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31966U -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 Google Patents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31966U
CN216431966U CN202121844966.5U CN202121844966U CN216431966U CN 216431966 U CN216431966 U CN 216431966U CN 202121844966 U CN202121844966 U CN 202121844966U CN 216431966 U CN216431966 U CN 21643196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wet film
cooling
corrugated plate
heat exchan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1844966.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白本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Esi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Es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Esi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Esi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1844966.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6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3196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3196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包括塔体、换热交换器、密封板、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冷却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冷却水蓄水箱、水泵、喷淋器;换热交换器位于塔体的进风口处,湿膜位于换热交换器的后方,布水器位于湿膜的上方,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下方,循环水蓄水箱位于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冷却水蓄水箱位于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喷淋器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水泵进水端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水泵出水端连接喷淋器,风机位于塔体顶部出风口处。进入湿膜中的空气较常规冷却塔的直接用室外空气的温度更低,其可使开式冷却塔中的水温度接近露点温度,并且解决了冷却水的污染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蒸发冷却及热交换产品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内置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背景技术
开式塔因为结构简单、维护方便、造价低而得到广泛应用,但是目前传统的开式塔中的冷却水容易受到污染,系统管道和换热设备易结垢,降低设备运行效率,从而增加设备运行效率;常规开始冷却塔运行效率不够高,通常只能将冷却水冷却至湿球温度+(4-5)℃。本实用新型采用间接蒸发冷却技术先将空气预冷,然后再通过蒸发冷却对冷却水降温,可将冷却水温降低至接近环境露点温度,满负荷时接近环境空气湿球温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内置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通过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先对环境空气进行预冷,然后再通过蒸发冷却对冷却水降温,可将冷却水温降低至低于环境空气湿球温度,满负荷时接近环境空气湿球温度。
本实用新型设置空气洗涤模块,将预冷后的空气经洗涤湿膜做进一步地降温,同时空气中的灰尘洗涤出来,排入洗涤水箱中,系统将内部冷却水水箱和洗涤水箱连通,从内部冷却水水箱补水,用从冷却水水箱溢流至洗涤水箱的水来对洗涤水箱补水,保证了冷却水一直是新补的水,盐浓度低且不受污染。
本实用新型实施案例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换热交换器、密封板、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冷却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冷却水蓄水箱、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密封板、布水器、第二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洗涤水集水盘、冷却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洗涤水蓄水箱、冷却水蓄水箱、水泵、第二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洗涤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第二布水器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洗涤湿膜、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下方,所述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所述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与所述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水平连通,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开式塔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所述第二湿膜位于所述布水器上方,所述第三布水器位于所述第二湿膜上方,所述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所述布水器中,所述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以塔体中心线呈镜像对称的两个冷却单元、冷却水集水盘、冷却水蓄水箱,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密封板、布水器、第二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洗涤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洗涤水蓄水箱、水泵、第二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洗涤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第二布水器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洗涤湿膜、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下方,所述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所述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与所述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水平连通,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优选地,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所述第二湿膜位于所述布水器上方,所述第三布水器位于所述第二湿膜上方,所述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所述布水器中,所述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
