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72596U - 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72596U
CN216472596U CN202122981265.2U CN202122981265U CN216472596U CN 216472596 U CN216472596 U CN 216472596U CN 202122981265 U CN202122981265 U CN 202122981265U CN 216472596 U CN216472596 U CN 216472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nk
sludge
wastewater
adjusting
mu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981265.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以朋
李鹏
郝晋伟
徐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ere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981265.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72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72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72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废水净化装置以及污泥处理装置,除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除泥器,废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罐,除泥的出水端与调节罐的进水端连接,调节罐的出水端与废水净化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污泥处理装置与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以及废水净化装置的出泥端连接;使用时,废水通过除泥装置进行去除污泥,然后进入调节罐中进行调节,调节后进入废水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以及废水净化装置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Description

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高等级公路、铁路水利、国家战略储备等工程建设的发展,隧洞施工日渐普遍。隧洞施工往往会产生大量的废水,施工过程中,主要有掘进过程中产生的废水、裂隙水流经隧道壁上的化学注浆材料和混凝土后产生的岩石缝隙水、过岩层接触富水区产生的涌水。必须采取适当的废水处理方法,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才能较好地保护施工区水环境及生态环境。
通常,隧洞施工废水产生的水量因工程规模及施工阶段而有所不同,普遍在5000~10000m3/d,pH在9~12,超出允许排放标准。主要是由于水泥水解产生的硅酸三钙、硅酸二钙、氢氧化钙等均呈碱性,这些物质溶解在水中造成pH值升高;固体悬浮物检测最大值为10000mg/L,最小值为 325mg/L,均大大超出允许排放浓度,主要是由于岩粉、泥沙、水泥颗粒等造成。
已有的调查表明仅有约10%的隧道施工废水采取了沉淀处理措施,其余的则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而是直接将施工废水排入自然沟道。至目前为止,隧道施工废水的处理达标仍然是困扰环境保护工作者的一大难题,这不仅有资金方面的困扰,技术方面的不成熟也成为隧道废水处理达标的一大瓶颈。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可以对隧道施工产生的废水进行净化处理。
为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除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除泥器,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污泥;废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罐,所述调节罐与所述除泥器的出水端连接;废水净化装置,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及污泥处理装置,与所述除泥装置、所述废水调节装置以及所述废水净化装置的出泥端连接,用于处理污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废水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加药组件、第二加药器、固液分离组件以及气浮池,所述第一加药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药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气浮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浮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药器的进水端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药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加药器,一个所述第一加药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加药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分离组件的进水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药器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串联,所述第三连接管弯曲设置。