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7914U - 折叠车 - Google Patents

折叠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7914U
CN216467914U CN202122457585.8U CN202122457585U CN216467914U CN 216467914 U CN216467914 U CN 216467914U CN 202122457585 U CN202122457585 U CN 202122457585U CN 216467914 U CN216467914 U CN 2164679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d
connecting rod
cross bar
rods
hing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57585.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跃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Great Star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57585.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79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79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79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折叠车,包括底部支架及第一侧部支架,底部支架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支撑组件分别构成底部支架的两侧边,每组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底杆及第二底杆,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设置有止挡部,第一底杆与第二底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受限于止挡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车通过底部支架与第一侧部支架及止挡部之间的组合能够形成牢固的支撑结构,相对于现有折叠车,摒弃了车体四角四个支撑杆提供支撑力的结构,减少了所需杆体数量,降低了车体的重量,使折叠过程和拉运都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折叠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折叠车。
背景技术
生活中,人们在拉运篮球、排球、衣物、快递件等小型物品时常用到折叠车作为简易的运载工具,但现有的折叠车折叠结构复杂,所需支撑杆较多,车体重量较重,折叠和拉运都较为不便,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折叠车。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车,包括底部支架及第一侧部支架,所述底部支架包括两组支撑组件,两组所述支撑组件分别构成所述底部支架的两侧边,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底杆及第二底杆,所述第一底杆与所述第二底杆之间设置有止挡部,所述第一底杆与所述第二底杆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受限于所述止挡部;
所述第一侧部支架包括两组侧杆组件,每组所述侧杆组件对应连接于一组支撑组件,每组所述侧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一底杆,所述第二连杆铰接于所述第二底杆。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二横杆,所述第二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及所述第二横杆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U字形;以及,
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第三横杆,所述第三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及所述第三横杆共同形成U字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还包括第二侧部支架,所述第二侧部支架包括第三连杆及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与所述第四连杆均为U字形且二者的两端部分别铰接连接,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位于所述底部支架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
所述第三连杆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所述第四连杆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连杆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杆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外侧,所述第四连杆位于所述第二连杆的内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底杆与两个所述第二底杆之间的两个铰接点,与所述连接轴位于同一竖直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还包括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开口端翻折套设所述第三连杆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杆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连杆与所述第二连杆的铰接处,所述置物袋的底端支撑在所述底部支架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还包括前车轮和后车轮,前车轮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后车轮固定连接于第三横杆,且前车轮与后车轮错位设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折叠车还包括伸缩把手,所述伸缩把手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的中部,所述第三连杆上设有卡扣,所述伸缩把手能够通过所述卡扣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及/或,
所述底部支架还包括两组第四横杆,每组所述第四横杆为至少一个,其中一组所述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另一组所述第四横杆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的中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底部支架为平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杆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底杆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底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底杆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底杆的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止挡部包括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底杆或两个所述第二底杆,且所述第一横杆位于所述底部支架相对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杆与所述第二底杆在展开时通过所述第一横杆止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一底杆的铰接点与第一横杆和所述第二底杆的铰接点之间具有间距。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车,通过底部支架与第一侧部支架及止挡部之间的组合能够形成牢固的支撑结构,相对于现有折叠车,摒弃了车体四角四个支撑杆提供支撑力的结构,减少了所需杆体数量,降低了车体的重量,使折叠过程和拉运都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折叠车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X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折叠车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折叠车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折叠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中折叠车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折叠车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折叠车防滑件结构示意图。
