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8427U - 飞行器 - Google Patents

飞行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8427U
CN216468427U CN202121701489.7U CN202121701489U CN216468427U CN 216468427 U CN216468427 U CN 216468427U CN 202121701489 U CN202121701489 U CN 202121701489U CN 216468427 U CN216468427 U CN 21646842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craft
antenna
battery compartment
wing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0148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梁杰
周宇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Xaircraf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70148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842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842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842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该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适于容纳电池;以及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在所述电池仓的底部。由于天线设置于电池仓内,因此,无需在飞行器的其它部位设置用于安装天线的空间,从而优化了飞行器的结构布置,使得飞行器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天线的安装更加方便。考虑到飞行器在电池仓的下方结构分布较少,并且用户操控飞行器时通常位于飞行器的下方,因此,将天线设置于电池仓的底部,有利于提高天线的信号强度,避免天线信号被干扰。

Description

飞行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飞行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行器。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无人飞行器(或称无人机)的用途不断拓展。目前,无人飞行器广泛应用于航拍、测绘、农业、运输、巡检、救援等领域。
天线是无人飞行器的通讯元件,用于实现无人飞行器的信息传输。在现有的无人飞行器中,天线的位置的设置不合理,从而导致天线信号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飞行器,以克服传统的飞行器的上述缺陷。
本申请提供的飞行器包括:机身,所述机身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适于容纳电池;以及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于在所述电池仓的底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天线置于所述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凹槽沿所述飞行器的头尾方向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的两侧的边缘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电池仓外,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适用于蜂窝网络,所述第二天线适用于局部网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还包括脚架,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脚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天线和两个所述脚架,两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脚架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飞行器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电池仓之外,所述电池仓还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二天线的连接线通过所述穿线孔穿入所述电池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池仓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天线的凹槽,所述穿线孔设于所述凹槽中。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包括:上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口;下壳体,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的底部上设有凹槽;以及机身框架,被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包覆,且设有安装穿孔,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安装穿孔和所述安装腔体限定所述电池仓,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凹槽中。
