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7135U -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7135U
CN216447135U CN202123060166.7U CN202123060166U CN216447135U CN 216447135 U CN216447135 U CN 216447135U CN 202123060166 U CN202123060166 U CN 202123060166U CN 216447135 U CN216447135 U CN 21644713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s
impeller
annular
blade
blad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3060166.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长河
蔡玉明
朱明�
姜超
王光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r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r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3060166.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713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713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7135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其包括一机壳,其内固有电机,在电机外设电机罩,电机轴密封地穿出,其上固定一叶轮,在叶轮外侧和后面分别设有,固有离心脱水栅和旋转板脱水器;还包括一循环液装置,其中进水管一端连液体箱,另一端通入机壳,其管口朝向叶轮,进水管连接一循环泵,使得液体箱中的液体通过进水管喷向叶轮,与风机进气进行气液传质过程,达到烟气净化和隔火作用;回水管一端连机壳,另一端连液体箱。本风机能够将排烟、隔火和净化功能组合在一起。本实用新型还提供所述风机中的叶轮,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该叶轮具有高强度,通过本风机加上叶轮,可获得亚零净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烟气净化消防安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隔火净化风机。还提供该风机中的叶轮。
背景技术
在生产环境中产生的烟气理化性质不尽相同,但都会对周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所以在生产过程和环境保护中都有对烟气的排放进行净化的需求。烟气往往具有可燃性,对于可燃气体进行净化时会有很大的火灾隐患,对人们的安全和健康都会产生较大风险。现有技术中对于所述烟气进行净化处理的方式一般是用排风机、净化器和防火阀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系统,这样的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同时还存在维护不便的问题。在现有技术中缺少一种将排烟、隔火和净化组合在一起的排烟、隔火、净化设备。
另外,现有烟气净化系统还存在一个重要问题,即净化效果不理想,不能满足大气排放标准,尤其在治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气体时效率很低。因此,现有烟气净化领域中,净化功效、节能等方面都需要改善和提高。以满足使用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将排烟、隔火和净化功能组合在一起的具有隔火性、净化性和安全性的隔火净化风机。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较高净化效率的隔火净化风机。
本实用新型又一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低噪声的隔火净化风机。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所述风机中的叶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电机,在该电机的外面固设一电机罩,该电机罩通过支架与机壳内壁固连,该电机的电机轴密封地穿出所述电机罩,在电机轴上固定一叶轮,在所述机壳中固定有一离心脱水栅,所述叶轮置于所述离心脱水栅之内,所述离心脱水栅为一圆台状筒体,大口朝后地固定在所述机壳内壁上,在筒体侧壁上开设脱水孔形成脱水栅结构,在所述机壳中位于所述电机罩的后方,设有一旋转板脱水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包括一个外圆环体和一个内圆环体,在其间连接若干旋转板,该旋转板使得在内外圆环体之间构成若干个由中心向外缘逐渐加宽的旋向通道;
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盘和叶轮体,所述叶轮体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所述叶轮盘与所述电机轴固连,所述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隔火净化风机还包括一循环液装置,其包括一液体箱、一进水管和一回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体箱,另一端通入所述机壳,置于所述叶轮的前面,其管口朝向该叶轮,所述进水管连接一循环泵,使得液体箱中的液体通过进水管喷向叶轮,与风机进气进行气液传质过程,达到烟气净化和隔火作用;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机壳连通,管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下底面,其另一端与所述液体箱连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通过引入净化装置,向叶轮喷洒液体,对叶轮旋转而吸入机壳的烟气一方面产生净化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火作用,实现了排烟、隔火和净化在一台风机中就能够实现的目的。
进一步地,在所述机壳的前端固连一进口气体整流器,所述进口气体整流器为一圆台状筒体,其大口朝前地固设在所述机壳的前端。
