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6427558U -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6427558U
CN216427558U CN202122419029.1U CN202122419029U CN216427558U CN 216427558 U CN216427558 U CN 216427558U CN 202122419029 U CN202122419029 U CN 202122419029U CN 216427558 U CN216427558 U CN 21642755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m
pressing plate
plate
mountain
stitch c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22419029.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连坚和
王汉镇
林耿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ensing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22419029.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642755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642755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642755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包括山板、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所述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自上向下移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由切换机构驱动翻针三角、碟山相互切换,山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第五压板、第六压板,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与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之间上下并列设置,第一、第三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第二、第五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第四、第六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动作。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编织的需要控制不同压板的动作及组合,实现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编织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背景技术
纺织服装业既是我国的传统产业,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针织产品作为纺织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柔软、透气、可贴身穿着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横机以其速度快、质量稳定等优点逐步取代了手摇横机,但是,现有的电脑横机每一编织横列上的织针仅能实现成圈、集圈和不编织三种编织方式,即"三针道编织"或称"三功位编织",明显不能满足现代毛针织企业"小批量、多花型"的生产趋势要求,已经严重制约了毛针织行业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可根据编织的需要控制不同压板的动作及组合,实现对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包括山板、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所述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自上向下移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由切换机构驱动所述翻针三角、碟山相互切换,所述尖山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的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由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同步动作;
所述山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第五压板、第六压板,所述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之间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第三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第五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所述第四、第六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动作。
优选地,所述山板对应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设置有一对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背部具有第一斜推槽,所述左度目护山与右度目护山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编织三角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的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所述山板对应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设置有一对第二斜槽,所述第二斜槽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背部具有第二斜推槽,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优选地,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齿条、下齿条、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所述上齿条、下齿条上下并列设置于所述山板的背部,由所述第一、第二调节装置分别驱动所述上齿条、下齿条沿安装座水平移动。
优选地,所述上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推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轮,所述下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向轮,使所述上齿条、下齿条联动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以及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动作。
优选地,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转轴、摆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的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所述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山板的后方,所述转轴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端部分别具有凸轮,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前后摆动,使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相对伸出、缩回运动。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分别具有卡槽,所述摆杆的端部分别嵌入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的卡槽内。
优选地,所述第一推板上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第三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轴,所述第二推板上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第五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轴,所述第三推板上具有第四滑槽、第五滑槽,所述第四、第六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四、第五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轴。
优选地,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推板的后侧具有齿牙,所述转轴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推板的齿牙啮合传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一推板水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第三推板的齿牙啮合传动,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二、第三推板水平移动。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由驱动装置单独控制第一推板的移动控制第一、第三压板运动,由旋转驱动装置联动第二、第三推板的同步移动,使第二推板控制第二、第五压板,第三推板控制第四、第六压板,可用于控制织针实现翻针、接针、紧吊、紧编、压针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编织的可靠性,提高编织效率,且本实用新型可根据织物的花型,同时控制H位的压板与A位的压板的动作,实现对花型织物的编织。
