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63587U -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63587U
CN216463587U CN202122844309.7U CN202122844309U CN216463587U CN 216463587 U CN216463587 U CN 216463587U CN 202122844309 U CN202122844309 U CN 202122844309U CN 216463587 U CN216463587 U CN 21646358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surface
fixedly connected
steel pipe
rotary rod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844309.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郝世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uoan New Mate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uo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uoan New Mate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uoan New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844309.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6358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6358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63587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Grinding Of Cylindrical And Plane Surfa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竖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通过电机运作,使得第三旋转杆带动着第一支撑板、移动板和套筒进行旋转,进而使得两个打磨辊分别贴合着钢管本体端口进行偏转,而且通过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设置,使得两根两个打磨辊贴合着钢管本体实现自行旋转,通过打磨辊贴合着钢管本体一边自行旋转,一边以第三旋转杆为轴心进行周转,这样可有效的将钢管本体切割端口的毛刺打磨掉,避免后期钢管本体使用时会刮伤工作人员。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管打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钢管是一种中空的长条圆形钢材,主要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医疗、食品、轻工、机械仪表等工业输送管道以及机械结构部件等。钢管一般长度都较长,所以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切割,切割后进而使得钢管切割端内侧和外侧均有毛刺,进一步使得使用前需要对其进行打磨。现有的打磨装置往往都是通过打磨盘旋转对其钢管端口进行打磨的,而且为了适用于打磨粗细不同的钢管,所以在打磨时需要不断的替换打磨件,进而使得工作量严重增加,工作效率降低,而同时打磨件的生产成本较高,在批量生产时,磨损以及型号的不同需要大量的打磨件,使得成产费用严重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箱,所述底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所述L型板的竖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所述卡箍的内固定夹紧有钢管本体,所述底箱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杆,所述第三旋转杆的顶面穿过底箱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底箱的顶面和底面均贴合连接有挡圈,所述挡圈套在第三旋转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面与钢管本体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上套有第二皮带轮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上贴合滑动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底面嵌入有多颗第二滚珠,所述第二滚珠与底箱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板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三旋转杆与套筒通过固定螺栓固定连接,所述底箱的上方一侧设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内底面设有多颗第一滚珠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与底箱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板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两个固定板向背一侧均贴合连接有一个套圈,两个套圈均套在第二螺纹杆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端伸入到套筒内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套筒一端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之间的第二螺纹杆上螺纹方向从中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上套有两个螺纹块并均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上旋转连接有一根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并且其两个挡环分别与横板的顶面和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上套有第三皮带轮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辊,两个打磨辊分别与钢管本体的内外侧壁贴合连接,其中一个打磨辊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第三旋转杆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卷尺,所述卷尺内的尺带悬挂固定在打磨辊顶面的半环上,每个固定板的顶面均对称设有两个T型滑槽,每根T型滑槽内均设有一个T型块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滑槽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杆,并导向杆穿过T型块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一侧与T型滑槽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所述压簧套在导向杆上,每个T型块内均嵌入有一个旋转块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块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顶面穿出固定板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板上的第一旋转杆上套有第四皮带轮,所述第四皮带轮与第一旋转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和多个第四皮带轮通过同一根第一皮带传动连接,同一个的两根第一旋转杆上均套有一个第一皮带轮并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皮带轮分别在两个固定板上方,两个第一皮带轮分别与两个第三皮带轮通过第二皮带传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机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套筒的外截面为方形设置。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根据钢管的直径,调节移动板的位置,调节时卷尺的设置,可快速的计算出移动板中部与第三旋转杆之间的距离,进而使得两个打磨辊分别有效的与钢管本体内外侧壁贴合连接,而且通过第二支撑板和第一支撑板的设置,有效的对钢管本体起到支撑作用,然后通过电机运作,使得第三旋转杆带动着第一支撑板、移动板和套筒进行旋转,进而使得两个打磨辊分别贴合着钢管本体端口进行偏转,而且通过第二皮带轮、第一皮带、第四皮带轮、第一皮带轮、第二皮带和第三皮带轮传动连接设置,使得两根两个打磨辊贴合着钢管本体实现自行旋转,通过打磨辊贴合着钢管本体一边自行旋转,一边以第三旋转杆为轴心进行周转,这样可有效的将钢管本体切割端口的毛刺打磨掉,避免后期钢管本体使用时会刮伤工作人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结构的局部俯视图;