优选地,所述叶轮为多边形组合叶轮, 其中的所述叶轮体包括一组环形叶片,其中每个环形叶片包括一环形体,在该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上一体钣金成型若干叶片单元,每个叶片单元间隔地设置,当若干个环形叶片轴向组合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时,每个环形叶片上的叶片单元在圆周方向上相错排列。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钢板。优选地为不锈钢板,其厚度优选为2-3mm。
优选地,所述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多边形,每个所述叶片单元置于其中一个边上。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中的每个环形叶片上的所述叶片单元为弯折形状,即叶片单元弯折成在所述环形体的圆周方向延设的底板和在轴向向前延设的叶片,构成半开式叶轮。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外端边缘为锯齿形状。
更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单元中叶片的该锯齿形外端边缘从前向后长度逐渐变短。
通过叶片上的锯齿形状外端边缘结构,可以降低噪声,构成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
更进一步地,各个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上部与底板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向同一个方向弯折。
叶轮的旋向与叶片的弯折方向相反。
具体地,所述叶片的弯折可以是弧形弯折结构,也可以是至少一折的折线弯折结构。
所述叶片弯折的程度为:叶片的边缘达到所述底板宽度的2/3至4/5处。
进一步地,所述叶片单元中的所述底板向后倾斜设置。后倾的角度优选为40-60°。最佳后倾角度为45°。
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有如下优选方案:
优选方案一: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两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12边形,其上均布6个所述叶片单元,两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
优选方案二: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三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24边形,均布4个所述叶片单元,三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
各个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叶轮盘的组合固连结构可以为:在各个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环形体上设置孔,采用自攻螺钉将各个所述环形叶片螺接固定在叶轮盘上。
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与所述电机轴的连接结构可以是:在所述叶轮盘的中心设有一螺栓孔,相应地,在所述电机轴的轴心设有一螺孔,通过一螺栓型分水帽将组合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端部。
所述分水帽的前端为一圆台体。进一步地,该圆台体的轴向长度为5-10mm。
这样的分水帽使得喷向叶轮的液体成圆盘状散开,形成连续的水流,与烟气接触更加充分。
优选地,所述离心脱水栅,在所述圆台状筒体侧壁上均布若干沿母线延设的条形孔状脱水孔,在各个该脱水孔周向的同一侧孔边上向外延设一舌片构成分流片,该分流片和该脱水孔之间构成液体引流通道,使得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排出该离心脱水栅。该分流片与所述圆台筒体的筒壁具有一设定角度,该角度优选为15-20°,优选为18°。
该脱水栅分流片弯折方向与风机叶轮旋转方向相反。
优选地,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中,各个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内圆环体相切设置。
为了降低风机的噪音,进一步地,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所述内圆环体的后端,在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一段延长筒体,在该延长筒体的后端的端面上设置轴向锯齿构成锯齿形端面,由此构成一锯齿消音管。
还可以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后面,设置一锯齿状消音导流器。
在所述机壳的后端螺接连接一出风筒,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固定在所述出风筒的内壁上。
优选地,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 包括一圆台形筒体,其大口朝前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中,在该筒体的后端的筒口上固设一圆环形端板,该端板的内圆周边缘上沿径向设置锯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的小口端与所述圆环板的内圆周口径相同,在其端面上平行于轴线方向设置锯齿结构,所述筒体上设置的轴向的锯齿结构与所述端板内圆周边缘上的径向的锯齿结构的锯齿相对应。
优选地,圆环形的所述端板在对应所述机壳内的上部设有一缺口形成泄压口。
优选地,该泄压口对应的圆心角为30-45°。
优选地,所述电机罩包括一圆筒体,该圆筒体的前端和后端面上均设置轴向螺孔,前端的螺孔用于与所述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后端的螺孔用于连接一圆锥筒,通过该圆锥筒使得电机罩的后部封闭;在电机前端设置一电机罩端板,其通过螺栓穿过前端的螺孔固定在所述电机罩的圆筒体前端上,所述电机轴由该电机罩端板中心密封地穿出连接所述叶轮。
优选地,所述循环液装置中还包括一回水槽,该回水槽设置在所述机壳下面与所述机壳底部的出水口连同,所述回水槽上设置排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与所述回水槽连接的所述机壳底部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离心脱水栅和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位置相对应。
