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2596U -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2596U
CN216432596U CN202120677206.3U CN202120677206U CN216432596U CN 216432596 U CN216432596 U CN 216432596U CN 202120677206 U CN202120677206 U CN 202120677206U CN 216432596 U CN216432596 U CN 21643259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inlet
outlet
pipe
upper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0677206.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xian Nanjing Science Tech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xian Nanjing Science Tech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xian Nanjing Science Tech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Weixian Nanjing Science Tech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20677206.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259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259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259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包括壳体、进气管箱、出气管箱和浮头,所述进气管箱和出气管箱被分程隔板隔开,还包括进出口冷却结构,所述进出口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水箱、冷却水出水管、冷却水进水管、上换热管路和下换热管路,所述冷却水箱安装在壳体进出口侧;下换热管路和上换热管路结构和数目均相同。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使用冷却结构时对进出口二氧化硫进行冷却,然后再输入至浮头换热器中,形成两级冷却,有效的放缓了空气的循环速度,做到了节能,也降低了空气的出口温度,更易操控。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浮头换热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背景技术
磺化过程中对反应产物二氧化硫气体需要进行降温处理,多采用浮头换热器,用空气进行降温。现有技术中,浮头换热器冷却的方法多是采用单级换热器,即直接用空气对二氧化硫气体进行冷却。采用单级换热器冷却水工艺存在的缺点是在换热冷却过程需要消耗大量的空气,且换热后的空气比较高,直接排放较为危险,也增大了循环空气量。单级的换热器由于其换热效率低,冷却效果不理想,不能冷却至较理想的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以上方法的局限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使用冷却结构时对进出口二氧化硫进行冷却,然后再输入至浮头换热器中,形成两级冷却,有效的放缓了空气的循环速度,做到了节能,也降低了空气的出口温度,更易操控。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包括壳体、进气管箱、出气管箱和浮头,壳体内部设有折流板和传热管,壳体上设有进气口一、出气口一、进气口二、出气口二;所述进气管箱和出气管箱被分程隔板隔开,还包括进出口冷却结构,所述进出口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水箱,所述冷却水箱安装在壳体进出口侧;
上换热管路,所述上换热管路包括上换热外管,所述上换热外管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上换热内管,所述上换热内管安装在上换热外管内部,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所述上换热管路的上换热外管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进气管箱底部;
下换热管路,所述下换热管路包括下换热外管,所述下换热外管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下换热内管,所述下换热内管安装在下换热外管内部,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所述下换热管路的下换热外管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出气管箱底部;所述上换热管路和下换热管路均为一个或多个且两者的数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有效的放缓了空气的循环速度,做到了节能。
2、降低了空气的出口温度,更易操控,排放更安全。
3、利用出口温度低于进口温度,冷却水与二氧化硫错流,先冷却出口气体,再冷却进口气体,大大提高效率,简单易操作。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进气管箱;2、分程隔板;3、出气管箱;4、折流板;5、传热管;6、浮头;7、冷却水进水管;8、冷却水出水管;9、上换热内管;10、上换热外管;11、进气口一;12、出气口一;13、进气口二;14、出气口二;15、壳体;16、冷却水箱。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用于冷却高温反应产物二氧化硫的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包括壳体15、进气管箱1、出气管箱3和浮头6,壳体 15内部设有折流板4和传热管5,壳体15上设有进气口一11、出气口一12、进气口二13、出气口二14,其中进气口一11位于进气管箱1,出气口一12位于出气管箱3,进气口二13位于壳体15下部,出气口二14位于壳体15上部;所述进气管箱1和出气管箱3被分程隔板2隔开,还包括进出口冷却结构,所述进出口冷却结构包括冷却水箱16,所述冷却水箱16安装在壳体15进出口侧;
上换热管路,所述上换热管路包括上换热外管10,所述上换热外管10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上换热内管9,所述上换热内管9安装在上换热外管10 内部,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9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10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8,所述上换热管路的上换热外管10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16 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进气管箱1底部;