由于天线设置于电池仓内,因此,无需在飞行器的其它部位设置用于安装天线的空间,从而优化了飞行器的结构布置,使得飞行器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天线的安装更加方便。考虑到飞行器在电池仓的下方结构分布较少,并且用户操控飞行器时通常位于飞行器的下方,因此,将天线设置于电池仓的底部,有利于提高天线的信号强度,避免天线信号被干扰。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在下文中基于示例性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详细地描述本申请。在附图中使用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来表示相同或相似的构件。应该理解的是,附图仅是示意性的,附图中的构件的尺寸和比例不一定精确。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飞行器的另一个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机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的另一个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上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的下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1中的飞行器的部分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0中的固定件的另一个视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翼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可以通过各种形式来实现,而不应该被解释为限于这里阐述的实施例。
图1至图1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100。
首先,参考图1至图8,飞行器100可以包括机身10。机身10上可以设有电池仓13。电池仓13可以用于容纳电池50。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天线 (未示出)。第一天线可以被设置在电池仓13的底部。
飞行器100可以设置有一个第一天线,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天线。当设置有多个第一天线时,多个第一天线可以均设置在电池仓13的底部。
由于天线设置于电池仓内,因此,无需在飞行器的其它部位设置用于安装天线的空间,从而优化了飞行器的结构布置,使得飞行器的整体结构更加合理,天线的安装更加方便。考虑到飞行器在电池仓的下方结构分布较少,并且用户操控飞行器时通常位于飞行器的下方,因此,将天线设置于电池仓的底部,有利于提高天线的信号强度,避免天线信号被干扰。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8,电池仓13的底部可以设有凹槽131。第一天线可以设置于凹槽131中。
电池仓13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一个凹槽131,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凹槽131。凹槽131的数量可以与第一天线的数量相对应。当设置有多个第一天线时,多个第一天线可以分别设置在多个凹槽131中。
通过在电池仓的底部设置凹槽,并将天线可以设置于凹槽中,可以避免天线与电池干涉,从而降低天线被损坏的可能性,延长天线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8,凹槽131可以沿飞行器100的头尾方向延伸。
以此方式,可以使得第一天线的长度方向与飞行器的头尾方向大致平行。考虑到天线的信号场的分布特点,如此设置,可以使得飞行器的整体的信号的分布更为合理,从而提高飞行器的通信能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8,飞行器100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天线。对应地,电池仓13的内壁上可以设置有两个凹槽131,并且分别设置于电池仓13的底部的两侧的边缘处。
这样,两个天线的信号可以分别覆盖飞行器两侧的空间。这种实现方式可以保证天线的信号强度,同时无需设置过多的天线。设置过多的天线一方面会增加飞行器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会增加飞行器的重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8,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天线 62。第二天线62可以被设置在电池仓13之外。
飞行器100可以仅设置有一个第二天线,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二天线,对此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
第一天线可以适用于蜂窝网络,第二天线可以适用于局部网络。蜂窝网络例如可以但不限于包括3G、4G或5G网络。局部网络例如可以但不限于包括 wifi网络。
考虑到局部网络的信号的穿透能力弱于蜂窝网络,因此,将适用于蜂窝网络的天线设置于电池仓内,并将适用于局部网络的天线设置于电池仓的外部,可以保证局部网络的通信质量。这种天线布置方式更为合理,可获得更优的信号传输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3,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脚架32。当飞行器100停放时,脚架32用于支撑飞行器100。脚架32可以被设置在机身10 的下方。第二天线可以固定于脚架32上。作为一种实现方式,脚架32可以设有天线收容槽,第二天线62可以被收容在该天线收容槽内。