本实用新型左、右度目护山采用可调的方式,通过调节左、右度目护山来改变线圈的大小,实现多种花样编织。
本实用新型左、右度目三角采用可调的方式,保证编织动作的平稳性以及编织的可靠性,有效控制度目密度,提高编织密度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主视图;
图2为示出图1中的A部示意图;
图3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后视图;
图5为切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示出图5中的B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压板的工作状态图I;
图9为压板的工作状态图II。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参照图1所示,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包括山板1、尖山2、翻针三角 3、编织三角4、碟山5。
参照图1、图4所示,尖山2、翻针三角3、编织三角4、碟山5自上向下设置于山板1上,翻针三角3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山板1上的左度目护山31、右度目护山32,山板1对应左度目护山31、右度目护山32设置有一对第一斜槽 311、321,第一斜槽311、321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312、322,第一滑块 312、322的背部具有第一斜推槽313、323,左度目护山31与右度目护山32分别固定于第一滑块312、322上,由调节机构驱动左度目护山31、右度目护山32 同步动作。
参照图1、图4所示,编织三角4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山板1上的左度目三角41、右度目三角42,山板1对应所述左度目三角41、右度目三角41设置有一对第二斜槽411、421,第二斜槽411、421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412、 422,第二滑块412、422的背部具有第二斜推槽413、423,左度目三角41、右度目三角42分别固定于第二滑块412、422上,由调节机构驱动左度目三角41、右度目三角42同步动作。
参照图3、图4所示,调节机构包括上齿条、下齿条、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山板1的背部固定设置有安装座12,安装座12的端面上分别具有与上齿条、下齿条滑动配合的滑动通道,第一、第二调节装置分别固定安装于安装座12的背部,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调节装置优选采用驱动电机,其输出端分别延伸至安装座的内部,并通过齿轮分别与上齿条、下齿条啮合传动,通过第一调节装置驱动上齿条沿滑动通道水平移动,第二调节装置驱动所下齿条沿滑动通道水平移动。
再结合图1所示,上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一对与第一斜推槽213、223 相配合的第一导向轮,使上齿条在移动过程中第一导向轮进入左度目护山31、右度目护山32的第一斜推槽313、323内,使第一滑块312、313在第一导向轮的作用下带动左度目护山31、右度目护山22沿第一斜推槽313、323相对滑动,从而通过调节左、右度目护山来改变线圈的大小,实现多种花样编织。
下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与第二斜推槽413、423相配合的第二导向轮,使下齿条在移动过程中第二导向轮进入左度目三角41、右度目三角42的第二斜推槽413、423内,使第二滑块412、413在第二导向轮的作用下带动左度目三角 41、右度目三角42沿第二斜推槽413、423相对滑动,保证编织动作的平稳性以及编织的可靠性,有效控制度目密度,提高编织密度及效率。
参照图3、图5、图6所示,安装座12的中部设置有切换机构13,切换机构13包括转轴131、摆杆132、旋转驱动装置133,翻针三角3、编织三角4的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33、第二固定轴43,摆杆132的中部转动设置于安装座上,第一、第二固定轴31、43分别具有卡槽331、431,摆杆132的端部分别嵌入第一、第二固定轴33、43的卡槽331、431内,转轴131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轴套134,轴套134的端部分别具有第一凸轮135、第二凸轮136,本实施例中旋转驱动装置133优选采用驱动电机,其输出轴与转轴131固定连接,通过旋转驱动装置133驱动第一、第二凸轮135、136旋转,使摆杆132在第一、第二凸轮135、136的作用下前后摆动,从而控制翻针三角3、编织三角4相对伸出、缩回。
参照图1、图2所示,山板1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第三压板8、第四压板9、第五压板10、第六压板20,第四、第五、第六压板9、10、 20与第一、第二、第三压板6、7、8之间上下并列设置,本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为H位,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为A位。
参照图2、图7所示,第一、第三压板6、8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14,第一推板14上具有第一滑槽141、第二滑槽142,第一、第三压板6、8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一、第二滑槽141、142滑动配合的第一销轴61、81。
第二、第五压板7、10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15,第二推板15上具有第三滑槽151,第二、第五压板7、1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三滑槽151滑动配合的第二销轴71、101,
第四、第六压板9、20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16,第三推板16上具有第四滑槽161、第五滑槽162,第四、第六压板9、20上分别设置有与第四、第五滑槽 161、162滑动配合的第三销轴91、201。
结合图3所示,安装座12的下方设置有固定座17,固定座17的两端贯穿设置有与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4、15、16滑动配合的推板通道171,固定座 17的前、后端面贯穿设置有与第一压板6、第二压板7、第三压板8、第四压板 9、第五压板10、第六压板20滑动配合的三组压板通道172。
参照图3、图5、图7所示,第一、第二、第三推板14、15、16的后侧具有齿牙143、152、163,旋转驱动装置133固定安装于固定座17的底部,旋转驱动装置133的输出轴延伸并转动连接有第一驱动齿轮137,旋转驱动装置133的输出轴与转轴131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二驱动齿轮138,第一驱动齿轮137与第一推板14的齿牙143啮合传动,第二驱动齿轮138与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齿牙 152、163啮合传动,使第二推板15联动第二、第五压板7、10伸出、缩回运动,第三推板16联动第四、第六压板9、20伸出、缩回运动,固定座17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18,本实施例中驱动装置18优选采用电机,驱动装置18通过齿轮与第一驱动齿轮137传动连接,使第一推板联动第一、第三压板6、8伸出、缩回运动。
本实施例可根据不同的编织工艺可控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6、7、8、9、10、20的动作,使织针相应的长脚沿尖山31、翻针三角 32、编织三角33、碟山34的轨迹运行,实现不同的工作状态。
参照图7、图8所示,第一压板6与第三压板8在第一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接针状态,如图8中a所示。
第四、第五、第六压板9、10、2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4、15的联动下缩回山板内,使织针进入翻针状态,如图8中a所示。
第二压板7在第二推板15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吊目状态,如图 8中b所示。
第三压板8在第一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紧编状态,如图 8中c所示。
第二、第三压板7、8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紧吊状态,如图8中d所示。
第一、第二压板6、7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压针状态,如图8中e所示。
第一压板6在第一推板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特接针状态,如图8 中f所示。
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6、7、8、9、10、20 的不同动作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实现对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参照图7、图9所示,第一、第二压板6、7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 的联动下伸出山板,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 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相应的针织进入压针和空编状态,如图9中a所示。
第一、第二、第三压板6、7、8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的联动下缩回山板内,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相应的织针进入编织和空编状态,如图9中b所示。