所述液体箱还设有补水装置。
该补水装置的一个优选方案是:在所述液体箱内的上部设置一补水箱,该补水箱的底板上设有一补水管,还设有一进水口,在该进水口上设置一浮球阀,浮球阀上的浮球位于补水箱内,使得补水箱中的水位与浮球阀的开启关联,进水口使用时连接上水系统,该补水箱与所述液体箱为连通器,在所述液体箱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在该排污口上可拆地设有一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与浮球阀的关闭状态时浮球的位置对应,该溢流管维持该液体箱和补水箱的液位。
优选地,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反冲罐。当风机停机时,反冲罐中的存水反冲回液体箱,使得液体箱中的液位超过溢流管的上端口,使得液体箱中液面上的液体从溢流管排出,以此除去液体箱中液面上的油污,由此使得本风机的循环液装置具有自净功能。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风机叶轮,其包括一叶轮盘和一叶轮体,所述叶轮体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所述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优选地,所述叶轮为多边形组合叶轮,其中的所述叶轮体包括一组环形叶片,其中每个环形叶片包括一环形体,在该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上一体钣金成型若干叶片单元,每个叶片单元间隔地设置,当若干个环形叶片轴向组合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时,每个环形叶片上的叶片单元在圆周方向上相错排列。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钢板。优选地为不锈钢板,其厚度优选为2-3mm。
具体地,所述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多边形,一个所述叶片单元置于其中一个边上。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中的每个环形叶片上的所述叶片单元为弯折形状,即叶片单元弯折成在圆周方向延设的底板和在轴向向前延设的叶片,构成半开式叶轮。
优选地,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外端边缘为锯齿形状,构成低噪声的多边形组合叶轮。进一步地,该锯齿形外端边缘从前向后长度逐渐变短。
优选地: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所述底板向后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底板的后倾的角度为40-60°。所述底板的后倾角度为45°。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上部与底板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向一个方向弯折。
所述叶片的弯折是弧形弯折结构,或者是至少一折的折线弯折结构。
所述叶片弯折的程度为:叶片的边缘达到所述底板宽度的2/3至4/5处。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两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12边形,其上均布6个所述叶片单元,两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或者,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三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24边形,均布4个所述叶片单元,三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
优选地,各个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叶轮盘的组合固连结构为:在各个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环形体上设置孔,采用自攻螺钉将各个所述环形叶片螺接固定在叶轮盘上。
优选地,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与所述电机轴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叶轮盘的中心设有一螺栓孔,相应地,在所述电机轴的轴心设有一螺孔,通过一螺栓型分水帽将组合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端部。
所述分水帽的前端为一圆台体;所述分水帽上的所述圆台体的轴向长度优选为5-10m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是这样一种净化过程的机械设备,即以液相为工质,作用于风机抽吸进入机壳的烟气,该烟气作为气相载体,其中含有颗粒物及有害气体,液相与气相混合进入叶轮的流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将液相雾化成微小液滴,并通过一定速度在流道中的多次撞击,使气、液相瞬间完成颗粒物或有害气体由气相到液相的传质过程,混合了颗粒物并溶解了气相中有害成分的微小液滴在流道壁面上附着滴落与气相分离,由此即完成了气相的净化过程。本风机将净化设备、隔火设备和风机三种功能合为一体。将机械通风、隔火、净化三效合一。在收集废气的同时完成隔火净化过程。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风机中,叶轮采用钢板一体钣金成型,没有传统风机叶轮的焊接等连接结构,这使得叶轮的强度和刚度大大提高,而重量大大降低,由此可以使得本叶轮的转速比现有技术中风机的叶轮转速成倍提高,与传统的排烟净化系统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使排烟净化系统用最少的部件达到能够具备彻底的净化效果和主动的隔火手段,本隔火净化风机能够达到净化率97-99%的亚零排放水准。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为隔火净化风机的分离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为隔火净化风机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和图5分别为机壳的前后两个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和图7分别为机壳的前后两个侧面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7a为机壳的主透视图。
