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7414U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7414U
CN216437414U CN202122787108.8U CN202122787108U CN216437414U CN 216437414 U CN216437414 U CN 216437414U CN 202122787108 U CN202122787108 U CN 202122787108U CN 216437414 U CN216437414 U CN 216437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space
sound
channel
sound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787108.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梦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787108.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7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7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7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关于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通过中框;背壳;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分隔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利用设置分隔件,在主板区通过背壳、中框和分隔件形成一个与电池区相对密封的腔体作为后腔,缩减到达电池区域的空气动能,可有效地避免壳振现象的出现或者极大程度上削弱后壳的振动幅度。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手机堆叠中,随着手机堆叠空间的逐渐紧张,对扬声器本体以及出音通道的要求越来越高,也即手机堆叠空间中预留给扬声器的空间越来越小。在堆叠空间逐渐紧张的情况下,后腔开放的扬声器越来越受到欢迎。当使用开放式后腔扬声器时,不仅需要专门针对扬声器设置音腔结构,且扬声器主体的后腔气流容易引起手机后壳的振动,造成音乐播放时的壳振,手机后壳震动感较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中框;
背壳;
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
分隔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
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固定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发声本体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后腔和前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主板,介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发声本体之间;
前腔出音通道,形成于所述中框,且与所述发声本体的前腔连通;
所述电路主板相邻所述发声本体的部分围绕所述发声本体设置,共同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朝向所述背壳一侧的后腔以及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的前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主板盖板,位于所述后腔内,且位于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背壳之间,用于将所述电路主板以及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盖板上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主板盖板上与所述发声本体相对的位置,用于支撑在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主板盖板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壳和所述显示屏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分隔件的分隔面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背壳垂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
分隔件本体,所述分隔件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第一透气层,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所述第一透气层具有多个透气孔,用于所述主板区与所述电池区之间的气流流通;其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覆盖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接或者拼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透气通道覆盖有第三透气层,所述第三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的边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后腔出音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腔出音通道输出的声波为后腔声波,所述前腔出音通道输出的声波为前腔声波,所述前腔声波与所述后腔声波的相位差为180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前腔出音通道的一侧或两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朝向屏幕所述显示屏的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连通,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或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扬声器出音口连通。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之间的距离。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中框;背壳;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分隔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隔件,在主板区通过背壳、中框和分隔件形成一个与电池区相对密封的腔体作为后腔,缩减到达电池区域的空气动能,可有效地避免壳振现象的出现或者极大程度上削弱后壳的振动幅度,提高用户体验。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
图7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
图8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七。
图9是根据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一,如图1所示,电子设备包括:
中框101;
背壳102;
显示屏103,与所述背壳102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103和所述背壳102与所述中框101形成密闭空间;
分隔件104,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105和第二空间106,且所述第一空间105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106为电池区;
发声本体107,位于所述第一空间105内,在所述第一空间105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107的开放式后腔。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为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和移动终端,该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以及平板电脑,该可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本公开的实施例不作限制。
