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5271U -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45271U
CN216445271U CN202121734793.1U CN202121734793U CN216445271U CN 216445271 U CN216445271 U CN 216445271U CN 202121734793 U CN202121734793 U CN 202121734793U CN 216445271 U CN216445271 U CN 2164452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ttle body
bioactive peptide
box
inner cavity
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734793.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恒慧
王晓丽
王坤
贺东亮
张文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Taiyu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21734793.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452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452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45271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eptides Or Protein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过渡组件,所述缓冲过渡组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液管,且第一排液管的顶部输入端与釜体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盖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三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三正反转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轴杆,且螺纹轴杆伸入釜体的内腔,所述螺纹轴杆伸入釜体内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便于对絮状沉淀物进行过滤清理,从而提高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活性肽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生物活性肽是蛋白质中20种天然氨基酸以不同组成和排列方式构成的从二肽到复杂的线性、环形结构的不同肽类的总称,是源于蛋白质的多功能化合物。生物活性肽具有多种人体代谢和生理调节功能,易消化吸收,有促进免疫、激素调节、抗菌、抗病毒、降血压、降血脂等作用,是当前国际食品界最热门的研究课题和极具发展前景的功能因子。
目前对生物活性肽在制备过程中,由于受到制备时加热的影响,会有一些生物活性肽变性形成絮状沉淀,这些絮状沉淀如果不清理掉,会对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质量造成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便于对絮状沉淀物进行过滤清理,从而提高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质量。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设置有釜体,所述釜体的顶部设置有盖体,所述釜体上设置有升降机构,所述釜体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所述釜体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过渡组件,所述缓冲过渡组件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液管,且第一排液管的顶部输入端与釜体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盖体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三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三正反转电机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轴杆,且螺纹轴杆伸入釜体的内腔,所述螺纹轴杆伸入釜体内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
优选地,所述升降机构包括支撑环板,所述支撑环板固接在釜体的外壁上,所述支撑环板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均连接有升降丝杆,所述升降丝杆的顶端贯穿支撑环板的顶部,且升降丝杆贯穿支撑环板顶部的一端与盖体相螺接。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一正反转电机提供驱动力,便于对盖体进行打开和盖合。
优选地,所述搅拌机构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安装在釜体的底部中心处,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且搅拌轴伸入釜体的内腔,所述搅拌轴伸入釜体内腔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镂空搅拌叶。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提供动力,便于带动镂空搅拌叶进行转动搅拌工作。
优选地,所述第一过滤机构包括承载架,所述承载架滑动套接在两组镂空搅拌叶上,且承载架与螺纹轴杆相螺接,所述承载架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卡接有半圆框,两组所述半圆框的内腔下表面均固接有第一过滤网。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半圆框与承载架之间的卡接作用,便于对半圆框在承载架上的安装和拆卸。
优选地,所述缓冲过渡组件包括箱体,所述第一排液管的底部输出端与箱体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所述箱体的顶部左侧插接有第二过滤机构,所述箱体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所述第二排液管和第一排液管上均设置有截止阀,所述箱体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导流斜板,且导流斜板位于第二过滤机的右侧。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通过导流斜板便于将第一排液管输送到箱体中的液体向第二过滤机构处导流输送。
优选地,所述第二过滤机构包括挡板,所述挡板的底部固接有收集盒,所述收集盒的右侧壁开设有窗孔,所述收集盒的内腔固接有第二过滤网,且第二过滤网位于窗孔的下方。
基于上述技术特征,使得第二过滤网与窗孔之间有落差,便于液体进入到收集盒中的第二过滤网上过滤后,对过滤出来的沉淀物在第二过滤网上的附着收集。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一方面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带动镂空搅拌叶转动时,同时通过第三正反转电机带动螺纹轴杆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便于带动承载架随镂空搅拌叶一起转动的同时也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第一过滤网对絮状沉淀物进行动态过滤清理,避免絮状沉淀物对第一过滤网造成堵塞的情况;
第二:通过箱体进行生物活性肽制品排出时的缓冲过渡,并通过第二过滤网进行二次吸附过滤清理,从而提高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质量。
当然,实施本实用新型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图1中的第一过滤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中的承载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缓冲过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过滤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底板,2-釜体,3-盖体,4-升降机构,401-升降丝杆,402-支撑环板,403-第一正反转电机,5-搅拌机构,501-镂空搅拌叶,502-搅拌轴,503-第二正反转电机,6-第一排液管,7-缓冲过渡组件,701-截止阀,702-第二排液管,703-导流斜板,704-箱体,705-第二过滤机构,7051-挡板,7052-收集盒,7053-窗孔,7054-第二过滤网,8-第三正反转电机,9-第一过滤机构,901-半圆框,902-承载架,903-第一过滤网,10-螺纹轴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釜体2,釜体2的顶部设置有盖体3,釜体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釜体2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5,釜体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过渡组件7,缓冲过渡组件7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液管6,且第一排液管6的顶部输入端与釜体2的内腔底部相连通,盖体3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三正反转电机8,第三正反转电机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轴杆10,且螺纹轴杆10伸入釜体2的内腔,螺纹轴杆10伸入釜体2内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9;
升降机构4包括支撑环板402,支撑环板402固接在釜体2的外壁上,支撑环板40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403,两组第一正反转电机403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均连接有升降丝杆401,升降丝杆401的顶端贯穿支撑环板402的顶部,且升降丝杆401贯穿支撑环板402顶部的一端与盖体3相螺接,通过两组第一正反转电机403同步正反转运动提供驱动力,带动两组升降丝杆401转动,从而便于对盖体3在釜体2上进行打开和盖合;
搅拌机构5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503,第二正反转电机503安装在釜体2的底部中心处,第二正反转电机503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502,且搅拌轴502伸入釜体2的内腔,搅拌轴502伸入釜体2内腔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镂空搅拌叶501,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503的正反转运动提供动力,带动搅拌轴502转动,进一步便于带动镂空搅拌叶501进行转动搅拌工作(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1)。
第一过滤机构9包括承载架902,承载架902滑动套接在两组镂空搅拌叶501上,且承载架902与螺纹轴杆10相螺接,便于在第二正反转电机503带动镂空搅拌叶501转动时,同时通过第三正反转电机8带动螺纹轴杆10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便于带动承载架902随镂空搅拌叶501一起转动的同时也进行上下移动,承载架902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卡接有半圆框901,两组半圆框901的内腔下表面均固接有第一过滤网903,通过半圆框901与承载架902之间的卡接作用,便于对半圆框901在承载架902上的安装和拆卸(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2和图3)。
缓冲过渡组件7包括箱体704,第一排液管6的底部输出端与箱体704的内腔顶部相连通,箱体704的顶部左侧插接有第二过滤机构705,箱体704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702,第二排液管702和第一排液管6上均设置有截止阀701,箱体704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导流斜板703,且导流斜板703位于第二过滤机构705的右侧,通过导流斜板703便于将第一排液管6输送到箱体704中的液体向第二过滤机构705处导流输送(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4)。
第二过滤机构705包括挡板7051,挡板7051的底部固接有收集盒7052,收集盒7052的右侧壁开设有窗孔7053,收集盒7052的内腔固接有第二过滤网7054,且第二过滤网7054位于窗孔7053的下方,使得第二过滤网7054与窗孔7053之间有落差,便于液体进入到收集盒7052中的第二过滤网7054上过滤后,对过滤出来的沉淀物在第二过滤网7054上的附着收集(参看说明书附图中图5)。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通过第二正反转电机503带动镂空搅拌叶501转动时,同时通过第三正反转电机8带动螺纹轴杆10进行同步转动,进而便于带动承载架902随镂空搅拌叶501一起转动的同时也在其上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便于半圆框901中的第一过滤网903对絮状沉淀物进行动态过滤清理,避免絮状沉淀物对第一过滤网903静态过滤时造成堵塞的情况,通过先后打开第二排液管702和第一排液管6上的截止阀,一次过滤后的生物活性肽制品通过第一排液管6输送到箱体704中,通过箱体704进行生物活性肽制品排出时的缓冲过渡,生物活性肽制品进入箱体704中后通过窗孔7053进入到收集盒7052中,在收集盒7052中通过第二过滤网7054进行二次吸附过滤清理后再从收集盒7052底部输出,最后通过第二排液管702排出,从而提高制备的生物活性肽的质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实用新型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6)