图8为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的一个具体实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所示叶轮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8所示叶轮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8所示叶轮的分解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为离心脱水栅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a为图12所示离心脱水栅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所示离心脱水栅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旋转板脱水消音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旋转板脱水消音器的后侧面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4所示旋转板脱水消音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17为图14所示旋转板脱水(消音)器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8和图19分别为锯齿状消音导流器后侧和前侧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0为 18所示锯齿状消音导流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1和图22分别为锯齿状消音导流器的前后侧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
1、进水管,2、进口气体整流器,3、进液喷淋头,4、叶轮盘,41、分水帽,5、离心脱水栅,51、脱水方孔,52、液相分流片,6、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0、一组环形叶片,61、环形叶片,61a 、圆环体,62、叶片单元,62a 、周向板片,62b、轴向板片,62c、轴向板片的外端边缘,7、电机轴,8、电机筒,81、圆筒体,82、电机罩端盖,9、电机,10、电机壳固定架,11、旋转板脱水器,11a、外圆环体,11b、内圆环体,11c、旋转板,12、锯齿消音管,13、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a、圆环形端板,13b、锯齿结构,13c、锯齿结构,13d、缺口,14、出风筒,15、电机壳尾椎 ,16、机壳,16a、前端设置螺孔,16b、后端设置螺孔,16c、前出水口,16d、后出水口,17、回水槽,17a、排水口,18、回水管,19、浮球阀,20、溶液箱,20a、补水箱,21、补水止逆管,22、溢流排污管口,23、循环泵、24、喇叭形溢流管,25、反冲罐,26、分水帽。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参见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包括一机壳16,机壳16内固定有电机9,在电机9的外面设有一电机罩8,如图7a所示,电机罩8包括一圆筒体81,该圆筒体81的后部连接一圆锥筒15,通过圆锥筒15使得电机罩8的后部封闭。电机罩8通过电机壳固定架10与机壳16内壁固定。电机9置于该电机筒81内,电机壳前端设置带有螺孔的孔板,在电机9的电机壳的前端还设置一电机罩端板82(见图2),通过该电机罩端板82上的螺孔,通过螺栓将电机9固定在电机罩8中,并由电机罩端板82将电机罩8的前端密封。电机筒8焊接在电机壳固定架10上,电机壳固定架10点焊焊接固定在机壳16上。电机轴7密封地穿出电机罩8的电机罩端板82,密封电机轴7的是迷宫式机械密封。
在电机轴7上固定一叶轮6,叶轮6包括叶轮盘4和叶轮体,两者固为一体,叶轮盘4的后端边缘留有间隙地套设电机轴7。叶轮盘4与叶轮体前后设置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叶轮6与电机轴7的固定结构参见图2和图8,在叶轮盘4的中心开设一螺栓孔,穿设一螺栓型的分水帽41,相应地,在电机轴7的轴心设有一螺孔,叶轮盘4通过过盈配合固定在电机输出轴7上,然后通过螺栓型分水帽41将叶轮盘4固定在电机轴7的端部。分水帽41的前端为一圆台体,该圆台体的轴向长度为设定值,该设定值的大小以保证喷水喷到分水帽上,但不会溅到后面的六方螺母上为宜,因为如果水接触到六方螺母,即形成非圆盘形的紊乱的乱流,而分水帽足够高,则可有效避免喷水不接触六角螺母,通过分水帽的圆台而形成连续的圆盘形状的水流,这样的水流可以与气相充分接触。分水帽实际上就是螺栓帽,作为螺栓,螺帽的大小的标准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使得分水帽具有一个足够的高度是可行的,通常的分水帽高度为5-10mm较为适宜。
在机壳16上位于叶轮6的前方,依次固定有一进口气体整流器2和一离心脱水栅5,叶轮6置于离心脱水栅5之内;进口气体整流器2为一圆台状筒体,其大口朝前地固设在机壳16的前端。离心脱水栅5为一圆台状筒体,大口朝后地固定在机壳16的内壁上,在筒体侧壁上开设脱水孔形成脱水栅结构。在机壳16的尾部,固定一出风筒14,通过该出风筒连接风管。
机壳16如图4至图7所示,其前端设置螺孔16a,通过螺栓将进口气体整流器2固定在机壳16的前端,其后端设置螺孔16b,通过螺栓将出风筒14固定在机壳16后端。
离心脱水栅5利用气流的压力差将液体甩到机壳16的内壁上,液体从机壳16的出水口排出机壳16之外,在机壳16中位于电机罩的圆锥筒15后方,设有一旋转板脱水器,参见图17,旋转板脱水器包括一个外圆环体11a和一个内圆环体11b,在其间设置若干旋转板11c,旋转板11c使得在内外圆环体之间构成若干个由中心向外缘逐渐加宽的旋向通道。各个旋转板11c与内圆环体11b可以是相切设置。流向电机罩后面的液体通过与旋转板脱水器11接触而滴落,并通过机壳16的出水口排出。
如图1和图3所示,隔火净化风机还包括一净化装置,其包括一液体箱20、一进水管1、循环泵23和一回水管18,进水管1的一端连接液体箱20中的循环泵23,另一端通入机壳16,置于叶轮16的前面,其管口朝向叶轮16,在进水管1的管口上设置一进液喷淋头3。通过循环泵23,使得液体箱20中的液体通过进水管1喷向叶轮6,与风机进气进行气液传质过程,达到烟气净化和隔火作用。循环泵23设置在液体箱20的底部,但循环泵的进液口高出液体箱底面一段距离。在进水管1上还设有反冲罐25。
净化装置中还包括一回水槽17,其设置在机壳16下面一侧边,与机壳16底部的出水口连同,回水槽17上设置排水口17a,与一回水管18的一端连接,回水管18的另一端与液体箱20连通。机壳16上设置前后两个出水口,在与离心脱水栅5对应的机壳16下底面设置一个前出水口16c,在与旋转板脱水器11对应的机壳16下底面设置一个后出水口16d(参见图4和图5)。
