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41585U -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6441585U CN216441585U CN202123212370.6U CN202123212370U CN216441585U CN 216441585 U CN216441585 U CN 216441585U CN 202123212370 U CN202123212370 U CN 202123212370U CN 216441585 U CN216441585 U CN 216441585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beam body
- supporting beam
- support
- mounting structur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涉及模锻设备技术领域,其支撑梁安装结构包括支撑梁和机身框架,支撑梁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梁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框形结构;机身框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上设有止口结构;支撑梁与机身框架连接时,于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梁体分别与机身框架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第一梁体的一部分和/或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止口结构中。本实用新型降低了支撑梁的加工、运输、吊装及维护难度,保证了支撑梁的整体性,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性能;机身框架上设置止口结构,支撑梁在机身框架上不易沿高度方向移动,支撑梁与止口结构相配合的设计简单且容易操作,支撑梁安装更加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锻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背景技术
大型模锻压机主要用于铝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粉末合金等难变形材料进行热模锻和等温超塑性成形,其可通过大的压力、长的保压时间、慢的变形速度来改善变形材料的致密度,用细化材料晶粒来提高锻件的综合性能,提高整个锻件的变形均匀性,使难变形材料和复杂结构的锻件通过等温锻造和超塑性变形来满足设计要求,可节约材料40%,达到机加工量少或近净型目标,是航空、航天应用及其他重型机械生产重要锻件的关键设备。
现有大型模锻压机普遍采用调平缸上置的结构形式,在机身框架上设置支撑梁用于动梁的支撑和调平,支撑梁通常悬臂梁结构,支撑梁在悬挂和支撑动梁的同时还要承受弯扭载荷作用,受力情况十分复杂。因此,支撑梁的安装结构既要满足设备的功能要求,又要兼顾可制造性、可靠性以及可维护性等问题。然而,支撑梁多为超宽超重件,支撑梁的安装结构较为复杂,在机身框架上安装支撑梁十分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如何使支撑梁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支撑梁安装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包括:
支撑梁,所述支撑梁包括第一梁体和第一连接件,两个所述第一梁体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框形结构;
机身框架,所述机身框架上设有止口结构,于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止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机身框架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机身框架连接时,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梁体分别与所述机身框架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所述第一梁体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中。
可选地,所述机身框架包括第二连接件和多个板框组件,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所述板框组件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连接,于所述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止口结构设置在所述板框组件的一侧端面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第二梁体,所述第二梁体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梁体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梁体的同一侧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机身框架连接时,所述第二梁体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中。
可选地,所述第二梁体包括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设置在所述第二梁体朝向所述板框组件的端面上,所述定位结构适于确定所述板框组件与所述第二梁体连接的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或者,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所述第二梁体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第一凸起结构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相匹配。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还包括紧固件,所述紧固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梁体连接,所述紧固件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梁体连接,且适于锁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梁体。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梁体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梁体的同一侧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机身框架连接时,所述第一梁体端部的一部分和/或者所述连接杆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中。
