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53363U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53363U CN216453363U CN202121934799.3U CN202121934799U CN216453363U CN 216453363 U CN216453363 U CN 216453363U CN 202121934799 U CN202121934799 U CN 202121934799U CN 216453363 U CN216453363 U CN 21645336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tomizing
- cavity
- atomizer
- atomizing cor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雾化器包括壳体、密封座和雾化芯;壳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和收容腔;密封座设置于收容腔中,密封座形成有安装腔,雾化芯设置于安装腔中;其中,密封座的一端用于形成储液腔的底面,另一端用于密封收容腔;密封座一体成型。通过将密封座设置有一体成型,使用一个密封座即可完成对雾化器的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复杂度,避免了多个密封件各自的尺寸公差及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公差对密封效果的影响;且密封座集成了雾化座的功能,进一步减少了雾化器的零件数量,进一步降低装配复杂度,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雾化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雾化装置在运输过程中会将雾化器和电源组件分离。在运输途中,雾化器由于晃动、负压等一系列的原因会发生漏液。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目前是通过设置多个密封件将雾化器整体进行密封,整个组装过程较为复杂,费时费力。而且由于密封件数量较多,由于公差及组装工艺问题很容易造成密封件不能完全密封,不能避免漏液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多个密封件对雾化器进行密封的组装过程复杂且无法完全密封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雾化器,包括壳体、密封座和雾化芯;所述壳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和收容腔;所述密封座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密封座形成有安装腔;所述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其中,所述密封座的一端用于形成所述储液腔的底面,另一端用于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密封座一体成型。
其中,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雾化芯包括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其中,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壳体还形成有两个雾化通道,两个所述雾化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两侧;两个所述雾化通道分别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其中,所述密封座还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腔与所述雾化通道通过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使所述雾化芯产生的气溶胶从所述雾化腔流向所述雾化通道。
其中,所述密封座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插入所述储液腔,所述安装腔的外表面与所述储液腔的内表面贴合。
其中,所述安装腔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所述雾化芯的侧壁部分嵌设于所述环形凹陷内。
其中,所述安装腔与所述雾化芯过盈配合。
其中,所述密封座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有一个出气孔和两个下液通道,两个所述下液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孔的两侧;所述下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其中,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面和吸液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使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其中,所述安装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连通孔。
其中,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间隙。
其中,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凹陷,和/或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用于形成所述换气间隙。
其中,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凸棱,和/或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和/或所述第二凸棱用于形成所述换气间隙。
其中,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件。
其中,所述换气件是钢丝;所述钢丝的截面直径为0.1mm-0.5mm。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和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为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所述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器工作提供能量。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中的雾化器包括壳体、密封座和雾化芯;壳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和收容腔;密封座设置于收容腔中,密封座形成有安装腔,雾化芯设置于安装腔中;其中,密封座的一端用于形成储液腔的底面,另一端用于密封收容腔;密封座一体成型。通过将密封座设置有一体成型,使用一个密封座即可完成对雾化器的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复杂度,避免了多个密封件各自的尺寸公差及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公差对密封效果的影响;且密封座集成了雾化座的功能,进一步减少了雾化器的零件数量,进一步降低装配复杂度,节约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2b是图2a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中密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请参阅图1-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a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中密封座的结构示意图。