100、折叠车;10、底部支架;11、支撑组件;111、第一底杆;112、第二底杆;113、第一横杆;114、第二横杆;115、第三横杆;116、连接杆;12、第四横杆;20、第一侧部支架;21、侧杆组件;211、第一连杆;212、第二连杆; 30、第二侧部支架;31、第三连杆;311、卡扣;32、第四连杆;33、连接轴; 40、前车轮;50、后车轮;60、伸缩把手;61、伸缩杆;62、固定杆;63、手持部;70、防滑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组件被称为“连接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直接连接于另一个组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设置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固定于”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组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组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或/及”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方式中的折叠车100第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折叠车100,本实施方式中,折叠车100用于沙滩上使用。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折叠车100还可以应用于泥地,水泥地或者其他需要拉运物品的场景中。
生活中,人们在拉运篮球、排球、衣物、快递件等小型物品时常用到折叠车作为简易的运载工具,但现有的折叠车折叠结构复杂,所需支撑杆较多,车体重量较重,折叠和拉运都较为不便,费时费力。
基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车100包括底部支架10及第一侧部支架20,底部支架10包括两组支撑组件11,两组支撑组件11分别构成底部支架10的两侧边,每组支撑组件1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底杆111及第二底杆112,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受限于止挡部;
请再次参见图1,且一并参照图2至图6,图2为图1中X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折叠车100第二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折叠车100第三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折叠车100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1 中折叠车100第四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第一侧部支架20包括两组侧杆组件21,每组侧杆组件21对应连接于一组支撑组件11,每组侧杆组件2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211及第二连杆212,第一连杆211铰接于第一底杆111,第二连杆212铰接于第二底杆112。
可以理解,止挡件能够固定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最大折叠角度,当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最大折叠角度被确定后,与第一底杆 111及第二底杆112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211及第二连杆212的展开角度也随机确定,如此实现定位,使折叠车100具有稳定的支撑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作为优选,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底部支架10为平面,第一连杆211、第二连杆212、第一底杆111及第二底杆112之间形成三角形结构。三角形结构最为稳定,能够最大强度加强折叠车100支撑结构的牢固性。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展开角度也可为其他角度,只要能够保证在展开状态下,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 之间能够保持稳定连接不转动即可。
具体的,第一连杆211的端部与第二连杆212的端部相互铰接;第一连杆 211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一底杆111相对远离第二底杆112的一端,第二连杆212 的另一端铰接于第二底杆112相对远离第一底杆111的一端。如此,能够最大程度增加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之间、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展开角度,提高折叠车100的承载空间,提高折叠车100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例中,止挡部包括第一横杆113,第一横杆1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底杆111或两个第二底杆112,且第一横杆113位于底部支架10 相对远离地面的一侧;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在展开时通过第一横杆113 止挡。如此,能够通过第一横杆113的止挡作用使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 在展开后能够保持展开角度的稳定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止挡部的止挡效果,作为优选,第一横杆113和第一底杆111的铰接点与第一横杆113和第二底杆112的铰接点之间具有间距。如此,间距能够加强第一横杆113的止挡作用,使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更加稳定牢固,难以在展开后发生相对转动。
请参阅图7,图7为折叠车100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止挡件也可为设置于第一底杆111与第二底杆112之间的连接杆116,至少第二底杆112与第一底杆111相互靠近并通过连接杆116卡接固定的一端为中空结构,优选的,第一底杆111与第二连杆212整个杆体内部均为中空结构,如此能够使得底部支架10折叠后,第二底杆112能够完全容置与第一底杆111内部,减小折叠后折叠车100的体积,且能够降低折叠车100的重量。
进一步的,折叠车100还包括第二侧部支架30,第二侧部支架30包括第三连杆31及第四连杆32,第三连杆31与第四连杆32均为U字形且二者的两端部分别铰接连接,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连接轴33,连接轴33位于底部支架 10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
可以理解,U字形的第三连杆31与U字形的第四连杆32能够互换通用,在制作时能够共用同一套模具进行生产,进而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模具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
具体的,第三连杆31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一连杆211的中部,第四连杆32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第二连杆212的中部。中部包括但不限于中间位置,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固定第一连杆211及第二连杆212两个杆端之间的任意位置。