将第二天线设置于脚架上,可以充分利用脚架上的结构空间,从而无需在飞行器的其它部位设置安装结构,使得飞行器的结构分布更加合理。此外,由于脚架位于飞行器的下方,且远离飞行器它部位,将适用于局部网络的第二天线设置于脚架上可以进一步提高信号强度,保证局域网络的通信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1至图3,飞行器100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二天线62,并设置有两个脚架32。作为一种实现方式,两个脚架32可以位于机身的下方,间隔设置且分置于机身10的两侧。两个第二天线62可以分别固定于两个脚架32上。
以此方式,可以使得第二天线的信号覆盖飞行器的两侧,从而提高第二天线的信号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3和图8,电池仓13可以设有与电池仓13的外部连通穿线孔132,第二天线62的连接线可以通过穿线孔132穿入电池仓13 内。
将第二天线的连接线引入到电池仓内,进而可以将第一天线的连接线和第二天线的连接线沿同一线路引入到飞行器的内部。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优化第一、第二天线的连接线的走线,使得线路的布置更加合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3和图8,穿线孔132可以设置在凹槽131 中。
通过将穿线孔设置于凹槽中,使得第二天线的连接线穿入电池仓的部分可以在凹槽中走线,从而可以避免电池与第二天线的连接线的干涉,减少连接线损坏的可能性,延长连接线的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8,机身10可以包括机身外壳和机身框架 11。
机身外壳可以呈流线型,进而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当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中,机身外壳也可以为其他形状。
机身外壳可以包括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机身框架11被包覆于上壳体 121和下壳体122之间。
上壳体121设有第一安装口1211。下壳体122设有安装腔体1221。机身框架11设有安装穿孔1111。第一安装口1211、安装穿孔1111以及安装腔体1221 共同限定电池仓13。凹槽131设于安装腔体1221的底部。第一安装口1410上方可以设有电池盖14,以实现电池仓的密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9至图12,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机翼组件20。机翼组件20可以作为飞行器100的固定翼,以便当飞行器100达到一定水平飞行速度后,为其提供足够的升力,保证飞行器能够正常飞行。示例性地,飞行器100可以包括两个机翼组件20,两个机翼组件20可以对称地设置在机身10的两侧。
每个机翼组件20可以包括第一翼段21、固定件22和第二翼段23。固定件 22位于第一翼段21和第二翼段23之间。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机翼组件20所包含的翼段的数量,本申请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定。在某些实施例中机翼组件20可以仅包括两个翼段,即第一翼段21 和第二翼段23。在某些实施例中,根据飞行器100的尺寸设计,机翼组件20 也可以包括更多翼段,例如三个翼段或四个翼段。在机翼组件包括的翼段的数量多于两个时,第一翼段21和第二翼段23可以是指机翼组件20中的任意相邻的两个翼段。
第一翼段21的靠近第二翼段23的一端可以设有卡扣2121和第一支杆213。固定件22可以包括配合部221。配合部221的靠近第一翼段21的一侧可以设有卡扣槽2211。配合部221的靠近第二翼段23的一侧可以设有配合槽2212。此外,配合部221还可以设有导向孔2214。卡扣2121可以与卡扣槽2211卡合,第一支杆213可以插设于导向孔2214中。第二翼段23的靠近第一翼段21的一端插设于配合槽2212中。
安装时,可以将第一支杆213插入到导向孔2214中,插入到位后,卡扣 2121与卡扣槽卡2211卡合。拆卸时,仅需要将卡扣2121和卡扣槽2211分离,并将第一支杆213从导向孔2214中拔出,便可完成拆卸。
第一支杆和导向孔的配合可以保证翼段之间的连接强度。卡扣与卡扣槽的配合可以防止第一支杆从导向孔中脱出。第二翼段端部和配合槽的配合,可以保证第二翼段和固定件的连接强度。以此方式,可以提高翼段之间的连接的可靠性,并使得翼段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翼段可以仅设置有一个卡扣。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翼段也可以设置有多个卡扣,例如两个卡扣。固定件上可以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卡扣槽。通过设置多个卡扣和卡扣槽,可以进一步提高翼段之间的连接强度。
同样地,第一翼段可以仅设有一个第一支杆。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翼段也可以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杆,例如两个第一支杆。固定件可以设置有相应数量的导向孔。通过设置多个第一支杆和导向孔,可以进一步提高翼段之间的连接强度。
应当理解,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卡扣设置于第一翼段上,卡扣槽设置于固定件上,但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卡扣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件上,对应地,卡扣槽可以设置于第一翼段上。