雾化器1包括壳体11、密封座12和雾化芯13。壳体11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111和收容腔112。密封座12设置于收容腔112中,密封座12形成有安装腔121,雾化芯13设置于安装腔121中。密封座12的一端用于形成储液腔111的底面,密封座12的另一端用于密封收容腔112;密封座12一体成型。其中,密封座12的一端在形成储液腔111的底面的同时,实现对储液腔111的密封;可以理解,此处的密封是避免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无序的流出,以防止在装配间隙处漏液。密封座12的材质为硅胶或塑胶,优选硅胶。
通过将密封座12设置有一体成型,使用一个密封座12不仅可以实现对储液腔111的密封,还可以实现对收容腔112的敞口端的封堵及密封,减少了密封件的数量,降低了装配复杂度,避免了多个密封件各自的尺寸公差及装配过程中形成的公差对密封效果的影响;且密封座12形成有安装腔121,雾化芯13设置于安装腔121中,即,密封座12集成了雾化座的功能,进一步减少了雾化器1的零件数量,进一步降低装配复杂度,使安装更加简单,环保且节约成本。
雾化芯13包括多孔导液件(图未标)和发热件(图未标),发热件设置于多孔导液件的表面为雾化面,多孔导液件的其他表面为吸液面。也就是说,雾化芯13包括雾化面和吸液面。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13的吸液面与储液腔111连通,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雾化芯13的吸液面进入雾化芯13,利用雾化芯13中多孔导液件的毛细作用力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引至雾化面,被发热件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通过使雾化芯13的吸液面与储液腔111直接连通,雾化芯13吸液较为充盈,可以实现较好的雾化效果。
进一步地,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插入储液腔111,且安装腔121的外表面与储液腔111的内表面贴合,从而将储液腔111密封;可以理解,该密封是指避免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无序的流出。通过将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设置为插入储液腔111,可以更好地对储液腔111进行密封,而且使得雾化芯13靠近储液腔111的表面直接浸泡在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中,即使得雾化芯13的吸液面直接浸泡在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中,进而使得雾化芯13的吸液更为充沛,有利于雾化芯13实现更好的雾化效果。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芯13安装于密封座12的安装腔121中,可以对密封座12起到支撑作用,使安装腔121的外表面与储液腔111的内表面贴合的更加紧密,从而将储液腔111更好地密封。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21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1221,雾化芯13的侧壁部分嵌设于环形凹陷1221内,以使安装腔121对雾化芯13实现较好的固定。具体地,雾化芯13的多孔导液件包括主体部和凸起部,主体部的边缘嵌设于环形凹陷1221。可选的,安装腔121与雾化芯13过盈配合。在一实施例中,安装腔121对应环形凹陷1221的部分全部位于储液腔111内。
在一实施方式中,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表面具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开口朝向储液腔,该第一凹槽形成安装腔121。雾化芯13设置于第一凹槽内,使雾化芯13的吸液面通过第一凹槽的开口暴露于储液腔111,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第一凹槽的开口直接进入雾化芯13。具体地,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表面只设置有一个第一凹槽,可选的,第一凹槽的开口面积可以占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表面的70%以上,优选为,90%以上。通过上述设置,使雾化芯13的吸液面可以全部或至少大部分直接暴露于储液腔111,雾化芯13吸液较为充盈,可以实现较好的雾化效果。
本实施例中,在雾化芯13的雾化面与安装腔121之间形成雾化腔123,雾化芯13雾化好的气溶胶释放于雾化腔123中。
壳体11还形成有两个雾化通道113,两个雾化通道113分别设置于储液腔111的两侧,且两个雾化通道113和储液腔111并排设置;两个雾化通道113分别与雾化腔123连通。可以理解的是,雾化通道113的一端与雾化腔123连通,雾化通道113的另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用户通过在雾化通道113远离雾化腔123的端口抽吸,可以吸食到雾化芯13雾化好的气溶胶。
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座12还形成有出气通道124,雾化腔123与雾化通道113通过出气通道124连通。具体地,两个出气通道124分别位于雾化腔123的相对两侧且分别与雾化腔123连通,两个出气通道124分别对应两个雾化通道113设置且分别与两个雾化通道113连通。本实施例中,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形成有内凹部,使得密封座12的端部可以插入储液腔111且内凹部的侧壁与收容腔112的内表面之间形成间隙,从而使得出气通道124通过该间隙与雾化通道113连通。
进一步,在出气通道124上还可以设置有单向阀1241,单向阀1241使雾化芯13产生的气溶胶从雾化腔123经过出气通道124流向雾化通道113。用户抽吸时,单向阀1241打开,雾化芯13加热后产生的气溶胶从雾化腔123经过出气通道124流向雾化通道113;用户停止抽吸时,单向阀1241关闭,防止雾化腔123内的漏液或冷凝液通过出气通道124漏出。可以理解的是,单向阀1241可以是电子控制机械阀,也可以是特斯拉阀等单向类阀结构,具体根据需要进行设计。通过将单向阀1241设置为仅在用户抽吸时打开,可以防止在未抽吸状态下,气溶胶生成基质或冷凝液通过出气通道124漏出,降低用户的使用体验感。