第二侧部支架30便于在折叠车100上套置袋子,防止折叠车100在拉运较小物品时物品从底部支架10或者侧部支架的缝隙中掉落丢失,可以理解,袋子的材料包括不限于柔性材料,可以是塑料袋、布袋或者其他能够放置物品的袋子等,袋子的形状在此不作限制,只要能够在折叠车100上起到放置物品并能够防止物品漏掉的作用即可。
请再次参阅图5,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轴33与两组第三连杆31 与和第四连杆3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共线,如此能够提高折叠的顺畅性,且可平衡折叠车100的重心。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连接轴33的两端部也可固设于第四连杆32的两端部,只要能够保证连接轴33被底部支架10下压起到定位作用,连接轴33也可以与两组第三连杆31和第四连杆3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不共线。
具体的,第二侧部支架30的展开过程为:
设置在底部支架10相对靠近地面一侧的连接轴33能够随着底部支架10的展开带动第三连杆31与第四连杆32展开,并能够在底部支架10完全展开后将第三连杆31与第四连杆32固定在展开状态。即,在底部支架10固定后,两组第三连杆31与第四连杆32之间的两个铰接点的位置也得以固定,且由于第一侧部支架20的位置也随底部支架10的展开而固定,因此,第三连杆31与第一连杆211之间的铰接点、第四连杆32与第二连杆212之间的铰接点也分别得以固定,如此,第二侧部支架30的整体位置得到定位,能够保持稳定的支撑状态。
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杆212分别位于两个第一连杆 211的外侧,第三连杆31位于两个第一连杆211的外侧,第四连杆32位于第二连杆212的内侧。如此,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第三连杆 31与第四连杆32在折叠或者展开后的受力状况得到优化,进而能够防止侧部的各连杆出现向内翻折或者向外翻折的情况,避免折叠车100折叠不畅或者产生故障。
优选的,在展开状态下,两个第一底杆111与两个第二底杆112之间的两个铰接点,与连接轴33位于同一竖直面。
进一步的,作为优选,在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 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连接轴33及两组第三连杆31与第四连杆32的铰接点之间的连线均与折叠车100的横向中心线α(参见图5)在同一个竖直平面,如此能够进一步平衡折叠车100重心,优化各连杆的受力,使折叠车100更加稳定便于使用。
此外,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车100还包括置物袋,置物袋的开口端翻折套设第三连杆31的顶部、第四连杆32的顶部、以及第一连杆211与第二连杆212 的铰接处,置物袋的底端支撑在底部支架10上。可以理解,在本实施例中,置物袋优选为为柔性材料,可以是置物布袋,也可以是置物网兜或者塑料袋等,折叠车100包括但不限于沙滩折叠车100。
优选的,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二横杆114,第二横杆1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杆211的端部,两个第一连杆211及第二横杆114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U字形;以及,
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三横杆115,第三横杆11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二连杆212的端部,两个第二连杆212及第三横杆115共同形成U字形。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两个第二连杆212及第三横杆115也可以一体成型共同形成U字形,此时,两个第一连杆211及第二横杆114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的U字形架、两个第二连杆212及第三横杆115共同形成U字形架、第三连杆31及第四连杆32之间均可互换通用,在制作时也能够共用同一套模具进行生产,进而能够简化生产工艺,降低模具研发投入和生产成本。
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横杆114也可采用其他连接方式与第一连杆211之间固定连接,其他连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铆接、螺钉连接等。此外,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便于安装轮子,优选的,第三横杆115与第二连杆 212之间为焊接固定,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三横杆115与第二连杆212之间也可采用铆接或者螺钉连接等其他连接方式固定。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杆211与第二横杆114一体成型的弯折处设置为圆角连接,如此能够避免划伤使用者。
在本实施例中,折叠车100还包括前车轮40和后车轮50,前车轮40固定连接于第二横杆114,后车轮50固定连接于第三横杆115,且前车轮40与后车轮50错位设置。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共设置有四个车轮,包括两个前车轮40和两个后车轮 50,两个前车轮40及两个后车轮50均以折叠车100的竖向中心线β(参见图5) 呈轴对称分布,以保证折叠车100前后重力分布均匀,且两个后车轮50靠近中心轴设置,两个前车轮40相对远离中心轴设置并分布在第二横杆114的两端,如此能够避免前车轮40影响使用者走动,避免磕碰到使用者。且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两个前车轮40均设置在第二横杆114上而非支撑底架上,如此能够平衡重力,并便于折叠车100的折叠收合。
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前车轮40均焊接在第二横杆114上,两个后车轮50均通过紧固件连接在第三横杆115上。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前车轮40与后车轮50的固定方式均包括但不限于焊接、铆接、螺钉连接等。
折叠车100还包括伸缩把手60,伸缩把手60可转动地连接于第二横杆114 的中部,第三连杆31上设有卡扣311,伸缩把手60能够通过卡扣311卡接固定于第三连杆31。
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伸缩把手60包括伸缩杆61和固定杆62,固定杆 62通过卡扣311卡接于第三连杆31上,伸缩杆61能够在固定杆62内部进行伸缩,伸缩杆61能够向远离地面的方向伸长,且伸缩把手60还具有不同的档位,伸缩杆61的伸长长度能够通过档位进行调节,此外,伸缩把手60还包括手持部63,手持部63连接于伸缩杆61相对远离地面的一端,手持部63便于使用者握持拉动折叠车100移动。
进一步的,底部支架10还包括两组第四横杆12,每组第四横杆12为至少一个,其中一组第四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第一连杆211的中部,另一组第四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第二连杆212的中部。两组第四横杆12 能够增加底部支架10的支撑力,使底部支架10上方放置的物品更加稳定牢固,避免底部支架10承受力不足导致架体结构塌陷断裂等。
再进一步的,参见图8,图8为折叠车100防滑件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折叠车100还包括防滑件70,防滑件70套置于前车轮40和后车轮50上,优选的,防滑件70为橡胶材质,橡胶材质具有耐磨防滑作用,能够增加车轮使用寿命。优选的,防滑件70上还设置有防滑纹。可以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滑件70的材质可以为其他具有防滑耐磨作用的材料,防滑纹的形状在此不做限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折叠车100,通过底部支架10与第一侧部支架20及止挡部之间的组合能够形成牢固的支撑结构,相对于现有折叠车,摒弃了车体四角四个支撑杆提供支撑力的结构,减少了所需杆体数量,降低了车体的重量,使折叠过程和拉运都较为方便,省时省力。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以上的实施方式仅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并非用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范围内,对以上实施方式所作的适当改变和变化都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支架(10)及第一侧部支架(20),所述底部支架(10)包括两组支撑组件(11),两组所述支撑组件(11)分别构成所述底部支架(10)的两侧边,每组所述支撑组件(1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底杆(111)及第二底杆(112),所述第一底杆(111)与所述第二底杆(112)之间设置有止挡部,所述第一底杆(111)与所述第二底杆(112)之间的最大展开角度受限于所述止挡部;