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分离罐以及引流管,所述分离罐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位于所述分离罐的上端,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分离罐的底壁延伸。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设置有第一出泥孔,所述第一出泥孔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还包括: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分离罐且输出端朝向所述分离罐的内腔;第一搅拌架,位于所述分离罐内腔内,所述第一搅拌架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出泥孔中;第一刮泥板,位于所述分离罐内腔内,所述第一刮泥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搅拌架,且与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贴合;以及第一刮刀,位于所述第一出泥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搅拌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设置有第二出泥孔,所述第二出泥孔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废水调节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调节罐且输出端朝向所述调节罐的内腔第二搅拌架,位于所述调节罐内腔内,所述第二搅拌架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出泥孔中;第二刮泥板,位于所述调节罐内腔内,所述第二刮泥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搅拌架,且与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贴合;以及第二刮刀,位于所述第二出泥孔内且与所述第二搅拌架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均质组件以及脱水件,所述污泥均质组件还包括均质罐以及设置于均质罐内的搅拌件,所述均质罐的进泥端与所述除泥器、所述调节罐以及所述分离罐的出泥端连通,所述均质罐的出泥端与所述脱水件连通。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清水罐,所述清水罐与所述第二加药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脱水件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调节罐连接。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废水净化装置以及污泥处理装置,除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除泥器,废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罐,除泥的出水端与调节罐的进水端连接,调节罐的出水端与废水净化装置的进水端连接,污泥处理装置与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以及废水净化装置的出泥端连接;使用时,废水通过除泥装置进行去除污泥,然后进入调节罐中进行调节,调节后进入废水净化装置中进行净化,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以及废水净化装置中的污泥通过污泥处理装置进行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另外,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且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图;
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固液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本身器实施例的污泥均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除泥器;
2、废水调节装置;21、调节罐;211、第二出泥孔;22、第二驱动件; 23、第二搅拌架;24、第二刮泥板;25、第二刮刀;
3、废水净化装置;31、第一加药器;32、第二加药器;33、固液分离组件;
331、分离罐;3311、第一出泥孔;332、引流管;333、第一驱动件;334、第一搅拌架;335、第一刮泥板;336、第一刮刀;34、气浮池;35、第三连接管;
4、污泥处理装置;41、污泥均质组件;411、均质罐;412、搅拌件; 42、脱水件;421、第一连接管;422、第二连接管;5、清水罐。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包括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 2、废水净化装置3以及污泥处理装置4,除泥装置的出水端与废水调节装置2的进水端连通,废水净化装置3的进水端与废水调节装置2的出水端连通,污泥处理装置4的进泥端与除泥装置的出泥端、废水调节装置2的出泥端以及废水净化装置3的出泥端连通。
需要理解的是,当隧道施工的废水流入除泥装置前还需要通过3mm 的滤网进行过滤,以去除废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过滤后的废水泵入除泥装置中,从而将废水中的大部分污泥进行去除。除泥装置的出水端与废水调节装置2的进水端连通,使得除泥后的废水进入废水调节装置2中进行调节;废水净化装置3的进水端与废水调节装置2的出水端连通,使得调节后的废水进入废水净化装置3中进行净化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 (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使得废水可以排放;污泥处理装置4的进泥端与除泥装置的出泥端、废水调节装置2的出泥端以及废水净化装置3 的出泥端连接,从而将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2、废水净化装置3中的污泥进行处理;从而完成隧道施工废水的处理。