参见图1,在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具有第二凹槽130,第二凹槽130的开口端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凹槽130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图未标),雾化腔123通过通孔与第二凹槽130连通,以使雾化腔123与外界大气连通。即,外界大气通过第二凹槽130底壁上的通孔进入雾化腔123,携带雾化芯13雾化好的气溶胶通过出气通道124进入雾化通道113,流至雾化通道113的端口被用户吸食。
进一步,在雾化芯13与安装腔12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间隙(图未标),以对储液腔111中进行换气;也就是说,在雾化芯13的外表面与安装腔121的内表面之间设置有换气间隙,该换气间隙将雾化腔123与储液腔111连通,而雾化腔123与外界大气连通,实现对储液腔111的换气,使储液腔111与外界大气的气压平衡,进而保证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顺畅下液至雾化芯13。可以理解,该换气间隙的尺寸不足以使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大量通过该换气间隙直接进入雾化芯13。
在一实施方式中,雾化芯13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凹陷(图未标),和/或安装腔121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凹陷(图未标),第一凹陷和/或第二凹陷用于形成换气间隙。具体地,第一凹陷与安装腔121的腔壁配合形成换气间隙,或第二凹陷与雾化芯13的侧壁配合形成换气间隙,或第一凹陷和第二凹陷配合设置形成换气间隙。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第一凹陷和/或第二凹陷,使雾化芯13的部分侧壁与安装腔121的部分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储液腔111与雾化腔123连通,实现对储液腔111的换气。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在雾化芯13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凸棱(图未标),和/或安装腔121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凸棱(图未标),第一凸棱和/或第二凸棱用于形成换气间隙。具体地,第一凸棱与安装腔121的腔壁配合形成换气间隙,或第二凸棱与雾化芯13的侧壁配合形成换气间隙,或第一凸棱和第二凸棱配合设置形成换气间隙。可以理解,通过设置第一凸棱和/或第二凸棱,使雾化芯13的部分侧壁与安装腔121的部分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储液腔111与雾化腔123连通,实现对储液腔111的换气。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雾化芯13的侧壁与安装腔12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件1223(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可选的,换气件1223为钢丝,即在雾化芯13的侧壁与安装腔12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钢丝,钢丝的截面直径为0.1mm-0.5mm,优选钢丝的截面直径为0.2mm-0.3mm,钢丝的公差小且安装简单,能够简化工艺。可以理解,通过在雾化芯13的侧壁与安装腔12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件1223,使得雾化芯13的部分侧壁与安装腔121的部分腔壁之间间隔设置,以使储液腔111与雾化腔123连通,实现对储液腔111的换气。在该实施方式中,换气件1223的材质还可以是其他的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能够使得雾化芯13的部分侧壁与安装腔121的部分腔壁之间间隔设置即可。
参见图2a,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设置有电极孔125,电极孔125用于使电源组件2的电极顶针21(参见图9)插入以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电极孔125被配置为与电极顶针21过盈配合,以实现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的固定。通过使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即可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使得不需在雾化器1上设置电极导通件就能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将电极孔125配置为与电极顶针21过盈配合,使得不需在雾化器1和电源组件2上分别设置连接结构即可实现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的插拔式固定,减少零件数,降低装配复杂度。
雾化器1还包括引线14;引线14的第一端设置于雾化芯13,第二端设置于电极孔125内,使得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后可以通过引线14与雾化芯13电连接。具体地,引线14的主体设置于雾化腔123内,一端与雾化芯13的发热件电连接,另一端延伸于电极孔125内以与电极顶针21连接,实现雾化芯13与电极顶针21的电连接,从而实现雾化芯13与电源组件2的电连接。
具体地,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具有安装槽126,电极孔125为设置于安装槽126底壁的盲孔,即安装槽126的孔径大于电极孔125的孔径。引线14的第二端从安装槽126的底壁或侧壁穿入安装槽126后弯折以设置于电极孔125的内表面。在本实施例中,在密封座12上设置有贯穿孔1262,该贯穿孔1262使安装腔121与安装槽126连通,且该贯穿孔1262与电极孔125间隔设置,引线14的第二端穿过贯穿孔1262后弯折以设置于电极孔125的内表面(请参阅图2b,图2b是图2a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具有两个安装槽126,以分别在安装槽126的底壁上形成电极孔125,即形成两个电极孔125;优选,两个电极孔125对称设置。参见图1,两个电极孔125分别设置于第二凹槽130的两侧。
通过将引线14的第二端先进入安装槽126再弯折设置于电极孔125,气溶胶生成基质或冷凝液通过引线14优先进入安装槽126,从而进入电源组件2后被电源组件2的连接座的集液槽收集,而不容易进入电极孔125,避免漏液影响电极顶针21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可选的,引线14与贯穿孔1262过盈配合,可以进一步避免气溶胶生成基质或冷凝液通过贯穿孔1262流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也可以不包括引线14,雾化芯13远离储液腔111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电极;可选的,金属电极为银电极。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以与金属电极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一端的结构可以做相应改变,例如,可参考雾化器1的第二实施例中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一端的结构设置。