同样地,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杆设置于第一翼段上,导向孔设置于固定件上。但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第一支杆也可以设置于固定件上,对应地,导向孔可以设置于第一翼段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和图13,第一翼段21可以包括第一翼面211 和连接件212。连接件212可以设于第一翼面211的端面上,并与第一翼面211 固定连接。卡扣2121(或与卡扣2121对应的卡扣槽)可以设置于连接件212 上。
考虑到翼面通常为轻质材料,例如泡沫,其强度较差。通过设置具有更高强度的连接件,并将卡扣或卡扣槽设于连接件上,可以提高卡扣或卡扣槽的强度,从而保证翼段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至图13,连接件212可以设置有卡扣2121,固定件22可以设置有卡扣槽2211。连接件212具有相对的第一侧壁(未示出) 和第二侧壁2122。第一侧壁朝向第一翼面211。
卡扣2121包括卡扣主体2121a和卡舌2121b。卡扣主体2121a凸出于第一侧壁,并且嵌设于第一翼面211中。在某些实施例中,卡扣主体2121a可以低于第一翼面211的表面,或者与第一翼面211的表面基本平齐。卡舌部2121b 凸出于第二侧壁2122,以便伸入卡扣槽2211中与卡扣槽2211卡合。
以此方式,可以使得卡扣不凸出于机翼的表面,从而降低机翼组件的空气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图9至图13,第一翼段21可以设有第一支杆213,固定件22可以设有导向孔2214。连接件212可以设有通孔2123。第一支杆213的一端嵌设于翼面211中,另一端延伸至第一翼面211之外,并穿过通孔2123。
以此方式,不仅可以保证翼段之间连接的强度,还可以保证第一翼段本身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机翼组件的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9至图12,第一翼段21可以设有第一支杆213,固定件22可以设有导向孔2214。并且导向孔2214可以贯穿配合部221。
示例性地,配合部221可以设有位于配合槽2212中的导向柱2213,导向孔2214可以设于导向柱2213上,以使得导向孔2214具有足够的长度。
第二翼段23可以设有第二支杆232。第一支杆213可以插设于导向孔2214 的一端,第二支杆232插设于导向孔2214的另一端。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进一步提高翼段之间连接的结构强度,使得翼段之间的连接更加可靠。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9至图11,固定件22除包括配合部221 外,还可以包括套设部222。示例性地,配合部221和套设部222可以一体形成。
套设部222可以设有供飞行器100的翼臂31穿过的套设孔2221。套设孔 2221可以沿固定件22的长度方向,或者说沿固定件22的前后方向(即飞行器 100的头尾方向),贯穿套设部222。
由于固定件设有套设部,飞行器的翼臂可以通过套设部的套设孔安装在机翼组件上,从而无需在翼段上设置用于安装翼臂的安装结构。如此设置,可使得机翼组件的结构分布更加合理,翼臂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见参见图1、图9至图11,固定件22除包括配合部221和套设部222外,还可以包括收容部223。示例性地,配合部221、套设部222和收容部223可以一体形成。
收容部223可以形成有收容槽2231。收容槽2231可以被构造为适于收容电调。电调也称为电子调速器(Electronic Speed Control,ESC)。在某些实施例中,电调可以包括电调板和散热板。收容槽2231中的电调可以用于调控设于翼臂 31上的第一动力组件41。
通过在固定件上设置收容部,可以将电调设于固定件上。由此,便无需在飞行器的其它部位设置用于安装电调的结构,从而使得飞行器的整体布局更加合理。此外,由于翼臂穿设于套设部中,将电调设于收容部中可使得电调更靠近翼臂上的第一动力组件,从而能够优化电调和第一动力组件之间的线路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9至图11,机翼组件20还可以包括与收容槽适配的收容盖2232。收容盖2232可拆卸地安装于收容槽2231的开口处。电调可以安装在收容盖2232上。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电调可以穿设在收容盖上。
如此设置,可使得电调的安装和拆卸更加方便。此外,将电调安装在收容盖上,有利于电调的散热,从而可以延长电调的使用寿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9至图13,配合部221的上表面2215可以被构造为分别与第一翼段21的上表面和第二翼段23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套设部222可以设于配合部221的下方,收容部223可以设于套设部222的下方。
考虑到机翼的上表面对空气阻力的影响较大,因此,将配合部的上表面构造为与第一、第二翼段的上表面平滑过渡,并将套设部和收容部依次设置于配合部的下方,可以有效地减小飞行时机翼组件所受到的空气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0至图13,第一翼段21的后沿位置还设有副翼 214。副翼214能够相对第一翼段21上下翻转,以控制飞行器100的飞行姿态。
副翼214可以包括相背的上表面及下表面。副翼214的上表面与第一翼段 21的上表面大致平齐,副翼214的下表面与第一翼段21的下表面大致平齐。固定件22的安装部221还设有舵机收容槽2216,舵机可以收容于其中。舵机的输出轴沿固定件22的侧壁的穿出,并通过连接组件与副翼214连接以驱动副翼214转动,从而可以控制无人飞行器100的飞行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2,第一翼段21还可以设有翼端小翼215。翼尖小翼215可以与第一翼面211成一夹角,用以阻碍第一翼段22上下表面的空气绕流,减少绕流对升力的破坏。