进一步的,除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除泥器1,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污泥。除泥装置的除泥器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两个、三个等多个数量。本申请一个实施例中的除泥器1的数量为一个,除泥器1采用旋流器且包括至少一个旋流子,靠内部流场的变化进行固液分离、没有内部结构,免维护且设备没有电气原件,不耗电。除泥器1旋流出易沉降的大颗粒悬浮物如污泥,可减轻后续废水的处理难度。
参照图1、图2,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图,图2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调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进一步的,废水调节装置2包括调节罐21,调节罐21与除泥器1的出水端连接。经过除泥器1处理过的废水从调节罐21的出水端流入调节罐21中。由于隧道施工的阶段不同,造成不同阶段的废水的流量以及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存在差异,调节罐21将除泥器1处理后的废水进行暂存,从而将隧道施工的不同阶段的废水进行混合调节,以减小不同阶段流出调节罐21的废水流量以及废水中污染物含量的差异。
进一步的,废水净化装置3与调节罐21的出水端连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经过调节罐21混合调节后的废水流入废水净化装置3中,从而对废水进行进一步净化,使得净化后的废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然后对净化后的废水进行排放。
进一步的,污泥处理装置4与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2以及废水净化装置3的出泥端连接,用于处理污泥。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2以及废水净化装置3在处理废水时均会产生污泥,可将除泥装置、废水调节装置2 以及废水净化装置3的污泥输送至污泥处理装置4处,进行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污泥进行达标排放。
参照图1、图2,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调节罐21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调节罐21的底壁设置有第二出泥孔211,第二出泥孔211与污泥处理装置4连通。
调节罐21的底壁开设有第二出泥孔211,第二出泥孔211与污泥处理装置4连通,从而将污泥运输到污泥处理装置4处进行处理。调节罐21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从而使得调节罐21朝向调节罐内腔的一面呈锥面,使得污泥流入第二出泥孔211更加容易,便于调节罐21中污泥的排放。
调节罐21的进水端位于调节罐21的上端,调节罐21的出水端位于调节罐21中部侧壁处,使得废水从调节罐21的上端流入且从调节罐21的中部流出,提高废水在调节罐21中的时间,使得废水中的污泥在调节罐21的底壁沉积,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降低从调节罐21流入的废水的污染物含量。调节罐21的出泥端位于调节罐21的底壁,调节罐21的污泥从调节罐21的底壁流出。调节罐21的出泥端与污泥处理装置4连通,从而将污泥运输到污泥处理装置4处进行处理。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调节罐21由多个第一钢板拼接形成。调节罐21 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运输多块第一钢板,当运输到隧道时,将多块第一钢板进行拼接,然后通过玻璃胶等粘性物质将多块第一钢板进行粘接形成调节罐21。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也便于调节罐21的拆卸组装,使得调节罐21 的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2,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废水调节装置2还包括第二驱动件22、第二搅拌架23、第二刮泥板24以及第二刮刀25,第二驱动件22安装于调节罐21且输出端朝向调节罐21的内腔;第二搅拌架23位于调节罐21内腔内,第二搅拌架23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2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二出泥孔211中;第二刮泥板24位于调节罐21内腔内,第二刮泥板24安装于第二搅拌架23且与调节罐21的底壁贴合;第二刮刀25位于第二出泥孔211内且与第二搅拌架23连接。
需要理解的是,第二驱动件22为电机,安装于调节罐21的顶端,第二驱动件22的输出端朝向调节罐21的内腔。第二搅拌架23包括第二安装杆以及多个第二支杆,第二安装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二驱动件22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安装杆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二支杆连接,多个第二支杆沿第二安装杆的周向排布,且与调节罐21的锥面平行。第二刮泥板24设置有多块且分为多组,一组第二刮泥板24通过螺栓、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一个第二支杆朝向调节罐21锥面一侧,一组内的多块第二刮泥板24沿第二支杆的长度方向排布,多块第二刮泥板24与调节罐21贴合;相对于一块第二刮泥板24安装于一个第二支杆来说,一组内多块第二刮泥板24的设置使得第二刮泥板24与第二支杆的安装更加便捷,且运输更加方便。
使用时,第二驱动件22驱动第二安装杆转动,第二安装杆带动第二支杆转动,第二支杆带动第二刮泥板24移动,从而使得第二刮泥板24将调节罐21底壁的污泥刮下,刮下的污泥通过第二出泥孔211流出,降低了调节罐21内的污泥量,提高调节罐21中废水的处理效果。
进一步的,第二刮刀25设置多个且位于第二出泥孔211内,多个第二刮刀25与第二搅拌架23连接。第二搅拌架23的第二安装杆伸入第二出泥孔 211内,多个第二刮刀25位于第二出泥孔211中且环绕第二安装杆设置。使用时,第二驱动件22驱动第二搅拌架23转动,第二搅拌架23带动多个第二刮刀25在第二出泥孔211中转动,将第二出泥孔211内的污泥破碎,避免污泥在第二出泥孔211内堵塞,提高第二出泥孔211输送污泥的速度。
