部7和抵接部8特征,可降低材料的使用,降低产品的成本。
另外,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还提供一种催化器100,在此所述的催化器100已不同于图1中所示的现有的催化器100,这里不再单独给出零件的标号。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催化器100,在包括筒体3,以及设置于筒体3内的催化器的载体1的基础上,还包括上述的任一的支撑环200。催化器100的载体1的一端与伸进催化器100的筒体3内的支撑环200的抵接面相抵接配合。
上述催化器100结构,使得载体1所受的轴向力由支撑环200来提供,降低对筒体3的强度要求,可提高载体1的尺寸,以及降低对筒体3的壁厚的要求,同时也降低了对筒体3的内径、圆柱度等的精度等级要求,以及降低对载体1的外径、圆柱度等的精度等级要求,即降低了催化器100整体的生产制造成本。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催化器100还包括环形的衬垫2,衬垫2设置在筒体3和载体1之间,同样地,可降低对衬垫2的强度的要求,相比现有技术,衬垫2只需提供径向的支撑力即可,轴向的支撑力由支撑环200来提供,对于陶瓷载体来说,可提高陶瓷载体的目数,降低衬垫2的料厚,简化催化器100的封装工艺复杂性,提高生产效率。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当支撑环200被设置为具有套接部9这一结构特征时,为提高支撑环200的装配便捷性,将衬垫2设置成相比筒体3和载体1相对较短,即衬垫2缩进筒体3和载体1所形成的相对面围成的空间内,将上述的套接部插9入到衬垫2、筒体3的内壁、以及载体1的外壁所围成的空间内。
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催化器100的筒体3与支撑环100相配合的一端设有外螺纹,和催化器100配合的安装件设有相配合的内螺纹,使得催化器100连同支撑环200一起被螺接到安装件上,有效地简化了催化器100的安装工艺,提高总装的装配效率。另外,当废气从催化器100的进气端流入,即图中所示的左端,为降低废气对催化器100的衬垫2的腐蚀破坏性,也为降低对衬垫2造成的气流冲击力,在催化器100的筒体3远离支撑环200的一端设有缩径部31,其中,缩径部31的内径小于衬垫2的内径,即缩径部31沿径向的开口小于衬垫2的内径尺寸,使得废气不直吹衬垫2,因此,可有效地防止衬垫2被排气吹蚀,提高衬垫2的使用寿命,衬垫2可选用抗腐蚀性较低的材料,可进一步的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
在本文的描述中,术语“上”、“下”、“一侧”、“另一侧”、“一端”、“另一端”、“边”、“相对”、“四角”、“周边”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结构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文的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直接连接”、“间接连接”、“固定连接”、“安装”、“装配”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术语“安装”、“连接”、“固定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文中的具体含义。
虽然本文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文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文。任何本文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文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文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支撑环,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的支撑环本体、止推部和抵接部;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可伸缩变形,所述止推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一端,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支撑环本体沿轴向的第二端,所述抵接部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抵接面,所述抵接面朝向远离所述支撑环本体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环本体的第二端和所述抵接面之间的截面为弧形的第一过渡部,所述第一过渡部形成开口向外的第一凹槽;所述抵接面设置为与所述支撑环所支撑物体的端面抵接以限制物体的轴向移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还包括与所述抵接面连接的套接部,所述套接部位于所述抵接面远离所述支撑环本体的一侧;所述套接部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挤紧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挤紧面和所述抵接面之间的截面为弧形的第二过渡部,所述第二过渡部形成为开口向内的第二凹槽,所述挤紧面设置为套设在所述物体的外侧面并产生向内的挤紧力。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套接部还包括与所述挤紧面连接的喇叭状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挤紧面远离所述支撑环本体的一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部包括沿周向延伸的止推面,以及设置在所述止推面和所述第一端之间的截面为弧形的第三过渡部,所述第三过渡部形成为开口向外的第三凹槽。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本体设置为环形,所述支撑环本体的截面呈弧形,且所述支撑环本体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第一端的直径;或者
所述支撑环本体包括多个在圆周上间隔分布的支撑片和将相邻两个所述支撑片连接的弹性片;所述支撑片的截面呈弧形,且所述支撑片的第二端的直径小于第一端的直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支撑环,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推部和所述抵接部分设于所述支撑片沿轴向的两端。
8.一种催化器,包括筒体,设置于筒体内的催化器的载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支撑环,所述催化器的载体的一端与伸进所述催化器的筒体内的所述抵接面抵接配合。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环设置为如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支撑环;所述催化器还包括环形的衬垫,所述衬垫设置在所述筒体和所述载体之间;所述套接部插入到所述衬垫、所述筒体内壁、所述载体围成的空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催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器的筒体远离所述支撑环的一端设有缩径部,所述缩径部的内径小于所述衬垫的内径。
CN202122444143.XU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Active CN21647753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4143.XU CN21647753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44143.XU CN21647753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7533U true CN216477533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8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44143.XU Active CN216477533U (zh) 2021-10-11 2021-10-11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7533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382429B2 (en) Turbine housing, and method of making a turbine housing
CN216477533U (zh)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US20080277016A1 (en) Exhaust tube interface for an exhaust treatment device
CN109296478B (zh) 一种空气滤清器
JP2003531994A (ja) 排ガス設備の排ガス装置、特にモジュール構成形式の自動車触媒装置
CN114017167A (zh) 一种支撑环及催化器
JP3512664B2 (ja) 多気筒エンジンの排気管集合部
CN214530749U (zh) 一种抱箍封底结构
CN106468300A (zh) 用于衬套的紧固方法
US9562435B2 (en) Cellular wheel, in particular for a pressure wave supercharger
CN211649001U (zh) 传动齿轮箱
CN209743066U (zh) 一种带滤网的低压egr冷却器
CN218991718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隔热罩的端部罩体
CN214535061U (zh) 一种新型金属膨胀节
CN217029077U (zh) 用于分段式歧管的柔性连接结构
CN218564377U (zh) 一种自紧式横截面成j形金属密封环
CN218718091U (zh) 连接组件和车辆
CN218947988U (zh) 一种用于火焰观察孔隔热装置的制作模具
CN214598577U (zh) 一种搪玻璃筒体的单锥混合机
CN216078189U (zh) 一种液力变扭器壳体盖板
CN218645568U (zh) 一种燃气炉头
US6454317B1 (en) Versatile end plate converter design using powder metal
CN219746843U (zh) 钢活塞的焊接支撑机构
CN218235190U (zh) 一种用于强化增压器涡端密封的复合隔热罩
CN216788519U (zh) 后端锥、车辆的排气系统和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