可选地,所述第一梁体包括梁本体和端部结构,所述梁本体的端部沿所述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朝向相对设置的另一所述第一梁体延伸形成端部结构,所述支撑梁与所述机身框架连接时,所述梁本体与所述板框组件的外侧面贴靠,所述端部结构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支撑梁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梁体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形成框形结构,通过合理的分体设计,可以降低支撑梁的加工、吊装、运输以及维护难度,保证支撑梁的整体性,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性能;机身框架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止口结构,将支撑梁安装在机身框架上时,只需将第一梁体分别与机身框架沿宽度方向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第一梁体的一部分和/或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容纳在止口结构中,从而确定支撑梁在机身框架上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得支撑梁在机身框架上不易沿高度方向移动,支撑梁与止口结构相配合的设计简单且容易操作,支撑梁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机,以解决如何使支撑梁的安装结构更加简单,支撑梁安装更加方便。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压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
可选地,所述支撑梁安装结构的支撑梁与机身框架连接时,于所述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支撑梁的两个第一梁体分别与所述机身框架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所述第一梁体的一部分和/或所述支撑梁的第一连接件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机身框架的止口结构中。
所述压机对于现有技术所具有的优势与上述支撑梁安装结构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机身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又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支撑梁、11-第一梁体、111-梁本体、112-端部结构、12-第一连接件、12a-第二梁体、12b-连接杆、121-定位结构、13-紧固件、2-机身框架、21- 第二连接件、22-板框组件、3-止口结构、4-第一凸起结构、5-第一凹槽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附图中“X”的正向代表前方,相应地,“X”的反向代表后方;“Y”的正向代表左方,相应地,“Y”的反向代表右方;“Z”的正向代表上方,相应地,“Z”的反向代表下方,术语“X”、“Y”、“Z”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说明书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包括支撑梁1,支撑梁1包括第一梁体11和第一连接件12,两个第一梁体11 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件12连接形成框形结构;机身框架2,机身框架2上设有止口结构3,于机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止口结构3设置在机身框架2的一侧端面上;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于机身框架2 的宽度方向上,两个第一梁体11分别与机身框架2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第一梁体11的一部分和/或第一连接件12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止口结构3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梁体11可以采用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的刚性梁,第一连接件12与第一梁体11 之间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止口结构3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
本实施例中,第一梁体11采用截面形状为方形的刚性梁,刚性梁的内部中空形成通道结构,第一连接件12上设有通孔结构,通孔结构与通道结构同轴设置,将第一梁体11与第一连接件12连接成框形结构时,采用预应力筋穿过第一连接件12上的通孔结构和第一梁体11内部的通道结构,然后通过螺母从第一连接件12的外侧将预应力筋的两端锁紧,从而将第一梁体11与第一连接件12进行可拆卸连接,预应力筋可以采用钢丝绳、钢筋或拉杆等材料,止口结构3的截面形状可以根据第一梁体11端部的结构形状和/或者第一连接件12的截面形状进行设计,在此不做限制。
其中,如图1和图2所示,机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是指Y轴的方向,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是指X轴的方向。
这样,支撑梁1由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一梁体11通过第一连接件12连接形成框形结构,通过合理的分体设计,可以降低支撑梁1的加工、吊装、运输以及维护难度,保证支撑梁1的整体性,能够满足设备的使用性能;机身框架2沿长度方向的一侧端面上设置止口结构3,将支撑梁1安装在机身框架 2上时,只需将第一梁体11分别与机身框架2沿宽度方向的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第一梁体11的一部分和/或第一连接件12的一部分容纳在止口结构3 中,从而确定支撑梁1在机身框架2上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得支撑梁1在机身框架2上不易沿高度方向移动,支撑梁1与止口结构3相配合的设计简单且容易操作,支撑梁1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机身框架2包括第二连接件21和多个板框组件22,于机身框架 2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板框组件22间隔设置,并通过第二连接件21连接,于机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止口结构3设置在板框组件22的一侧端面上。