1.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顶部设置有釜体(2),所述釜体(2)的顶部设置有盖体(3),所述釜体(2)上设置有升降机构(4),所述釜体(2)的底端设置有搅拌机构(5),所述釜体(2)的底部设置有缓冲过渡组件(7),所述缓冲过渡组件(7)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第一排液管(6),且第一排液管(6)的顶部输入端与釜体(2)的内腔底部相连通,所述盖体(3)的顶部中心处设置有第三正反转电机(8),所述第三正反转电机(8)的底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螺纹轴杆(10),且螺纹轴杆(10)伸入釜体(2)的内腔,所述螺纹轴杆(10)伸入釜体(2)内腔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过滤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4)包括支撑环板(402),所述支撑环板(402)固接在釜体(2)的外壁上,所述支撑环板(402)的底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正反转电机(403),两组所述第一正反转电机(403)的顶部动力输出端均连接有升降丝杆(401),所述升降丝杆(401)的顶端贯穿支撑环板(402)的顶部,且升降丝杆(401)贯穿支撑环板(402)顶部的一端与盖体(3)相螺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机构(5)包括第二正反转电机(503),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503)安装在釜体(2)的底部中心处,所述第二正反转电机(503)的顶部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搅拌轴(502),且搅拌轴(502)伸入釜体(2)的内腔,所述搅拌轴(502)伸入釜体(2)内腔的一端的左右两侧均固接有镂空搅拌叶(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过滤机构(9)包括承载架(902),所述承载架(902)滑动套接在两组镂空搅拌叶(501)上,且承载架(902)与螺纹轴杆(10)相螺接,所述承载架(902)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均卡接有半圆框(901),两组所述半圆框(901)的内腔下表面均固接有第一过滤网(90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过渡组件(7)包括箱体(704),所述第一排液管(6)的底部输出端与箱体(704)的内腔顶部相连通,所述箱体(704)的顶部左侧插接有第二过滤机构(705),所述箱体(704)的左侧壁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液管(702),所述第二排液管(702)和第一排液管(6)上均设置有截止阀(701),所述箱体(704)的内腔底部固接有导流斜板(703),且导流斜板(703)位于第二过滤机构(705)的右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过滤机构(705)包括挡板(7051),所述挡板(7051)的底部固接有收集盒(7052),所述收集盒(7052)的右侧壁开设有窗孔(7053),所述收集盒(7052)的内腔固接有第二过滤网(7054),且第二过滤网(7054)位于窗孔(7053)的下方。
CN202121734793.1U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Active CN2164452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4793.1U CN2164452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734793.1U CN2164452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45271U true CN216445271U (zh) 2022-05-06