所述中框包括电子设备的边框以及被边框围成的框架,中框可以形成环绕空间,环绕空间可为框架围成的两侧未封闭的空间,所述中框可以包括矩形、圆形等多种形状。所述背壳可以是指电子设备的外壳,可以通过螺钉或者卡接组件固定在中框的一侧,所述背壳可以由金属、塑料或者玻璃材料形成。所述显示屏可以是指电子设备的屏幕,用于展示画面给用户,显示屏可以包括显示盖板、显示面板和触控面板等结构。所述显示屏可以通过螺钉以及粘接组件固定中框的另一侧,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固定在中框上,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所述密闭空间内可以用于放置电子设备的存储器、电池等各种零部件。其中,所述粘接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粘性的双面胶,所述卡接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位于所述背壳上的第一卡接件和位于所述中框上的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能够相互卡接。
所述分隔件可以是指能对所述密闭空间起到分隔作用的挡板,或者网格布,或者挡板和网格布组合的多种形式的组件,所述分隔件可以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主板区与电池区之间可以通过导线进行连接。所述挡板包括金属挡板、塑料挡板或者玻璃挡板等,所述挡板可以不具有开孔,也可以具有开孔,所述网格布的网孔的大小、以及网格布的厚度可以自定义设置,本公开不作具体限定。
所述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属于扬声器的一部分,在实现的过程中,所述发声本体用于将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并将声信号辐射到电子设备外的电声转换器件,广泛的应用于需要输出声信号的电子设备中,例如:智能手机通过发声本体输出的声信号用于听音乐、来电提醒和语音人机交互等,其中,电声转换器件也属于扬声器的一部分。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包括永磁材料、振动膜和弹性件等组件,所述发声本体的发声原理可为利用磁场和永磁材料相互作用以产生振动,进而带动振动膜振动而发声。所述弹性件能够在发声本体发声时与发声本体的振动膜一起振动。也就是说,发声本体的振动膜振动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压缩或拉伸促进第一空间内的空气流通,进而带动位于容置空间内的弹性件振动。如此,通过弹性件振动能够促进弹性件周围的空气流通,以提高电子设备的输出音频效果。
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因此并不需要通过配置所述发声本体的后壳,来单独配置所述发声本体的后腔。所述发声本体的振动膜振动时,会同时产生一个第一方向(如,向前)和第二方向(如,向后)的声波,前向的声波最终会输出至电子设备外部被用户感知到,而后向的声波会在电子设备内部中的所述后腔中被消耗掉。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中框;背壳;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分隔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隔件,将电子设备本身结构所形成的密闭空间分隔为两个空间,并且将其中一个空间作为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无需另外配置单独的音腔结构,有效地解决了发声本体的音腔占用空间的问题,提高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同时与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相比,本公开中的技术方案能够大大减小甚至避免电子设备背壳的壳振问题等,提高用户体验。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二,结合图1和图2所示,所述发声本体107固定于所述中框101上,且所述发声本体107将所述第一空间105分隔成后腔201和前腔202。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固定于所述中框上,例如:可以在所述发声本体周围添加粘接组件,通过粘接组件与中框和分隔件固定连接,或者通过卡接组件与中框和分隔件固定连接。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以及所述显示屏相对平行,从而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分隔件平行相对,与所述背壳和所述显示屏连接。那么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或者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固定在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分隔件垂直相对,与所述背壳和所述显示屏连接。那么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将所述发声本体固定于所述中框上,能够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通过发声本体来实现将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的效果,简化形成结构。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三,结合图1和图3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主板301,介于所述分隔件104与所述发声本体107之间;
前腔出音通道302,形成于所述中框101,且与所述发声本体107的前腔304连接;
所述电路主板301相邻所述发声本体107的部分围绕所述发声本体107设置,共同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朝向所述背壳一侧的后腔303以及朝向所述显示屏一侧的前腔304。
所述电路主板可以是指用于控制所述发声本体等电子组件输入信号强度的主板,所述电路主板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所述电路主板的第一端与所述分隔件的分隔面连接,可以是指通过粘接组件或者卡接组件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电路主板的第二端与所述发声本体的第一端连接,可以是指通过粘接组件或者卡接组件等方式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电路主板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路主板的第二端相对,分别与中框和发声本体连接。
所述前腔出音通道可以将声音信号从前腔中输出至电子设备外部给用户,所述出音通道穿透所述中框,且与所述发声本体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前腔出音通道包括与朝向屏幕一侧的窄缝出声口连通的第一通道和与中框顶部的扬声器出声口连通的第二通道等。所述电路主板以及所述发声本体可以共同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后腔和前腔。由于电路主板上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螺丝孔洞,故要求电路主板尽可能靠近显示屏,留出更多的空间给整机做密封。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高效地分隔出后腔和前腔等,提高空间利用率。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四,结合图1、图3和图4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
主板盖板401,位于所述后腔303内,且位于所述电路主板301和所述背壳102之间,用于将所述电路主板301以及所述发声本体107与所述背壳102分隔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主板盖板上设置用于元器件通过或者用于供空气流通的通孔,这样,能够使得电路主板与主板盖板之间的空间和主板盖板与背壳之间的空间连通,共同形成后腔。
其中,主板盖板可以与背壳和电路主板平行,当然,也可以倾斜设置,只要能够将电路主板与背壳从物理结构上分隔开。所述主板盖板类似于主板屏蔽罩的作用,可以用于屏蔽电路主板上各零部件之间各自的干扰,以及各零部件对前腔声波或后腔声波的干扰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盖板401上还包括第一支撑件402和第二支撑件403;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402和所述第二支撑件403位于所述主板盖板401上与所述发声本体107相对的位置,用于支撑在所述发声本体107与所述主板盖板401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盖板位于所述后腔内,且位于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背壳之间,用于将所述电路主板以及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分隔开,防止所述发声本体中的振动膜振动时接触到背壳,保证发声本体拥有足够的空间。所述主板盖板用于覆盖电路主板上的零部件,不属于完全包裹覆盖,可以只通过与电路主板上的零部件的边缘接触来实现作用,也即所述主板盖板不能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为两个空间,所述主板盖板上面存在通孔。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主板盖板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主板盖板上与所述发声本体相对的位置,用于支撑在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主板盖板之间。