优选地,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换热交换器和喷淋器,通过喷淋器对换热交换器的通道进行喷淋循环水形成冷通道,室外空气经换热交换器的另一通道与冷通道的冷源进行换热交换,降温成冷空气,其通过设置洗涤湿膜,对室外空气进行除尘净化,对换热后的室外空气做进一步地降温,由于进入冷却湿膜中的空气较常规冷却塔的直接用室外空气的温度更低,其可使开式塔中的冷却水温度接近湿球温度,并且解决了冷却水的污染问题。
且系统将内部冷却水蓄水箱和洗涤水蓄水箱连通,从内部冷却水蓄水箱补水,用从冷却水蓄水箱溢流至洗涤水蓄水箱的水来对洗涤水蓄水箱补水,保证了冷却水一直是新补的水,盐浓度低且不受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三;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四;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中的波纹板管的结构示意图;
10、塔体;21、换热交换器;211、波纹板管;212、框架;221、翅片;222、竖直空间;22、洗涤湿膜;23、密封板;241、湿膜;242、布水器;243、第二湿膜;244、第三布水器;25、风机;26、循环水集水盘;27、循环水蓄水箱; 28、水泵;29、喷淋器;30、冷却水集水盘;31、第二布水器;32、第二水泵; 33、洗涤水集水盘;34、洗涤水蓄水箱;35、平衡水管;40、冷却水蓄水箱;50、补水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实用新型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一;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包括塔体10、换热交换器21、密封板23、布水器 242、湿膜241、风机25、循环水集水盘26、冷却水集水盘30、循环水蓄水箱 27、冷却水蓄水箱30、水泵28、喷淋器29及补水装置50;换热交换器位于塔体的进风口处,湿膜位于换热交换器的后方,布水器位于湿膜的上方,密封板与换热交换器、湿膜一起形成与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下方,循环水蓄水箱位于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冷却水蓄水箱位于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补水装置与冷却水蓄水箱连接,喷淋器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喷淋器,风机位于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开式塔运行时,风机开启,室外空气从进风口进入到换热交换器的热通道,经与冷通道换热交换降温预冷后,预冷后的空气的大部分经过湿膜与湿膜中的冷却水发生蒸发蒸发冷却,由于室外空气经过了换热交换器预冷,再与湿膜中的冷却水发生蒸发冷却,湿膜中的冷却水温度相对不预冷后进一步降低,降低至接近环境湿球温度;同时,预冷后的室外空气的另小部分经换热交换器的下端通过换热交换器的冷通道与喷淋水进行蒸发冷却,冷通道中的空气进一步降温,与热通道中的室外空气进行换热降温。
对于换热交换器,其换热效率和应用空间都对整个开式塔的效能和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如图5 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211和框架212拼接而成,如图 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中的波纹板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波纹板管211内部被若干个翅片221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222,若干个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框架固定波纹板管且将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波纹板管外壁在水平空气流动方向呈波纹状,使得空气接触换热面积更大、风行程更长、风速更慢,换热更充分。
为了解决冷却水污染问题和进一步降低冷却水温度,在上述开式塔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式塔,如图2所示,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二;其包括塔体10、换热交换器21、洗涤湿膜22、密封板23、布水器242、第二布水器31、湿膜241、风机25、循环水集水盘26、洗涤水集水盘33、冷却水集水盘30、循环水蓄水箱27、洗涤水蓄水箱34、冷却水蓄水箱40、水泵28、第二水泵32、喷淋器29及补水装置50;换热交换器位于塔体的进风口处,洗涤湿膜位于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湿膜位于洗涤湿膜的后方,布水器位于湿膜的上方,第二布水器位于洗涤湿膜的上方,密封板与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湿膜一起形成与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下方,循环水蓄水箱位于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洗涤湿膜的下方,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冷却水蓄水箱位于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补水装置与冷却水蓄水箱连接,冷却水蓄水箱与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35水平连通,喷淋器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第二布水器,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喷淋器,风机位于塔体顶部出风口处。本实施例中的开式塔在空气流动空间内增加了洗涤湿膜、洗涤布水器、洗涤集水盘、洗涤蓄水箱,在室外空气进入冷却水湿膜之前,对室外空气进行洗涤净化,室外空气所携带的杂物灰尘均融入洗涤水湿膜中,汇流至洗涤水集水盘,存储在洗涤水蓄水箱中,解决了冷却水被污染的问题,同时将洗涤水输送至喷淋器中,将循环水输送至第二布水器中,使得循环水和洗涤水形成一个循环,相对温度较高的循环水输送到洗涤水湿膜中,经蒸发冷却降温后存储在洗涤水蓄水箱中,相对温度较低的洗涤水输送到喷淋器中,喷淋到换热交换的热通道,与室外空气进行换热,流落在循环水蓄水箱中,其温度相对洗涤水蓄水箱温度较多,如此,形成温度平衡循环。在冷却水蓄水箱的下部和洗涤水蓄水箱的下部之间设置平衡水管,当补水装置50对冷却水蓄水箱进行补水,冷却水蓄水箱中的冷却水溢流洗涤水蓄水箱的水来对洗涤水蓄水箱补水,保证了冷却水一直是新补的水,盐浓度低且不受污染。