Family

ID=813486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734793.1U Active CN216445271U (zh) 2021-07-28 2021-07-28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452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609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082609A1 (zh) * 2022-10-18 2024-04-25 安徽科技学院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6445271U (zh) 一种生物活性肽的制备装置
CN115430185A (zh) 一种中药保健品加工用多糖类成分的提取过滤浓缩装置
CN209255315U (zh) 一种离心式中药饮片清洗装置
CN105435488B (zh) 卸柱阀和含卸柱阀的自动层析装置及装置用法
CN216458548U (zh) 一种用于抗皱复核肽制备设备
CN208962220U (zh) 一种用于橡胶带生产的打浆装置
CN218188108U (zh) 一种间歇式乳粉生产用乳液过滤装置
CN211384655U (zh) 一种便于清洁的药液快速过滤装置
CN212764910U (zh) 一种豆粉加工用压榨装置
CN109053537A (zh) 一种新型的靛蓝的纯化方法
CN106623213A (zh) 一种用于水蛭饮片炮制的清洗装置
CN109511773B (zh) 一种猪皮胶原蛋白的制作方法
CN218452125U (zh) 一种山楂条加工用搅拌机
CN206567274U (zh) 一种用于水蛭饮片炮制的清洗装置
CN213724943U (zh) 一种海鲜菇酒精提纯多糖蛋白装置
CN210114979U (zh) 一种清洗枸杞籽的分离设备
CN214551345U (zh) 一种生物科技研发用溶液萃取分离装置
CN214950332U (zh) 一种苦荞茶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16274076U (zh) 一种具有固液分离功能的食品发酵罐
CN109432854A (zh) 一种蜂蜜过滤搅拌装置
CN211802723U (zh) 藜麦高效清洗装置
CN220328346U (zh) 一种壳寡糖制备用超滤膜分离装置
CN115260279A (zh) 一种大鲵胶原皮肤及分泌物蛋白肽提取装置
CN209797926U (zh) 一种枸杞酵素发酵罐
CN218166026U (zh) 一种银耳多糖提取用分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16

Address after: 200120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dapingtang Chemical Co.,Ltd.

Address before: No.31 Xinlan Road, Jiancaop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Taiyuan Institure of Technology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507

Address after: No.31 Xinlan Road, Jiancaoping District, Taiyuan City, Sh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aiyuan Institure of Technology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00120 building C, No. 888, Huanhu West 2nd Road, Lingang New Area, China (Shanghai) pilot Free Trade Zone,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dapingtang Chemical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