图中:底箱1、L型板2、第一螺纹杆3、卡箍4、钢管本体5、第一支撑板6、卷尺7、第一皮带8、打磨辊9、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11、第一旋转杆12、导向杆13、T型块14、压簧15、固定板16、螺纹块17、移动板18、第一滚珠19、横板20、挡环21、第二螺纹杆22、第二旋转杆23、电机24、挡圈25、第二滚珠26、第二支撑板27、套筒28、固定螺栓29、第二皮带轮30、第三皮带轮31、第四皮带轮32、第三旋转杆33、T型滑槽34、旋转块35、套圈3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箱1,所述底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2,所述L型板2的竖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4,所述卡箍4的内固定夹紧有钢管本体5,所述底箱1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杆33,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顶面穿过底箱1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底箱1的顶面和底面均贴合连接有挡圈25,所述挡圈25套在第三旋转杆33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顶面与钢管本体5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套有第二皮带轮30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贴合滑动连接有套筒28,所述套筒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二支撑板27的底面嵌入有多颗第二滚珠26,所述第二滚珠26与底箱1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7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板6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9,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与套筒28通过固定螺栓29固定连接,所述底箱1的上方一侧设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内底面设有多颗第一滚珠19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滚珠19与底箱1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移动板18的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6,两个固定板16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螺纹杆22,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板16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两个固定板16向背一侧均贴合连接有一个套圈36,两个套圈36均套在第二螺纹杆22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伸入到套筒28内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套筒28一端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18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16之间的第二螺纹杆22上螺纹方向从中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22上套有两个螺纹块17并均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20,所述横板20上旋转连接有一根第二旋转杆23,所述第二旋转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21,并且其两个挡环21分别与横板20的顶面和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23上套有第三皮带轮31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2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辊9,两个打磨辊9分别与钢管本体5的内外侧壁贴合连接,其中一个打磨辊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卷尺7,所述卷尺7内的尺带悬挂固定在打磨辊9顶面的半环上,每个固定板16的顶面均对称设有两个T型滑槽34,每根T型滑槽34内均设有一个T型块14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滑槽34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并导向杆13穿过T型块14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14一侧与T型滑槽34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5,所述压簧15套在导向杆13上,每个T型块14内均嵌入有一个旋转块35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块3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12,所述第一旋转杆12的顶面穿出固定板16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板16上的第一旋转杆12上套有第四皮带轮32,所述第四皮带轮32与第一旋转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30和多个第四皮带轮32通过同一根第一皮带8传动连接,同一个的两根第一旋转杆12上均套有一个第一皮带轮10并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皮带轮10分别在两个固定板16上方,两个第一皮带轮10分别与两个第三皮带轮31通过第二皮带11传动连接。
所述电机2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所述套筒28的外截面为方形设置。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首先根据钢管的粗细选用适合的卡箍4,选用好卡箍4后,通过第一螺纹杆3设置,将卡箍4固定在L型板2一侧,然后再根据钢管的直径,再进行调节移动板18的位置,调节时,通过套筒28在第三旋转杆33上进行滑动,实现移动板18中部与第三旋转杆33之间的距离,而且调节过程中卷尺7的设置,可有效的计算出移动板18中部与第三旋转杆33之间的距离,调节完成后,然后将钢管本体5固定在卡箍4内,而且钢管本体5套在第三旋转杆33上,此时第三旋转杆33正好在钢管本体5的中心轴位置,并且其钢管本体5底面与第一支撑板6顶面贴合连接,此时第一支撑板6可有效的对钢管本体5起到支撑作用,而且通过第二支撑板27的设置,有效的增加了第一支撑板6对钢管本体5的支撑力,然后再通过手把拧动第二螺纹杆22进行旋转,此时第二螺纹杆22上螺纹连接的两个螺纹块17贴合着移动板18滑动相互靠近,进而带动着两个打磨辊9同步移动相互靠近,直到两个打磨辊9分别与钢管本体5内外侧壁贴合为止,而且在打磨辊9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旋转杆23带动着第三皮带轮31同步移动,而在第三皮带轮31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第二皮带11对第一皮带轮10产生拉力,进而使得其中两根第一旋转杆12在T型滑槽34和T型块14的设置下向一侧移动,进一步导致第一皮带8松懈,与此同时,在压簧15的矫正设置下,使得另外两根第一旋转杆12同步向一侧移动,这样有效的将松懈的第一皮带8始终处于绷紧状态,待打磨辊9调节完成后,启动电机24进行运作,使得输出端带动着第三旋转杆33进行旋转,而在第三旋转杆33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着第一支撑板6和套筒28同步进行旋转,进而通过套筒28带动着在移动板18同步进行旋转,此时在第二滚珠26和第一滚珠19的设置下,有效的减轻旋转过程中的摩擦阻力,而在移动板18旋转的过程中,带动着第二螺纹杆22、螺纹块17、第二旋转杆23和打磨辊9同步进行偏转,而打磨辊9偏转时以第三旋转杆33为转轴进行偏转,此时两个打磨辊9分别贴合着钢管本体5端口进行偏转,而且在第三旋转杆33旋转时,通过第二皮带轮30、第一皮带8和第四皮带轮32传动连接设置,使得多根第一旋转杆12实现旋转,进而再在第一皮带轮10、第二皮带11和第三皮带轮31传动连接设置下,使得两根第二旋转杆23实现旋转,进而带动着两个打磨辊9贴合着钢管本体5实现旋转,通过打磨辊9贴合着钢管本体5一边自行旋转,一边以第三旋转杆33为轴心进行周转,这样可有效的将钢管本体5切割端口的毛刺打磨掉,避免后期钢管本体5使用时会刮伤工作人员。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3)