如图1和图2所示,板框组件22是指由多个框形板材叠合而成的板状框架结构。单个框形板材一般被称为叠板,叠板之间通常可以采用粘合剂粘合、焊接、铆接的方式或者采用钢丝绳、钢筋、拉杆等预应力筋进行预紧的方式以及其他方式连接形成板框组件22,单个板框组件22的叠板数量、叠板厚度以及叠板形状可根据不同设备方案要求进行优化组合。机身框架2可根据工艺要求设置一组板框组件22,也可设置多组板框组件22,多组板框组件22 之间可通过多个不同位置的第二连接件21进行连接,第二连接件21可采用型钢、钢丝绳、钢筋或拉杆等材料,第二连接件21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成三角形、矩形、多边形、圆形或者是其组合的各种形状,第二连接件21与板框组件22之间可以通过焊接、铆接、螺栓连接或者其他方式连接。
本实施例中,单个板框组件22包括拉杆、夹板和多个叠板,多个叠板通过分别纵向设置在叠板前后侧面的拉杆夹紧,拉杆的两端通过与多个叠板总厚度相匹配的夹板锁紧。板框组件22的叠板上设有多组不同位置的通孔结构,第二连接件21设有多个,多个第二连接件21均采用支撑套筒,支撑套筒与叠板上的通孔结构对应设置,将钢丝绳、钢筋或拉杆等预应力筋穿过支撑套筒和叠板上的通孔结构后采用螺母从叠板的外侧将预应力筋的两端锁紧,从而将相邻板框组件22连接成机身框架2。
这样,通过在相邻板框组件22之间设置支撑套筒并通过预应力筋锁紧,使得相邻板框组件22之间的间距更稳定,连接更牢固,机身框架2的形状更加稳定,强度更大。
可选地,第一连接件12为第二梁体12a,第二梁体12a的一端与一个第一梁体11的端部连接,第二梁体12a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一梁体11的同一侧端部连接,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第二梁体12a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止口结构3中。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2为第二梁体12a,第二梁体12a也采用截面形状为方形的刚性梁,刚性梁的内部中空形成通道结构,在第一梁体11的端部设置通孔结构或者在第二梁体12a的端部设置通孔结构,将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连接成框形结构时,采用钢丝绳、钢筋或拉杆等材料作为预应力筋穿过同轴设置在第一梁体11或者第二梁体12a 上的通孔结构和通道结构,然后通过螺母将预应力筋的两端锁紧,从而将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进行可拆卸连接。
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二梁体12a夹持在两个第一梁体11之间,在第一梁体11的两端设置通孔结构,通孔结构与第二梁体12a上的通道结构均沿机身框架的宽度方向同轴设置,将预应力筋穿过第一梁体11两端的通孔结构和第二梁体12a内部的通道结构,通过螺母从第一梁体11两端的外侧将预应力筋的两端锁紧,从而实现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的可拆卸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梁体11夹持在两个第二梁体12a之间,在第二梁体12a的两端设置通孔结构,通孔结构与第一梁体11的通道结构均沿机身框架的长度方向同轴设置,将预应力筋穿过第二梁体12a两端的通孔结构和第一梁体11内部的通道结构,通过螺母从第二梁体12a两端的外侧将预应力筋的两端锁紧,从而实现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的可拆卸连接。
这样,第一连接件12采用第二梁体12a,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第二梁体12a与板框组件22接触的部分容纳在止口结构3中,可以确定支撑梁1在机身框架2上沿高度方向的位置,使得支撑梁1在机身框架2上不易沿高度方向移动,第二梁体12a与与止口结构3相配合的设计简单且容易操作,因此,使得支撑梁1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第二梁体12a包括定位结构121,定位结构121设置在第二梁体 12a朝向板框组件22的端面上,定位结构121适于确定板框组件22与第二梁体12a连接的位置。
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定位结构121可以设置成朝向板框组件22的凸块,也可以设置成朝向板框组件22的凹槽,定位结构121的数量和大小可以根据板框组件22的数量以及单个板框组件22的厚度进行相应的设置,定位结构121的形状与板框组件22侧边的形状相匹配。
本实施例中,定位结构121采用凸块,凸块可根据板框组件22的数量设置一个或多个,多个凸块沿第二梁体12a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并位于相邻两个板框组件22之间的间隙处,前侧凸块的前端面与前侧第一梁体11的内侧面之间、后侧凸块的后端面与后侧第一梁体11的内侧面之间以及相邻凸块之间均形成卡槽,板框组件22的侧边插入卡槽内固定,从而使得板框组件22 不易沿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移动。
其中,第二梁体12a的长度方向是指X轴的方向。
这样,通过在第二梁体12a朝向板框组件22的端面上设置定位结构121,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可以确定板框组件22与第二梁体12a连接的位置,实现板框组件22的定位,使得支撑梁1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第一梁体11的端部朝向第二梁体12a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4,第二梁体12a的端部朝向第一梁体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5,或者,第一梁体11的端部朝向第二梁体12a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5,第二梁体12a的端部朝向第一梁体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4,第一凸起结构4与第一凹槽结构5相匹配。
如图1所示,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连接形成框形结构时,可以采用将第一梁体11夹持在两个第二梁体12a之间,也可以采用将第二梁体12a 夹持在两个第一梁体11之间,第一凸起结构4以及第一凹槽结构5可以沿第一梁体11或第二梁体12a的长度方向、宽度方向、高度方向或任意方向设置,第一凸起结构4以及第一凹槽结构5可以设置在第一梁体11或第二梁体12a 的端部中心、一侧或者任意位置。