进一步的,调节罐21中还设置有在线pH检测装置,污泥浓度计,便于实时监控原水酸碱度,调节水罐内的污泥浓度。
参照图1,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废水净化装置3包括第一加药组件、第二加药器32、固液分离组件33以及气浮池34,第一加药组件的进水端与调节罐21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加药组件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组件33的进水端连接,固液分离组件33的出水端与气浮池34的进水端连通,气浮池34 的出水端与第二加药器32的进水端连通。
需要理解的是,第一加药组件的进水端与调节罐21的出水端连接,第一加药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加药器31,一个第一加药器31的进水端与调节罐21的出水端连接,另一个第一加药器31的出水端与分离组件33 的进水端连接,第一加药器31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35串联,第三连接管35 弯曲设置。为了提高调节罐21中废水输送至第一加药器31中的速度,调节罐21中的废水泵入第一加药器31中。使用时,在第一加药器31处加入絮凝剂,从而使得悬浮于废水中杂质进行沉淀,提高废水的净化效果。
第一加药器31选用管式反应器且设置两个,一个第一加药器31与调节罐21的出水端连接且放入絮凝剂PAC,PAC的加药量为30mg/L-800mg/L;另一个第一加药器31中加入絮凝剂PAM,且PAM加药量为3mg/L-60mg/L;两种絮凝剂的分开加入,提高废水絮凝的效果,从而降低废水中的污染物含量。两个第一加药器31并排设置且相互连通,第三连接管35弯曲设置呈 S形,从而提高废水从一个第一加药器31流入另一个第一加药器31的路程,增长废水与絮凝剂的反应时间,提高废水净化效果。
进一步的,第一加药器31的出水端与固液分离组件33的进水端连接,固液分离组件33的出水端与气浮池34的进水端连通。经过第一加药器31 的废水输送到固液分离组件33中,通过固液分离组件33将絮凝后的废水进行分离,从而对废水进行再次净化;经过分离后的废水再次进入气浮池34 中,从而对废水中漂浮的油状化合物等进行去除,降低废水中污染物的含量。气浮池34的出水端与第二加药器32的进水端连通,第二加药器32为管式反应器,在第二加药器32中加入盐酸,对废水的PH值进行调节,将pH 调整到6-9后,使得废水可实现回用或外排。
参照图1、图3,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图,图3示出本申请实施例的固液分离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固液分离组件33包括分离罐331以及引流管332,分离罐331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位于分离罐331的上端,引流管332的一端与分离罐331 的进水端连接,引流管332的另一端朝向分离罐331的底壁延伸。需要理解的是,分离罐331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设置于分离罐331的上端,从而使得废水从分离罐331的上端进入且从上端流出,为了增加废水在分离罐331 中的停留时间,引流管332的一端与分离罐331的进水端连接且另一端朝向分离罐331的底壁延伸,使得废水从分离罐331的上端进水后流入分离罐 331的下端,然后从分离罐331的上端流出,从而增加了废水在分离罐331 中沉淀时间,提高了废水在分离罐331中固液分离的效果。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分离罐331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分离罐 331的底壁设置有第一出泥孔3311,第一出泥孔3311与污泥处理装置4连通。
分离罐331底壁开设有第一出泥孔3311,第一出泥孔3311位于分离罐 331底壁的中间且贯穿底壁,从而便于分离罐331处的沉积的固体废物如污泥流走,第一出泥孔3311与污泥处理装置4连通,从而将分离罐331的污泥送至污泥处理装置4进行处理。分离罐331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使得分离罐331的底壁朝向分离罐331的内腔一面呈锥面设置,使得污泥朝向第一出泥孔3311流动速度更快,提高污泥的处理速度。
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分离罐331由多个第二钢板拼接形成。使得分离罐331在运输的过程中可运输多块第二钢板,当运输到隧道时,将多块第二钢板进行拼接,然后通过玻璃胶等粘性物质将多块第二钢板进行粘结形成分离罐331。提高了运输的便捷性,便于分离罐331拆卸组装,使得分离罐331的使用更加方便。
参照图3,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固液分离组件33还包括第一驱动件 333、第一搅拌架334、第一刮泥板335以及第一刮刀336,第一驱动件333 安装于分离罐331且输出端朝向分离罐331的内腔;第一搅拌架334位于分离罐331内腔内,第一搅拌架334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333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第一出泥孔3311中;第一刮泥板335位于分离罐331内腔内,第一刮泥板335安装于第一搅拌架334且与分离罐331的底壁贴合;第一刮刀 336,位于第一出泥孔3311内且与第一搅拌架334连接。
第一驱动件333为电机,设置于分离罐331的上端,第一驱动件333的输出端朝向分离罐331的内腔,第一搅拌架334包括第一安装杆以及多个第一支杆,第一安装杆沿自身长度方向的一端与第一驱动件333的输出端连接,第一安装杆的另一端与多个第一支杆连接,多个第一支杆沿第一安装杆的周向排布,且与分离罐331的锥面平行。第一刮泥板335设置有多块且分为多组,一组第一刮泥板335通过螺栓、粘接或焊接的方式固定于一个第一支杆朝向分离罐331锥面一侧,一组内的多块第一刮泥板335沿第一支杆的长度方向排布,多块第一刮泥板335与分离罐331贴合。使用时,第一驱动件333驱动第一安装杆转动,第一安装杆带动第一支杆转动,第一支杆带动第一刮泥板335移动,从而使得第一刮泥板335将分离罐331底壁的污泥刮下,刮下的污泥通过第一出泥孔3311流出,从而降低分离罐331内的污泥量,提高废水的净化程度。