在一些实施例中,再次参考图1,第二翼段23的远离第一翼段21的一端可以与机身10相连。作为一种实现方式,第二翼段23可以与机身10一体形成,以简化飞行器的结构,并提高机翼与机身的连接强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8,飞行器100处包括机身10、机翼组件 20和电池50外,还可以包括控制模块70和航测模块80。机身10可以作为飞行器100的承载件,电池50、控制模块70和航测模块80均可以设置在机身10 上。更为具体地,机身10可以为对称结构,并具有一对称面。机身10的轴线和飞行器100的中心可以均位于该对称面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至图8,机身框架11包括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第一固定部111大致成方形。安装穿孔1111可以设于第一固定部110上。第二固定部112可以沿第一固定部111的后端延伸(即从飞行器100 的头部向尾部的方向延伸)。第二固定部112上可以设有两组圆环状的固定环 1121。每组固定环1121可以包括两个固定环1121。每组中的两个固定环1121 对称设置,且分别设置有同轴的安装孔1122。第一固定部111和第二固定部112 的外周还延伸有安装凸板113。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可以分别设置在机身框架11上下两侧,且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分别与安装凸板114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固定连接,例如通过胶粘的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7和图8,上壳体121可以设置有安装凸起1212,下壳体122可以设置有定位槽1222。由此,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组装时可以通过定位凸起1212和定位槽1222定位。
显然,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定位凸起也可以设置在下壳体上,对应地,定位槽可以设置在上壳体上。
在一些实施例,参见图4、图6和图8,下壳体122的后端还可以开设有第二安装口1223。第二安装口1223可以与第二固定部112相对应。控制单元70 和航测模块80和可以固定在第二固定部112上。第二安装口1223的下方可以盖设有下舱盖15,以密封控制单元70和航测模块80。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机身10还包括机身前端壳123,前端壳123 与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的前端固定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至图8,第二翼面231可以包括上翼面231a和下翼面231b。上翼面231a和下翼面231b可以包裹于两个第二支杆232的两侧。两个第二支杆232分别穿过第二固定部112上的两组固定环1121。
第二翼面232可以为泡沫等轻质材料,以减小无人飞行器100重量。生产加工时,上翼面231a和下翼面231b分别与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一体成型,且上翼面231a和下翼面231b分别与上壳体121和下壳体122之间形成为流线型过渡,以减小飞行时的空气阻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图9至图11,飞行器100可以包括翼臂31。翼臂31上可以设有第一动力组件41。第一动力组件41可以包括第一动力单元 411和第一螺旋桨412。第一动力单元411可以用于驱动第一螺旋桨412转动。
飞行器100可以设有两个翼臂31,两个翼臂31可以对称地设置于机身10 的两侧,且两翼臂31的轴向方向与飞行器100的头尾方向一致。更为具体地,每个翼臂31可以穿设于固定件22的套设部222的套设孔2221中。
每个翼臂31上可以设有两个第一动力组件41。两个第一动力组件41可以设于翼臂31的两端。
第一动力组件可以用于为无人飞行器提供垂直起降的飞行动力,以使得无人飞行器具备垂直起降的功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第二动力组件42。第二动力组件42可以设置于机身10的尾部。第二动力组件40包括固定座421、第二动力单元422以及第二螺旋桨423。第二动力单元422用于驱动第二螺旋桨423转动,以控制飞行器100的飞行状态。
第二螺旋桨423设于第二动力单元422上,第二动力单元422设于固定座 421上,固定座421安装在机身10的尾端。固定座421整体呈柱台形的壳体状,以与机身10的尾部形状相适配。固定座421内形成有安装腔体,调控第二动力单元422的电调可以设置于该安装腔体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飞行器100还可以包括设于机身10后部的尾翼33。尾翼33包括两个尾翼板331,两个尾板呈倒V形设置。倒V形的尾翼兼具垂尾与平尾的功能,结构小、重量轻,控制效率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和图2,两个尾翼板331可以相互枢接。这样,将尾翼33从飞行器100拆卸下来后,可以将两个尾翼板331折叠,从而可以减少尾翼33所占用的空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1,尾翼板331的后缘可以安装有活动舵面3311,以进一步提高飞行器100的可操作性。
虽然在上述实施例中,飞行器的尾翼为V形尾翼,但是,在本申请的其它实施例中,飞行器的尾翼也可以采用双垂尾或其他构型的尾翼。
结合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不仅能以零速度起飞着陆,具备悬停能力,而且水平飞行速度大,能以固定翼飞行的方式水平飞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飞行器可以但不限于用于航拍测绘、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灾情巡查等领域。
应当理解,本申请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根据”是“至少部分地根据”。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