在液体箱20内的上部设置一补水箱20a,补水箱20a的底板上设有一补水管21,补水管21向下延伸一设定长度。补水箱20a上还设有一进水口,在该进水口上设置一浮球阀19,浮球阀19上的浮球位于补水箱内,使得补水箱中的水位与浮球阀的开启关联,进水口使用时连接上水系统,补水箱20a与液体箱20为连通器,在液体箱20的底部设置排污口22,在排污口22上通过螺纹连接结构可拆地设有一溢流排污管24,在溢流排污管的上端设有喇叭口,溢流管排污管24的上端管口与浮球阀的关闭状态时浮球的位置对应,通过溢流排污管24维持液体箱20以及补水箱20a的液位。在使用时,液体箱20和补水箱20a中的水位同高,在净化风机气相,其中液相的循环过程中,当液体有损耗而使液位降低到低于溢流排污管的管口时,补水箱20a中的浮球阀19降低而开启补水,补水达到溢流排污管的管口时,浮球阀升起而关闭补水。在液体循环使用过程中会混入颗粒和油污,颗粒沉淀到液体箱底部,油污则会漂浮在液面上。如图3所示的实例中,溢流排污管24的喇叭口上端面与补水箱20a中浮球阀控制的水位相等。这样,当液体箱中的水位低于溢流排污管的喇叭口时,即开启浮球阀进行补水。还可以在进水管1上设置反冲罐25,其作用是自净排污:排污过程是:当风机停机后,反冲罐25储存的液体就会倒流至液体箱20内,使液位迅速升高,超过溢流口后将漂浮在液面上的油污从一流排污管24排出液体箱。当溶液箱内沉淀物过多时,可以旋转丝扣连接的溢流排污管,使箱底的污水和污垢从底部排出箱体。
在本实施例中,隔火净化风机,通过引入净化装置,向叶轮16喷洒液体,对叶轮6旋转而吸入机壳的烟气一方面产生净化作用,另一方面起到隔火作用,实现了排烟、隔火和净化在一台风机中就能够实现的目的。
在风机的液体循环系统设置有液体箱20、循环泵23、进水管1、反水罐25、回水槽17、回水管18、溢流排污功能一体的溢流排污管24。循环泵23在补水至循环水位状态时,将水打进进水管1进入反冲罐25后进入进液喷淋头3,喷洒一定水量至高速旋转的叶轮6的分液盘4上,经高速旋转的叶轮6将水打散成水雾状与烟气中的有害气体进行混合传质过程,还带走了气相中的颗粒物,之后,由叶轮出来高速转转的流体首先经过离心脱水栅5进行脱水,脱下来的水进入机壳16底部的前出水口16c回流至回水槽17,含有细微水雾的流体继续沿机壳向后旋转流动,通过旋转板脱水器11再次脱水,脱下的水进入机壳16底部的后出水口16d回流至回水槽17。进入回水槽17的液体经回水管18至液体箱20内。
高出液体箱20底面一段距离的循环泵23进液口可以避免沉淀的颗粒被吸入,而油污漂浮在液面上,就不会将油污吸入进水管,这样就可以保证净化装置向叶轮喷出的液体是洁净的。每一次风机停机,即可自动清理漂浮在液面上的油污,使用一段时间后,只需要关闭上水系统,通过卸下溢流排污管即可清除液体箱中的污水可沉积颗粒物。
该实施例中的液体箱,除了浮球阀之外,再无其他阀门,只是通过溢流排污管24、补水箱中浮球阀19和补水管21出口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就可以实现自动补水和始终输出无颗粒无油污的清水参与净化过程的目的和油污的排除。使用非常可靠和方便。
液体箱20中的液体为洗涤液,其中含有能够与烟气中的污染物产生化学反应使之从气相中溶解到液相的物质。因此,也可以在液体中加入化学物质使得液体箱成为溶液箱。当处理的烟气中不含污染性的气态物质时,液体箱中也可以放置清水,液体箱即成为水箱。
为了提高风机的净化效率,本实用新型提供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叶轮6为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 如图8至图11所示,其中的叶轮体包括一组环形叶片60,一组环形叶片60与该叶轮盘4固连。在图示的实施例中,一组环形叶片60中包括两个环形叶片61,每个环形叶片61包括一环形体61a,在环形体61a的外周边缘上一体钣金成型若干叶片单元62,每个环形体61a的外周边缘为正12边形,其上均布6个叶片单元62,每个叶片单元62间隔地设置在正12边形的一个边上,两个环形叶片61的环形体上设孔,叶轮盘4为铝合金材料,与两个环形叶片61组合起来,采用自攻螺钉通过电极热熔技术将两个环形叶片61固定在叶轮盘4上。当两个环形叶片61轴向组合固定在叶轮盘4上时,每个环形叶片61上的叶片单元62在圆周方向上相错排列。
每个环形叶片61上的叶片单元62为弯折形状,即叶片单元62包括在圆周方向延设的底板62a和在轴向向前延设的叶片62b,叶片62b在每个底板62a的同一侧设置。叶片单元62中的叶片62b的外端边缘62c为锯齿形状。叶片单元62中叶片62b的锯齿形外端边缘,从前向后长度逐渐变短。叶片单元62中每个叶片单元62的叶片62b的上部与底板62a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向一个方向弯折。叶片62b的弯折是两折的折线弯折结构。叶片62b弯折的程度为:叶片的边缘62d达到底板62a宽度的2/3处。组合后环形叶轮60,相邻的底板62a相互密合相接,形成一个叶轮的后板,叶片立在后板前面,构成半开式叶轮,相邻的叶片62b之间构成一由中心向边缘旋转且渐扩的流道。叶轮的旋转方向为如图10中箭头A的方向。在风机中,叶轮的旋向有右旋设置和左旋设置两种。
环形叶片61由厚度为2-3mm的不锈钢板通过钣金弯折制成。在一张钢板上开料去除多余部分后,对开设好的半成品进行折边后制成一个整体的环形叶片,具体地,环形叶片61中的圆环体61a与叶片单元62在一张钢板上一次加工成型,两套环形叶片61组合成套叶轮。大型叶轮可由多个设置好的同心同径环形叶片组成一叶轮。因为整个环形叶片61为一个整体,没有焊接结构存在,所以整体精度都可以控制在较高的标准内,而且这样整体的环形叶片61的强度非常高,可以超出普通焊接叶片的数倍乃至数十倍,因此,这种环形叶片构成的叶轮可以在高转速大风量的风机中使用。而因高速旋转时产生的超重力传质效应,及叶片的高速旋转和喷淋头的加入,使叶轮区域可形成多个文丘里管效应,使隔火净化风机的烟气净化效率大幅度提升。叶片单元62中的底板62a可以是垂直于叶轮轴线设置,更可以为向后倾斜设置。后倾的角度优选为40-60°。最佳后倾角度为45°。这样后倾的底板,可以在叶轮高速转动中,减小叶轮在轴向上对于电机轴的压力。
当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以相对转速工作时,形成了叶轮切线方向的线速度;这个线速度因在不断改变方向,将会获得千倍的重力加速度,在这样大的能量下,增加气流分子间的撞击传质速率,从而可达到高效、低阻的功能。
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分水帽26、电机9的配合使得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能够在电机9的带动下按照一定方向旋转运动,在高速旋转过程中,每个叶片与叶轮链接区域将形成一个文丘里管效应,当多个叶片同时按一定方向旋转时会形成多个文丘里管效应场,这使整个烟气净化量有了大幅度提升,解决了单个文丘里管净化烟气时处理量不高,效率低下的矛盾。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一组环形叶片中还可以包括三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24边形,均布4个所述叶片单元,三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