为了增加冷却效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湿膜、布水器,本实施例列举了一些优选方式,具体地,如图3所示,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三;开式塔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第二湿膜位于布水器上方,第三布水器位于第二湿膜上方,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布水器中,湿膜和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冷却水从第二布水器向下布淋,布淋到第二湿膜上,然后汇集到布水器,布水器再向湿膜布淋,最后汇集到冷却水集水盘中,存储在冷却水蓄水箱中。通过设置多个湿膜,并且多个湿膜呈对称倾斜设置,可提高冷却温度幅度和效率。
对于换热交换器,其换热效率和应用空间都对整个开式塔的效能和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如图5 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211和框架212拼接而成,如图 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中的波纹板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波纹板管211内部被若干个翅片221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222,若干个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框架固定波纹板管且将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波纹板管外壁在水平空气流动方向呈波纹状,使得空气接触换热面积更大、风行程更长、风速更慢,换热更充分。
为了使得在相同空间应用中,冷却效率更好,在上述开式塔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开式塔,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四;开式塔包括塔体10、以塔体中心线呈镜像对称的两个冷却单元、冷却水集水盘30、冷却水蓄水箱40,冷却单元包括换热交换器21、洗涤湿膜22、密封板23、布水器242、第二布水器31、湿膜241、风机25、循环水集水盘26、洗涤水集水盘33、循环水蓄水箱27、洗涤水蓄水箱34、水泵 28、第二水泵32、喷淋器29及补水装置50;换热交换器位于塔体的进风口处,洗涤湿膜位于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湿膜位于洗涤湿膜的后方,布水器位于湿膜的上方,第二布水器位于洗涤湿膜的上方,密封板与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湿膜一起形成与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下方,循环水蓄水箱位于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洗涤湿膜的下方,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湿膜的下方,冷却水蓄水箱位于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补水装置与冷却水蓄水箱连接,冷却水蓄水箱与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35水平连通,喷淋器位于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第二布水器,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喷淋器,风机位于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为了增加冷却效率,可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湿膜、布水器,本实施例列举了一些优选方式,具体地,如图4所示,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的结构示意图四;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第二湿膜位于布水器上方,第三布水器位于第二湿膜上方,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布水器中,湿膜和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冷却水从第二布水器向下布淋,布淋到第二湿膜上,然后汇集到布水器,布水器再向湿膜布淋,最后汇集到冷却水集水盘中,存储在冷却水蓄水箱中。通过设置多个湿膜,并且多个湿膜呈对称倾斜设置,可提高冷却温度幅度和效率。
对于换热交换器,其换热效率和应用空间都对整个开式塔的效能和结构起到重要作用,在本实用新型中,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如图5 所示,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的结构示意图一;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211和框架212拼接而成,如图 6所示,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一种波纹板管换热交换器中的波纹板管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地,波纹板管211内部被若干个翅片221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222,若干个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框架固定波纹板管且将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波纹板管外壁在水平空气流动方向呈波纹状,使得空气接触换热面积更大、风行程更长、风速更慢,换热更充分。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其通过设置换热交换器和喷淋器,通过喷淋器对换热交换器的通道进行喷淋循环水形成冷通道,室外空气经换热交换器的另一通道与冷通道的冷源进行换热交换,降温成冷空气,其通过设置洗涤湿膜,对室外空气进行除尘净化,对换热后的室外空气做进一步地降温,由于进入冷却湿膜中的空气较常规冷却塔的直接用室外空气的温度更低,其可使开式塔中的冷却水温度接近湿球温度,并且解决了冷却水的污染问题。
且系统将内部冷却水蓄水箱和洗涤水蓄水箱连通,从内部冷却水蓄水箱补水,用从冷却水蓄水箱溢流至洗涤水蓄水箱的水来对洗涤水蓄水箱补水,保证了冷却水一直是新补的水,盐浓度低且不受污染。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8)

1.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换热交换器、密封板、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冷却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冷却水蓄水箱、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3.