进一步的,为了降低第一支杆与引流管332相互阻碍的几率,引流管 332的上端开设有通孔,第一支杆一端通过引流管332的通孔伸入且另一端伸出引流管332,从而使得第一支杆位于引流管332中,从而降低第一支杆与引流管332之间的相互影响。
参照图3,第一刮刀336设置多个且位于第一出泥孔3311内,多个第一刮刀336与第一搅拌架334连接。第一搅拌架334的第一安装杆远离第一驱动件333的一端伸入第一出泥孔3311内,多个第一刮刀336固定于第一安装杆且沿第一安装杆周向设置,多个第一刮刀336设置于第一出泥孔3311。使用时,第一驱动件333驱动第一安装杆转动时,带动第一刮刀336转动,从而将位于第一出泥孔3311中的污泥破碎,避免污泥在第一出泥孔3311 堆积堵塞,从而使得第一出泥孔3311中的污泥流动更加顺畅。
参照图1、图4,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的整体流程图,图4示出本身器实施例的污泥均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污泥处理装置4包括污泥均质组件41以及脱水件42,污泥均质组件41还包括均质罐411以及设置于均质罐411内的搅拌件412,均质罐 411的进泥端与除泥器1、调节罐21以及分离罐331的出泥端连通,均质罐 411的出泥端与脱水件42连通。
污泥均质组件41包括均质罐411,均质罐411的进泥端与除泥器1、调节罐21、分离罐331的出泥端连通,从而使得除泥器1、调节罐21、分离罐 331中的污泥可泵入均质罐411中,均质罐411将多种污泥混合,从而使得各个部分的污泥的PH值等各种参数指标相同,便于后续处理。
污泥均质组件41还包括搅拌件412,搅拌件412包括电机以及搅拌轴,搅拌件412安装于均质罐411的内部,从而将位于均质罐411的污泥进行完全搅拌,进一步提高均质罐411内的污泥混合均匀程度。
其中,脱水件42可为板框压滤机、带式压滤机或离心机中的任意一种,从而将污泥进行脱水处理,脱水后的污泥进行回收或处理。
参照图1,在一个可选的示例中,还包括清水罐5,清水罐5与第二加药器32的出水端连接,脱水件42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421与第二连接管422,第一连接管421与清水罐5连接,第二连接管422与调节罐21连接。
清水罐5的进水端与第二加药器32中的出水端连接,从而将净化后的清水进行存储,以便于后期排放或使用。脱水件42的出水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管421和第二连接管422,第一连接管421远离脱水件42的一端与清水罐5 连接,第二连接管422远离脱水件42的一端与调节罐21连接,第一连接管 421与第二连接管422处均设置有阀门。当脱水件42出水端的水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打开第一连接管421处的阀门,让脱水件42中的水流入清水罐5中便于后续排放或使用;当脱水件42出水端的水不满足《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时,打开第二连接管422处的阀门,让脱水件42中的水流入调节罐21中从而继续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废水处理系统不限于应用于隧道废水处理,也可以应用于其它废水处理,例如工厂排出的废水等,不再赘述。
应当指出,在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示例性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表示所述的实施例可以包括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但未必每个实施例都包括该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此外,这样的短语未必是指同一实施例。此外,在结合实施例描述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时,结合明确或未明确描述的其他实施例实现这样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范围之内。
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公开中的“在……上”、“在……以上”和“在……之上”,以使得“在……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以上”或者“在……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此外,文中为了便于说明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例如,“下面”、“以下”、“下方”、“以上”、“上方”等,以描述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其他元件或特征的如图所示的关系。空间相对术语意在包含除了附图所示的取向之外的处于使用或操作中的器件的不同取向。装置可以具有其他取向(旋转90度或者处于其他取向上),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词可以同样被相应地解释。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除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除泥器,用于去除废水中的污泥;
废水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罐,所述调节罐与所述除泥器的出水端连接;
废水净化装置,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对废水进行净化处理;以及