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结构为由金属或者合金材料形成的支撑结构,例如,可以是形成在主板盖板上面的凸起结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凸起结构可以与主板盖板整体成型,也可以单独设置。示例性地,该支撑结构包括不限于为金属穿孔板等。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发声本体的工作空间等,减少主板盖板对发声本体的挤压,而影响音质的情况发生。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104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壳102和所述显示屏103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分隔件104的分隔面与所述显示屏103的显示面和所述背壳102垂直。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壳和所述显示屏的内表面连接,连接方式可以为通过粘接组件或者卡接组件等方式进行连接,所述分隔件的另外两端可以与中框连接。且所述分隔件的分隔面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背壳垂直,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的分隔面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背壳也可以不垂直,倾斜连接等。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空间利用率,增大了密封的效果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包括:
分隔件本体,所述分隔件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可能存在排线和走线的需求,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之间的分隔件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例如:第二空间的电池等零部件需要与第一空间中的发声本体或者电路主板通过电线进行电连接,电线可以从通孔中通过。所述分隔件本体中的通孔的大小、位置以及形状等属性,所述分隔件本体可以由塑料、金属等材料形成,本公开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可以自定义设置。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和热交换等。所述通孔既可以用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和热交换,也可以用于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导线连接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分隔件本体可以设置为挡板结构,例如,可以是基于冲压工艺制备的金属板,可以是基于模具注射工艺制备的塑料板,可以是基于切削加工工艺制备的木板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第一透气层,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所述第一透气层具有多个透气孔,用于所述主板区与所述电池区之间的气流流通;其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可以包括分隔件本体和第一透气层。所述分隔件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所述第一透气层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所述第一透气层具有多个透气孔。其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第一空间与第二空间可能存在排线和走线可以从透气孔中穿过。所述第一透气层可以完全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也即所述第一透气层的表面积大于所述分隔件本体分割面的面积,所述第一透气层可以只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分隔面的靠近第一空间的一侧,也可以只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分隔面的靠近第二空间的另一侧,或者可以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分隔面的两侧。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进一步地保证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和热交换等。
通过第一透气层完整覆盖,工艺简单易实现。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覆盖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
本公开实施例中个,所述分隔件可以包括分隔件本体和至少一个通孔覆盖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也即第二透气层不用完全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只需要覆盖住通孔。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采用压合加工方式将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或者通过使用胶水等粘接材料将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等。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节省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气层和第二透气层可以是网布。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分隔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本体501和与所述第一本体501连接的第二本体502;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接或者拼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考虑到电子设备内部主副板之间的柔性线路板(FlexiblePrinted Circuit,FPC)排线和走线需求,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接或者拼接。例如:第一本体与第二本体的接触面都为平面,第一本体可以直接通过接触方式与第二本体连接。第一本体接触面上存在第一卡接件,第二本体接触面上存在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和第二卡接件能够相互卡接。
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走线需求,对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灵活地进行拆解和装配,以满足不同的走线和排线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501和所述第二本体502的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503。
本公开实施例中,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组合成的分隔件本体可以设置透气通道,也可以不设置透气通道。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例如: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接触面部分都存在一个凹槽,第一本体与所述第二本体连接后,两个凹槽可以合并为一个透气通道等。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能够有效地保证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和热交换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透气通道503覆盖有第三透气层504,所述第三透气层504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503的边缘。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件本体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所述至少一个透气通道覆盖有第三透气层,所述第三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的边缘。本公开实施例可以采用压合加工方式将第三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的边缘,或者通过使用胶水等粘接材料将第三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的边缘等。在一种可能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三透气层可以完全覆盖包括第一本体和第二本体的分隔件本体的分隔面。本公开采用上述方式,进一步地保证了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的空气对流和热交换等。透气层是允许空气穿过的,但是透气层会极大的减弱空气的对流速度,使空气的流速降下来,从而缩减到达电池区域的空气动能,可有效地避免壳振现象的出现或者极大程度上削弱后壳的振动幅度。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五,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包括:电池及副板区域601、主板区域602、发声本体107以及发声本体前腔出音通道604等,不同区域可以具有不同的功能。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电池模组,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电路副板,位于所述第二空间内等。所述电池模组可以给发声本体和电路主板等第一空间内的零部件提供电源等。