1.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包括底箱(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箱(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L型板(2),所述L型板(2)的竖杆上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3),所述第一螺纹杆(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箍(4),所述卡箍(4)内固定夹紧有钢管本体(5),所述底箱(1)的内底面上固定连接有电机(24),所述电机(24)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旋转杆(33),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顶面穿过底箱(1)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底箱(1)的顶面和底面均贴合连接有挡圈(25),所述挡圈(25)套在第三旋转杆(33)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板(6),所述第一支撑板(6)的顶面与钢管本体(5)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套有第二皮带轮(30)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贴合滑动连接有套筒(28),所述套筒(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27),所述第二支撑板(27)的底面嵌入有多颗第二滚珠(26),所述第二滚珠(26)与底箱(1)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27)的顶面与第一支撑板(6)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上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29),所述第三旋转杆(33)与套筒(28)通过固定螺栓(29)固定连接,所述底箱(1)的上方一侧设有移动板(18),所述移动板(18)的内底面设有多颗第一滚珠(19)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第一滚珠(19)与底箱(1)的顶面贴合连接,所述移动板(18)的顶面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板(16),两个固定板(16)之间设有一根第二螺纹杆(22),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两端分别穿过两个固定板(16)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两个固定板(16)相背一侧均贴合连接有一个套圈(36),两个套圈(36)均套在第二螺纹杆(22)上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纹杆(22)的一端伸入到套筒(28)内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套筒(28)一端通过连接杆与移动板(18)顶面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16)之间的第二螺纹杆(22)上螺纹方向从中部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螺纹杆(22)上套有两个螺纹块(17) 并均为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块(1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横板(20),所述横板(20)上旋转连接有一根第二旋转杆(23),所述第二旋转杆(2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挡环(21),并且其两个挡环(21)分别与横板(20)的顶面和底面贴合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23)上套有第三皮带轮(31)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旋转杆(2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打磨辊(9),两个打磨辊(9)分别与钢管本体(5)的内外侧壁贴合连接,其中一个打磨辊(9)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半环,所述第三旋转杆(33)的顶面固定连接有卷尺(7),所述卷尺(7)内的尺带悬挂固定在打磨辊(9)顶面的半环上,每个固定板(16)的顶面均对称设有两个T型滑槽(34),每根T型滑槽(34)内均设有一个T型块(14)并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滑槽(34)内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3),并导向杆(13)穿过T型块(14)与其贴合滑动连接,所述T型块(14)一侧与T型滑槽(34)内侧壁之间固定连接有压簧(15),所述压簧(15)套在导向杆(13)上,每个T型块(14)内均嵌入有一个旋转块(35)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旋转块(35)的顶面固定连接有第一旋转杆(12),所述第一旋转杆(12)的顶面穿出固定板(16)顶面并与其贴合旋转连接,所述固定板(16)上的第一旋转杆(12)上套有第四皮带轮(32),所述第四皮带轮(32)与第一旋转杆(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皮带轮(30)和多个第四皮带轮(32)通过同一根第一皮带(8)传动连接,同一个的两根第一旋转杆(12)上均套有一个第一皮带轮(10)并与其固定连接,两个第一皮带轮(10)分别在两个固定板(16)上方,两个第一皮带轮(10)分别与两个第三皮带轮(31)通过第二皮带(11)传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24)与外界电源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筒(28)的外截面为方形设置。
CN202122844309.7U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Active CN21646358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44309.7U CN216463587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844309.7U CN216463587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63587U true CN216463587U (zh) 2022-05-10

Family

ID=813962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844309.7U Active CN216463587U (zh) 2021-11-19 2021-11-19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63587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773359B (zh) 轴承外圈外表面力控式柔性抛光设备
CN219212144U (zh) 一种不锈钢管焊接装置
CN111618727A (zh) 一种用于钢管加工的双面同步抛光系统
CN113649870A (zh) 一种金属管件内壁打磨装置
CN216463587U (zh) 一种建筑钢管切割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CN214869319U (zh) 一种螺旋钢管管口打磨装置
CN208780572U (zh) 一种高性能洛氏硬度测试装置
CN209954377U (zh) 一种石球打磨设备
CN211940155U (zh) 一种hdi预聚体胶辊生产用成型设备
CN112388454A (zh) 一种便于调节的汽车生产用打磨装置
CN110253399B (zh) 一种渐进摆臂式气瓶肩臂打磨机
CN218449803U (zh) 一种工业大风扇电机生产用固定夹持机构
CN211805229U (zh) 一种仪表管道接口磨光装置
CN209503800U (zh) 一种吉他指板加工用全方位抛光设备
CN113579912B (zh) 一种镜面抛光机
CN213561723U (zh) 一种钢化表面磨砂加工装置
CN112959163A (zh) 一种建筑用通过废沙打磨钢管的装置
CN209954457U (zh) 一种风水球打磨设备
CN216463888U (zh) 一种不锈钢管内壁抛光装置
CN210908398U (zh) 一种用于扇形齿轮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7143374U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钢管端口毛刺打磨装置
CN112917258A (zh) 一种效率高的金属管件打磨装置
CN219882027U (zh) 一种不锈钢管加工打磨机
CN207272941U (zh) 一种用于灯杆的打磨装置
CN219542546U (zh) 一种不锈钢管用智能型内外打磨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