下换热管路,所述下换热管路包括下换热外管,所述下换热外管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下换热内管,所述下换热内管安装在下换热外管内部,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7,所述下换热管路的下换热外管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16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出气管箱3底部;
进一步的,所述上换热管路和下换热管路均为一个或多个且两者的数量相对应。即若上换热管路数量为4个,则下换热管路的数量也为4个。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进出口冷却结构设置在进气管箱1和出气管箱3 内,冷却水从冷却水进水管7进入下换热内管,到达下换热外管底部后从下换热内管和下换热外管之间流入冷却水箱16内,这个过程中出气管箱3内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热交换;冷却水到达冷却水箱16上部后,从上换热外管10的开口端流入,到达上换热外管10底部后,流入上换热内管9,最终流入到冷却水出水管8,这个过程冷却水与进气管箱1中的二氧化硫气体进行热交换。
利用出气口温度低于进气口温度,冷却水与二氧化硫错流,先冷却出口气体,再冷却进口气体,确保了最大温度差,提高了冷却效率。
常温空气从进气口二13进入壳体15,被折流板折流,流经传热管5四周,最终从出气口二14排出。600℃的二氧化硫气体从进气口一11进入壳体15,首先通过进气管箱1,被上换热管路中的冷却水冷却;然后二氧化硫气体依次流入传热管5,浮头6,传热管5,被常温空气冷却,最终流入到出气管箱3,再被下换热管路中的冷却水冷却;二氧化硫气体排出时为45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2)

1.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包括壳体(15)、进气管箱(1)、出气管箱(3)和浮头(6),壳体(15)内部设有折流板(4)和传热管(5),壳体(15)上设有进气口一(11)、出气口一(12)、进气口二(13)、出气口二(14);所述进气管箱(1)和出气管箱(3)被分程隔板(2)隔开,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出口冷却结构,所述进出口冷却结构包括
冷却水箱(16),所述冷却水箱(16)安装在壳体(15)进出口侧;
上换热管路,所述上换热管路包括上换热外管(10),所述上换热外管(10)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上换热内管(9),所述上换热内管(9)安装在上换热外管(10)内部,上换热内管(9)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9)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10)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出水管(8),所述上换热管路的上换热外管(10)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16)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进气管箱(1)底部;
下换热管路,所述下换热管路包括下换热外管,所述下换热外管一端开口另一端闭合;还包括下换热内管,所述下换热内管安装在下换热外管内部,下换热内管两端均为开口,所述换热内管一端延伸至换热外管底部,另一端连接有冷却水进水管(7),所述下换热管路的下换热外管开口端位于冷却水箱(16)内部,另一闭合端延伸至出气管箱(3)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换热管路和下换热管路均为一个或多个且两者的数量相对应。
CN202120677206.3U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Active CN21643259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206.3U CN21643259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0677206.3U CN21643259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2596U true CN216432596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6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0677206.3U Active CN216432596U (zh) 2021-04-02 2021-04-02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259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91721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204806941U (zh) 新型换热器
CN202993895U (zh) 高水侧压力汽动引风机汽轮机排汽冷却器
CN216432596U (zh) 一种具有进出口冷却结构的浮头换热器
CN102419034A (zh) 高效冷凝器
CN115289872A (zh) 一种四元高效换热器及其吸收式制冰系统和应用
CN211823278U (zh) 一种紧凑高效水冷冷凝器
CN114845529A (zh) 一种用于电力机车牵引系统的相变蓄冷式散热装置
CN206919726U (zh) 一种新型换热器结构
CN113375371A (zh) 一种用于制冷系统的新式冷凝器
CN208187188U (zh) 一种曲管多隔板式冷却塔
CN207180436U (zh) 板式换热器
CN105783560A (zh) 一种利用卤水的卧式冷却装置
CN202204334U (zh) 甲醇合成过程的气体冷却系统
CN201892440U (zh) 新型气液换热装置
CN206056348U (zh) 一种用于真空容器的挤压翅片式热交换器
CN221051577U (zh) 一种固体氧化物电解池制氢系统用的气体冷凝装置
CN219977210U (zh) 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
CN215259769U (zh) 一种烟气深度冷却器
CN217083406U (zh) 一种空气冷却器
CN217236543U (zh) 一种双冷源并联换热的热交换系统
CN217692919U (zh) 一种改进型发电机空气冷却器
CN220012453U (zh) 一种冷却窑炉
CN201885491U (zh) 一种冷凝气态冷媒的装置
CN215810396U (zh) 一种烟气换热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