本实施例中,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连接形成框形结构时,将第一梁体11夹持在两个第二梁体12a之间,并通过预应力筋将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锁紧,在第一梁体11的左右两侧端面的中部分别设置有沿第一梁体11宽度方向的第一凸起结构4,在第二梁体12a朝内一侧端面的前后两端位置处分别设置有沿第二梁体12a长度方向的第一凹槽结构5,第一凸起结构 4适于插入第一凹槽结构5内,以确定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的连接位置,从而使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连接更加方便。
其中,第一梁体11的宽度方向以及第二梁体12a的长度方向是指X轴的方向。
这样,通过设置相互匹配第一凸起结构4和第一凹槽结构5,在将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连接形成框形结构时,可以确定第一梁体11与第二梁体12a的连接位置,使得支撑梁1安装更加方便。
可选地,支撑梁1还包括紧固件13,紧固件13的一端与第二梁体12a连接,紧固件13的另一端与另一个第二梁体12a连接,且适于锁紧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梁体12a。
如图1所示,紧固件13可以采用筋条或钢带,通过焊接、铆接或者其他方式与第二梁体12a连接,从而实现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梁体12a锁紧,本实施例中,紧固件13采用钢丝绳、钢筋或拉杆等材料作为预应力筋,在第二梁体12a中部对应相邻板框组件22的间隙处设置通孔结构,将预应力筋穿过通孔结构后通过螺母锁紧,从而实现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梁体12a锁紧。
这样,采用紧固件13将相对设置的两个第二梁体12a锁紧,使得支撑梁 1连接更加牢固,结构更加稳定,可以提高支撑梁1的强度。
可选地,如图6所示,另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梁体11采用U形梁体,第一连接件12采用连接杆12b,支撑梁1由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梁体通过设置在U形梁体两端的多个连接杆12b连接而成,U形梁体包括梁本体111和端部结构112,梁本体111的端部沿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朝向相对设置的另一个第一梁体11延伸形成端部结构112,端部结构112的内部设有沿第一梁体 11宽度方向的通道结构,连接杆12b穿过两个端部结构112的通道结构后,通过螺母从两个端部结构112的外侧将连接杆12b的两端锁紧,从而将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梁体连接成支撑梁1,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梁本体 111与板框组件22的外侧面贴靠,端部结构112的一部分和/或者连接杆12b 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止口结构3中。
这样,通过多个连接杆12b将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梁体连接成支撑梁1,可以简化支撑梁1的结构,进一步减轻支撑梁1的重量,使得支撑梁1安装更加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压机,包括如上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梁安装结构的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于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上,支撑梁1的两个第一梁体11分别与机身框架2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第一梁体11的一部分和/或支撑梁1的第一连接件12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机身框架2的止口结构3中。
虽然本公开披露如上,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非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进行各种变更与修改,这些变更与修改均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梁(1),所述支撑梁(1)包括第一梁体(11)和第一连接件(12),两个所述第一梁体(11)相对设置,且两端分别通过所述第一连接件(12)连接形成框形结构;
机身框架(2),所述机身框架(2)上设有止口结构(3),于所述机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止口结构(3)设置在所述机身框架(2)的一侧端面上;
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机身框架(2)连接时,于所述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上,两个所述第一梁体(11)分别与所述机身框架(2)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所述第一梁体(11)的一部分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12)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3)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框架(2)包括第二连接件(21)和多个板框组件(22),于所述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上,多个所述板框组件(22)间隔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二连接件(21)连接,于所述机身框架(2)的长度方向上,所述止口结构(3)设置在所述板框组件(22)的一侧端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为第二梁体(12a),所述第二梁体(12a)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梁体(12a)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梁体(11)的同一侧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