还应当理解,虽然术语“第一”或“第二”等可能在本申请中用来描述各种元素(如翼段、卡接结构和插接结构),但这些元素不被这些术语所限定,这些术语只是用来将一个元素与另一个元素区分开。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所述机身设置有电池仓,所述电池仓适于容纳电池;以及
第一天线,所述第一天线设置在所述电池仓内并位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有凹槽,所述第一天线置于所述凹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沿所述飞行器的头尾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一天线,所述电池仓的底部设有两个所述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分别设于所述电池仓的底部的两侧的边缘处,两个所述第一天线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凹槽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电池仓外,其中所述第一天线适用于蜂窝网络,所述第二天线适用于局部网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脚架,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脚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包括两个所述第二天线和两个所述脚架,两个所述第二天线分别设于两个所述脚架上。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还包括第二天线,所述第二天线设于所述电池仓之外,所述电池仓还设有穿线孔,所述第二天线的连接线通过所述穿线孔穿入所述电池仓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仓的内壁设有用于容纳第一天线的凹槽,所述穿线孔设于所述凹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包括:
上壳体,设有第一安装口;
下壳体,设有安装腔体,所述安装腔体的底部上设有凹槽;以及
机身框架,被所述上壳体和所述下壳体包覆,且设有安装穿孔,其中
所述第一安装口、所述安装穿孔和所述安装腔体限定所述电池仓,所述第一天线位于所述凹槽中。
CN202121701489.7U 2021-07-23 2021-07-23 飞行器 Active CN21646842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1489.7U CN216468427U (zh) 2021-07-23 2021-07-23 飞行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01489.7U CN216468427U (zh) 2021-07-23 2021-07-23 飞行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8427U true CN21646842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321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01489.7U Active CN216468427U (zh) 2021-07-23 2021-07-23 飞行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842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14666B2 (en) Airframe
CN111731475B (zh) 一种垂直起降倾转复合翼飞行器
CN108001677A (zh) 一种可脱落系留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106477024A (zh) 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
CN216468427U (zh) 飞行器
CN106394858A (zh) 一种折叠的六旋翼无人机
WO2020000690A1 (zh) 固定翼无人机及其尾翼
CN216468428U (zh) 机翼组件及具有该机翼组件的飞行器
CN109878743B (zh) 飞行器
CN205574251U (zh) 一种机体呈流线型的四旋翼无人机
CN207346069U (zh) 一种用于无人机的安装框、机架及无人机
CN111731465B (zh) 一种无人机用机身框架式结构及无人机
CN212172514U (zh) 无人飞行器
CN211001863U (zh) 飞行器电池安装结构及飞行器
CN210912850U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和具有其的无人飞行器
CN210912856U (zh) 无人飞行器的翼臂组件以及无人飞行器
CN207759015U (zh) 一种可脱落系留式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
CN210912849U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和具有其的无人飞行器
CN217598816U (zh) 一种高载荷无人机机身
CN219361357U (zh) 固定翼无人机
CN112278228A (zh) 无人飞行器的机身和具有其的无人飞行器
CN207346087U (zh) 一种无人机
CN206569251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八旋翼无人机
CN206569244U (zh) 一种折叠的六旋翼无人机
CN206569245U (zh) 一种仿生型机体的六旋翼无人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