实施例3,在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基础上,提供一个特殊的离心脱水栅5,如图12、图12a和图13所示,离心脱水栅5为一圆台状筒体,其小口朝前地通过点焊固定在机壳16内,具体地,离心脱水栅5环绕固定在机壳16内壁上,离心脱水栅5的中部圆台状筒体构成圆台形通道,叶轮6置于离心脱水栅5内,在圆台状筒体侧壁上均布若干沿母线延设的条形孔51,为矩形孔,该条形孔51亦称为脱水方孔51,脱水方孔51在圆台状筒体轴向的中心位置上开设。在冲压成型脱水方孔51中,使得冲孔下来的矩形片材在脱水方孔51同一母线侧孔边不冲压,只是冲压开其他三侧孔边,将矩形片材向外推出一个张角,在脱水方孔外侧形成一舌片,即分流片52,该张角为18°。脱水方孔和分流片52之间的空间形成液体引流通道。在离心脱水栅上排布有预设数量的长方形液相分流片,长方形液相分流片在通道内排布成环状并统一沿顺时针方向或统一沿逆时针方向,分流片的设置方向与叶轮中叶片62b的弯折方向相关,离心脱水栅5上的分流片52的弯折方向与风机叶轮6的旋转方向相反,长方形液相分流片的向前倾斜成坡面。离心脱水栅5使流体中的液相从叶轮6的流道穿过并以旋转的状态紧贴着机壳内壁向后运动,与机壳内壁碰撞而滴落下来。
实施例4:在上述三个实施例的基础上,为了降低风机的噪音,还可以在机壳16内,位于电机9的后方,依次固设有一锯齿消音管12和一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
如图14至图17所示,锯齿消音管12为一圆筒体,是在旋转板脱水器11中的内圆环体11b的后端沿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出来的,在圆筒体的后端的端面上设置轴向锯齿12a构成锯齿形端面。
如图18至图22所示,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包括一圆台形筒体13a,其大口朝前地固定在连接在机壳16后端的出风筒14中,在圆台形筒体的后端的筒口上固设一圆环形端板13b,端板13b的内圆周边缘上沿径向设置锯齿结构13c。筒体的小口端与圆环形端板13b的内圆周口径相同,在筒体的小口端的端面上平行于轴线方向设置锯齿结构13d,筒体上设置的轴向的锯齿结构13d与端板13b内圆周边缘上的径向的锯齿结构13c的锯齿相对应。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外边缘点焊焊接在出风筒14内壁上。端板13b在对应出风筒14内壁的上部设有一缺口13e。缺口13e对应的圆心角为30-45°。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同轴心地固定在机壳16后部,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环绕焊接固定在出风筒14内壁上,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中部设有锥形通道,所述锥形通道连接在出风筒14上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外径小于机壳16的内径,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后端为机壳16的出风口,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底端连通回水槽17。
在风机的后段区域设置有锯齿状消音导流器,锯齿状消音导流器,管颈部内侧设有锯齿环形气流消音区。底部朝向机壳内壁圆台形、顶部指向气流方向,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的底部与回水槽相连,在回水槽边形成一个负压区,促使机壳中的从流体中分离出来的液体流入回水槽17。
在风机的中后段区域设置有旋转板脱水消声器,旋转板脱水消声器由旋转板脱水器,和锯齿消音管12组合在一起,气流通过旋转板脱水器11中的旋转板11c也可称为旋流外向板被除雾后流出风机,旋转板脱水器11的内圆环体11b中流出的是不含有水分的高速气流,其由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的管道中流出,再与从旋转板脱水器11的旋转板11c之间的流道中流出的气体混合,高速气流在此区域可达到脱水和消音的双重特性,旋转板脱水消声器13可据风量大小和旋向力大小情况,在风机壳内中段区域轴向调整移动至最佳位置后固定。增加了消声装置后,可以使得风机的噪音从80-90分贝减少到60-70分贝。
实施例4提供的隔火净化风机,在工作时,将洗涤液喷入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的进风口2,洗涤液在低噪声多边形组合叶轮6内与烟气混合,对烟气进行净化,在叶轮6的离心力作用下,移动到边缘的液体在超强的离心力作用下被雾化,雾化的液体对气相中的烟气再次进行捕集、融合,完成彻底的净化,在液相工质体中添加微量的与烟气能起化学反应的物质,烟气净化效率将会大幅度提升,与传统的单一水喷淋净化器相比,净化效果大大增强。固液混合体在离心力的作用下通过离心脱水栅5,经过排布有液相分流片的引流通道有组织地导向机壳16内壁,形成附壁效应,进而进入旋转板脱水器11,经锯齿消音管12和锯齿状消音导流器13,液相从机壳底部的回水槽17至排水管18排出,净化后的气相则从出风筒14排出。

Claims (10)

1.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机壳,所述机壳内固定有电机,在该电机的外面固设一电机罩,该电机罩通过支架与机壳内壁固连,电机轴密封地穿出所述电机罩,在该电机轴上固定一叶轮,在所述机壳中固定有一离心脱水栅,所述叶轮置于所述离心脱水栅之内,所述离心脱水栅为一圆台状筒体,大口朝后地固定在所述机壳内壁上,在筒体侧壁上开设脱水孔形成脱水栅结构,在所述机壳中位于所述电机罩的后方,设有一旋转板脱水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包括一个外圆环体和一个内圆环体,在其间连接若干旋转板,该旋转板使得在内外圆环体之间构成若干个由中心向外缘逐渐加宽的旋向通道;