参见图1和图3,在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27和第二环形凸起128,第一环形凸起127与储液腔111的内表面抵接,第二环形凸起128与储液腔111的腔壁的端部抵接,通过第一环形凸起127和第二环形凸起128加强对储液腔111的密封。具体地,第二环形凸起128在安装腔121的外表面形成第一台阶部,第一台阶部的宽度与储液腔111的腔壁厚度相当,以使得储液腔111的腔壁的端部抵接在第一台阶部的表面。
在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129和第四环形凸起120,第三环形凸起129与收容腔112的内表面抵接,第四环形凸起120与收容腔112的腔壁的端部抵接,通过第三环形凸起129和第四环形凸起120实现对收容腔1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密封。具体地,第四环形凸起120在密封座12的外表面形成第二台阶部,第二台阶部的宽度与收容腔112的腔壁厚度相当,以使得收容腔112的腔壁的端部抵接在第二台阶部的表面。
请参阅图5-图7,图5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的截面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一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雾化器第二实施例的第二方向的局部截面示意图。其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
第二实施例中,雾化器1包括壳体11、密封座12和雾化芯13。壳体11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111和收容腔112。密封座12设置于收容腔112中,密封座12形成有安装腔121,雾化芯13设置于安装腔121中。密封座12的一端用于形成储液腔111的底面,密封座12的另一端用于密封收容腔112;密封座12一体成型。其中,密封座12的一端在形成储液腔111的底面的同时,实现对储液腔111的密封;可以理解,此处的密封是避免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无序的流出,以防止在装配间隙处漏液。密封座12的材质为硅胶或塑胶,优选硅胶。
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形成有出气孔151和下液通道152。在本实施例中,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形成两个下液通道152,两个下液通道152分别设置于出气孔151的两侧。下液通道152的一端与储液腔111连通,另一端与安装腔121连通。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通道152进入雾化芯13。
雾化芯13包括多孔导液件(图未标)和发热件(图未标),发热件设置于多孔导液件的表面为雾化面,多孔导液件的其他表面为吸液面。也就是说,雾化芯13包括雾化面和吸液面。储液腔111中的气溶胶生成基质通过下液通道152进入吸液面,利用雾化芯13中多孔导液件的毛细作用力将气溶胶生成基质导引至雾化面,被发热件加热雾化产生气溶胶。雾化芯13的雾化面与安装腔121之间形成雾化腔123,安装腔121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1211,连通孔1211使雾化腔123与出气孔151连通。安装腔121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图未标)和第二侧壁(图未标),在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1211。本实施例中,仅在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中的一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1211;即,雾化芯13侧向安装(如图7所示)。其中,连通孔1211的结构尺寸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能够使雾化腔123与出气孔151连通即可。
在一实施方式中,在密封座12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凹槽(图未示),第三凹槽形成安装腔121。第三凹槽的开口作为连通孔1211。在雾化芯13设置于第三凹槽的状态下,雾化芯13远离储液腔111的表面(即雾化面)与第三凹槽之间形成雾化腔123。在第三凹槽的侧壁上设置有出气孔151和下液通道152,以使下液通道152与安装腔121连通,出气孔151通过第三凹槽的开口与雾化腔123连通。可以理解,可选的,在第三凹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该通孔形成连通孔1211,以在安装腔121的第一侧壁和/或第二侧壁上设置连通孔1211。
参见图5和图7,壳体11还形成有雾化通道113,雾化通道113的一端与外界大气连通;储液腔111环绕雾化通道113设置;出气孔151与雾化通道113连通。在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具有第二凹槽130,第二凹槽130的开口端与外界大气连通;第二凹槽130的底壁上设置有通孔(图未标),雾化腔123通过通孔与第二凹槽130连通,以使雾化腔123与外界大气连通。外界大气通过第二凹槽130底壁上的通孔进入雾化腔123,携带雾化芯13雾化产生的气溶胶从雾化腔123经连通孔1211、出气孔151到达雾化通道113,用户通过在雾化通道113的端口抽吸从而吸食到气溶胶。
可以理解的是,雾化芯13安装于密封座12具有的安装腔121中,可以对密封座12起到支撑作用。在本实施例中,安装腔121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1221,雾化芯13的侧壁部分嵌设于环形凹陷1221内,以对雾化芯13实现较好的固定。
进一步,在雾化芯13与安装腔121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间隙(图未标),以对储液腔111中进行换气。在雾化器1的第二实施例中,换气间隙的作用及其设置方式与雾化器1的第一实施例中相同,不再赘述。参见图6,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设置有电极孔125,电极孔125用于使电源组件2的电极顶针21(参见图9)插入以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且电极孔125被配置为与电极顶针21过盈配合,以实现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的固定。通过使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即可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使得不需在雾化器1上设置电极导通件(例如,电极顶针)就能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将电极孔125配置为与电极顶针21过盈配合,使得不需在雾化器1和电源组件2上分别设置连接结构(例如,磁铁)即可实现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的固定,减少零件数,降低装配复杂度。