图7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六,如图7所示,电子设备还包括:
后腔出音通道703,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外界。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腔出音通道703输出的声波为后腔声波,所述前腔出音通道704输出的声波为前腔声波,所述前腔声波与所述后腔声波的相位差为180度。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包括整机外壳102(也即背壳),结合电子设备中框上的扬声器出音口以及显示屏上的窄缝出音口等多处出音口的设计,通过调整扬声器前腔出音通道和扬声器后腔出音通道的位置,可以调节整个声场,使声场协调均匀。电子设备中出音通道与出音口连通,声波可以通过出音通道的传输,从出音口传播到外界。扬声器后腔出音通道的设计除了依据出音口自定义标识设计的需求外,还需满足声学设计需求。由于发声本体中振膜的振动作用,导致前腔声波与后腔声波产生时,相位相差180度,所有要想同时利用上前腔声波和后腔声波,将扬声器后腔声波的能量有效利用上,进一步解决通话响度等低效果不好的问题,同时防止前腔声波与后腔声波出现相互抵消的现象。可以利用物理通道距离(也即通过不同通道将前腔声波和后腔声波分开传输),来改变声波相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前腔出音通道的一侧或两侧。
本公开实施例中,后腔出音通道包括至少一条。若有一条后腔出音通道,后腔出音通道可以设置在前腔出音通道的左侧,或者右侧等任意一侧。若有两条后腔出音通道,后腔出音通道可以分别设置在前腔出音通道的左侧和右侧,或者前腔出音通道周围的任意侧位置。能够有效地保证后腔声波传播到外界,提高后腔声波的能量利用率等。后腔出音通道与前腔出音通道在到达出音口之前采用物理隔离的形式,将前腔和后腔的声波分别传导到出音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前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连通,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或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扬声器出音口连通。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于电子设备中可以存在中框上的扬声器出音口以及显示屏上的窄缝出音口,可以将前腔声波或者后腔声波,通过多个通道从不同的出音口传播到外界。也即前腔声波和后腔声波对应的出音口可以复用,但出音通道需要分割开。第一通道可以与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窄缝出音口的第一部分连通,第三通道可以与所述窄缝出音口的第二部分连通等,不同通道利用的窄缝出音口位置或者部分是不同的。中框上的扬声器出音口可以为多个间隔的圆孔,如中框上的扬声器出音口可以为8个间隔的小圆孔。第二通道可以与所述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中的1、2号圆孔连通,第四通道与所述扬声器出音口中的3、4号圆孔连通,不同通道利用的中框上的扬声器出音口圆孔编号或者位置是不同的。能够进一步地提高后腔声波的能量利用率,防止前腔声波与后腔声波在电子设备内部相互抵消等。
由于后腔声波的传递路径比前腔声道长很多,故由后腔出音通道出来的声音比前腔出音通道的声音响度低;在外场中,前腔声音的响度较大,后腔声音主要起辅助作用,故后腔出音口的位置可根据电子设备的实际使用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没有固定的位置需求。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七,如图8所示,O点可以表示发声本体的中心,可以将O点作为声波路径的初始点;X线条可以表示前腔出音通道中,前腔声波的路径,X1可以表示前腔连通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的路径,X2可以表示前腔连通窄缝出音口的路径;L线条可以表示前腔出音通道左侧后腔出音通道中,左侧后腔声波的路径,L1可以表示后腔声波在后腔中的路径,L2可以表示后腔连通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的路径,L3可以表示后腔连通窄缝出音口的路径;K线条可以表示前腔出音通道右侧后腔出音通道中,右侧后腔声波的路径,K1可以表示后腔声波在后腔中的路径,K2可以表示后腔连通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的路径,K3可以表示后腔连通窄缝出音口的路径;
结合图8所示,前后腔声通道相位计算方法:以扬声器单体中心为初始点O点,前腔的声波传播路径长度为X=X1+X2;左侧后腔的路径长度为L=L1+L2+L3;右侧后腔的声路径长度为K=K1+K2+K3;为保证前后腔出来的声波相位差为180度,后腔的出音通道长度L和K必须能整除X/2或者被X/2整除;通过实际物理腔道上的半个声波长度差,使得前后腔声波之间达到180度的相位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之间的距离。
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之间的距离。例如:显示屏与背壳之间的距离为5厘米,那么发声本体与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厘米,发声本体与背壳之间的距离可以为3厘米。能够有效地保证后腔的空间大于前腔的空间,提高后腔消耗声波的效率,同时有利于电路主板区域的散热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公开实施例中的“第一”和“第二”仅为表述和区分方便,并无其他特指含义。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单元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图9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例如,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9,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902,存储器904,电源组件906,多媒体组件908,音频组件9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912,传感器组件914,以及通信组件916。
处理组件9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9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9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9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908和处理组件9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9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9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906为电子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9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9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9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9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9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904或经由通信组件9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9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912为处理组件9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9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9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9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9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9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9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9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发明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7)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中框;