所述叶轮包括叶轮盘和叶轮体,所述叶轮体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所述叶轮盘与所述电机轴固连,所述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所述隔火净化风机还包括一循环液装置,其包括一液体箱、一进水管和一回水管,所述进水管的一端连接所述液体箱,另一端通入所述机壳,置于所述叶轮的前面,其管口朝向该叶轮,所述进水管连接一循环泵,使得液体箱中的液体通过进水管喷向叶轮,与风机进气进行气液传质过程,达到烟气净化和隔火作用;所述回水管的一端与所述机壳连通,管口位于所述机壳的下底面,其另一端与所述液体箱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火净化风机,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轮为多边形组合叶轮,其中的所述叶轮体包括一组环形叶片,其中每个环形叶片包括一环形体,在该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上一体钣金成型若干叶片单元,每个叶片单元间隔地设置,当若干个环形叶片轴向组合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时,每个环形叶片上的叶片单元在圆周方向上相错排列;和/或,
各个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叶轮盘的组合固连结构为:在各个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环形体上设置孔,采用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孔将各个所述环形叶片螺接固定在叶轮盘上;和/或,
所述离心脱水栅,在所述圆台状筒体侧壁上均布若干沿母线延设的条形孔状脱水孔,在各个该脱水孔周向的同一侧孔边上向外延设一舌片构成分流片,该分流片和该脱水孔之间构成液体引流通道,使得液体在离心力作用下排出该离心脱水栅;和/或,
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中,各个所述旋转板与所述内圆环体相切设置;和/或,
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所述内圆环体的后端,在轴线方向上向后延伸一段延长筒体,在该延长筒体的后端的端面上设置轴向锯齿构成锯齿形端面,由此构成一锯齿消音管;和/或,
在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后面,设置一锯齿状消音导流器;和/或,
所述电机罩包括一圆筒体,该圆筒体的前端和后端面上均设置轴向螺孔,前端的螺孔用于与所述电机壳通过螺栓连接,后端的螺孔用于连接一圆锥筒,通过该圆锥筒使得电机罩的后部封闭;在电机前端设置一电机罩端板,其通过螺栓穿过前端的螺孔固定在所述电机罩的圆筒体前端上,所述电机轴由该电机罩端板中心密封地穿出连接所述叶轮;和/或,
所述循环液装置中还包括一回水槽,该回水槽设置在所述机壳下面与所述机壳底部的出水口连同,所述回水槽上设置排水口,与所述回水管连接,与所述回水槽连接所述机壳底部的出水口分别与所述离心脱水栅和所述旋转板脱水器的位置相对应;和/或,
所述循环液装置中,还设有补水装置,其包括一补水箱,设置在所述液体箱内的上部,该补水箱的底板上设有一补水管,还设有一进水口,在该进水口上设置一浮球阀,浮球阀上的浮球位于补水箱内,使得补水箱中的水位与浮球阀的开启关联,进水口使用时连接上水系统,该补水箱与所述液体箱为连通器,在所述液体箱的底部设置排污口,在该排污口上可拆地设有一溢流管,该溢流管的上端管口与浮球阀的关闭状态时浮球的位置对应,该溢流管维持该液体箱和补水箱的液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隔火净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多边形,每个所述叶片单元置于其中一个边上;和/或,
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中的每个环形叶片上的所述叶片单元为弯折形状,即叶片单元弯折成在圆周方向延设的底板和在轴向向前延设的叶片,构成半开式叶轮;和/或,
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与所述电机轴的连接结构是:在所述叶轮盘的中心设有一螺栓孔,相应地,在所述电机轴的轴心设有一螺孔,通过一螺栓型分水帽将组合叶轮固定在电机轴的端部;和/或,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钢板;和/或,
所述离心脱水栅中的所述分流片与所述圆台状筒体的筒壁的角度为15-20°;
在所述机壳的后端螺接连接一出风筒,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固定在所述出风筒的内壁上;和/或,
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包括一圆台形筒体,其大口朝前地固定在所述机壳中,在该筒体的后端的筒口上固设一圆环形端板,该端板的内圆周边缘上沿径向设置锯齿结构;和/或,
所述锯齿状消音导流器中,圆环形的所述端板在其外周缘上部设有一缺口形成泄压口;和/或,
所述循环液装置中,在所述进水管上设有反冲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火净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外端边缘为锯齿形状,构成低噪声的多边形组合叶轮;和/或,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所述底板向后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上部与底板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向一个方向弯折;和/或,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两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12边形,其上均布6个所述叶片单元,两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或者,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三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24边形,均布4个所述叶片单元,三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和/或,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不锈钢板;和/或,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2-3mm;和/或,
所述分水帽的前端为一圆台体;和/或,
所述离心脱水栅中的所述分流片与所述圆台状筒体的筒壁的角度为18°;和/或,
锯齿状消音导流器中,所述泄压口对应的圆心角为30-4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火净化风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单元中叶片的锯齿形外端边缘,从前向后长度逐渐变短;和/或,
所述叶片的弯折是弧形弯折结构,或者是至少一折的折线弯折结构;和/或,