所述第一侧部支架(20)包括两组侧杆组件(21),每组所述侧杆组件(21)对应连接于一组支撑组件(11),每组所述侧杆组件(21)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211)及第二连杆(212),所述第一连杆(211)铰接于所述第一底杆(111),所述第二连杆(212)铰接于所述第二底杆(1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二横杆(114),所述第二横杆(114)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及所述第二横杆(114)一体成型并共同形成U字形;以及,
所述支撑组件(11)还包括第三横杆(115),所述第三横杆(115)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12)的端部,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12)及所述第三横杆(115)共同形成U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还包括第二侧部支架(30),所述第二侧部支架(30)包括第三连杆(31)及第四连杆(32),所述第三连杆(31)与所述第四连杆(32)均为U字形且二者的两端部分别铰接连接,两个铰接点之间设置有连接轴(33),所述连接轴(33)位于所述底部支架(10)相对靠近地面的一侧;
所述第三连杆(31)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的中部,所述第四连杆(32)的两侧杆分别铰接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12)的中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12)分别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杆(31)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的外侧,所述第四连杆(32)位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内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两个所述第一底杆(111)与两个所述第二底杆(112)之间的两个铰接点,与所述连接轴(33)位于同一竖直面。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还包括置物袋,所述置物袋的开口端翻折套设所述第三连杆(31)的顶部、所述第四连杆(32)的顶部、以及所述第一连杆(211)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铰接处,所述置物袋的底端支撑在所述底部支架(10)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还包括伸缩把手(60),所述伸缩把手(60)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114)的中部,所述第三连杆(31)上设有卡扣(311),所述伸缩把手(60)能够通过所述卡扣(311)卡接固定于所述第三连杆(31);及/或,
所述底部支架(10)还包括两组第四横杆(12),每组所述第四横杆(12)为至少一个,其中一组所述第四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连杆(211)的中部,另一组所述第四横杆(12)的两端分别连接与两个所述第二连杆(212)的中部。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车还包括前车轮(40)和后车轮(50),前车轮(40)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二横杆(114),后车轮(50)固定连接于第三横杆(115),且前车轮(40)与后车轮(50)错位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在展开状态下,所述底部支架(10)为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211)的端部与所述第二连杆(212)的端部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11)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底杆(111)相对远离所述第二底杆(112)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212)的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底杆(112)相对远离所述第一底杆(111)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包括第一横杆(113),所述第一横杆(113)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底杆(111)或两个所述第二底杆(112),且所述第一横杆(113)位于所述底部支架(10)相对远离地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底杆(111)与所述第二底杆(112)在展开时通过所述第一横杆(113)止挡。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折叠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杆(113)和所述第一底杆(111)的铰接点与第一横杆(113)和所述第二底杆(112)的铰接点之间具有间距。
CN202122457585.8U 2021-10-12 2021-10-12 折叠车 Active CN2164679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7585.8U CN216467914U (zh) 2021-10-12 2021-10-12 折叠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57585.8U CN216467914U (zh) 2021-10-12 2021-10-12 折叠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7914U true CN216467914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4407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57585.8U Active CN216467914U (zh) 2021-10-12 2021-10-12 折叠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7914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38298B1 (en) Collapsible wagon comprising a tailgate
US9033361B2 (en) Foldable trolley
US6540239B2 (en) Foldable utility cart
US6328329B1 (en) Collapsible shopping cart with removable mesh basket
US7258352B2 (en) Shopping cart having slotted rack for securing objects
US5887879A (en) Cart assembly and methods
CN102630206B (zh) 后装式自行车架
US20210300449A1 (en) Foldable Wagon
CN216467914U (zh) 折叠车
US3367676A (en) Folding carts
CN203793376U (zh) 一种可折叠式手推车
JP2007297028A (ja) 折り畳み可能な運搬用棚台車。
DE202005001882U1 (de) Stockkarre
CN201923180U (zh) 折叠行李车
CN210083272U (zh) 一种新型折叠车
JP3006800U (ja) 折たたみ式荷車
CN218367881U (zh) 一种可折叠结构及可折叠手推车
CN205086972U (zh) 多功能家用购物车
CN215553492U (zh) 手推车
CN217705876U (zh) 一种新型手拉折叠车
CN215793909U (zh) 折叠车
CN220518308U (zh) 一种户外折叠小推车
CN210822341U (zh) 可折叠的手推车
CN216508452U (zh) 带货架的折叠车
CN220243276U (zh) 野营折叠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