背壳;
显示屏,与所述背壳平行相对,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背壳与所述中框形成密闭空间;
分隔件,将所述密闭空间分隔成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且所述第一空间为主板区,所述第二空间为电池区;
发声本体,位于所述第一空间内,在所述第一空间中形成所述发声本体的开放式后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发声本体固定于所述中框上,且所述发声本体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前腔和后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电路主板,介于所述分隔件与所述发声本体之间;
前腔出音通道,形成于所述中框,且与所述发声本体的前腔连通;
所述电路主板相邻所述发声本体的部分围绕所述发声本体设置,共同将所述第一空间分隔成朝向所述背壳一侧的后腔以及朝向所述显示屏一侧的前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主板盖板,位于所述后腔内,且位于所述电路主板和所述背壳之间,用于将所述电路主板以及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分隔开。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板盖板上还包括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
其中,所述第一支撑件和所述第二支撑件位于所述主板盖板上与所述发声本体相对的位置,用于支撑在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主板盖板之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背壳和所述显示屏的内表面连接,且所述分隔件的分隔面与所述显示屏的显示面和所述背壳垂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
分隔件本体,所述分隔件本体具有至少一个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第一透气层,覆盖所述分隔件本体,所述第一透气层具有多个透气孔,用于所述主板区与所述电池区之间的气流流通;其中,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小于所述通孔的孔径。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通孔覆盖有第二透气层,所述第二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通孔的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件包括第一本体和与所述第一本体连接的第二本体;
其中,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包括:卡接或者拼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本体和所述第二本体的连接面具有至少一个透气通道。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透气通道覆盖有第三透气层,所述第三透气层的边缘固定于所述透气通道的边缘。
13.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
后腔出音通道,用于连通所述后腔与外界。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后腔出音通道输出的声波为后腔声波,所述前腔出音通道输出的声波为前腔声波,所述前腔声波与所述后腔声波的相位差为180度。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至少一条,设置在所述前腔出音通道的一侧或两侧。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一通道和/或第二通道,所述第一通道与朝向所述显示屏的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中框顶部开设的扬声器出音口连通,所述后腔出音通道包括第三通道和/或第四通道,所述第三通道与所述窄缝出音口连通,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扬声器出音口连通。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显示屏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发声本体与所述背壳之间的距离。
CN202122787108.8U 2021-11-15 2021-11-15 电子设备 Active CN216437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7108.8U CN216437414U (zh) 2021-11-15 2021-11-15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787108.8U CN216437414U (zh) 2021-11-15 2021-11-15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7414U true CN216437414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6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787108.8U Active CN216437414U (zh) 2021-11-15 2021-11-15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7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2220A (zh) * 2022-07-04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312220A (zh) * 2022-07-04 2023-06-23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83639A1 (zh) 电子设备
CN212324354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01361400A (zh) 移动终端和扬声器
CN108566602A (zh) 屏幕组件、背板组件、中框组件、终端设备、发声控制方法和音频设备
CN217010912U (zh) 电子设备
CN216700057U (zh) 电子设备
US20200213697A1 (en) Speaker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CN114466097A (zh) 防漏音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声音输出方法
CN216437414U (zh) 电子设备
CN113099367A (zh) 扬声器、扬声器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0490938U (zh) 一种麦克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4685902B (zh) 声音换能器的声学背腔系统
CN215184722U (zh) 插座及电子设备
CN217216874U (zh) 扬声器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2278462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
CN214507136U (zh) 电子设备
CN210927970U (zh) 终端设备
CN212278463U (zh) 一种扬声器和终端设备
CN212909617U (zh) 一种终端设备
CN113259810A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1457354U (zh) 音频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7936153U (zh) 电子设备
CN215010322U (zh) 扬声器模组和终端设备
CN211930848U (zh) 音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CN210839668U (zh) 终端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