机身框架(2)连接时,所述第二梁体(12a)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3)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梁体(12a)包括定位结构(121),所述定位结构(121)设置在所述第二梁体(12a)朝向所述板框组件(22)的端面上,所述定位结构(121)适于确定所述板框组件(22)与所述第二梁体(12a)连接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梁体(12a)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4),所述第二梁体(12a)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5),或者,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二梁体(12a)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凹槽结构(5),所述第二梁体(12a)的端部朝向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面上设有第一凸起结构(4),所述第一凸起结构(4)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5)相匹配。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1)还包括紧固件(13),所述紧固件(1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梁体(12a)连接,所述紧固件(13)的另一端与另一所述第二梁体(12a)连接,且适于锁紧相对设置的两个所述第二梁体(12a)。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2)为连接杆(12b),所述连接杆(12b)的一端与一个所述第一梁体(11)的端部连接,所述连接杆(12b)的另一端与另一个所述第一梁体(11)的同一侧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机身框架(2)连接时,所述第一梁体(11)端部的一部分和/或者所述连接杆(12b)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3)中。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梁体(11)包括梁本体(111)和端部结构(112),所述梁本体(111)的端部沿所述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朝向相对设置的另一所述第一梁体(11)延伸形成端部结构(112),所述支撑梁(1)与所述机身框架(2)连接时,所述梁本体(111)与所述板框组件(22)的外侧面贴靠,所述端部结构(112)适于容纳在所述止口结构(3)中。
9.一种压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支撑梁安装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压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梁安装结构的支撑梁(1)与机身框架(2)连接时,于所述机身框架(2)的宽度方向上,所述支撑梁(1)的两个第一梁体(11)分别与所述机身框架(2)相对的两个侧面贴靠,所述第一梁体(11)的一部分和/或所述支撑梁(1)的第一连接件(12)的一部分适于容纳在所述机身框架(2)的止口结构(3)中。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12370.6U CN216441585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3212370.6U CN216441585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6441585U true CN216441585U (zh) | 2022-05-06 |
Family
ID=813766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3212370.6U Active CN216441585U (zh) | 2021-12-08 | 2021-12-08 |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6441585U (zh) |
-
2021
- 2021-12-08 CN CN202123212370.6U patent/CN216441585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4083971B (zh) | 用于电动重型车辆的底盘装置和电动重型车辆 | |
JP2009504494A (ja) | 翼用の支持構造 | |
EP3653490A1 (en) | Frame assembly for a rear section of an aircraft and rear section of an aircraft comprising said frame assembly | |
CN216441585U (zh) | 一种支撑梁安装结构及压机 | |
CN108238261B (zh) | 包括具有会聚支柱的棱锥体部分的用于飞行器推进器组的支架的主结构 | |
CN112427874A (zh) | 转向架构架总组装用工装 | |
CN215398920U (zh) | 一种车架总成及车辆 | |
CN212053807U (zh) | 一种建筑梁的体外预应力结构 | |
CN216441579U (zh) | 一种液压机 | |
CN216332800U (zh) | 一种飞机复合材料零件 | |
CN210310574U (zh) | 用于车身地板横梁与纵梁的连接装置 | |
CN203062192U (zh) | 弧形板框架装配工艺装备 | |
CN216893132U (zh) | 一种具有连接装配结构的高强度钢结构梁 | |
CN111348107B (zh) | 一种轻量化镁合金电动车底盘 | |
CN214472465U (zh) | 一种疲劳测试工装 | |
CN111828444A (zh) | 一种基于铝合金型材的模块化承载箱体及其制备方法 | |
CN218640452U (zh) | 一种蜂窝板结构 | |
CN219506007U (zh) | 一种铁路货车用异型钢 | |
CN219029550U (zh) | 一种新能源客车钢铝混合中段桁架结构 | |
CN210127039U (zh) | 一种吊附着框架的侧梁结构 | |
CN211051948U (zh) | 交叉带分拣机小车的t型梁结构 | |
CN221477269U (zh) | 一种重卡汽车轻量化尾梁车架 | |
CN221642548U (zh) | 后纵梁总成及车辆 | |
CN219575811U (zh) | 一种电池固定框架总成及工程机械 | |
CN210191140U (zh) | 一种动力电池后部安装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