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密封板、布水器、第二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洗涤水集水盘、冷却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洗涤水蓄水箱、冷却水蓄水箱、水泵、第二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洗涤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第二布水器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洗涤湿膜、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下方,所述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所述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与所述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水平连通,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式塔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所述第二湿膜位于所述布水器上方,所述第三布水器位于所述第二湿膜上方,所述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所述布水器中,所述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6.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式塔包括塔体、以塔体中心线呈镜像对称的两个冷却单元、冷却水集水盘、冷却水蓄水箱,所述冷却单元包括换热交换器、洗涤湿膜、密封板、布水器、第二布水器、湿膜、风机、循环水集水盘、洗涤水集水盘、循环水蓄水箱、洗涤水蓄水箱、水泵、第二水泵、喷淋器及补水装置;所述换热交换器位于所述塔体的进风口处,所述洗涤湿膜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后方,所述湿膜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后方,所述布水器位于所述湿膜的上方,所述第二布水器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上方,所述密封板与所述换热交换器、所述洗涤湿膜、所述湿膜一起形成与所述塔体上方隔离密封的空气流动空间,所述循环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下方,所述循环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循环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洗涤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洗涤湿膜的下方,所述洗涤水蓄水箱位于所述洗涤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冷却水集水盘位于所述湿膜的下方,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位于所述冷却水集水盘的下方,所述补水装置与所述冷却水蓄水箱连接,所述冷却水蓄水箱与所述洗涤水蓄水箱通过平衡水管水平连通,所述喷淋器位于所述换热交换器的上方,所述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循环水蓄水箱,所述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第二布水器,所述第二水泵进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洗涤水蓄水箱,所述第二水泵出水端通过水管连接所述喷淋器,所述风机位于所述塔体顶部出风口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冷却单元还包括第二湿膜、第三布水器,所述第二湿膜位于所述布水器上方,所述第三布水器位于所述第二湿膜上方,所述第二湿膜中的冷却水流落至所述布水器中,所述湿膜和所述第二湿膜倾斜设置且沿水平线对称。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交换器为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其由若干个间距相等且组成阵列的内部空心的波纹板管和框架拼接而成,所述波纹板管内部被若干个翅片分隔成若干个竖直空间,若干个所述竖直空间作为一个整体在所述波纹板管蒸发冷却换热器中形成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所述波纹板管外壁成波纹状,同一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紧密相连,相邻两列的所述波纹板管之间形成波纹状的被冷却空气通道,所述框架固定所述波纹板管且将所述蒸发冷却通道和被冷却空气通道分隔开,在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内的向上流动的空气与喷淋水混合进行蒸发冷却,然后对板管外流动的空气进行换热降温,所述分布式蒸发冷却通道和所述被冷却空气通道呈90度排列。
CN202121844966.5U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Active CN21643196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4966.5U CN21643196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1844966.5U CN21643196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31966U true CN216431966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15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1844966.5U Active CN216431966U (zh) 2022-01-18 2022-01-18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31966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2063155A1 (zh) 内置换热套管和喷头的纵向翅片管换热器及其闭式冷却塔
CN203116206U (zh) 立管式模块化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11536809A (zh) 复合冷却塔及冷却方法
CN111637569A (zh) 一种间接蒸发空气冷却装置
CN102288050B (zh) 降膜-满液复合型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16431966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CN216431965U (zh) 一种间接蒸发冷却开式塔
CN215863818U (zh) 一种带热回收的逆流式立管间接蒸发冷却器
CN102192663B (zh) 具有无雨区的逆流热质交换装置
CN105387543A (zh) 一种复合式蒸发冷却机组
CN203216313U (zh) 带有扩展水膜板的管式间接蒸发冷却器
CN203215898U (zh) 一种叉流板翅式间接蒸发冷却室外机
CN201909557U (zh) 管式间接蒸发和直接蒸发制取冷水的装置
CN206638069U (zh) 间接蒸发换热器及其冷却塔
CN202709355U (zh) 模块化直接和间接两级蒸发冷却冷水机组
CN101922772B (zh) 多级逆流换热蒸发制冷装置
CN216115494U (zh) 一种间接蒸发开式冷却塔
CN207515115U (zh) 一种西北地区数据中心用自然冷却空调机组
CN216869241U (zh) 一种横流间接蒸发开式冷却塔
CN112923754A (zh) 一种基于露点间接蒸发预冷的空冷塔及其工作方法
CN217877194U (zh) 一种横流间接蒸发开式冷却塔
CN202328529U (zh) 一种迷宫型精馏式溶液制冷除湿装置
CN217585399U (zh) 一种双层闭式冷却塔
CN214371855U (zh) 一种间接蒸发流体冷却装置
CN204678575U (zh) 一种热回收型复合式蒸发冷却闭式冷水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