所述叶片弯折的程度为:叶片的边缘达到所述底板宽度的2/3至4/5处;和/或,
所述底板的后倾的角度为40-60°
所述分水帽上的所述圆台体的轴向长度为5-10mm。
6.一种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叶轮盘和一叶轮体,所述叶轮体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所述叶轮体为通过金属板材钣金成型的一体式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轮为多边形组合叶轮,其中的所述叶轮体包括一组环形叶片,其中每个环形叶片包括一环形体,在该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上一体钣金成型若干叶片单元,每个叶片单元间隔地设置,当若干个环形叶片轴向组合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时,每个环形叶片上的叶片单元在圆周方向上相错排列;和/或,
各个所述环形叶片与所述叶轮盘的组合固连结构为:在各个所述环形叶片的所述环形体上设置孔,采用自攻螺钉穿过所述孔将各个所述环形叶片螺接固定在叶轮盘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环形体的外周边缘为正多边形,一个所述叶片单元置于其中一个边上;和/或,
所述多边形组合叶轮中的每个环形叶片上的所述叶片单元为弯折形状,即叶片单元弯折成在圆周方向延设的底板和在轴向向前延设的叶片,构成半开式叶轮;和/或,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钢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外端边缘为锯齿形状,构成低噪声的多边形组合叶轮;和/或,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所述底板向后倾斜设置;和/或,
所述叶片单元中的叶片的上部与底板分离且在圆周方向上向一个方向弯折;和/或,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两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12边形,其上均布6个所述叶片单元,两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或者,
在所述的一组环形叶片中包括三个环形叶片,每个环形叶片的外周边缘为正24边形,均布4个所述叶片单元,三个所述环形叶片其中的叶片单元相错地组合在一起固定在所述叶轮盘上;和/或,
制作所述环形叶片的金属板材为不锈钢板;和/或,所述金属板的厚度为2-3mm;和/或,
所述分水帽的前端为一圆台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风机叶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叶片单元中叶片的锯齿形外端边缘,从前向后长度逐渐变短;和/或,
所述叶片的弯折是弧形弯折结构,或者是至少一折的折线弯折结构;和/或,
所述叶片弯折的程度为:叶片的边缘达到所述底板宽度的2/3至4/5处;和/或,
所述底板的后倾的角度为40-60°;和/或,
所述分水帽上的所述圆台体的轴向长度为5-10mm。
CN202123060166.7U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Active CN21644713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0166.7U CN21644713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3060166.7U CN21644713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7135U true CN216447135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548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3060166.7U Active CN216447135U (zh) 2021-12-07 2021-12-07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7135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468321B2 (en) Blade and skirt assembly for directional gas cleaning and drying system
CN102836607B (zh) 除漆除尘过滤器
CN100464824C (zh) 油烟二次净化器
CN105928023A (zh) 一种复合式高效油烟净化设备
CN210845737U (zh) 一种多功能高效湿式除尘器
CN110871007B (zh)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216447135U (zh) 一种隔火净化风机和其中的叶轮
CN203598646U (zh) 新型湿法离心式油烟净化机
US3235235A (en) Gas washing apparatus
CN112295351A (zh) 一种用于除去粉尘污染物的旋流板洗涤塔及其处理工艺
CN2386872Y (zh) 气动脱硫除尘装置
CN101332387A (zh) 烟道式雾水分离器
CN114082267B (zh) 一种集成式涂装喷漆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CN113739233B (zh) 油烟净化一体机
CN212700918U (zh) 真空泵用除水净气装置
CN111318108A (zh) 用于空气净化的净化装置和具有其的空气净化器
CN217080545U (zh) 一种矿用除尘净化风机及其中的叶轮和分液盘
US3847327A (en) Centrifugal separator
CN201055750Y (zh) 油烟二次净化器
US3444669A (en) High capacity gas washer
EP0677317B1 (en) Process for treating fluids, in particular for the purification of environment polluting emissions, and equipment to carry out this process
CN203043776U (zh) 除漆除尘过滤器
CN208694471U (zh) 一种管束旋汇气液固多相分离器
CN216878524U (zh) 一种旋流式除尘洗气机
CN220489233U (zh) 一种模块化环型水幕净化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