第一、第二、第三压板6、7、8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的联动夏缩回山板内,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相应的织针进入压针和空编状态,如图9中c所示。
第二、第三压板7、8分别在第一、第二推板14、15的联动下伸出山板,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使织针进入紧吊和空编状态,如图9中d所示。
第三压板8在第一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 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紧编或空编的状态,如图9中e所示。
第二压板7在第二推板14的联动下伸出山板,同时第四、第五压板9、10 分别在第二、第三推板15、16的联动下伸出山板,使织针进入吊目或空编的状态,如图9中的f所示。
通过上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6、7、8、9、10、20 的组合动作控制织针的走针轨迹,实现对特殊花型织物的编织。
上述为山板1向左移动时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6、7、 8、9、10、20的工作状态,山板向右移动时,其工作过程与山板1向左移动时的工作过程相同。
当然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能够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并据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实用新型主要技术方案的精神实质所做的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山板、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所述尖山、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碟山自上向下移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由切换机构驱动所述翻针三角、碟山相互切换,所述尖山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的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由调节机构驱动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同步动作;
所述山板的中部设置有第一压板、第二压板、第三压板、第四压板、第五压板、第六压板,所述第四、第五、第六压板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压板之间上下并列设置,所述第一、第三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一推板,所述第二、第五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二推板,所述第四、第六压板之间设置有第三推板,由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压板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山板对应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设置有一对第一斜槽,所述第一斜槽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的背部具有第一斜推槽,所述左度目护山与右度目护山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滑块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三角的两侧具有滑动设置于所述山板上的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所述山板对应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设置有一对第二斜槽,所述第二斜槽上分别滑动设置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背部具有第二斜推槽,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二滑块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上齿条、下齿条、第一调节装置、第二调节装置,所述上齿条、下齿条上下并列设置于所述山板的背部,由所述第一、第二调节装置分别驱动所述上齿条、下齿条沿安装座水平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一斜推槽相配合的第一导向轮,所述下齿条的端面上转动设置有与所述第二斜推槽相配合的第二导向轮,使所述上齿条、下齿条联动所述左度目护山、右度目护山以及所述左度目三角、右度目三角动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机构包括转轴、摆杆、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的背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轴、第二固定轴,所述摆杆的中部转动设置于所述山板的后方,所述转轴的上部固定设置有轴套,所述轴套的端部分别具有凸轮,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摆杆前后摆动,使所述翻针三角、编织三角相对伸出、缩回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分别具有卡槽,所述摆杆的端部分别嵌入所述第一、第二固定轴的卡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推板上具有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所述第一、第三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第二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一滑轴,所述第二推板上具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二、第五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三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二滑轴,所述第三推板上具有第四滑槽、第五滑槽,所述第四、第六压板的后端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四、第五滑槽滑动配合的第三滑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推板的后侧具有齿牙,所述转轴的下部设置有第一驱动齿轮、第二驱动齿轮,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推板的齿牙啮合传动,通过所述驱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一推板水平移动,所述第二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二、第三推板的齿牙啮合传动,通过所述旋转驱动装置联动所述第二、第三推板水平移动。
CN202122419029.1U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Active CN21642755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029.1U CN216427558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22419029.1U CN216427558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6427558U true CN216427558U (zh) 2022-05-03

Family

ID=813310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22419029.1U Active CN216427558U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6427558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190111889A (ko) 가로 편물기
CN101624750A (zh) 自动翻针移圈的横机
CN216427558U (zh) 一种针织横机的山板装置
CN204080313U (zh) 一种横编织机
CN202671791U (zh) 具有分段压针及嵌入式提花结构的电脑针织圆机
CN101851827B (zh) 双层半月型实芯型边花织带和编织方法及所用钩针组件
CN107130363B (zh) 一种引塔夏横编织机的喂纱装置
CN113818134B (zh) 一种提花三明治织物的山板装置、编织方法及织物
CN201343615Y (zh) 一种双针板引塔夏纱横编织机
CN111593473A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三角系统
CN218711397U (zh) 一种矩阵形排列的绣花机
CN101476198A (zh) 一种双针板引塔夏纱横编织机
CN202202115U (zh) 四针六线缝纫机的调整式送布齿
CN112481791B (zh) 一种针织横机编织机构
CN212426351U (zh) 一种横机中的编织三角系统
CN202989463U (zh) 新型嵌花纱嘴
CN205171098U (zh) 一种单针床经编机
CN102965831B (zh) 一种横机嵌花纱嘴实现方法及其使用的嵌花纱嘴
CN208501216U (zh) 一种四系统电脑横机底板装置
CN111809305A (zh) 一种经编机
CN218372701U (zh) 一种具有多密度编织的山板装置
CN105350172A (zh) 一种单针床经编机
CN212834360U (zh) 一种经编机
CN201305719Y (zh) 自动翻针移圈的横机
CN215404837U (zh) 一种具有多针道的山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