可以理解的是,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设置有两个电极孔125;优选,两个电极孔125对称设置。参见图6,两个电极孔125分别设置于第二凹槽130的两侧。
在本实施例中,雾化芯13远离储液腔111的位置设置有金属电极(图未标),以与电极顶针21电连接;可选的,金属电极为银电极。电极孔125的底壁被配置为可被刺破,即,电极孔125的底壁被配置为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时能够刺破电极孔125的底壁以与金属电极电连接,从而实现电源组件2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可以理解,在电极顶针21未插入电极孔125之前,电极孔125的底壁完好无损,可以防止雾化腔123内的漏液漏出。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雾化器1包括引线14;引线14的第一端设置于雾化芯13,第二端弯折设置于电极孔125的内表面,使得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以与雾化芯13电连接。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一端的结构可以做相应改变,例如,可参考雾化器1的第一实施例中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一端的结构设置。
参见图6,在密封座12靠近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环形凸起127,第一环形凸起127与储液腔111的内表面抵接,以加强对储液腔111的密封。在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三环形凸起129和第四环形凸起120,第三环形凸起129与收容腔112的内表面抵接,第四环形凸起120与收容腔112的腔壁的端部抵接,通过第三环形凸起129和第四环形凸起120实现对收容腔112远离储液腔111一端的密封。在密封座12远离储液腔111的一端的外表面设置有卡块153,收容腔112的内表面设置有卡槽(图未标),卡块153与卡槽(图未标)配合设置以实现密封座12与壳体11的固定。
请参阅图8-图10,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电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电子雾化装置可用于含尼古丁的溶液、药液等气溶胶生成基质的雾化。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雾化器1和电源组件2。雾化器1用于存储气溶胶生成基质并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以形成可供用户吸食的气溶胶。该雾化器1具体可用于不同的领域,比如,医疗、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等;在一具体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可用于电子气溶胶化装置,用于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并产生气溶胶,以供抽吸者吸食,以下实施例均以此为例;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雾化器1也可应用于喷发胶设备,以雾化用于头发定型的喷发胶;或者应用于治疗上下呼吸系统疾病的医用设备,以雾化医用药品。电源组件2用于为雾化器1工作提供能量,以使得雾化器1能够雾化气溶胶生成基质形成气溶胶。
电源组件2包括电极顶针21、支架22、气流传感器、电池和控制器。气流传感器用于感测用户是否抽吸,控制器根据气流传感器的感测结果控制电池是否给雾化器供电,以雾化器1是否工作。气流传感器、电池和控制器固定于支架22。支架22靠近雾化器的端部形成连接座221,电极顶针21设置于连接座221上。电极顶针21的一端与电池和控制器电连接,另一端用于与雾化器1连接。
在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中,雾化器1的结构为上述介绍的雾化器1第一实施例的结构,不再赘述。电源组件2中的电极顶针21包括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设置于支架22的连接座221上并与控制器电连接,第二部分212突出连接座221形成自由端以用于插入雾化器1。第二部分212包括连接部213和插入部214,插入部214设置于连接部213远离第一部分211的一侧。连接部213为圆柱形;插入部214靠近连接部213一端的截面积等于连接部213靠近插入部214一端的截面积;插入部214的截面为圆形,插入部214向远离第一部分211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以形成尖端,便于插入电极孔125(如图10所示)。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提供的电子雾化装置第二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在电子雾化装置的第二实施例中,雾化器1的结构为上述介绍的雾化器1第二实施例的结构,不再赘述。图11的电源组件2的结构与图9的电源组件2的结构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电极顶针21的结构不同。具体地,电源组件2中的电极顶针21包括第一部分211和第二部分212,第一部分211设置于电源组件2,第二部分212用于插入雾化器1。第二部分212包括连接部213和插入部214,插入部214设置于连接部213远离第一部分211的一侧。连接部213为圆柱形;插入部214靠近连接部213一端的截面积大于连接部213靠近插入部213一端的截面积;插入部214的截面为圆形,插入部214向远离第一部分211的方向截面积逐渐减小,以不便于刺破第二共用壁1251实现与雾化芯13的电连接。插入部214靠近连接部213一端的截面积大于电极孔125的截面积,使电极顶针21的插入部214可以卡接在电极孔125的端部,防止电极顶针21从电极孔125脱落,从而可以通过电极顶针21插入电极孔125即可实现雾化器1与电源组件2的固定连接。而且,插入部214靠近连接部213一端覆盖电极孔125,可以防止雾化腔123内的漏液漏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6)
1.一种雾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形成有相互连通的储液腔和收容腔;
密封座,设置于所述收容腔中;所述密封座形成有安装腔;
雾化芯,设置于所述安装腔中;