污泥处理装置,与所述除泥装置、所述废水调节装置以及所述废水净化装置的出泥端连接,用于处理污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废水净化装置包括第一加药组件、第二加药器、固液分离组件以及气浮池,所述第一加药组件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所述第一加药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固液分离组件的出水端与所述气浮池的进水端连通,所述气浮池的出水端与所述第二加药器的进水端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药组件包括两个相互连通的第一加药器,一个所述第一加药器的进水端与所述调节罐的出水端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加药器的出水端与所述分离组件的进水端连接,两个所述第一加药器之间通过第三连接管串联,所述第三连接管弯曲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固液分离组件包括分离罐以及引流管,所述分离罐的进水端与出水端均位于所述分离罐的上端,所述引流管的一端与所述分离罐的进水端连接,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分离罐的底壁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设置有第一出泥孔,所述第一出泥孔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固液分离组件还包括:
第一驱动件,安装于所述分离罐且输出端朝向所述分离罐的内腔;
第一搅拌架,位于所述分离罐内腔内,所述第一搅拌架一端与所述第一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出泥孔中;
第一刮泥板,位于所述分离罐内腔内,所述第一刮泥板安装于所述第一搅拌架,且与所述分离罐的底壁贴合;以及
第一刮刀,位于所述第一出泥孔内且与所述第一搅拌架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自下而上渐扩设置,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设置有第二出泥孔,所述第二出泥孔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所述废水调节装置还包括:
第二驱动件,安装于所述调节罐且输出端朝向所述调节罐的内腔
第二搅拌架,位于所述调节罐内腔内,所述第二搅拌架一端与所述第二驱动件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出泥孔中;
第二刮泥板,位于所述调节罐内腔内,所述第二刮泥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搅拌架,且与所述调节罐的底壁贴合;以及
第二刮刀,位于所述第二出泥孔内且与所述第二搅拌架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泥处理装置包括污泥均质组件以及脱水件,所述污泥均质组件还包括均质罐以及设置于均质罐内的搅拌件,所述均质罐的进泥端与所述除泥器、所述调节罐以及所述分离罐的出泥端连通,所述均质罐的出泥端与所述脱水件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清水罐,所述清水罐与所述第二加药器的出水端连接,所述脱水件的出水端设置有第一连接管与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与所述清水罐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管与所述调节罐连接。
CN202122981265.2U 2021-11-30 2021-11-30 废水处理系统 Active CN216472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1265.2U CN2164725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废水处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981265.2U CN2164725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废水处理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72596U true CN216472596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02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981265.2U Active CN216472596U (zh) 2021-11-30 2021-11-30 废水处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72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63992B2 (en) High-rate sedimentation tank and water treatment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KR100992430B1 (ko) 침전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하ㆍ폐수 처리 장치
KR100808289B1 (ko) 스크류형 경사판을 갖는 폐수설비의 침전조
CN101530681A (zh) 海水澄清池扰流构造及其澄清池
CN216472596U (zh) 废水处理系统
CN117142605A (zh) 一种高效澄清池
JP7422182B2 (ja) 水処理槽の更新方法
CN212609938U (zh) 一种tbm施工隧洞污水处理系统
CN214528426U (zh) 一种矿井水回用处理系统
CN214141717U (zh) 一种基于加药絮凝沉淀的给水处理系统
CN212403767U (zh) 一种高悬浮物矿井水作为电厂循环水补水的处理系统
CN108946890A (zh) 一种集净化与浓缩为一体的污水处理系统
CN212375064U (zh) 一种煤矿矿井水处理系统
CN111732234A (zh) 一种高悬浮物矿井水作为电厂循环水补水的处理系统及方法
CN207845318U (zh) 一种陶瓷污水处理装置
KR101137000B1 (ko) 하폐수 처리시설의 인제거 장치
CN112374684A (zh) 一种油气田钻井废液循环利用处理装置及方法
CN214167567U (zh) 一种污水污泥处理装置
CN213012314U (zh) 一种废水处理用溶气气浮机
CN204058131U (zh) 一种混凝土搅拌系统废水处理装置
CN209481361U (zh) 一种生化沉淀出水的处理装置
CN216191584U (zh) 一种油气田废水预处理一体化装置
CN210419633U (zh) 一种用于药业生产中的高浓度废水处理系统
CN211921095U (zh) 一种矿井水高精度处理装置
KR101113075B1 (ko) 오탁수 고속처리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