其中,所述密封座的一端用于形成所述储液腔的底面,另一端用于密封所述收容腔;所述密封座一体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至少部分设置于所述安装腔内,所述雾化芯包括吸液面和雾化面,所述吸液面与所述储液腔连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壳体还形成有两个雾化通道,两个所述雾化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储液腔的两侧;两个所述雾化通道分别与所述雾化腔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还形成有出气通道,所述雾化腔与所述雾化通道通过所述出气通道连通;所述出气通道上设置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使所述雾化芯产生的气溶胶从所述雾化腔流向所述雾化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插入所述储液腔,所述安装腔的外表面与所述储液腔的内表面贴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的内表面设置有环形凹陷,所述雾化芯的侧壁部分嵌设于所述环形凹陷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与所述雾化芯过盈配合。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座靠近所述储液腔的一端形成有一个出气孔和两个下液通道,两个所述下液通道分别设置于所述出气孔的两侧;所述下液通道的一端与所述储液腔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安装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包括雾化面和吸液面,所述雾化面与所述安装腔之间形成雾化腔,所述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孔,所述连通孔使所述雾化腔与所述出气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在所述第一侧壁和/或所述第二侧壁上设置有所述连通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间隙。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凹陷,和/或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凹陷;所述第一凹陷和/或所述第二凹陷用于形成所述换气间隙。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一凸棱,和/或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上设置有至少一条第二凸棱;所述第一凸棱和/或所述第二凸棱用于形成所述换气间隙。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芯的侧壁与所述安装腔的腔壁之间设置有换气件。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雾化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气件是钢丝;所述钢丝的截面直径为0.1mm-0.5mm。
16.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雾化器,所述雾化器为根据权利要求1-15任意一项所述的雾化器;
电源组件,为所述雾化器工作提供能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4799.3U CN216453363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1934799.3U CN216453363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53363U true CN216453363U (zh) | 2022-05-10 |
Family
ID=814318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1934799.3U Active CN216453363U (zh) | 2021-08-17 | 2021-08-17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53363U (zh) |
-
2021
- 2021-08-17 CN CN202121934799.3U patent/CN21645336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812682A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629861U (zh)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347020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594164U (zh) | 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2120291A (zh) |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365870A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1190394A1 (zh) | 雾化器及其气溶胶发生装置 | |
CN216147257U (zh) | 雾化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生成装置 | |
CN113017152A (zh) | 一种雾化器及其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431782U (zh) | 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2095771A1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431787U (zh) | 雾化芯、雾化器和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453362U (zh) | 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938864A (zh) | 一种雾化芯组件、雾化器及气溶胶产生装置 | |
CN114617306A (zh) | 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3712267A (zh) | 雾化器、电源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612705U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4594169U (zh) | 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5381437U (zh) | 密封组件、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453363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4794571A (zh) | 发热体、雾化组件及电子雾化装置 | |
WO2023019440A1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112931963A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
CN216315582U (zh) |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及其雾化器 | |
CN215013592U (zh) | 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